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习卷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习卷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习卷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

习卷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年级思维训练(四)

差倍问题(2)

班级姓名

课堂练习:

1、被除数比除数大68,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商大54,除数是7,被

除数,商各是多少?

3、

4、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5、除数比被除数少43,商是3,余

数是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

5、甲的钱数是乙的钱数的4倍,甲买了一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支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甲原来有多少钱?

6、云云的钱数是小月钱数的4倍,云云买了一套19元的水彩笔,小月买了一块1元的橡皮后,两人剩下的钱一样多。云云原来有多少钱?

7、被除数、除数和为72,商是5,

除数、除数各是几?

8、两数相除,商4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 58,求被除数。(画图)

课后练习:

1、除数比被除数小72,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除数大60,商是7,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

4、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5、被除数比除数大98,商是4,余

数是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

6、丹丹的钱数是小敏钱数的5倍,

丹丹买了一套155元的衣服,小

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丹丹原来有多

少钱?

7、有两块画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

一块的3倍。如果第一块卖出7

米,第二块卖出31米后,则两块画布剩下的长度一样。这两块画

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8、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商是

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画

图)

9、两个数相除商是6,余数是2,已

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

是38,。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与“和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差倍”应用。“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一样,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例1 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上图把乙班的图书本数看作1倍,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80本”,即2倍与80本相对应,可以理解为2倍 是80本,这样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后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①乙班的本数:80÷(3-1)=40(本) ②甲班的本数:40×3=120(本) 或40+80=120(本)。 验算:120-40=80(本) 120÷40=3(倍)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0-300=1500(千克).从上图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 解:①运来萝卜:(1800-300)÷(3-1)=750(千克) ②运来白菜:750×3=2250(千克) 验算: 2250-1800=450(千克)(白菜剩下部分) 750-300=450(千克)(萝卜剩下部分) 答:菜站运来白菜2250千克,萝卜750千克。 例3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分析上图,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一样长,但是从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绳子又接上14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应该把变化后的第一根长度看作1倍,而12+14=26(米),正好相当于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的2倍.所以,当从第一根截去12米后剩下的长度可以求出来了,那么第一根、第二根原有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①第一根截去12米剩下的长度: (12+14)÷(3-1)=13(米) ②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13+12=25(米) 答:两根绳子原来各长25米。 自己进行验算,看答案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想想,有无其他方法求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小结: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两个数量的差与两个数量的倍数的差的对应关系.用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文 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 1、本次三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试卷命题内容面向全册教材,题型难易度及题量适合大部分学生,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检测,形式多样,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2、本次试卷的题型多样,填空、判断、计算、动手操作、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等,其中填空、判断、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动手操作、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 3、从检测结果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较好。学生都能在此次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

际水平。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如:填空题的一些很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加法当成乘法计算,不写余数等。 3、课上听讲不好,不能深入思考后再答题,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上课老师讲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理解偏差,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如:一段靠墙的篱笆长8米,宽7米他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没靠墙周长是多少? 4、由于三年级是刚从一、二年级读题过渡过来的,有些同学依靠惯了老师读题为其把握时间,一到三年级老师不读题了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时间,以至于不能分配好时间,到时间做不完题目。 三、改进措施: 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首先需要提高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 用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题:和差问题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 (1)当两个书架的书相等时,书的总数是多少?书的总数还是480本。 (2)现在乙书架有多少本?原来呢? (3)现在甲书架有多少本?原来呢?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例3、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和有多少元?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情况 在本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 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将2016——2017 学年度上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 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习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程的目标体系.三年级数学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五个大题;考察了学生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和面积等知识;以及乘、除法计算等等.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 (二)贴近生活;注重现实. 本试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

在学生身边的;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解决实际问题中商场搞促销活动考查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有余数的除法时就是做灯笼的事情;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沿正方形果园走一圈;一共是多少米;考查时间的简单计算就是妈妈进城办事用的时间.这些题目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特别熟悉的事和物;它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直观情境;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实践操作;注重过程. 本试卷通过精心选材;巧妙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第四题:1、在下列图形中表示出相应分数.2、考查可能性中;按要求涂一涂.3、测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并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以上的题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那么;学生解答时就会束手无策.它为老师在新 程理念下组织实施堂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体现开放;培养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中;设计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题目.如第五题的1 小题;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及再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情境中捕捉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体现. 二、学生答卷情况 我对我们班数学检测试卷试卷进行了统计:全班总计x 人;应考x 人;实考x

三年级数学差倍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一 1篮球比排球多6个,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3倍,篮球和排球各几个 2爸爸比君君大30岁,爸爸的年龄是君君的6倍,爸爸和君君各多少岁 3樱桃比苹果贵12元,樱桃的价格是苹果的4倍,樱桃和苹果的价格各是多少 4 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树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5 小红和小明都去银行存钱,小红比小明多存400元,小红存的钱数是小明的5倍,小红和小明各存多少元 6甲存的钱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存600元,甲乙各存多少元 7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 8 电视机的价格是压力锅的10倍,压力锅比电视机便宜3600元,电视机和压力锅各多少钱

差倍问题二 1 灰太狼请到了捕羊高手帮他抓羊,灰太狼抓到4只小羊,捕羊高手抓到10只小羊,被喜羊羊救走相同只数的小羊后,捕羊高手剩下的羊数是灰太狼的4倍,灰太狼和捕羊高手各还剩几只羊 2 小白兔采了20个蘑菇,小灰兔采了30个蘑菇,它们吃掉相同个数的蘑菇后,小灰兔剩下的蘑菇是小白兔的2倍,它们各吃掉多少个蘑菇 3 甲有50元,乙有30元,两人花去同样的钱数去买书本,甲剩下的钱数是乙的2倍,他们各花去了多少元 4 有2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减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5 数学书有200页,语文书有150页,看完相同的页数后,数学书剩下的页数是语文书的2倍,问数学书看完多少页语文书还有多少页没看 6 喜羊羊有70千克苹果,美羊羊有40千克苹果,它们吃了同样多的苹果后,喜羊羊的苹果是美羊羊的2倍,它们各吃了多少千克苹果 7 学校举行数学比赛,乐乐做了12道题,小玉做了8道题,如果他们少做相同的题数,那么乐乐做的题数是小玉的2倍,他们各少做多少道题

三年级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三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集邮()张,小红集邮()张. 2.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岁,小刚()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16倍,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105棵,种花生()棵,白薯()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 )本,故事书 ( )本.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5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50就等于甲数的3倍,问甲数是( ),乙数是(). 6.小明、小丽做题,如果小明再做4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如果小丽再做6道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做()道题,小丽做()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千克,面粉()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千克、()千克. 9.AB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A要买一件商品,向B借了120元,这时A的钱数正好是B的4倍,A有()元,B有()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小丽比小明多7朵,如果小明少得2朵,小丽再得3朵,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14.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从内容上看,不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内容的考查,从形式上看,增加了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总体上来看: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开放渗透、题量适当、难度适宜。 一、考试情况: 三年级人数56人,参加检测人数56人,到考率为100%。试卷满分为100分;我带的三年级,平均分为分,及格率为100%。从学生做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二、试卷分析: 1、基本概况 试卷共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实践应用(数学万花筒)、解决问题等六个大题。填空题占28分,判断题占5分,选择题占5分,实践应用占8分、解决问题占25分。 2、试题活而不偏,巧而不繁。 试题的“难”并不是繁,“易”也不是死。题目出得活不活,不在于难度大小,而在于是否富有启发性, 3、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从题型来看,试卷中的题型也是教学中经常练习到的。题型新颖,灵活多变。理论联系实际是命题的一大原则,从试卷分析可以看出,许多试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将日常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不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1)、形式新颖,卷面图文并茂。在试题叙述方式上增添了人文性和激励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兴趣和激情。在表述上与教师平时在课堂上激励、表扬学生时语言接近,加之卷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正是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的体现。 (2)、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题目灵活,开放有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亲和力。 三、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运用的灵活性还有待于加强。其次学生书写习惯欠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和倍差倍专题

和倍问题 1.甲、乙两个粮仓存粮32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40吨,给乙仓运进20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2倍,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分别为几吨? 2.某校共有学生560人,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生女生各几人? 3.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去了162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足球、每个排球各几元? 4.南京长江大桥比美国纽约大桥长4570米,纽约大桥比我国武汉长江大桥长530米.已知三座桥长10640米,这些桥长分别是几米? 5.甲筐有梨400个,乙筐有梨240个,现在从两筐取出数目相等的梨,剩下梨的个数,甲筐恰好是乙筐的5倍,甲乙筐所剩的梨各是几个? 6.三块布共长220米,第二块布长是第一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二块的2倍,第一块布长几米? 7.有两层书架,共有书173本.从第一层拿走38本书后,第二层的书是第一层的2倍还多6本,则第二层有几本书? 8.小明和小强共有画片200张,小明的张数比小强的张数的2倍还多20张,则小强有几张画片?

9.三堆苹果共有130个,第二堆的苹果数是第一堆的3倍,第三堆的苹果数是第二堆的2倍多10个,问三堆苹果各有多少个? 10.学校为了欢庆“六一”儿童节,买来卡通书和童话书共360本,买来的童话书是卡通书的3倍,学校买来的童话书和卡通书各多少本? 11.学校买来50本故事书、30本图画书作为“六一”的奖品发给二年级和三年级,三年级获奖人次是二年级的3倍,那么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获得了多少本图书奖品? 12.学校田径队的男生、女生一共有4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倍,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13.学校三(1)班有图书80本,三(2)班有60本,学校重新对图书分配后,(1)班的图书本数是(2)班的3倍,那么现在(1)班和(2)班分别有多少本图书? 14.“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摸珠子”游戏,共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珠子54粒,红色珠子的粒数是黄色珠子的2倍,蓝色珠子的粒数是黄色珠子的3倍,三种颜色的珠子各多少粒?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分析 1、本次三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试卷命题内容面向全册教材,题型难易度及题量适合大部分学生,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检测,形式多样,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2、本次试卷的题型多样,分别为:我会填、我会判、我会选、我会算、我会画(动手操作)、我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等,其中填空、选择、判断、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 3、从检测结果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较好。学生都能在此次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二、全段整体情况分析 1、综合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全段的平均分为 87分,反映了本段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都能在85分以上,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较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有了初步建立,而只有 %的学生不及格。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全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学困生分析 本段的学困生,各班只有1-2个,教师虽有精力和耐心去精心辅导,尽可能让他们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但由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及习惯养成不行,他们对基础知识还没有切实掌握。个别学生基本不具备学数学的能力和方法了,只能靠模仿做几道简单的习题。特们的思维水平不是特别高,相对于优等生来说理解会慢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复习

和差问题 知识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答和差问题可以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试一试: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 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这一道题要先求什么?甲、乙两个书架原来相差多少本?为什么?(1)原来甲书架比乙书架多多少本? (2)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3)甲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20200612002520)

第二十五周和倍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应用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列式解答。 解答和倍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两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先求出1 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和宁(倍数+ 1)=小数(1倍数) 小数X倍数二大数(几倍数) 两数和-小数=大数例题1 学校将360 本图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 倍,问二、三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思路导航:将二年级所得图书的本数看作1 倍数,则三年级所得本数是这样的2 倍。如图所示:

1倍数 共360本 由图可知,二、三年级所得图书本数的和360本相当于二年级 的(1 + 2)倍,则二年级所得图书本数的 360+( 1+ 2) =120本, 三年级为120X 2=240本。 练习一 1, 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 小 红和小明各有压岁钱多少元? 2, 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 比二 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3, 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 油给 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二年级■■ ?本 ?本

例题2 小宁有圆珠笔芯30 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 枝,问小青给小宁多少枝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 倍? 思路导航:我们把变化后小青的圆珠笔芯枝数看作1 倍数,那么小宁与小青圆珠笔芯的枝数和相当于变化后小青枝数的9 倍,所以变化后小青的枝数为(30+ 15) + (1+ 8) =5枝,再用15 —5=10 枝,则表示小青给小宁的枝数。 练习二 1 ,红红有邮票80 张,佳佳有邮票60 张,要使红红的邮票张数是佳佳的4 倍,那么佳佳必须给红红多少张邮票? 2,甲水池有水69 吨,乙水池有水36 吨,如果甲水池中的水以每分钟2 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 倍? 3,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 本,怎样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 倍?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习卷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 习卷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

三年级思维训练(四) 差倍问题(2) 班级姓名 课堂练习: 1、被除数比除数大68,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商大54,除数是7,被 除数,商各是多少 3、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4、除数比被除数少43,商是3,余 数是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5、甲的钱数是乙的钱数的4倍,甲买了一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支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甲原来有多少钱 6、云云的钱数是小月钱数的4倍,云云买了一套19元的水彩笔,小月买了一块1元的橡皮后,两人剩下的钱一样多。云云原来有多少钱 7、被除数、除数和为72,商是5, 被 除数、除数各是几 8、两数相除,商4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58,求被除数。(画图) 课后练习: 1、除数比被除数小72,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除数大60,商是7,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4、被除数比除数大98,商是4,余 数是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5、丹丹的钱数是小敏钱数的5倍, 丹丹买了一套155元的衣服,小

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丹丹原来有多 少钱 6、有两块画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 一块的3倍。如果第一块卖出7 米,第二块卖出31米后,则两块画布剩下的长度一样。这两块画 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7、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商是 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画图)8、两个数相除商是6,余数是2,已 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 是38,。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画图)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三年级期末数学试卷换成了6页,时间100分钟,题量较大。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等形式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解决问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总之,整份命题力求起到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导向性作用,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发展与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试卷题目分析 (一)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体现的内容非常广,多数都非常简单,学生完成情况很好。出错较多的是第3、5、8题,第3题是40厘米()400毫米比较大小,这道题稍微复杂,一些学生还是不会熟练进行单位换算。第5题问大约栽多少棵,一些学生没看见大约这两个字,直接算的准确值,做题还是不认真。第8题是求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第二个空错得最多,说明学生的连续退位

减法还是稍弱。 (二)判断题 判断题共10道,密密麻麻,很多孩子都看花眼了,加之读题不细心,所以判断出错。出错较多的是第5题:时针从钟面上的数字2走到下一个数字3,分针要走一圈,这道题对,很多学生打了错号,估计是没理解题意。第2题有个别学生出错,题目没有说“平均分”,所以是错的,这道题强调了很多遍了,我们班一个非常认真的学生张屹洲考竟然做错了。 (三)选择题 这次的选择题共10分,第1题出错较多,用尺子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图上是从1开始量的,但是很多学生仍然当成从0量的,所以选错的较多,这种命题在二年级时训练较多,三年级练得少,学生再不认真看图,所以出错较多。 (四)动手操作 在方格图里画长方形,学生都画得非常好,非常标准。 (五)计算 这次的计算题完成得比较好,出错最少,以后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口算及笔算练习。 (六)解决问题 这次的解决问题有6道题,前5题出错较少,第6题出错最多,全班有20个学生或多或少扣了分,以前多次训练在一个长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只是让学生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会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复习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 题复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和差问题 知识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答和差问题可以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试一试: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 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这一道题要先求什么甲、乙两个书架原来相差多少本为什么 (1)原来甲书架比乙书架多多少本? (2)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3)甲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应用题电子教案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应用题复习(一) 已知几个数的和与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称之为和倍问题。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可以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在具体解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先求出倍数,再去解答题中提出的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例1、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共24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题中是把()看作1倍数,那么()的本数就是3个1倍数,科技书与故事书的共240本就是()个1倍数,因此可以先求()的本数,用()方法计算;再求()的本数。 试一试: 1、某专业户养鸡、鸭共480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这个专业户养鸡、 鸭各多少只? 2、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27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学校买来篮 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3、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3倍。 二、三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上? 4、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正好是红糖的5倍,已知白糖和红糖共有180千克。 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 5、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3倍。公鸡、母鸡 各养了多少只? 例2、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从乙桶倒入多少千克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分析与解答:存在倍数关系的是现在甲桶的千克数和现在乙桶的千克数,从乙桶往甲桶内倒油,两桶内油的总千克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画出线段图。题中是把现在的()当作1倍数,现在的()是5倍数,两桶的总千克数是()倍数,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求出两桶油的总千克数,从而求出现在的乙桶和现在的甲桶的千克数,再和原来的作比较就知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差倍问题二

三年级差倍问题(二) 专题简析: 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我们小朋友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先依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例题1 有两袋玉米,大袋比小袋多56千克,如果将小袋的玉米吃掉4千克,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两袋玉米原来各重量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大袋玉米 小袋玉米 从图上可以看出,小袋玉为吃掉4千克后,大袋里的玉米就比小袋现有玉米重4+56=60千克;又根据“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可知把小袋现有的玉米重量看作1倍数,大袋比小袋多的60千克正好相当于现有小袋的4-1=3倍,所以小袋现有玉米60÷3=20千克,原有重量20+4=24千克,大袋原有20×4=80千克。 练 习 一 1.有两箱玩具,第一盒比第二盒多60只。如果从第二盒中取出3只,这时第一盒的只数是第二盒的8倍。求两箱玩具原来各有多少只? 2.一个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如果从第一层中拿走6本,这时第二层的本数是第一层的4倍。求第一、第二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甲、乙两桶油各有油若干千克,甲桶的油比乙桶少2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5千克放入5千克,这时乙桶内油的重量是甲桶的4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2 有甲、乙两桶色拉油,如果向甲桶中倒入8千克,则两桶色拉油就一样重;如果向乙桶中倒入12千克,乙桶的色拉油就是甲桶的5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色拉油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乙桶倒入8千克1倍数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如果向甲桶倒入8千克,两桶油重量相等,说明乙桶油比甲桶油多8千克;如果向乙桶倒入12千克,乙桶油就比甲桶油多8+12=20千克,与20千克相对应的倍数差是5-1=4倍。所以,甲桶原有:(8+12)÷(5-1)=5千克,乙桶原有5+8=13千克。 练 习 二 1.有甲、乙两桶水,如果向甲桶中倒入10千克水,两桶水就一样多;如果向乙桶中倒入4千克水,乙桶的水就是甲桶的3倍。原来甲、乙两桶各有多少千克水? 2.三(1)班同学参加英语比赛,如果男生少去1人,男、女参赛人数相等;如果女生少去1人,男生参赛人数是女生的2倍。三(1)班参加英语比赛的男、女生各几人? 3.小敏和小文每人都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敏给小文3粒,两人的玻璃球数就一样多;如果小文给小敏1粒,小敏的玻璃球数就是小文的5倍。小敏、小文原有玻璃球各几粒? 例题3 甲的钱数是乙的3倍,甲买一套180元的《百科大全》 ,乙买一套30元的故事书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甲原来有多少钱?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甲 乙 把乙原有的钱看作1份,甲原有的钱不是3份;甲买书用去180元,乙买书用去30元,甲比乙多用去180-30=150元。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多出的150元正好相当于乙原有钱数的3-1=2倍,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柏城小学徐桂芹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一画、解决问题共六项大题。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4。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 2、6、7、8、11小题。学生对这几个题理解不透彻,不能根据所学举一反三。 2、判断:本题共4小题,四个知识点。出错较多的是5小题,没有注意到缺少平均两个字,有的学生是对分数与平均分的关系理解不好。 3、选一选:本题共4个小题。1、2、4题错的较多,1、2题是不认真审题,4题不理解。 4、算一算:本题共3小题,其中脱式计算,学生运算循序出错较多,主要是不认真看题,因此不少学生做错。 5、画一画:这一题是针对方向与长方形周长知识的考查,这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还需教师的讲解以及对学生加强训练。 6、解决问题。共6题,列式正确率较高,主要是算得数出错。要培养认真的做题习惯。 三、改进措施: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应 用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三年级数学和倍问题应用题复习(一) 已知几个数的和与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称之为和倍问题。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可以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在具体解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先求出倍数,再去解答题中提出的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例1、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共24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学校图书室买来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题中是把()看作1倍数,那么 ()的本数就是3个1倍数,科技书与故事书的共240本就是()个1倍数,因此可以先求()的本数,用()方法计算;再求 ()的本数。 试一试: 1、某专业户养鸡、鸭共480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这个专业户养 鸡、鸭各多少只 2、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27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学校买 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3、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3 倍。二、三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上 4、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正好是红糖的5倍,已知白糖和红糖共有180千 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 5、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3倍。公鸡、 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例2、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从乙桶倒入多少千克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分析与解答:存在倍数关系的是现在甲桶的千克数和现在乙桶的千克数,从乙桶往甲桶内倒油,两桶内油的总千克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画出线段图。题中是把现在的()当作1倍数,现在的()是5倍数,两桶的总千克数是()倍数,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求出两桶油的总千克数,从而求出现

三年级简单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姓名:班级: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例1:周末爸爸带小宇去河边钓鱼,爸爸比小宇多钓16条,爸爸钓的是小宇的3倍,问爸爸和小宇各钓几条 ( 练习1:今年小红的年龄比爸爸小3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5倍,今年爸爸多少岁 练习2:五三班图书角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8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科技书多少本 ~

例2:淘气和笑笑两个钱数同样多,淘气给笑笑15元,则笑笑的钱数是淘气的6倍,两人原来各多少元 练习3:甲乙两桶水现同样重,如果从乙桶中倒24千克水到甲桶中,则甲桶的水:是乙桶的5倍,甲桶原有多少千克水 《 练习4:淘气和笑笑有同样多的铅笔,如果淘气给笑笑9支铅笔,笑笑的铅笔数就是淘气铅笔数的4倍,原来淘气有多少支铅笔

例3:两桶油,大桶有120kg,小桶有90kg,两桶卖出同样多后,大桶剩的刚好是小桶剩下油的4倍,两桶各剩多少千克各卖出多少千克油 { 练习5: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4米,第二根长52米,剪去同样长后,第一根是第二根的4倍,则每根绳剪去多少米 * 练习6:一个书架的上层有图书50本,下层有图书10本。现在上、下层都借出了同样多的本数,剩下的图书,上层是下层的6倍。那么上、下两层各借出了多少本

例4:甲乙两仓库存的化肥相等地,甲仓运出60吨后,乙仓存入20吨后,这时乙仓化肥正好是甲仓的3倍。原来两仓各存多少吨化肥 ~ 练习7:甲乙两个村养的羊的只数相等,甲村卖出18只,乙村买进30只,乙村的羊数是甲村的7倍,两村原来各有多少 练习8:小涛和小乔比跳绳,如果小涛再跳40下他跳的数就与小乔跳的一样多,如果小乔再跳60下同,那她跳的就是小涛的3倍,两人各自跳了多少下

三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

三年级数学《和差倍问题》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5、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6、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同学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一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7、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8、甲、乙、丙共有100本课外书。甲的本数除以乙的本数,丙的本数除以甲的本数,商都是5,而且余数都是1。那么乙有书多少本? 9、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 10、有货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仓库时,第一堆件数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数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数少2,比第四堆的件数多 2.问每堆各存放多少件?

1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1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1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14、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15、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 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