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孙燕飞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报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起到了激发其科研热情、引导科研和指导论文写作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学报为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提高学报质量、直接参与论文指导、提出选题进行征文、刊登大学生优秀论文以及向大学生赠阅学报。

关键词:高校学报;大学生;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孙燕飞(1982-),女,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资与财务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中表明,“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重要发展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反映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历史。最早是在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创建并实施SRTP。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种科研竞赛。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如下:

1.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打破了重灌输轻创造、重应试轻应用、重传承而轻革新的传统教学摸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实、巩固、检验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目前,科学知识飞速发展,而由于课本的编写、出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上课学习的知识,往往已不是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而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将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展示给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大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应如今知识经济信息化的社会。检索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是培养其对未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的接收能力,以及对新接收信息和知识与原有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联系能力。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动态,从而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的创新和拓展能力有了施展的舞台。科研能力是指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创造的能力[2]。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就增强了大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除了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写作、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不断增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毕业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报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

1.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高校学报作为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就是其办刊的宗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3]高等院校科研的主体由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大学生组成。因此,高校学报也应定位于为这两部分人员服务。学报不但是教学科研成果的接收器,而且还是教学科研的助推器[4]。高校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和

科研能力的广大平台。大学生的论文发表后,得到的尊重和赞誉,带来的满足感,激发其从事科研的热情,会促使他们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思考和研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报上刊登的大学生论文,对大学生除了有更直接的榜样示范作用,还有抛砖引玉之效,起到鼓励大学生展开科研竞争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良性竞争氛围。

2.学报对大学生科研的引导作用。大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参加科研活动,他们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学报的论文体现了多学科、多专业最新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对大学生起着标杆和导向作用。大学生通过借鉴学报的论文,可以学习如何选题,了解该学科该专业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论文相关的观点和结论,沿着正确的方向研究,少走弯路。大学生初次完成的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学报编辑尤其是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往往一针见血,令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3.学报对论文写作的指导作用。大多数科研成果都以论文形式公布于众,但是目前存在部分大学生外语水平颇高,而母语的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在语言文字能力、行文语气、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更何况初次写作有更高要求的学术论文。初次写作者往往不熟悉学术论文特有的格式、单位、符号及图表的使用规范,缺乏对论文写作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多看学报,

多受熏陶,自己写起论文来,从格式到内容都会得心应手。论文的规范深层次上是对研究态度作风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从写作初期就建立起严谨规范的科研作风,这就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学报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1.提高学报质量。学报是学生无声的老师,学报编辑是论文写作理论的.掌握者,同时是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标准和规范的执行者。学报论文中的观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行文规范等,给大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术蓝本。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质量的保障。学报编辑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增强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才能创办出精品期刊。不仅使学报自身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2.多渠道传播学术论文写作知识。学报编辑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讲解如何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使大学生掌握论文的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详细的独特格式要求。同时,学报编辑尤其是资深编辑还可以在选题和论证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启发。学报编辑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与大学生作者、读者互动,搭建好发现、培养人才的学术平台。在学报网站上刊登学术论文特有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并针对一些日常来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的解释回答。在学报网站上设置留言板和邮箱,及时回复大学生作者的提问。

3.直接参与论文指导。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大众化,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论文的指导有些力不从心。毕业论文又是高校科研的硬性规定,学报编辑可以协助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论文的指导。大学生的论文往往缺乏深度或广度,而学报编辑不仅是“专家”还是“杂家”,不仅对本校各专业有较深的了解,还广泛涉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学报编辑往往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生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大学生作者应多与学报编辑交流,虚心接受其所提的意见建议,在与学报编辑的互动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4.提出选题,进行征文。学报编辑在指导大学生论文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到其学习和科研现状,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题策划。大学生往往由于自身限制,容易重复前人的选题,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常常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学报可以提出一些筛选过的适合本校大学生的选题,使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活动,以便尽快做出成果,提高效率,增强他们科研的信心和热情,为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刊登大学生优秀论文。有的大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学术质量上乘的论文,符合学报学术水平的要求,就可以刊载到学报上,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每年学校都会有大量的毕业论文,可以在学报中开辟专栏,刊发优秀的毕业论文。如若版面有限,可向学校提出增加

学报页码用以刊登大学生论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中的一环。

6.向大学生赠阅学报。当前,学报的分发计划一般以教师科研人员和作者为主,大学生除非自己主动要求,很难有对其的分发计划。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报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分发计划在保证教师科研人员的前提下,应考虑大学生的阅读需求。随着阅读学报的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适当地增加学报的印刷数量,使有需要的大学生都能阅读到,扩大学报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如果超出预算,可向学校提出相应的申请。

高校应重视学报编辑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使其做好编辑本职工作以外,参与到学校科研与教学活动中,做到人尽其才。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多方面的努力与协调。学报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论文写作方面的优势,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欧阳旻,韩先满。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xx,(32):84-86.

[3]毕开凤。论发挥高校学报对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3 ):327-330.

[4]方月婵,胡虹。高校学报的作用及其办刊模式的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135-137.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1)

养成活动主题: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四)大学生利他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同学们的手机状态里,关机、无声或震动的占70.83%,想起来的时候就调的占26.04%,只有3.13%的同学选择不去管它,这说明同学们其实还是很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宿舍中同学休息时是否会保持安静,61.46%的同学表示很注意,8.33%的人要有人提醒,还有30.21%的人兴奋时会忘记。虽然大多数的同学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忘记,所以同学们的利他意识仍有待加强。 (四)大学生基本礼仪欠缺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听各类讲座时的情况。只有11.46%的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到底,认为这样体现对演讲者的尊重,因讲座无聊中途退场的人占到39.58%之多,还有的是因客观原因退场占48.96%。当问及看到老师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只有32.29%的同学选择会,还有9.37%的人看心情而定,还有人打招呼的前提是那个老师自己熟悉占56.25%,2.08%的同学从不主动打招呼。

浅谈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进而增强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及创业能力。 2.有利于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 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是提升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进而增强其竞争力。 3.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应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以满足国家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国家的发展,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二、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识不强 科研意识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科研素养的前提,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求知欲的动力。在高校中,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在科研过程中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今后就业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2.学生自身专业水平有限,且缺乏相關专业指导 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基础理论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因此,在科研能力上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很少参与科研活动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首选就是体育教师,所以在校学习时应着重培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2001年新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强调教师是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同时又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而现代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应体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

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种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身作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教育、影响学生,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牢固学生专业思想以及敬业精神、事业心的教育,干一行爱一行,使他们明白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去,从而深钻细研,对业务精益求精.同时,要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充分认识到今后的事业基点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绝不仅仅是搞单一的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要把对人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始终。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熟练地编制各种教学文件的能力;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集体活动的能力;善于运用队列队形和口令,迅速调动队伍的能力,具有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和正确无误的动作示范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教材的

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以及华外《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习惯,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成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目的和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教育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是更加重视使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需要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国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大学生中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和人格偏颇问题增多,为此,需要在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配合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3.养成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习惯和完美人格的需要。是落实华外“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养成教育对纠正高校德育中重“知”轻“行”和大学生在道德上普遍存在的“知而不行”或“知行不一”的现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众多德育专家、学者提出了关于目前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认为目前的高校德育缺乏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行为的有效道德引导,忽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体现了对高校德育改革和创新的价值。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从性质上是大学生“成长为人”的教育。是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从内容上讲是培养良好习惯与人格的教育。养成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养成教育的终级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从目标上讲,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

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能力 【摘要】: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不同类型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体系不同,从而形成了职业能力基本框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改进大学课堂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观念;职业能力 【引言】:作为大学生,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将踏上社会,开始自己的工作。因此,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已是我们必须开始考虑的问题。这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认识。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社会产生了三次大分工,从而出现了商业,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职业活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划分,职业家族就慢慢地分化扩展起来了。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的基本框架 不同类型职业人员的能力体系不同职业对录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一样,针对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现就现分别就科研型、管理型、工程型和社会型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做出解释。 1、科研型职业应具备的素质 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科研型人员应具备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语交流能力,既要有专长又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达到专与博的有效结合。具备创造性,熟练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理解及应用,把这三者融会贯通,协调结合起来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勤于

浅谈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浅谈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学科都无法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再加上每门学科的课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学生要在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及学习方式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学生要主动适应并积极利用这种阶段性的差异,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 标签:学习习惯;阶段差异;学习能力 一、概念界定 习惯是相对持久的行为保持,它是经过长期的培养而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及方法。习惯会影响一个人做事的行为方式,对各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习惯的相对稳定性,一旦养成了某种行为习惯,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学习习惯作为习惯的一个类别,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习习惯的良好与否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等能深化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随着学习阶段的变化,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的空余时间增多,为了实现高效率的利用时间,实现个人的优化发展,如何利用好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并在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身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是每一名大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大学阶段是处于高中阶段和职业生涯的中间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阶段空余时间较多,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大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毕业后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求。 首先,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幅增长,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有缺乏相关知识的焦虑感,这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每个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不再是某一学科单一的知识体系,要想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在精通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知晓并一定程度地了解相邻专业或领域的知识。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信息社会要求人们的知识和思维观念不再局限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型社会、终身化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等学习理念的提出显示出人们对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担忧和焦虑。学习了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大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用不着思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俗语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在大学生中加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习惯的涵义及其特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 习惯具有下列特性:一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引导和控制一个人,就会附着在身体上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易改变,甚至一旦中断,就会产生别扭、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化才能形成,培养一种好习惯和矫正一种坏习惯同样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习惯一

旦形成后,一般很难改变,并在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二是情境性。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而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需要,具有自动化的作用,不需要别人监督和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三是双重性。即习惯有好坏之分,它对主体的作用也有双重性,好习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坏习惯不利于个体和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在校现状分析 (一)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1、日常饮食欠科学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睡得晚,起的迟,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有的大学生索性取消早饭,养成常年不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男生酗酒、暴饮暴食,这些都违反了饮食规律。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如此应付“吃饭”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2、作息时间无规律 很多同学不严格要求自己,作息时间无规律,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一些宿舍看电影、开卧谈会到深夜,第二天上午逃课睡觉。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恶性循环,学业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3、自我关爱意识差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

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

应用科技学院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 竞赛活动方案(初稿)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营造诗山校区的大学氛围,我院决定开展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展示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良好的学风、教风。竞赛活动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在应用科技学院的竞赛活动组委会和指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自选)竞赛活动办公室,挂靠在学院教务科(诗山),成员主要由教务科人员组成。 二、经费来源:学校下拨的经费和学院的一定比例配套经费。三个竞赛项目共需经费约3200元。 三、参加对象:诗山校区全体在校生(含教科院的学生) 四、竞赛项目: 1、汽车文化知识竞赛 (1)目的: A、弘扬汽车文化,丰富我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B、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汽车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专业知识氛围; C、为我校的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普及汽车文化,唤起我校大学生对我国汽车工业、汽车市场的关注。 (2)报名时间: 4月19日前 (3)竞赛时间:初赛:5月11日(周六)上午;决赛:5月11日(周六)下午 (4)竞赛地点:梯教 (5)比赛内容:汽车文化知识,汽车基本结构常识以及汽车驾驶和交通法规知识。(6)比赛规则: 第一轮初赛:笔试形式竞赛,限时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抽取参赛选手人数的50%进入决赛。如有发现同学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材料进入竞赛现场和答题过程中相互抄袭的,将取消其竞赛资格。 第二轮决赛(现场抢答):两位主持人轮流发问,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后开始抢答,“答”字说完选手才可以开始举牌抢答,否则属于违例抢答,违例抢答扣此题相应分值,答错者扣一分。如果有选手因台下观众提示而获利的,则取消此题答题资格,情节严重者,扣此题相应分值。 (7)奖项设置: 一等奖:参赛人数的5%名 二等奖:参赛人数的10%名 三等奖:参赛人数的15%名 (8)评委:邓腾树、杨炳山、洪小华 2、首届模拟商务谈判技能大赛 (1)目的:为了发扬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标准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展示我院学生的商务策划、商务沟通、商务礼仪、团结协作等多方面职业技能,特举办首届模拟商务谈判技能大赛,以此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际商务运作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竞赛流程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本(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8961-88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 本(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 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了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以使20XX级新生充分认识到进入大学的人生意义及肩负的社会责任,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树立远大的学习、生活目标,积极营造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和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培养乐观进取的积极心态和严明的纪律观念,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特制定如下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要求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着重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明大学生。本次新生入学教育,要组织新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形势,确立科学的成才目标,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发学习。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引导新生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加强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通过个案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新生认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学习、生活指导,帮助

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强调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家校合力,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平时我时刻想着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四、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现在我班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学习、生活井然有序,良好的班风、学风已然形成。以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孙燕飞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摘要: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报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起到了激发其科研热情、引导科研和指导论文写作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学报为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提高学报质量、直接参与论文指导、提出选题进行征文、刊登大学生优秀论文以及向大学生赠阅学报。 关键词:高校学报;大学生;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孙燕飞(1982-),女,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资与财务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中表明,“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重要发展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反映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历史。最早是在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创建并实施SRTP。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种科研竞赛。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如下: 1.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打破了重灌输轻创造、重应试轻应用、重传承而轻革新的传统教学摸式,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实、巩固、检验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目前,科学知识飞速发展,而由于课本的编写、出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上课学习的知识,往往已不是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而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里将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展示给学生。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大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应如今知识经济信息化的社会。检索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是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是培养其对未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的接收能力,以及对新接收信息和知识与原有掌握信息和知识的联系能力。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动态,从而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开发方案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80、90后新生代劳动力逐渐成长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以及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目前教育体系中对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需求的脱节,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就业压力逐渐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突出,这对各高校今后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弥补目前教育体系中对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需求的脱节,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者,以就业为导向,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出发,对大学生开展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就行的很迫切。 二、项目说明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培训项目。该项目是结合就业岗位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训。

(二)强调从岗位的胜任能力特征为核心,培训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该项目采用全新方法进行可迁移能力的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创新研究,结合国际先进理念、丰富的案例、辅助工具等多种可利用的技术成果,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实践活动体验教学与网络实训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于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三、培训目的(一)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各高校和高校毕业生的生存发展竞争力,培养出高职业素质,受企业欢迎的学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与岗位胜任能力对接,与就业对接. 四、课程设置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涉及两类课程。第一类课程是大学生通用职业素质能力课程,对应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提升求职就业技能,职业素质能力;第二类课程是大学生岗位专业胜任能力课程,对应的课程是具体与岗位相关的知识,包括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和技能。 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课程设置如下: 综合能力素质部分岗位专业素质部分

浅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浅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高层次人才急需的今天,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思路。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成长。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的本性自然生成,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也能使人形成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的人才。 大学生养成教育,一般而言是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具体地讲,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他们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作为教育目标,就与时下流行的道德规范教育、道德知识教育有所区别。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知识教育,是把道德原则规范、范畴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体系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养成教育则不同,它更注重大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品德培养,它是以行为教育为主线,力图在一定的情境、动机与行为方式之问构建稳固的联系。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育部连续15年的高校师生思想状况滚动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求知欲高、进取心强等优点,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依赖的一代,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但是,其中的问题亦不可小视.确实存在“大学生不如中学生”的“问题道德素质”。概括的说,就是基础文明素质弱,较强的道德认同感与较弱的道德实践能力之间存在矛盾。(一)大学生养成素质的现状 l、社会责任感较强,能够诚信做人、诚信办事,但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有所欠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兴衰荣辱而浴血奋战、死而后已。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崇有加,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对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英雄模范人物十分向往,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为希望工程捐款、义务献血、参与环保、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 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公德意识有所欠缺。有的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上车不排队;有的学生不爱护公物,在课桌上面乱刻乱划,对公共图书“各取所需”,任意撕页或“开窗口”;有的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有的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采取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社会责任感欠缺;有的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差。 2、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进步,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习惯 应该看到,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和造福于人民积极充实自己,这是大学生冲的主流现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考人大学后产生了万事大吉的思想,因而放弃了拼搏精神,“60分万岁”已成了部分学生的至理名言。 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差,经常缺课、逃课,上课看闲书、说闲话、发短信,课后玩网络游戏等等。有的学生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文件编号:2020年4月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版本号: A 修改号: 1 页次: 1.0 编制: 会签: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落实学院《关于内涵建设攻坚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我院学风、校风和文明校园建设,培养学生明礼诚信、文明礼让、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实施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主题 文明修身立德树人 二、内容、措施和目标 详见附表 三、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成立相应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全体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党员及主要学生干部组成,形成“领导主抓、辅导员主导、任课教师配合、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落实好学生教育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集体会商解决,做到教管协作、师生联动、全员育人。

2.加大宣传、广泛动员。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团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将教育目的宣传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项主题教育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3.精心策划、注重实效。各二级学院学院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把大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到日常教育管理中,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做实做好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切忌形式主义。 附: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项目(2013年)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文明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策划人:英语1301团支部 地点:教三1301教室 时间:10月26日下午两点 人员:英语1301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从我做起 如今大学生文明自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文明素质的概念就是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反应出该地区社会进步的一种转台和成都。现代文明是各人或群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和生活方面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浅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概要

指导老师:靳磊主持人:丁良龙参与人:常佳伟 2015年11月 摘要: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现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意义所在,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并结合宁夏大学大学各学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给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0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如何可以改“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由此,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指标。从而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 职业能力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16级经济学(互联网金融) 姓名:宋晓丹 学号: 169280544035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经过了对就业指导课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导论》的略读,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有了些许了解,帮助了我认识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就业指导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树立了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观,提高了职业素质,增强了求职就业的竞争力,为我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走向成功做了铺垫。 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所以说在大学里面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大学资源。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下面就根据自身情况总结一下。 一、说话沟通能力,包括演讲、陈述与面谈能力。俗话说的好,三寸肉舍可战百万雄师,想当年,诸葛亮面见江东孙权,凭一肉舍度过层层关卡。可见言辩的能力,不可忽略。我们可以在空闲时间看些基础的训练书籍,尽可能多的寻找不同领域的书籍,并汲取吸收,这样就能在各种场合阐述自己的观点,取得赞赏并让对方刮目相看,但最好参加点专门的训练活动,然后自己要多练,多在各类活动中变得老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