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国高中历史朝代表

朝代时间朝代时间

夏约前 2070~约前 1600 南朝420~589 年

商约前 1600~前 1046 年北朝439~581 年

西周前 1046~前 771 年隋581~618 年

春秋前 770~前 476 年唐618~907 年

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五代十国907~960 年

秦前 221 年~前 207 年宋北宋960~1127 年

西汉前 202~9 年南宋1127~1276 年

东汉25~220 年辽907~1125 年

三国魏220~266 年西夏1038~1227 年蜀221~263 年金1115~1234 年

吴222~280 年元1271~1368 年

晋西晋266~316 年明1368~1644 年东晋317~420 年清1636~1840 年

农业手工业商业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烧

制出原始瓷器;商朝时期有了

织机;

西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能生

产斜纹提花织物;

夏商西周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手工

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农具和牛耕并将

其逐渐推广;垄作

法;战国都江堰;

秦汉秦汉以来,推行重农抑商西汉前赵过推广耦犁,两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

202~9 年牛三人,后期为二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

牛一人;赵过推行归官办;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

代田法;发明耧“丝绸之路” ;

车,一人一牛;

东汉 25~220 耦犁已推广到珠杜诗发明水利鼓风冶铁装置;

年江流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两汉)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

渠;技术;

曹魏改制翻车用于灌

溉;

魏晋南北朝北方出现耕耙耱,南北朝的灌钢法;北朝烧制出

南方水田采用耕成熟的白瓷;

耙技术;

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

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唐创制了筒车;隋

唐,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宋出现高转筒车;元

明朝中后期

明清出现风力水车;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有

秘色瓷;丝织技术高,还吸收

波斯织法和图案;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定

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五大名窑;丝织品种类繁多,

吸收花鸟画中写实风格;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

琅彩争奇斗艳;细密精致的缎

成为清朝丝制品的代表;

在广州设“市舶使” 隋

唐,柜房飞钱相继问世;

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

宋朝以前市坊分开,宋朝是

界限打破,出现四大商业名

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在南方一些港口设“市舶

司”如泉州;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

快,出现“商帮”如晋商

徽商;“海禁”和“闭关

锁国”;

先秦政治制度: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选官制度:世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地方:郡国并行,颁布“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

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劝

选官制度:察举制。孝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门第)

隋选官制度: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分科考试;隋

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形成

唐地方: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

央集权

中央:中书门下尚书,决策审议执行。隋唐时期设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宋地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行政,财政上采取一

系列措施

中央: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

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职权,军权,财权

元地方: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边缘民主地区设

宣慰司

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后期,宰相权势

扩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时期时间描述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1912-1919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较快发展1927-1936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曲折发展日益萎缩1937-1945 日军侵华,资本输出??曲折发展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发动内战

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776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 6 世纪初( 59*年)梭伦改革

公元前 6 世纪末( 50*年)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

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建立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公元前 3 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7 年罗马帝国建立

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

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1519~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

洋,完成环球航行

1581 年荷兰摆脱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1588 年西班牙派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

惨败,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17 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有“海上马车夫”

之称

17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出现资本主义新贵族,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1640 年英国革命爆发

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因此爆发英荷战争,荷兰战

败,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

改名为纽约

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双王时代”

1689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8 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1721 年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

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为首相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也相继开展工业革

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

1776 年美国诞生

1781 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5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

1787 年《 1787 年宪法》颁布,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是第一部比较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789 年美国进行第一届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

1789 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792 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04 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一

帝国

1815 年第一帝国覆灭后,封建王朝一度复辟

19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828 年美国民主党正式成立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学说

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

议席

1839 年6 月虎门销烟

1840 年6 月鸦片战争爆发

1841 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

1842 年8 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48 年巴黎再次爆发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 世纪 40— 50 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 年1 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2 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 )

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

对峙

1854 年共和党经过不断分化组合最终成立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19 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

1856 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 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1859 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

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19 世纪60 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

19 世纪60-70 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中国民族之本主义诞生

19 世纪70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19 世纪60 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

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0 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860 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击败民主党上台执政

1864 年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

用工业

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1 年3月 28日建立巴黎公社

1871 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

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19 世纪70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建海防, 10 年之间,初步建立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6 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团体兴中会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 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

争以清军惨败告终,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 年4 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后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0 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 年9 月签订《辛丑条约》

1903 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建立起来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 年4月 27日黄花岗起义

1911 年 5 月保路运动

1911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1912 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 年二次革命

1915 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2 年2月 12日宣统地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1917 年 3 月“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1917 年 4 月“四月提纲”

1917 年 7 月“七月流血事件”

1917 年11月“十月革命”

1918 年夏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推行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余粮

收集制

1919 年5月4日五四运动

1921 年 2 月苏俄一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粮食税代

替余粮收集制

1921 年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

1922 年底苏联成立

1923 年中国共产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

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

两党合作形成

1925 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6 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股势力

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1927 年4月 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 年4月 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主席的武

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1927 年7月 15日因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7 月 15 日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

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27 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 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927 年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 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黑色星期四”

1929 年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 年9月 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 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种花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性质:

工农民主专政)成立,定都瑞金

1932 年 1 月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

1933 年 3 月美国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并进行新政

1933 年秋蒋介石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 年10月因为能粉碎敌人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开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

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 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6 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前去接

应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 年秋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

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此后进入防御阶

1937 年 9 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

1937 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7 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40 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1 年初潘家峪惨案

1944 年 7 月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5 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的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 年8月 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 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 10 月 10 日签署《双十协定》

1946 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 年关贸总协定

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7 年 6 月马歇尔计划

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 年 9月~11月辽沈战役

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平津战役,淮海战

1948 年以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扶持日本

1949 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北

约”,加剧了“冷战”程度

1949 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年4月 23日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1949 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

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国建

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

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一分为二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

1951 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

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2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 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 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日内瓦会议”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

1955 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波兰首

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

织(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55 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6 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的方针

1957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9-1961 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1 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

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1961 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

196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6 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

1967 年欧共体成立

1971 年 4 月“乒乓外交” ,通过“小球转动大球” ,打开了中美

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1 年10月25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的席位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

公报》

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联合声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进入社会

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 年12 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1978 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

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

了 30 年来的首次停火

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并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的目标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1984 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 年经过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4 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

城市

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荡

1985 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并进行经济改革1985 年以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7 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87 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

1988 年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1988 年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没有打开局面,转向政治改革1989 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 年拆除柏林墙

1989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0 年10月德国统一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浦东,进一步开放长江沿海城市1991 年苏联解体

1991 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1 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 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

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

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1992 年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这就是“九二共识”

1993 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框架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1995 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

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1997 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进

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7 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01 年 9月 11日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

2001 年10月在上海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2001 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 年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