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窗》为例浅析电影对观影主体窥视心理的满足

视听2018.05|

特征是神秘鬼魅甚至阴森可怖的,

文中六次提到“井”,它每一次出现带来的都是恐怖和阴冷,颂莲对陈家大院、对陈老爷乃至对自身命运的恐惧都是从井开始的。颂莲弯腰看井,“井水是蓝黑色的”,“她看见自己的脸在水中闪烁不定,听见自己的喘息声被吸入井中放大了,沉闷而微弱。”颂莲在井中所见的自己,卑微、残破、无处逃离,这实际是对她未来命运的暗示———女性无论怎样反叛,都逃不出男性对其命运的钳制,工具森冷坚固,无情地守卫着旧制度。电影中用“死人屋”取代了“井”这一意象,这间木屋在外型上看与周围的房间并无二异,通过卓云的神秘规劝以及府中人的讳莫如深才展现出其特殊地位。而直到梅珊因奸情败露被扛进“死人屋”,它才真正让颂莲产生恐惧。诚然,这样的设计与影片整体背景是协调的,但却在艺术表现力上大打折扣。

此外,影片中还增加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红灯笼”意象。灯笼既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又与大院中女人们的命运紧密关联。故事情节围绕着“点灯—灭灯—封灯”等一系列与灯相关的活动展开,对灯的处理背后隐含着姨太太们的自身命运。大红灯笼成为深宅中女人之间矛盾的集中承担者和表现者,将争宠的暗潮涌动直白地表达出来。“点灯”不仅意味着陈佐千的宠爱,点灯前锤脚、点灯后点菜的特权,还使得点灯和地位相关联;而颂莲假孕被识破后,陈老爷大怒之下命人封灯,则暗示着她的彻底失宠。

电影对大红灯笼这一意象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直观可感,又极富冲击力。大红灯笼作为一种父权社会、旧式家族的象征,代表着主子的恩德权势,隐喻着封建

礼教,闪耀着人性的欲望。将旧时代深宅大院中无形的权

力之争,通过灯笼的明灭具象化。点灯、灭灯、点长明灯、封灯都超越了其本身单纯的行为意义,具有了仪式化的象征意涵,成为权力施演的完全外化。影片最深刻之处在于呈现出父权制度对女性压抑的塑造、对人性的异化,但影片中冷冰冰的灯笼完全代替了表现人物与环境、人物关系时微妙的主观感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原著“超越客观层面的主体精神向度”。东方主义的文化奇观和观众的猎奇心理掩盖了点灯、封灯背后浓郁的文化象征意味。

总体而言,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对小说《妻妾成群》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在立足原著的基础上,张艺谋导演发挥其自身优势,充分调动色彩、光影,结合创造性的意象运用,创作出一部浓墨重彩的经典巨作。同时,电影也通过更夸张和极端的情节、冲突设置,深入探讨了人情、人性以及封建礼教制度对人精神的戕害,完成了主题方面的升华和深化。

参考文献:

1.苏童.苏童作品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柯晓兰.电影改编:如何在“镣铐”中“舞蹈”——

—以《大红灯笼高高挂》对《妻妾成群》的改编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1):48-50.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自20世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引入电影研究领域之后,电影便由对艺术客体的研究转移到对观影主体的研究上。根据这一新的研究方法,电影的产生、电影的运作、电影的接受、电影的批评无不与人无限运动的欲望、人与生俱来的窥视欲和自恋欲以及镜像阶段中的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电影中塑造的主人公们或具有双重人格,或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或具有窥视欲……这一刻画都明显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而希区柯克拍摄的电影《后窗》更是将弗洛伊得的“人人都有窥癖欲”这一主张表现到极致。电影理论家迈茨也认为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其本质上就是“看”这个行为的认同。

一、电影“看”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电影理论把电影的银幕看作是一面镜子,

认为观众是在对“镜子”中的镜像进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

对影像的认同,对电影的这种理解来自于法国心理学家拉康

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拉康认为婴儿在6到18个月大的时候进入“镜像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由先前的一个“非主体”存在物过渡到具有主体性的“自我”,他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形象,认出了自己并且为完整的自己感到高兴,从而对自身产生认同,在这个阶段婴儿打开了想象界。将“镜像理论”的框架套到电影上来会发现,受众观影时与婴儿在镜子中审视自己具有相似的情境,二者都是有着成熟的视知觉,但是却行动力受到限制。《后窗》中设置的主人公杰夫是一个摔断了腿行动不便的摄影师,因此他每天能做的就是望着窗外,窗户对面的那栋楼无形中就幻化成了电影的银幕,上演着邻居生活的一幕幕。而电影院中的观众也是被困在座椅上,在一种昏昏欲睡的清醒状态中接受电影银幕上的影像。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银幕的影像所产生的想象界就很容易使处于没有防备状态的受众产生认同,

电影就完成了观众对

视听解读

以《后窗》

为例浅析电影对观影主体窥视心理的满足□岳美娟

摘要:精神分析学的电影理论将电影银幕看作是一面镜子,影像让观众认同并给观众带来快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观众

对“看”这一行为本身的认同。好莱坞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深刻揭示了电影是如何满足人

观看的欲望的。

关键词:镜像理论;电影;窥视欲;《后窗》

97

DOI:10.19395/https://www.360docs.net/doc/5d19156125.html,ki.1674-246x.2018.05.049

从心理学角度看电影

从 心 理 学 角 度 瞧 电 影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盗梦空间》观后感 在“世界就是不就是真实得”这方面得冲击力,《盗梦空间》对个体得冲击力更大,因为它得基石就是心理学,它直接作用于每个人得身体与心理层面,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感触。比如电影里说:您记不得梦就是怎么开始得,您记得得梦都就是中间得部分。同样得,我们也可

以联想到:您记不得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得,您记得得人生就是 从中间开始得。(人类最早得几年没有记忆,虽然较权威得说法就是因为婴儿没有语言,所以不能把经历用理解得方式记忆下来。)这么一想,人生就更像一个大梦了。 《盗梦空间》有很多符合普通人感受得东西,比如潜意识。潜意识就是人类在大脑中隐藏起来得意识。柯本得潜意识中,因为对妻子有负罪感,所以她意识中得妻子总就是凶恶得出来杀人,而到最后她 改变了对妻子得负罪,她意识里得妻子于就是变得温柔了。这样得例子有很多。 这就是一部“不怕剧透”得电影,导演与编剧为了故事得成立给予观众很多假设与规则,包括人得潜意识、梦中梦、重新诠释得“穿越”等等。其实最伟大得造梦师应该就是影片以导演诺兰为首得制作团队,能将自己得想法变成一部电影,我们观影时又何尝不就是进入 了她得梦境。 值得一提得就是电影带来得欢乐笑场,这恐怕就是导演也始料未及得。在睡梦中始终保持高雅微笑,又会使坏骗吻得亚瑟一角在影片中充满喜感,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得嘴角。而莱昂纳多关于“jump”得台词也得到了网友们得热议,许多人瞧完后大叹:“《泰坦尼克号》里莱昂纳多对露西说:‘you jump,I jump!’,《盗梦空间》里莱昂纳多对梅尔说:‘If you jump,I will not jump with you!’果然男人成熟后就不会再相信爱情这回事了。”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麦田里

惊悚电影心理分析Word版

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 作者:金柱 现代艺术学院 07动画2班

希区柯克在生前就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奉献给电影艺术的,不仅仅是纯电影的技巧。他是悬念大师,也是个心理大师,更是电影里的哲学家。希区柯克的电影,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纯真与诱惑、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的统一体,在这里主要以他的电影为素材,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表现、对观众心理的影响、惊悚电影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 惊悚、希区柯克、悬念、线索道具、蒙太奇

现在的惊悚电影越来越多,各种形式、各种题材、话题的惊悚电影都海天铺地的涌向我们,很多的人为之痴迷。但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看惊悚电影?为什么惊悚电影可以让我们跟随着导演的意图进入电影的世界?导演都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让我们觉得恐怖?在电影里是怎么样表现这些心理的? 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思考,他是怎么拍的?怎么想的拍的电影这么让人毛骨悚然?我在这里简单的以希区柯克的电影为主要例子分析惊悚电影中的心理。

分析惊悚电影的心理 现在恐怖电影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心理惊悚片,不仅仅是普通观众喜欢,也成为很多的学者研究的对象。“希区柯克”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再是简单的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为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 根据希区柯克的理论,所谓的悬疑必须是假设以观众群为主线,透过提供观众剧中角色陷入危机的情节来发发展,但是观众却无法得知这些角色与危险是谁而造成、或是会再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的这种紧张气氛。但是为了达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须让身处其中的无辜者不会受到伤害,于是男女角色之间的互动,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唯剧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们可以藉由故事的叙述发展来了解男女演员之间的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却无法推测下一步,他们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就通过这位来自英国的好莱坞悬疑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走进惊悚电影的世界。了解下惊悚电影的心理。 一、惊悚电影对观众的心理暗示 在题为《我为何恐惧黑暗》的文章中,希区柯克说到:在电影艺术形式中,营造悬念的关键在于激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并知道如何在故事发展进程中,在导演和观众之间形成一种共谋。他把“惊骇”和“悬念”做了比较:惊骇可以使观众惊慌地跳起来,但悬念则使观众一直处于一种狐疑、焦虑的状态。希区柯克曾就此对人作了进一步

电影观众心理探析

电影观众心理探析 摘要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剖析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心理有利于电影行业的稳定长足发展。本文是从影院工作人员角度来探析电影观众消费心理。 关键词电影;观众;消费心理 前言 对电影观众消费心理的探析,是当下电影行业中最重要的工作。只有抓住观众的消费心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品质、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才能创造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才能促进电影行业的繁荣发展。 1 电影观众的消费心理 电影观众消费心理是指观众在进行观影活动时所反映出的对于电影的一种内心反应。 1.1 观众为什么选择观影 经济决定消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生活品质追求也越来越丰富。电影作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剂,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观众选择观影的原因。 ⑴电影可以使人感觉轻松。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不得不加快步伐,高节奏的生活给人们身心带来了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人们选择通过观影方式,在电影中寻找内心的轻松自在。这就使电影成了大城市人们解压的方式之一[1]。 ⑵电影可以拉近距离,加深感情。在影院我们不难发现,观看影片的很多或和朋友一起或和家人一起或是情侣,通过观影这种方式,把人与人联系起来,制造了一种相聚的氛围。 ⑶满足观众的需求。现如今,电影制作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电影中寻找到内心的共鸣;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影技术也由原来的普通电影,变为现在的3D、4D电影,人们在观看电影时能得到视觉的冲击;还有部分观众,观看影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1.2 观众在观影时的期待 ⑴对美感的期待。电影是直观视觉图像艺术,如果图像平淡无奇,自然吸引

心理学必看的30部经典电影

心理学必看的30部经典电影1.《充气娃娃之恋》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 虽然不是RYAN的经典之作不过他表现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学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 《大象》elephant

心理学看点:电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时间-空间语言挑战了传统电影的现实主义,从这个角度,讨论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哲学层面,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时间已经过去,以回忆和和判断建立的感知体系能够还原事实本身吗?从现象出发如何抵达真相?经验事实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电影的艺术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个题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一直到德勒兹的“影像-时间理论”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任何理性,无论是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还是纯粹的理论/话语推导,在现象的丛林中是多么盲目和无知。他说,“我就像哥仑布,我对一切将一无所知”,也许正像《疾走罗拉》的开场白那样,“电影只进行90分钟,剩下的都是理论了!”--gus van sant 这个GAY带给我们的全是心里上的震撼 4. 《秘窗》secret window

心理学看点: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Identity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人格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6. 《火柴人》matchstick men

心理学看点:洁癖、强迫性人格。 7.《歌西卡》gothika 心理学看点:犯罪心理学,失忆。

8. 《失眠》insomnia 心理学看点:严重失眠症。 9.《异度空间》inner senses

经典心理学电影赏析

《经典心理学电影赏析》结课论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专业:10工商管理一班 姓名:税莲 学号:100105010003 教师:李靖环 时间:2012年一月六日

内心理想境界的情感呓语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当电影的最后一幕完结时,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解压抑的心绪。脑海里又浮现了1900的那干净,忧郁还夹杂着一些我摸不透的情感双眸,忍不住潸然泪下。是感动亦或是惋惜。钢琴师终于没有离开“维吉尼亚号”。纤细的双手在空中象征性的演奏了最后一曲,伴着巨大的声响和巨轮一起在海上沉没。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钢琴师的故事完结了,可是却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下来,钢琴师代表的是一种童真和纯洁,代表的是人类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代表的是对人类繁文缛节的不屑,还代表人类对自身无穷无尽的欲望的恐惧……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逐渐将我带入了主人公1900的心灵深处。整部片子随着麦克斯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麦克斯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我的心,而当麦克斯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维吉尼亚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从战前离开维吉尼亚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麦克斯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麦克斯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麦克斯这个好友……但是,他终究还是留在了船上,尽管麦克斯流尽了无数眼泪,而他,这个只为钢琴而生的1900,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我脑海里始终记得那些打动我心的场景:麦克斯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杰里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展现出了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曾与1900用手风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儿),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从心理学角度看电影

从心理学角度看电影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从 心 理 学 角 度 看 电 影 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盗梦空间》观后感 在“世界是不是真实的”这方面的冲击力,《盗梦空间》对个体的冲击力更大,因为它的基石是心理学,它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层面,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感触。比如电影里说:你记不得梦是怎么开始的,你记得的梦都是中间

的部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你记不得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记得的人生是从中间开始的。(人类最早的几年没有记忆,虽然较权威的说法是因为婴儿没有语言,所以不能把经历用理解的方式记忆下来。)这么一想,人生就更像一个大梦了。 《盗梦空间》有很多符合普通人感受的东西,比如潜意识。潜意识是人类在大脑中隐藏起来的意识。柯本的潜意识中,因为对妻子有负罪感,所以他意识中的妻子总是凶恶的出来杀人,而到最后他改变了对妻子的负罪,他意识里的妻子于是变得温柔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这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为了故事的成立给予观众很多假设和规则,包括人的潜意识、梦中梦、重新诠释的“穿越”等等。其实最伟大的造梦师应该是影片以导演诺兰为首的制作团队,能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一部电影,我们观影时又何尝不是进入了他的梦境。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带来的欢乐笑场,这恐怕是导演也始料未及的。在睡梦中始终保持高雅微笑,又会使坏骗吻的亚瑟一角在影片中充满喜感,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嘴角。而莱昂纳多关于“jump”的台词也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人看完后大叹:“《泰坦尼克号》里莱昂纳多对露西说:‘you jump,I jump!’,《盗梦空间》里莱昂纳多对梅尔说:‘If you jump,I will not jump with you!’果然男人成熟后就不会再相信爱情这回事了。”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借霍尔顿之口说“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些事去死,而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些事卑贱地活着。”这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大纲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经典心理电影赏析是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认识并理解心理学影片所要传达的人性包容的观点和态度来提升大学生对各种心理问题和障碍的自我分析和调试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剧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心理分析,进而揭示其深刻内涵和人生启示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帮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拥有更加健康、成功、快乐、幸福的大学生活。 二、课程任务与教学方法 “于光影世界中休整灵魂,在他人故事里解读生命”是这门课的主旨。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意义的窗口;完善人格和充实自我的平台。具体教学任务是使在校大学生透过心理学电影所展现的人物了解人心、人生、人伦、人性,以电影中的人物为镜折射自我的内心世界,经由分析电影中的人物,提高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为此将采取“五个一”的教学模式: 1、一个主题与大学生人格成长息息相关的生命主题和生活要义; 2、一部电影深刻反映主题的一部心理学电影; 3、一次互动围绕主题和电影的分析、研讨和感悟; 4、一次作业每次课结束时完成一次主题作业; 5、一本好书课后推荐与主题相关的一本书籍,将成长延伸。 具体教学方法是将采用教师讲授、视频欣赏、研讨分析、素质拓宽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教学要求及成绩考核 1、授课使用多媒体合班教室合班上课。 2、考核方式为日常作业和结课论文相结合。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 1、使用教材: 自己编写的教案一本:《心理学电影赏析》 2、参考教材: 1.[美]格里格、津巴多等著《心理学与生活》(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法]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 3.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将按照以下三方面展开: 1.人性的解读:主要阐述和分析人性的双面解读、树立真善美的人性取向。(1—4讲,共4

心理健康影片观后感

关于心理健康的影片感后感 一、《爱德华大夫》是一部通过心理分析以制造悬念的影片。虽然是黑白片,但其通过希区柯克的悬疑拍摄手段,一场场扣人心弦的剧情,一直吸引着观看者的眼球。特别是影片中关于心理医生的描绘更是栩栩如生,可谓是入木三分。剧中的主角彼得森大夫和爱德华大夫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悬疑影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心理学中的犯罪情结,以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心理医生的犯罪情结贯穿全篇,还有关于梦的解释与破译。主线讲述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近走马上任的爱德华大夫初出谋面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彼得森并且双双堕入爱河。然而不久发彼得森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面对着这个可能是杀害真爱德华大夫的疑凶,彼得森坚信自己爱着的人是无辜的神经病患者。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影片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读者的一大因素。影片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句精彩的台词:美丽的女人恋爱之前最合适当医生,而爱情之后只能当病人了。因而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部理疗男人心伤的电影,女主人公彼得森便是这部电影的主治医生。爱人用真情疗伤,成为了这部影片的一支主脉动因,甚至牵扯和推动到了全剧的神经,乃至使电影的主题不断纵深发展下去。为了解破悬疑找到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原凶,影片《爱德华大夫》多处运用了经典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比如所谓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等等。这使得《爱德华大夫》的故事情节悬念徒生,同时也深深牵动着观众的心。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大夫》中有些很精彩的故事和悬念,就是建立在很典型或者说是夸张了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基础之上的。而故事的结局,女主治医生

心理电影赏析

心理电影赏析 这学期学了“心理电影赏析”这门课,在老师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在欣赏精彩电影的同时结合具体的电影人物和情节分析人物心理,包括婚姻关系中的、职场中的、恋爱中的、侦探观察的、道德方面的等等。我发现,电影不光有故事,还富有心理知识,反映诸多心理问题。赏析心理电影,能助我们警惕心理问题;在面临心理问题时,以电影为鉴,找到正确的方法及时疏导。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心理往往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但却通过演员的演绎将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表现地淋漓尽致,让我们更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吸取教训,警惕自己出现类似不好的情况,及早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赏析心理电影的重要意义所在。下面,我选择了观影后感觉印象深刻且电影中主人公心理问题突出的三部电影《魂断蓝桥》、《杜拉拉升职记》、《手机》浅谈我自己的看法,包括电影中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如何避免、应对这些心理问题。 第一,电影《魂断蓝桥》结尾玛拉的死与开头鲜明的对比让人出乎意料,整个过程在描述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揭示了玛拉——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英国的下层普通女孩的心理变化。 电影中,回国度假的陆军中尉罗伊在滑铁卢桥上邂逅了舞蹈演员玛拉,两人彼此倾心,爱情迅速升温。此时的玛拉沉醉在爱情之中,享受着爱情的美好,没有想过之后会出现那样的变化。就在两人决定结婚之时,罗伊应招回营地,两人被迫分离。由于错过剧团演出,玛拉被开除,只能和好友相依为命。此时的玛拉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坚持保持自己的纯洁等待罗伊回来,心中充满期待。不久玛拉得知罗伊阵亡的消息,几欲崩溃,备受打击。剧情到这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玛拉的希望瞬间破灭,她对生活的希望随着罗伊的“死”而淡去,她觉得没有了罗伊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玛拉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为了生存,她和好友不得不沦为妓女。然而命运弄人,就在此时玛拉竟然再次遇到了罗伊。虽然为罗伊的生还兴奋不已,玛拉却因自己的失身陷入痛苦之中。 玛拉虽然没有被两人身份、社会地位悬殊的外在问题所打倒,但是对于因为自己的沦为妓女而失身,她感到对不起罗伊,觉得这样的自己已经配不上罗伊。她曾努力地克服自己的痛苦,然而强大的心理负担让玛拉时刻都感到恐惧,害怕罗伊发现这一切。终于,玛拉被自己的心理问题压迫到不能承受,感到一切难以挽回的她潸然离开,独自来到两人最初相遇的地点——滑铁卢桥上,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永远地解脱自己。 我认为,玛拉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两点:第一,在面对爱情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导致遇到问题时出现兴奋与焦虑共存的状态,使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第二,在对爱情的忠诚与生命的抉择上,没有坦然面对自己因生活所迫犯下的对爱情的“错误”,更为严重的是玛拉选择逃避问题的方式竟然是死亡。生命是珍贵的,来之不易的,中国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对父母的不孝。因此,我认为在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都必须让自己在心理上强大起来,坦然积极地面对逆境。 第二,《杜拉拉升职记》对于想要在职场上打拼的青年女性可谓是一部鼓舞人心的电影,但是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反映了现代职场中女性面临职场竞争与爱情时两难选择的心理困境。电影中,杜拉拉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通过主动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竞聘,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终由一名企业底层普通职员晋升到企业高层。但是,在这期间,杜拉拉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美丽心灵》

这部影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讲述了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就在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得虽然艰缓,却始终没有停步,而最终,凭借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他如愿以偿得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故事。 影片中纳什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而他的症状也正符合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偏执型。影片中他表现出以下症状: (1)感知觉出现障碍。他出现了幻觉,自己虚构了三个人物,并且幻想自己正在参与军事机密活动,自己是一个英雄,用自己深爱的数字和逻辑拯救世人。 (2)出现了被害妄想,感觉自己一直被前苏联的间谍组织所监视并企图将其抓走。电影中当精神病院的人员将他强制带走时,他认为自己是被前苏联的神秘组织给抓走了。 (3)对待家人,他情感淡漠。深爱他的妻子默默地为他奉献着,但他也从未想过要为其分担过。影片中他抱着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儿子,即使儿子哭的再伤心,他也不以为意。 (4)他的认知功能出现了障碍。患病的他,不能再思考数学难题。 在影片中没有直接说明纳什患病的原因,但在我看来是纳什的性格所致。 在影片中,学生时代的纳什争强好胜,性格内向却总是有强烈的表现欲。他恃才傲物,不去上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甚至要求老板请爱因斯坦来倾听自己的学术观点,在窗户的玻璃上涂写繁复的公式,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观察鸽子的争食,画下谁也不明白的图案……后来工作后,他仍对大部分人瞧不起,讲课潦草,为了显示自己多牛还把教科书扔到了垃圾筒里。然而不幸的是,他内向又不善交际的性格使得他:敏感、脆弱、神经质。他渴望成功,

心理电影鉴赏论文

心理电影鉴赏论文 在这几周的学习之中,姜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几部有关心理的影片,我也在 这几部影片之中了解,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对生活进行了反思。在这之中,有 有关心理康复的禁闭岛,有关宗教的外星醉汉PK地球神,有关心理质询的心灵捕手,有关自卑的国王的演讲,有关爱的小鞋子,有关精神分析的计划男。这 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电影,我也把它们推荐给了我身边的同学朋友看。 这些电影之中有的情节让人感动,有的行为让人深思,有的场景让人喜悦,有的人物让人让人痛惜。接下来我会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对所放映心理影片的 感想。 首先我要说的是伊朗电影《小鞋子》,影片清新、质朴,真诚地描述伊朗 人的真实生活,表现窘迫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带领观众回 到纯真澄净的世界。电影讲述的是小阿里取回妹妹修补好的鞋子后,却不小心将这仅有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也不想被父母惩罚,兄妹俩商 量好轮换着穿阿里的球鞋上学。每天妹妹放学后,都要飞快地跑回来,将鞋子 换给阿里,为此阿里经常迟到并受到惩罚。为给妹妹买双新鞋,阿里想尽了办法,在和爸爸去做园丁赚了钱后,他首先暗示爸爸给妹妹买双新鞋子。不料自 行车刹车失灵,父子俩狼狈回家,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小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便决定参加这个长跑比赛,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原因是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球鞋。在比赛中,小阿 里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 他一定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极度疲劳中坚持跑着,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 一不留神却拿了冠军,当人们向他表示祝贺时,小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 失望的泪眼。当小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失望的小阿里脱下那 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绕着他受 伤的脚游着。 在这之中有一段片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妹妹在学校找到了穿自己 鞋的女孩以后,跟小阿里说了这件事,然后小阿里跟妹妹就跟着那个女孩到她 家外面,当看到那个女孩的的父亲是个盲人以后,因为觉得那个女孩也是很可怜,他们两个决定不跟那个女孩提起这件事情。 如果我是小阿里的话,我一定做不到他们这么无私,如果我知道有个女孩 穿的就是妹妹失去的那双鞋子,我一定会找那个女孩说这件事情,并且让她归还。如果她不同意的话,我就会找到她的家长说清楚这件事情,虽然如果知道 她的父亲是个盲人的话,叫她归还鞋子也会让我心里有些内疚,可是我在家里 也有一个生病的母亲啊,家里是如此困难的我失去了这双鞋子会带来非常多的

以心理学角度看《雨人》

立信会计学院1114130107 张依婷传播心理研究203 从心理的角度看《雨人》 搜索关键词心理学电影后发现和心理学有关的电影大多都是恐怖 惊悚片。随后终于锁定了一部名为《雨人》的励志喜剧。 电影海报非常简单,是两个男人走在一条公路上。并没有让我获得更 多电影内容方面的信息。这使得我对《雨人》这个影名和电影的内容充满 疑惑难道剧情跟下雨有关。在看完一遍电影后还是没能解答我的疑惑。在仔仔细细得看了第二遍后终于知道原来是主人公雷曼因自闭症的缘故口 齿不清,才把自己的名字Raymond念成发音近似rain man。中文按意思译成雨人。因为电影中的雷蒙虽然是个自闭症患者却在记忆数字方面非常出 色可以说是天才。据说之后雨人就成了一个专门指那种具有某种突出才能 但本身却有缺陷的人的专用名词。 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亲情故事,主人公查理是一个经营汽车公 司的小老板,年轻气盛,比较自我主义不怎么考虑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因 从小和父亲关系不好而离家出走独自生活所以生活并不富裕。某一天得知 父亲去世的消息,与女友一同去参加追悼会。虽然对父亲只有不好的回忆,但一直作为独生子的查理听到父亲只把别克车和玫瑰园留给了自己,其他 近3百万美元的资产却另有受益人。心理非常的不平,他虽然觉得父亲不 爱他,但万万没有想到连去世了都不打财产留给他惟一的儿子。经多番调 查找到了那个受益人,并且这个患有自闭症的男人竟然是是查理的亲哥哥。查理突然萌生出了一个利用雷曼从他的监护人那里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一 半遗产。于是他连哄带骗得带走了雷曼离开了疗养院,他们打算要去查理 的拉斯维加斯的住处去。 从这一刻查理就要和刚刚认识的患有自闭症基本没法正常交流的哥哥 开始一天24小时的相处了。起初他无法适应,雷曼住的房间必须是他习惯有的格局摆放,一日三餐都必须照着他原来的习惯,喜欢的电视节目开始 时必须坐在电视机前,以上任何一项没有达成都会使他发狂,尖叫更有可 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查理不知道要怎么和雷曼相处,只能用恐吓和武 力对付他。可是在相处中查理慢慢得了解了雷曼,他渐渐学会如何照顾雷 曼和他相处。因为雷曼不愿做飞机查理就开车到拉斯维加斯,导致他无法

心理学与电影赏析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034G78AGX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电影赏析改卷教师:魏知超学号:096010373 姓名:陈佳军得分: 《重生男人》:整体一般,观看后的几点想法 《重生男人》套着科幻片的大衣,打着B级血腥暴力片的组合拳,并以PPTV上8.6分的评价,让我以一种犹豫的姿态点击了“在线观看”。作为一个忠实的科幻迷,我只能说这部电影花了95%以上的时间,用几个铁疙瘩做的人体器官模型以及若干幕伤口迅速愈合的场面来阐述了这部科幻片的真相,只有在108分钟时终极神器“M5神经网”的出现,才开始了一幕让人略感意外的科幻场面;这实在是让我这个冲着科幻片绚丽场面来的有志青年有些失望。 对于这部电影,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采用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英雄主义电影模式:英雄自救(觉悟)然后英雄拯救世人。这当然比那些“英雄”一出镜就宣布要拯救世人的老套电影模式好一些。但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略早一些的电影《全民超人》。主人公汉考克无疑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另类英雄。它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模式:“世人改造(拯救)英雄,英雄拯救世人”这样的模式中英雄不单单只是自救,他同样需要那些作为普通人的帮助与认可,虽然淡化了英雄主义情结,少了一些美国电影中英雄无敌的感觉,但这种模式却让英雄有血有肉,让英雄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重生男人》的救世之路虽说略为老套,整体感觉一般,但结局还是拯救了这部近似平庸的电影:

英雄不再完美到底。 以上是对这部电影的一个大概的整体感觉。接下来先稍微介绍一下主要情节,然后再谈谈对于这部电影另外几点杂七杂八的感受。 《重生男人》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但遭受了战争摧残之后,人们的心灵也被严重扭曲。同时,为了延长生命,人们用机器器官替代坏死的人体器官。贫富悬殊情况严重,很多人只能像今天的房奴一样贷款购买机器“器官”以延长自己的生命,高额的利息导致很多人无力偿还贷款。就像银行收回贷款购房者的“房子”一样,生产机器“器官”的公司则雇用回收员合法地回收机器“器官”,说得直白点,就是活生生地剖腹切肚,将器官取出来,后果自然就是器官使用者的直接死亡。裘德·洛作为回收员,他对自己有怀疑,然后就是家庭危机,遭遇意外,在彻底觉悟之后,为了自救以及拯救世人,最终走向了公司的对立面,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 111分钟的片长下来,我感受到这不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科幻片。在大众口味越来越苛刻的时代背景下,《重生男人》也像《黑客帝国》、《I, Robot》这些成功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一样,希望能让观众在过了科幻瘾之后,还能说明一些哲学道理;即所谓的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结合。 但明显本片没有很好的做到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结合。电影像风过水面一般在思想方面和娱乐效果中均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你想在科幻主题思想方面有所斩获,还是抱着娱乐的态度享受视听,本片都不会太让你兴奋的。但无论如何此片都还没到沦为烂片

经典电影分析心理学

经典电影分析心理学 姓名:学院:学号: 一.《修女也疯狂》 本部影片中女主人公迪劳丽丝从小就是一种胆汁质性格的人,长大了在一家酒店当歌手, 交了一个黑道上的男朋友….一次巧合亲眼目睹自己的男朋友杀人的场面,为了逃避杀手的追 杀,警察把她送到了一家修道院里。刚开始进入修道院里她感觉自己生不如死并说在这个鬼 地方还不如求她男朋友放过她,但是经过警察的劝说最终还是留在了修道院,在修道院里面 结识了小修女,胖修女和院长几位。在里面女主人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院长把她送去指挥练 歌那里,在她得指导下修女的唱歌水平大大提高尽管也原始的唱法有很大的抵触,之后修道 院每天都是满座,最后总统还要来听这家修道院的唱修歌,但是就在时期快到了的时候,却 被男朋友的手下发现并抓走,修道院里的修女们坐着飞机去帮助女主人公逃脱,但是在威胁 其他修女的姓名的时候她主动站出来了,最后他男朋友被警察抓住。.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后天可变的。 人的性格特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胆汁质:性格特征是内向、思考者、悲观。多血质:性格特征是外向、多言、乐观。粘液质:性格特征是内向、旁观看、悲观。抑郁质:性格特征是内向、旁观看、悲观。职业气质与职业匹配:胆汁质适合导游、勘探员、推销员、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者;多血质的适合外交人员、管理者、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服务员、演员等。粘液质的适合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播音员、会计、调解员;抑郁质的适合是人、技术员、打字员、机要秘书、化学检验员。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这种性格特征的人都会遇到,但是在处理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方式。 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遇见了气质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我自己做了陈会昌的气质 量表后,知道自己属于多血质气质类型,我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 易变化和消失,要是我能控制好我的情绪变化的话,相信在学习和事业上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电影中的观众心理分析_如何抓住观众心理符合观赏的最佳审美情趣

人 文 论 坛 184 INTELLIGENCE 电影中的观众心理分析 ——如何抓住观众心理符合观赏的最佳审美情趣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赵一心 一部电影的制作完成,无论它的形式与风格有千百种变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观众的注意力,能使观众对其感兴趣并且来到影院观看。只要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电影就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成功。 电影因其摄录与放映时间的不统一性,观众在影院看见的只是光波和声波在胶片上留下的影像与声音,因此电影要用光影来刺激观众,使其产生兴趣从而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大部分是为了放松心情,寻求感官上的刺激,场面的宏伟、剪辑的炫目以及心灵上的震撼等等,因此观众会直接受胶片质量的好坏、镜头语言的运用等视听元素的影响。 一、从感觉与知觉入手刺激观众电影接近真实,它的所有场景都是实景拍摄,有时在条件的限制下也会最大限度的在摄影棚中模拟出真实的生活场景,把实际生活中特有的空间关系搬进了他的镜头中,因其电影的特殊性,需从试听的感官方面刺激观众。 孟斯特堡说过,影视剧不仅牺牲了真正的舞台的空间价值,也不理睬舞台剧的时间顺序。在影视中,时空是自由的,戏剧中的时空观念可以被彻底颠覆。 《温别尔托D》中,导演将一个十分钟长度的女仆煮咖啡镜头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剪辑师可以通过剪辑的方式将镜头剪成九秒钟的时间,一个划火柴的镜头,一个点火的镜头再加上一个把壶放在炉子上烧的镜头,每个镜头三秒钟,这样剪接下来观众同样会认为女仆做好了这件事。这也涉及到了影片的实际放映时间和观众的心理时间的不同。在戏剧中,故事通过换幕的形式变换时间。在电影中,可以利用时间的特殊性剪辑出导演想要展示给观众看的那些重点。 电影由于受到画框的限制便有了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的区别,导演可以充分利用画外空间,给观众提供想象空间。在拍摄时,只拍摄到一个人的上半身,观众会通过补偿心理直接的认为这是一个完整的人,当镜头拉开时,发现这个人上半身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而下半身只穿了条短裤,这便造成了一种喜剧效果;另外一种可能,当镜头拉开时,发现上半身完整的他下半身全部是血,腿已经被不见了,也就制造出了恐怖效 果。电影的空间是自由的,镜头可以推拉摇移,视点能够千变万化,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以及景深都是可以变化的,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不同的印象从而刺激观众的感官神经。 电影的运动分为两种,画面内拍摄对象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运动的事物总会格外吸引人的注意力。如果所有画面都静止的话,那便成为了一组照片的简单排列,称不上为电影。在剧场内,成功吸引人眼球的往往只是演员的表演以及走位,在电影中则不同,观众可以坐在固定的位置,通过摄影机或者人物的运动感受到变化的事物。 二、观众的注意力 如果要谈怎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好莱坞电影最具有代表性。电影中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变换的场景、绚丽的服装,连续快速剪接的镜头,甚至小到一个镜头,无数信息量摆在观众面前。《公民凯恩》中的一个大全景镜头,环境是在一个剧院里,像是在开会,正中间是一张巨幅男主人公的照片,四周全部坐着人,如此多的信息观众到底应该注意什么呢,这就要求导演明白在这个镜头中想要表现的对象了,如果想表现人群多就虚化巨幅照片,想突出照片的话可以在照片上打一束光,其他部位都暗下来。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以在大场面突出时演想要表达的重点,这样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就能一眼明白,其他次要部位只做为一种陪衬的印象。 好莱坞之所以称为造梦工厂,就是因为它用梦一般的虚幻故事营造幻觉,让观众投身观看时把自己假定为剧中的人物,或是英雄、或是长相英俊的百万富豪。观众看娱乐片只是为了解闷,进电影院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情状态下,没有预定追求的目的,导演要做的就是尽量的赏心悦目,引起观众的兴趣,最后再以一个大团圆结局,使观众得到身心的愉悦。 在电影中,演员不是必须存在的,例如动物世界、风光片,演员已经不在其中,但是同样也能完整的讲述故事。不过,演员的表演同样也会为电影增色不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投入电影的成本越来越高,制作越来越细致。服装、道具、化妆、灯光、音响越来越考究,实际取景也越来越花心思。仅《盗梦空 间》一部电影就在日本、英国、法国、摩洛哥、美国、加拿大六国进行了实景拍摄,如此华丽的景色、各种地域变化的诱惑怎么能不吸引观众。人对同类型事物的适应能力很强,影视的画面和声音需要丰富的变化以达到适应观众心理的目的。传统西部片中的海盗形象是带着海盗帽,独眼龙,一只手是铁钩子,另一只手拿着弯刀,看起来非常凶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套的故事情节,千篇一律的形象设计让观众没有了新鲜感,好莱坞为了不断适应在时代发展中观众的口味,开始探索新的变化,在《加勒比海盗》中,海盗的形象被颠覆,加入了更多的配饰,参入一些印第安的风格,并且性格也与传统的海盗有很大出入。除了原有题材的改良以外,也有许多新兴的题材,比如暴力、边缘话题能满足现代观众的要求。 三、影片要符合观赏群体 观众进电影院都可能有他自己的目的,评论家进电影院是为了看完电影后能够根据剧情写出一篇足以赚回一个月生活费的影评;电影爱好者是为了欣赏电影这门艺术而走进影院;专业学院在读的学生是为了研究镜头内的构图、镜头之间联系的含义;普通观众买票看电影则是为了放松心情休闲娱乐。针对不同的观赏群体要做出不同类型的影片。 现在社会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做出一部卖座的电影,不仅要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绪,也需要展现情感升华的部分,一些浅显的道理蕴含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让观众稍经思考就能品味出来,不只是一笑而过的电影才能说真正符合了普通观众的审美情趣。从如何抓住大众观影心理上分析,有些影片充满了低俗的成分,也许有时能逗人一笑,可它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消失,只有正面积极反应社会的电影才能真正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吴戈:《戏剧本质新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赵一心,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2010级视听语言方向研究生。

关于心理学的30部电影推荐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心理学的30部电影推荐 导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1.《充qi娃娃之恋》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 虽然不是RYAN的经典之作不过他表现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学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 《大象》elephant 心理学看点:电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时间-空间 1 / 7

语言挑战了传统电影的现实主义,从这个角度,讨论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哲学层面,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时间已经过去,以回忆和和判断建立的感知体系能够还原事实本身吗?从现象出发如何抵达真相?经验事实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电影的艺术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个题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一直到德勒兹的“影像-时间理论”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任何理性,无论是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还是纯粹的理论/话语推导,在现象的丛林中是多么盲目和无知。他说,“我就像哥仑布,我对一切将一无所知”,也许正像《疾走罗拉》的开场白那样,“电影只进行90分钟,剩下的都是理论了!” gus van sant 这个GAY带给我们的全是心里上的震撼 4. 《秘窗》secret window 心理学看点:DID,多重人格。 johnny同学表现最好的一部比海盗强的多了。。 5.《致命ID》Identity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人格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多重人格的问题在于你发现

心理学角度分析《黑天鹅》女主角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黑天鹅》女主角蜕变过程 摘要: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电影为心理学研究的案例,可对心理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有更为指导意义。本文现实题材电影《黑天鹅》为例,展开写作,在电影中,女主角Nina 面对心理问题因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现实的残酷与无奈一步步使得女主角走向精神崩溃,酿成悲剧的发生。文章结合心理学理论,从梦的暗示、多重人格、自我束缚、强迫症、追求完美主义、过分孤独、精神分裂等入手,还原了女主人公悲剧产生的根源。影片深入挖掘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女主角癫狂蜕变的经过,引人深思。同时,文章针对电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挽救更多悲剧,提高现实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面临的生存、生活压力逐渐增多,其导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发现、预防、治疗心理问题成为当今众多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以“剖析案例--提出应对方案--将方案应用于实践”的心理疾病防范方案因过程简单、成效显著而最为受欢迎。目前,常见的被剖析案例分为现实案例、艺术作品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这样的案例更具有现实预防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工业发达,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更多,欧美电影产业发展较早,体系完善,内容丰富,是电影产业的佼佼者,涌现出一大批反应现实的文艺作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其也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 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揭示人类心理和行为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气质、性格、能力、信念、世界观等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1]。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直到十九世纪后半叶,在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带动和影响下,于1879年德国人冯德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开始了正式的心理学试验工1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心理电影赏析

<<心灵捕手>>的心理学赏析 ——所用心理学知识主要有:自我意识;潜意识;心理暗示;阻抗心理;同理心。自我暴露。 这部影片是讲述一个桀骜不逊,聪明绝顶但却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威尔仅有20岁,从未上过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名清洁工。有一天数学教授蓝波在黑板栏上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威尔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地解开了这个难题,因此引起了蓝波的注意。可是威尔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们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威尔之所以自甘堕落,之所以浪费才华,无比重要的原因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友谊,而他和查克等3名死党的友谊,是他多年以来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支持。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教授想帮助他,将其保释,并要求其接受心理治疗。 威尔是一个天才,不仅是在数学方面。可惜,他不幸的幼年经历,使得他不敢正视自己。在还没有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威尔表现出的是遇到幼儿园欺负过他的的同学的“愤怒”,“愤世嫉俗”,对大多数人都怀有敌意,具有攻击型,容易激动。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即使在面临牢狱之灾时也是无所谓的风轻云淡,其实此时他内心是非常渴望有人能够来拉他一把,但是他不认为有这样的人,这其实是他为了避免自己失望而采取的逃避想法,使这样失望的打击的刺激性减少。他是骄傲的又是不自信的,他骄傲是对自己拥有的那些别人不具备的天赋,那种过目不忘的本领,那种可以引经据典为其自辩的能力;而他不自信则是对于那些不可掌控的事实,比如家境和不堪回首的过去;他具有开心的一面,那是对朋友,对自己倾慕的女孩;他更具有孤独的一面,对自己。对自己的不自信使他表现出自我保护、防御性、警觉性、紧张等等,这使他总是在发现别人对自己有放弃打算的时候先下手为强自己走开。其实这就是一种“社交焦虑”,归根究底这就是一种不自信。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那些想探索自己内心的人比如那些蓝波教授请来的心理医生,内心里威尔就不接受他们、抗拒他们对他们都变现出一种防御的轻蔑的情绪,这就是他的阻抗心理,是他太过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伤的本能。 后来教授找来了自己的同学肖恩,在对威尔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肖恩也遇到了其他咨询师所遇到的同样问题(没有治疗动机、攻击等)。但是,肖恩治疗一开始就让其他陪来的人到咨询室外面去等,这是心理咨询会谈设置的严格运用,也是他后面开展谈话的良好开端。他们的第一次会谈中,面对威尔发起的多次攻击,肖恩每次都很尊重地、很有兴趣地倾听和回答,使得威尔无法找到真正能实施攻击的地方(你看,如果咨询师能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话,就能与攻击性很强的来访者建立初始会谈的关系并使会谈继续下去)。可是在治疗结束的时候(由于威尔还想继续寻找攻击的机会,咨询师肖恩却说“现在时间到了”),威尔还在继续看着油画,对肖恩进行攻击。这时,肖恩被击中了,他气愤地掐住了威尔的脖颈,直到威尔说“结束时间到了”。这是他们进行的第一次会谈。这次会谈,整体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肖恩却在愤怒之下掐了来访者的脖子(这是对咨询师人性化的描写)。肖恩由于受到强烈的攻击,他也受到了伤害,治疗后他也很痛苦,但是,他最后还是决定约威尔下次见面。这表明,高明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不是没有情感,不是不会发怒,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发怒和痛苦之后,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如果不能自我修复的话,就需要找督导帮助了)。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