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沉降(环境监测岗位专业考试)

酸沉降(环境监测岗位专业考试)
酸沉降(环境监测岗位专业考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P2-O

一、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二、判断题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

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

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答案:A

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

答案:B

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

A.碱性重铬酸钾B.酸性重铬酸钾C.高锰酸钾

答案:A

4.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 A.选择B.渗透C.方向

答案:C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A.纯净蒸馏水B.乙醇C.三氯甲烷

答案:A

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

A.愈大B.愈小C.大小一样

答案:A

7.在比色分析中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摩尔吸光系数有色化合物,选择具有最大众值的波长作入射光。( )

A.大的B。小的C.大小一样

答案:A

8.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

A.石英B。玻璃

答案:A

9.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

A.200~800 B.200~400 C.100~600

答案:B

10.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

A.200~800 B.400(或380)~800(或780) C.400~860

答案:B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

A.入射光的波长B.显色溶液温度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有色溶液的性质

答案:C

12.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 A. 3 B. 4 C.2

答案:A

四、问答题

1.分光光度法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方法,简述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1)灵敏度高;

(2)准确度高:

(3)适用范围广;

(4)操作简便、快速:

(5)价格低廉。

2.简述校正分光光度计波长的方法。

答案:校正波长一般使用分光光度计光源中的稳定线光谱或有稳定亮线的外部光源,把光束导入光路进行校正,或者测定已知光谱样品的光谱,与标准光谱对照进行校正。3.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1)测定波长。比色液吸收波长在370nm以上时可选用玻璃或石英比色皿,在370nm以下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

(2)光程。比色皿有不同光程长度,通常多用10.0mm的比色皿,选择比色皿的光

程长度应视所测溶液的吸光度而定,以使其吸光度在0.1~0.7之间为宜。4.如何检查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

答案:灵敏度是反映仪器测量性能的重要指标,检查方法为:配制0.001%重铬酸钾溶液,用1cm比色皿装入蒸馏水作参比,于440nm处测得的吸光度应大于0.010。若示值<0.010,可适当增加灵敏度的挡数,如仍不能达到该值,应检查或更换光电管。

5.在光度分析中,如何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

答案:(1)尽可能采用选择性高、灵敏度也高的特效试剂;

(2)控制酸度,使干扰离子不产生显色反应;

(3)加入掩蔽剂,使干扰离子被络合而不发生干扰,而待测离子不与掩蔽剂反应;

(4)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干扰离子的价态以消除干扰;

(5)选择适当的波长以消除干扰:

(6)萃取法消除于扰;

(7)其他能将被测组分与杂质分离的步骤,如离子交换、蒸馏等;

(8)利用参比溶液消除显色剂和某些有色共存离子干扰;

(9)利用校正系数从测定结果中扣除干扰离子影响。

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什么情况下可用溶剂作空白溶液?

答案:当溶液中的有色物质仅为待测成分与显色剂反应生成,可以用溶剂作空白溶液,简称溶剂空白。

7.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4个部分?

答案: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校正。

8.在光度分析中酸度对显色反应主要有哪些影响?

答案:(1)对显色剂本身的影响;

(2)对溶液中各元素存在状态的影响;

(3)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9.简述朗伯-比尔定律A=kcL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答案: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理论基础,它可综合为光的吸收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式中:A—吸光度;k—吸光系数;C—待测物浓度;L—液层厚度。

10.简述在朗伯-比尔定律中,吸光系数与摩尔吸光系数的区别。

答案:在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K是比例常数,它与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的性质有关。如果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c用g/L表示,液层厚度以cm表示,比例常数众称为吸光系数。如果浓度c用mol/L表示,液层厚度以cm表示,则比例常数k称为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mol·cm),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11.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如何用镨钕滤光片对光度计的波长进行校正。

答案:用特制的镨钕滤光片(预先在精密度较高的仪器上进行校正过)校正仪器波长时,通常用573nm和586nm的双峰谱线校正。

12.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如何选择显色剂。

答案:(1)显色剂的灵敏度要高;

(2)显色剂的选择性要好;

(3)所形成的有色化合物应足够稳定,而且组成恒定,有确定的组成比;

(4)所形成的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差别要大;

(5)其他因素如显色剂的溶解度、稳定性、价格等。

13.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的干扰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案:(1)共存离子本身有颜色影响测定;

(2)共存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有色化合物,同待测组分的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混在一起;

(3)共存离子与待测组分生成络合物降低待测组分的浓度而干扰测定;

(4)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存在时因破坏显色剂而影响测定。

14.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引起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

答案:(1)由于入射光单色性差而引起偏离:

(2)由于溶液中的化学变化而引起偏离(待测物质离解、缔合);

(3)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而引起偏离。

五、计算题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六价铬,已知溶液含六价铬140μg/L,用二苯碳酰二肼溶液显色,比色皿为20mm,在波长54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Mcr=52)。答案:(1)计算摩尔数:140×10-6/52=2.7×10-6(mol/L)

(2)计算摩尔吸光系数:0.220=k×2×2.7×10-6

k=4.1×104L/(mol·cm)

2.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Fe3+,已知含Fe3+溶液用KSCN溶液显色,用20mm的比色皿在波长4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19,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mol·cm),试求该溶液的浓度(MFe=55.86)。

答案:(1)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0.19=1.1×104×C×2

C=0.19/(1.1×104×2)=8.6×10-6(mol/L)

(2)计算溶液的浓度:C=8.6 ×10-6×55.86=482×10-6(g/L)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2] 刘珍.化验员读本.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 《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编写组.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5] 国家环境保护局《指南》编写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命题:邢建韩瑞梅

审核:韩瑞梅刘端阳

(二)氯化物

分类号:P2-1

一、填空题

1.《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GB/T 13580.9—1992)测定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mg/L,测定范围为mg/L。

答案:0.03 0.4~6.0

2.在进行大气降水中氯化物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时,应选用孔径为0.451am的有机微孔滤膜作过滤介质。该滤膜的孔径,孔隙率,过滤速度快。

答案:均匀高

3.测定大气降水中氯化物时,样品测定前,需用滤膜过滤。滤膜使用前应放入中浸泡h,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后,再进行过滤操作。

答案:去离子水24

二、问答题

简述用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测定大气降水中的氯化物时,制备硫氰酸汞的方法。

答案:称取5g硝酸汞溶于200m1硝酸溶液中,加入3mol/L硫酸铁铵溶液,在搅拌下,滴加硫氰酸钾溶液至试样呈微橙红色为止。生成硫氰酸汞白色沉淀,用G3砂芯漏斗过滤,并用水充分洗涤,将沉淀放入干燥器中自然干燥,贮于棕色瓶中。

参考文献

[1] 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GB/T13580.9—1992).

[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GB/T13580.2—1992).

命题:董玉珍

审核:池靖董玉珍

(三)硫酸盐

分类号:P2-2

一、填空题

1.目前我国用来测定水中硫酸盐的方法有、、、EDTA 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

答案:重量法(铬酸钡)光度法(铬酸钡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

2.测定硫酸盐的水样可采集在或材质的瓶中。

答案:硬质玻璃聚乙烯

二、判断题

1.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时,如果水样中含有碳酸根,在加入铬酸钡之前可加入盐酸酸化,并加热沸腾以除去碳酸盐干扰。( )

答案:正确

2.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时,水样中加入铬酸钡悬浊液、(1+1)氨水显色后,应使用慢速定性滤纸过滤,如滤液浑浊,应重复过滤至透明。( )

答案:正确

3.测定水中硫酸盐时,如果水样中存在有机物,某些细菌可以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因此,对于严重污染的水样应低温保存。( )

答案:正确

4.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时,水样中加入铬酸钡悬浮液后,经煮沸、稍冷后,向其中逐滴加入(1+1)氨水至呈柠檬黄色,过滤后进行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逐滴加入(1+1)氨水至呈柠檬黄色后,应再多加2滴。

三、选择题

1.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样。( ) A.硫酸盐含量较低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B.硫酸盐含量较高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C.咸水

答案:A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中硫酸盐(以SO42-计)的标准限值是mg/L。( )

A.250 B.300 C.100

答案:A

3.《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HJ/T342-2007)测定硫酸盐的浓度范围

是mg/L。( )

A.10~5000 B.8~85 C.0.2~12

答案:B

PO含量各少于mg/L,4.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时,如Pb2+、-3

4

SO的测定。( )

则不干扰-2

4

A.2 B. 1 C.3

答案:B

四、问答题

试述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的原理。

答案:在酸性溶液中,铬酸钡与硫酸盐生成硫酸钡沉淀,并释放出铬酸根离子;溶液中和后,过量的铬酸钡及生成的硫酸钡仍是沉淀状态,经过滤除去沉淀。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释放出的铬酸根离子呈黄色,其颜色深浅与铬酸根的含量成正比,测定吸光度后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HJ/T 342—2007).

[2] 魏复盛,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中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命题:李刚

审核:张玉惠邢建

(四)氨氮(铵)

分类号:P2-3

一、填空题

1.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法和

法。①

答案:絮凝沉淀蒸馏

2.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去除,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去除。①

答案:Na2S2O3掩蔽剂

3.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用、和KOH试剂配制而成,且两者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①

答案:KI HgCl2(或HgI2)

4.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原理是: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通常在410~425nm下进行测定。①答案:淡红棕

5.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时,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色化合物,在697nm具有最大吸收。②

答案:蓝

6.测定水中铵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mg/L:测定上限为

mg/L。②

答案:0.01 1

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采用蒸馏法预处理水样时,应以溶液为吸收液,显色前加溶液调节到中性。②

答案:硫酸氢氧化钠

8.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时,显色剂的配制方法为:分别配制水杨酸和酒石酸钾钠溶液,将两溶液合并后定容。如果水杨酸未能全部溶解,可再加入数毫升溶液,直至完全溶解为止,最后溶液的pH为②

答案:氢氧化钠 6.0~6.5

9.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水中和转变为硝酸盐,然后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偶氮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或气相分子吸收法进行测定。③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以下是关于环境监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 我于 XX 年 7 月毕业于山西省太原冶金工业学校环保专业, XX 年 8 月分配到河津市环境保护局,从事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管理工作。XX 年 8 月被评为环境监测助理工程师。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业务成果 1、恪尽职守,认真履责,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方法、技术标准,限期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真抓实干,一丝不苟,使我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稳步削减。在环保专项行动中加强对正常达标企业的现场日常监管,有效防止了企业擅停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全市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稳步提高。加强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城市“烟控区”控制标准,拆除燃煤大灶、治理锅炉废气、推广清洁能源,大大改善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好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2、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环

境保护工作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对于群众信访反映的污染案件和纠纷的解决,在依照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依法处理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监测技术的支持。环境保护方法标准和技术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立场、观点是否正确、合理、合法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公正、依法提供监测数据,为正确处理、调节环境污染纠纷和依法查处环境污染案件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使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 3、具体监测成果 (1)XX 年至 XX 年期间,每年中考、高考期间参加中考、高考考点周边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区域噪声监测。 (2) XX 年至 XX 年期间,参与完成了各年度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我主要负责废气部分的现场采样、废水的现场采样和部分水样的实验室分析、以及部分报告的编制工作。 (3)XX 年至 XX 年每年参加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4)XX 年参加了河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资质认证和计量认证考核,承担了包括水、气、声在内的十余个项目的上岗考核任务,并且绝大部分通过了上岗考核。另外还部分承担了上级部门不定期对河津市环境监测站进行比对考核的任务,均顺利通过了考核。 (5)XX 年 10 月至 XX 年3 月参加城市锅炉废气治理监测。

室内环境检测考核题型95186演示教学

室内环境检测考核题 型95186

一、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 1、 民用建筑工程的定义和分类: 民用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修工程的统称。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两类:Ⅰ类有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Ⅱ类有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 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3、 采样要求: 3.1 抽样时间应在工程完工7天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采用集中空调的应在空调正常运转下进行;自然通风的氡应在对外关闭门窗24小时,其余在1小时候进行;装修工程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室内采样时,须同时在室外上风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3.2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 3.3采样方法: 4、 计算 4.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0 00 273P P t T V V t ? +? =(式中V 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单位L ; V t -采样体积,为采样流量与时间的乘积单位L ;t-采样点温度;0T -273K ;0P -标准大气压101.3kPa )

4.2 甲醛浓度计算公式:0 0)()(bV a A A HCHO c --= (式中c (HCHO)-甲醛浓度mg/m 3;A-样品溶液的吸光 度;A 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a-校准曲线的截距;b-回归线的斜率;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 4.3 氨的计算公式:0 03 )()(bV a A A NH c --= (公式中的表示与4.2相同) 4.4 苯的计算公式:V m c =(c –所采空气样品的浓度mg/m 3;m-样品中苯的量;V-空气采样体积) 空气中苯的浓度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浓度:273 2733.101+?? =t P c c c (c c -标准状态下的苯浓度mg/m 3;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t-采样点温度;) 例题:教材P 1369 解:氨采样体积为5L 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0 0273P P t T V V t ? +?== 3.1013.1012.272732735? +?得V 0=4.55L 由0 03)()(bV a A A NH c --= =0 0)(V B A A s ?- 分别求得两点的氨浓度为 0.18,0.19 两者的平均值为0.185,此值小于0.2。所以该房间符合Ⅰ类民用建筑的要求。 5、 检测结果判定: 室内环境全部污染物浓度的检测结果符合技术标准规定,可判定合格;当不符合检测结果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采取措施后对不合格项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增加1倍,并应包括不合格房间,再次检测全部污染物浓度的检测结果符合技术标准规定,可判定合格;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二、土壤中氡浓度及土壤表面氡析出率 1、标准规定要求: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建筑工程所在区域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调查,并提交相应的调查报告。为进行区域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的应进行建筑场地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检测报告。 1.1土壤中氡浓度调查及防氡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题目

环境监测复习题 一、问答题 ①环境污染物作用于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之发生突变,导致先天性畸形。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性, 环境污染物作用于体细胞,引起体细胞突变也可引起畸形,但无遗传性。 ②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不离开现象,即在细胞分裂中期成对染色体彼此不分开,以致一个子细胞 多一个染色休,而另一个子细胞少一个染色体,从而造成发育缺陷。 ③核酸的合成过程受破坏而引起畸形。 ④母体正常代谢过程被破坏,使子代细胞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缺乏必需的物质,影响正常发育等等。 ①监视性监测,也叫常规监测和例行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水、噪声; 污染源监督监测: ②特定目的监测,也叫特例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排污收费、数据仲裁等; 考核验证监测:业务考核、上岗培训、验收监测等; 咨询服务监测: ③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 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 研制监测环境标准物质、制订统一监测分析方法、优化布点、采样等的研究; 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相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标准应该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或因素)与人或生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不具有法律效力。 环境质量标准: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基础,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而制定的。她既有法律强制性,又可以根据技术、经济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变化而不断修改、补充。标准要定在最佳实用点上,既不能强调技术先进而使大多数企业难以达到,也不能强调可能迁就现有的落后生产技术与工艺设备。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监测各部门职责

云南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下设业务室、环境监测室、化学分析室三部门。 1.各室职责 1.1业务室职责 (1)编制本中心业务工作计划。负责采样样品交接工作,并下达分析任务; (2)负责监测报告的编写、出版; (3)负责组织和草拟本中心的工作总结、报告及各类文件; (4)负责业务联系、申诉和投诉处理工作。 1.2 环境监测室职责 (1)贯彻执行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有关规章制度; (2)承接客户委托的监测任务,按要求编制监测工作方案,及时、准确地完成监测任务。对原始记录进行校核,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校核),及时出具监测数据。 1.3 化学分析室职责 (1)掌握和熟悉化学分析室的有关制度,并贯彻执行。 (2)掌握和熟悉各指标检测方法,并严格按标准方法实施。 (3)对分析的样品应认真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试样有权拒绝分析,并及技术负责人反馈,要求重新取样。 (4)承接客户委托的检测任务,及时完成检测任务。对原始记录进行校核,对检查结果进行审核(校核),及时出具监测数据。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或调换操作规程测试方法。 2.各室负责人职责 2.1 业务室负责人职责 (1)负责开展仪器管理、档案管理、质量监督工作; (2)负责全站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负责全站仪器设备的建档;负责试剂、玻璃器皿、劳保和办公用品的采购; (3)协调各业务科室工作,负责站务会以及站领导召开的各种会议的组织准备工作,并协助领导检查、督促会议决定事宜的落实;做好站务会及领导召开会议的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 2.2 化学分析室负责人职责 (1)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对化学分析室工作全面负责; (2)确定化学分析室的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制定年度、季度的工作计划,组织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3)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新的检测方案; (4)负责督促和检查化学分析室仪器设备的及时送检、维修和保养,贯彻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法规和法令; (5)提出计量、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计划,提出计量监测仪器设备的维修、大修、降级和报废计划; (6)负责化学分析室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内容、要求的年度计划,对上岗人员的基本训练进行严格把

室内环境检测测试题-

室内环境试题 一、填空题 1.本规范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的民用建筑________和______工程室内环境污 染控制. 2.本规范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Ⅰ类工程中 甲醛的浓度限值为_____.Ⅱ类工程中TVOC的浓度限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测量结果在1~0.6mg/m3测定范围内的 不确定度应不大于______. 5.______________是民用建筑低层室内氡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的检测中,除氡气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________ 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 7.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 少于_______,并不得少于________. 8.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墙面不小于__________, 距楼地面高度_______,检测点应均匀,避开__________. 9.房间使用面积在1000~3000之间时检测点数________________. 10.土壤氡浓度检测时,在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内布点时的间距为___ 且布点数不应少于_________. 二、选择题(不定项)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A.2天 B.3天 C.5天 D.7天 2、用吸附管采集空气中苯时,流量应控制在( )范围内 A 0.1-0.5L/min B 0.1-1.0L/min C 0.1-0.5m3/min D 0.1-0.5m3/min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及混苯。 A、苯 B.甲苯 C.石油苯 D.工业苯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A.氡 B.甲醛 C.氨 D.苯 5、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 A.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B.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含量检测报告 C.相关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D.相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6、土壤中氡气的浓度一般大于数百Bq/m3,可以采用()等方法进行测量。 A、电离室法 B、金硅面垒型探测器法 C、静电收集法 D、闪烁瓶法 7、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中,所包含的物质有() A、苯、甲苯、乙苯 B、邻二甲苯、对间二甲苯 C、乙酸丁酯、苯乙烯 D、十一烷 三、判断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底层停车场不列入抽检房间范围。() 2、在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各项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答案: 填空题: 1、新建、扩建和改建;结构和装修 2、氨、甲醛、氡、苯和TVOC 3、≤0.08mg/m3;≤0.6mg/m3 4、25%

《环境监测》第四版_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重铬酸钾法(K2Cr2O7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干扰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二)高锰酸盐指数(I Mn)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四)总有机碳(TOC) (1)测定意义

环境监察监测岗位事业单位专业考试试题

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基础知识试卷 [环境监察、监测岗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2、环境保护行政诉讼的程序: 、、、 、。 3、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实施简易程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罚款限额为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上,或者警告。 4、构成环境刑事责任的要件有三条:第一是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侵害了各种环境要素,进而侵犯了人身权、财产所有权和环境权;第二是;第三是。 5、环境监察的权利:、、。. 权力 (1)对排放污染物现场进行检查、调查、取证并查阅有关资料; (2)约见排污单位和破坏海洋及自然生态环境单位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 (3)制止违章排放污染物和破坏海洋及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4)依据《行政处罚法》和环保部门的委托实施当场处罚的权利。 6、烟尘采样中,等速采样的方法有:、、。 7、废气监测指标主要包括:、、、、NOx、CO、氟化物、大气排放口等指标。 8、按噪声产生机理可把噪声分为:噪声噪声 噪声。 9、工业固体废物,环境上分八大类:、、、

、、、、。 10、废水监测指标主要包括:、、、 、、、、、重金属、总磷、氨氮、总氮、硫化物、挥发酚、污水排放口数等项监测指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简易程序: 当场处罚程序,又称简易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2、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听证制度: 1、告知和通知 2、公开听证。 3、委托代理 4、对抗辩论 5、5、制作笔录。

室内空气检测试题劳保所朱佐刚图文稿

室内空气检测试题劳保 所朱佐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A 8d B 7d C 6d D 5d 选:B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现场检测法,测量结果在 0.01—0.60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 A 20% B 25% C 30% D 35% 选:A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后进行。 A 1h B 2h C 3h D 4h 选:A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时,如果房间使用面积在大于100m3小于3000m3,检测点数不少于()。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选:C 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A 1 B 2 C 3 D 4 选:A 6、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的检测标准中吸收液原液应放置冰箱中保存,可稳定()天。 A 2 B 3 C 4 D 5 选:B

7、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浓度的检测标准中要求采气(),及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及大气压强。 A 3L B 5L C 7L D 10L 选:B 8、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浓度的检测标准中分光光度计的可测波长为()nm。 A 697.5 B 698.5 C 697.3 D 698.3 选:A 9、下列民用建筑不属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的Ⅱ类建筑的是()。选C A 旅馆 B 商店 C医院 D图书馆 10、不可用于检测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的试验方法是()。选:C A 电离室法 B 静电收集法 C 气相色谱法 D闪烁瓶法 11、下列哪种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危害最大()。选:A A 氡—222 B镭—226 C钾—40 D氡—220 12、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中,所用试剂纯度一般为()。 A 化学纯 B 分析纯 C 光谱纯 D优级纯选:B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中所包含的物质。() A 苯 B 甲苯 C十一烷 D甲烷选:D 14、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化合物。 A 蓝绿色 B 蓝黑色 C 紫红色 D 亮黄色选:A 15、TVOC采样时,采样前后采样器流量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室内环境检测试题

室内环境检测考核题 姓名:成绩:考核日期:2010年11月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并不得少于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 m2时,设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100—500 m2时,设不少于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和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进行。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执行国家标准。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称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和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7、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采集室外

环境空气样品。 8、氨样品采集后,应在室温下保存,于内分析。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10、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二、选择题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A、8d B、7d C、6d D、5d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现场检测法,测量结果在0—0.60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 A、20% B、25% C、30% D、35%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后进行。 A、1h B、2h C、3h D 、4h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时,如果房间使用面积在大于500m3小于1000m3,检测点数不少于()。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重点

1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因子-----热、声、功、电磁辐射、振动及其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监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和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状况,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 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的目的:(1)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5环境监测的发展:1被动监测,2主动检测,3自动监测。 6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7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8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9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检测10国家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

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1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关系在执行方面,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2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排放标准优先执行。 13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14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较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监测项目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第二类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16污染物形态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端面和削减断面。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17. 18水样类型:(一)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二)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 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三)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水样 19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冷藏和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2:加入化学试剂保护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

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站内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努 力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认真学习水质自动监测所有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掌 握一般的维护和维修技术,不断提高维护操作的技术水 平。 3、保证监测仪器正常运转;人工监测时,保证数据真实性、 准确性,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公正性 和科学性,严禁弄虚作假,不受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 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4、根据仪器操作规程和设备性能的要求,对每台仪器进行 操作、维护、检查、配制自动站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和 其他溶液,并及时添加或更换;熟悉自动站的取水系统、配电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等。 5、每次巡检一定做到认真、仔细、周全,详细检查各仪器 设备,认真填写工作运行记录和其他报表。熟悉掌握易 损易耗件的更换方法。 6、及时提出试剂、消耗材料的购置领用计划,确保系统的 正常运行。 7、了解水站监测水域历年监测数据情况,每日三次调阅水 监测实时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采取应急措

施。当有关参数超过历年监测数据时,在排除仪器因素影响后,应及时采样送实验室进行室内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查找原因,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8、每次巡检要与远程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了解 数据传输情况,使远程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场情况。 9、注意搞好自动站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好防盗、防火; 注意搞好卫生工作,每周至少对水质自动站内外环境进行一次清扫,保持仪器清洁;检查取水系统时,应两人在现场,确保安全。 10、顾全大局,搞好所在地区干部群众的关系,妥善处理工 作中的相关事宜,避免发生矛盾和冲突。

室内环境检测考试题答案模板

室内环境检测考核题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 数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3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 全数检测。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 m2时,设2个检测 点;房间使用面积100—500 m2时,设不少于3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 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 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也不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非建 筑装修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 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对外门窗关闭24h 以后进行。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执行 GB50325-2010(2013年版)《民用建筑工程室 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标准。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称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饰 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7、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室外的上风向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8、氨样品采集后,应在室温下保存,于24h 内分析。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18204.26-2000或《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的规定。 10、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二、选择题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B)以后、工程 交付使用前进行。 A、8d B、7d C、6d D、5d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现场检测法,测量结果在0.01 mg/m3— 0.60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A)。 A、20% B、25% C、30% D、35%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 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A)后进行。 A、1h B、2h C、3h D 、4h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时,如果房间使用面积在大于500m3小于1000m3,检 测点数不少于(B)。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时, 应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A)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 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X )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X )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X ) 5、测定PH 值的样品可放臵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X )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当显色温度在20 °C±2 °C,比 色皿为lcm 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0.03 吸光度。(X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X )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 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 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 法测定COD 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 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X )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卩m滤膜过滤,其滤液消解供

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 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 测定。(X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X )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l 缓冲液的pH 值不在10.0 ± 0.2 范围内,可用HCl 或NaOH 调节。( X ) 15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X )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V ) 17 、pH 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X )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 °C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 X )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卩m ( V )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X ) 21 、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 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50.0ml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V ) 22、硫酸肼有毒、致癌! 使用时应注意。( V ) 23 、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X )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X )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 0.5?0.3mol/L(1/2H2S04) ,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重量法(环境监测岗位专业考试)

第三节重量法 (一)基础知识 分类号:W3-0 一、填空题 1.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答案:0.1~0.001 0.0001 0.01 2.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答案:晶形无定形 二、判断题 1.天平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量具,应定期由计量部门检定。( ) 答案:正确 2.台秤又称托盘天平,通常其分度值(感量)为0.1~0.01g,适用于粗略称量。( ) 答案:正确 3.用滤纸过滤时,将滤液转移至滤纸上时,滤液的高度一般不要超过滤纸圆锥高度的1/3,最多不得超过1/2处。( ) 答案:正确 4.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希望沉淀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就相同类型的沉淀物而言,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不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沉淀越完全。(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沉淀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沉淀越不完全。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天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分析天平应设置专门实验室,做到避光、防尘、防震、防腐蚀气体和防止空气对流B.挥发性、腐蚀性、吸潮性的物质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 C.刚烘干的物质应及时称量 D.天平载重不得超过其最大负荷 答案:C 2.下列关于定量滤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重量分析中,需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灼烧后称量时,应采用定量滤纸过滤 B.定量滤纸灼烧后,灰分小于0.001g者称“无灰滤纸” C.定量滤纸一般为圆形,按直径分有11cm、9cm、7cm等几种 D.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分,有快速、中速和慢速3种 答案:B 3.下列关于重量分析对沉淀式的要求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一般要求小于10-4mol/L),以保证被测组分沉淀完全B.沉淀式要便于过滤和洗涤 C.沉淀力求纯净,尽量避免其他杂质的沾污,以保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D.沉淀式与称量式应保持一致

室内环境检测考试重点

一、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 1、 民用建筑工程的定义和分类: 民用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修工程的统称。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两类:Ⅰ类有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Ⅱ类有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 2 3、 采样要求: 3.1 抽样时间应在工程完工7天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采用集中空调的应在空调正常运转下进行;自然通风的氡应在对外关闭门窗24小时,其余在1小时候进行;装修工程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室内采样时,须同时在室外上风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3.2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米,距楼地面高度0.8~1.5米。 3.3 4、 计算 4.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0 00273P P t T V V t ?+? =(式中V 0-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单位L ;V t -采样体 积,为采样流量与时间的乘积单位L ;t-采样点温度;0T -273K ;0P -标准大气压101.3kPa ) 4.2 甲醛浓度计算公式:0 0)()(bV a A A HCHO c --= (式中c (HCHO)-甲醛浓度mg/m 3;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 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a-校准曲线的截距;b-回归线的斜率;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 4.3 氨的计算公式:0 03)()(bV a A A NH c --= (公式中的表示与4.2相同) 4.4 苯的计算公式:V m c = (c –所采空气样品的浓度mg/m 3;m-样品中苯的量;V-空气采样体积) 空气中苯的浓度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浓度:273 273 3.101+??=t P c c c (c c -标准状态下的苯浓度mg/m 3;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t-采样点温度;)

考试内容目录(环境监测岗位专业考试)

目录 第一章水和废水 (1) 第一节水样采集 (1) 第二节水质现场监测 (15) 第三节重量法 (30) 第四节电化学法 (37) 第五节容量法 (49)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 (91) 第七节离子色谱法 (179) 第八节原子荧光法 (186) 第九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1) 第十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8) 第十一节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202) 第十二节气相色谱法 (209) 第十三节液相色谱法 (251) 第十四节气相色谱—质谱法 (263) 第十五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汞 (270) 第十六节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 (273) 第十七节微库仑法测定可吸附有机卤素化合物 (275) 第十八节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法测定生化需氧量 (278) 第十九节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280) 第二十节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总有机碳 (285) 第二章酸沉降 (287) 第一节酸沉降采样 (287)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 (291) 第三节电化学法 (293) 第四节离子色谱法 (294) 第五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94) 第三章海水 (295)

第一节海水水样采集 (295) 第二节海水水质现场监测 (298) 第三节重量法 (302) 第四节电化学法 (304) 第五节容量法 (308) 第六节分光光度法 (311) 第七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2) 第八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4) 第九节气相色谱法 (336) 第十节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 (340) 第十一节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有机碳 (340) 第四章噪声和振动 (342) 第一节环境和厂界噪声 (342) 第二节机场噪声 (347) 第三节噪声源 (349) 第四节设备噪声 (351) 第五节车辆船舶噪声 (352) 第六节环境振动 (353) 第五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355) 第一节点燃式发动机 (355) 第二节压燃式发动机 (359) 第六章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 (363) 第一节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 (363) 第二节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 (367) 第三节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 (373) 第四节胶粘剂中有害物质 (378) 第五节木家具中有害物质 (383) 第六节壁纸中有害物质 (387) 第七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 (391) 第八节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质 (395)

室内环境检测试题

姓名:成绩:考核日期:2010年11月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并不得少于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 2、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50~100 m2时,设个检测点;房间使用面积100—500 m2时,设不少于个检测点。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适用于、和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房间。 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进行。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执行国家标准。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所称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和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7、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8、氨样品采集后,应在室温下保存,于内分析。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10、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二、选择题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A、8d B、7d C、6d D、5d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可采用现场检测法,测量结果在0—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 A、20% B、25% C、30% D、35%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后进行。 A、1h B、2h C、3h D 、4h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时,如果房间使用面积在大于500m3小于1000m3,检测点数不少于()。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时,应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倍,并应包含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A、1 B、2 C、3 D、4

环境监测考试重点终极版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及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代表环境 质量的指标数据,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监视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工程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即常规监测,是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的经常性监测。是为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 状况 监督性监测,由其所辖监测部门依法对所辖地区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 定期监测的行为 特定目的监测:是为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分为:污染事故应急 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追踪性、持续性、生产性、执法性 环境监测的要求: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 监测方法要求的特点:监测数据的特点: 优先监测是指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级标准和地方性标准2个级别 我国环境标准依据其性质和功能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 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保护的其他标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全部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和措 施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其采样断面一般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若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若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对照断面,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 控制断面:为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

样断面。排污口下游 500?1000m处。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若河段长度超过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最后一排污口1500m以外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要求如下:⑴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入海口断面。⑵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监测 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个监测断面⑶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排污口处⑷监 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断面一致⑸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 需要⑹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⑺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置监测垂线 在一条宽80m、平均水深8m的主河道的控制断面上设置采样点,按要求至少设4个 水面宽垂线数水深采样点数水深分层情况采样点数 地下水监测项目:对不同用途的地下水还要选测一些特殊项目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1)地表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2)测DO、BOD和有机污染物等 项目时,水样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3)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 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 3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集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5)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6 )采集水样时,为防止金属沉淀,需要在水样中加入硝酸试 剂 污水水样的采集:当水深 >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当水深<=1m 时,在水深的1/2处采 样。注意事项:1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 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清洗2)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3)用 于测定悬浮物、油类、BOD、硫化物、余氯等项目,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