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子学习题

牧草种子学习题
牧草种子学习题

注:判断题好好看看课本

识图题参考:第一章:图1-2、1-3、1-4、1-5、1-8、1-10、1-12

名词解释

真种子: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如银杏、大豆、棉花、十字花科、瓜类等

1、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起,由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形成。

2、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存在于毛细血管和细胞间隙(或.以游离状态存在的

水称自由水,可挥发)

3、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KOH。

4、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

5、包衣: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不明显改变种子原有形状和大小—用于大粒规则的种子。

6、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7、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8、硬实:由于中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硬实。

9、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0、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水滴的现象。

11、混合样品:又称原始样品,由同一种子批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的

12、自动分级:种子堆移动时,种子堆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会聚集在相同的部位,使种堆中的各个组分发生重新分配

和聚集的现象,称自动分级

13、种子后熟:种子收获后有些种子形态上已经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成熟的现象。

14、吸胀损伤:某些种子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胀,因水分进入过快而发生细胞或组织内部损伤导致发芽率和出芽率

下降。

15、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16、农业种子:凡农业生产中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

17、糊粉层:当种子开始成熟时,胚乳表面的细胞垂直分裂,形成长方形小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有一层或多层,它们

的细胞壁加厚,细胞内产生被叫做糊粉粒的蛋白体,故称为糊粉层。

18、静止角:指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圆锥体的斜面和底部直径构成的夹角

19、自流角:指种粒在一斜面上开始滚动到决大多数种子滚完,两个斜面与底面构成的夹角

20、安全水分:种子能安全渡过整个贮藏期,可以含有的最高水分即安全水分

一、填空题:

1、牧草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残茬清理和蔬枝)可提高种子产量。

2、禾本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胚乳)中;

豆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子叶)中。

3、(干燥和低温)是种子贮藏和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4、国际上推荐种子干燥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0.6-43.3℃)否则会影响其生活力。

5、一般种子萌发吸收量(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变化的曲线。

6、种子审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植物品种在繁殖过程中所生产种子的(基因纯度)和(一致性)_。

7、种子中的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8、种子寿命的长短是多方面因素决定,一般豆科种子较禾本科植物种子寿命(长),多年生植物种子寿命比一年生植物种子寿(命短)_。

9、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能(50%)正常发芽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界限。

10、多数植物种子萌发属光不敏感型,有些种子在萌发时对光有特殊要求:苋菜属(忌光)型,早熟禾属(光需)型,烟草属(光促)型。

11、最低温度是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达到(最高发芽率)百分率所处的温度。

12、种子中蛋白质包括简单蛋白和复合蛋白,期中简单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

13、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常采用(标准发芽试验)。

14、植物学上的真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例如生产上利用的(白三叶)种子就是植物学上的真种子。

15、种子萌发经历(吸胀、萌动、发芽)三阶段。

16、在检查种子净度时为准确反映出种子中有生命杂质的含量,还需对(其他植物种子)进行测定分析。?

17、在检查种子堆湿度变化时,需根据春秋季节种子堆水分的变化规律查确定检查的部位,即春查(面),夏查(底)。18、一般成熟种子中(糊粉层)是活细胞组织。

19、烘干法是种子含水量标准的测定方法,一般以(105℃)低温烘干和(130℃)高温烘干为测定大多数植物种子的标准方法。

三、问答题(仅供参考)

1、种子安全水分确定的依据

种子的临界水分: 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

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一般原则:安全水分 临界水分

种子的贮藏环境:气候:低温干燥---可以高一些

仓贮条件:好---可以高一些

2、审定种子的级别有那些种

各国对各代种子的要求和标准不同,在种子审定中采用的等级划分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国家或组织一般将审定种子分为四级,个别的分为三级或五级。

1.育种家分离种子2.核心种子

3.育种家种子4.基础种子

5.登记种子6.审定种子

7.商品种子

种子审定制度中一般仅包括从育种家种子到审定种子范围内的种子。所谓三级、四级、五级种子审定制度,指的就是从育种家种子到审定种子的划分级别。

3、简述牧草种子化学成分组成及作用

种子内化学成分大致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生理活性物质及水分五大类

(1)、种子中所有的糖类物质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种子的碳水化合物大致分为:组成植物组织的,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以游离态存在于种子中,成为各种代谢作用的能源及物质合成基础材料的,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浆糖等,前者秸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后者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它是种于中重要的三大贮藏营养物质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呼吸基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便供给胚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能量。牧草种子中糖类的总量占干物质重量随种类而异,一般在25%~70%,其存在形式有多种多样,包括可溶性糖和不溶性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等多糖类。

(2)、蛋白质是是种子中的主要含N物质,另有极少量非蛋白质态N(游离氨基酸、酰胺类),分布于胚和糊粉层中。构成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的基础物质。催化、调节机体代谢活动的酶和某些激素等都是蛋白质或蛋白质的衍生物。蛋白质在种子的生命活动和遗传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差异很大,豆科牧草种子的蛋白质一般为干重的20~40%,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但部分野生禾本科牧草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可达20%以上。

(3)、脂类是所有类似于脂肪物质的统称。可分为两大类,即脂肪和磷脂(拟脂),前者以贮藏物质的状态存在于种子细胞中,后者是构成种子原生质的必要成分。

(4)种子中含有30多种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对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种子中的含量要比在绿色植物体内低得多。种子中的这些无机物质多数是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的,随着种子的发芽转化为无机状态。

4、哈伦顿准则的主要内容

种子水分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最大因素,依据二者与种子寿命的关系,哈伦顿(Harrington)提出如下准则:种子水分在5~14% 范围内,每降低1%,种子寿命延长1倍;贮藏温度在1~50℃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寿命也延长1倍;

5、种子生活力丧失的原因

1、营养物质耗尽

2、有毒有害物质积累

(1)细胞中某些生化反应发生差错时,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2)细胞中清除毒物的系统失效时,会使有毒害物质得以积累。

3、内源激素失衡

4、膜系统损伤

5、生物大分子变性

6、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6、种子包衣的优点

(1)披衣:处理后不增加种子体积的方式—一般大粒种子用此方式。

(2)丸衣:种子外面包上一层物质,种子体积增大,通常用于体积小或外形不规则的种子,使之规范化以利播种。

优点:a.利于机械播种(增加了重量和体积,使飞播落种均匀);

b.有利于创造萌发的微环境,如:丸衣中加入生长调节剂、肥料、农药;有利于幼苗前期生长;

c.保护果皮、种皮免受损伤或鸟、虫、菌的危害。

(不足:a.有衣包被种子,出苗稍慢些;b.丸化处理后,不易长期贮藏)

7、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三因子假说(模型)的主要内容

(1)种子休眠三因素假说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是种子休眠与萌发所必需的调节剂。种子中可能存在8种激素的生理状态,处于生理活跃浓度的这3类激素,缺少任何一种都可能指示种于处于休眠或萌发状态。种子休眠生理的起因可归纳为:一种情况是缺少赤霉素;另一种情况是存在脱落酸而缺少细胞分裂素,这样即使赤霉素存在也是无效的。一般赤霉素存在于胚体内部,而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则分布于胚体之外。(备注:这种表述为书中所写)

(相关资料的表述为:该模型不仅表明了每种激素的作用,而且也表明了各激素间的互作效应:

? GA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种子中无足够量GA,种子不可能萌发

? ABA是诱发种子休眠的主要激素,种子中虽有GA但同时存在ABA种子休眠,因为ABA抑制GA作用的发挥

? CK并不单独对休眠与萌发起作用,不是萌发所必需的激素,但能抵消ABA的作用使因存在ABA而休眠的种子萌发)8、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成熟阶段

(一)禾本科牧草种子的成熟阶段

(1)、乳熟期禾本科牧草种子成熟过程的第一时期,这一时期颖果为绿色,内外稃呈绿色,种子内含物呈白色乳汁状。此时种子体积已达最大限度,含水量较高,胚已发育完成,少数种子虽具发芽能力,但种苗生长不正常。

(2)、腊熟期颖片和内外稃开始褪绿,颖果呈固有色泽,内含物呈蜡状,用指甲压时易破碎,养分积累趋向缓慢。

蜡熟后期,颖果逐渐硬化,稃片呈固有色泽。

(3)、完熟期禾本科牧草种子成熟的结束时期,颖果干燥强韧,体积缩小,内含物呈粉质或角质状,指甲不易使其破碎,稃片呈固有色泽。很多牧草种子开始自然落粒。

二)豆科牧草种子的成熟阶

1、绿熟期荚果和种于均呈鲜绿色,种子体积基本长足,含水量高,容易用手指挤碎.

2、黄熟前期荚果转黄绿色,种皮呈绿色,比较硬,但容易用指甲刻破,种子体积达最大。

3、黄熟后期荚果褪绿,种皮呈固有色,种子体积缩小,不易用指甲刻破。

4、完熟期荚壳干缩,呈固有色泽,种子变硬。

9、种子萌发期间生理生化有哪些变化

10、种子入库“五分开”内容

(1)干湿种子分开(2)有虫无虫种子分开(3)新陈种子分开(4)不同种类及品种分开(5)不同纯净度分开

11、安全储藏种子的技术要点

种子安全贮藏的指标是:RH% + ? F ≤100 一、牧草种子的包装二、牧草种子贮藏库(一)种子仓库的基本特点1.防水2.防杂3.防鼠、防虫、防菌4.防火

(二)中子仓库的类型1.普通贮藏库2.冷藏库3.牧草种质资源库

12、硬实种子不透水的原因

(1)种皮结构特性——有角质层、有栅状细胞、有明线(2)含可变性果胶——所含水分一旦迅速失去,即硬化不再吸

水(3)种脐特性——种脐象一个阀门,外界水分高就膨胀关闭

13、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措施

原因:1种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种子,除了胚以外的部分均已成熟且已收获,却不能萌发,因为胚未成熟

2. 种被影响——许多种子在成熟后,种被常成为萌发障碍而使种子处于不能萌发状态。

种被障碍种子萌发又分三种情况(1)种被的不透水性(2)种被不透气性(3)种被的机械约束作用

3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5. 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

种子休眠控制包括:(1延长休眠——发挥休眠的有利方面(2)打破休眠——减少休眠的不便

控制的主要途径:(1)选育种——长久而经济,依据是休眠能遗传且品种间有差异(系统选种、杂交育种)

(2)田间喷药----促熟用乙烯利、促麦黄(乙基黄原酸钠)等;抑萌:常用抑萌剂、青鲜素等

(3)贮藏:高温--可打破某些种子休眠,如麦类热进仓;低温--可延长休眠

予措——打破种子休眠,以利播种或发芽

14、种子的临界水分、平衡水分、安全水分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1.种子的临界水分:种子中自由水将出现而未出现时种子内所含的水分或种子内自由水刚刚去尽,所留下的全部结合水的含量,即为种子的临界水分。安全水分定的越低,越有利于种子贮藏,但降水分要花费人

力物力,因此,安全水分确定应因时、因地、因种子量、种子用

途而定。

种子平衡水分的应用

(1)用平衡水分确定种子的安全贮藏水平。

(2)以平衡水分判断某一条件下种子是否发生吸湿或解吸的水分界限。

(3)可将平衡水分看作是某一条件下种子的最大持水量(或失水限度)。

平衡水分是衡量种子吸湿性动态变化的主要指标!温度不变时,平衡水分与外界相对湿度呈正比

一般的变化规律是:相对湿度不变,平衡水分与温度呈反比:温湿度均不变,平衡水分因作物种类而异:

油分含量高——平衡水分低

15、种子中碳水化合物的累积特点(P61-P62)

(1)、当胚囊充满胚乳细胞,胚乳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积累

(2)、累计顺序:腹部到背部,基部到顶部;

(3)、果皮:临时储存库,然后转移到胚、胚乳

(4)、胚在成熟前累积一些,后期减少,转移到胚乳中。

(5)、乳熟前,以还原糖(蔗糖、果聚糖)为主,而后以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

16、种子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1)生长阶段:细胞分裂延伸为主(2)物质积累阶段:细胞分裂停止,物质积累旺盛,鲜干重迅速上升,相对含水量下降(3)成熟阶段:干重稳定,相对含水量迅速下降

17、种子成熟收获的原则?指示适宜收获的定时指标

收获原则:(1)种子完全成熟(2)种子便于收获、清选(3)对于种子的自然灾害尚未开始或为明显增强时

指标:(1)种子水分(2)种子硬度(3)种子果实、花序颜色(4)基部的褐色层(5)籽粒的落粒率

18、种子原生休眠和次生休眠的含义?休眠的意义?

原初休眠——指种子在成熟中后期自然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萌发的特性,又称自发休眠

二次休眠——又称次生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

陷入休眠;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2. 意义:种子休眠在生物学上和农业生产上均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上——种子休眠是一种优良的生物特性,是种子植物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适应性,有利于世代延绵;干湿冷热交替地区生长的种子一般都有明显休眠期。

农业方面:有利方面:避免成熟时遇雨穗发芽,丰产丰收减少贮藏时损失,影响发芽结果。不利方面:有时降低种用价值造成加工、除草困难

19、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见13题)

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2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草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草业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生态学、土壤学、动物学、草地管理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牧草栽培学、牧草育种学、草原保护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草业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了解我国农业、畜牧业和草业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科技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调研谋策、组织管理、语言与文学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军事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草业科学、农学、畜牧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草地调查与规划学、草地管理学、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牧草饲料作物育种学、牧草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学、草原保护学、动物学、牧草种子学、畜牧学。 (四)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修业年限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 (五)全学程时间安排 全学程总周数为168周,具体分配如下: 1、理论教学101周 2、实践教学45周 3、考试14周 4、毕业教育1周 5、机动7周 (六)成绩考核 按《内蒙古农业大学本专科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大学生就业指导课2 学分,由招生就业处组织教学考核,计入总学分。 (七)授予学位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及实践教学安排(见表1、2、3、4) (九)课程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见表5)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

生物统计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 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 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 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 何基本要求?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 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 13. 4 13. 8 14. 4 14. 7 14. 8 14. 4 13. 9 13. 13. 12. 8 12. 5 12. 3 12. 1 11. 8 11. 10. 1 11. 1 10. 1 11. 6 12. 12. 12. 7 12. 6 13. 4 13. 5 13. 5 14. 15. 15. 1 14. 1 13. 5 13. 5 13. 2 12. 7 12. 8 16. 3 12. 1 11. 7 11. 2 10. 5 10. 5 11. 3 11. 8 12. 2 12. 4 12. 8 12. 8 13. 3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牧草栽培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牧草:广义:泛指能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包括草本型、藤本型、小灌木、半灌木、灌木以及部分乔木的枝叶。 狭义:仅指被家畜采食的一切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作物。 牧草生长发育: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产生,要经历一系列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过程称为牧草的生长发育。 人工草地建植:人们有计划开垦一部分土地,采用翻耕、播种的方法,因地制宜的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饲用灌木或半灌木,从而获得优质丰富的饲草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混播:在同一地块,同期混后种植两种(品种)或两种以上牧草的种植方式。 草田轮作:以粮棉油为主要任务的轮作中加入多年生牧草的轮作方式。 多年生牧草保护播种:多年生牧草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 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调节土壤耕作层和表层状况,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关系得到改善,为牧草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二、各章重点 绪论 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 2)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变大 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 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 5)防护功能减弱 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 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 第一章 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 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 ?贮藏养分的作用 ?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

牧草种子学习题

注:判断题好好看看课本 识图题参考:第一章:图1-2、1-3、1-4、1-5、1-8、1-10、1-12 名词解释 真种子:指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如银杏、大豆、棉花、十字花科、瓜类等 1、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起,由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形成。 2、自由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存在于毛细血管和细胞间隙(或.以游离状态存在的 水称自由水,可挥发) 3、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要KOH。 4、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 5、包衣: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不明显改变种子原有形状和大小—用于大粒规则的种子。 6、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7、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8、硬实:由于中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硬实。 9、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0、种子结露:指由于温、湿度变化而使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水滴的现象。 11、混合样品:又称原始样品,由同一种子批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的 12、自动分级:种子堆移动时,种子堆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会聚集在相同的部位,使种堆中的各个组分发生重新分配 和聚集的现象,称自动分级 13、种子后熟:种子收获后有些种子形态上已经成熟,但生理上还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成熟的现象。 14、吸胀损伤:某些种子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胀,因水分进入过快而发生细胞或组织内部损伤导致发芽率和出芽率 下降。 15、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16、农业种子:凡农业生产中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 17、糊粉层:当种子开始成熟时,胚乳表面的细胞垂直分裂,形成长方形小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有一层或多层,它们 的细胞壁加厚,细胞内产生被叫做糊粉粒的蛋白体,故称为糊粉层。 18、静止角:指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圆锥体的斜面和底部直径构成的夹角 19、自流角:指种粒在一斜面上开始滚动到决大多数种子滚完,两个斜面与底面构成的夹角 20、安全水分:种子能安全渡过整个贮藏期,可以含有的最高水分即安全水分 一、填空题: 1、牧草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残茬清理和蔬枝)可提高种子产量。 2、禾本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胚乳)中; 豆科植物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于(子叶)中。 3、(干燥和低温)是种子贮藏和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4、国际上推荐种子干燥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0.6-43.3℃)否则会影响其生活力。 5、一般种子萌发吸收量(纵坐标)随时间(横坐标)变化的曲线。 6、种子审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植物品种在繁殖过程中所生产种子的(基因纯度)和(一致性)_。 7、种子中的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8、种子寿命的长短是多方面因素决定,一般豆科种子较禾本科植物种子寿命(长),多年生植物种子寿命比一年生植物种子寿(命短)_。 9、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能(50%)正常发芽的最低和最高温度界限。 10、多数植物种子萌发属光不敏感型,有些种子在萌发时对光有特殊要求:苋菜属(忌光)型,早熟禾属(光需)型,烟草属(光促)型。 11、最低温度是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达到(最高发芽率)百分率所处的温度。 12、种子中蛋白质包括简单蛋白和复合蛋白,期中简单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 13、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常采用(标准发芽试验)。

饲草生产学资料 (整理版)

饲草生产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牧草、饲料作物 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 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 物。 2、环境: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 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 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 条件的综合。 3、分蘖期、分枝期 分蘖期:禾本科牧草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分枝期:豆科牧草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4、基肥、种肥、追肥 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播种时与种 子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要,在其生长发育期 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5、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 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平地撒播时应先将整好的地用镇压器压实,撒上种子,然后用轻耙或再用镇压器镇压。 条播: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 点播(穴播):方法是在行上或垄上开穴播种,或在行中开沟隔一定距离点播种子。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的种植方称为混播。 6、发芽率和发芽势 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0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快慢和是否均匀。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 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牧草视种类不同而分别予以规定计算发芽 势的日期约为3—7天。 7、草地、草业 草地: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 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活产品等 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草业:以草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生产牧草及草产品和家畜及畜产品为 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8、放牧强度、载畜量。 放牧强度:草地被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在理论上的表现:利用率=采食率…… 适当放牧,利用率<采食率……重牧,利用率>采食率……轻牧。 载畜量:指一定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的 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天数及放牧头数。 8、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9、以磷增氮: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轮作、混作中,优先把磷肥分配给豆科 植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磷素的同时,可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氮素营养。 10、土壤、土壤肥力: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 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 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11、根瘤菌接种 根瘤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播种前一定要注意选择同一种族的根瘤菌与种子 混拌均匀即进行接种。 12、秸秆氨化 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溶液等,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13、草地农业 草地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把畜牧业和草地充分纳入农业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教案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草业教研室 伍莲 二00八年2月25日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就饲草生产本学科的性 质而言,属于植物性生产的范畴,在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应用而言,饲草生产直接服务于畜牧业,是畜牧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 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丰产潜力,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高效的饲料, 并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2、牧草的特征特性; 3、牧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主要牧草的生产性能和栽培技术; 5、牧草的利用途径和加工原理(青贮)。 (二)能力技能方面 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术; 2、掌握青贮的一般技术和操作方法; 3、掌握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一)使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饲草生产学》(董宽虎主编,第一版)为教材。实验 指导书采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教研室编写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学实习指导》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9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讲授纲要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基本概念(1学时) 2、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 3、国内外牧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 4、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1学时) 5、前景展望(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饲草的概念 2、了解饲草生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 难点: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1、饲草的概念 2、饲草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饲草地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5、前景展望 第二章农学基础(6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牧草的生长发育(2学时)

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SPECIAL ISSUE FOR FORAGE 专辑 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邵长勇1,3,王德成1,4,尤泳1,王光辉1,唐欣2,王志琴1 ,梁凤臣3,赵立静3,刘亮东1 (1.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南?250100;3.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济南?250100;4.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O539; S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264(2014)11/12-0009-04 摘 要:草种,作为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 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状况是关系到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成败的首要因素。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牧草种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认为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牧草种子生产的市场潜力巨大。 关键词:牧草产业;牧草种子;发展现状 草种,作为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的牧草种子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畜牧业推进和绿化景观的重视,发展草种子生产的市场潜力巨大。本文针对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规模、种子管理、种子繁育、种子标准及种子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牧草种子产业的发展及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规模现状 我国天然草地的面积为60.000万亩,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0.7%,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和林地面积的4倍。草地在国土绿化、牧业发展、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从图1可以看出,2001年我国牧草种子面积为235.50万亩,2002年为278.44万亩,略有增加;到2004年生产面积增加为410.34万亩,2005年又下滑到330.73万亩,2006~2009年维持在330万亩左右,2010年又大幅度下降到275.91万亩。 相对于牧草种子生产面积,我国牧草种子的产量不稳定[4]。从发展趋势来看,2001年以来,整体变动趋势不明朗。2001年的牧草总产量为1.275.58百t, [编者按] 目前,我国牧草生产中面临着总产不高、单产低、品种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如何让奶牛吃上优质饲草,已成为奶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奶业发展,草业先行,本刊将携手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共迎草业界的2个盛会,即7月18~20日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和8月10~13日中美牧草技术产品交流研讨会。为了让草业从业者和奶业同仁汲取更丰富的饲草知识,本刊特设立“牧草专辑”,在草业界各位专家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短期内筹集了10篇高水平论文。在这一专辑中,我们将以专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与广大从业者共同探讨如何种植优质饲草,提高牛奶质量和奶牛健康水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奶业与饲草业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14-05-08. 基金项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公益性行业 (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24);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 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QJ019)。 作者简介:邵长勇(1968-),男,山东省寿光市人,博士后,研究 员,主要从事种子工程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王德成(1965-),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

高丹草种植技术

得力 - 高丹草【牛羊鱼养殖用高产牧草种子】 优势: 得力高丹草是根据杂种优势原理,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而成,由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得力高丹草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且氢氰酸含量低食用安全,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次播种多次刈割,亩产鲜草总量0.8万-1.0万千克,肥水条件充足,总产量可达1.4万-2.0万千克。干草中粗蛋白、粗脂肪均高于双亲,含糖量较高,适宜青贮。可以用来养牛、羊、兔、鹅和鱼等畜禽。 得力高丹草是苏丹草的最新杂交组合,具有极高的鲜草产量,充分显示出杂种的优势。在阿根廷、美国等美洲国家使用极其广泛,近两年引进国内,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优质的水产渔业用草。 特性简介: 1.产量高:亩产鲜草10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20000公斤以上。2.品质好:经分析,高丹草粗蛋白、粗脂肪占鲜重百分比分别为2.49%和0.6%,而占干重百分比达到14.07%和3.39%。鲜草喂鱼—般12 - 15公斤可产活鱼0.5公斤。 3.适口性好:经各地试饲,均反映鱼特别喜食高丹草,株高1 - 1.2米的高丹草,可以被鱼吃光,而苏丹草却留下了残茎。 4.抗逆性强由于杂交优势,报系发达.吸收能力旺盛。 生长特点: 得力高丹草根系发达,茎高可达2-3m,分蘖能力强,叶量丰富。得力高丹草为喜温植物,它与传统品种苏丹草相比,具有更长的营养生长时间、更高的消化率以及更高的产量,而且抗旱性强、耐热、较耐寒,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供草期一般为5~10月。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8-10℃,最适发芽温度20-30℃。高丹草为光周期敏感型植物,表现出很好的晚熟特性,营养生长期比一般品种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土壤、微酸性土和轻度盐碱地均可种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分蘖能力强,在灌溉条件下,北方可刈割3-4次,南方可刈割6-8次,最高亩产鲜草13吨。适于青饲、青贮,也可直接放牧和调制干草。 种植要点 1.播种期:适宜土壤温度15℃,适宜春播,清明至谷雨为宜; 2.播种方法:可条播或穴播。亩播种量1.0 – 1.5公斤,播种深度2 -3cm,条播行距15-30厘米;

牧草学试卷

附件1: 《牧草学》科目大纲

四川农业大学牧草种子学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试题 考试时间:2003/11/18 课程名称:牧草种子学正考题:√ 适用专业年级:草00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种子活力 2,农业种子 3,种子寿命 4,后熟 5,发芽势 6,发芽力 7,种子萌发 8,种子批 9,种子劣变 10,潜在种子产量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牧草种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顺序通常是由外向内分化的. 2,常见的禾本科,豆科牧草种子的胚乳发育时,形成的是细胞型胚乳.

3,种子成熟时,初期湿度过低使种子成熟期延长,温度过低则使物质积累不足种子干秕. 4,硬实是由种子后熟作用不完全引起的,它是种子休眠的一种表现形式. 5,激素调节学说指出,种子休眠是由ABA引起的,通过GA可诱导产生ABA抑制的水解酶类,所以引起休眠的生理原因实质是缺乏GA. 6,牧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吸胀时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是区分死,活种子的关键时期. 7,种子发芽试验时,种子发芽率是指几次重复发芽率的平均值,只要发芽条件没有改变,就没有必要做重新试验. 8,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水分前期靠衬质势,后期主要靠渗透势. 9,牧草潜在种子产量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收获过程中机械设备损失造成的. 10,种子老化与恶变是由于储藏库的水分,湿度不合适,种子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引起的. 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完整种子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2,牧草种子萌发分为几个过程 3,牧草种子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是什么 5,牧草种子相对于农作物而言有哪些特点 四,问答题(30分) 1,引起牧草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打破休眠

《种子的奥秘》讲课稿

《种子的奥秘》

种子的奥秘课堂提纲 第1讲种子真有奥秘吗 一、引入 请同学组最后一个字是“子”的词 二、观看关于“种子的旅程”的视频 1.视频中用高速摄影机拍摄植物生长的过程 2.不同植物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风力、雨水、动物粪便等等) 三、请同学发表观看视频后的感想 我的感想:植物根据不同的自身特征,能够借助自然、借助动物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巧妙而有效,正验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规律,这或许就是种子的奥秘所在。 第2讲从不知道说起 一、引入 《大学》:知——止——定——静——安——虑——得

二、历史上在农业中有所贡献的人 1.伏羲氏 ·中华民族文明始祖 ·狩猎渔牧采集野果 ·观天察地创制八卦 伏羲+周文王+孔子→《易经》 2.神农氏 ·“五谷爷”“农皇爷” ·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3.杜康 ·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 4.淮南王——刘安 ·炼制丹药发明豆腐 三、“五谷丰登”的五谷 粟(稷)、黍、菽(豆)、麦、稻 分别是:小米、黄米、豆类、小麦、水稻 四、从古至今的播种器械发展 1.古代播种器械——耒耜(神农发明)

2.传统播种器械——耧车(耩子) 3.现代播种器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 五、古代关于农业的著述 1.《周记》(2400多年前西周:周公姬旦) 2.《汜胜之书》(汉朝:汜胜之) 3.《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4.《四时篡要》(唐代:韩鄂) 5.《农桑衣食撮要》(元代:鲁明善) 6.《王祯农书》(元代:王祯) 7.《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 总结:中华民族祖先,通过长期的辛勤劳作,在播种、收获、保藏、处理种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六、中西方的耕种方式 1.东方(中国)——家庭为单位 2.西方(美国)——个人为单位

8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

8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 一、黑麦草 黑麦草属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本属全世界有20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为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于献欧。一年生黑麦草名名意大利黑麦草,原产地不明。这两种黑麦草乃是具有世界栽培意义的禾本科牧草,目前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广泛用作乳牛、肉牛和羊的干草和放牧牧草。英国栽培草地近1亿亩。黑麦草是最重要栽培牧草之一。 黑麦草生长快,分蘖多少,繁殖力强,茎叶柔嫩光滑,品质极好,各种家畜均喜食。也是是鱼的好饲料,我国南方各地试种情况良好,浙江省湖南省等地已用于生产,是种极有发展前途的禾本科牧草。 二、鸡脚草 鸡脚草,别名鸭茅果园草。鸡脚草原产欧洲。现分布世界各地的温和地方。我国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均有生长,尚未大面积栽培。 鸡脚草叶多高产,能耐荫,适应性广,一旦长成可存活多年。耐牧[牧业,就是牛羊猪禽,放牧,即吃草这个动作]性强,亦可供青饲、制干草或青贮料。为世界重要禾本科牧草之一。我国南方各地试种情况良好,是一种比较有栽培意义的牧草。 鸭茅:叶多高产,乃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牧草。根系强大。丛生,草丛展开。茎基部扁平,光滑,高1米。叶在芽中成折叠状,,横切面成“V”形。基叶众多,叶片长而软,叶面及边缘粗糙。无叶耳,叶舌明显,膜质。叶鞘封闭,压扁成龙骨状。叶色蓝绿以至浓绿色。圆锥花序,长8---15㎝。小穗着生在穗轴一侧,密集成球状,簇生于穗轴的顶端,形似鸡足,故名。每小穗有花3---5朵端有短芒。种子千粒重1克。 三、无芒雀麦 雀麦,无芒草,禾萱草。无芒雀麦原产于欧洲亚洲,为世界最重要的禾本科牧草之一。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高原多生长于草甸暗栗钙土地带形成自然群落。 无芒雀麦适应性广,生活力强,是一种适口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牧草,也是一种极好的保土植物。我国吉林省已有几十年栽培历史,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地也在进行大面积栽培,南方各地试种情况良好,是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价值的重要 牧草之一。 植物学特征,无芒雀雀乃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牧草。根系发达,有短地下茎,蔓延很快,久则结成草皮。茎直立,圆形,株高130Cm,。叶薄,长而宽,叶脉细,叶缘有短刺毛。叶鞘完整,无叶耳,叶舌膜质,短而钝。茎叶光滑无毛,绿色略淡。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每小穗由4—8花组成。颖2片,大小不等,膜质,不脱落,狭而尖锐。外

2018大作业[0804]《种子学》答案

2018 西南大学大作业[0804]《种子学》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种子活力与种子劣变的关系是( )。 活力高劣变程度高 活力低劣变程度低 活力低劣变程度中等 活力高劣变程度低 2、通常种皮容易破裂降低活力的种皮颜色是( )。 黄色 红色Array 白色 紫色 3、 高活力种子首要的优越性是( )。 抵抗不量环境条件Array 提高田间出苗率 抗病虫杂草 节约播种费用 4、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的指标是( )。 幼苗活力 种子活力Array 种子发芽力

种子生活力 5、 实践证明能促进种子发芽的光线是( )。 远红光 蓝光 红光 紫光 6、种子胚休眠的原因是( )。 种皮不透水 胚尚未成熟 存在抑制物质 种皮不透气 7、 油菜种子中主要有毒物质是( )。 芥子甙 单宁 植物盐 植物碱 8、 种子中含有主要的水活性维生素是( )。 维生素A 维生素 B 维生素E

维生素D 9、 种子中大部分蛋白质属于( )。 复合蛋白质 醇溶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 球蛋白和清蛋白 10、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遇碘液产生( )。 红棕色Array 兰黑色 紫红色 深兰色 11、种子对水分的吸附和解吸以同等速率进行时的水分含量是( )。 游离水分 临界水分 结合水分Array 平衡水分 12、有胚乳植物种子指的是( )。 豆科和十字花科 葫芦科和锦葵科Array 禾本科和茄科

蔷薇科和菊科 13、 以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作物是( )。 甜菜和胡麻 胡萝卜和油菜 菠菜和烟草 甘薯和马铃薯 14、 类似种子的干果的农作物是( )。 E. 豆类和棉花 F. 小麦和玉米 胡麻和油菜 马铃薯和甘薯 15、 属于真种子的农作物是( )。 A. 棉花和油菜 B. 小麦和水稻 C. 荞麦和大麦 D. 玉米和大麻 主观题 16、脂肪酸价: 参考答案: 脂肪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17、油质酸败

牧草种子学

名词解释 1.真种子:即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净种子:报检者所描述的种或检验时发现的主要种,包括该种子的全部变种 和品种。 3.牧草种子学:研究科用于放牧、调制干草和青贮以及草坪和水土保持等植物 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及生产应用和实践的科学。 4.种脐:胚珠的珠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5.种孔:珠孔留下的痕迹。 6.自由水: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 具。 7.结合水: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 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 8.临界水分:自由书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饱和程度的束 缚水的含水量。 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10.平衡水分: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种子吸附和解吸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即 两者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种子含水量。 11.开花: 花器官发育至完全成熟暴露出来的过程。 12.花期:一株牧草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用的时间 13.传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助于外力从雄蕊开裂的花药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14.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和同株异花的传粉。最典型 的自花传粉是闭花传粉。 15.异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或 能萌发但不能受精,而传到另一株花的柱头上可以萌发并受精的传粉。16..受精:指到达柱头的花粉粒借助花粉管将精细胞送入胚囊中,使精子和卵子 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17.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经过一定时间仍不能萌发 的过程。 18.初生休眠:在种子脱离母株后一段时间后仍不能处于萌发状态的即先天性休 眠。 19.此生休眠:通过初生休眠的种子,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种子重回休眠状态 的休眠。 20.物理休眠:由于种皮或果皮不透水从而抑制种子萌所引起的休眠。 21.化学休眠:牧草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着某些抑制种子发芽的物质而引起的休眠。 22.机械休眠:由于种皮的机械束缚力量,使胚不能向外伸长,从而也导致种子不 能发芽而处于休眠状态。 23.生理休眠:种胚的生理抑制作用所引起的休眠。 24.形态休眠:种子自母体脱落后,由于种胚尚未发育成熟而不能萌发的休眠。 25.综合性休眠:种子的休眠受外源性休眠和内源休眠的双重影响 26.种子引发:也称种子渗透调节。是在控制条件下使种子缓慢吸水为萌发提前 进行生理准备的一种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 27.吸胀损伤:某些种子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吸胀,因水分进入过快而发生细 胞或组织内部损伤导致发芽率和出芽率下降。

牧草种子制种技术试题

课程:牧草种子制种技术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 制种技术 发芽率 种子生活力 种子寿命 种子批 二、填空题 1、风干后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生理活动很微弱,胚的生长几乎完全停止,处于_____或_____状态。 2、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物质积累的顺序,先是_____,而后是_____。 3、牧草种子的成熟包括_____上的成熟和_____上的成熟。 4、种子贮藏方法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5、种皮是由_____发育而来,果皮是由_____发育而来。 6、种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_____。 7、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_____、 _____。 8、根据种子在最适条件下贮藏时间的长短可将种子分为:_____、_____、_____。 9、种子萌发期间,呼吸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净度分析的关键是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叶在种子内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种子休眠的意义包括:对_____的适应,有利于_____的延续,有利于_____。 13、用物理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包括_____处理和_____处理。 14、牧草种子萌发的条件:_____,_____,_____。 15、种子本身的_____,贮藏环境中的_____,以及_____等决定种子劣变速度的主要原因。 16、播种时间因种而异,一年生牧草只能进行_____播。 17、比重清选法是利用种子与混杂物的_____和_____差异来清选种子。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休眠能够称之为真正的休眠。( ) A、强迫休眠 B、诱导休眠 C、生理休眠 D、深休眠 2、某些豆科牧草种子能明显地看到自种脐到合点之间有一条隆起的棱脊,是种皮上维管束所形成的隆起,称之为( ) A、种孔 B、种脊 C、疣瘤 D、基盘 3、成熟的胚一般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魏文娟,齐秀芳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甘肃省兰州(730070) E-mail:lianghaifeng213@https://www.360docs.net/doc/5d9640527.html, 摘要:本文从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性、种质资源与利用、市场开拓与生产管理、种子科学与研究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的发展状况,认真分析了限制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如何健全体系和加强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牧草种子,种子产业,质量管理 1 引言 牧草种子是合理利用草原、改良退化草地、建植人工草地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是水土保持工程和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材料,也是市场流通的重要商品,生产优质的牧草种子既可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生产手段,可为国家换取可观的外汇,促进种子国际贸易的发展[1]。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国家提出了大力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农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的“二元种植”为“三元种植”,把草业提到了农业种植结构中,从而拓展了牧草种子市场,使牧草种子需求量连年上升,供求矛盾突出,而且种子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牧草种子生产已在国民生产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将会掀起一个新的高潮,对于牧草种子的需求也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作为商品的牧草种子,其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使用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并且牧草种子的生产是促进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 我国是世界草原大国,草地面积为4亿hm2,居世界第2位。但由于生态系统脆弱,草原退化、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据估计,上述三化草原面积约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1/3左右,且每年仍在以133.3万hm2的速度扩展),导致草原生产能力低下,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草地畜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是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牧草种子的生产在8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牧草种子的总体生产水平是比较低的。 2.1 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性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主要生产黑麦草和一些热带牧草种子。西北、西南诸省(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气候、生态条件的多样性,所产牧草种类丰富,其中豆科牧草包括紫花首蓓、红豆草(Q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毛苔子(Viciavillosa )、草木犀和三叶草(Trifolium spp.)等。禾草主要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燕麦(Avena sativ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Dactyli sglomerata)等。海南省牧草种子生产已初具规模,主要分布在高温、雨量和光照适宜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在南部热带牧草种子生产的三亚市种畜场、三亚

动科_草地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草地按成因分类(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 2.草地按用途分类(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 3.根据利用年限可以将人工草地分为(永久性草地)(轮作草地)(临时草地)(天然草地)(补充草地)。 4.草地是“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5.草业包括的是个生产层是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 6.我国拥有(3.92亿hm2)的天然草地,成为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国。 7.秋季放牧生长结束前的(30)天左右应停止放牧 8.草地植物的分蘖类型有(根茎型—芦苇)、(根蘖型—甘草)、(疏从型—鸭茅)、(密从型—芨芨草)、(根茎—疏从型-----草地早熟禾)、(匍匐茎草类---白三叶)、(鳞茎型草类---野葱)、(根茎丛生草类---苜蓿)、(无茎莲座型草类---车前草)等。 9.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的枝条类型有长营养枝、短营养枝和(生殖枝)。 10. 用干物质和化学成分动态看草地合理利用①草地放牧利用应不迟于(抽穗—开花期)禾本科或(现蕾—开花期)(豆科),因为这两个时期是牧草消耗率的转折点,在这以前消化率高,以后则低。②草地刈割草应在(现蕾期—开花期)为好,因为此时营养物质的绝对量最高。 11.禾本科牧草种子成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12.根据寿命长短可以将多年生牧草分为(二年生植物)(少年生植物)(中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四大类。 13.牧草的再生性一般以(再生速度)(再生次数)(再生产草量)三个指标来表示。 14.一般牧草在第(1-2)次的产量较高,以后的产量逐渐下降。 15.构成豆科牧草饲草产量的主要因素有()()() 16.禾本科牧草种子主要由(种皮)(胚乳)(胚)组成,种子有叫(颖果)。 17.豆科牧草的花瓣包括(旗瓣)(翼瓣)(龙骨瓣) 18.豆科牧草的种子又叫(荚果),主要由(种皮)(胚乳)(胚)构成 19.禾本科牧草的小花由(3)个雄蕊(1)雌蕊组成。 20.豆科牧草的小花由(10)个雄蕊(1)雌蕊组成。 21.有效根瘤形状大而长,中心为(红色)色或(粉红色)色。 22.豆科牧草的授粉方式是(昆虫授粉),禾本科牧草的授粉方式是(靠风授粉)。 23.牧草的物候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果后营养期)和枯黄期。 24.一年生牧草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有(果实)或(种子) 25.两年生植物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头一年贮藏在(营养)器官,第二年贮藏在(种子)中。 26.多年生植物贮藏的部位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包括根系、根茎、茎的基部,(根茎)、鳞茎、块茎等。 27.多年生牧草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进行(营养)繁殖。 .草地生态平衡失调可以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两个基本标志表现出来。 28.饲用植物的生活型主要有(灌木),(半灌木),(多年生草本),(乔木),(一年生草本),(苔藓类)(地衣类)。 29.根据草地植物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将其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短生植物)。 30.根据植物对土壤盐分的适应性,可将草地植物分为(滤盐类),(嗜盐类)和(泌盐类)。 31.补播豆科牧草时给其接种根瘤菌是因为豆科牧草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32.草地植物群落中个体数量多并决定着群落主要特征的一些种称为(优势种),它们是草地植物群落中研究的重点。 33.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34.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和空气量、微生物的活动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5.土壤pH值对矿质盐的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1.饲用植物的经济类群有(禾本科草类),(豆科草类),(莎草科草类),(菊科草类),(藜科草类)(杂草类)。 36.北方草地主要有毒植物有(狼毒)、(毒芹)、(罗大戟)(醉马草)等 37.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类的划分依据采用生物气候指标中的(热量)和(降雨量)。 38.目前被大家公认的中国两大草地分类法(综合顺序法—任继周)和(植物-生境法--贾慎修)。

种子学综合实验2

《种子学综合实验Ⅱ》教学大纲

实验一普通休眠种子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目的 种子处理打破休眠和提高种子活力是保证田间苗齐、苗壮的有效措施,本实验目的是学习掌握温度处理、化学处理、破除硬实处理和层积处理等方法对种子休眠的破除。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温度处理 2. 化学处理 3. 破除硬实处理 4. 层积处理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仪器设备:人工气候箱、发芽盒、发芽纸、砂纸、培养皿、砂纸。 试剂:硫酸、赤霉素 材料:小麦、莴苣、水稻新收获种子和甘草种子 五、实验操作要点 1.温度处理有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两种方式 2.化学试剂处理 3.硬实破除处理先进性硬实率计算,然后用机械法或硫酸处理破除硬实,机械或硫酸破除硬实时应注意保持种子的完整性,如果造成机械损伤或化学灼伤会影响种子活力,在发芽试验中造成种子腐烂。 4.层及处理种子层积的过程可通过倒种来调节层积种子环境水分,同时检查种子是否霉变腐烂,对于不同的层积介质,其含水量不同。 实验二种子清选精选技术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主要作物种子外部形态、种子大小测定,了解各种种子的主要特性,并掌握运用这些特性进行种子鉴别、分析、加工和处理,同时掌握种子加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种子外部形态观察 2.种子解剖构造观察 3.种子胚类型观察

4.种子清选机械工作流程观察及使用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仪器:解剖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单面刀片、种子测微尺、游标卡尺、镊子、解剖针、种子脱粒机,种子清选机。 材料:各类农作物种子 五、实验操作要点 1.确定种子科别、果实类型和种子种类。 2.种子长、宽、厚度的测定柱形和卵形种子,有长宽之分而无宽厚之分,只用两个数值表示种子的大小,球形种子如油菜用直径表示大小,水稻、大麦种子常带有芒,应先去掉再测量种子长度。 3.种子外部形态观察 4.种子内部构造及胚类型的观察 5.种子脱粒机工作流程观察 6.种子清选机工作流程观察 7.种子加工机械观察 实验三种子真实性测定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种子真实性形态测定和化学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其鉴定依据。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种子真实性形态测定法 2.苯酚染色法。 3.愈创木酚染色法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仪器:放大镜、镊子、游标卡尺、刀片、培养皿、发芽盒、人工气候箱、指形管等。 材料: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品种及对照。 试剂:1.0%苯酚、0.3%碳酸钠、0.01%硫酸铜、0.5%愈创木酚、0.1%过氧化氢。 五、实验操作要点 1.从净种子中随机取种子400粒,分为4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 2.将种子平摊到光滑的白瓷盘上,对照本品种标准样品逐粒鉴别,必要时可用刀片将种子切开,观察其横切面形状及质地,将外部形态与本品种明显不同的种子挑出,计为异品种种子。 3.小麦种子纯度和真实性苯酚染色法是从净种子中数取小麦种子400粒,分为4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分别置于烧杯中,加自来水完全浸没种子,室温下放置18—24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