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空局下一代卫星Sentinels系列

欧空局下一代卫星Sentinels系列
欧空局下一代卫星Sentinels系列

欧洲航天局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由全球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共计 词条, 文字。 ? 首 页 ? 百 科 ? 图 片 ? 小 组 ? 论坛 ? 百科建站 ? 更 多 ? 帮助 ? 快速了解| ? 注册| ? 登录| ? ? ? 欧洲航天局 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 所属分类: 俄罗斯 太空 宇宙 月球 欧洲 美国 航天 欧洲航天局(欧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个政府间会议设立的,目标是专门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进欧洲各国在空间研究、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和欧洲航天器发射装置研制组织。 目录 ? ? 机构简介 ? ? 主要机构 ? ? 主要项目 ? ? 主要活动 ? ? 火箭研制 [显示全部] 欧洲航天局-机构简介

欧空局有14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加拿大与欧空局订有一个密切合作的协定。 欧空局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理事会领导,行政首长是总干事。欧空局1997年预算约为30亿埃居(35亿美元)。雇用的工作人员约为1,750人。 成员国必须参加强制性的科学和基础技术方案,但自行决定对地球观测、电信、空间运输系统、空间站和微重力方面的各个任选方案的贡献。 欧洲航天局-主要机构 (a )设在巴黎的总部,政治决定在此作出; (b )设在荷兰诺德韦克的欧洲航天研究和技术中心,它是欧空局的主要技术机构,大多数项目小组以及空间科学部和技术研究和支助工程师在此工作。欧洲航天研究和技术中心还提供有关的试验设施; (c )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空间操作中心,它负责所有卫星操作以及相应的地面设施和通信网络; (d )设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的欧洲航天研究所,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来自空间的地球观测数据; (e )设在德国porz-Wahn 的欧洲航天员中心,它协调所有欧洲航天员活动,包括未来欧洲航天员的培训。 欧空局还对设在库鲁的欧洲航天港圭亚那航天中心作出贡献。 欧洲航天局-主要项目

欧空局ENVISAT卫星

欧空局ENVISAT 卫星 卫星参数:

例图 Envisat-1简介 习晓环编 Envisat-1属极轨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之一(ESA Polar Platform),即将于今年7月升空。该卫星是欧洲迄今建造的最大的环境卫星,也是费用最高的地球观测卫星(总研制成本约25亿美元)。星上载有10种探测设备,其中4种是ERS-1/2所载设备的改进型,所载最大设备是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ASAR),可生成海洋、海岸、极地冰冠和陆地的高质量图象,为科学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象来研究海洋的变化。其他设备将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用于研究地球大气层及大气密度。作为ERS-1/2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延续,Envisat-1数据主要用于监视环境,即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层进行连续的观测,供制图、资源勘查、气象及灾害判断之用。下面简要介绍该星的有关情况。 设计特征该极轨平台由两个舱组成,即有效载荷舱和服务舱。有效载荷舱带有观察地球和大气层的仪器。平台和两个舱内部广泛采用模块式结构,因而可容纳各个特制尺寸和容量的有效载荷。服务舱利用了SPOT4对地观测卫星的许多设备。4个推进装置箱装有300kg的肼,供姿控和轨道控制用,足以使服务舱至少工作5年。服务舱还装有指令和控制用的S-波段终端,也可供ESA未来

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使用。该极轨平台的太阳帆板基于模块式原理,采用ESA 的“尤里卡”可修复平台。这是一种全新的平台,由装有太阳能蓄电池的刚性帆板构成,这些帆板发射时折叠,进入轨道后展开。飞行任务的功率要求规定了需采用多少太阳帆板:Envisat-1为14块帆板,提供6.6KW功率。有效载荷舱以同样灵活的方法由2~5段组成,每个长1.6m。Envisat-1包括4段,承载2000kg 的有效载荷。有效载荷舱的核心即有效载荷设备舱段,该舱段空间限定了装载有效载荷的最大能力,如数据记录器的数量,从而决定了数据存贮容量以及地球的通信信道数。有效载荷数据可以X-波段传送给卫星直接视界内的地面站(同时用两个100Mbit/s的信道),或者用直接覆盖欧洲的数据中继系统。 4个Envisat-1仪器:供研究陆地表面和海洋: ?>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ASAR),双极化,有400km的侧视成像范围和一组视角。 ?>中等分辨率成像频谱仪(HERIS),侧视成像范围1000km(可见光和红外),用于海洋颜色监测。 ?> 先进的跟踪扫描辐射计(AASTR),侧视成像范围500km(红外和可见光),供精确的海洋表面温度测量和陆地特性观察。 ?>先进的雷达高度计(RA-2),可确定风速,提供海洋循环信息。 Envisat-1还将携带能跟踪大气动力学数据的仪器,如: ?>Michelson干涉仪,供无源大气层探测(MIPAS),这是一个外缘探测干涉仪,测量上对流层和同温层的中红外频谱信号。 ?>全球臭氧层监视(GOMOS)仪,这是一个外缘观察频谱仪,用于以高垂直分辨率观察臭氧层和同温层的其它微量气体。 ?>大气层制图扫描成像吸收频谱仪(SCIAMACHY),它是一种外缘和天底观察成像频谱仪,用以观察大范围的微量气体。 ?>微波辐射计(MWR),测量大气层中的水含量(云、水蒸汽和雨滴)。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GPS系统 目前世界使用最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熟、可供全民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由28颗中高轨道卫星组成,其中4颗为备用星,均匀分布在距离地面约20000千米的6个倾斜轨道上。 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格洛纳斯是前苏联国防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冷战的产物。该系统耗资30多亿美元,于1995年投入使用,现在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管理。格洛纳斯是继GPS之后第2个军民两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伽利略系统 伽利略系统是欧空局与欧盟在1999年合作启动的,该系统民用信号精度最高可达1米。 计划中的伽利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Glove-A发射成功,第2颗实验卫星Glove-B在2007年4月27日由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 中国北斗系统 北斗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模式。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当初的“最高机密”,到今日向民用市场推广,北斗计划已经走过了20多年。曾经的主力科学家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院士,北斗系统的理论创始人也已经故去。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颗卫星将与2010年发射的5颗导航卫星共同组成“3+3”基本系统(即3颗GEO卫星加上3颗IGSO卫星),经一段时间在轨验证和系统联调后,将具备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条件。今明两年,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满足测绘、渔业、交通运输、气象、电信、水利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的应用需求。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冉承其介绍,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3年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系统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地面系统组成,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的中、低动态用户提供定位、短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已应用于水利、渔业、交通、救援等国民经济领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第二步,2012年左右,将建成由1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采用无源定位体制,具有定位、导航、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功能。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性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保留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航天控制入门

航天飞机 学号: 021110419 姓名:李鑫一.航天飞机的基本概念、飞行原理和构造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又称为太空梭或太空穿梭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它大大降低航天活动的费用,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飞行原理: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关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它是一种有翼、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 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 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刹车 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提供升力。 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 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 升入。因为机翼的关系,航天飞机 的有效载荷比例较低。设计者希望 以重复使用性来弥补这个缺点。 航天飞机除可在天地间运载人 员和货物之外,凭着它本身的容积大、可多人乘载和有效载荷量大的特点,还能在太空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研究工作。它可以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带到太空去释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毁坏的无人航天器,如低轨道卫星等人造天体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欧空局研制的“空间实验室”装进舱内,进行各项科研工作。 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大致有上升、轨道飞行、返回三个阶段。起飞命令下达后,航天飞机在助推火箭的推动下垂直上升,直至进入预定轨道,完成上升。进入轨道后,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熄火,由两台小型火箭发动机控制飞行。到达预定地点后,航天飞机开始工作。航天飞机完成任务后,便开始重新启动发动机,向着地球飞行。进入大气层后,航天飞机速度开始放慢,并像普通滑翔机一样滑翔着陆。 构造:航天飞机由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三大部分组成。 外部燃料箱:外表为铁锈颜色,主要由前部液氧箱、后部液氢箱以及连接前后两箱的箱间段组成。外部燃料箱负责为航天飞机的3台主发动机提供燃料。外部燃料箱是航天飞机三大模块中唯一不能重复使用的部分,发射后约8.5分钟,燃料耗尽,外部燃料箱便被坠入到

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事故

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事故 来源:新华网日期:2012/04/13 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1967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导致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第一位在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1971年7月: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于太空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因飞船失压身亡。 1980年3月18日: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燃料加注时发生爆炸,45名技术人员当场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医院后死亡。这次事故直到1989年才有了报道。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3秒后爆炸,包括1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1986年4月18日:据信携带着军事侦察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34D运载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8.5秒后发生爆炸。 1986年5月3日:携带价值5700万美元的一颗气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71秒后主发动机突然熄火,90秒时自毁。 1990年2月22日: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在发射两颗日本卫星时,在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起飞1分40秒后发生爆炸。 1990年9月7日:美国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体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从吊车上坠地,引发的大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990年10月4日:俄罗斯一枚天顶号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时于起飞几秒后发生爆炸,使发射设施遭受严重损坏。 1993年8月2日:据信携带着造价高昂的军事间谍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约2分钟后爆炸。

欧洲空间元器件协调委员会 ESCC 组织机构

欧洲空间元器件协调委员会(ESCC)组织机构 王飞 梁国文 1 ESCC简介 2002年10月8日欧洲空间元器件协调委员会在法国巴黎欧洲空间局总部成立。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空间机构,使用欧洲空间元器件的用户代表以及空间元器件制造厂的代表,共同签署了《成立欧洲空间元器件协调机构》(Founding Act of the European Space Components Coordination)的协议。协议倡议建立一个永久性机构欧洲空间元器件协调委员会(European Space Components Coordination),缩写为ESCC,负责制定太空项目元器件规范,进行元器件认证和采购。 2 ESCC的组织 2.1 ESCC的组织结构 ESCC由协调任务组织和执行任务组织两部分组成,其中协调任务组织包括:空间元器件指导委员会(SCSB),ESCC秘书处,元器件技术委员会(CTB),政策和标准工作组(PSWG),特别工作组(AD hoc WG)。执行任务组织:ESCC执行委员会。ESCC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协调任务组织

(1)空间元器件指导委员会(SCSB) ESCC的协调任务由SCSB全部承担。SCSB对ESCC系统的工作程序提供总的指导并进行管理。其下设元器件技术委员会、政策和标准工作组以及特殊任务小组。秘书处为其提供必要的秘书和行政支持。 (2)ESCC秘书处 ESCC秘书处由欧洲空间局(ESA)来配备。并且由ESA总裁确定的技术秘书来领导。秘书处为空间元器件指导委员会提供一般的秘书和行政支持,包括技术秘书负责的SCSB和其他组织实体之间的永久性联络和沟通。 (3)元器件技术委员会(CTB) CTB是SCSB的下属实体,它主要负责欧洲EEE空间元器件领域有关技术研究开发的战略项目和工作计划的阐述。负责协调共同集资进行的有关元器件研究、开发、评估、资格鉴定、标准化和质量保证活动。 (4)政策和标准工作组(PSWG) PSWG是SCSB的下属机构,主要负责有关评估、资格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化建议的编制和协调,为EEE空间元器件的采购提供一个统一有效的ESCC规范体系。 (5)特殊任务小组(Ad hoc Working group) 为了研究和评估有限时间的特殊任务,SCSB决定建立特殊工作组。一般工作时间不超过两年。这个组织的组成和相关条款由SCSB批准。 2.执行任务组织(ESCC执行委员会) (1)职能 ESCC执行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管ESCC规范系统,评估和审核元器件,对元器件及元器件制造厂进行资格认证。 (2)任务 ESCC执行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能在ESA的职权范围内执行,并且能够得到ESCC成员——其他欧洲国家和国际公共空间组织的支持和配合。ESCC执行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为了空间元器件和元器件及元器件制造商的资格鉴定和认证,保管和管理ESCC规范体系。 (3)成员 ESCC执行委员会成员来自欧洲空间局(ESA)以及参与该项目的各国空间局。 ESA为ESCC执行系统派送执行经理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以实现对委员会的核心管理功能,并通过他们对ESCC规范系统进行监管。 各成员应当负责协调和指导他们为ESCC执行委员会提供资源的一切活动,目的是保持并促进ESCC的工作任务和政策方面的一致性,并且由此维护ESCC的整体声望。 各国空间局同ESA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来确定自己为ESCC系统提供的资源和所需的工作。 3.协调组织和执行组织之间的关系 SCSB向ESCC执行委员会递交SCSB批准的标准、通用基础规范、质量控制要求和程序规则,ESCC执行委员会负责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ESCC执行委员会经ESA向SCSB递交进度、状态、问题和绩效报告,SCSB对此报告进行审核,进而评审ESCC执行委员会的

欧空局(ESA)的风险管理

欧空局(ESA)的风险管理 刘伟 摘要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ESA的风险管理领域、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及各步骤相关任务,介绍了ESA在推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以ESA科学项目的风险管理实践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实施及实施中遇到的挑战。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一、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及相关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ISO正在制定的ISO 25700《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南》中把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内容定义如下:风险(risk):影响目标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包含两层意思:1)不希望事件发生的概率;2)事件发生的后果。风险对任何项目都是固有的,包括技术风险、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在装备研制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产生。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一个组织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过程和组成直接面向时时限制损失获得潜在利益。 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识别和记录风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包括确定谁(who)、事件(what)、时间(when)、部位(where)和如何(how)。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系统运用信息评估/了解风险的过程。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风险分析的结果与给定的风险准则比较的过程,确定风险的重要性。

风险处理(Risk treatment):选择和实施措施来减缓风险的过程。 风险监控(Risk monitoring):按既定的衡量标准对风险处理活动进行系统跟踪和评价的过程,必要时还包括进一步提出风险处理备选方案。 风险伴随着项目,可能造成项目开发的拖延、项目计划的偏离、危及任务的成功。风险管理支持项目管理以成功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需要实施风险管理来:1)根据风险的危险程度划分的风险等级,关注项目的实质问题;2)从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在项目生命周期内通过支持工程和管理使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最大可能的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二、ESA的风险管理 1、ESA风险管理的思路 2001年ESA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要求全面引入。ESA认为风险来自三方面(见图2):政府风险、计划风险和公司风险。政府风险主要考虑可能存在的政治、社会、经济风险;计划风险主要考虑可能的进度风险、技术风险和费用风险;公司风险主要考虑可能的组织风险、资源风险和内部政策风险。 图2 ESA风险领域 ESA风险管理的体系架构/逻辑如图3所示,先是确定风险管理的范围,进行相关概念定义,其次是规定如何来进行风险管理,主要规定风险管理的步骤和如何实施,再者对风险管理步骤和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欧洲空间局产品保证组织机构与职责

欧洲空间局产品保证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江元英 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是一个欧洲数国政府间的空间探测和开发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目前共有17个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以及英国,ESA的总部机构如图1所示,ESA的各部门分布于不同的地点,其机构设置为图2。 图1 ESA的组织机构 图2 ESA的治理机构 1 ESA产品保证组织机构 ESA的技术和质量治理部(D/TEC)技术范围涉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系统工程、产品保证和安全性,其组织机构如图3。ESA的技术和质量治理包括技术实验室和工程能力、ESA项目支持、活动、技术质量、产品保证和安全性和ESETC试验中心。总部包括电子工程部,机械工程部,系统、软件和技术集成部,产

品保证和安全性部,ISO项目经理,技术中心支持办公室网络,ESTEC试验中心,策划和治理支持办公室。 图3 ESA技术和质量治理部组织机构 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PA&S)设在ESTEC,技术范围包括以下领域: 1)质量、可信性和安全性 2)元器件 3)材料和工艺 4)要求和标准 5)项目产品保证 其中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下设要求和标准处,质量、可信性、安全性处,元器件处,材料和工艺处,结构机构如图4。

图4 ESA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组织机构 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专业固定职员共约130人(permanent staff),涉及产品保证(PA)、安全性和质量治理等专业范围,约80人常驻技术和质量治理部(D/TEC)TEC-Q总部,TEC-Q派驻各项目治理办公室的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雇员约45人,TEC-Q 派出作为ISO 9001注册质量经理的雇员5人,上述人员均独立行使职能对 TEC-Q 负责。 TEC-Q(PA&S)部长在D/TEC(大)部长授权下工作,在出现重大技术问题或矛盾时,可直接向ESA总裁报告,其中D/TEC (大)部长相当于NASA Chief Engineer,ESA总检查官(Inspector General, IG)的职能已转至 D/TEC,负责重大的欧空局级的评审,IG 和 TEC-Q 均有权对故障进行审查和组织非正常状况的评审。 TEC-Q 部长在所有重大打算和项目评审中以评审组成员身份参加,如ATV 验证(Qualification)评审, Vega运载器系统设计评审, 哥伦布舱(Columbus)飞行放行评审(Acceptance Review)等,评审组产品保证和安全性方面的专家来自项目产品保证和安全性和TEC-Q,目前欧空局级的评审大约每年40 –45 次。 2 ESA产品保证机构职责 2.1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的职责 产品保证和安全性部要紧职责是识不和减少阻碍项目成功的因素,考虑人员安全,包括宇航员和运载发射台实验过程的操

遥感导论复习整理(期末考试)

遥感概论复习整理 第一章绪论 1.遥感概念? 狭义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系统组成? 信息源、信息的获取、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3.信息源,传感器概念? 信息源:任何地物都可以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信号,都是遥感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传感器:接收、记录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主要有:扫描仪、雷达、摄影机、光谱辐射计等 4.遥感类型(区分不同波段属于那种类型) 按遥感平台分类:航天、航空、地面遥感 按工作波段分类:紫外遥感(0.05-0.38μm):收集和记录目标物在紫外波段辐射能量 可见光遥感(0.38-0.76μm):收集和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辐射能量,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摄像仪等 红外遥感(0.76-1000μm):收集与记录目标物反射与发射的红外能量,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等 微波遥感(1mm-1m):收集和记录在微波波段的反射能量,传感器有: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 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按资料获取方式分类: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 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 波段宽度与波谱的连续性分类: 按应用领域分类:土地遥感(Domanial)环境遥感(Environmental)大气遥感(Atmospheric) 海洋遥感(Oceanographic)农业遥感(Agricultural)林业遥感(Forestry)水利遥感(Hydrographic)地质遥感(Geological )5.遥感特点?(一帧遥感图像代表地面多大位置)? 宏观性动态性技术手段多,信息海量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100nmile x 100nmile(185km x 185km)=34225km2 6.气象卫星有哪些?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0年,美国发射了TIROS-1和NOAA-1太阳同步卫星 1972年,美国发射ERTS-1(后改名为Landsat-1),装有MSS传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米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1999年,美国发射QUICKBIRD-2,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6米 7.遥感发展历史? 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 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8-1857)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 航天遥感阶段(1957-) 8.对遥感进行处理的软件? PCI ERDAS ENVI ER-MAPPER 9.SAR是什么? 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的缩写 10.遥感发展现状? 高分遥感发展迅速,多种传感器并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 2007年06月25日星期一19:2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机构概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5e6063821.html,/forum/forum_posts.asp?TID=329 下属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 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第七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 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航天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 n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介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直接管理。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航天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七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及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共有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有职工9.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包括6800多名高级工程师,1200多名研究员,3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以及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业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同时开展招标采购、对外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等业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研制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运载火箭的能力。并在低温高能燃料技术、火箭捆绑技术、一箭多星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运载火箭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戊、长征二号己、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等。运载火箭已形成完备的系列,可以发射不同质量、各种用途的卫星,其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为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最大运载能力为5200千克,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05年8月30日长征运载火箭共进行了8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91%。在完成国内卫星发射任务的同时,长征火箭还成功进入了被欧美所垄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从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商业发射开始,长征火箭进行了20多次的国际商业发射,将26颗外国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具备研制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的能力。并在卫星回收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姿态控制技术、航天遥感技术等方面达到相当水平。现已研制成功三轴稳定卫星平台、自旋稳定卫星平台、返回式卫星平台、小卫星平台

欧空局空间计划概要

欧空局空间计划概要 一、欧空局空间科学概况 ESA空科学项目主要是其成员国独自难以完成的大型项目。来自欧州各国的科学家可以在各自优势领域发挥作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大型空间科学项目。ESA的卫星是在位于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ESRTC)组装和测试,发射以后将由位于德国的ESRTC实施运行管理。 欧州空间局在1984年提出了“视野2000(Horizon2000)”和1994年提出了“新视野Horizon Plus”长期计划,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科学卫星仍然在轨运行。 在此基础上,欧州空间局在新世纪提出了宇宙全景计划。这个计划是建立在过去成功的科学探测基础上,立足于对明天科学、智慧和技术的挑战,以取得更大的人类文明进步。欧空局宇宙全景计划是欧空局未来20年空间科学发展的蓝图。 目前,宇宙全景具体方案还未最后确定,但其主要科学思路已经明确,它将回答目前人类空间科学中没有回答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 ?行星和生命形成的条件;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 ?宇宙的基本规律; ?宇宙的起源和组成。 (1)目前ESA正在进行的项目有:Ulysses(1990); SOHO(1995); Cassini-Huygens(1997); Cluster(2000); Mars Express(2003);Double Star(2003);Venus expresse (2005)。

(2)未来将要进行的项目有:BepiColombo (2012); SWARM(2009);Solar-Orbiter(2015)。 二、欧空局近期和未来的空间计划 (1)BepiColombo BepiColombo 水星探测计划将于2012年4月发射。然后经过4年2个月巡航期到达水星。 BepiColombo由两颗飞行器组成,一个是行星轨道器(位于400×11800km的水星轨道上)。行星轨道器将研究水星表面及内部构造。磁层轨道器将研究水星磁层。 科学目标: 靠近太阳的行星起源和演化; 水星内部结构,以及表面组成和地质构造; 水星磁场的起源; 水星大气的组成和动力学过程; 水星磁层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验证Einstein 广义相对论。 (2)SWARM SWARM卫星是欧空局地球观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SWARM计划包括由三个极轨卫星组成,轨道高度是400-550公里,三颗卫星将提供高精度和高时间分辨的磁场数据,卫星上GPS接收机,加速计和电场仪将为研究磁场与地球系统其他物理过程(例如海洋环流)相互作用提供辅助数据。它的目的是对地球磁场及时间演化进行有史以来最好的探测,以便为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和地球气候提供一些新思路。发射时间2009年。 主要科学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