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019-2020年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机读卷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共25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果汁榨取B.粉笔折断C.纸张燃烧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Si C.Fe D.Al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 B .蒸馏水 C .苹果醋D.纯牛奶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酒精D.木炭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 )mg/L。这里的K、Cl、Mg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金属离子

6.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7.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8.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点燃加热

A .2H 2 + O 2 2H 2O

B .2HgO 2Hg + O 2 ↑

C .CuO + CO

Cu +CO 2

D .Mg + 2HCl = MgCl 2 + H 2↑

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H 2

B .H +

C .H

D .2H 10.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中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

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其主要原因是

A .避免食品污染

B .防止酸雨的形成

C .防止臭氧层空洞

D .防止白色污染 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13.下列物质中,放入水里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白糖 C .白醋 D .豆油 14.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15.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的目的是

A .隔绝空气

B .便于运水

C .降低温度

D .隔离可燃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17.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 .氢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风能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100g ,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溶液装瓶贴签

量取蒸馏水 取用氯化钠固体 氯化钠溶解 加热

19.小芳收集了一些衣料的纤维,各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下列衣料纤维中,燃烧后能够

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A .涤纶

B .羊毛纤维

C .棉纤维

D . 锦纶

20.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 )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6

D .+4

21.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

的是 A .质子数为11 B .核外电子数为22.99 C .元素符号为Na D .元素名称为钠

22.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 2H ——2个氢元素 B .Na +1

——1个钠离子 C.3Fe 3+——3个铁原子 D . H 2O ——1个水分子

23.“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的兴奋剂,其分子式为

C 20H 32O 。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乙基雌烯醇里含有20个碳原子

C .一个分子中含有16个H

2单质 D .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24.右图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60℃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等

B .32℃时, a 的溶解度为30

C .a 的溶解度比b 大

D .85℃时,a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

25.“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

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 和H 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 .甲醇(CH 4O ) B .乙酸(C 2H 4O 2) C .乙醇(C 2H 6O )

D .甲醛(CH 2O )

第Ⅱ卷(非机读卷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A .铁锅 B.羊毛地毯 C.腈纶服装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

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

(2)下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根据图A 推

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 .食欲不振

B .骨质疏松

C .夜盲症

D .贫血病 (4)煤、 和 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 .节约使用纸张

B .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 .减少使用塑料袋

D .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7.(5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 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 中试

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__;C 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A .水的沸腾

B .水的电解

C .水的净化

(2)北京市为严重缺水城市,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B .禁止用含磷洗涤剂

C .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D .实施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监控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 )的化学方程式

为;2NaOH + Cl 2== NaClO +NaCl+X ,则X 的化学式为 ;

28.(7分)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

表示氢原子。

表示 ,表示 ,表示 。(填化学符号)

(2)在点燃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1个B 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②A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③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④在该反应中,生成C 和D 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9.(6分)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2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31.6 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 (3)2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40 g 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

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 .冰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干冰

E .氢氧化钠

F .氧化钙 (5)向一定量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温度,产生的现象

是;其中改变的量是。(提示:CaO+H2O→Ca(OH)2 )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30.(6分)①~⑤为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C 的固体俗称“干冰”,L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2﹕2,⑤为置换反应。

① A+B→C ②D→B+E ③ C+L→F+D ④ M+K→C+G ⑤ G+H→E+N

⑴B、C、F、L的化学式分别为、、、。

⑵写出符合反应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符合反应⑤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检验二氧化

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2.(6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

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 B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2) D 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E 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33.(8分)甲、乙同学分别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⑴甲同学:检验一种气体并探究该气体的性质。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

该同学另取一瓶该气体,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集气瓶

倒扣在水槽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将其从水槽中取出,如何证明该气体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填写下表。

⑵乙同学: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

行研究。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部分内容。

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

转化的NO的质量。

35.(3分)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

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

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

门头沟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机读卷共25分)

第II卷(非机读卷共55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6.(6分)(1)水或H2O (2)C 导热性(3)B (4)石油

(5)A B C D

27.(5分)(1)物理氧气过滤 (2) C (3)H2O

28.(7分)(1)2H H2H2O(2)①2 ②14∶3 ③AD ④14:27

29.(6分)(1)水(2)饱和(3)加水或升温(4)A C D (5)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B C

30.(6分)(1)O2 CO2 CaCO3 Ca(OH)2(2)3CO + Fe2O32Fe+3CO2(3)Fe+2HCl 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31.(5分) ⑴酒精灯⑵2KMnO 4K2MnO4+MnO2+O2↑ A

⑶B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操作、现象和结论缺一不给分)

32.(6分)(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C中液体进入D中,有气泡产生。CaCO3CaCl2+H2O+CO2

(3)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由紫色变红色。CO2+ H2O H2CO3

(4)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3.(8分)⑴探究活动一:CO2CO2 + Ca(OH)2CaCO3↓+ H2O

探究活动二:瓶内液面上升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瓶中液体,再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

C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 (3分) 解:设被转化的NO 的质量为x 。

2CO+2NO 2CO 2+N 2 56 60 5.6g x 6056=x

g 6.5 x==6g 答:被转化的NO 35.(3分)解:⑴设27.2 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2H 2O

2H 2O + O 2↑

68 32

x 3.2 g

g 3.232x

68= x =6.8 g ……………………(1分)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1002.278.6=g

g ……………………(1分) ⑵设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y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z 。

2H 2O

2H 2O + O 2↑

68 32

y z

z =68

32y

68

32100%30100y

g y g -

-? 答题略

MnO 2 MnO 2 =25%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初三化学考试反思

初三化学考试反思 反思一 一、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其实是没有万全之策的。调整到一个好的做题状态,或是本着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可能只是空话;也许,在做题中不断探索,才是硬道理吧。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

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5.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二、对策与办法 1.增强质量意识 试题在难、易度的设计上更加合理,各种题型的梯度明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的水平得到合理评价,利于选拔。 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期末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分,共18 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 2. 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水质会恶化,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磷肥B.钾肥C.复合肥D.氮肥 3.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迹 C.水可洗去铁栅栏上的铁锈D.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B.酚酞C.二氧化碳D.碳酸钠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CO+Fe2O32Fe+3CO2B.Cu+AgNO3=Cu(NO3)2+Ag C.Cu+H2SO4=CuSO4+H2↑D.CuCl2+K2SO4=CuSO4+2KCl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气体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 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 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 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干冰、冰B.石灰石、大理石 C.纯碱、小苏打D.生石灰、消石灰 9.烟花燃烧后的烟雾中常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三种气体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无色B.都具有毒性C.都能燃烧D.都含有氧分子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铝合金门窗B.不锈钢餐具C.塑料洗衣盆D.景德镇瓷器11.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有几种说法: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含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的质子数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1)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1)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 C.CH4D.C2H4O 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30g B.50g C.100g D.150g 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6.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共分3个大题,29道小题,突出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 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所教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提高班43人参考,80分以上的有31名,60分以上的有43名,及格率100% 。普通班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30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的能力。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有4人得到了满分。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5、9、14、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高。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21、24 小题。 3、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5道小题,满分30分。第28题得分率能较低,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四、改进措施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最新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 (试卷满分:75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0-16 Na-23 C1-35.5 Zn-65 Mg-24 A1-27 S-32 Fe-56 Ca-40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40分) 1、小明在一次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向事先做好的白花上喷一种无色试液后,白 花变成了鲜艳的红花。请你判断小明所喷的试液可能是 (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无色稀硫酸 D .水 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 A .物质的质量总和 B .物质的分子个数 C .元素的种类 D .各种原子的总数 3、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有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 A .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4、.在不同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变为中性,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 A .石灰石粉末 B .生石灰粉末 C .澄清石灰水 D .硝酸银 5、将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在室内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硝酸钾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小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D .溶剂的质量变大 6、为了除去KCI 溶液中混有的2CuCI ,得到尽可能纯净的KCI 溶液,可向溶液中逐滴滴 入下列溶液中的 ( ) A .2()Ca OH B .23K CO C .23Na CO D .3AgNo 7、将50g 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20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 .20% B .10% C .5% D .1% 8、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HCI B .NaOH C .23Na CO D .3KNO 9、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一过滤一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 A .食盐(NaCI )和细砂 B .水和酒精 C .石灰石(3CaCO )和生石灰(CaO ) D .蔗糖和味精 10、下列各组内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223SO Na SO → B .32BaCO BaCI → C .3CaCO CaO → D .2()CaO Cu OH → 11、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12、在5.6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 ) A .大于0.2g B .等于0.2g C .小于0.2g D .无法确定 13、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是因为石墨 ( ) A .能导电 B .密度小 C .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 .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14、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 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巨大的能量, 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 A .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刘亚军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2、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将知识点归类分析 (二)讲评时重视“三要” 1、巧妙公布成绩,要重视激励 2、要借题发挥 3、要分析错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教材中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表扬最高分的同学 鼓励60分以下的同学继续努力 2、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 (3)答题不规范。解答简答题,有的层次不清,有的表达不准确等。 (4)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初三下册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三下册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C1—35.5 Fe—56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稀有气体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 ==2FeCl3+3H2↑ B.Na2CO3+2KNO3=K2CO3+2NaNO3 C.Cu+ZnCl2=CuCl2+Zn D.4P+5O2 2P2O5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在高铁酸钾中K为+1价,O为-2价,则Fe的化合价是 A.+2 B.+3 C.+6 D.-6 5.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 6.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7.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H2PO4)2 B.NH4HCO3 C.KNO3 D.CO(NH2)2 8.在2016年邵阳市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甲同学抽到了试题四:用量筒量取15.6mL的蒸馏水。则甲同学选用的量筒容积最适宜的是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9.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 C.O2 D.Fe 10.右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内有20个质子 B.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 11.在2A+B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g B.16 C.32g D.32 12.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Z>Y>X C.Y>X>Z D.X>Z>Y 13.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 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3.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 5.“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7.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 D.充入二氧化碳 8.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9.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10.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 →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