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的十戒

合集下载

十戒是哪十条戒律

十戒是哪十条戒律

十戒是哪十条戒律
十戒,也称为“摩西十诫”,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重要戒律,被认为是上帝通过摩西传授给以色列人民的伦理准则。

以下是摩西十诫的内容:
1.不可有别的神:要崇拜并信仰唯一的上帝。

2.不可雕刻偶像:不可为自己制造偶像或崇拜任何形象。

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不可妄用上帝的名字,包括誓言、
誓约或诅咒。

4.记住安息日:要守安息日,将其当作圣日,休息并敬拜上
帝。

5.孝敬父母:要敬爱并孝顺自己的父母。

6.不可杀人:不可亲手杀害他人。

7.不可奸淫:不可婚外性行为或破坏家庭关系。

8.不可偷盗:不可盗窃或侵占他人的财物。

9.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作假证或虚假陷害他人。

10.不可贪婪他人的财物:不可垂涎他人的财产,财富或配
偶。

这些戒律被犹太教和基督教视为基本的伦理原则,旨在指导人们的行为、信仰和道德准则。

它们强调尊重上帝,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以及塑造正直、公义的生活方式。

摩西十诫在犹太教的《出埃及记》和基督教的《圣经》中都有记载,并对信徒的生活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宗教比较讲义之--佛教篇
4.4. 观法无我。谓人乃五蕴和合而成,实无有我。五蕴也叫五阴。蕴者蕴藏,阴者障蔽。
色蕴-即有形之物质──身体
受蕴-即感受苦乐等之心的作用
想蕴-即思想辨道明是非者
行蕴-即有意志而发于行为者
识蕴-即指第六意识-心
这五蕴因缘和合而成人,不过是无常变化。
须弥山说
释迦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围绕,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越过须弥山到空中,经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后到达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二十八天,又称“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佛教教义的背景
释迦牟尼那次“觉悟”的经验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制度。
此后45年中,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在最后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两千人。佛陀80岁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
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子”。
人死后并非完全了结,乃是有三世因果相续,三世即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前后相续,不断流转。欲明佛教人生看法,必须知三世十二因缘:
无明(过去世无治之烦恼迷惑)
行(因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 过去世
识(就是去投胎的灵魂)
名色(在胎中身心渐渐生长)
六入(六根俱全将近出胎之时)
释迦牟尼之后的弟子把佛教继续发扬光大。现在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沙弥戒是什么意思?沙弥戒律

沙弥戒是什么意思?沙弥戒律

沙弥戒是什么意思?沙弥戒律沙弥戒是指未满二十岁出家的男子(沙弥)、女子(沙弥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又称勤策律仪;沙弥戒是终身受持,最高可证阿罗汉果。

依据《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沙弥戒内容有十条︰1、不杀生戒不得残杀伤害人物。

蜎飞蠕动蚊行之类,无所克伤。

为人言无及杀,见杀不食,疑杀不食。

草木不用慎无毁伤。

2、不偷盗戒勿贮畜谷粮、藏积秽宝。

他人给与亦不受,受则不留,转济穷乏。

常为人说不贪之德。

3、不淫戒断淫欲、远女色,目不见邪色,耳不闻淫声,宁身心破碎,亦不行淫欲。

4、不妄语戒常以诚心为本,远离两舌、恶骂、妄言、绮语等恶声。

5、不饮酒戒酒为毒水,众失之源。

故应远离酒舍、饮酒人。

亦不得饮酒、嗅酒。

6、不涂饰香鬘戒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戒。

盖庄严涂饰己身易增进贪欲,故应戒之。

7、不歌舞观听戒全称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戒。

即应远离俗恶游戏,专心勤修出离之行。

8、不坐高广大床戒盖若取高广严丽之床座,是悖于威仪、且流于骄奢而不能专心梵行,宜戒之。

9、不非时食戒应于午前取食,非时不食。

10、不蓄金银宝戒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即戒贪欲、伏断爱着之戒。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传授沙弥戒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挂搭、请引礼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呈罪称量、登坛受戒等。

同时,新戒对丛林规矩和传戒礼仪都很陌生,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学习演练。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

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

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张勇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

前言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

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

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

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

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

(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那么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

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

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戒律概论

戒律概论

戒律概论
戒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是尸罗,本意是惯行、清凉等,转意为行为、习惯、道德等,是佛陀为佛教信徒制定的规矩,规章、公约,主要起防非止恶的作用。

律是梵文Vinaya的意译,音译为毗那那、毗尼等,转意为调服、善治、离行、化度、灭等,是对出家僧人制定的禁戒,能治伏诸恶。

戒是以自发的内心自觉遵守的规范,律含有在他人或教团的监督、强制下的规范。

戒律的初期是专门为出家比丘和比丘尼制定的,在家信众不得听闻。

后来,戒律用来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徒众制定的一切戒律。

戒律是释迦摩尼佛亲自制定的,除释迦摩尼佛外,任何人不得制定戒律。

佛教的戒律有在家居士徒众的三皈、五戒,八戒及居士菩萨戒,出家众的沙弥和沙弥尼的十戒及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即比丘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八十四戒,以及大乘菩萨的三聚净戒。

佛教内部通常称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为小乘戒,具足戒又称为声闻戒。

小乘戒是小乘佛法的发展和补充。

大乘佛教也要遵守小乘戒律。

小乘戒律中本来就是大乘佛教的基础,本来就有大乘精神。

因此我们认为将所谓的小乘戒称为“基本戒”更确切,可以免除大乘佛教徒对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的轻视或有意无意的毁犯。

因为佛陀在世时的佛教,既非“小乘佛教”,也不是“大乘佛教”,而是融合了大小乘佛教的“根本佛教”。

所谓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只不过都是从这个根本
佛教所源流而出的两个流派而已。

佛法本身不存在大乘、小乘的根本区别;大小乘佛法是后人分别出来的。

佛陀在世时制定的戒律,不单纯为小乘佛教徒制定的,所以应该称为基本戒律或通用戒律。

泰国的女性出家人1

泰国的女性出家人1

泰国的女性出家人( Mae Chi ) 1/2在佛法中,二乘(声闻、缘觉)的出家僧人,指的是持受比丘(比丘尼)戒、或是沙弥(沙弥尼)戒的出家人;一位要求出家加入僧团的女性,为了预防她是已怀孕之身,而损害了僧团的名声(僧人怀孕),所以得先受「式叉摩那」戒,先成为式叉女,随住在僧团中,确认她并没有怀孕之后,然后才可以受沙弥尼戒,比丘尼戒,所以式叉女还不能算是真的僧人(现在有些地方是先受沙弥尼戒,再受式叉戒、比丘尼戒,这是不对的)。

自誓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后,就成为佛的弟子了,如果再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么就可以确保下一世可以转生人间,如果扩大为持守十善法(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离贪欲、离瞋恚、离痴见),那么下一世就具备往生欲界天的福德。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都会被要求持守五戒与十善法,不论是出家人或是在家人都要持守五戒十善。

在出家人与在家人之间,有八关戒斋(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七、不坐卧高广大床。

八、不非时食。

),八戒就是沙弥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钱宝物)的简化版,持守八关戒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未来出家生活做准备,简单来说,持八关戒斋就是「过一天的出家人生活」。

而式叉摩那女,主要持守沙弥十戒,还有一些生活上的威仪戒。

二乘法中,出家的戒律必须要师师相授,戒体才能传承;然而南传佛教在五世纪以后,女性出家人的戒律就已经失传了。

也就是说,南传佛法中,早就没有具格的比丘尼与沙弥尼了(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藏传佛教)。

所以不论是南传佛教或是达赖喇嘛,都曾派专人来台湾考察中国佛教的比丘尼传承,但是最后都失望而归,因为他们都认为,中国佛教的比丘尼传承是有问题的,所以不能引入采用。

出家人行为规范

出家人行为规范

出家人行为规范篇一:佛教藏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因而,注重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追寻生命的真谛便成为藏族文化显著的特点。

精神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

佛教自7世纪传人藏地以来,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作为藏族精神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引导、影响着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戒律存则佛法存,戒律灭则佛法终”,藏传佛教戒律既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藏传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故而在庞大的藏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其影响广泛而深刻。

(一)佛教戒律对藏族伦理道德的影响哲学意义上的“道”是指天地万物之所以生之总根源;“德”是一物之所以生之道理。

伦理学意义上的“道”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根本原则;“德”指修道所得,即人遵循为人之道,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境界和收获、体验。

“道德”两者合起来使用,指人类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

西文的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含有社会风俗和个人品性两层意义。

伦理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伦理与道德具有大体相同的意义,均突出了行为准则在人们行为中的重要性。

稍有不同的是,伦理并未突出人们个体的心理、品质。

所以,有人把伦理称为客观的法,指社会道德;把道德称为主观的法,指个人道德。

而实际上,由于道德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伦理也包含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所以伦理和道德常被当作同义词,而更多时候则是“伦理道德”连称出现。

佛教自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人藏地后,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系统和严谨规范的修持仪轨便受到藏人的欢迎,尤其赢得了统治阶级的青睐。

虽然经历了与本教争夺主导权的激烈斗争,佛教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藏地扎下了根。

佛门的七众弟子

佛门的七众弟子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一下吧
佛门的七众弟子
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比丘尼(Bhiksuni):是女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三、式叉摩那(Siksamana):是沙弥尼之学六法者。
四、沙弥(Sramanera):是男众出家后,受沙弥十戒者。
五、沙弥尼(Sramanerika):是女众出家后,受沙弥十戒者。
六、优婆塞(Upasaka):指在家男众受过五戒者。
七、优婆夷(Upasika):指在家女众受过五戒者。
前面五众是属于出家佛弟子,后面二众是属于在家佛弟子,是经论通常所说的七众正是。

沙弥尼律仪要略

沙弥尼律仪要略

xxxx寺司律学沙门读体辑集梵语沙弥尼。

此翻息慈女。

谓息恶行慈。

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

亦云勤䇿女。

亦云求寂女。

律仪者。

十戒律诸威仪也。

上篇戒律门沙弥尼离戒文中。

佛言。

十六以上。

应作沙弥尼。

素无瑕秽。

贞良完具。

无所毁辱。

父母见听。

乃得为道。

素不贞良。

不应为道。

石人病。

不应为道。

以女人恣态难保。

悦在须臾。

复生恶意。

譬如水泡。

一起一灭。

无有常定。

须善观察。

乃可度尼。

又佛观见人间。

上至二十八天。

下至十八地狱。

皆苦无乐。

故结戒以训后生。

由是信女剃发出家。

先受十支禁戒。

名法同沙弥尼。

次与二岁验学六法。

为式叉摩那。

俟岁满学净。

堪入亚僧数者。

在二部僧中。

乞受比丘尼戒。

斯诚正制。

比来尼律失宗。

时风下迈。

而沙弥尼本所受戒未谙。

憍慢者多轻二部大僧。

愚昧者全失诸门细行。

欲光道化以摄尼徒。

难可冀也。

因采十戒。

略明制止。

俾蒙学知所向方。

好心出家者。

切意遵行。

慎勿违犯。

然近为式叉摩那。

比丘尼戒之阶梯。

远为菩萨戒之根本。

因戒生定。

因定发慧。

庶几成就圣道。

不负初念出家之志矣。

若乐广览者。

自当详阅律藏全典。

以下十戒条章。

依律藏随字函本文录出。

并无增减。

第一杀戒沙弥尼初戒。

不得杀生。

慈愍群生。

如父母念子。

加哀蠕动。

犹如赤子。

何谓不杀。

护身口意。

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

而不手为。

亦不教人。

见杀不食。

闻杀不食。

疑杀不食。

为我杀不食。

口不说言。

当杀。

当害。

报怨。

亦不得言。

死快。

杀快。

某肥。

某瘦。

某肉多好。

某肉少也。

意亦不念当有所贼杀于某快乎。

某畜肥。

某瘦。

哀诸众生。

如己骨髓。

如父如母。

如子如身。

等无差特。

普等一心。

常志大乘。

是为沙弥尼始学戒也。

第二盗戒沙弥尼戒。

不得盗窃一钱以上。

草叶毛米不得取也。

主不手与不得取。

口不言取。

心不念取。

目不爱色。

耳不爱声。

鼻不盗香。

舌不偷味。

身不贪衣。

心不窃欲。

六情无著。

常立权慧。

则曰不盗。

是为沙弥尼戒也。

第三淫戒沙弥尼戒。

不得淫妷。

何谓不淫。

真一清净。

洁身不淫妷。

口不说淫。

心不念淫。

执己鲜明。

如虚空风无所倚着。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

附录:《四分律行事钞附录:《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原文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

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

以多缘故,法事攸难。

以难知故,理须详检。

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

为师为匠,实易实难。

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恣此无知,乱彼真教。

或但执文谨诵,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无任僧法;或结界漠落,成不混然;或僧数薄恶,不能生信;或衣钵假借,自是非法。

如斯师匠,秉御诚难。

虚受费功,唐劳一世。

后生还尔,永无出期。

故《大集经》云:“我灭度后,无戒满洲。

”此言必实,深须详鍊。

一受已难,不宜再造。

故委显示,至机依准。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受戒缘集篇第一章具缘成受初明具缘成受,后加教法。

初中五缘。

一、能受有五。

第一节能受有五一、是人道。

以人中受得,余道成难故。

《僧祇》云:“若减七十,不能作事,不得受之。

若过七十,出家时过,一向不合。

”广如沙弥法中。

二、诸根具足。

谓身具众恶病,患聋盲百遮等类。

律中广列一百四十余种,並不应法。

准以求之,则聋瘂狂乱,定不发戒。

余者通滥,有得不得。

如《义钞》中。

三、身器清淨。

谓俗人已来,至於将受,无十三难等杂过。

四、出家相具。

《律》云:“应剃髪披袈裟,与出家人同等。

”五、得少分法。

谓曾受十戒也。

《律》云:“不与沙弥戒与受具者,得戒得罪。

”第二节所对有六第二,所对有六。

一、结界成就。

以羯磨所託必依法界,若作不成,后法不就。

故须深明界相,善达是非,访问元结是谁,审知无滥,方可依准。

不然,舍已更结。

比人行事多不遵用,辄尔寺外结小界受,此是非法,如上已明。

必有此缘,结大界无爽。

若依《毗尼母》云:“直结小界,不以大界围绕,亦不得受。

”中国诸师行事受戒大有尊重。

故传中,凡有受者,多驾船江中作法。

人问其故,答云:“结界如法者少,恐别众非法,不成受戒。

余事容可再造,不成无多过失。

夫欲绍隆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不宜轻脱。

故在静处,事必成就。

”二、有能秉法僧。

由羯磨非别人所秉。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 (节选)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 (节选)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节选)善用其心善待一切——2003年第十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开示(2003年7月26日)在中国的佛经当中,最大部头的经是《般若经》,有600卷。

从经典来说,除了《般若经》以外就是《华严经》卷数最多,有80卷。

当然在论里面一百卷的论还有好几部。

《华严经》分作上、中、下三种本子,所谓广本,略本,再略本。

比如说翻译《华严经》里边的某一品,单独作一本经,叫《十地经》,《十地经》实际就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它翻译得比较早,《华严经》的十地品后来也曾经产生过一个学派,叫"地论师"。

现在的"华严宗"实际上是从南北朝时候的"地论师"发展而来的。

"华严宗"作为一个宗派是在唐朝时期形成的,有时候又叫"贤首宗"。

《华严经》的思想特点非常有意思,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十",以"十"为单位。

我们读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望,其中所有的名词、法相、修行的法门和修行的功德都跟"十"分不开。

比如说我们修行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都是十,一共五十个阶次,五个大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十个小的阶段。

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都和"十"分不开?这其中有它很深的哲理,这种哲理和我们人类的生命又分不开。

我们修数息观,从一数到十,而且这个法门上说了,绝对不能数到十一,数到十一你就乱了,数到十一你定不下来,这个很有意思。

就是说我们人类的生命和这个数有密切的联系,讲到我们这个生命的趣向,一心具足十法界,它不是十一法界,也不是十二法界。

十法界里边分为四圣六凡,六凡里边分为三善道,三恶道,刚好凑齐十。

实际上在十法界当中这个阿修罗道,它只具备这一道的一些特征,它并不是另外的一种生命现象,因为它介乎人、天之间,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天,它的特征是嗔恨心最重、好斗,尽管是这样,它一定要凑成这个十法界,我们这个生命有十个趣向。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

一、受戒《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

”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

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佛教之所承认的。

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门外汉。

佛教的戒律,因为佛子身份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甲、在家戒,共有四种:一、三归戒。

二、五戒。

三、八关斋戒。

四、菩萨戒。

乙、出家戒,共有五种:一、沙弥及沙弥尼戒。

二、式叉摩尼戒。

三、比丘尼戒。

四、比丘戒。

五、菩萨戒。

这里有三点要说明的:有人认为三归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

其实,三归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归之后,也有三种禁止:第一、归依佛,尽形寿不归依天魔外道。

第二、归依法,尽形寿不归依外道邪说。

第三、归依僧,尽形寿不归依外道徒众。

所以,归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

其次,在家人的八关斋戒,即是出家沙弥及沙弥尼所受十戒的上来九戒。

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死生之门,所以称为八关。

另加中午过后不食,称之为斋,合起来便是八关斋戒。

再说菩萨戒。

在中国的近世通行梵网戒本,此一戒本,可以通于四圣六凡(地狱道不能受戒,但也有人认为或可受戒)的一切众生,所以也不分在家的或出家的。

近年,台湾传受菩萨戒,僧俗分开,出家人受梵网戒,在家人受《优婆塞戒经》中的六重二十八轻戒。

其实,这是尚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优婆塞戒经》中明明告诉我们,六重二十八轻戒乃是菩萨戒的根本,并非即是菩萨戒。

照理说,菩萨戒不论在家或出家,都是平等的。

不过,佛法虽讲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立足点上的平等,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的平等;佛说人皆可以成佛,因为人皆本具佛性,众生不是诸佛,因其佛性未显。

故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是有等级和层次的,从三归、五戒,级级增加,层层上升,以三归为基础,菩萨比丘为具足;受了三归戒的人,自然不能达到菩萨比丘戒的戒行,却没有一个菩萨比丘是不受三归戒的。

【佛典故事】罗睺罗——密行第一

【佛典故事】罗睺罗——密行第一

【佛典故事】罗睺罗——密行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罗睺罗,译为“覆障”。

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

佛陀声闻弟子中,密行第一。

覆障之义他为什么取名覆障呢?覆,是盖覆、障是障碍的意思。

这包含了障自、障佛和障母的三种意义:一、障自──在罗睺罗的本生故事中,有一段这样的传说:他在过去生中,曾经是一个顽皮的小孩,有一天,为了好玩,将老鼠洞堵塞了六天,老鼠因此不能自由出入,找不到食物,而饿了六天,为了这个原因,今生遭受到被困在母胎中六年才出世的苦报。

二、障佛──佛尚为悉达多太子的时候,曾经游四门,见到老病死等人生种种的痛苦,一心一意想要出家修道,寻求解救的办法,但是父王顾及大好江山,无人继承王位,不肯答应太子的要求,佛陀则坚决表示,非要出家不可,净饭王无可奈何,提出了一个条件:”好,除非你有个儿子,能继承王位,才让你出家。

”太子为了满足父王的愿望,暂时留在宫中,一直到耶输陀罗夫人怀孕后,才悄悄离开皇宫。

太子为了传宗接代的问题,延迟出家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是障佛。

三、障母──前面讲过,罗睺罗受到一种业报,在妈妈肚子里六年,所以是佛出家六年后才出世的。

大家不知原委,暗中纷纷议论,为什么佛出家六年后,耶输陀罗才生下太子,到底孩子是不是悉达多太子的亲骨肉,一般都认为耶输陀罗不守妇道,没有贞洁。

净饭王也难免不怀疑,一时愤怒得竟想把她杀死。

耶输陀罗的声誉受到毁谤,虽然自信问心无愧,守身如玉,但是冤屈难伸,为了表明她的清白,便自告奋勇,要求跳火坑。

同时她发誓说:“如果我真是不守妇道,孩子不是悉达多太子的骨肉,我母子就算被烈火烧死,也毫无遗憾;假使这孩子的确是佛陀的骨肉,那么,请上天为我们母子作证吧!” 当耶输陀罗抱著孩子跳进火坑时,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那烈火竟化为一朵一朵的红莲,天人也随即保护著耶输陀罗,使得母子俩安然无恙。

此时,净饭王亲眼见到这一幕奇异的情景,心中所有的疑团,都冰消瓦解。

满天的谣言,也一扫而空了。

为了罗睺罗,耶输陀罗受到莫须有的灾难,所以说是障母。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十戒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9-10 1:21:20繁體版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人格的训练。

因为,要使凡夫众生,从滔滔的人欲洪流之中抽出身来,便不得不先以自我的意志远离物欲,最后才能达到无欲的境地。

仅守在家的五戒虽也能够到达无欲的边缘,然对于夫妇关系的淫欲未断,终究尚差一步。

当然,如果能以在家身份而守出家的戒律,也能达到离欲无欲的目的。

现在,将十戒的名目,条列如下:① 不杀害有情:此与素食思想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等于规定素食,而是规定不得杀生。

② 不偷盗他人财物:乃至一针一线。

③ 断绝男女的淫事:此与五戒所不同者,乃是由不邪淫而进为不淫。

④ 不妄语:此与五戒的相同。

⑤ 不饮酒:亦与五戒的相同。

⑥ 不非时食:过了日中之后,不得进食,这是印度当时,各沙门团的共同原则,也是出家人的共通生活方式的一种。

⑦ 不用花等的一切装饰,也不得以香水、香油等物擦脸涂身:这是为了避免虚荣心,以及男女之间的相互诱惑而制。

⑧ 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此乃为了不使已经出家的身心,再为世俗的娱乐所迷,引发贪恋欲情的心理。

⑨ 不坐卧华美轻软而高贵的床座:为免引起高傲心和舒适感,而忘了生死的苦恼,所以应当卧坐坚硬低下的床座。

⑩ 不为自己保持金钱:出家的人,应该常处于物质生活的贫穷之中,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宝,目的是灭除对于身外之物的贪求之心,若有一念贪求存在,他便无法进入解脱之门。

不过,为了教团大众的生活,以及寺院经营的维持,保持金钱,不为过失。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但是,在家的信徒,也有学习出家戒律和体验出家生活的机会,即是逢到每月的斋日即是布萨日,依现代而言,也可称作佛教的假日或节日吧!在家的信徒,可在那天的一日一夜中,守持沙弥十戒中的前八条,称为八关斋戒。

《受戒》

《受戒》

人物形象
• 明海:勤劳、老实憨厚、 羞涩、腼腆、 • 小英子:主动勇敢,坦率大胆,敢 爱敢恨
小说特征
• • • • 回忆性 风俗化 散文化的结构,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语言:简洁自然、不重修饰、 富有表现力
小说主旨
• 小说《受戒》,通过荸荠庵充满世俗 情趣的日常生活得描写以及明海和小 英子朦胧而又超功利的爱情的描写, 表达了对自由又充满乐趣的世俗生活 的向往以及对美丽爱情和优美健康的 人性的歌颂,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世 生活得独特的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 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 邮人,是我国当代文学史 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 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 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 大。在短篇小说上颇有成 就。著有小说集《邂逅 集》,小说《受戒》、 《大淖记事》,散文集 《浦桥集》等作品。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与《边城》的比较
• 相似处:1、都取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 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主题上都以 爱情为主旋律3、都具有鲜明的“水性” 4、都采用抒情式的散文体5、都意图 表现一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人性的 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作一份恰 如其分的理想化的说明。
• 不同点:1、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同。 • 2、所要表现的女性美不同。 • 3、行文的情感基调不同
汪曾祺语录
•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 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 “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反 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 此。” •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 该快活。”
创作背景
• 《受戒》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在上 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 了《受戒》。末尾:写于43年前的一个 梦。据载,1937年,汪曾祺曾发生了一 场未遂的初恋,其时他父亲给他出主意, 父子之情洽如兄弟。这次恋爱无果,却 如同陈年老酒,在43年后作者心中散发 出异样的芬芳。

二〇〇七年春受沙弥十戒后的开示

二〇〇七年春受沙弥十戒后的开示

不是在这边用功,那边就回去散乱,这是不行的。所以要时时的,每时每刻都用功,这才是修行。所以说大家一定要严持戒律。把沙弥戒要看好,《沙弥律仪》,还要背《毗尼日用》。这两年你们都要抓紧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沙弥律仪》,背《沙弥律仪》。这是必须的。然后活还得干。因为不能把自己一下子放松了。若放松,最后身体没有这个活动,体力的活动,最后身心就转变了。有了体力的活动,往往我们的身体反而坚定。这也是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凡是贪着安逸的时候,很快这思想就变了。所以说还得苦作。而且比平时,当居士时候还要辛苦。而且要主动,要为大戒师服务,为所有僧众服务。别人不能干的我们去干,别人不能做的我们去做,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去打扫卫生啊、厕所啊、各个活(儿)啦,哪有活(儿)我们到哪。以增长自己的智慧,培养福报因缘。
就像脱衣服,你如果不先脱外面的衣服,里面衣服脱不下来。想是脱了里面衣服解决问题,但做不到。就像吃饭似的,第一口饭不吃,你哪来最后那一口,这不都是一口一口吃的?是不?事是渐修,悟是顿悟。所以说这点一定要明白。不要单独追求一个顿悟,而忽视了渐修,这就是毛病。一定从渐修下功夫。只种因,不管果。我只把因种正了,果我就不考虑了。你考虑也没有用。你想像的东西反而影响了你。只有不考虑果的人,才能前进。也就是不住。考虑果了,你就住了。啊,明天我如何如何,后天怎么怎么的。你起心动念,本身就是退道了。看着没退,想着是佛法,但是做的事不是佛法,心不是佛法,已经跑到世俗里去了。所以说大家这方面都得注意。一定要记住这些话。
好,今天我讲到这里。叫你们阿阇黎给你们讲。
众弟子:依教奉行!
阿阇黎:刚才师父给你们讲了那么多,我也不给你们多讲。就是想成佛必须得出家,出家必须得持戒。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违缘,都要坚持把戒律持好,就如同如履薄冰似的一步步往前走才行。我就讲这么多,不会讲。

居士五戒

居士五戒

居士五戒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2013-03-19 来源:慧灯之光三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仍然对居士五戒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了令大家能够正确地取舍,此处简单地介绍一下居士五戒。

一、总述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

其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

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毫无牵挂地将所有身心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

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等。

而作为在家人,则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

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

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

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别永久解脱的意思。

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

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

是否所有人所受持的杀盗淫妄酒五戒都称为别解脱戒呢?并非如此。

杀盗淫妄酒五戒可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五戒、小乘的五戒以及大乘的五戒,共计十五条戒。

也就是说,不杀生戒可以分为世间的不杀生戒、小乘的不杀生戒以及大乘的不杀生戒三种。

举一反三,不与取(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戒也都可分为三种。

区别三个层次的依据,就是以前所讲的三个差别。

同样,沙弥十戒也可分为三种,也即三十条戒,包括世间的十戒、小乘的十戒以及大乘的十戒;依此类推,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三百六十多条比丘尼戒等等,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大乘的戒律。

是否属于别解脱戒,就要根据受戒人的动机来判定。

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动机,是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为了来世可以转生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财产、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称为世间五戒,世间五戒与外道的戒律是没有区别的。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佛种种因缘呵责妄语。赞叹不妄语。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若式叉摩尼。不知不见空无过人法。自言我如是知如是见。我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我得初禅二禅三禅。我得慈悲喜舍无量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我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至我所。诸龙夜叉薜荔伽毗舍阇鸠槃茶罗刹等来至我所。彼问我答我问彼答。若式叉摩尼如是妄语者。是非式叉摩尼。非沙门尼非释女。失灭式叉摩尼法。是事尽寿不应犯。汝能持不(答能)。
大德尼僧听。沙弥尼某甲。因和上尼某甲。从僧乞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当与某甲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如是白。
大德尼僧听。沙弥尼某甲。从和上尼某甲。从僧乞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僧今与某甲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谁诸长老忍。与某甲二岁学戒。和上尼某甲。忍者是长老默然。谁不忍者便说。是初羯磨成就不(如是三说)。
尽寿离坐卧高广大床。是沙弥戒。是中尽寿离坐卧高广大床。汝能持不(答能)。
尽寿离着香华璎珞香油涂身。是沙弥戒。是中尽寿离着华香璎珞香油涂身。汝能持不(答能)。
尽寿离作唱技乐故往观听。是沙弥戒。是中尽寿离作唱技乐故往观听。汝能持不(答能)。
尽寿离受畜金银钱宝。是沙弥戒。是中尽寿离受畜金银钱宝。汝能持不(答能)。
大德忆念。我某甲。求大德为沙弥和上。愿大德。为我某甲作十戒和上。我某甲依大德和上故。出家受十戒(如是三说戒师应教)。
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出家。是佛婆伽婆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出家。我亦随佛出家。和上某甲(如是三说)。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出家。是佛婆伽婆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出家。我亦随佛出家竟。和上某甲(戒师应言)汝某甲听。是佛婆伽婆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沙弥说十戒。何等为十。

规定医生十诫的著名犹太医德文献

规定医生十诫的著名犹太医德文献

规定医生十诫的著名犹太医德文献
公元x世纪的“xxx誓词”是规定医生十诫的著名犹太医德文献,载于希伯来古医书《xxx医生文集》篇末,规定了医生的“十诫”。

佛教沙弥的十种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

“xxx誓词”中提到,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之。

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

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

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做诱奸之事。

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

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

“xxx誓词”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它包含有一点古代的社会保险的成分。

誓词包含养育和教育老师的后代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老师无法养育自己的后代时他们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同时誓词包含同行之间互相无偿治疗,因此有医疗保险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眼色:
绿橙xx字体:
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9-10 1:21:20繁體版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人格的训练。

因为,要使凡夫众生,从滔滔的人欲洪流之中抽出身来,便不得不先以自我的意志远离物欲,最后才能达到无欲的境地。

仅守在家的五戒虽也能够到达无欲的边缘,然对于夫妇关系的淫欲未断,终究尚差一步。

当然,如果能以在家身份而守出家的戒律,也能达到离欲无欲的目的。

现在,将十戒的名目,条列如下:
① 不杀害有情:
此与素食思想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等于规定素食,而是规定不得杀生。

② 不偷盗他人财物:
乃至一针一线。

③ 断绝男女的淫事:
此与五戒所不同者,乃是由不邪淫而进为不淫。

④ 不妄语:
此与五戒的相同。

⑤ 不饮酒:
亦与五戒的相同。

⑥ 不非时食:
过了日中之后,不得进食,这是印度当时,各沙门团的共同原则,也是出家人的共通生活方式的一种。

⑦ 不用花等的一切装饰,也不得以香水、香油等物擦脸涂身:
这是为了避免虚荣心,以及男女之间的相互诱惑而制。

⑧ 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
此乃为了不使已经出家的身心,再为世俗的娱乐所迷,引发贪恋欲情的心理。

⑨ 不坐卧华美轻软而高贵的床座:
为免引起高傲心和舒适感,而忘了生死的苦恼,所以应当卧坐坚硬低下的床座。

⑩ 不为自己保持金钱:
出家的人,应该常处于物质生活的贫穷之中,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宝,目的是灭除对于身外之物的贪求之心,若有一念贪求存在,他便无法进入解脱之门。

不过,为了教团大众的生活,以及寺院经营的维持,保持金钱,不为过失。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但是,在家的信徒,也有学习出家戒律和体验出家生活的机会,即是逢到每月的斋日即是布萨日,依现代而言,也可称作佛教的假日或节日吧!在家的信徒,可在那天的一日一夜中,守持沙弥十戒中的前八条,称为八关斋戒。

至于沙弥尼戒,和沙弥戒相同。

所不同的是沙弥尼依止比丘尼而住,为比丘尼当侍者,并且学习比丘尼的威仪。

所谓沙弥,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

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

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

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

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故前者译为“勤策男”,后者译为“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及《四分律行事钞》以年龄区别沙弥(尼)为三种:
(一)驱xxxx(xx):
年龄在七至十三岁之间,尚无法担负其它任务,但已具有守护谷麦,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二)应法xx(xx):
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之间,已可堪任服役,与法相应,五年中受师调练后,即可进入比丘(尼)位。

(三)名字xx(xx):
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尼)者。

不论何种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方能正式称为沙弥(尼)。

沙弥(尼)十戒即: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
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
8、不坐卧高广大床;
9、不非时食;
10、不捉持金银宝物。

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唯第十戒,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

这是为了破除贪心而制定的戒条。

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睺罗。

至后世,对受持十戒的沙弥(尼),称为“法同沙弥(尼)”,是真实的沙弥
(尼)。

如果只是剃发染衣,还未受沙弥(尼)十戒的,则名之为“形同沙弥(尼)”,即实质上未具有沙弥(尼)的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