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动力电缆截面选择

低压动力电缆截面选择
低压动力电缆截面选择

一根据电缆载流量选择低压动力电缆截面基本步骤

1.确定设备功率及额定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效率、功率因数,电机铭牌均有标注,不确定时可按下列速查表。

速查表:

2.查动力电缆载流量

以常用1kV 电缆为例,根据GB_50217-2007电力电缆敷设规范表:或者可查设计手册下表:

3.计算电流载流量校正系数

总的校正系数=温度校正系数x土壤校正系数x敷设校正系数

a.温度校正系数

公式中环境温度的概念如下表:

b.土壤校正系数

c.敷设校正系数

4.选择动力电缆截面

校正后的电缆载流量>电机额定电流

二低压动力电缆压降校验

常规配电系数近似于三相平衡线路,故按下表公式计算电压损失:

计算电动机负荷电源电缆电压损失时,额定电流和敷设长度确定,故可按上表中第一种情况,即终端负荷用电流矩来表示

1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的每公里电阻及电抗速查表如下:截面(mm2)电阻(Ω/km)感抗(Ω/km)

铜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根据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4条:

要求电动机回路配电电缆压降不大于5%。

三电机回路低压动力电缆长度典型值速查表(非爆炸危险区域)

电动机回路配电电缆压降不大于5%时,1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 系统的电缆长度典型值速查表如下(非爆炸危险区域):

四 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在核算电缆长度时,需注意电缆进入设备内部后的附加长度,如下表:

电缆敷设及接线培训教程

#3机组的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对电缆系统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施工企业的素质和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机组整体试运水平和达标投产。电气工地把电缆敷设及接线列为重点工作,加强管理、精心施工,力争使电缆系统工程达标创优,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编制电缆敷设的施工清册

电缆敷设的施工清册是技术员根据设计院的电缆清册、电缆的路径深刻的领会的基础上,遵循“先远后近、由集中点向分散的”敷设原则而编订而成的电缆敷设清册。

编订电缆敷设清册是一件重要、复杂、繁重的工作,必须做好如下的工作:

(1)认真审阅施工图纸,核实原理图、接线图、电缆清册是否相符,控制、保护功能能否实现。

(2)熟悉电缆的布臵及走向,把集中点(控制室、配电间)的电缆整体考虑,决定电缆敷设的先后次序。

(3)确定桥架分层布臵的顺序,一般自上而下为: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等。

二、加强管理,提高电缆敷设的整体水平

(1)应遵循从集中点(控制室或配电间)向分散点敷设,相同或相似路径的电缆一次敷设完毕。

(2)电缆敷设时,先敷设短距离较少的盘间电缆,后敷设长距离较多的控制电缆。其先后顺序取决于同层电缆的数量多少,以免电缆重叠后无法引出桥架。

(3)电缆敷设时应单根敷设,以避免出现拧卷现象,不易捆扎。(4)电缆敷设时,应避免交叉现象,如果不可避免时,应成排交叉。

(5)做好电缆敷设记录工作,以备以后查询,敷设电缆与检查验收工作当日进行,以免出现不合格累积的现象。

三、电缆敷设和接线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1、电缆敷设前,电缆桥架和电缆保护管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电缆隧(沟)道内道路畅通,照明充足,排水设施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相关建筑工程不影响电缆敷设。

2、加强图纸会审,深刻领会设计意图,仔细核对设计电缆清册与原理图、端子排图是否相符,弄清电缆敷设路径对桥架布臵的要求。电气、热工电缆同层敷设时,有关技术人员应协商一致,规划好敷设路径和敷设顺序,并编制下列技术文件:

(1)电缆敷设施工清册,内容包括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止位臵、敷设路径等。(2)

盘柜电缆清单,标明盘柜左右两侧编号及数量,并标注于盘柜两侧。

(3)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电缆敷设条件、电缆敷设原则、电缆交叉排列原则、电缆绑扎固定要求、电缆从桥架引出方式、二次接线工艺要求(规定缆头大小及固定位臵、备用线芯长度、接线方式、号头大小、缆牌内容及悬挂位臵等)。

(4)、施工人员已经进行了岗前培训,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技术交底。

(5)、需要敷设的电缆种类准备齐全,检查合格并运抵现场,绑扎固定材料准备齐全。塑料电力电缆不应在0℃以下时敷设,控制电缆不应在气温为-10℃以下敷设。

(6)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组织机构已建立,通讯连络设备配齐。

(7)架空敷设电缆处,脚手架已搭设完成,并验收合格,确保安全可靠。

电缆敷设和接线时,应成立施工指挥小组,由质量员、安全员、技术员和施工班组长组成,并设专人负责指挥。

电缆敷设和接线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电气专业电缆敷设和接线的统一规划,制订工艺实施细则。

2、负责检查和落实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应具备的条件和施工准备情况。

3、负责处理各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配合问题。

4、负责施工后的检查评比工作,并据此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和奖励。

电缆敷设和接线采用三重检查验收,一是边施工,边验收,由各施工单位组织;二是阶段性检查验收,由电缆敷设和接线领导小组组织;三是采用检查签证的形式验收,由项目部质检部组织。检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组织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四、电缆敷设

1.(1)电缆敷设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核对电缆型号、电压等级、规格、长度、芯数与《电缆敷设施工清册》是否相符,避免出现差错。

(2)仔细检查电缆外观无进水、无机械损伤,绝缘良好。

(3)按照《电缆敷设施工清册》填写电缆临时标签2个,用透明胶带粘到距电缆头200mm 处,另一个标签待电缆切断后粘到起点电缆头上。

(4)电缆按规定路径敷设至终点时,穿入规定的进线孔,备用长度动力电缆按实际接线位臵加适当裕度考虑,控制电缆按盘高加盘宽考虑。电缆临时固定后及时回排、整理,留足起点备用长度后锯断。

2.电缆的排列、整理、固定

(1)电缆敷设时应一根根进行,采用边敷设、边整理、边绑扎,并最终固定的方法。前一根电缆敷设达不到质量要求时,不得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

(2)电缆排列按规定的断面排列图进行,严格按规定的敷设分层和交叉原则排列,不得混排。

(3)电缆进入设备的弧度应一致,并绑扎成排。电缆从桥架引出时,电缆夹层内下层电缆采用从桥架内侧下引至外侧上引,上层电缆从桥架外侧上引。就地设备处控制电缆采用从桥架侧面开孔直接或经金属软管引出至保护管,动力电缆采用金属软管从桥架上面引出;电缆从槽盒引出时,从槽盒侧面开孔直接引出至保护管。电缆夹层内,如进盘电线引出位臵距进盘孔超过300mm,必须加装花角铁支架。

(4)电缆在桥架上的固定:水平敷设电缆每隔2米进行一次绑扎,每一个拐弯处两端都必须进行绑扎;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角的电缆每间隔1米绑扎一次。

(5)电缆绑扎固定统一采用铁绑线十字交叉法绑扎固定。

(6)控制电缆的敷设应避免产生中间接头;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应相同。(7)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保护管内,但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不得单独穿放金属管内;控制电缆要力争避免一管多穿,当不具备条件时,每根电缆保护管最多可一起穿3根控制电缆;裸铠

装的控制电缆不得与其它控制电缆同穿一根电缆管。

3.缆头制作及二次接线工艺

(1)为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做到责任到人,接线盘柜内应悬挂施工质量责任牌,注明校线负责人和接线负责人,便于日后进行质量整改和检查。

(2)单元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内同一盘柜电缆实行统一排列和接线。二次接线前,技术人员应对照设计端子排和设备端子排进行核对,必要时应重新绘制接线端子排图。接线过程中,接线员若发现图纸与实际端子有误,必须及时通知技术员,不得自行改接线。

3、聚氯乙稀绝缘低压动力电缆头制作

(1)按实际接线位臵确定需要长度,剥除塑料护套。

(2)由外护套断口处量取20mm处,用绑扎线绑扎,将钢片锯齐,去除锯下的钢片。(3)将接地线绑扎在钢皮上,用焊锡焊牢。接地线采用铜扁编织线,接地端必须压接线鼻子。电缆截面120mm2及以下,接地线规格为16mm2,电缆截面150mm2及以上,接地线规格为25mm2。电缆两端均应接地。

(4)电缆终端头都采用热缩工艺。95mm2以下低压电缆采用合适的热缩管热缩,其长度为80mm(上35mm,下45mm),95mm2以上低压电缆采用热缩终端头进行热缩。高压电缆采用高压(10KV)热缩终端头。若热缩头做于盘柜进线孔以下时,热缩管应热缩至接线鼻子。热缩管、热缩缆头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并注意应由中部向两端烤,以防存积空气。

(5)压接线鼻子。接线鼻子应平滑无毛刺或尖角,压接方法采用局部加压法或整体围压法,压接后接线鼻子不应有裂纹出现。

(6)在接线鼻子下口套入色相环热缩,色相环宽度为20mm,位臵一致。

(7)接线鼻子与被接线体的连接螺栓应贤能固,丝扣露出2-3扣。铜铝搭接时必须在铜面上镀锡。

4、控制电缆头制作及接线

(1)控制电缆头制作前应首先对照盘柜电缆清单,按每根电缆多数线芯接线位臵对盘、柜下电缆进行排列整理,避免接线时电缆线芯在盘柜内部过多交叉。电缆进盘弧度应一致并要绑扎成排;进盘后固定于两侧花角铁上,若电缆较多时应制作角铁支架分层布臵,但不得影响电缆查找。

(2)确定电缆头位臵。控制电缆头必须在盘柜内部,标高一致,排列整齐,不得相互叠压。一般按距固定位臵60mm考虑,但距最低接线端子排不宜小于20mm。

(3)剥开电缆护套及屏蔽层。

(4)在线芯底部套入黑色热缩管热缩,热缩管长度统一规定为60mm,上部25mm,下部35mm。(5)带屏蔽的控制电缆,其屏蔽线必须从缆头的下部引出,并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若其屏蔽有屏蔽线,则套黄绿相间(或绿色)塑料套管后引出,若其屏蔽为铜网(箔),则用黄绿相间软线焊接后引出,压接线端子后接至接地铜排,并将接地线绑扎成把,沿盘柜两侧固定。焊接时应使用松香不得使用酸性焊锡膏。

(6)二次接线

A、将控制缆头以上线芯完全散开、拉直,注意勿伤及线芯。

B、在控制缆头上部10mm处用尼龙绑扎带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按线芯所对应的接线端子位臵,按照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的原则分线,每隔100mm左右绑扎一次,当分出的线芯距绑扎位臵间隔较大时,线芯引出位臵单独进行绑扎。

C、盘柜内的电缆及电缆线芯应尽可能利用原有走线槽走线,线槽数量不足时,应加装线槽。但线槽内的电缆线芯也必须绑扎。

D、端子头标号必须采用电子打号机打印,号头长度按30mm考虑,端子头打印顺序为由左向右,套入线芯时号头文字不得倒臵,垂直端子排一律从左至右,水平端子排一律自下向上。

E、进入端子排线芯的直线段长度宜在50mm-70mm之间,回弯半径取15mm,端子排外部裸露的线芯严格控制在2mm以下。

F、备用线芯长度按最远接线端子考虑,写清所在电缆编号,并绑扎牢固。

G、硬线需要煨圈连接时,煨圈方向与能固螺丝旋向一致;软多股线芯不得与接线端子直接连接,应统一使用“U”形(螺接式端子)或针型(插接式端子)带绝缘接线鼻子过渡,使用专用压线钳压接牢固。

H、任一端子上的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对于D型和D1型端子,不同截面的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应加装可连端子过渡。

(7)电缆牌悬挂

A、电缆牌采用塑料电缆牌粘贴不干胶标签。

B、标签内容采用打印机打印,打印顺序自上而下依次为:电缆编号(若电缆并联使用,应加注电缆的序号)、型号规格、电缆起点、电缆终点。

C、电缆牌统一用尼龙绑扎带成两排错开绑扎于在电缆头下部,电缆牌竖放时文字方向为自下而上,电缆牌横放时文字方向自左向右。电缆牌应绑扎牢固,同排缆牌悬挂高度一致、排列整齐,便于查阅。

五、安全文明施工

1、装卸、运输电缆盘时,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上流动的措施。盘上的电缆端头应固定好,滚动电缆盘的地应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得滚动。

2、敷设电缆时,电缆盘应架设牢固平稳,盘边缘与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电缆应从盘的上方引出,引出端头的铠装如有松动应绑紧。

3、高空敷设电缆时,应有高空作业措施。直接站在梯级式电缆桥架上作业时,应核实其强度是否足够,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严禁攀登组合式电缆架或吊架。

4、电缆敷设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并有明确的联系信号,不得在无指挥信号时随意拉引。

5、电缆通过孔洞、管子或楼饭时,两侧必须设监护人,入口侧应防止电缆被卡或手被带入孔内,出口侧的人员不得正面接引电缆。

6、电缆敷设时,拐弯处的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外侧。

7、电缆敷设时,临时打开的隧道孔应设遮栏或标志,完工时及时封闭。 8、电缆穿入带电盘柜时,盘上必须有专人接引,严防电缆触及带电部位。

9、电缆敷设完毕,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为防止二次污染和火灾,敷设完毕的电缆应加盖石棉布保护。

10、电缆接线时,应随时清理施工现场,将缆皮、线头等杂物装入专用垃圾袋。 11、在带电或运行盘柜进行电缆敷设或接线施工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工作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高压电缆截面选择计算书

技术资料 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计算:黄永青 2005年7月28日 1.计算条件 A.环境温度:40℃。 B.敷设方式: ●穿金属管敷设; ●金属桥架敷设; ●地沟敷设; ●穿塑料管敷设。 C.使用导线:铜导体电力电缆 ●6~10kV高压: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80V低压:PVC(聚氯乙烯绝缘)或XLPE电力电缆。 2.导线截面选择原则 2.1导线的载流量 1)载流量的校正 A.温度校正

K1=√(θn-θa)/(θn-θc) 式中:θn:导线线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XLPE绝缘电缆为90℃,PVC绝缘电缆为70℃。 θa: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θc:已知载流量数据的对应温度,℃。 2)敷设方式的校正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中给出了不同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综合常用的几种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并考虑到以往工程的经验及经济性,取敷设方式校正系数K2=0.7 3)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K1×K2 2.2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1 6~10kV XLPE绝缘铜芯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2 0.6/1kV PVC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3 0.6/1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2.3短路保护协调 1)6~10kV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S≥I×√t×102/C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A; t:短路切除时间,秒。 C:电动机馈线C=15320;其他馈线C=13666 2)380V低压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协调 S≥I×√t/K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有效值(均方根值),A; t:短路电流持续作用时间,秒。 K:PVC绝缘电缆K=115;XLPE绝缘电缆K=143 ●380V电动机回路短路保护协调 电缆的允许电流大于线路短路保护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40%。

高压电缆选型

按照以下情况而定: 1?根据电缆敷设的电压等级、使用地点及使用环境,选择电缆的绝缘方式(如聚氯乙烯、交链聚乙、橡胶绝缘烯等); 2?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选择电缆外壳保护方式(如钢带铠装、钢丝铠装等); 3?根据电缆使用的电压等级,选择电缆的额定电压; 4?根据电缆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电缆的截面。 5?所谓10KV电缆选型不考虑载流量,是指该供电系统的短路电流热稳定值比较高,按此热稳定值选择的电缆最小截面已经很大(如180或240平方毫米截面),在此截面的载流量范围内,无论负荷电流的大小,都是按热稳定最小截面选择电缆。但是如果负荷容量额定电流大于热稳定电流确定的最小电缆截面的额定载流量,当然还是需要考虑载流量的。 10kv高压电缆载流量表如下: 向左转|向右转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一二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① 单相千瓦,4.5安。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③ 3.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

高低压电缆选型大全

目录 一. 概述 (2) 二. 范围……………………………………………………………………………2-3 三. 参考标准及参数取值依据 (3) 四. 符号说明………………………………………………………………………3-4 五. IEC 287-3-2/1995标准电力电缆截面经济最佳化计算方法的应用………4-11 六. 电力电缆经济截面最佳化数据查找的使用方法……………………………11-12 七. 电缆经济截面与发热截面总费用比较及投资回收年计算…………………12-15 八. 经济截面的校验条件..................................................................16-17 附录1 铜芯电力电缆综合造价统计表................................................18-19 附录2 电缆造价类别的平均A值 (20) 附录3 电缆型号与电缆造价类别对照表 (20) 附录4-1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范围(I-A类别)....................................21-23 附录4-2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范围(II-A类别)....................................24-26 附录4-3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范围(III-A类别)....................................27-29 附录4-4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范围(IV-A类别)....................................30-32 附录4-5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范围(V-A类别)....................................33-35 附录5 铜芯电力电缆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数据及图表(不同电价)...............36-40 附录6 电缆导体交流电阻及感抗......................................................41-42 附录 7 铜芯电力电缆允许载流量表 (42) 附录8 损耗费用辅助量F─Tmax─P关系的统计值 (43) 附录9 最大负载利用小时Tmax与最大负载损耗小时τ和cosΦ的关系 (43) 附录10 不同行业的年最大负载利用小时Tmax,(h) (44) 九. 参考资料 (44)

低压电力电缆截面积选择

交流电力线指的是配电工程中的低压电力线。一般选择的依据有以下四种: 1) 按机械强度允许的导线最小截面选择 2) 按允许温升来选择 3)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 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 通信中常用的主要是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一般应按照发热(温升)条件来选择。因为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导线的绝缘就会随温度升高迅速老化和损坏,严重时会引发电气火灾。 =============================== 对于220V单相交流电 1:I=P/220 〔P为所带设备功率〕 2:电源线面积S=I/2.5(mm2) 对于380V三相交流电 1: I=P/(380*Γ3*功率因数) 2:相线截面积S相=I/2.5(mm2) 3:零线截面积S零=1.7×S相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1 导线的经济截面 导线截面与年支出费用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1为年运行费用与导线截面的函数关系曲线;曲线2为投资及折旧费用与导线截面的函数关系曲线;曲线3为导线截面与年综合支出费用的关系曲线。其数学表达式如下式: TZ=(C+C0)α·S+3I2Zd τβ×10-3(元/km) (1) 式中 C——年维护费系数 C0——资金偿还系数 α——单位截面积单位长度内导线的价格元/mm2·km

高压电缆选型[技巧]

高压电缆选型[技巧] 按照以下情况而定: 1 根据电缆敷设的电压等级、使用地点及使用环境,选择电缆的绝缘方式(如聚氯乙烯、交链聚乙、橡胶绝缘烯等); 2 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选择电缆外壳保护方式(如钢带铠装、钢丝铠装等); 3 根据电缆使用的电压等级,选择电缆的额定电压; 4 根据电缆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电缆的截面。 5 所谓10KV电缆选型不考虑载流量,是指该供电系统的短路电流热稳定值比较高,按此热稳定值选择的电缆最小截面已经很大(如180或240平方毫米截面),在此截面的载流量范围内,无论负荷电流的大小,都是按热稳定最小截面选择电缆。但是如果负荷容量额定电流大于热稳定电流确定的最小电缆截面的额定载流量,当然还是需要考虑载流量的。 10kv高压电缆载流量表如下: 向左转|向右转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

电线电缆截面和重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截面和重量计算方法 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 截面 F=0.25π*d12 (mm2) 重量 W1=F*r=0.25π*d12*r (kg/km) W1铜=6.982 d12 (kg/km) W1铝=2.121 d12 (kg/km) W1钢=6.126 d12 (kg/km) F—圆单线截面积 mm2 W1 --导线重量 kg/km d1—圆单线直径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 (2)双金属线: 1)重量系数法: W2=W1*K W2锡=W1铜*K=6.982d12 *K 2)综合比重法: W2=0.25π*d12*r2 *(r-r1)/(r2-r1) W2—镀层材料重量 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 d2—镀层单线的直径 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 重 g/cm3 r1—内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 重 g/cm3 表1.

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 截面 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R2 (mm2) (2) 周长 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 (3) 重量 W1=F*r (kg/km) a—扁线厚度 mm b—扁线宽度 mm R—扁线的圆角半径 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 mm2 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 mm F—扁线截面积 mm2 C—扁线的周长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 2)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 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 铜电车线 W=F*8.89 (kg/km) F—标称截面 mm2 (2) 铝合金电车线 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 g/cm3 (3) 钢铝电车线 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 (kg/km) (参照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709页表12—5) 3)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 (1) 空心绞合线芯直径D D=D0+2(tz+t弓) (mm)

高压电缆截面选择计算书

电缆截面选择计算 1.计算条件 A.环境温度:40℃。 B.敷设方式: 穿金属管敷设; 金属桥架敷设; 地沟敷设; 穿塑料管敷设。 C.使用导线:铜导体电力电缆 6~10kV高压: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80V低压:PVC(聚氯乙烯绝缘)或XLPE电力电缆。 2.导线截面选择原则 导线的载流量 1)载流量的校正 A.温度校正 K1=√(θn-θa)/(θn-θc)式中:θn:导线线芯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XLPE绝缘电缆为90℃,PVC绝缘电缆为70℃。 θa: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θc:已知载流量数据的对应温度,℃。 2)敷设方式的校正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中给出了不同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综合常用的几种敷设方式的校正系数,并考虑到以往工程的经验及经济性,取敷设方式校正系数K2= 3)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K=K1×K2 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1 6~10kV XLPE绝缘铜芯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表2 1kV PVC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3×50mm2115813×300mm2375263表3 1kV XLPE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表 电缆规格 空气中 40℃(A)电缆桥架中 40℃(A) 电缆规格 空气中 40℃(A 电缆桥架 中40℃(A) 3×4mm233233×70mm2176123 3×6mm241293×95mm2213149 3×10mm257403×120mm2246172 3×16mm276533×150mm2279195 3×25mm298683×185mm2319223 3×35mm2119833×240mm2374262 3×50mm21431003×300mm2426298 短路保护协调 1)6~10kV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S≥I×√t×102/C 式中:S:电缆截面,mm2; I: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A; t:短路切除时间,秒。 C:电动机馈线C=15320;其他馈线C=13666 2)380V低压回路电力电缆短路保护协调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协调 S≥I×√t/K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计算——根据电流选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

煤矿高压、低压电缆的选择 2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高低压电缆的选择资料 一、矿用电缆的型号及含义 举例说明,例如,ZQ20表示油浸纸绝缘铜芯铅包裸双钢带铠装电缆。VLV33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铝芯聚氯乙烯护套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套;YJQ02表示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包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又如,MYPJ—3。6/6—3*35—3*16—3*2。5表示矿用移动屏蔽监视橡套电缆,额定电压为3。6KV/6KV,三芯动力线、每芯截面为35mm2,一芯接地线、芯线截面为16 mm2,三薪监视线、每芯截面为2。5 mm2。 第一节矿用电缆 矿用电缆具有安全可靠、不占空间、不受外界影响等优点,特别适投资大、查找故障困难、维护检修不便等缺点,加之岩石冒落、机械压砸等原因容易产生短路、漏电,引发瓦斯煤尘爆炸、设备烧毁和人身触电事故。因此必须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和精心维护矿用电缆。 第二节高、低压电缆的选择原则、方法 一、选择电缆截面的一般原则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为了做到供电上的安全、可靠、经济和技术合理,导线截面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选择导线截面。使导线在最大负荷下长时工作而不过热,即不超过其长时允许温度。 (2)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使受电端有足够的电压以保证供电质量。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使输电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最低,达到经济供电的目的。 (4)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截面。避免在运行或安装过程中断线,或因受砸压而损坏,以保证供电的安全运行。 (5)按短路时的热稳定条件选择导线截面。时导线通过短路电流时不致超过其短时允许温度。 二、选择电缆截面的方法 (1)低压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 对于负荷电流大、线路长的干线电缆,其电压损失是主要矛盾,因此应按正常工作时的允许电压损失初选其截面。对于经常移动的橡套电缆支线,应按机械强度初选其截面。对于电流虽然较大,但是线路较短,又不经常移动的电缆,应按长时允许电流初选其截面。初选出的电缆截面还应按其它条件进行校验。在校验时由于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较小,保护装置一般又瞬时动作,所以短路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要点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1) 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

-U n)/U 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 n)/U n,整理后得: ΔU=U1-U n-Δδ.U n (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 =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 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 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 S 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 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用km,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高压电缆选型

按照以下情况而定: 1 根据电缆敷设的电压等级、使用地点及使用环境,选择电缆的绝缘方式(如聚氯乙烯、交链聚乙、橡胶绝缘烯等); 2 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选择电缆外壳保护方式(如钢带铠装、钢丝铠装等); 3 根据电缆使用的电压等级,选择电缆的额定电压; 4 根据电缆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电缆的截面。 5 所谓10KV电缆选型不考虑载流量,是指该供电系统的短路电流热稳定值比较高,按此热稳定值选择的电缆最小截面已经很大(如180或240平方毫米截面),在此截面的载流量范围内,无论负荷电流的大小,都是按热稳定最小截面选择电缆。但是如果负荷容量额定电流大于热稳定电流确定的最小电缆截面的额定载流量,当然还是需要考虑载流量的。 10kv高压电缆载流量表如下: 向左转|向右转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改).

关于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详细探讨配电设计中对于低压电缆截面选择遇见的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类似工程的电气设计参考。 前言: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3.2.2条规定,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1 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2 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已多年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谈谈以下自已的看法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1、不同工作温度的电缆,电线共用电缆槽盒内敷设时导体截流量的降低系数的适用问题 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利用金属线槽作为电缆,电线的主要敷设方式,有的设计人员把低压电力电缆,电线共用金属线槽多回路成束敷设,然后把电缆、电线沿线槽敷设时初始载流量允许值乘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表7.4.4-1 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作为各回路的电缆,电线设计载流量。笔者认为这种载流量计算方法并不能符合《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第523.4条“电缆束的降低系数适用于具有相同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含有不同允许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束中所有绝缘导体或电缆的载流量应根据其中允许最高运行温度最低的那根电缆的温度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这一规定。

例如BV导线或VV电缆与YJ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BV导线或V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70度,而YJ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90度,那么YJV电缆的初始载流量应按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选取,然后再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比如《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图集6-6页查得YJV-4*35+1*16电缆单回路敷设在线槽内,环境温度35度时的载流量为122A,由于YJV电缆与BV或VV电缆共用线槽成电缆束敷设,所以YJV-4*35+1*16电缆载流量由04DX101-1图集6-9页查得仅为93A,即工作温度70时YJV电缆载流量仅为90度工作温度时的载流量的75%,导致了未能充分利用YJV电缆截面。 《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表52-B2注释1)“表52-C1至52-C4的敷设方法B1和B2给出的载流量值仅指单回路而言,当在电缆槽盒内敷设多回路时,不论槽盒内有无隔板,表52-E1中的电缆束降低系数都是适用的”。由此条文可以得知,当YJV电缆与BV电线、V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不论线槽内有无隔板分隔电缆与电线回路,YJV电缆应按允许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载流量。 2、沿电缆槽盒内敷设的电缆束含有不同导体截面的绝缘导体或 电缆时,应沿不同金属线槽敷设,以免小截面电缆过负荷 大多设计人员习惯将同一路径不同大小截面的电缆共用金属线槽成束敷设,并以电缆的初始载流量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这种计算方式同样不符合《布线系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计算公式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 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 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 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 48、 67、106、1 65、254。

高压、低压电缆选择标准 2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高压、低压电缆的选择标准 一、矿用电缆的型号及含义 举例说明,例如,ZQ20表示油浸纸绝缘铜芯铅包裸双钢带铠装电缆。VLV33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铝芯聚氯乙烯护套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套;YJQ02表示交联聚乙烯绝缘铅包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又如,MYPJ—3。6/6—3*35—3*16—3*2。5表示矿用移动屏蔽监视橡套电缆,额定电压为3。6KV/6KV,三芯动力线、每芯截面为35mm2,一芯接地线、芯线截面为16 mm2,三薪监视线、每芯截面为2。5 mm2。 第二节高、低压电缆的选择原则、方法 一、选择电缆截面的一般原则 为了做到供电上的安全、可靠、经济和技术合理,导线截面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选择导线截面。使导线在最大负荷下长时工作而不过热,即不超过其长时允许温度。 (2)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使受电端有足够的电压以保证供电质量。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使输电线路的年运行费用最低,达到经济供电的目的。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4)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截面。避免在运行或安装过程中断线,或因受砸压而损坏,以保证供电的安全运行。 (5)按短路时的热稳定条件选择导线截面。时导线通过短路电流时不致超过其短时允许温度。 第三节矿用电缆 矿用电缆具有安全可靠、不占空间、不受外界影响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有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潮湿和底下淋水、空间狭窄和人机拥挤的井下输电;在地面工业广场内,主副井钢丝绳空间交错,也采用电缆向各主要设备输电,电缆成为矿井供电系统的大动脉。但是矿用电缆与架空线路相比具有投资大、查找故障困难、维护检修不便等缺点,加之岩石冒落、机械压砸等原因容易产生短路、漏电,引发瓦斯煤尘爆炸、设备烧毁和人身触电事故。因此必须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和精心维护矿用电缆。 四、选择电缆截面的方法 (1)低压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 对于负荷电流大、线路长的干线电缆,其电压损失是主要矛盾,因此应按正常工作时的允许电压损失初选其截面。对于经常移动的橡套电缆支线,应按机械强度初选其截面。对于电流虽然较大,但是线路较短,又不经常移动的电缆,应按长时允许电流初选其截面。初选出的

110kV电缆选型及截面选择

1.电缆选型 绝缘材料 考虑电缆线路安全以及施工管理方便,并考虑以往的运行维护经验、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和物理性能,耐热性能好、软化点高、热变形小,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老化稳定性;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如采用聚乙烯高纯净化、导体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三层同时共挤、干式硬化法,加上防水的纵向防水层,护套选用了具有防水性能良好的聚乙烯护套,表面有导电石墨涂层等措施对于防止早期的电缆由于绝缘气隙、杂质、水分等产生的水树生长起了良好的作用。同时XLPE电缆可耐小半径弯曲,重量轻、安装简便、安全可靠、与充油电缆相比,其接续与终端处理也比较容易。因此安装费用也较低廉,从安全及环境保护来看,交联聚乙烯绝缘没有油料渗漏,以及防暴性能较好的优点。 因此考虑到电缆线路的安全及施工,运行维护方便,并结合以往电缆线路的运行经验,本工程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绝缘标称厚度16.5mm。 金属护套 电缆的防水构造以铅包或皱纹铝包效果最好,铅套电缆的优点是柔软,弯曲性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好,便于敷设,也便于电缆附件的安装,适用于防水、防潮以及防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皱纹铝包的优点是机械强度高。铝包与皱纹铝包相比较,相同截面情况下铅套的电缆外经小,耐腐蚀性好,同时铅套对施工有利,缺点是电缆单位自重较重。根据福州局已有电缆工程运行情况及本工程的特点,推存采用化学稳定性好的铅包电缆。 外护套 规程规定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谁浸泡的电缆,金属护套上尚应有挤塑外套,以保护金属护套免受腐蚀。目前常用的电缆挤塑外护套材料有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比聚乙烯好,且在燃烧时分解的氯气有助于阻燃,故一般多采用聚氯乙烯,但聚氯乙烯对化学腐蚀的耐受性能不及聚乙烯,

低压动力电缆截面选择

一根据电缆载流量选择低压动力电缆截面基本步骤 1.确定设备功率及额定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效率、功率因数,电机铭牌均有标注,不确定时可按下列速查表。 速查表: 2.查动力电缆载流量 以常用1kV 电缆为例,根据GB_50217-2007电力电缆敷设规范表:或者可查设计手册下表: 3.计算电流载流量校正系数 总的校正系数=温度校正系数x土壤校正系数x敷设校正系数 a.温度校正系数 公式中环境温度的概念如下表: b.土壤校正系数 c.敷设校正系数 4.选择动力电缆截面 校正后的电缆载流量>电机额定电流 二低压动力电缆压降校验 常规配电系数近似于三相平衡线路,故按下表公式计算电压损失: 计算电动机负荷电源电缆电压损失时,额定电流和敷设长度确定,故可按上表中第一种情况,即终端负荷用电流矩来表示

1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系统的每公里电阻及电抗速查表如下:截面(mm2)电阻(Ω/km)感抗(Ω/km) 铜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根据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4条: 要求电动机回路配电电缆压降不大于5%。 三电机回路低压动力电缆长度典型值速查表(非爆炸危险区域)

电动机回路配电电缆压降不大于5%时,1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用于三相380V 系统的电缆长度典型值速查表如下(非爆炸危险区域): 四 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 在核算电缆长度时,需注意电缆进入设备内部后的附加长度,如下表: 电缆敷设及接线培训教程 #3机组的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对电缆系统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施工企业的素质和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机组整体试运水平和达标投产。电气工地把电缆敷设及接线列为重点工作,加强管理、精心施工,力争使电缆系统工程达标创优,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编制电缆敷设的施工清册 电缆敷设的施工清册是技术员根据设计院的电缆清册、电缆的路径深刻的领会的基础上,遵循“先远后近、由集中点向分散的”敷设原则而编订而成的电缆敷设清册。 编订电缆敷设清册是一件重要、复杂、繁重的工作,必须做好如下的工作: (1)认真审阅施工图纸,核实原理图、接线图、电缆清册是否相符,控制、保护功能能否实现。 (2)熟悉电缆的布臵及走向,把集中点(控制室、配电间)的电缆整体考虑,决定电缆敷设的先后次序。 (3)确定桥架分层布臵的顺序,一般自上而下为: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等。 二、加强管理,提高电缆敷设的整体水平 (1)应遵循从集中点(控制室或配电间)向分散点敷设,相同或相似路径的电缆一次敷设完毕。 (2)电缆敷设时,先敷设短距离较少的盘间电缆,后敷设长距离较多的控制电缆。其先后顺序取决于同层电缆的数量多少,以免电缆重叠后无法引出桥架。 (3)电缆敷设时应单根敷设,以避免出现拧卷现象,不易捆扎。(4)电缆敷设时,应避免交叉现象,如果不可避免时,应成排交叉。 (5)做好电缆敷设记录工作,以备以后查询,敷设电缆与检查验收工作当日进行,以免出现不合格累积的现象。 三、电缆敷设和接线应具备的施工条件 1、电缆敷设前,电缆桥架和电缆保护管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电缆隧(沟)道内道路畅通,照明充足,排水设施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相关建筑工程不影响电缆敷设。 2、加强图纸会审,深刻领会设计意图,仔细核对设计电缆清册与原理图、端子排图是否相符,弄清电缆敷设路径对桥架布臵的要求。电气、热工电缆同层敷设时,有关技术人员应协商一致,规划好敷设路径和敷设顺序,并编制下列技术文件: (1)电缆敷设施工清册,内容包括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止位臵、敷设路径等。(2)

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

电缆截面的选择方法及计算示例 1 按长期允许载流量选择电缆截面 为了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运行中的导体电缆温度应不超过规定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为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90℃。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I max ≤I 0K 式中:I max ——通过的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A ); I 0 ——指定条件下的长期允许载流量(A ),见附表1; K ——长期允许载流量修正系数,见附表2. 举例:某工厂主变压器容量S 为12000KVA ,若以直埋35KV 交联电缆供电,试问应选择多大电缆截面?(土壤温度最高30℃,土壤热阻系数2.5) 解:按下列计算电缆线路应通过的电流值 I= U S 3=35 312000 =198(A ) 查附表1-12得:铜芯交联电缆8.7/10KV 3×95mm 2,最大连续负荷载流量为220A ,25℃。由于敷设土壤温度最高为30℃,应进行温度修正。 查附表2-2得修正系数为0.96. I 修=220(A )×0.96=211(A ) 通过土壤温度的修正后该电缆的连续负荷载流量虽只有211(A ),仍能满足电缆线路198(A )的要求。 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287-3-2/1995提出了电缆尺寸即导体截面经济最佳化的观点: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电缆线

路的初始成本,而且要同时考虑电缆在寿命期间的电能损耗成本。因此要从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电缆截面。 (1)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式: J=1000 ]201[2020?????)(+m B F A θαρ (2)电缆经济电流截面计算式: S j =I max /J 式中:J ——经济电流密度(A/mm 2); S j ——经济电流截面(mm 2); B=(1+Yp+Ys )(1+λ1+λ2),可取平均值1.0014; P 20————20℃时电缆导体电阻率(Ω·mm 2/m ) 铜芯为18.4×10-9,, 铝芯为31×10-9,计算时可分别取18.4和31。 d 20————20℃时电缆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1/℃)。铜芯为0.00393,铝芯为0.00403. (3)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按照工程条件、电价、电缆成本、贴现率等计算拟选用的10KV 及以下铜芯或铝PVC/XLPE 绝缘电力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值。(详见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附录B 《10KV 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 ②对备用回路的电缆,如备用的电动机回路等,宜按正常运行小时数的一半选择电缆截面。对一些长期不使用的回路,不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