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基础经典笔记总结

Linux_基础经典笔记总结
Linux_基础经典笔记总结

.用户可以通过authconfig来设定是否使用shadow文件及md5加密

shadow文件详细

.shadow文件的每一行中的每一项具体来说:

.登录用户名

.用户密码(一般经md5加密)(密码是*!表示账号被锁定不能被登录)

.从1970年1月1日起到密码上一次被更改的时间

.密码再过几天可以被变更(0表示随时可被变更)

.密码再过几天必须被变更(99999表示永不过期)

.密码过期前几天系统提醒用户(默认为一周)

.密码过期后几天账号会被取消

(:wq!强行保存退出)

.从1970年1月1日算起,多少天后账号失效

组管理

.系统中组的信息,记录在/etc/group中

.系统用户可以直接修改/etc/group文件达到更改组数据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以下指令:

.groupadd:添加一个组

例如:groupadd book

.groupdel:删除一个已存在组

例如:groupdel book

.groupmod:更改组的信息

.用户可用newgrp指令改变当前所再组

组文件(etc/group)(/etc/gshadow)

./etc/group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组,用:隔开不同项

.group_name:组名

.password:组密码(一般不用)

.GID:组身份编号(0代表root群组,1-499系统群组,500上代表一般群组)

.user_list:组成员列表

例如:groupmod -n jack tom 更改群组名称

gpasswd jack 为群组设定密码

gpasswd -a jack boobooke把jack用户加入群组boobooke或vi /etc/group

有效群组: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组(groups第一个输出的群组就是有效群组)[更改有效群组:newgrp tom]

初始群组:一开始默认所属的群组

{useradd -u 600 teacher为用户特定指定UID

useradd -g tom -G boobooke teacher为用户指定初始群组并加入一个群组

useradd teacher -s /bin/csh让用户不使用bash

useradd -M teacher不给用户创建加目录

useradd -m teacher创建用户的同时强制创建加目录

useradd teacher -d /teach1不让用户加目录放到/home下

useradd -r chen创建系统用户

groupadd -r groups创建系统群组}finger查看

硬件配置与管理

设备文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操作应用的接口,用户只需要以操作普通文件的方式来控制相关硬件)

.Linux沿袭Unix的风格,将所有设备认成一个文件

.设备文件分为两种

.块设备文件(b)通过缓冲区存放数据512-32K字节的中继块(硬盘、光驱)

.字符设备文件(c)一次只一个字节,不需要缓冲区(串口、优盘)

.设备文件一般放在/dev目录下

常用的块设备文件

1./dev/hd[a-t]:IDE设备

2./dev/sd[a-z]:SCSI设备

3./dev/fd[0-7]:标准软驱

4./dev/md[0-31]:软raid设备

5.loop[0-15]:本地回访设备(支持本地回环请求)

6.ram[0-19]:内存

常用的字符设备文件

./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黑洞功能)

./dev/zero:无限零资源

./dev/tty[0-31]:虚拟终端

./dev/ttyS[0-9]:串口

./dev/lp[0-3]:并口

./dev/console:控制台

./dev/fb[0-31]:framebuffer(显卡数据传输)

常用的符号连接设备文件

./dev/cdrom→/dev/hd[a-t],sd[a-z]

./dev/modem→/dev/ttyS[0-9]

./dev/pilot→/dev/ttyS[0-9]

设备文件的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设备文件来完成对设备的操作

.echo hello > /dev/tty2

- 在第二个tty终端上显示一个'hello'

.cp /dev/fd0 /dev/fd1

- 将第一个软驱中的软盘拷入第二个软驱中的软盘 .dd if=/dev/hda of=/root/mdr bs=512 count=1 - 备份第一个硬盘上的mbr为/root目录下的mbr文件

dd

.dd指令时一个功能强大的copy命令

.支持在拷贝文件的过程中转换文件格式

.支持指令范围的复制

.常用参数

.if=文件名:指定源文件

.of=文件名:指定目标文件

.bs=xxx:指定块的大小

.count=n:指定复制块的数量

例如:dd if=/etc/passwd of=/root/passwd.backup (bs=512 count=3)可以不用加

dd < /root/install.log > /root/install.log.bp

dd < /dev/sda1 > /root/mbr bs=512 count=1 -- 备份磁盘扇区

mknod

1.系统用户可以用mknod指令来建立所需的设备文件

- 语法:mknod 文件名文件类型主号从号

2.主号与从号可以在

/usr/src/linux-2.4/Documentation/devices.txt中找到

例如:mknod /dev/hda5 b 3 5

kudzu

1.kudzu:Res Hat Linux上的硬件自检工具,它维护两份文件

- /etc/sysconfig/hwconf:使用硬件列表

- /etc/modules.conf:为硬件指定驱动

2.kudzu以/usr/share/hwdata为数据库寻找硬件

3.hwbrowser十图形界面下的硬件管理器

关掉kudzu工具:chkconfig kudzu off

幻灯片一百:

硬盘结构-(由扇区组成每扇区是512字节) 1.对于每一个硬盘:(磁盘中55AA结束表示符) -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

讲解:告所计算机如何引导系统内核

- 硬盘分区表/Standard Partition Table/SPT 讲解:记录每分区记录

- 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

- 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

|MBR | | | | | |----| | | | |

| | hda1 | hda2 | hda3 | hda4 | |SPT | | | | |

|----| | | | Extend|

|55AA| | | | |

----------------------------------------

MBR:446 SPT:64 55AA:2字节磁盘之间以磁柱来分隔

磁盘分区

1.一块硬盘只能有四个主分区

2.用户可以也只可以将一个主分区变成扩展分区

3.在扩展分区上,用户可以以链表方式建立逻辑分区

-Red Hat Linux对一块IDE磁盘最多支持到63个分区,SCSI磁盘支持到15个-fdisk工具最多只能辨认出16个分区

----------------------------------------

| | | | |

| | | | |

| hda1 | hda5 | hda6 | hda7 |

| | | | |

| |Extend | | |

| | | | |

----------------------------------------

hda1-4系统主分区预留分区号

为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工具

.disk druid:方便的分区工具,只能在安装时使用

.fdisk:运用广泛的字符界面下硬盘分区工具

.分区改变后需重启系统才会生效

例如:添加删除分区

fdisk -l /dev/sda -- 查看硬盘分区的详细信息

删除分区操作:fdisk /dev/sda -- 命令行输入m -- 接下来选择p(列出磁盘分区信息)-- d(删除分区选项) -- 5(输入分区号) -- w(保存退出)或q(不保存退出)partprobe(让分区表立刻生效不需要重新启动)

新建分区操作:fdisk /dev/sda -- m(命令行输入) -- n(创建分区) -- e(选择扩展分区) -- +how anyM的值-- partprobe(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创建虚拟内存:fdisk -l(查看虚拟内存) -- 需要扩大虚拟内存-- dfisk /dev/sda -- n -- +how anyM的值-- t(更改新分区ID号从而划分到虚拟分区内去) -- 6(新建分区) -- L -- 82(虚拟分区号) -- w(保存退出) -- partprobe(是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 mkswap dev/sda6 -- free查看虚拟内存没变-- swapon /dev/sda6(打开所建立的虚拟内存) free(现在查看虚拟内存增加了) / swapoff /dev/sda6(关闭所建立的虚拟内存) ; 另一种方法创建虚拟内存:dd < /dev/zero > /tmp/swap bs=1M count=100 -- mksawp /tmo/swap(格式化) -- free(查看虚拟内存) -- swapon /tmp/swap -- free(查看虚拟内存现在增加咯)

文件系统

文件结构

.为了能在设备上存储与读取文件,我们需要在分区上创立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记录目录与主文件我们称之为文件结构

.每一个文件系统在Linux里都被解释成由一个根目录为起点的目录树结构

.Linux将各个文件系统挂载(mount)在系统目录树中使用

文件系统(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

1.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与设备,计算机里有许许多多中文件系统

2.不同的文件系统存放、搜索文件的方式都有不同

3.Linux支持多种文件系统的读写

4.Linux自身最主要使用的是ext2/ext3文件系统

幻灯片一百零四:

ext2/ext3文件系统

.ext2/ext3文件系统支持rwx权限及文件属性(attributes)

.ext2/ext3文件系统采用block(逻辑块存储文件内容)+inode(索引节点存储文件属性,指针功能指向文件内容放在哪个块里)的方式存放文件

.ext2/ext3文件系统上有一块空间被称为超级块(superblock)用于存放文件系统的元数据,诸如卷标名、block数、inode数等等(查看超级块dumpe2fs /dev/sda5 | more)

.inode存放文件的元数据,包含文件权限、属性、更改时间等等数据

ls -il 查看索引节点号

系统读取文件流程:

/etc /etc

------------------→

inode | block

|

Services |

←-----------------|

inode

| services

|-----------------→

block

ReiserFS文件系统

1.一个非常优秀的文件系统

2.可轻松管理上百G的文件系统

3.先进的日志机制

4.高效的磁盘空间利用

5.独特的搜寻方式

文件属性

1.在ext2/3文件系统中,对每一个文件,还提供额外的属性支持

2.用户可以用lsattr来检查文件的属性

3.系统用户可以用chattr来改变文件的属性

- +号添加、-号去除

特殊属性(A当文件被修改是文件的更改时间不会被改变、a只能想文件作内容追加,root用户用、d做备份不会备份这文件、i文件永远不会改变包括增删改、j系统会将文件本身信息记录ext上日志里、S文件被更改同步写到文件系统里面)

例如:给文件设定特殊属性

lsattr 文件名-- 查看特殊属性

chattr +i install.log -- 添加特殊属性

rm install.log -- 现在不能删除这个文件

chattr -i install.log -- 去掉特殊属性

ext3文件系统

1.ext3文件系统即一个添加了日志功能的ext2,可与ext2文件系统无缝兼容

2.ext2文件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日志的方式简单地升级成为ext3文件系统

3.ext3文件系统支持三种日志模式

- 规则(默认,仅记录元数据)

- 日志化(将数据象元数据一样记录入日志)

- 写回(只在fsck是发生)

ext2写数据的流程:写(data)--- 缓冲区(buffer)但是要等缓冲区写满后才执行下面--- 硬盘(disk)

ext3写数据的流程:写(data)--- 缓冲区(buffer)缓冲区写满后--- 通知日志准备写入文件--- 硬盘(disk)并且硬盘最后面一块空间是日志存放空间--- 通知日志文件已经写入磁盘

有无日志的差别:

ext2 --- ext3 (相对之间的性能要好些)

检查有检查日志(时间快)

效位(时间慢)

其他常见的文件系统

.minix:古老的文件系统

.msdos/fat:microsoft早年的文件系统

.vfat:win95与win98采用的文件系统

.ntfs:win2000使用的文件系统

.iso9660:光盘使用的文件系统

.ReiserFS/JFS:仍然在完善的带日志文件系统

查看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

ls -l /lib/modules/'uname -r(系统核心版本号)'/kernel/fs

查看当前Linux启用的文件系统:

cat /proc/filesystems

创建文件系统

.如果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分区用于存储文件,则我们要在这个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

.常用的创建文件系统的工具:

.mkfs

- 可以用于创建各种文件系统,由-t参数指定

例如:mkfs -t ext2 /dev/sda5

.mke2fs

- 创建ext2/3文件系统,支持指定block大小等功能

例如:mke2fs参数:

【-b】指定块的大小mke2fs -b 2048 /dev/sda5(ext2/ext3上块的大小最大是4096KB)

【-i】更改索引节点大小mke2fs -i 1028 /dev/sda5(索引节点大小修改等同于修改索引节点数)

【-N】指定创建索引节点数mke2fs -N 3000 /dev/sda5

【-m】设定系统保留空间mke2fs -m 10 /dev/sda5 (保留10%)

【-L】创建文件系统的同时设置卷标mke2fs -L data /dev/sda5 (查看卷标dumpe2fs /dev/sda5 方便挂载是使用卷标挂载)

【-j】让系统给分区创建ext3文件系统mke2fs -j /dev/sda5

使用文件系统

.为了使用一个文件系统,往其中存读文件,用户需要先挂载该文件系统

.挂载文件系统的指令时mount

.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其他参数] 设备挂载点

mount参数

1.-t 文件系统类型:用于指定挂载文件系统的类型,一般这个参数是必须的

2.-o 参数:补充追加的参数

3.ext2文件系统默认采用的参数:rw(代表对文件系统有读写的权限)、suid(代表允许使用suid)、dev(允许文件系统包括设备文件)、exec(允许文件系统里二进制的运行)、auto(允许自动判断文件系统共类型)、nouser(只允许超级用户挂载文件系统)、async(进行异步管理文件的改变)、user(允许一般用户管理文件系统)、ro(只读)、loop(用于访问回环设备及镜像的挂载)、remount(重新载入)

例如:mount /dev/sda5 /opt --- (umount opt卸载用)

mount -o ro /dev/sda5 (让分区变成只读)

mount /dev/cdrom /mnt (挂载光驱)

mount /dev/floppy /mnt (挂载软驱)

mount -o loop,ro /var/boot.iso /mnt(挂载磁盘内的镜像文件)

/etc/fstab

.配置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文件系统是若给出的参数不全,系统会从/etc/fstab中读取参数补完

.系统启动会参考/etc/fstab中的配置项自动加载文件系统(vi /etc/fstab)

.也被fsck、dump、quotaon、swapon等程序使用

当前挂载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直接键入mount后回车来检查当前挂载中的文件

.用户也可以通过查看/etc/mtab文件来查看当前挂载中的文件系统

.cat /proc/mounts文件查看

卷标

.由于设备文件名可能在硬盘结构发生变化时更动,因此Red Hat Linux对ext2文件系统使用卷标来挂载与卸载

.卷标记录在ext2/ext3文件系统的超级块中

.用户可以用e2label指令来查询与更改ext2文件系统的卷标

卷标:(dumpe2fs -h /dev/sda5)

例如:e2label /dev/sda5

创建卷标

e2label /dev/sda5 data

mount -L data /opt 挂载文件系统

卸载文件系统

1.当一个文件系统使用完毕,用户应当卸载该文件系统

2.umount指令用于卸载文件系统

3.语法:

umount [参数] 设备/挂载点

4.一个正在使用中的文件系统不能被卸载

例如:umount /dev/sda5

umount /opt(挂载目录)

文件系统维护

1.fsck/filesystem check:用于检查与修复文件系统

- e2fsck:检查与修复ext2文件系统

2.系统在启动是自动会被检查

3.tune2fs:更改ext2文件系统属性

4.resize2fs:更改ext2文件系统的大小

5.parted:更改多种文件系统大小

fsck -y /dev/sda6 检测系统分区并自动修复

tune2fs -j /dev/sda5 转化ext3文件系统并且里面原有内容不会丢失

自动挂载

1.系统通过autofs服务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 需要后台的automount进程

- autofs服务的开闭由/etc/init.d/autofs脚本控制

2.主要应用于软驱与光驱等场合

3.如果该设备一段时间没有被使用,autofs会自动卸载

例如:设置自动挂载

rpm -q autofs 安装套件才能使用自动挂载

配置文件auto.master(设定总的自动挂载环境) / auto.misc(设定挂载设备)

启动服务:service autofs restart

Linux安装选项/;来源

----------------------------------------

图形方式安装:Linux或直接回车

字符方式安装:linux text

检测媒体:linux mediacheck

援救模式:linux rescue

跳过硬件检测:linux noprobe

系统不支持SCSI以便安装SCSI驱动:linux dd

安装大量linux:linux askmethod

----------------

.CD-ROM / DVD-ROM

.FTP

.NFS

.HTTP

.硬盘

安装中的窗口切换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支持用Alt + Fn键来切换显示窗口:Alt + F1:安装对话框

Alt + F2:一个bash

Alt + F3:安装日志

Alt + F4:与系统、核心相关的讯息

Alt + F5:其他讯息,诸如mke2fs,grub的标准输出

Alt + F7:X图形化显示

关闭SELinux步骤:

>查看服务状态:sestatus | more

>更改selinux配置文件:vi /etc/sysconfi/selinux

>更改为disabled状态

计划任务

linux的计划任务

.linux系统支持一些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服务我们称其为计划任务:

.at命令:指定一个时间执行一个任务

.cron机制:根据一个时间表自动执行任务

. anacron机制:在一个指定时间间隔错过后自动执行任务

at命令

.at命令:安排一个任务在未来执行

.at命令需要系统后台有一个atd进程(开启atd进程服务:/etc/init.d/atd restart) .指令

.at:安排延时任务

.atq:查询当前的等待任务

.atrm:删除等待任务

.batch:以一个低优先级延时执行任务

例如:chkconfig -- level 2345 atd on(自动启动进程)

让系统在一分钟之后创建字符发送给tty2的任务:at now +1 min >echo "helo" > /dev/tty2

>Ctrl + d 让系统发送字符给root/test.txt:at 00:55 >echo "this is test" > /root/test.txt >cat /root/test.txt (查看系统执行的任务) at 1:00 2011-01-10 > /sbin/shutdown -h now(关闭系统,创建计划任务时是以完整路径来执行的绝对路径) > Ctrl + d cd /var/spool/at(at 任务文件放置地) atq命令讲解:查询当前正在等待被执行的at任务:atq 以邮件形式发送at信息:切换用户-- at now +1 min >echo "hi bbk"(没有重定向) >Ctrl + d 以邮件形式发送创建任务信息命令

行输入:mail 然后输入 1 batch命令讲解:考虑到系统负载时用batch batch >echo "hello" > /dev/tty >Ctrl + d atq (查看任务) atrm 工作号at命令的使用控制 .at命令的使用控制文件 ./etc/at.allow ./etc/at.deny .基于用户的使用控制at命令的控制流程>.用户---有at.allow文件---用户是否在at.allow文件中---(在)允许(反之不允许) >.用户---无at.allow文件---有at.deny文件---用户在at.deny文件中---拒绝(反之允许)来说>.用户---无at.allow文件---无at.deny文件---只有root用户才能使用at命令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linux经典面试题(常用命令总结)

关于面试总结7-linux经典面试题 现在做测试的出去面试,都会被问到linux,不会几个linux指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测试的了,本篇收集了几个被问的频率较高的linux面试题 1.说出10个linux常用的指令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cd /home 进入‘/ home’目录;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dir1’的目录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dir1’的目录(只能删除空目录)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file1’的文件’,-f 参数,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rm -rf /mulu 目录下面文件以及子目录下文件 ?cp /test1/file1 /test3/file2 如将/test1目录下的file1复制到/test3目录,并将文件名改为file2 ?mv /test1/file1 /test3/file2 如将/test1目录下的file1移动到/test3 目录,并将文件名改为file2 ?mv * ../ Linux当前目录所有文件移动到上一级目录 ?ps -ef|grep xxx 显示进程pid ?kill 使用kill命令来终结进程。先使用ps命令找到进程id,使用kill -9命令,终止进程。 ?tar –xvf file.tar 解压 tar包 ?unzip file.zip 解压zip ?unrar e file.rar 解压rar ?free -m 查看服务器内存使用情况 2.如何查看所有java进程 ?grep是搜索关键字 ps -ef | grep java ?-aux 显示所有状态 ps -aux | grep java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Suse_Linux常用命令小结

1、Suse9下配置默认网关 a、在/etc/sysconfig/network/routes文件下添加如下行: default 网关IP地址 - - b、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 rcnetwork restart c、查看路由 # netstat -r 2、Suse9下开启telnet服务 a、修改/etc/xinetd.d/telnet文件:disnable=no 如果/etc/xinetd.d下不存在telnet文件,可能是telnet服务包没有安装,需要通过光盘安装好。 b、修改/etc/pam.d/login文件,注释如下行,允许root用户telnet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c、编辑/etc/securetty文件 # vi /etc/securetty 在文件中增加下面的内容: pts/0 pts/1 pts/2 pts/3 pts/4 pts/5 pts/6 pts/7 pts/8 pts/9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 rcnetwork restart 3、Suse9下开启FTP服务 a、修改/etc/xinetd.d/vsftpd文件:disnable=no b、修改/etc/vsftpd.conf文件,取消如下行的注释: write_enable=YES local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c、修改/etc/ftpusers,注释掉允许ftp的用户,如root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4、Suse9下配置rlogin a、配置用户$HOME目录下的.rhosts文件 # vi .rhosts 主机名1 用户名 主机名2 用户名 b、修改/etc/xinetd.d/rlogin文件:disnable=no c、修改/etc/pam.d/rlogin文件,注释如下行,允许root用户rlogin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d、重启网络服务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5、查看版本、内核 # cat /etc/issue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9 (i586) - Kernel \r (\l).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linux读书笔记

12.29 Linux系统 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它继承了UNIX系统的主要特征,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特别在Internet和Intranet的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是一个完整的UNIX类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一个系统上运行多道程序。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 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定义了用户和计算机交互作用的方式。Linux操作系统提供4种不同的用户接口。命令行接口 命令行是为具有操作系统使用经验,熟悉所用命令和系统结构的人员设计的。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命令行是UNIX/Linux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支持命令行的系统程序是命令解释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然后予以解释并执行。 “$ ”是系统提示符。 在UNIX/Linux系统中,通常将命令解释程序称为shell。各种Linux环境下都安装了多种shell。这些shell由不同的人编写并得到一部分用户的青睐,各有其优势,最常用的几种是Bourne shell(sh),C shell(csh),Bourne Again shell(bash)和Korn shell(ksh)。红旗Linux 的默认shell是bash。 Bash 菜单 图形用户接口 程序接口 程序接口也称为系统调用接口。用户在自己的C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从而获得系统提供的更基层的服务。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在UNIX/Linux系统中,系统调用以C函数的形式出现。例如:fd=fopen(“file1.c”,2);其中,open是系统调用。 所有内核之外的程序都必须经由系统调用才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系统调用只能在C程序中使用,不能作为命令在终端上执行。由于系统调用能直接进入内核执行,所以其执行效率高。 Linux的版本 Linux有两种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发行(Distribution)版本。 核心版本 核心版本主要是Linux的内核。Linux内核的官方版本由Linus Torvalds本人维护着。核心版本的序号由三部分数字构成,其形式为:major.minor.patchlevel 其中,major是主版本号,minor是次版本号,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前核心版本好;patchlevel 表示对当前版本的修订次数。例如:2.6.34表示对2.6核心版本的第34次修订。

linux总结

1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2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界面,它是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的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 3 Linux系统吧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丰富的功能,包括:控制硬件、管理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处理输入/输出、监视系统、通信。 4 Linux的优点:1与UNIX系统兼容 2自由软件和源码公开 3 性能高和安全性强 4 便于制定和再开发 5 互操作性高 5 Linux 有俩种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发行(Distribution)版本 6 Linux核心版本根据约定,若版本号为奇数,则表示该版本加入新内容,但不一定稳定,为测试版本。若版本号为偶数,则表示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 7 安装红旗Linux需要俩个必备的分区,即一个根文件系统分区(类型为ext3,ext2或reiserfs)和一个交换分区(类型为swap) 8 Linux操作系统支持以下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和符号链接文件。 9 设备文件除了在文件I节点中存放属性信息外,他们不包含任何属性信息外,它不包含任何数据,系统利用它们来标记各个设备驱动器 10 符号链接文件时一种特殊文件,提供对其他文件的参照 11 cp命令将源文件或目录复制到目标文件或目录中 12 rm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 13 mv命令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令,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 14 wc命令统计指定文件的字节数、字数、行数,并将统计结果显示出来 15 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当为命令指定文件路径名是,要指定俩种路径中一种 区别:绝对路径名总是以斜线字符(/)开头 相对路径不能以斜线字符开头 16 硬链接:建立硬链接时,在别的目录或本目录中增加目标文件的一个目录项,这样的一个文件就登记在多个目录中 17 符号链接(软链接)是将一个路径名链接到一个文件,这些文件是一种特别类型的文件 18 软硬链接的区别:1软链接建立了一个新文件而硬链接没有建立新文件 2 软链接没有硬链接的限制,可以对目录文件建立软链接,也可以在不同文件系统之间建立软链接 19 chgrp命令改变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用户组 20 chown命令改变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的组 21 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运行的进程信息 22 kill命令用来终止一个进程的运行 23 vi编辑器三中工作方式:命令方式、插入方式、ex转义方式 24 退出vi的命令 :wq :ZZ :x :q! 四种 25 执行shell脚本的方式: 1 输入定向到shell脚本 2 以脚本名作为bash 参数 3 将shell脚本的权限设置为可执行 26 名称补全的方法是输入目录或文件名的开头部分,然后按Tab键 27 通配符用于模式匹配(四种 * ? [字符组] !) 27 由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除($ ‘ \)均作为普通字符对待

会计基础知识要点笔记总结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三、会计对象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与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与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与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她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与种类 二、权责发生制 三、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2.资产的分类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2.负债的分类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2.收入的分类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2.费用的分类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2.利润的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第二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与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与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与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与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与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与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与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就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就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就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与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3.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就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与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就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与说明。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linux笔记

1.ls: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名字 2.ls /bin:查看根目录下的bin文件夹的东西 3.cd Desktop进入到Desktop文件夹 4.cd ..跳转到当前路径的上一层 5.pwd:显示当前操作的路径(绝对路径) 6.clear:清屏 7.绝对路径:/home/python 8.相对路径:cd downloads 9..表示当前路径 10...表示上一层路径 11.c d -:跳转到上一层所在的路径 12.t ab自动补全 13.t ouch 1.txt 创建文件 14.l s * 表示显示所有文件 15.l s *.txt 表示显示以所有.txt结尾的文件 16.l s*.t[xn]t 表示显示以txt或者tnt结尾的所有文件 17.m ore 查看文件的内容 18.l s–alh | more 查看文件的内容并以管道符号进行连接 19.c d ~切换到当前用户的主目录 20.m kdir 创建文件夹 21.m kdira/b/c –p 连续创建文件夹 22.t ree 以目录数的方式显示

23.r mdir 删除文件夹(必须是空目录) 24.实物图操作的文件不会被删除直接进回收站 25.用命令删除的文件是不会进入回收站的 26.r m 删除文件/文件夹 27.r m haha.txt –r 直接删除文件夹(-r表示递归的删除) 28.r m haha.txt –i 给将删除的文件一个删除提示 29.r m haha.txt –f 强制删除 30.l inux建立链接影响(相当于创建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31.l n 01.txt 创建快捷方式 32.g edit 01.txt 编辑文件的内容 33.c at 01.txt 查看所编辑的内容 34.c at 01.txt > 02.txt 合并文件 35.g rep–n ‘a’grep.txt 搜素文件当中带a的文件 36.g rep–i ‘a’grep.txt搜素文件当中带a的文件(忽略大小写) 37.–-help 查找帮助文档 38.f ind 查找文件 39.c p a b 将a文件下的内容整体复制到b文件夹下(无效的文 件无法复制) 40.c p a/* b 将a文件夹下的所有内容复制到b文件夹下 41.m v a b 将a文件夹整体移动到b文件夹下 42.–v 显示移动进度 43.–I 表示操作的时候显示的提示(y表示确定)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复习进程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 《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

Linux命令大全完整版

Linux命令大全完整版 目录 目录..................................................................... I 1.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1) adduser (1) chfn(change finger information) (1) chsh(change shell) (1) date (2) exit (3) finger (4) free (5) fwhois (5) gitps(gnu interactive tools process status) (5) groupdel(group delete) (6) groupmod(group modify) (6) halt (7) id (7) kill (8) last (8) lastb (8) login (9) logname (9) logout (9) logrotate (9) newgrp (10) nice (10) procinfo(process information) (11) ps(process status) (11) pstree(process status tree) (14) reboot (15)

rlogin(remote login) (16) rsh(remote shell) (16) rwho (16) screen (17) shutdown (17) sliplogin (18) su(super user) (18) sudo (19) suspend (19) swatch(simple watcher) (20) tload (20) top (21) uname (21) useradd (22) userconf (22) userdel (23) usermod (23) vlock(virtual console lock) (24) w (24) who (25) whoami (25) whois (25) 2. linux系统设置命令 (27) alias (27) apmd(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daemon) (27) aumix(audio mixer) (27) bind (29) chkconfig(check config) (29) chroot(change root) (30)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传智 韩顺平 linux 课程笔记1(吐血整理)

Linux视频教程(韩顺平)听课笔记1 (RedHat) 1、老师联系方式:hanshu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d5987212.html, 2、linux for工作 (1)linux系统管理员——linux系统的维护、配置等 (2)linux程序员——需c/c++、java,php、jsp等 ①linux软件工程师(pc) ②linux嵌入式开发(单片机、芯片) 3、学习linux的步骤 (1)第一阶段:linux平台上的开发,包括vi,gcc,gdb,make,jdk,tomcat,mysql...和linux基本操作 (2)第二阶段:加厚c语言功底《c专家编程》或是java语言 (3)第三阶段:学习unix环境高级编程《unix环境高级编程》 (4)第四阶段:linux应用系统开发/linux嵌入式开发 4、计算机学习的正确道路 5、推荐书籍 -《鸟哥的Linux的私房菜基础学习篇》鸟哥、许伟、林彩娥等编著 -《Linux编程从入门到精通》宫虎波编著 -《Linux内核完全剖析》赵炯编著 6、关机命令 shutdown -h now立即进行关机 shutdown -r now现在重新启动计算机 -t sec : -t后面加秒数,即”过几秒后关机” -k: 不是要真的关机,只是发送警告信息

-r: 在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就重新启动 -h: 将系统服务停掉后,立即关机 -n: 不经过init程序,直接以shutdown关机 -f: 关机并启动之后,强制略过fsck的磁盘检查 -F: 系统重新启动之后,强制进行fsck的磁盘检查 -c: 取消已经在进行的shutdown命令内容 reboot 现在重新启动计算机 7、用户登录 登录时尽量少用root账户登录,因为它是系统管理员,最大的权限,难免操作失误。可以利用普通用户登录,登录后再用“su -”命令来切换成系统管理员身份。 8、进入桌面(命令行界面进入图形界面) startx 9、用户注销 在提示符下输入logout即可。 10、vi进行开发java和c/c++程序 -java程序 -vi Hello.java -输入i,进入到插入模式,写好代码 -输入Esc键,进入命令模式 -输入冒号:[wq 表示退出保存,q!表示退出不保存] -编译javac Hello.java -运行java Hello -c程序 -gcc o自定义文件名Hello.cpp[参数o表示可自定义生成的out文件名,否则默认为a. out]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常用总结linux命令

Linux与unix对比: 1. Unix的历史久于linux. Linux的思想源于Unix 2. UNIX是商业软件,而Linux是自由软件,免费、公开源代码。 3. linux的核心是免费,核心开放自由使用.而unix的核心并不公开。 Linux的应用领域: 服务端,嵌入式,家庭信息的系统 网络嵌入式:虚拟私有网络(VPN),路由器(Router) 家电生活:影像电话、数字监视系统 服务端:web服务器,Linux系统 Linux有哪些版本: Febora,ubuntu,redhat(中国),debian,centOS Vmware虚拟机的介绍: 虚拟机的定义: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虚拟机的特点: 1.基于一台电脑 2.虚拟多台计算机 3.便于安装和删除 Vmware虚拟机操作 1.虚拟机界面布局 2.虚拟机操作功能 3.新建虚拟机系统 虚拟机与物理机的异同: 虚拟机使用的技术:虚拟技术 虚拟机与物理机异同 1. 保证主机的快速运行,减少不必要的垃圾安装程序 2.安全性高:保密比较好的,单独在一个环境下面运行 3.使用方便:在虚拟机中随便安装和彻底删除 4.费用便宜:维护降低,降低软硬件设备的成本 1.2 安装Linux时最少需要两个分区硬盘分区(至少分/、swap(Swap交换分区设为物理内存的二倍), 可多分一个/home作为练习) Linux的安装步骤: 1、载入系统数据 2、系统分区划分 3、系统初始配置 Linux的系统目录: / 根目录,存放系统命令和用户数据等 /boot 存放与Linux启动相关的程序 /home 用户目录,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 /tmp 临时文件 /usr 是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usr/local 自已安装程序安装在此

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基基础知识点总结 1.2.3.4.5.6.7.8.9. 土的组成:固态,液态,气态 土中的水:结合水(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土中的气体:自由气体和封闭气体。 粘性土由于其含水率的不同分: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流动状态。土的结构:是指土粒(或团粒)的大小,形状,互相排列及联接的特征。土的结构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流土:是指在向上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者颗粒群同时移动而流失的现象。管用: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走的现象 地基沉降量:指在地基土压缩变形达固结稳定的最大沉降量,或是指地基土在外荷载作用下,变形完全稳定时基底处的最大塑向位移。 10.11. 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摩擦力,粘聚力 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三周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和选择。、 12.13.14. 土的破坏性态: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破坏 挡土墙的分类: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支撑式,锚定式,板桩式,加筋式,柱板式,框架式。

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土的性质;挡土墙的位移方向;挡土墙的形状墙背的光滑程度和结构形式;墙后填土的性质,包括填土的中毒,含水率,内摩察角和粘聚力的大小;挡土墙的性质。 15.刚性基础: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地基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某一断面不会出现裂缝,这时基础内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醒基础。 16.柔性基础:基础在基底反力作用下载某一断面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若超过了基础圬工的强度极限,为防止基础在某一断面开裂甚至断裂,可将刚性基础尺寸重新设计,并在基础中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这种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17.18. 浅基础的类型:刚性扩大基础,单独和联合基础,条形基础,法板和箱形基础,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排水基地检验与处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拆模,养生,基坑回填。 19.20.21. 基坑排水:明沟法排水,井点发降水 按土对桩的支撑性状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灌注桩和预制桩。 桩基础的优缺点:优点: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上拔的力稳定性好,可以提高地基处的刚度改变其自震频率,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便于实现基础工程机械化和工业化。缺点:造价高,容易偏,纠偏能力复杂,施工难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