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作者:————————————————————————————————日期:

?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区域范围主要造林树种

1.大兴安岭山地洮儿河以北的大兴

安岭山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

皮云杉、白桦、蒙古栎、

甜杨、朝鲜柳、杨树

2.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沈丹线以北的小兴

安岭、张广才岭、

长白山山区

红松、兴安落叶松、长白

落叶松、鱼鳞松、樟子松、

长白松、赤松、红皮云杉、

冷杉、白烨、水曲柳、黄

菠萝、胡桃楸、紫椴、糠

慑、蒙古栋、械树、黄榆、

杨树

3.松辽平原内蒙古东部、黑龙

江和吉林中西部平

原地区、辽宁的辽

河平原

樟子松、油松、兴安落叶

松、长白灌叶松、日本落

叶松、白榆、小黑杨、小

钻杨、三北一号杨、旱柳、

灌木柳、垂暴109柳、胡

枝子、紫穗槐、沙棘

4.内蒙古东部与冀北坝上高原山地包括内蒙古东部、

洮儿河以南大兴安

岭余脉及河北坝上

高原山地

樟子松、华北落叶松、红

皮云杉、油松、蒙古栎、

白榆、小黑杨、大青杨、

旱柳、胡枝子、沙棘、山

杏、山楂

5.华北中原平原长城以南、太行山

以东、淮河以北的

平原及汾、渭平原

地区

侧柏、桧柏、毛白杨、群

众杨、沙兰杨、1-214

杨、1-72杨、1-69杨、

刺槐、旱柳、白榆、臭椿、

国愧、楸树、泡桐、水杉、

桑、梨、苹果、桃、杏、

枣、花椒、葡萄、白蜡、杞柳、紫穗槐、柽柳

6.燕山、太行山山地冀北(不含坝上)、

冀西、北京、晋东

的燕山、大行山山

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刺槐、栓皮

栎、槲栎、臭椿、香椿、

元宝枫、黄楝、毛白杨、

群众杨、旱柳、核桃、板

栗、柿、枣、山桃、山杏、

山楂、花椒、苹果、杜梨、

沙棘、胡枝子、紫穗槐、

黄栌

7.辽南与山东丘陵辽东半岛丘陵山

地、山东省津浦路

以东的丘陵山地

(胶莱盆地列入5

区)

油松、赤松、黑松、侧柏、

日本落叶松、萌芽松、刺

槐、麻栎、栓皮栎、臭棒、

楸树、白榆、香椿、银杏、

毛白杨、旱柳、枫杨、黄

连木、核桃、板栗、花椒、

苹果、梨、桃、山楂、胡

枝子、紫穗槐、黄栌

8.黄土高原丘陵太行山以西、大青

山以南、日月山以

东、秦岭以北的黄

土丘陵地区

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

松、日本落叶松、侧柏、

刺槐、旱柳、白榆、臭椿、

毛白杨、河北杨、青杨、

泡桐、楸、桑、核桃、枣、

花椒、山杏、山桃、桃、

杏、苹果、梨、杜梨

9.黄土高原土石山地陇东子午岭、陕北、

黄龙山和乔山、晋

西、吕梁山、宁夏

六盘山地区

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

松、日本落叶松、侧柏、

白皮松、槭树、白榆、刺

槐、辽东乐、旱柳、河北

杨、白桦、红桦、山杏、柠条、沙棘

10.华中山地包括秦岭、大巴山、

淮阳山地、伏牛山

及湖北西北山地

杉木、马尾松、华山松、

油松、湿地松、火炬松、

日本落叶松、柏木、巴山

松、秦岭冷杉、巴山冷杉、

栓皮栎、麻栎、楸树、银

杏、水杉、柳杉、泡桐、

枫杨、核桃、油桐、乌桕、

杜仲、漆树、毛竹、箭竹、

慈竹、刚竹、刺槐、柑桔、

五倍子、马桑

11.桐柏山、大别山、黄山、幕府山、天目山山地淮河以南、钱塘江

至洞庭湖以北的山

地丘陵地区

杉木、马尾松、黄山松、

柏木、湿地松、火炬松、

柳杉、铅笔柏、麻栎、栓

皮栎、苦楝、刺槐、楸、

榉树、苦槠、青栲、泡桐、

银杏、毛竹、刚竹、淡竹、

杜仲、厚朴、乌桕、漆树、

油茶、油桐、板栗、柿、

山胡桃、香榧、桂花、桃、

梨、李、茶、桑、胡枝子、

紫穗槐

12.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南、钱塘江

以北、宜昌以东的

平原地区

水杉、池杉、刺槐、旱柳、

枫杨、苦楝、泡桐、榉树、

白榆、香椿、楸树、杉木、

1-72杨、1-69杨、1-63

杨、法桐、垂柳、银杏、

鹅掌楸、淡竹、刚竹、板

栗、杜仲、乌桕、枇杷、

桃、梨、桑、紫穗槐

13.四川丘陵大巴山以南、川西

高原以东、巫山以

西、四川雅安地区

低地及贵州北部地

柏木、藏柏、墨西哥柏、

马尾松、杉木、日本落叶

松、柳杉、秃杉、桢楠、

桉树、麻栎、栓皮栎、青

冈栎、樟树、檫树、鹅掌

楸、川楝、光皮桦、桤木、

栲类、喜树、木荷、黑荆

树、泡桐、杨树、黄连木、

珙桐、毛竹、慈竹、杜仲、

厚朴、黄柏、乌桕、油茶、

板栗、核桃、柑桔、银杏、

漆树、白腊、马桑

14.南方山地丘陵钱塘江、浙赣路及

洞庭湖以南,南岭

南麓以北,包括两

广北部、浙南、黔

东南及赣、湘、闽

大部分的山地丘陵

杉木、马尾松、柳杉、湿

地松、火炬松、黄山松、

华南五针松、福建柏、墨

西哥柏、槠栲类、麻栎、

栓皮栎、棕树、捕木、樟

树、苦橡、枫香、南酸枣、

红椿、木荷、山毛榉、鹅

掌楸、刺槐、光皮栎、青

冈栎、黄檀、窿缘桉、赤

桉、大叶桉、楸、水杉、

重阳木、黑荆、泡桐、银

杏、毛竹、茶杆竹、淡竹、

黄柏、厚朴、杜仲、板栗、

油茶、油桐、柑桔、茶、

棕榈、杨梅、乌桕、山苍

子、胡枝子、盐肤木

15.华南热带地区包括两广南部、云

南南部及西南低地

和海南岛、南海诸

马尾松、华南五针松、海

南五针松、思茅松、水松、

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

松、落羽松、池杉、南亚

松、柚木、降香黄檀、母

生、枧木、火力楠、格木、

石栗、枫香、樟树、苦楝、

木荷、麻栎、麻栎、窿缘

桉、雷林1号桉、巨尾桉、

尾叶桉、巨桉、柠檬桉、

台湾相思、大叶相思、马

占相思、粗果相思、桐木、

木棉、椰子、八角、肉桂、

黄槿、棕桐、青皮竹、撑

杆竹、刺竹、千年桐、大

果油茶、荔枝、芒果、龙

眼、菠萝蜜、余甘子、蕃

石榴、厚皮香、柑桔、大

王椰子、腰果、红树类

16.台湾地区台湾及其附近地区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马尾松、台湾云杉、杉木、柳杉、樟树、相思树、柚木、枫香

17.云南高原包括云南大部分、

贵州西部、广西百

色以西地区及四川

西南南部

云南松、思茅松、华山松、

黄杉、苍山冷杉、冲天柏、

滇油杉、杉木、墨西哥柏、

藏柏、蓝桉、直干桉、栓

皮栎、木荷、滇青冈、元

江栲、高山栲、槭类、光

皮桦、蒙自桤木、滇杨、

滇楸、昆明朴、朴树、银

杏、柚木、红椿、银荆、

麻栎、黑荆、银荆、慈竹、油茶、核桃

18.川滇藏甘高山山地峡谷甘肃西南部、四川

西部、云南北部和

西藏东南部的峡谷

地区

冷杉、云杉、华北落叶松、

云南松、红杉、雪松、华

山松、巨柏、白栎、红栎、

木豆、山杨、青冈类、苦

楝、箭竹、沙棘、小桐子、

马桑、蕃石榴、新银合欢

19.天山、祁连山山地天山、祁连山海拔

1700m以上的山地

天山云杉、青海云杉、西

伯利亚落叶松、大果圆柏、

祁连山圆柏、疣皮桦、山

20.阿尔泰山地阿尔泰较高山地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欧洲山杨、白桦

21.内蒙古高原山地丘陵沙地内蒙古中部半干旱

地区、陕西北部沙

地、宁夏北部沙区

樟子松、油松、旱柳、白

榆、河北杨、小青杨、沙

柳、黄柳、柽柳、山杏、

沙枣、胡枝子、柠条、沙

棘、紫穗槐、杞柳、毛条、

花棒、踏朗

22.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甘肃

河西走廊、青海柴

达木盆地、宁夏西

缘、内蒙古河套以

西地区(灌溉绿洲

另列)

沙枣、胡杨、灰杨、梭梭、

白梭梭、柠条、柽柳、花

棒、沙拐枣、沙柳、毛条、

踏朗

23.西北灌溉农业绿洲地区新疆盆地绿洲、甘

肃河西走廊绿洲:

青海柴达木绿洲、

宁夏前套和内蒙古

后套地区

樟子松、新疆杨、箭杆杨、

银白杨、二白杨、胡杨、

旱柳、刺槐、白榆、国槐、

沙枣、白蜡、桑、杏、柽

柳、柠条、沙棘、梭梭、

白梭梭、沙拐枣、紫穗槐、

灌木柳类、核桃、枸杞、

枣、苹果、苹果梨、梨、

桃、巴旦杏

24.青藏高原谷地西部高山林区以

西、藏北高原寒漠

区以东

云杉、青海云杉、大果圆

柏、小叶杨、高山松、乔

松、侧柏、西藏云杉、藏

川杨、北京杨、紫穗槐、

沙棘

附录C

主要造林树种适生条件表(参考件)

树种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适生地区适宜立地条件

杉木常绿乔木,中山呈

中性偏喜光,低海

拔丘陵区呈中性偏

荫,浅根性,根穿透

力弱,萌生性强,喜

温湿,怕风怕旱,忌

土壤瘠薄、板结、

渍水,畏低温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5~20℃,绝对

最低温度不到-10℃,

绝对最高温度40℃以

下,年降水量:1

000~2000mm,中山、

低山、丘陵、中亚热

带海拔800~1000

m以下的山地为中心

产区

在当地适宜的海拔范围

内,长山坡中部以下山

腹、山麓、谷地,上层厚

度70cm以上,腐殖质

10cm以上,土壤疏松、湿

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

以黄壤为最好,红黄壤、

红壤也较宜,并且背风

多雾的地带

马尾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深根性,适应性强,

耐土质瘠薄,喜酸

性土壤,忌水湿,

不耐盐碱,不耐弱

光照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3~22℃,绝对最

低温度不到-10℃,

年降水量800~190

0mm,海拔600~80

0m以下的中、低山及

丘陵

湿润、肥沃的山坡生长

较快,山脊、阳坡(土

层过于浅薄除外)酸性

的粘土、沙土、石砾土

都适于生长

湿地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主、侧很发达,喜

低海拔潮湿地带,

耐水湿,不耐长期

积水,耐瘠薄,不

耐蔽荫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5~23℃,绝对

最低温度不到-1

7℃,年降水量100

0~1600mm,海拔600

m以下的山地、丘陵、

平原

黄壤、红壤、砖红壤,沿

海沙地,短期积水低湿

火炬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深根性,主、侧根

发达,喜肥沃湿润,

较耐干旱瘠薄,不

耐水湿、渍涝、盐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5~23℃,绝对

最低温度不到-

17℃,年降水量66

0~1600mm,海拔600

m以下的山地、丘陵

丘陵、山地中性、酸性

黄褐土、黄壤、红壤、

上层深厚肥沃、排水良

好,背风向阳地带

华山松常绿乔木,中性或

中性偏喜光,深根

性,喜温和、凉爽、

较为湿润的环境,

较耐寒,不耐水湿

暖温带、亚热带西部

高海拔地区,年平均

温度6~15℃,绝对

最低温度不到-3

0℃,年降水量600

~l500mm,海拔

1000~3300m,相对湿

度70%以下的山地

山地中性、酸性黄褐土、

黄壤、红黄壤、上层深

厚肥沃、排水良好地带

并以森林棕壤、草甸土

生长良好

云南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深根性,主、侧根

发达,较耐干旱瘠

薄,在全光下天然

更新良好

西南高原地区,年平

均温度12.5~17℃,

绝对最低温度不到

-7℃,年降水量900~

1300mm,冬无严

寒,夏秋多雨,无酷

热,干湿季分明,海

拔1600m以上山地

山地排水良好的酸性山

地红壤、黄壤、紫色上、

棕色森林上壤、石灰岩

风化土壤

思茅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深根性,喜高温湿

润环境,不耐寒冷,

不耐干旱瘠薄土壤

云南南部南业热带与

热带地区,年平均温

度17~22℃,年降

水量1500mm以上,相

对湿度80%以上,海拔

600~1700m的宽谷、

盆地周围低山、丘陵

及河流两岸山地。云

南中部、四川西昌地

区在同海拔地区引

种,生长良好

土层深厚的山地红壤、

砖红壤化红壤、幼年红

柳杉常绿乔木,喜光,

浅根性,无明显主

根,侧根发达,喜温

暖高湿,夏季无酷

热的生境;抗风性、

耐寒性、抗雪压能

力较好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气温14~19℃,1月

份平均气温0℃以

上,年降水量1000mm

以上,空气湿度大,多

云雾弥漫的地区,东

部海拔100

0~1400m以下,西部

云、贵、川地区1

600~2400m山地最适

土层深厚湿润、疏松、

透水性强的酸性土壤,

如山地黄棕壤、黄壤等

力宜,并且风小雾多的

地带

水杉落叶乔木,喜光。

根系发达,喜温湿

气候与湿润土壤,

不耐干旱,但又忌

水湿

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2~2

0℃,绝对最低气温

不到-18℃,年降水量

800~1770mm,海拔

1600m以下的山地、

丘陵、平原

山地溪谷旁、山足平缓

地、斜缓坡土层深厚、

湿润、排水良好地带,平

原冲积土、四旁等土壤

湿润、肥沃、深厚地带

池杉落叶乔木,喜光,喜

温湿,耐水湿,能在

季节性浅水中正常

生长,抗风性、萌生

性强,不耐盐碱

亚热带、暖温带南部

地区,年平均温度1

5~20℃,绝对最低气

温不到-17℃,年降

水量1000~177

0mm的平原、水旁、

山谷

平原酸性、中性土,四

旁,稻田埂,池、湖、水

库周围季节性浅水地

带,山谷低凹地等处土

壤潮湿但不过于粘重的

地带

雪松常绿乔木,喜光,幼

年稍耐荫,浅根性,

喜温和凉爽,大苗

能耐-25℃的低温,

较耐干旱瘠薄,不

耐水湿,抗风、抗烟

害能力差

青藏高原西部120

0~3300m地;暖温

带至中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气候区,平原、

丘陵、低山缓坡,北

京、大连以南至长江

中下游大中城市广为

栽培

以土层深厚、肥沃、排

水良好的山地缓坡酸性

土壤生长最好,平原排

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

的冲积土也能生长

油松常绿乔木,喜光,深

根性,根系发达,

略耐瘠薄和干旱,

喜温湿,不耐水湿

和盐碱,不耐弱光

温带南部、暖温带地

区,年平均温度

5~16℃,绝对最低气

温不到-25℃,年降

水量500~1000mm,

海拔1600m以下山

地、丘陵、平原

以深厚肥沃、土壤通气

状况良好的山地轻质棕

壤及淋溶褐土上生长最

好,平原地区要求排水

良好的壤土、沙壤土

白皮松常绿乔木,喜光,

深根性,喜干冷气

候,能耐-30℃低

温,不耐湿热,不耐

积水或盐碱,生长

较慢

温带、暖温带半湿润

气候区海拔1800m以

下的山地、丘陵与排

水良好的平原

以湿润肥沃的钙质土或

黄土生长最好,酸性基

岩风化土、石灰岩山地

及平原排水良好的冲积

土也适于生长

侧柏常绿乔木,喜光,浅

根性,须根发达,极

耐干旱瘠薄,耐盐

碱,生长稳定长寿,

但较慢

温带南缘、暖温带、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8~20℃,绝对最

低气温不到-35℃,

年降水量300~160

0mm,从北至南,在海

拔500~1800m以下的

山地、丘陵、平原

以土层深厚、疏松、肥

沃生长最好,但山地土

层浅薄的粗骨土、石灰

性土,岩缝中,中、弱

度盐渍土、沙丘土均能

生长

柏木常绿乔木,喜光,稍

耐侧方庇荫,侧根

发达,喜温湿,耐

寒性差,能在钙质

土上生长,是紫色

土页岩钙质土、石

灰岩山地钙质土的

主要针叶树种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3~19℃,绝对最

低气温不到-5℃,年

降水量1000~

1500mm,从东至西,

海拔400~2000m以

下的山地、丘陵

钙质紫色土和石灰岩山

地钙质土最适宜生长,

深厚、疏松、肥沃的中

性、酸性土壤也适宜生

红皮云杉常绿乔木,较耐荫,

浅根性,耐寒性、耐

湿性较强,后期生

长较快

温带地区,年平均温

度0~6℃,绝对最低

气温不到-40℃,年

降水量500~800m

m,空气湿润的东北

东部海拔300~18

00m的山地

土层深厚、肥沃、湿润、

排水良好的山麓缓坡、

小台地,山地棕色森林

土壤,空气湿度较大的

地带

红松常绿乔木,喜光,但

幼年耐荫,浅根性,

侧根发达,喜温和

凉爽空气湿度较大

的生境,耐寒

温带地区,年平均温

度0~6℃,绝对最低

气温50℃以上,年降

水量750~1200mm,

相对湿度较高,从北

至南,海拔300~

1300m的山地

土层深厚、肥沃、通气

排水良好的酸性壤质土

壤生长最好,在土层较

薄、肥力较差处也能生

兴安落叶松落叶乔木,喜光,

适应性强,耐严寒,

喜水肥,耐水湿,并

耐瘠薄土壤,生长

较快

寒温带、温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0~4℃,

绝对最低气温-5

2℃以上,有岛状分布

的永冻层,年降水量

350~600mm,山

地、丘陵、沼泽、平

原,一般多在海拔5

00~1200m

在湿润肥沃和排水良好

的山腹中下部缓坡地生

长最好,在较瘠薄的山

地石砾土、水湿的河谷

沼泽地均能生长成林

长白落叶松落叶乔木,极喜光、

浅根性,喜湿润,耐

严寒,较耐干旱

温带地区的长白山、

张广才岭、老爷岭等

地,年平均温1度

2.5~10℃,年降水量

750~1000mm,海拔7

00~1900m之间的山

地、沼泽

以湿润肥沃的沙壤土、

疏松的粘土、河谷冲积

土及滩地生长最好,排

水良好的草甸土也较适

宜,沼泽地则生长较慢

华北落叶松落叶乔木,极喜光,

根系发达,喜生于

高寒地带

华北温带、暖温带地

区,年平均温度-

2~4℃,一月平均气温

-20℃左右,年降水

量600~900mm,海

拔1400~3000m之

间的山地

花岗岩、片麻岩、沙页

岩发育的深厚肥沃湿润

的山地棕壤生长最好,

山地灰棕壤、淋溶褐色

土、褐色土、淡栗钙土

也较适宜

日本落叶松落叶乔木,喜光,根

系较浅,喜温凉湿

润生境,不耐干旱

瘠薄,早期速生

北纬45度以南温带,

暖温带地区及亚热带

高海拔山地,年平均

气温2.4~12℃,年

降水量500~1100m

m,空气湿度大的地

带,华北1200m以

上,华中、西南1600~

2500m以上,东北南

部200m左右

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其

生境要求:最北部低海

拔地区背风向阳地带;

吉林市以南至辽东半

岛,选200m以上的阴

坡、半阴坡、半阳坡

樟子松常绿乔木,极喜光,

根系发达,耐干旱

严寒,耐瘠薄土壤

寒温带温带地区,年

平均气温-4~8℃,绝

对最低气温不到

-50℃,年降水量35

0~600mm,海拔20

0~900m的山地、丘

陵、平原

薄层土的山地、丘陵,

酸、中性土壤,沙地均可

牛长,但以排水良好的

深厚土壤:生长最好

银杏落叶乔木,喜光,深

根性,对温度适应

范围广,具有一定

耐旱性,不耐水湿,

寿命长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地区,年平均气温1

0~18℃,绝对最低

气温不到-20℃,年

降水量600~1500mm,

山地、丘陵,平原,南

亚热带海拔2000m

以下,中亚热带10

00m以下,其他仅生

于低海拔地区

除干燥瘠薄山坡、盐碱

地、低湿地外,酸性土、

中性土、钙质土均适宜

生长,但以深厚、湿润、

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长最好

窿缘桉常绿乔木,极喜光,

适应性强,耐干旱

瘠薄,耐短期霜冻,

抗风性、萌生性强

北纬20~25度的热

带、亚热带湿润、半

湿润地区,年平均温

度18℃以上,绝对最

低气温不到0℃,年降

低海拔地带,除土壤流

失严重,土层很薄的山

地外,凡酸性红壤、黄

壤、砖红壤、红色土、

黄色十和冲积土沙地等

雨量1500m m左右,低海拔、山地、丘陵、平原、台地

均能工常生长,以疏松、深厚的土壤生长最好 巨桉

常绿乔木,极喜光,喜温暖而不耐炎

热,可耐-5℃的低温,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但抗风力弱

南亚热带及热带高地,年平均温度

15~25℃,最热月最高温度29~32℃,最冷月平均温度5~6℃,年降水量1000~1800mm,无台风的地带 以上层深厚、肥沃、排

水良好的各类壤质土或较粘重土壤生长最好;在土层厚度适中的轻沙壤土生长较好

尾叶桉

常绿乔木,极喜光,喜高温多湿;具一定耐旱耐瘠薄能

力,可耐-3℃短期霜冻,干形好,生长迅速,萌生能力强,但抗风力弱

北纬18~24.5度的范围内,适生于年平

均温度18~2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绝对最低温度

不低于-3℃,年降水量1000~250Omm 的热带、南亚热带的无台风地区、海拔5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平原

华南各类型土壤生长表现均好,而以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非石灰岩发育的中壤到重粘

性土壤生长最好

柠檬桉

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初期生长较快,抗风力强,耐寒力弱 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8℃等

温线以南,绝对最低

气温0℃以上,年降水

量1000~2000m

m ,低海拔的丘陵、平

原、台地与山麓缓坡

低海拔地势平缓处,土

层深厚、疏松、湿润、

排水良好的红壤、黄壤、

冲积土上均生长良好,

较为干燥瘠薄的酸性土

壤也能适应

直干桉常绿乔木,喜光,深

根性,生长快,干

形好

00~1900m的西南山间

平缓地,年平均温度

15~20℃,绝对最

低温度不低于

-2.5℃,年降水量8

50~1500mm,夏无酷

热,冬无严寒的地区

高平原四旁,高海拔平

缓的山脚,土层深厚、湿

润肥沃的酸性土或石灰

性土壤

赤桉常绿乔木,喜光,根

系发达,适应性强,

既耐干旱,又耐水

湿,既耐寒冷,又

耐炎热,抗风力强

是桉树分布最广的树

种,从云南南部到陕

西阳平关均有栽培,

以云南南部及四川西

南部栽培最多,在金

沙江干热河谷中,年

平均温度20.4℃,

年降水量600mm,年

相对湿度55%左右,

仍能旺盛生长,并在

阳平关可耐-10.1℃

的低温,适生于海拔

1477m以下地带

除土层浅薄地及钙质土

外.其他酸性、中性、微

碱性土上均生长良好,

在沙质土也能适应,而

以深厚的冲积土和红黄

壤生长最快

木麻黄常绿乔木,极喜光,

深根性,侧根发达,

具固氮菌根,喜温

湿,耐沙压及海潮

短期淹渍,耐水湿,

但不耐干旱,生长

迅速,幼中龄林抗

风力强

北纬28.3度以南的

亚热带、热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6.3

~24℃,绝对最低温度

不低于-3.8℃,年降

水量800mm以上,平

原、滨海沙地、低山

沿海流动细沙地、盐碱

滩地,冲积平原及沿海

丘陵、低山坡地土壤疏

松、不过于粘重的地带

台湾相思常绿乔木,强喜光,

深根性,耐干旱瘠

薄和水湿,抗风性、

萌生性强,不耐寒

年平均温度18~2

6℃,绝对最低温度

不低于-5.4℃,年降

水量工300

~3000mm,低海拔山

地、丘陵、平原

除在立地条件较好地带

生长较好外,在水土流

失的丘陵、岩石裸露的

山地、沿海沙地以及粘

重土壤均能正常生长,

但石灰岩山地生长不良

大叶相思常绿乔木,喜光,适

应性强,但耐寒性

差,生长迅速,具

有一定的萌生性

北纬23度以南的热带

地区,绝对最低温度

5℃以上,年降水量

1000~2000mm的低海

拔山地、丘陵、台地、

平原

除上层浅薄的地带外,

在沙滩地、砖红壤、红

壤、重粘土、砾质土均

能生长

樟树常绿乔木,喜光,

主根强大,根系发

达,喜温湿气候,适

应性强,生长较快,

寿命较长

亚热带热带北缘地

区,年平均温度

16~24℃,绝对最低温

度不低于-7℃,年降

水量1000~3000mm,

低海拔地带的河滩、

平原、台地、丘陵、

低山

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

四旁、河滩冲积土生长

最好,土层深厚的山谷、

山麓黄壤、红黄壤、红

壤也适生

黑荆树常绿乔木,喜光,浅

根性,侧根发达,

适应性强,较耐干

旱,生长较快

亚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6~20℃,绝对

最低温度不低于-

5℃,年降水量

1000~1500mm,相对

湿度75%以上、低海

拔地带山地、丘陵和

平原

以土层深厚、湿润、透

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

壤土为最好,在红壤、黄

壤、紫色土、冲积土和

石灰质的土壤上,除粘

重、排水不良和贫瘠的

地带外,都生长良好

苦楝落叶乔木,喜光,主

恨不明显,侧根发

达,适应性较强,

生长迅速

及热带地区,年平均

温度13~28℃,年

降水量800~2500m

m,低海拔地带的平

原、低山、丘陵坡脚

及四旁

除干旱浅薄的土壤外,

酸性土、冲积土及轻盐

碱土上均能生长,而以

不积水的肥沃湿润疏松

土壤生长最好

木荷常绿乔木,喜光,幼

年较耐荫,喜温湿,

不耐严寒,对土壤

适应性强,耐火性

亚热带、热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6.9~

23℃,年降雨量

1000~2000mm以

上,北部海拔400mm

以下,南部1200~1

200m的中、低山地、

丘陵

红壤、红黄壤、黄壤、

黄棕壤均适于生长,以

肥沃、深厚、疏松的沙

壤土生长最好,在较贫

瘠的土壤也能适应

红锥常绿乔木,较耐萌,

幼树耐荫性强,喜

温湿,不耐干旱,

生长较炔,萌生力

南亚热带、热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

8~24℃,绝对最低温

度0℃以上,年降水

量1000~2000mm,

山地除海南岛在海拔

1100m,云南南部在

1900m以下外,其他

地区都在低海拔地带

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地

红壤、黄壤、砖红壤性

青钩栲常绿乔木,喜光,主

根发达,须根较少,

喜温湿,生长较快,

萌生力强

南亚热带地区,年平

均温度18~22℃,绝

对最低温度0℃以上,

年降水量15

00~2000mm,海拔20

0~1000m的山地

适生立地条件与杉木

同,但在稍差的立地条

件也能正常生长

帧楠常绿乔木,耐荫,

深根性,根系发达,

喜温湿,初期生长

较慢,但寿命长,能

生长成大径材,干

形通直,材质优良,

遇火难燃,经久不

亚热带地区,尤以四

川、湖北西部分布较

多,年平均温度16.9

~18.8℃,绝对最低温

度不低于-3.7℃,

绝对最高温度40℃以

下,年降水量90O

~1600mm,海拔500

m以下的中山、低山、

丘陵

地势较高,有云雾处的

山地中、下部的平缓阴

坡、半阴坡、山谷,土层

深厚、肥沃、排水良好

的中性、微酸性壤质土

光皮桦落叶乔木,喜光,

深根性,喜温凉湿

润,较耐干旱瘠薄,

生长迅速,萌生力

亚热带西部、暖温带

西南部,年平均温度

14~17℃,绝对最低

温度不低于-17℃,年

降水量800~1900

mm,海拔500mm以上

的地区

肥沃、湿润的酸性沙壤

土,如黄棕壤、黄壤、

紫色土等

枫杨落叶乔木,喜光,

深根性,主根明显,

侧根发达,喜温湿,

耐水湿,并具一定

的耐寒性

暖温带、亚热带地区,

年平均温度12~22℃,

年降水量700~2000

mm的地区,山地、丘

陵、平原等地带,除西

南可达1000m以上

外,其余仅适生于低

海拔地区

山谷、溪边、河滩、四

旁等处的低湿地带,中

性、酸性沙壤土

茶常绿灌木或小乔

木,根系发达,栽培

茶为灌木型,耐荫,

喜温湿,不耐旱、

涝、寒、碱和瘠薄

亚热带、热带地区,年

平均温度15~25℃,

绝对最低温度-18℃

以上,年降水量10

00~2000mm,山地、

热带海拔1000m以

上,亚热带300~

酸性红壤、红黄壤、黄

壤,土层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以

及平地

DB33 177-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I CS65.020.20 DB33 B61 备案号:17342-2005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 177—2005 代替DB33/ 177-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e of major species for forestation 2005-08-10发布2005-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为执行《种子法》和我省林业种苗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原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177-1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同时保留了原标准中实践证明符合我省苗木生产和造林用苗的内容。 本标准与DB33/ 177-1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标准23个,保留了22个,修改了5个;新增加了30个; ——苗木质量等级与GB 6000-1999一致,不再列入Ⅲ级苗,而采用二级制,只制定Ⅰ、Ⅱ级苗木的等级; ——去掉了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劳勤、应叶青、洪兆龙、吴家胜、何云芳、骆文坚、程晓建、陈源、翁甫金、孔伟丽。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33/ 177-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术语、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苗木种类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插条苗、插根苗、嫁接苗等。 苗龄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1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后移植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地径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苗高seedling height 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分级要求

DB52_294-2007代替DB52T_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ICS B 21 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294—200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Seeding quality grade of major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2007-04-17 发布 2007-05-01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目 次 目 次..................................................................................................................................................I 前 言. (1) 1 范围 (2) 2 术语和定义 (2) 3 分级要求 (3) 4 检验方法 (3) 5 检验规则 (4) 6起苗、包装和运输 (4)

前 言 为了提高我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苗木生产水平,本标准结合贵州实际,对黔DB52/T 294(1991年修订具体内容与DB52/T 298-89同)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 本标准与DB52/ 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原来28个树种中的7个,保留21个(其中修订20个):增加13个树种,修订后共有34个树种; ——苗木质量等级采用二级制(同 GB 600-1999),即制定I、II级苗木的质量等级; ——增加苗木根系长度,大于5厘米的一级侧根数或根幅作为苗木的质量指标; ——增添影响苗木质量的主要形态指标作为综合控制条件; ——去掉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淑均、尹晓阳、杨安敏、于曙明、金天喜、姜云力、高鹤、李德芬、许杰。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52/ 294-1991。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 -11-26 阅读:1183次 [关闭]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 (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 (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 (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 );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二、森林培育技术 (一)生态公益林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 (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 (4)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1988); (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贵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前言 为了提高我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苗木生产水平,本标准结合贵州实际,对黔DB52/T294(1991年修订具体内容与黔D298.B-89同)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 本标准与DB52/ 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原来28个树种中的7个,保留21个(其中修订20个);增加13个树种,修订后共有34个树种; ——苗木质量等级采用二级制(同GB 6000-1999),即制定Ⅰ、Ⅱ级苗木的质量等级; ——增加苗木根系长度,大于5厘米的一级侧根数或根幅作为苗木的质量指标; ——增添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作为综合控制条件; ——去掉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淑均、尹晓阳、杨安敏、于曙明、金天喜、姜运力、高鹤、 李德芬、许杰。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52/ 294-1991。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植树造林苗木术语、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起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植树造林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2.1 苗木种类 stock type 根据不同的繁殖材料(如种子、营养器官)和培育方法划分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插条苗、埋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苗龄stage age 苗木的年龄。从开始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为止,为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一个生长周期的用小数表示。第1个数字为原苗床培育的年数(或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 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 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 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 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 2.4苗高seedling height 苗木高度自地径到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2.5地径 caliper 地际直径播种苗、移植苗为苗木土痕处的粗度;插根苗、插条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嫁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2.6根系长度和根幅root length and width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 ★马尾松 一、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 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造林更新容易,能适应干燥瘠薄的土壤,是我省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和主要用材林树种。它寿命长,树姿挺拨,苍劲雄伟,亦是营造风景林的好树种。木材经防腐处理,可作矿柱、枕木、电杆;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主要原料,也是产脂树种和薪材树种。 二、生态学特性 马尾松喜光、喜温。垂直分布在200~500m的山地、丘陵。适生于年均温13-22℃,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多分布于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下部、坡麓及沟谷、高亢台地,忌积水及排水不畅地形。对土壤的度要求不严,能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喜酸性至微酸性土壤。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丘陵山地生长迅速,成材快。 三、树种生长数学模型或产量模型 树高-年令方程:H=C1(1-K A/20)1/1-C3 其中:K=1-(S/C1)1/1-C3,C1=+ C3=+×10-3-1.0868×10-4S2 式中:H为树高,A为年令,S为地位指数。 20年生,树高12.6m,年平均0.63m,胸径13.8cm,年平均0.69cm,单株材积0.06100m3。

四、育苗 1、采种: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出籽率3%),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晾干,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纯度为80-95%,千粒重10.4克,每公斤纯种子76,000-90,000粒,室内发芽率85%。马尾松种子一般贮藏期为1年,若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0-5℃低温下可贮藏1-2年。 2、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播种季节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12-24小时。条播育苗,条距10厘米,播种沟内要铺上一层细土。每亩用种子5公斤。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5-7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马尾松苗太密时,可以进行间苗移栽,通常分2次,第1次移栽在5月中、下旬,第2次移栽在7月上、中旬进行。在雨后阴天或阴雨天,略带宿土,不仅可以全部成活,幼苗生长也好。 五、造林技术 造林从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进行,主要用1年生苗栽植造林。 ⑴、造林密度:220株/亩。株行距*1.5M。一级苗高15CM 以上,地径0.3CM以上。 ⑵、整地方式:块状整地不小于50×5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带状整地带宽不小于70-10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潘潘 1、马尾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 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 (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 (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 (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植树造林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只有科学的进行植树造林,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植树造林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本文主要对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造林树种;适地适树 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一、树种的选择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1、对光的要求和反应 树种不同对光的要求和反应都不同。根据树种喜光的程度,分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一股情况下,树木在幼年时对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较为喜阴,而随着树龄的增加,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增加。 2、对温度的要求 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每个树种都分布于一定的热量范圍,樟子松、油松、马尾松虽然都是松科松属中双维管束亚属中的树种,但自然分布区域大不相同,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油松分布于东北。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度不同,分为最耐寒树种、耐寒树种、中等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和喜温树种等五大类。 3、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 水分是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生活因子,但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适应也不一样,有些树种是耐寒的,称为旱生树种;有些树种是喜湿的,称为湿生树种;有些树种对水分的需要适应能力是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的,称为中生树种。 4、对土壤的要求 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树木一般都喜欢肥沃的土壤,但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即耐贫瘠的程度不一样)。有些树种只能生长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杉树、白毛杨;有些树种不仅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马尾松等。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湖南)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湖南) (DB43/094—2005) 发表日期:2008年8月15日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分级指标,假植、包装、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只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常规大田育苗,不适用于容器苗和保护地培育的苗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T093-1995 湖南省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播种苗 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3.2 插条苗 利用树木的茎或枝的一部分进行扦插或埋压而繁殖的苗木。3.3 截根苗 指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锐利的铁铲或截根刀在一定的浓度将苗木的主根截断,促进侧根生长的苗木。3.4 嫁接苗 将植物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的根、苗干或树枝上使之愈合而繁殖的苗木。

3.5 移栽苗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3.6 根蘖苗 母树根蘖培育而成的苗木。 3.7 苗龄 即苗木的年龄。指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数字间用短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 示例: a)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b)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c) 2-2表示4年生移栽苗,移栽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d) 2-2-2表示6年生移栽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e) 0.2-0.8表示1年生移栽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为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f)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 g)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h)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3.8 地径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栽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插条苗、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直径;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3.9 苗高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of major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标准号:GB 6000-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定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苗木种类 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播条苗、插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 苗龄 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 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2.4 地径 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2.5 苗高 seedling height 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2.6 根系长度和根幅 root length and width

浅述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

浅述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 【摘要】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本文作者从山区县实际出发,对营造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原则、营造林技术进行了粗略的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防护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紫金县 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生态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近年来,紫金县在依托国家、省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下,不断加大营造防护林工程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目前防护林工程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营造质量离高标准、高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在防护林规划设计、苗木选育、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等环节的工作经验十分有限,还处在摸索阶段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提高防护林工程造林质量,作者根据本县山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有关营造防护林工程的树种选择原则和造林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防护林树种选择原则 1.1科学规划,依据防护目的确定树种,并与原林种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规划要基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生态防护系统,是恢复当前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因此,防护林树种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在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全县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因害设防。在针对不同防护目的选定树种种类时,应和当地林种类型、优势树种、适生树种相结合,充分发挥林种的功能。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分别优先选用耐干旱的灌木树种、亚乔木树种;严重风蚀、干旱地区,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耐风蚀的树种。 1.2严格标准,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多样性、立地类型复杂性的特点,严格按照有关重点防护林建设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综合性、示范性和时效性的分析,确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做好防护林营造规划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到实处。而适地适树原则是林业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造林成功的首要前提。由于各树种的生态适应幅度差异不同,在选择防护林树种时,必须明确各树种的生态特性和生态适应幅度,依据当地立地条件和灾害特点选择主要造林树种和伴生树种。因此,树种选择的主要原则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因地制宜地营造防护林。

贵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前言 为了提高我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苗木生产水平,本标准结合贵州实际,对黔DB52/T294(1991年修订具体内容与黔D298.B-89同)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 本标准与DB52/ 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原来28个树种中的7个,保留21个(其中修订20个);增加13个树种,修订后共有34个树种; ——苗木质量等级采用二级制(同GB 6000-1999),即制定Ⅰ、Ⅱ级苗木的质量等级; ——增加苗木根系长度,大于5厘米的一级侧根数或根幅作为苗木的质量指标; ——增添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作为综合控制条件; ——去掉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淑均、尹晓阳、杨安敏、于曙明、金天喜、姜运力、高鹤、 李德芬、许杰。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52/ 294-199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植树造林苗木术语、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起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植树造林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2.1 苗木种类 stock type 根据不同的繁殖材料(如种子、营养器官)和培育方法划分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插条苗、埋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苗龄stage age 苗木的年龄。从开始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为止,为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一个生长周期的用小数表示。第1个数字为原苗床培育的年数(或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 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 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 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 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 2.4苗高seedling height 苗木高度自地径到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2.5地径 caliper 地际直径播种苗、移植苗为苗木土痕处的粗度;插根苗、插条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嫁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2.6根系长度和根幅root length and width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

————————————————————————————————作者:————————————————————————————————日期: ?

我国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表区域范围主要造林树种 1.大兴安岭山地洮儿河以北的大兴 安岭山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 皮云杉、白桦、蒙古栎、 甜杨、朝鲜柳、杨树 2.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沈丹线以北的小兴 安岭、张广才岭、 长白山山区 红松、兴安落叶松、长白 落叶松、鱼鳞松、樟子松、 长白松、赤松、红皮云杉、 冷杉、白烨、水曲柳、黄 菠萝、胡桃楸、紫椴、糠 慑、蒙古栋、械树、黄榆、 杨树 3.松辽平原内蒙古东部、黑龙 江和吉林中西部平 原地区、辽宁的辽 河平原 樟子松、油松、兴安落叶 松、长白灌叶松、日本落 叶松、白榆、小黑杨、小 钻杨、三北一号杨、旱柳、 灌木柳、垂暴109柳、胡 枝子、紫穗槐、沙棘 4.内蒙古东部与冀北坝上高原山地包括内蒙古东部、 洮儿河以南大兴安 岭余脉及河北坝上 高原山地 樟子松、华北落叶松、红 皮云杉、油松、蒙古栎、 白榆、小黑杨、大青杨、 旱柳、胡枝子、沙棘、山 杏、山楂 5.华北中原平原长城以南、太行山 以东、淮河以北的 平原及汾、渭平原 地区 侧柏、桧柏、毛白杨、群 众杨、沙兰杨、1-214 杨、1-72杨、1-69杨、 刺槐、旱柳、白榆、臭椿、 国愧、楸树、泡桐、水杉、 桑、梨、苹果、桃、杏、

枣、花椒、葡萄、白蜡、杞柳、紫穗槐、柽柳 6.燕山、太行山山地冀北(不含坝上)、 冀西、北京、晋东 的燕山、大行山山 区 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刺槐、栓皮 栎、槲栎、臭椿、香椿、 元宝枫、黄楝、毛白杨、 群众杨、旱柳、核桃、板 栗、柿、枣、山桃、山杏、 山楂、花椒、苹果、杜梨、 沙棘、胡枝子、紫穗槐、 黄栌 7.辽南与山东丘陵辽东半岛丘陵山 地、山东省津浦路 以东的丘陵山地 (胶莱盆地列入5 区) 油松、赤松、黑松、侧柏、 日本落叶松、萌芽松、刺 槐、麻栎、栓皮栎、臭棒、 楸树、白榆、香椿、银杏、 毛白杨、旱柳、枫杨、黄 连木、核桃、板栗、花椒、 苹果、梨、桃、山楂、胡 枝子、紫穗槐、黄栌 8.黄土高原丘陵太行山以西、大青 山以南、日月山以 东、秦岭以北的黄 土丘陵地区 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 松、日本落叶松、侧柏、 刺槐、旱柳、白榆、臭椿、 毛白杨、河北杨、青杨、 泡桐、楸、桑、核桃、枣、 花椒、山杏、山桃、桃、 杏、苹果、梨、杜梨 9.黄土高原土石山地陇东子午岭、陕北、 黄龙山和乔山、晋 西、吕梁山、宁夏 六盘山地区 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 松、日本落叶松、侧柏、 白皮松、槭树、白榆、刺 槐、辽东乐、旱柳、河北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湖南)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3/094—2005) 发表日期:2008年8月15日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分级指标,假植、包装、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只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常规大田育苗,不适用于容器苗和保护地培育的苗木。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3/T093-1995 省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播种苗 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3.2 插条苗 利用树木的茎或枝的一部分进行扦插或埋压而繁殖的苗木。3.3 截根苗 指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锐利的铁铲或截根刀在一定的浓度将苗木的主根截断,促进侧根生长的苗木。3.4 嫁接苗 将植物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的根、苗干或树枝上使之愈合而繁殖的苗木。

3.5 移栽苗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3.6 根蘖苗 母树根蘖培育而成的苗木。 3.7 苗龄 即苗木的年龄。指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数字间用短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 示例: a)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b)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c) 2-2表示4年生移栽苗,移栽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d) 2-2-2表示6年生移栽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e) 0.2-0.8表示1年生移栽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为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f)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 g)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h)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3.8 地径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栽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插条苗、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直径;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3.9 苗高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3/094—2005) 发表日期:2008年8月15日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分级指标,假植、包装、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只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常规大田育苗,不适用于容器苗和保护地培育的苗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T093-1995 湖南省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播种苗 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插条苗 利用树木的茎或枝的一部分进行扦插或埋压而繁殖的苗木。 截根苗 指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锐利的铁铲或截根刀在一定的浓度将苗木的主根截断,促进侧根生长的苗木。 嫁接苗 将植物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的根、苗干或树枝上使之愈合而繁殖的苗木。 移栽苗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根蘖苗 母树根蘖培育而成的苗木。 苗龄 即苗木的年龄。指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数字间用短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 示例: a)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b)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c) 2-2表示4年生移栽苗,移栽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d) 2-2-2表示6年生移栽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e) -表示1年生移栽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为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f) -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 g)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h)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地径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栽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插条苗、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直径;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苗高 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主根长 指由主干发出的主根所达到的最大长度。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国标)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of 代替GB6000-1985 major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定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苗木种类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播条苗、插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 苗龄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 一批苗木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2.4 地径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10批准 2000-04-01实施 2.5 苗高seedling he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