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结构主义叙事学

13.4-结构主义叙事学
13.4-结构主义叙事学

结构主义叙事学(structuralist narratology)

结构主义叙事学是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叙事学形成的基础。巴黎《交际》杂志1966年第8期《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专号比较集中地代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茨维坦·托多罗夫、A.J.格雷马斯、克劳德·布雷蒙、热拉尔·热奈特等,他们的研究角度各异,运用的概念也有区别,但都表现出对科学方法的信赖和对叙事作品内在规律的注重。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结构研究在研究方法、思维模式诸方面堪称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导。他断定神话是处于二元对立的结构之中并在无数变体里重复的概念系统,神话的意义不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单个因素中,而存在与这些因素的结合方式中,存在于一组神话所构成的体系中。通过将神话素按逻辑方式排列,可以找出结构上的和谐,揭示深化思维的对立和转化。(参见《神话的结构研究》)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则是在总结结构主义叙事学最初成果的基础上对叙事作品做系统分析的纲领性论文。他提出了叙事作品的三个描述层次:功能层,研究基本的叙述单位及其分类和相互关系;行动层,研究人物的分类及其结构原则;叙述层,讨论叙述者的分类以及叙述着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托多罗夫在语法模式和话语模式上有独到见解。他按句法形态分析故事结构,提出了四个结构单位:故事、序列、命题、词类。命题是由各种词类构成的叙述句子,序列是由一连串命题组成的完整独立的段落,故事是由一个或许多个序列构成的叙事文。(参见《<十日谈>语法》)他还从事学角度区分了叙事话语的各种形态:语义、语域和动词形态,并着重从动词形态的叙事时间、体态、语式三方面探讨了话语表现故事的模式。(参见《文学作品分析》)格雷马斯的研究侧重于叙事文德语义性质。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他借用逻辑学的方阵形式,创编出符号方阵,认为这是意义的基本构成模式,并提出“行动元”的概念以代表人物关系。在《论意义》中,格雷马斯勾勒了语法的基本形态:深层结构(结构方阵)、叙事结构、话语结构、语言表达。布雷蒙对叙事学的贡献在于对叙事的逻辑关系的研究。他认为一个原因不一定必然只有一个结果,所叙故事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选择(《叙事可能之逻辑》)。他提出的叙事发展中的可能性与选择性的理论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述叙事文的情节结构类型。热奈特的《叙事话语》是一部系统论述叙事作品形式规律的专著。全书共分五大部分:时序、时长、频率、语式、语态,前

三者研究叙述时间,后二者研究叙述本身。热奈特的著作拓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范围,乔纳森·卡勒在《叙事话语》英文版导言中称该著述为“结构主义在叙事文研究上的高潮”。结构主义叙事学有三个基本特征:一、内在性。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认为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应当将叙事作品视为一个内在的实体,一个不受任何外部规定性制约的独立自足的封闭体系,反对用作品以外的任何因素如历史、社会条件、作者生平来解释作品。用托多罗夫的话说,即在“文学自身的内部”寻找文学的规律。(《诗学》)二、抽象性。结构主义叙事学要求将对象确定为“实际作品的抽象”(《托多罗夫<十日谈>语法》),注重理论模式的建立。他们往往通过提出有限数量的结构模式和叙述方式来说明叙事文中隐蔽的秩序,一起建立一个叙事作品的类型学。三、科学性。托多罗夫声称“文学的结构分析是未来文学科学化的一种准备”(《叙事文结构分析》)。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所热衷的整体性与抽象性,他们在研究中所建立的共时的模式和类型,被人为来自现代的科学意识。因而也被视为科学地研究叙事文的开端。

文学理论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对话戴锦华:《简爱》——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2014-03-28戴锦华滕威海螺社区 T:那么,您仍然认为《简·爱》具有女性主义的意义吗? D:当然。《简·爱》之为一个历史文本,它曾携带的颠覆性力量,是来自女性的颠覆。不是20世纪后半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的年代,我们才在性别的、女性的意义上讨论《简·爱》,而是在《简·爱》出版后不久。你一定还记得,早在1855年,女作家玛格丽特·奥利方特关于简·爱所写下的、激情澎拜的文字:“这就是那个莽撞的小精灵,她闯进了我们这个井然有序的世界,打破了它的疆界,向它的原则挑战——随着简·爱的侵入,掀起了现时代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革命。……是的,那把法兰西推进混乱,在它的基础上创立一个新国家的政治大釜里的沸腾,不过是一场庸俗的沸腾。这里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法国不过是西欧强国之一,妇女则是世界的一半。……她是十足的斗士,不是天使。”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回到文本,我们反观故事的结局,在“有情人终成眷属”、回归家庭的结论之畔,显而易见的是平等的代价:罗切斯特断臂、双目失明。似乎不需要引证弗洛伊德了吧,——没有比断肢和盲目更为直接的、在权力象征意义上的阉割隐喻。或已有太多的研究者曾指出,简·爱在婚礼之后,绝望地在自己内心寻找离开桑菲尔德的力量之时,引用了圣经式的语词——

T:马太福音——“不,你得自己挣脱,没有人帮助你。你自己得剜出你的右眼;砍下你的右手,把你的心作为祭品而且要由你这位祭司把它刺穿。” D:而情节中,名副其实地失去眼、手的却是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在多重意义上成了罗切斯特的荆棘地,这是他获得简·爱给予救赎的代价。用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说法,是《简·爱》开启了这个女性写作中不断复沓的“母题”:男主人公的致盲与致残成为他获救、获得幸福的前提事件。她认为这无疑出自某种女性的“敌意”或“复仇”,但我以为,她更有趣的描述则是“通过象征性的角色倒置实现情感教育的过程”:“男人必须懂得无助的滋味,不情愿却又不得已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这时他们才会明白,女人需要爱但讨厌做弱者。‘女人笔下的男人’想得到救赎,重拾人性的话,就必须找到做女人的感觉”。如果再度返回“帝国鹰”的意象,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故事的结局呢(程巍的文章中描述为“折翼乡间”)?事实上,也就在重返桑菲尔德/芬丁之后,夏洛蒂两次使用“笼中鹰”(对应中第二次夜谈中的“笼中鸟”?)和被缚之鹰的表述,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引申出简·爱的故事的寓意是捕获帝国鹰或驯顺帝国鹰?我感到有些过度阐释了(笑)。只是想再次重申:激情与蒙难的情感结构可能是帝国认同,也可能是帝国抵抗——一如宪章运动。 再引申一步,尽管也许只是社会潜意识的流露:在简·爱文本中,你所说的那类局限——“职业女性”身份,或许也包含了女性经验所推动的、自觉、不自觉的对自由、平等作为乌托邦理念和作为社会实践的不同意味。在社会现实或曰实践层面上,自由和平等有着如此赤裸而残酷的前提限定:为生存所必须接受的奴役;以及践行平等、自由所必须的物质、金钱基础。要知道,在夏洛蒂的时代,家庭女教师几乎是受过教育却没有嫁妆的女性唯一的职业选择,以致在彼时,英国注册为家庭教师的女性竟高达265万之众。此间,一个小小的关节耐人寻味:在《简爱》的表述中,“独立”意味着经济自主,但它却不等于“职业女性”。因为获取一个职业——尤其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屈指可数的选择(婚姻应是其中最主流的一种),仍意味着依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人身隶属。构成独立的真正条件是拥有“财富”:资产或资本。所以简爱在于罗切斯特重逢之际才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女人”。这是局限、也是彻悟:资本主义世界许诺的自由只是出卖自己的自由,且一经出卖便不复自由。罗切斯特愤世嫉俗的表述:多数“生而自由”的人为了金钱无所不从。索性再做一点过度阐释:简·爱的确超前,因为它也可以读作一个萨特版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表述:所谓自由,不是自由地接受罗切斯特的爱,自由的给出自己(十余年后,另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便曾批评简·爱没有勇敢地为爱给出自己);自由的全部意义和可能,只不过是说“不”的权利;而实践自由便意味着自我放逐到荒原中去——简·爱的确如此,并几乎命丧于此(笑)。 T: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另外一个脉络上来,比如说《藻海无边》、《阁楼上的疯女人》,它将《简·爱》这个文本当中唯一一个特别清晰的携带着殖民地印记的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 在《我们能跨越结构主义吗》一文中,我谈了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和认识论上的贡献,对文艺批评理论的贡献,以及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针对的是国内跟这西方的自我修正后面跑,以为这样就先进不落伍了。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最先进的装备经常也是可靠性最差和最难掌握,而且再先进的武器,如果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其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完全无用的摆设。西方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也大同小异,再先进的原理性和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便只能是把概念当文字摆设。再有就是,先进并不等于适用,所以才没有人在经典物理学的使用范围使用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人用手机来缝衣服,尽管它比针要先进得多。 下面我就以具体的分析案例展示一下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在艺术作品分析中的适用性。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从文学作品分析开始的,因此简单说明一下其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使用。 我是在读法国文学的时候接触到这种方法和具体分析案例的,我的一个老师在讲到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时候,把小说分成描写(description)和叙事(narration)两部分,描写部分主要用符号学进行语义解码(decode),叙事部分主要对叙事结构类型的归纳(结构主义方法)。比如,爱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归纳为爱情障碍与障碍消失,常见的障碍类型有:父母障碍、误解障碍、信仰障碍、种族障碍、道德障碍、世仇障碍、门第障碍、伤残障碍、舆论障碍、监禁障碍,等等。从创作上看,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便是设置与克服障碍的过程,障碍越大故事越感人;从道德上看,则是善的超越,障碍越大越难超越则心灵越善。侦探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的假象迷惑,一旦真相暴露,故事便结束。警匪、武打、战争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升级的危险、冲突和死伤,对抗实力与过程是故事的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

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帝国主义时期,除了采取上述各种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这些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主要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大批亚洲、非洲国家获得独立,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奉行殖民主义政策的国家转而采用间接的、比较隐蔽的、更具有欺骗性的形式,来维护和谋求殖民利益。在政治上,一方面

允许和承认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培养或扶植代理人来实行控制;经济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过附加苛刻条件的贷款、不平等贸易、组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对这些国家实行掠夺;军事上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

派遣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等,实行变相的军事占领。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它们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这些被统称为新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相对于17、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而言的。 也即:原来西方国家的殖

16.1-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20世纪70年代盛行起来的文学理论及批评最近发展动向的统称。”(罗吉·福勒《现代批评术语词典》)“但在回顾这个运动的时候,我们通常追溯到1966年。这一年,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次结构主义大会上,宣读了题为《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的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与结构主义前提的明确决裂,因此很快就被看作是‘后结构主义’出现的标志。”(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福勒说:“就像所有的这类复合词,它的含义还是模糊不清的。它与结构主义的关系是继承还是替代?这是说,我们视后结构主义只是比它的先行者晚了一步,还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进步?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后结构主义涵盖了太多的实践,它是没法被界定的。但它大致可被看作解构理论的某些内涵在各个研究领域的一种贯通……解构的效果并不限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相反它们强调了一种方法论上的转移,告别了本原论的解释、二元对立的秩序、固定的或封闭的意指活动,以及作为统一的主体的个人。最近的精神分析,特别是鼓动了近年来新发展的雅克·拉康以及精神分析批评,是后结构主义形形色色的分支之一。它还可能被追溯到诸如福柯和德勒兹那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分析,以及埃莱娜·西克苏或露丝·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对‘读者’的诸说纷呈的阐述,如布鲁姆的‘误读’之类,可列入其中。这样,在‘解构’名下的文学研究,自然也在其内。巴特的生涯显示了向后结构主义的转移,如他在《S/Z》的嘲讽式的开端中特别强调的那样:‘据说有些佛教徒凭借苦修,可在一粒豆子里见出整整一片景观。’如此有条不紊包容万物的模式曾是巴特本人60年代中期的勃勃雄心,也恰恰是后结构主义所予以否定的。”(《现代批评术语词典》)福勒对后结构主义范围的界说是相当宽泛的。后结构主义在狭义上则主要是指以德里达为首的解构理论,它既是对结构主义传统的某种继承,又是对结构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姿态的反讽,视结构主义把握符号世界的勃勃雄心为一场儿戏。这即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说:“语言远不像经典结构主义者设想的那样稳定。现在看来,语言不是一个规定明确、界限清晰的结构,其中包含能指与所指组成的对称单位;它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的蔓延的网。”“后结构主义的信条是,我们是自己的语言的囚徒,无法合理地提出某些真理主张,因为这类主张仅仅与我们的语言相关。这个信条的优点是,它使你可以不必接受别人的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 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 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 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 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 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 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 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 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 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 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 五巨头。 (4)评价影响: 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 (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 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 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②马克思在其学说中融入了“意识形态”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 与“物化”相联系的“虚假意识”,强调其否定性的含义。 (2)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对个体与其现实存在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也多少

“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Narratology) 叙事学(Narratology法文中的“叙述学 ”(narratology),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而构成的。七卷本的《大拉霍斯法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叙述学”一词的:“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该词所下的定义则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李斯特(Thomas Lister)于1832年就利用“叙述视点”来分析小说作品,同时期的另一位学者洛克哈特(John Gibson Lockhart)更是使用这一术语来探讨如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的 “距离”。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后来经过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全面讨论,福斯

特(E.M.Forster)和马克.肖尔(M.Schorer)等的深入发挥,叙述视点成为小说批评(自然也包括叙事学)中最为重要的术语之一。 托多罗夫首次提出叙事学一词时,给"Narratology"的定义是:叙事学: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Todorov,T.Grammaire du Decameron[M].Mouton:The Hague,1969.p69。 托多罗夫综合各家论述,借用语言学中的关键术语,对最小叙事单元、序列和文本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叙事中的最小单位是一些基本命题,可以是表示行动元的命题,如:“X是国王”,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命题,如 “X娶了Y”。五个命题构成一个序列:表示初始平衡的命题——表示外力侵入的命题——表示失去平衡 的命题——表示恢复平衡力量的命题——表示新平衡的命题。而序列按照嵌入、接续、交替等方式结合起来就构成完整的叙事文本。Selden,R.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Kentucky: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6.p60-61. 法国人类学家兼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L.Strauss)对神话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神话底下隐藏着某些永恒的普遍结构,任何特定的神话都可以被浓缩成这些结

并非因为肤色_对有吉佐和子的_非色_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并非因为肤色3 ———对有吉佐和子的《非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吴 菲 任常毅 (上海商学院 上海 201400) 摘 要: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社会问题小说《非色》,深刻地揭示出种族歧视问题的严重性和世界性。提醒人们注意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帝国主义思想对各种“被殖民”人们的精神压迫及关注多元文化的价值。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正是适应这种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文本的阐释方法。 关键词:非色;后殖民女性主义;种族;不平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7)08-0059-04 N ot B ecause of Coulor ———U nscramble Not Because o f Colour by Ariy osi Sawako from Visual Angle of P ostcolonial Feminist Wu FeiΠRen Changyi (Shanghai C ommercial C ollege,Shanghai,201400) Abstract:Not Because o f Colour was written by Ariy osi Sawako who is a fam ous Japanese author in the contemporary era.It reveals serious and abroad on the problem of racialism.It remind people to notice inequality in w orld,and colonized people’s psychic force by imperialism ideology,and value of multicultural.P ostcolonial feminist studies are elucidative ways that accomm odate feminist text analys2 is with post2colonial culture since the early1980290s. K ey w ords:Not Because o f Colour;post2colonial w omen;race;inequality 种族、不平等、东西方对话是我们今天仍在讨论的话题。经济的不平等、文化的不平等、种族的歧视是现今世界中仍未解决的课题。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早在196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非色》,就描写了包括这些问题的美国社会一角,小说里表露出的现象仍值得我们今天重新思考。 一、作家、作品及先行研究 有吉佐和子是我国人民比较熟悉的日本当代女作家,站在周总理旁穿着和服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她1931年生于和歌山市。父亲是银行高级职员。幼年时代,随父移居印尼,10岁时回国,1949年就读于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系,是第15次复刊的《新思潮》同人。1956年以《地吟》入选“文学界”新人奖,并被选入芥川奖入围作品。1959年11月,有吉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一年,研究种族问题,次年结业后绕道欧洲和中近东返回日本。有吉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与我国老一辈文学家老舍、巴金、冰心等保持良好的友谊。老舍曾有诗《赠有吉佐和子》赠给她。1984年8月30日,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 3基金资助:本文得到2005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择优资助。 [作者简介]吴菲(1978~ ),女,汉族,黑龙江人,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吉林大学),上海商学院经贸日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任常毅(1947~ ),男,上海商学院经贸日语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46

后结构主义地理

1、后结构主义的地理学方法论 20世纪科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绝对存在的防御,而进入到不决定论、知识局限、理性可疑等禁区,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其特点是解构人的理性的优越地位,反对中心权威和一元解释。后结构主义强调对结构进行建构和结构,他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描述而得到的,是经过中介及被组织在话语中而得到领悟的,只通过“字”才同“物”连结起来的知识。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解释的任务不是去寻找意义,不存在关注它的普遍结构,而在于事物本身的阐读过程,现实必须作为一个文本来解读。因此,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者任何客观的事实,认识者只有在依靠自己的经验建构真实或者是在解释真实的过程中,才能在心中拥有较多的真实。 德里达是被公认的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将能指者与所指者和意义区分开来。原先所指者是客观对象或现实事物,所指者与意义相统一。但是,德里达认为,所指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许多场合与前后关系中,它再次变成了单纯的符号,其意义完全由使用者的目的、动机和使用的具体情境所决定。这种差异或延异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被德里达称为“印迹”。既然语言本质上只是一种“书写笔迹”,一种书写体系,一种具有外在性质的文本,那么久必然在它与所谓对象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这条鸿沟也就意味着文本可以没有确切的意义,在其阐释或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个接一个的所谓对象带出来,但却无法获得其“终极意义”。因此,文本或语言符号的结构本身只具有一种比喻性质,类似隐喻、换喻、影射、烘托、联想等都是“文本间性”的例子。它只是一种在永无止境的复归中从一个层次指向另一个层次,接着再向下一个层次推移的无穷运动。语言系统与所指者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现实关系,符号就是符号,不代表任何确定的事物,更不代表一个真实的世界。 后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结构主义关于人移心化(即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观点,同时又反对结构的客观化和绝对化,主张从不同的程度去消解这种客观且绝对的结构,这也就是从结构主义转向了后结构主义了。 在人文地理学中,与文本源头更为紧密的后结构主义思想是倡导将空间的讨论与当代文学评论、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的特定语言联系起来。通过运用空间隐喻的方法,如位置、区位、中心、边缘、地方、全球、间隙、边际等进行讨论。而位置、中心/边缘等空间的隐喻以及空间概念的运用是为了表示崭新的、更为开放的主体特征,并以此来创造新地点,有时被称为“第三空间”。 虽然后结构主义也受到了各种异议和反对,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些讨论中,提出了有关权力体制、身份特征的代表及政治的重大问题。但是这些散漫的、隐喻的空间与社会及物质空间到底关联到何种程度还处在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边缘。 后结构主义方法论在当今人文地理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烈的“语言”、“性别”和“殖民”的特点。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共同受到“后现代语言革命”的影响,它已经在前所未有的水平上使人文地理学家反思语言形成思想的方式,通过对话,人文地理学与人文科学接待近了很多,特别是文学评论、现代哲学和各流派的心理学等。

后殖民主义地理学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分析视角,分析电影《走出非洲》

题目:后殖民主义地理学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分析视角是什么?你准备运用哪些核心概念,分析和说明电影《走出非洲》对非洲各种文化景观的呈现?这种分析有何现实意义? 一、 (1)后殖民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自我”和“他者化”,其中他者化的过程是指居于统治地位的西方人担忧及欲望是怎样投射在殖民地民族身上的。分析的视角是以西方人为“自我”,觉得自己是文明的,时尚的,讲伦理的,理智的,处于文明状态;把其它的国家“他者化”认为是愚钝的,装饰多的,不讲文明的,处于一个自然地状态。 (2)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性”,性别,性取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研究女性方面的,还同时关注男性。分析的视角是,在考察空间的文化景观时,加入了性欲望,性别,性取向等方面的考虑,也要考虑在他者化的过程中有没有进行男性化或者女性化。 二、 看了两次《走出非洲》后,结合老师所指点的思路。我准备运用后殖民主义地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性别等方向分析。在这个族群里,生活了多国人,其中有些欧洲等国的人、白人所表现的行为何言语代表了西方人的观点。很淳朴

的当地非洲人,土著人就是作为他者化的对象,黑人的代表。片中处处表现了西方是怎样进行他者化,但是处处建立一个自我良好的形象。如以自认为这样的现状,以对比的形式表现 (一)后殖民主义地理学分析 他者化 1、非洲人妇女赤裸上身,毫无畏惧地在大街上,进行买菜等 生活上的行为而他们西装革履的。 2.处处表现非洲人的目不识丁,愚昧,无知,除了以下的还有很多,而他们则是很有品位的,很明智地进行选择和给予指导。(1)比如在需要疗伤的时候,非洲人竟说要征求一下腿的意见。

_女勇士_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第28卷第3期2005年5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8 No.3 May 2005《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王 胜1, 吕 娜2 (1.大连轻工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大连116034;2.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3 摘 要:后殖民主义可谓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 批评使文学批评领域更加丰富和新颖。这里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汤婷婷的经典之作《女勇士》进 行批评实践,给予这位处于双重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汤婷婷;《女勇士》;后殖民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5)0320111203 Post2colonial 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man W arrior WAN G Sheng1, L V Na2 (1.School of I nternational Comm unications,Dalian I nstitute of L i ght I ndust ry,Dalian116034,China; 2.S chool of Forei gn L anguages,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130021,China) Abstract:Post2colonial criticism is a hotly discussed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Its combination with feminist criticism has given birth to a new theory of criticism:post2colonial feminist criticism.This new approach has created more varieties in literary crit2 icism and made theory more adaptable to reality.This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post colonialism and feminism,and then attempts to apply this theory of criticism to The Woman Warrior by Maxine Hong Kingston to examine an2 o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lassic work. K ey w ords:TAN G Ting2ting;T he W oman W arrior;post2colonial women 《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堪称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它的文学成就和热销的程度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至今仍是美国学生的必读书目,也被很多欧美学者当作当代美国文学、女性研究、族裔研究等学科的必读教材。这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正如克林顿所赞誉的那样,因为它标志着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开始。汤婷婷已经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直到今天读者大众和评论家的热情仍不减当年,人们试图从多重视角解读这部作品。有的对它的体裁产生争议,它是一部小说?一部历史题材作品?一部自传?一部传记或者是一种奇怪的混合体?有的从文化冲突和民族矛盾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也有的从女性主义的立场进行评论,但很少有人把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述,本文就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探讨这部经典之作的意义。 将性别问题与种族问题联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是20世纪80-90年代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影响下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使文学批评更加丰富和新颖。它之所以能把这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共同的“斗争对象”,即都以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占优势地位的“白种男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作为批判对象,代表了弱势集团对强势集团的抗争,实现了从“边缘”向“中心”的突破,所以二者在西方是互相支援、互相发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一样,不同意把妇女受压迫状况仅仅归结为是父权压迫;她们认为,国际上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加重了第三世界妇女的艰难处境,而反对性别歧视的斗争必须和反对殖民主义及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女勇士》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戏剧故事与她的祖先漂洋过海希望实现美国梦的经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并 — 1 1 1 — 3收稿日期:2004212210 作者简介:王 胜(19672),男,吉林白山人,大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吕 娜(197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结构主义案例批评分析

结构主义批评案例分析结构主义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瞧作就是20世纪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得一种社会思潮,其兴起于五六十年代得法国,之后迅速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种世界性得社会思潮。从狭义上来讲,结构主义一般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与文学批评中得一种方法。结构主义造就了许多结构主义文论家,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涌现了前后“四子”作为突出代表。“前四子”就是列维-斯特劳斯、福科、阿尔都塞与拉康;“后四子”就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与勃瑞蒙。前后四子共8人,其中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得“五巨头”。结构主义文论得特征包括:注重采用语言学理论与术语方法,强调二元对立;强调整体观,重视部分之间得关系;注重探讨文学得深层结构;把叙事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此篇批评案例主要介绍了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格雷马斯三个结构主义文论家得批评观点与分析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就是结构主义得领袖人物,她致力于用语言学得方法、概念与术语来分析非语言学得材料,人类亲属关系、古代神话与原始人类思维本质就是其研究得三个主要方面,其中古代神话研究占中心位置。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与人类得语言活动一样,都有一个人类永恒得普遍结构,这使得尽管神话表面上瞧起来有很大得随意性,既不连贯,也没有逻辑,但从各地搜集来神话却具有惊人得相似性。为了证明这一普遍结构得存在,列维-斯特劳斯首先分离出神话得基本成分——神话素,然后按照二元对立得方式排列出神话素得组合方式,进而显示出神话得深层结构,并由此揭示出神话得本质特征及意义。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得分析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以二元对立关系来运作得特点,这对此后得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要得影响。但就是她对神话得研究所表现出得与谐一致性,却就是她带有明显得倾向性与特殊性得分析所产生得结果,她分析神话时将重点集中于神话故事得纯粹得框架,但却忽视具体得情节。 罗兰·巴尔特就是法国最重要得文论家与批评家之一,也就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得关键人物之一。《写作得零度》就是其成名作,在这本书中她提出了写作时“零度”得介入得观点。她所说得“零度”写作也就就是零度风

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跟随在结构主义觉醒之後出现的一套思想,它试图去了解这个无法挽回地被分割成数个体系的世界。 后结构主义者与它的结构主义前辈最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他们挑战结构主义宣称自己是能够诠释所有文本的批评後设语言(metalanguage),并且认为一个文本之外中立全知的观点是不可能存在的。后结构主义者追求的是意符的无限扮演(play),并且不会给予任何一种阅读方法比其他方法还要更高的地位。也因此,后结构主义领域中很少有互相一致的理论,但是每个理论都是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为起点。而後结构主义的研究是带有政治性的,因为许多后结构主义者相信,我们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事实上只是一个社会建构,在当中有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推动著想要成为霸权。 结构主义引入关系、系统、差异等概念,但是仍抱定一个中心——结构:一切都是结构调节、组织的结果,一切都可以用结构来解释,只有“结构”本身是例外。保留“结构”的超然地位,就是保留“中心”的绝对中心地位,正是这个中心,使结构具有结构的功能。 但是从后结构主义观点看,不管中心概念如何牢固,如何深入人的无意识之中,其历史如何悠久,它毕竟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关系的产物,无限结构之网中的一项。如果说结构对中心的需要说明了结构本身的结构性或自由游戏性,那么中心的那种永远缺场的“在场性”恰恰说明:对于自由游戏活动,中心只能是一种零限制,或“中心”本身就置身于自由游戏当中。 德里达著名的“一切尽在文本之内”的命题,却不是在这种常识意义上说明语言的重要性,而是表明:首先,任何文本都不是对某种文本之外客观实在本体的再现或真理意义的表达,文本不是一种用以再现的工具,文本的意义就产生于文本的语言的符号表意活动。其次,这同时意味着文本的意义不是牢牢地包裹在文本内的某种稳定明确的实体,或者说文本并不是一个意义清晰的统一有机体,而是多重意义的混合体,甚至可能是对自身的颠覆,包含着相反的意义。再次,任何文本都不是封闭自足的,而是与其他文本相互嫁接、寄生、杂交;文本之间没有本质性的类别疆界,因此任何文本性(tax duality)必然同时也是文本间性(intertestuakity)。这种文本性或文本间性是真正无边的,它不仅将各种文学作品互文化,而且取消了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的确,只有无边的文本性,才能表达德里达“一切尽在文本之内”的真正意思。 德里达认为,根据语言中只有差异的原理,任何符号的任何一面的确定过程都依赖于其他符号,那么对符号意义进行阐释的结果就不是呈现一个确定不移的意义,而是引向一连串新的符号,就像词典对词义的解释,要说明任何一个词的词义,总是借助于更多的其他词,而其中任何一个解释词本身的词义也只能通过另外许多词才能“显现”出来。 如此推演,形成不断交织延伸的符号链,导致那个终极意义被永远地推延,永远不能兑现;因此语言中的“差异”同时也是“推延”,索绪尔“语言中只有差异”的命题应改成:语言中只有“异延”。“异”是空间性的间隔、分离、区分、辨别,似乎承诺着符号的某种同一性或确定性;“延”是时间性的延伸、推宕、压抑,倾向于将所有关于意义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兑现永远向后推延。正是这种“推延”,让传统的符号观一直(无望地)等待着“意义”的降临,并且把这种永远不会到来,仅仅是一种符号差异关系值的“意义”想象成语言外的一种本体实在的东西。 现在,德里达通过“延异”概念表明,语言之外并不存在某种决定语言的意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

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案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 义 王小箭 2012-12-4 15:02:2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在《我们能跨越结构主义吗》一文中,我谈了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和认识论上的贡献,对文艺批评理论的贡献,以及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针对的是国内跟这西方的自我修正后面跑,以为这样就先进不落伍了。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最先进的装备经常也是可靠性最差和最难掌握,而且再先进的武器,如果不会用或者用不好,其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完全无用的摆设。西方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也大同小异,再先进的原理性和方法,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便只能是把概念当文字摆设。再有就是,先进并不等于适用,所以才没有人在经典物理学的使用范围使用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人用手机来缝衣服,尽管它比针要先进得多。 下面我就以具体的分析案例展示一下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在艺术作品分析中的适用性。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从文学作品分析开始的,因此简单说明一下其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使用。 我是在读法国文学的时候接触到这种方法和具体分析案例的,我的一个老师在讲到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时候,把小说分成描写(description)和叙事(narration)两部分,描写部分主要用符号学进行语义解码(decode),叙事部分主要对叙事结构类型的归纳(结构主义方法)。比如,爱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归纳为爱情障碍与障碍消失,常见的障碍类型有:父母障碍、误解障碍、信仰障碍、种族障碍、道德障碍、世仇障碍、门第障碍、伤残障碍、舆论障碍、监禁障碍,等等。从创作上看,爱情故事的发展过程便是设置与克服障碍的过程,障碍越大

故事越感人;从道德上看,则是善的超越,障碍越大越难超越则心灵越善。侦探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的假象迷惑,一旦真相暴露,故事便结束。警匪、武打、战争故事的叙事结构是不断升级的危险、冲突和死伤,对抗实力与过程是故事的要点,一旦对抗结束,故事便结束。 美术属于空间艺术,因此不可能有文学故事那种在时间中展开的叙事结构,但是可以有在空间展开的场景结构,这种场景结构相当于文学故事中一个情节的定格,西方文艺复兴传统的绘画便是典型的情节定格式的场景绘画,因此,也可以采用结构主义分析,但是要变通一下。以下是我做的几个分析案例。 一、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场景构成 1、地平线通常在画面1/2(中央)以上,使场景呈轻微俯视结构(不是鸟瞰),或者人物背后是渐高的山地,山地尽头止于画面1/2处以上,再往上是多云的天空,使画面空间的总体结构形成人物肖像+舞台布景式的风景背景的关系,使人物身后风景成为人物存在的“地点状语”,达。芬奇的《蒙娜丽萨》人物肖像后面的风景甚至就像挂在墙上的风景地图或舞台幕布,但多数作品没有这么极端,不认真分析还是不会认为风景与人物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舞台布景。 2、人物背后的物体(如林、窗、廊、拱、洞)通常都向远景开启,包括《最后的晚餐》基督。耶酥背后的窗子,体现形成三段论式或三位一体的景深结构,这种三段论式的景深结构,在西方戏剧中便是舞台(近=人物的活动空间)+ 道具(中)+天幕(远)的场景结构。这种舞台被称为“画框式的舞台”反过来也证明了西方画框中的画面是一个缩小凝固的舞台,因此其中人物动作的表情、动态的表演性即戏剧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后来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幻灯片内框、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叙事学 精读篇目: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六章; 《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第三章,附录,傅修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四章;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许子东,三联书店; 阅读书目: 《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希洛克曼,商务印书馆; 《结构主义诗学》,卡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六章第二、三节,陈厚诚、王宁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陈晓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周英雄编著,(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 关键词: 语言/话语、能指/所指、组合/聚合、历时/共时、结构、差异性、功能、隐喻; 建议重点关注托多罗夫、热奈特、格雷马斯的文本研究方法,以及列维·施特劳斯、雅各布逊、巴特的基本观点 作业: 1、试用结构主义分析《狂人日记》,或分析《李尔王》。 例如借用格雷马斯的分析方法:1、格雷马斯概括的最常见的叙事结构:平衡—不平衡—恢复平衡。每次相似但不等同,因此也构成递进与转折。对狂人即是:旧秩序的平衡—要求打破与实践—挫败,恢复平衡。大致有几次:一到三节为第一次,拖回家关起来,恢复平衡;四到十节为第二次,诬为疯子;十一到十三节,接回小序中的“治愈”,自题“狂人日记”。到第三次,被打破的完全是内心的平衡。 2、六个行动位的模型:主体和客体、发者和受者、对手和帮手。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里提出包括六个行动位的模型,其中前两组对立是最基本的语义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联系,可以形成故事叙述的基本结构模式。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一个角色可以既是主体,也是发者;另一个角色既是客体,也是受者。但在相对复杂的故事里,这两组对立可以有不同的角儿分担。第三组对立关系在叙事中起到帮助或阻挠希望和目的的实现的作用。在《狂》里,“我”是主体,“月光”是发者或者赋予者,大哥是受者,也是客体,即主体试图改变者。群众是对手。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寓言:我试图启蒙者,是我的对手和压制者,出现启蒙与反噬的模式;赋予者与接受者对接不畅,出现启蒙的不合国情的问题;我与群众之间的对抗关系,构成“看客”、看与被看的模式。 3、以上两种勾勒出的结构型在鲁迅小说中的普遍性 2、对比《断章》、《远和近》。 共时结构与历时结构:因此意义的联想空间不同; 矩阵分析: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提出了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其他关于叙事学的定义还包括:1.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2.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3.托多洛夫: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4.热奈特: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注重对故事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而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形成。它被明确定义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的学科。” 二、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 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其次,对叙事学影响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俄国民俗学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驱普洛普。他的代表作品《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通过对俄国100个民间故事的研究分析,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叙事功能”。后来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涌现。较著名的有:1.法国叙述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于1966年出版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主要研究叙事结构和话语结构。2.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也于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他在论文中提出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即功能层(作品系统中最小的叙述单位,是故事中以相关项面貌出现的切分成分)、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描写叙述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这篇论文为之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叙事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不断壮大。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即“新叙事学”,推进了叙事学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