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word范文 (3页)

2018-2019-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word范文 (3页)
2018-2019-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花卉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相应对策,保住或开拓国际花卉市场的份额。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供大家阅览!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花卉商品国际化程度提高,欧美国家一些有眼光的公司都意识到取长

补短、加强合作,才能共同谋取到更大的利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已成为现代花卉企业的发展方向。合作经营或联合经营,主要表现为生产上

的合作和贸易上的合作两方面。如荷兰的CAN和IBC等合作组织,农民加入后,该组

织可高额投资购置大型设备,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的场地和生产花卉必需

的设备。在经营和贸易上的合作,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大限度地

保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随着花卉产业的日趋兴旺,一些实

力雄厚的贸易公司或实业公司涉足花卉业,使世界花卉业的发展更添生机。如

日本麒麟啤酒集团通过数次跨国并购花卉企业,现已基本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国

际花卉企业。

世界切花品种从过去的四大切花为主导变为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菖蒲、郁金香、大惠兰等为主要种类,盆栽植物以球根秋海棠、印度胶榕、凤梨科植物、龙血树、杜鹃花、万年青、一品红等最为畅销。而近年来,一些

新品种受到欢迎。如大花飞燕草、乌头属、风铃草属、羽衣草属、熊耳草属、

石竹属、丁香属花卉以及在南美、非洲和热带地区开发的花卉种类在市场上受

到欢迎。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园林建设步伐加快,人们对花卉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日益

增加,国内流通网络初步形成,我国花卉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据统计1990~201X年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由4万多公顷扩大到24.6万公顷,年均增

长17.95%;销售额由12亿元增加到215.8亿元,年均增长30.04%;鲜切花产量

由2.2亿支增加到37亿支,年均增长29.25%;盆栽植物由1.6亿盆增加到10.5

亿盆,年均增长18.65%。花卉出口由1990年的201X多万美元上升到201X年

的8000多万美元。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X年,全国花卉从业人员已有195万,生产面积在

3公顷以上或年经营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3300多家,大小花卉市场201X多个,零售花店2万多个,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亿元。从全国花卉生产布

局看,云南鲜切花生产位居第一,201X年年产鲜切花16亿支,占全国总产量

的43%左右;广东、福建是全国最大的观叶植物生产中心;江苏、浙江、四川、

河南、河北等地已成为绿化苗木和观赏树木的供应基地。从花卉销售看,已形

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市场,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

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以郑州、武汉为中心的中原市场。目前全国

有250个科研单位设立了花卉科研项目,有20多个专门从事花卉研究的所(室),有150个教学单位开设园林花卉专业。我国花卉工作者在野生花卉资源的开

发利用,传统名花的商品化,新品种选育,利用组织培养加快花卉快速繁殖,

花期控制、保鲜贮运方法等方面,以及国外花卉栽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等

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发展我国花卉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并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精神。新时期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具有诸多优势:

1、种质资源优势。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3科、523属、1万~2万种,当今世界上许

多名花,如梅花、牡丹、菊花、百合、山茶、杜鹃、月季等均原产于我国。我

国有600余种杜鹃花、300多个梅花品种、160多个荷花品种、3000多个菊花

品种。

2、气候资源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如我国云南昆明地区四季如春,号称“天然温室”,适合多种花卉生长,使花

卉生产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

3、劳动力资源优势。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

本优势。

4、花文化优势。我国“花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文化书斋中,有关咏花、赏花、论花的书籍数不胜数,千年以上的就达几十种之多。有关专

家研究,截至清代,历代咏花的诗词达3万多首。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人民

培育了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等

十大传统名花。许多花卉被赋予人文精神,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等等。中国的花文化内涵丰富,这为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市场调查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市场调查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关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据有关机构预测,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但其中的大中型企业不到20%。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1花卉产业分析 1.1国际花卉产业 1.1.1国际花卉市场分配 目前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占世界花卉市场的45‰美国和日本占25%。由于现在全球都出现了经济衰退,有些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另外,虽然过去几年这些市场的花卉业发展速品包装等环节,但预计将来的增长速度只在2%-4%的水平。而在东欧、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的花卉市场,预计每年会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上佳园艺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欧洲占据了全球花卉消费量的44%: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1%:日本占15%。(2004年) 1.1.2荷兰2008年1月~1 2月花卉产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统计 单位:百万欧元 国家和地区截止 12月 出口金 额总计 同比变 化率1 12月 份出口 金额合 计 同比变化 率2 德国1, 475.1 -2.5% 105.3 4 6%

英国745.2 -1 7.8% 61.0 -22.8% 法 国 663.9 -2.1% 75.3 1.8% 意 大 利 329.7 -1.9% 26.4 -18.3% 比 利 时 215.9 5.3% 1 7 7 0% 俄罗11 77.0 18.0%12 .8 11.7% 波 兰 143.2 32.6% 9.7 31.5% 丹 麦 142.5 -1.0% 11.9 -3.2% 瑞 士 1 37.0 —1.4% 11. 1 13.7% 奥 地 利 134.9 2.2%9.0 5.7%其932.2 2.6%70.9 -7.7%

他国家 合计5, 096.8 —2.6% 411.1 —4.0% 1.1.3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 家庭、市场、产业活跃而理性发展——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见闻 终端消费情况决定家庭田艺的发展 花园中心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市场疆道 有单店、连锁、加盟等管理形式 物流配迸系统很完整 1.1.4荷兰花卉产业 荷兰花卉产业十分注重区域的合理和局,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原有的生产基础精选合理规划和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西部地区以温室园艺化为主,西海岸以球根花卉为主,中部地区(以阿斯梅尔为中心)以鲜切花和盆花为主,波斯科普地区以绿化苗木为主。每一区域都形成了生,生产、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疫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8441公顷,其中温室栽培面积5836公顷,占总面积的69.1%,大用栽培面积2605公顷,占总面积的30.9%;鲜切花100亿支,能花及观赏植物IO亿粒(支);此外。大田种球生产面积积19500公顷,年种球90亿粒(支)。荷兰花卉产品的70%销往国外,其出旧额占花卉总收人的80%,i而鲜切花又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从全球来看,荷兰的球茎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80%,盆花占50%,鲜切花占60%,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作者:??? 中国花卉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每年都关注它的产值、面积以及行业动态,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整体状况。本文试图从数量、构成、投资及盈利等方面对企业这个群体进行一些分析。文中数据主要引自每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花卉统计数据,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统计数据,许多情况只能根据笔者对花卉产业的有限了解作粗浅描述。 花卉企业成长历程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传统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产地,发展出了丰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长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时代北京花乡逐渐成为专门为宫廷服务的花卉生产基地,广东等地的农户也在那个时期开始生产“年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销售,是我国本土花卉商品化的发源。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园林残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建国后,花卉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国家也建立了不少国有苗圃为城市建设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间,花卉被视为“封资修”、“资本主义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创。改革开放以后,百业兴旺,传统花卉栽培全面恢复,与此同时国外花卉也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的栽培模式、经营理念,真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开始形成。花卉企业群体的形成也始于该阶段,传统花卉产区的一批有经营头脑的花卉爱好者和农户开始建立苗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紧接着又有大量外资、港台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扶持花卉业的发展,许多其它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花卉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花卉企业当前状况 基本情况据农业部公布的花卉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花卉企业数量从狭义上说也就是6.7万家(含花卉市场)。花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工商注册,但有些生产规模和产值不低于花卉企业。从概念上讲,他们类似于花卉发达国家的种植者(Grower)。发达国家都将种植者视同小企业,因此,从广义上说,中国花卉产业共有大小企业130余万家。 资金来源中国花卉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扶持、其它行业投资等。靠自身积累的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企业(还有一些花农),那个时候从事花卉业是填补市场空白,积累迅速,凡生存到现在的,多数都已经实力雄厚。90年代,正逢花卉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港台花卉企业来大陆投资。政府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花卉业发展,以及来自二三产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90年代,包括规划建设各类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温室,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生产设施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基地。总体来说,花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自己筹措。 企业家的“成分”上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花卉企业家多数出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花卉苗木产区,家里有地,爱好花卉,掌握传统的栽培技术。90年代一些

海南热带花卉产业现状及趋势

目录: 前言 1花卉产业的定义及其特点 2花卉产业的现状 3海南省发展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 气候优势条件 资源优势条件 其他优势条件 4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产品缺乏特色、品质不良 政府导向不力、发展盲目性较大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政策导向不力花卉科研、新品种开发滞后保鲜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组织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信息不畅、缺乏销售平台5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思路特色产品定位——热带花卉区域布局、重点突出引种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保鲜技术的应用、完 善交通网络 龙头企业、花协带动 完善信息体系、构建销售平台 6结语

摘要: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全球花卉热的形成,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花卉业的兴起,导致了花卉业的激烈竞争,这就迫使花卉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出特色产品、品牌产品,以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花卉大省,必须走特色之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热带花卉。然而,海南花卉业存在:由于起步晚、产业基础较差、产销分离、信息滞后、没有相应的销售平台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针对海南特有的地理、气候、花卉种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特点,就海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浅议发展海南花卉产业应如何定位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花卉产业市场定位热带花卉 前言 花卉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和21 世纪最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和环境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花卉产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随着品种的改进,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花卉市场日趋国际化。花卉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产品系列化、周年供应等已成为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特色。2000 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万 hm2,销售额540 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生产面积的1/3 以上。但产值却不到世界花卉总产值的1%。世界花卉出口贸易额为70 亿美元,荷兰占70%,而中国却占不足 4%[ 1]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花卉综合生产配套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之前,先 来认识一下花卉这种活体商品的产业特性,以便于理解其市场、技术与生产的独特关系。在生产方面,花卉如一般农作物受气候、地理与生产技术的限制,尽管新的生产技术试图克服自然条件的束缚,但为价格竞争的生产成本考虑,适地适种仍是影响生产区位的基木因子。在市场方面,作为商品作物,花卉较蔬果更属非民生必须的奢侈性文化商品,因此对市场的消费能力至为敏感,一旦其市场面临经济停

2018-2019-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花卉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利用自身优势,采取相应对策,保住或开拓国际花卉市场的份额。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供大家阅览!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花卉商品国际化程度提高,欧美国家一些有眼光的公司都意识到取长 补短、加强合作,才能共同谋取到更大的利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已成为现代花卉企业的发展方向。合作经营或联合经营,主要表现为生产上 的合作和贸易上的合作两方面。如荷兰的CAN和IBC等合作组织,农民加入后,该组 织可高额投资购置大型设备,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的场地和生产花卉必需 的设备。在经营和贸易上的合作,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大限度地 保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随着花卉产业的日趋兴旺,一些实 力雄厚的贸易公司或实业公司涉足花卉业,使世界花卉业的发展更添生机。如 日本麒麟啤酒集团通过数次跨国并购花卉企业,现已基本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国 际花卉企业。 世界切花品种从过去的四大切花为主导变为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菖蒲、郁金香、大惠兰等为主要种类,盆栽植物以球根秋海棠、印度胶榕、凤梨科植物、龙血树、杜鹃花、万年青、一品红等最为畅销。而近年来,一些 新品种受到欢迎。如大花飞燕草、乌头属、风铃草属、羽衣草属、熊耳草属、 石竹属、丁香属花卉以及在南美、非洲和热带地区开发的花卉种类在市场上受 到欢迎。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园林建设步伐加快,人们对花卉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日益 增加,国内流通网络初步形成,我国花卉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据统计1990~201X年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由4万多公顷扩大到24.6万公顷,年均增 长17.95%;销售额由12亿元增加到215.8亿元,年均增长30.04%;鲜切花产量 由2.2亿支增加到37亿支,年均增长29.25%;盆栽植物由1.6亿盆增加到10.5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优越的条件 ,如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廉价等。同时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慢、发展不平衡、生产盲目性大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政策的保障性、法律的调控性来保证花卉、人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花卉商品相关技术、信息的完善性 ,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花卉产业 ,为实现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针对我国花卉产业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有利于我国花卉业发展所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花卉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当前花卉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花卉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花卉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深入调研国内外花卉业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国内花卉业的发展。 一、国内花卉产业的现状 1.花卉生产现状。我国花卉生产现状总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面积逐步增大,在2000年已达14.8万公顷占同年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30%。二是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应量占全国鲜切花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三是花卉生产的技术与设施由传统型向采用新技术、新设施转变。 2.花卉贸易及消费现状。近年来,我国花卉出口贸易稳步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的全国花卉出口贸易额为2830.1万美元、2001年为8003.8万美元、2002年为8283.17万美元、2003年上升到了9756.8万美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244.75%、21.91%、17.79%。在我国花卉出口较稳定增长的同时,花卉进口量也迅速增加,并且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增长幅度。在消费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金额每年仅有0.7欧元,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花卉消费几乎为空白,中小城市的消费也比较少。 3.花卉科研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花卉科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与基础研究和

世界花卉产业概貌

世界花卉产业概貌 发布时间:2004-12-25 花卉生产贸易先进国 1.荷兰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素有“欧洲花园”的美誉,花卉品种已超过11000个,其中以郁金香最为闻名,其培育的郁金香品种约700种,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哥伦比亚世界第二大鲜花生产和出口国。地处赤道附近,南美洲西北部,首都波哥大郊区是该国切花的主要产地,全年温度在10-25℃,四季如春。哥伦比亚以盛产鲜花闻名于世。 3.以色列鲜花出口位居世界第三。以色列花卉种植面积约为2000公顷,每年生产切花15亿支以上。其中,最多的属玫瑰,约占2/3;其他是康乃馨、百合花等。 4.泰国世界花卉主产国、最大兰花出口国,1998年出口额为4500万美元。 5.马来西亚 1993年花卉种植总面积为1286公顷,金马伦高地、吉隆坡、柔佛为主产区,马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兰花。该国切花产值2000万美元以上。 6.伊朗 1999年有4000多个花卉生产单位,生产的花卉有2000多种,其中有50多种花卉用于出口,创汇能力可达3亿美元,但由于缺乏花卉出口基地,实际出口值仅1.8亿美元。 7.新加坡花卉业十分发达,其野生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多个兰花植物园,拥有兰花种类数百种。1995年新加坡向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价值4.2亿人民币的热带兰花切花,约占世界热带兰切花市场份额的10%。出口的兰花中以国花——胡姬花著称于世。 8.印度印度花卉业通常划分成3部分:①切花、切叶(包括鲜花和干燥产品及增值产品),观叶花卉总面积中约2/3是传统花卉,另1/3用于生产切花。其观叶植物有树类、龙血树类、长寿花、杜鹃类、秋海棠类、花叶万年青类、一品红、非洲紫罗兰等。②苗圃业,包括花籽、球根、组培苗及其他苗木。花籽的生产已普遍,但仅由少数公司出售,也有唐昌蒲、百合的球根在北部山区生产。目前已有30余家单位生产组培苗,年生产能力4000万株以上。晚香玉和非洲菊已普遍采用组培苗。

中国花卉现状及趋势

观赏植物学论文 学校: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农管131 姓名:孙财政 学号:201302241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中国花卉市场前景看好,未来新型花卉和特色花卉将会备受关注。我国已经是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流通网络初步建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花卉业30年来奠定的良好、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条件,国家拉动内需的些大的工程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的建设、绿化、对绿化 苗木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 关键词:中国、花卉、现状、发展、前景、趋势、经济 2008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3.6万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国内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尽快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挑战。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花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年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花卉业迅猛崛起,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花卉作为商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花卉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温度差异,给树木花草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许多珍奇名贵的花卉植物成为我国特有的品种,因此,中国被世 界公认为“园林之母”。面积产值继续增长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目前我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

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 单位:公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1花卉产业分析 1.1国际花卉产业 目前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占世界花卉市场的45‰美国和日本占25%。由于现在全球都出现了经济衰退,有些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另外,虽然过去几年这些市场的花卉业发展速品包装等环节,但预计将来的增长速度只在2%-4%的水平。而在东欧、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的花卉市场,预计每年会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上佳园艺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欧洲占据了全球花卉消费量的44%: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1%:日本占15%。(2004年) 1.1.2荷兰2008年1月~1 2月花卉产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统计 单位:百万欧元

家庭、市场、产业活跃而理性发展——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见闻 终端消费情况决定家庭田艺的发展 花园中心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市场疆道 有单店、连锁、加盟等管理形式 物流配迸系统很完整 荷兰花卉产业十分注重区域的合理和局,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原有的生产基础精选合理规划和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西部地区以温室园艺化为主,西海岸以球根花卉为主,中部地区(以阿斯梅尔为中心)以鲜切花和盆花为主,波斯科普地区以绿化苗木为主。每一区域都形成了生,生产、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疫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8441公顷,其中温室栽培面积5836公顷,占总面积的69.1%,大用栽培面积2605公顷,占总面积的30.9%;鲜切花100亿支,能花及观赏植物IO亿粒(支);此外。大田种球生产面积积19500公顷,年种球90亿粒(支)。荷兰花卉产品的70%销往国外,其出旧额占花卉总收人的80%,i而鲜切花又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从全球来看,荷兰的球茎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80%,盆花占50%,鲜切花占60%,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 1.2国内花卉产业 总体来看,中国的花卉生产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根据最近的统计中国花卉的产值和销售额已达到7.3亿欧元左右,中国花卉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2008) 2花卉市场分析 2.1欧洲花卉市场 ●花卉植物产品在超市物流里具有发展空间 ●联合其他零售商一起来进行团体采购和连锁销售 花卉连锁企业Mester Gronn在挪威各地的大型购物中心拥有70多家连锁点,德国Blume2000连锁店有210加点吗,其年度总销售额达1.2亿欧元。花卉连锁店的成功范

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花卉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和21世纪最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和环境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 一、世界花卉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并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2000年全球花卉消费总额高达1800亿美元,而1989年只有300亿美元;世界花卉贸易总额从1990年的65亿美元,猛增到2000年的近1000亿美元。素有“欧洲花园”之称的传统花卉发达国家荷兰,仅球根花卉的生产面积就达20720公顷,切花、盆花及观叶植物的生产面积也达8017公顷,总产值为35.9亿美元,平均每公顷产值达13.8万美元;新兴的花卉发达国家哥伦比亚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其生产面积4757公顷,总产值为4.8亿美元,平均每公顷产值为10.0万美元。花卉业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业创汇的支柱,真正显示其作为“效益农业”的作用和发展潜力。 总结世界花卉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达国家的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花卉业格局的新变化: 各主要花卉出口国已出现国际性的专业分工,致力于形成独特的花卉生产优势,如荷兰的郁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哥伦比亚的香石竹;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泰国、新加坡的热带兰;还有荷兰、日本的种球生产等。其优点是:集中经营、节省投资、扩大批量、方便管理。各生产商也进行专业化的生产,集中生产某种花卉甚至其中的某几个品种。但进入90年代后期,花卉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生产格局正在由发达国家向资源较丰富、气候适宜、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如肯尼亚、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等的迅速崛起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为我国的花卉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我国单位面积花卉生产平均成本是日本的1/5,是台湾的1/3,也明显低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2、花卉生产向温室化、自动化发展: 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加之花卉比蔬菜需热量少,使世界上许多温室,首先是蔬菜温室退出经营,以香石竹、菊花代替。由于温室设备的高度机械化,微电脑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花卉生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实现了工厂化的全年均衡供应。 3、种苗业高度发达: 由于花卉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种子、种苗、种球等由专业化的公司生产,保证了生产者的高效、专业化生产,新品种不断推出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4、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1)节能的研究: 如选用绝热性能好、透光率强、坚韧耐久的新建筑材料;研制增温快、保温强的新型温室;考虑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加温措施;选育耗能少、生长期短和对土壤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浅析国内外设施花卉的发展现状

浅析国内外设施花卉的发展现状 学院:生物食品学院 专业:园林 班级:一班 姓名:马金娜 学号: 0 2

浅析国内外设施花卉的发展现状 【摘要】花卉设施栽培,是指由人工保护设施所形成的小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花卉栽培,是一种新兴的花卉栽培技术。在我国,花卉的设施栽培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为我国发展设施栽培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以求早日与国际接轨,实现产业化,实现大销量高品质。 【关键词】花卉现状栽培技术 花卉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黄金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贸易组织管理逐步国际化,花卉产业作为一个独具潜力的产业将面临极大的变更和调整。我国花卉业是近十几年才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生产规模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生产面积约占世界总和的1/3,现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必须尽快实现花卉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科技、高质量、多品种的花卉产品将备受青睐。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人国内市场,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用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份额也会丧失。 1 我国花卉业现状 花卉业是目前世界农业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全球年贸易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出口创汇的重点产业。我国花卉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花卉业产值每年增长30%,年生产总值早已突破60亿美元,年出口额达2.6亿美元?。此外,我国还从国外引进许多花卉新品种。从荷兰引进郁金香唐菖蒲,从日本引进百合等球根花卉,从英法引进一品红等。但在政策、技术、品种和硬件设施等方面与荷兰、以色列、哥伦比亚等花卉生产大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世界花卉口年贸易总额为79亿美元,其中荷兰占70%,我国仅占0.5%,而我国早在2002年花卉培面积就已占世界花卉栽培总面积的40%幢1。由此可见,我国花卉的产品质量、总量明显落后于人。

中国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2011年中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林彦) 中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房产住宅建设稳中有升、生态修复魅力初现的时代大背景下,园林苗木产业长期利好。但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渐显示其强大威力,未来两年苗木业行情有可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此,我们有必要再一次审视中国苗木市场现状,为将来的发展规划提供现实依据。 一、国内绿化观赏苗木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苗木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外部环境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要素综合影响。本文将试图从这四方面分析苗木业的外部宏观环境。 1.1政策环境 苗木产品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市政建设绿化及房地产业,二者均受政策导向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政策因素同时也是影响苗木行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1.1信贷政策 国家信贷政策影响行业发展。近两年我国一直施行从紧的信贷政策,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苗木行情也将随之有所低落,但与此同时苗木业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又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影响作用不会立竿见影。 1.1.2开发政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仍将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1。未来五年中西部地区仍将是政策扶持和经济投资重点,据此预测苗木业在中西部地区也仍将有较大的市场容量。 1.1.3造林绿化政策 2011年6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及国家林业局联合颁布《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到2015年,城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分别达到39%和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这对苗木业将具有区域及产品的综合指引作用。 1.2经济环境 1.2.1GDP GDP是影响苗木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数之一。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将会带动GDP增长,同时亦会直接拉动苗木产业产值增加,因此可以推断苗木产值与GDP水平呈正相 1资料来源:“十二五规划”纲要。

花卉产业现状分析

花卉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https://www.360docs.net/doc/5e7403907.html, [2006-12-15] ·作者:·来源:海讯 一、需求状况分析 (一)总量分析。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花卉的总需求量也相应地增加,呈现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不过花卉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花卉需求量的增长率高于消费者收入的增长率。 出现这么快发展势头的原因:首先是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增加了对花卉的需求量;其次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结构的变化以及众多公共场所的建设,花卉既是公共场合的装饰品,又是居家住户的欣赏物;第三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的消费理念从过去的温饱型转变到小康型,花开作为一种礼物已成为时尚。 (二)结构分析。需求结构表现在花卉的品种构成、空间需求分布、需求的时间分配三个方面。花卉品种构成大致为:鲜切花占60%左右、盆花占30%左右、其他观赏植物占10%左右。鲜切花品种主要是玫瑰、月季、香石竹、唐菖蒲、菊花、百合、马蹄莲、鹤望兰、红掌等;盆花则以菊花类、瓜叶菊、比利时杜鹃、一串红、仙来客等为主;观赏植物中观果类盆栽植物有葡萄、石榴、金橘、佛手等,观叶类植物品种繁多如绿萝、巴西木、发财树、散尾葵、棕竹、绿宝石、绿巨人等。 空间需求分布主要和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相一致,东部地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人口分布集中,而且收入水平较高,特别是高收入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时尚消费,这些地区是主要的需求场所,如1996年北京市日平均售鲜花23万支,1999年已达52万支。 时间分配上,不仅传统的节假日如国庆、元旦、春节等需求量很大,而且一些新的节假日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如情人节、教师节、护士节等,此外周末需求量也相对增加。但在季节、月份分配上,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春节所在的月份就相对较高。 二、供给状况分析 (一)总量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花卉业的供给基本上适应需求变化而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1992年,我国花卉生产面积仅8000公顷,1995年达75000公顷、而2000年已达287000公顷;1986年我国切花产量几乎为0,但1996年生产切花11亿枝,盆花5000万盆,到2000年生产切花100亿枝,盆花3亿盆。 (二)结构分析。产业布局上,经济发达的东部大中城市周围地区,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一些花卉品种相对集中的产区,如广东的顺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观叶植物生产及供应中心;浙江的萧山已成为浙江花木生产的重地,产品包含花灌木、彩叶植物、绿篱植物等10大类近1000个品种,其中花木生产以柏木类和黄杨类为主;上海郊区是我国第二大鲜切花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是香石竹。中西部地区云南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1995年鲜切花的总量达2147吨,占同年全国总量的40%,销售额达1.2亿元,主要生产香石竹、非洲菊、月季、兰花等,其余省份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不突出。 产业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有些省份已形成多样化、区域化趋势的花卉产地,如山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1花卉产业分析 1.1国际花卉产业 目前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占世界花卉市场的45%。美国和日本占25%。由于现在全球都出现了经济衰退,有些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另外,虽然过去几年这些市场的花卉业发展速品包装等环节,但预计将来的增长速度只在 2 % -4%的水平。而在东欧、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的花卉市场,预计每年会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上佳园艺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欧洲占据了全球花卉消费量的44%: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1 %: 日本占15%。(2004年) 1.1.2荷兰2008年1月?1 2月花卉产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统计 单位:百万欧元

家庭、市场、产业活跃而理性发展 -- 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见闻 终端消费情况决定家庭田艺的发展花园中心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市场疆道有单店、连锁、加盟等管理形式物流配迸系统很完整 荷兰花卉产业十分注重区域的合理和局,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原有的生产基础精选合理规划和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西部地区以温室园艺化为主,西海岸以球根花卉为主,中部地区(以阿斯梅尔为中心)以鲜切花和盆花为主,波斯科普地区以绿化苗木为主。每一区域都形成了生,生产、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疫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8441公顷, 其中温室栽培面积5836公顷,占总面积的69. 1%,大用栽培面积2605公顷,占总面积的 30.9%;鲜切花100亿支,能花及观赏植物10亿粒(支);此外。大田种球生产面积积19500公顷,年种球90亿粒(支)。荷兰花卉产品的70%销往国外,其出旧额占花卉总收人的80%,i 而鲜切花又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从全球来看,荷兰的球茎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80%,盆花占50%,鲜切花占60%,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 1.2国内花卉产业 总体来看,中国的花卉生产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根据最近的统计中国花卉的产值和销售额已达到7. 3亿欧元左右,中国花卉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2008) 2花卉市场分析 2.1欧洲花卉市场 花卉植物产品在超市物流里具有发展空间 联合其他零售商一起来进行团体采购和连锁销售 花卉连锁企业Mester Gronn在挪威各地的大型购物中心拥有70多家连锁点,德国 Blume2000连锁店有210加点吗,其年度总销售额达1.2亿欧元。花卉连锁店的成功范 例是Monceau Fleurs,它凭借廉价、便捷和吸引人的产品设计得以成功,拥有将近400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花卉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特殊产品,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伴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花卉业迅速在全球崛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花卉产业产生极大兴趣,使之成为一项新兴的、具有活力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都最大限度地优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将信息资源和品种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开拓花卉市场,一场激烈的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己经开始了。我国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我国花卉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但我国的花卉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整体生产水平低、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花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通过研究掌握国际花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正确认识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竞争力,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 关键词花卉产业;比较优势;技术进步;利益机制;产业集群。 1 我国花卉产业 1.1花卉产业 花卉产业是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贮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花卉业既是具有多种用途的以开花观赏植物为主要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又是具有可供观赏、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等文化内涵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花卉既是农业,也是艺术。因地制宜发展花卉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人,还可以美化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卉业正以异军突起之势,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园林绿化、走进国际市场,充分显示出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20年时间,我国花卉业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率一直在加%以上,有的地区增长率持续保持在30%以上;花卉生产面积从1984年的1.4万mh2发展到2003年的43mh2早,增长了30.7倍,19年间平均年增长19.8%;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到2003年销售额达到353亿元,年平均增长23.9%,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内经济增长和世界任何国家花卉增长的水平。我国花卉生产面积己经占到世界花卉栽培总面积的1/3以上,花卉生产己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业的生产规模、产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高,花卉的市场需求潜力也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由第一产业(种植业)直接进入第三产业的重要商品。我国花卉业的规模、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及其

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荷兰花卉产业调研报告(2019.9.1)1 精品

花卉产业调研报告荷兰花卉产业调研报告(2019.9.1)1 一、荷兰花卉产业概况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也是欧盟内最活路的经贸中心之一.全国国土面积 4.15万平方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源,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 全国人口约1560万,其中80%的人口密居城镇,农业人员仅占全国人口的4.5%.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年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花卉及种球的生产和繁殖. 荷兰花卉出口量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荷兰花卉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其科研、育种、种植、管理、销售,整个价值链形成了细致的分工. 目前,荷兰大约 5.6%的耕地用于种植花卉等各种园艺作物,从事花卉生产的花卉企业超过1万家,年产值120亿美元,经济效益约占荷兰农业总产值的22%,超过80%的花卉产品供出口市场消费,是世界最大花卉出口国、世界花卉产易中心和花卉生产原始材料中心.荷兰的大部分花卉进入流通市场主要通过拍卖方式. 而球茎花卉主要通过普通贸易形式.在考察中了解到,仅荷兰花荷花卉拍卖公司2019年全年实现41.6亿欧元. 拍卖市场是花卉种植者以会员形式组成的合作社,花卉种植者是拍卖市场的所有人.在整个拍卖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全部由荷兰人参与和操作,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人员得以参与. 会员种植的绝大多数花卉必须通过拍卖销售.花卉种植者不能参与拍卖活动,拍卖公司不能参与生产,从而保证花卉种植者专心于生产,而把销售交给拍卖市场(VBN). 以FloraHolland拍卖市场为例,兼并阿斯密尔花卉拍卖市场后,FloraHolland目前占据荷兰将近98%的花卉拍卖市场份额,每年鲜切花的交易量就达到120亿株,是世界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在科研方面,荷兰有不同类型的花卉研究所. 各个研究所归属不同,有明确的分工,相互间协调配合.国家研究所主要从事应用型的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花卉产业现状和发展

中国花卉产业现状和发展 班级:园艺1303 姓名:杨宜丰学号:20135407 近10 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尤为迅速。花卉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12 年生产面积达到112 万 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花卉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内销市场越来越旺,出口创汇也有较大幅度上升,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但是中国花卉业在生产、市场、科研、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中国花卉业顺利健康发展。 2007-2013花卉市场成交额 年份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成交额(亿 396.24 364.84 385.96 283.96 223.16 195.26 元) 2007-2013花卉批发市场成交额 年份2013 2012 2011 2008 2010 2009 成交额(亿 380.01349.71373.34280.99209.04183.74元) 2007-2013花卉零售市场成交额 年份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成交额(亿 16.23 15.13 12.62 2.18 14.12 11.52 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从以上三个表格的数据来看,我国花卉市场的是在逐年增长的。但从图表中明显看到2010年的花卉市场明显下滑。这是因为2010年宵正临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但终端年宵花销售却意外红火,因此,

经销商和零售商都看好经济复苏中的2010年年宵,备货比往年大多有20%至40%的增幅,这也是初期一二级经销商积极备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前期市场的火爆。然而,这样的火爆只是在流通环节的前端,商品积压在渠道当中,并没有送达终端消费者的手中,这为后期的过剩埋下隐患。最终终端需求没有如预料那么理想,导致批发市场走货戛然而止,花卉成交量大量减少。 目前,中国花卉产品正在转向多样化转变,花卉产品已由盆景和小盆花发展到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草坪、种子种球种苗 用花卉、 干燥花、 食用与药 用花卉、 工业用及 其他用途 花卉等十几种花卉类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花卉产品的基本要求。 据世界花卉行业专家预测,从21世纪开始,全球年均需要消费特种花卉约100亿美元,特种花卉市场前景广阔。特种花卉主要有3种。一是食用花卉,一是药用花卉,一是香料花卉。 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及我国花卉种植实际,我国花卉出口的重点应放在原产于我国的花卉植物种类,如牡丹、珙桐、水杉、白芨和兰花等。一些需要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花卉种类是出口的主要类别,如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