环境生物技术综述性论文

环境生物技术综述性论文
环境生物技术综述性论文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20 10 -20 11 学年第二学期

《环境生物技术》课程论文

课程号:2522310

任课教师成绩

正文: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论文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概括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论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根际圈;螯合剂。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其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尤为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也日益成为环境、土壤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学家把原子量在40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是一类毒性很大,具有潜在危害的无机污染物。环境土壤污染方面所涉及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As,还包括具有毒性的Zn、Cu、Co、Ni、Sn、V 等[1]。它们在土壤和生物体内富集,污染土壤和作物,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危害。它们还能被作物富集吸收进入食物链,具有损害人和动物健康的潜在危险。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普遍,几乎威胁着每个国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层,少移动、难降解、毒性大,导致土壤一旦受污染很难恢复。而且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无色无味,很难被人的感官察觉,一般要通过植物(作物)进入食物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反映出来,所以重金属是影响生态系统安全的一类重要污染物质。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现状: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 约1.5 万t,Cu 约340 万t,Pb 约500 万t,Mn 约1500 万t,约100 万t。Ni 据中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结果显示,在约140 万hm2 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土地占46.7%,中度污染占9.7%,严重污染占8.4%,其中以Hg 和Cd 的污染面积最大[4]。在中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Cd 污染耕地 1.3 万hm2,涉及11 省市的25 个地区;Hg 污染 3.2 万hm2,涉及15 个省市的21 个地区[5]。中国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 2 000 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约1000 万t,另外还有1200 万t 粮食污染物超标,两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 多亿元。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属含量接近临界值或超标。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及生存环境的安全。

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方法

2.1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如排土填埋法、稀释法、淋洗法、物理分离法和稳定化及化学法等。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土壤表层污染物的浓度,或增强土壤中的污染物的稳定性使其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从而减轻其危害。这些传统的修复方法虽然治理效果较好,历时短,但也有许多缺陷,如成本高,难于管理,易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扰动大。微生物法虽然不能降解和破坏重金属,但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化学或物理特性而影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尽管微生物修复引起极大重视,但大多数技术仍局限在科研和实验室水平,少有微生物重金属修复的实例报道。

2.2为寻求更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近年来,一种针对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引起了公众及科学界的广泛兴趣。通过金属积累(metal-accumulating)植物吸收、转运并积累从而去除土壤中有害金属(包括放射性物质),被誉为一种低成本、更有效的绿色技术。

概述1983 年美国科学家Chaney首次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想,即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固定、吸收,以清除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使其有害性得以降低或消失。植物修复是一种可靠的、相对安全的环境友好修复技术,正被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所关注。其实质是种植对污染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重金属有特殊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自然生长或者遗传工程培育的),并将其收获妥善处理后,将吸收富集的重金属移出土壤,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2] 。

2.3植物修复的主要手段有植物提取、植物过滤、植物挥发和植物稳定等技术。

2.3.1 植物提取植物提取最早是由Chaney 提出来的,它是指利用一些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将其转移、贮存到地上部并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合于从污染的土壤中去除如Pb、Cd、Ni、Cu、Cr、V或土壤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如NH4NO3等。植物提取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有发展前景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技术。植物提取法的关键是寻找一些超积累植物。这些超积累植物需能从土壤中吸取、在体内积累高浓度的污染物;能同时积累多种重金属;生长快、生物量大;抗病能力强。据报道,现已发现Cd、Co、Cu、Pb、Ni、Se、Mn、Zn 超积累植物有45 科500 余种,其中73%为Ni 的超积累植物[27]。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们对利用这种植物修复Zn、Pb、Cd和Ni 污染土壤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和开发兴趣。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都启动了超积累植物积累金属生理生化机理、金属吸收效率和农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2.3.2 植物挥发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的一些特殊物质或微生物使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是Hg、Se、As)吸收到植物体内后转化为气态物质,挥发出土壤和植物表面,释放到大气中。如烟草能使毒性大的Hg2+转化为毒性小得多、可挥发的单质汞Hg(O)。海藻能吸收并挥发砷,其机理是把(CH3)2AsO2挥发出体外。洋麻可以使土壤中47%的三价硒转化为可挥发态的甲基硒挥发去除,从而降低硒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性。也有人研究报导称可利用转基因植物降解生物毒性汞,即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细菌体内对汞的抗性基因(汞还原酶基因)转导到植物(如烟草和郁金香)中,进行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但植物挥发法将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对人类和生物具有一定的风险,采用此法时其污染物向大气挥发的速度应以不构成生态危害为限。

2.3.3 植物稳定植物稳定指利用植物吸收和植物根际的一些特殊物质使土壤中的大量有毒金属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土壤中有毒金属的移动性、生物有效性,减少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水或通过空气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使其不能为生物所利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包括了分解、沉淀、螯合、氧化还原等多种过程。植物稳定只是一种原位降低污染元素生物有效性的途径,而非一种永久性的去除土壤中污染元素的方法。而且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该法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3.4 根系过滤根系过滤是利用植物庞大的根系过滤吸收、富集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过程。目前用于根系过滤的植物有向日葵、印度芥菜、宽叶香蒲及烟草等。根系过滤主要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也可以是放射性核素如U、Cs或Sr 污染的水体。

2.4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投资少、成本低、经济盈利、对土壤环境扰动小、治理效果永久、不破坏场地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美化景观、重金属可再循环和部分回收、应用面积大、后期处理简易等方面,它还具有提高土壤通气效率及减少表面土壤侵蚀等间接效果[3]。但是植物修复技术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自然界中超累积植物种属稀少,人们从野外筛选的超富集植物生物量普遍较低、个体矮小、生长缓慢,且受气候、土壤等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修复治理效率低、周期长,制约了大规模的应用,难于满足商业要求。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耗时太长、修复范围仅能局限在植物根系所能延伸的范围、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用一种超富集植物难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因而经济上并不一定很合理。目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还处于田间试验与示范阶段,对所产生的信息也尚未进行系统评价,还需更多的田间结果来支撑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3.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在全球性环境和食物安全问题日趋受到关注的今天,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其已成为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前沿。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今后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植物修复技术:

3.1 寻找、筛选超累积植物种质资源寻找、培育和驯化理想的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超积累植物种质资源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从而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是未来植物修复研究领域长期要做的工作之一。

3.2 深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新的污染物修复方法,涉及土壤学、化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环境保护学等多个领域。深化植物修复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研究,培育高效低选择性的“超富集植物”(尤其是某些新发现的超富集植物),以进一步推动植物修复技术的产业化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3.3 研究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修复效率未来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是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把野生植物的超富集基因转移到生物量大、生长速率快的植物(作物)中[4],或者寻找基因工程中特异的启动子,以指导与重金属吸收相关的基因在植物的特定部位表达,使重金属富集在植物的某一部位(如植物的地上部位)

3.4 结合传统的修复技术传统修复技术如前述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单一种植某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由于受到土壤环境的限制,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若能将这些传统修复方法结合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取长补短,可能会获得高效、低耗的效果。今后寻找综合的、可持续的植物修复手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3.5 植物修复的后续处理如何处理已富集重金属的植物并回收重金属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重点。

3.6 增加田间试验的次数以往的研究结论多数是由实验室人工实验得出的,而大田生态环境较实验室条件更为复杂。所以,目前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还暂时不能应用于大田。中国应加强植物修复的实践性环节,创建植物修复重金属的示范基地,以期在未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4.总结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的治理也是刻不容缓的,在对比参照其他传统方法之后,植物修复治理技术在所有方法当呻的优势也是很显然的,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在效果上明显,在经济以及耗费的资源也是相当少的。正是如此,我们才致力于寻找、开拓植物修复体系中更新的有效途径。在基因技术盛行的这几年中,基因技术与植物修复的联合应用,不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方面,如重金属废水治理、环境中持续性难降解有机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当数量的转基因植物产品应用到环境保护治理当中来,基因技术也将开拓出新的环境治理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艳杰,傅桦.近10 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2):141-14.

[2] 刘秀梅,聂俊华,王庆仁.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3):8-13.

[3] 樊有赋,陈晔,詹寿发,等.超积累植物与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73-75.

[4] Keller C, Ludwig C, Davoli F, etal. Thermal treatment of metal enriched biomass produced from heavy metal phytoextr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39: 3359 -3367.

生物技术及应用论文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技术及应用论文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内容出发,指明了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生物技术;组织培养;基因工程 我国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11 000多种药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为我国研制新的天然药物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传统的中草药获取方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当采集和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为了解决药用植物的供需矛盾,人们多采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扩大药源,但在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时又面临着花费时间长、繁殖系数小、耗种量大、种子带病与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兴起,为我国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机和手段。 1 植物组织培养 1.1历史与现状

近40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生物学科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并在农业、林业、医药业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我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罗士韦教授等首先报道了人参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种药用植物通过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其中大多数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其中有的还利用试管繁殖技术用于生产栽培种植药材,如苦丁茶、芦荟、怀地黄、枸杞、金钱莲等。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利用试管繁殖与嫩枝扦插相结合的方法繁殖新品种宁杞1号和宁杞2号苗木100多万株,加速了该品种的推广。 1.2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1.2.1 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株无性繁殖来解决药用植物天然资源不足这一棘手问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无性遗传特性一致的优点。特别是对某些种子繁殖慢、难繁殖的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通过选择材料的部位(如根、茎、叶的段、片、块等),运用培养基获得芽体,最后培养成为植株。现在已经在药用植物中广泛应用,已在上百种药用植物上成功完成组织培养。 1.2.2无性植株的再生无性植株的再生是对植物通过组织培养和遗传工程进行品种改良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实现获得大量人工种苗

《生物科学导论》结课论文优秀范本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姓名:詹晓琴 学号:1000530234 专业: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内严密组织和高度有序且动态的结构体系,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的入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能量与代谢、繁殖与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控制、生物的起源进化与系统分类、生物个体的发育、结构、功能和行为、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进展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向微观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正在向揭示生命的本质方向迈进。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是一些杰出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和精神。 作为非生物学专业的我,认真学好《生命科学导论》主旨在于培养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进化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知识框架,培养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留出想象的空间的能力,把学习到的生命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相结合,打开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大门。 根据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特点,联系实际浅谈我们现代人健康合理的膳食 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基本特点和他们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深刻感觉到我们人类也应该根据各类食物构成的不同营养价值合理健康饮食,促进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适的热量、合适的蛋白质、合适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食物纤维、

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摘要: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慢慢显现出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人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全人类共同采取迫切行为。 关键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正文: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 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 对于现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数量,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同时也一直是一个无法确切知道的谜。物种统计是一门粗略的科学,据1994 发表的“系统学2000年议程”估算,如今已发现并得到正式命名的物种约160.4万种,尚未发现的约1千万种至1亿种,另据联合国环境署1996年估算,如今得到定义的物种约175万种。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生命系统

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等。生物多样性也可分为多个组分,每个组分又可分为多个层次。但在理论与实践上较重要、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水平[]3。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的价值,而对这些价值的研究无不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生物多样性及其组分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对生物圈生命维持系统的进化和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1。[]2同时,生物多样性与我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的宗教文明相互相成。道家亲和自然与顺应自然的基本哲学思想,源自对人与自然基本关系的深刻体察与思考,包含了超前的、先进的、合乎科学规律的生态伦理观念和思想遗产。[]2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管理物种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当前提供的用途,并维持它们的潜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不是单纯消极的保护行动。一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可能牵扯到挽救、研究和利用该国的本地野生物种,保护和利用栽培与饲养物种的野生亲缘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控制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有害的入侵种等方面。可见,生

现代生物技术选修课论文

XXX 化学化工学院 应化1506班 学号1502150623 讲课教师:余润兰周洪波朱建裕时间:2015年12月20日

现代生物技术结课论文 一、心得 要说自己的专业与生物学科的关系,我身为应用化学专业学子才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俗话说“生化一家亲”,都是理科不说,甚至还专门有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可见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互相连接成片。从小生物就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没有之一。小时字都认不全的我,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盼望着《动物世界》开播,吃饭都喊不应。百科全书里关于生物体的部分也是被我翻得破烂。那时,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家就是我的男神! 然而上了高中之后,生物对我的意义就变了。它变成了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被反复背诵反复记忆,大量的题目也渐渐磨灭了我对它的热爱。说实话第一次听您的课,我感到有一丝失望。因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那一部分,是我在高中阶段烂熟于心的知识。ppt上的知识点,都是生物课本上被我拿记号笔重重圈上的句子。 但是随后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生物技术与食品发酵的关系,与医学的关系,与环境治理等等等等,像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我只是受了应试教育的迫害,只顾写题从而忽略了生物的趣味性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那些奇妙的微生物,那些神奇的方法,竟有如此之功效!人类真的是极其具有智慧的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对这个领域了解如此之深! 虽然我的专业不是生物,但总存在着像生物化学这样的交叉学科,也总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研究领域。上过短短几节生物技术选修课,我不敢不负责任地说它给了我多么多么深刻的影响,但我能很负责任地说,它拓宽了我未来选择就业或者研究方向的视野。 二、现代生物技术目前的进展: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并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生物制品的综合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五个领域。

环境生物学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1、生物标志物与环境污染 2、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3、围海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 论文格式要求 1.标题不超过20字,居中排。在篇名的正下方署作者姓名,在作者姓名正下方署明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 2.请在文末附英文篇名、作 3.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两字左起顶格写,然后加冒号写摘要内容,主要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等,重点是成果和结论,应包括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不应简单重复文章前言的内容。不含图表、公式及参考文献的序号。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以100~150个英文单词为宜(第一句不要重复篇名的内容)。摘要宜多使用短句,并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一般以过去时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时叙述作者的结论。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需对应。 4.量和单位的书写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标准。 5.正文和数学公式中的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用作角标的字母、数码或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 6.量符号用单字母表示,表示矢量、张量、向量、矩阵的字母请用黑体表示。 7.文章最后必须提供12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期刊论文不低于70%,应以行业主要期刊的最新文献(近5年)为主。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按顺序引用(每篇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至少引用一次),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3位作者以下的要全录,不能用“等”;3位以上作者著录3个,后加“等”。应著录引用内容的起止页码。各种文种书写的作者均姓在前,字母全部大写,名在后,可缩写为首字母(中文作者拼音不缩写),但不加缩写点。

现代生物技术论文

摘要通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介绍,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应用不同的现代生物技术,给予解决的方法和实例,并对现代和未来的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和猜想,从而达到解决世界人类生活环境所面对的难题,比改善现阶段环境恶劣的发展趋势,让环境更适宜人类居住目的。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应用前景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为支撑,结合了化学、化工、计算机、微电子等学科,从而形成了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就其应用领域,可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技术来改善环境,最终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环境保护作用,现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很好地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现如今的生物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不再是从前的落后的生物技术,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有着从前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于是科学家也将现代的生物技术应用在各种领域,如生活、科研、农产、食品等,当然也少不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应用先到生物技术可以把不易降解和降解周期很慢的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例如应用超级细菌将海洋中漂浮的石油进行快速降解等等。 什么是现代生物技术呢?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基因工程仅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在分子水平上创造或改造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此外,在染色体、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生物个体水平上也可进行创造或改造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的工程,例如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数量遗传工程等,这些,也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范畴。而为这些工程服务的一些新工艺体系,如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等,同样被纳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系统。 刘芝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无害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会议"上,专家们评估了生物技术应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预防、阻止和逆转环境恶化,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措施。专家们认为,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潜力。 超级微生物显神威 近来,科学家发现,有些微生物,不仅能降解石油及其衍生物、金属离子、农药等工农业污染物,甚至连放射性核废料,极毒的化学物质都能降解。美国一家生化公司的科学家,培育出了能降解极毒化学物质多氯代联苯(PCB)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将这种工业废弃物中常见的毒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害的单细胞物质。另一组科学家培养出能吞食有毒金属的微生物。为了培养这种微生物,科学家先把他们放在汞、铝等有毒重金属的附近,然后将最健壮的存活微生物收集起来,再从这些微生物中取出能分解有毒金属的基因,植入到另一具有其他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中,便得到具有多种降解能力的"超级微生物"。科学家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浮游生物的基因移植到能吞食石油的微生物中去,使这种微生物具有浮游本领,在海洋水面上游弋,专门吞食石油,称为"海上拖布" 微生物脱硫治理空气污染 燃煤和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又是产生硫雨的主要原因。据北京环保局计算,北京市仅燃煤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就达26吨

现代生物技术论文

在当今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已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特别是进入二十^一纪后,生 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更成为领先技术,有人因此把二^一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之 所以会被如此重视和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 问题及资源问题的关键技术,还在于因为它与理、工、农、医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 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国民经济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生物技术既是现实 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因此,了解并学好生物技术不仅是必要的,而 且也是及时和重要的。在此我着重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一个方面一“酶工程”。 【1】“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除个别有活性的RNA外),它可高效专一地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且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纯化、反应能耗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是控制等特点。因此,它与传统的化学反应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臵中,利 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 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 【2】“在2 0世纪中期,物理、化学、数学、信息科学广泛而又深入地渗入生物学,促使生物学发生了全面而又彻底的变化,开创了全新的分子生物学, 使生物学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学科。在分子生物学的推动下,2 0世纪70年代,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的出现真正地开始了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从那以后,伴随着第二代酶一一固定化酶及其相关技术的产生,酶工程才算真正登上了历史舞 台。固定化酶正日益成为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威力更大的第三代酶,它是包括辅助因子再生系统在内的固 定化多酶系统,它正在成为酶工程应用的主角。 但人类的脚步并未停止,在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后,酶工程的研究又开始在分子水平发 展。【3】“通过基因操作,已实现了许多酶的克隆和表达。定点突变成为研究酶结构与功能的常规手段,并被广泛用于改善酶的性能。体外分子进化方法则大幅提高了酶分子的进化效率,并有可能发展新功能酶。融合蛋白技术的发展使构建新型多功能融合酶成为可能。”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已广泛地应用于轻工业的各个生产领域。【4】“酶工程是研究酶的生产和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工业、农业、医药卫生行业、环保、能源开发和生命科学等各个方面 【5】“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各工业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酶工程的研究上,它的应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通过对酶工 程的了解可以将它的应用方向概括为以下几点。 —、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6】“酶工程就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因此酶在食品工业中最大的用途是淀粉加工,其次是乳品加工、果汁加工、烘烤食品及 啤酒发酵。与之有关的各种酶如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乳糖酶、凝乳酶、蛋白酶等占酶制剂 市场的一半以上。 目前,帮助和促进食物消化的酶成为食品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促进蛋白质消化的 酶(菠萝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促进纤维素消化的酶(纤维素酶、聚糖酶等), 促进乳糖消化的酶(乳糖酶)和促进脂肪消化的酶(脂肪 酶、酯酶)等。 二、轻化工业中的应用 酶工程在轻化工业中的用途主要包括:洗涤剂制造(增强去垢能力)、毛皮工业、明胶制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 :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不同 提取方法的研究 专业 : 生物技术 目录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引言………………………………………………………………………………………… 5 1 材料与方法.......................................................................................... 6 1.1 实验材料 (6) 1.2主要试剂……………………………………………………………………………… 6 1.3主要仪器……………………………………………………………………………… 6 1.4研 究方法 (7) 1.4.1 SDS-蛋白酶K消化法……………………………………………………………… 7 1.4.2饱和NaCl 法………………………………………………………………………… 8 1.4.3 CTAB 法……………………………………………………………………………… 9 1.5电 泳及结果记录……………………………………………………………………… 10 2结果与分析……………………………………………………………………………… 10 2.1总DNA的提取结

果.............................................................................. 10 2.2结果与分析....................................................................................... 12 3 讨论 (13) 3.1三种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13 3.2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4 参考文献 (15) 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以新疆草原蝗虫的主要危害种类——西伯利亚蝗为研究对象,分 别对干制和乙 醇浸泡的标本用SDS法、饱和NaCl 法和CTAB法进行了基因组DNA 的提取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总DNA 带型整齐,饱和NaCl法和CTAB法提取的标本总DNA 获得率较低,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中大部分有明显降解。另外,乙醇浸制的标本总DNA 的获得率及质量均高于干标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蝗科亲缘关系分析、基因组比 较和遗传多态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基因组DNA , 不同方法, 西伯利亚蝗 Studies on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Gomphocerus sibiricus genomic DNA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生物信息学的进展综述 韩雪晴 (生物工程1201班,学号:201224340124) 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和生物相关系统中信息内容和信息流向的综合性系统科学。8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信息在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胜利完成与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对此作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进展;序列比对;生物芯片 A review of the advances in Bioinformatics Han Xueqing (Bioengineering, Class1201,Student ID:201224340124) Abstract: Bioinformatics is the science of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flows to a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and bio related in the system. The edge of an emerging discipline since 80, has broad prospects in which information. With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was complet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formatic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for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bioinformatic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has also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has made the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bioinformatics;progress;Sequence alignment;biochip 1、生物信息学的产生背景 生物信息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基因组测序数据迅猛增加而逐渐兴起的一门学科[1]。应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认识生物体代谢、发育、分化、进化以及疾患发生规律的不可或缺的工具[2]。及时、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上不断增长的生物信息数据库资源,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必要手段,从而诞生了生物信息学。 2、生物信息学研究内容 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存储核酸和蛋白质序列,通过研究科学的算法,编制相应的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比较与预测,从中发现规律。白细胞介素-6(IL-6)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因子,但在两栖类中未见报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栖类模式动物非洲爪蟾IL-6进行分析[3]。以人IL-6基因对非洲爪蟾数据库进行搜索、分析,并采用RT-PCR方法对所得序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非洲爪蟾IL-6基因位于scaffold_52基因架上,具有保守的IL-6家族基序[4]。采用生物信息新方法进行不同物种的免疫基因挖掘、克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5]。 2.1序列比对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两个序列的比对现在已有较成熟的动态规划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比对软件包BLAST和FASTA[6]。序列数据库搜索最著名且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便是BLAST算法。FASTA算法是另一族常用的序列比对及搜索工具[7]。 2.2结构比对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 2.3蛋白质结构预测 从方法上来看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途径。前者主要是从一些基本原理或假设出发来预测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过程。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属这一范畴。后者主要是从观察和总结已知结构的蛋白质结构规律出发来预测未知蛋白质的结构[8]。 3、生物信息学的新技术

生物与环境论文

生物与环境 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时时刻刻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即能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都是普遍适应环境的。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自然对水的分配是很不公平的。既有浩瀚的大海、数不清的江河湖泊、成片的冰川;也有“水贵如金”的沙澳,以及炎热的热带干早地区。这些地区大都有生物的生存,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在潮温的地区,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一般是能够得到满足的。然而,在那些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植物是怎样利用水分的呢? 我们知道,各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不同的环境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适应能力。而在干早炎热的严酷自然条件下,也锻炼出了一大批百折不挠的抗旱植物。特别是在沙漠地区,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往往缩得很小,以尽可能的减少水分的蒸发。 如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针刺状,麻黄的叶子变成茸毛状,怪柳的叶子变成鳞片状,而有的植物如沙拐枣干脆就没有叶子。有的植物就用绿油油的叶柄或枝条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属的植物如景天、落地生根、仙人掌等,一方面在降雨时,可将水分吸进体内储藏备用,另一方面在代谢途径上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植物的苹果酸含量在夜间增高,白天减少;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正好相反,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是白天少、夜间多。 仙人掌,在墨西哥被传为是神给墨西哥民族的一份赏赐。在墨西哥的一些史书里记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过着游牧生活的阿兹舌克部族,得到神的启示:“当看到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时,你们就可以在那定居。”一天,阿兹舌克部族人,果真看到了神所说的情景。于是,他们便定居在特斯科湖的一个岛上。后来,他们在那儿创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 这种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仙人掌是墨西哥的象征,却是属实的。墨西哥的国旗和货币上都有传说中的情景---“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做成的图案。 墨西哥境内多缺水,半数以上的国土在海拔1000---3000米之间,全国70%---80%地区属于干早地区。那么,仙人掌是怎样在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里生

生物科技小论文

保护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260班杨墨红 摘要: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是很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前言: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并持之以恒,就能创造美好的家园。 1.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电风扇耗电量与转速成正比,应尽量使用中档或慢档,慢档比快档可省电三分之一;电视机把亮度开小些,不仅节能,还能延长使用寿命。欲享资源用不竭,各种能源随手节。 2.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现代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汽车排出的尾气直接影响空气质量;所以为保护自然,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来代替汽车。 骑自行车好处是不限时间、不限速度,可以减肥,还可使身材匀

称;由于骑自行车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踩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觉得脑筋更清楚。骑自行车,你会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它不再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愉悦心灵的方式。运动专家指出,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的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如此反复练习,就能使心肌发达,心脏变大,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从而使肺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加,肺的呼吸功能提高。能源连着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十毫升水,十天就有一升水,一百天就有一千克,一年就有四千克,如果他活到100岁,就有近半吨水! 4.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动植物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生物技术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生物科学热点学号:1268132123 班级:数学2012 姓名:安娜 摘要:国际上权威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主导的世纪,生命科学将跃居自然科学的前沿。新世纪中转基因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将日趋成熟,转基因生物和克隆动物在生产、时间中的应用将会大大的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克隆(Clone)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愿意是用于扦插的枝条,也就是指无性繁殖。克隆动物,是指利用已经分化了的体细胞(入胚胎干细胞)所具有的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指导早期胚胎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自然克隆,是从作为和无脊椎动物中了解到的,一有丝分裂为增殖基础,在脊椎动物(多胚的仇狳除外)中,克隆的动物是偶然的实验结果。关键词克隆技

术,无性繁殖,胚胎干细胞(ES),器官移植一,克隆技术的概念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这种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克隆羊多利也是克隆的产物。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术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提出动物克隆的设想:即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将其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2012****

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摘要] 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及加工性能;二是生产各种功能食品有效成分、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三是可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四是工业化生产预定的食品或食品的功能成分。此外,在食品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食品检测等方面,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现存的食物资源短缺问题、丰富食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等均有突出贡献。现以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为主要内容,分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食品工业应用 [正文]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及食品加工制造上的应用,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其中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技术,它能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将外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到原来没有这类基因的宿主生物体内,并能持续稳定的繁殖,从而使宿主生物产生新的性状。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①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②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如小型环状DNA分子)连接在一起,即重组;③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④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⑤表达成蛋白,采用合适条件,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自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旧金山大学Coken和Boyer两位科学家成功地实现了DNA分子重组实验,揭开了基因工程发展的序幕,人类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不同的基因,再接着1982年抗卡那霉素向日葵、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使得转基因生物技术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直接加快了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营养的改善,解决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 目前,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良食品微生物菌种性能、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改良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保健食品等。其中,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分为改良动物性食品源和改良植物性食品源。例如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但又不影响奶的质量,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BST注射到母牛上,便可达到提高母牛产奶的目的。为了提高猪的瘦肉含量或降低猪脂肪含量,则采用基因重组的猪生长激素,注射至猪上,便可使猪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 种群和生物群落_生物论文

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目标1.了解科群和生物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层次;了解种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群落的结构、概念,以及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关系。2.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促使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提高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通过了解种群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和群落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了解种群和群落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重点、难点分析1.种群的概念是本课题的重点。生态学工作者为了研究方便,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一定的空间范围,研究某时期种群的状况,因此,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种群就无从谈起。学习种群概念时,必须强调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这是学习群落、生态系统的基础。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它是物种繁殖的单位,群落构成的单位,物种进化的单位。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出发,进行种群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他们身边就存在具体的各种种群,而不是死背种群的概念。2.种群的特征是本课题的难点。说它是难点,就难在学生不善于将种群的各种特征与物种保护,农、林、牧、渔,人口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去理解该理论在实践上的重要的指导作用。将似乎空洞的理论用丰富材料充实起来,使之活化,才能化难为易。3.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是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又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为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知识打好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也是学习的重点,尤其是群落的概念。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种内和种间的信息交流、能量的传递、物质的循环建立起的有机整体。只有剖析一个典型的生物群落,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群落,万万不可以空谈群落的概念。群落与种群是什么关系,在教学中也必须阐明。可以说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二、教学思路:本课题内容的教学严防空洞无物,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使学生对种群和群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的讨论素材,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1.关于种群概念的教学。种群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得出。然后可设问: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否是一个种群?一片森林中全部的蛇是否是一个种群?以强化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的正确认识。教师应归纳出以下几点:(1)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如:北京八一湖冬季有野鸭种群,就不能说什么季节都有野鸭种群。(2)我们所见到的物种实际是种群,所以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在种群这个集合体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繁殖后代,所以种群也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同一种群内,基因可以自由交流,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的变化,可见,种群也是物种的进化单位。此外,种群也是群落的构成单位。2.关于种群特征的教学。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是种群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要防止理论上的空谈,一定要结合具体物种的种群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对种群特征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对种群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如猫熊(即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就要对某一保护区的猫熊进行种群调查,调查的内容就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特征,并依此对猫能种群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又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实际就是对我国人口种群特征的调查,并依此对我国人口的现状和未来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及制定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和归纳的问题有:(l)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在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

《现代生物学导论》论文完结版(精)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论文提交日期:2012 11 日 摘要 自转基因技术应用到食品产业中以来, 转基因食品飞速发展, 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已越来越多的走上人们的餐桌。虽然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等优点较为明显,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转基因食品并不是毫无弊端, 其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性。为促进转基因食品研发工作的健康发展 ,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 并将其与传统食品进行比较, 又对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性与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 并对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健康风险; 生态风险;未来发展 目录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 … … … … … … … … … … … … 1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 … … … … … … … … … 1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 … … … … … … … … … 1第三节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 … … … … … … … … … 1第二章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2第一节与基因表达产物相关的健康影响…………………………… 2第二节蛋白质可能的致敏性… … … … … … … … … … … … … … 2第三节与食品关键成分相关的安全问

题.................................... 3第四节与被标记基因生物相关的安全问题................................. 3第三章转基因食品的生态风险.............................................3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靶标效应............................................. 4第二节外源基因逃逸... ... ... ... ... ... ... ... ... ... ... ... ... ... ... 4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 4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入侵... ... ... ... ... ... ... ... ... ... ... ... ... 4第四章对转基因食品的思考... ... ... ... ... ... ... ... ... ... ... (5) 参考文献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 又称为基因工程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 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 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 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 (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若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为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1]。 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转基因食品通常分为四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其他转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转基因生物是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1985年转基因鱼问世,从此解开了转基因食品研究和生产的序幕。 一、近些年来转基因作物发展迅猛,目前,大量的转基因农作物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食品,常见的有玉米、大豆、番茄、油菜等。 2011 年, 29 个国家 (包括 19 个发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论文

浅谈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 王招弟 经济管理学院 14会计4班 70 摘要: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在世界围发展迅速,渗透科学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回顾生物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基因工程、基因制药、转基因技术、人类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生产出白细胞介素-2、尿激酶、乙型肝炎苗等,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类已知至少五千多种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艾滋病,如何根治这些疾病还需人类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2003年4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六国政府首脑联合发表了《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已经解读了人类生命密码书中所有章节的秘密,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并且全世界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免费获取这些信息。日前美国奎格?文特研究所和多伦多儿童医院以及加州大学的研究者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个人的二倍体基因组序列。 有关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的密切联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基因制药 科学家预言,下个世纪的药物主要是基因药物。在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这台大戏中,基因药物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尤其是针对一些遗传疾病与疑难顽症,基因药物把传统疗法上升到了基因疗法。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相应的人体遗传物质(基因)转移到不同的微生物中,制造出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已成现实。科学家在牛羊中植入人类基因,使这些动物的乳汁含有人类血液的主要成分,如特有的蛋白质、使血液凝结的成分和抗体等等。科学家还把基因切开、粘上,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把切下的基因植入任何生命细胞中,从而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