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四章 单相交流电路 席时达 编

第四章单相交流电路

4-1-1 已知i1=5sin314tA,i2=15sin(942t+90°)A。你能说i2比i1超前90°吗?为什么?

[答]两者频率不同,比较其相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说i2超前i1 90°。

4-1-2 将通常在交流电路中使用的220V、100W白炽灯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试问发光亮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通常在交流电路中使用的220V、100W白炽灯,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功率是100W,由于交流电有效值是从能量转换角度去考虑的等效直流值,如果将它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其功率也是100W,故发光亮度相同。

4-1-3 交流电的有效值就是它的均方根值,在什么条件下它的幅值与有效值之比是2?

[答]必须是正弦交流电,它的幅值与有效值之比才是2。

4-1-4 有一耐压为220V的交、直流通用电容器,能否把它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答]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它的绝缘物能承受的最高电压。220V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2202V=380V,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220V,会使电容器的绝缘击穿,故耐压为220V的交、直流通用电容器不能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使用。

4-2-1 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初相角ψ=30°,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1) u =220 sin (ωt+30°)V

(2) U=220 /30°V

(3)

.

U=220e j30°V

(4)

.

U=2220 sin (ωt+930°)V

(5)u =220 /30°V

(6)u =2220 /30°V

[答]只有(3)是正确的。

(1)可改正为u =2220 sin (ωt+30°)V

思考题解答

(2) 可改正为 ·.U =220 /30°V (4) 可改正为 u =2220 sin (ωt +30°)V

(5)可改正为 .U =220 /30°V

(6) 可改正为 .U m =2220 /30°V

4-2-2 已知İ=10/30°A,试将下列各相量用对应的时间函数来表示(角频率为ω):

(1) İ

(2) j İ

(3) -j İ 。

[答] (1) i 1=210sin(ωt +30°)A

(2) i 2= 210sin(ωt+120°)A

(3) i 3=210sin(ωt -60°)A

4-3-1 为什么说根据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U =İ R 可以画出图3-3-2(a)、(b)的波形图和相量图?

[答] 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U =İ R 全面表示了电阻电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1. 电阻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是同频率的正弦量(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可在同一算式中用相量表示);2.它们的相位相同;3. 它们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U =IR 。因此就可以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相量图。

4-3-2 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中的j 表示什么?

[答] j 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旋转因子。X L İ乘上j 后才等于.U ,说明电感电路中的电压比它的电流在相位上超前90°。

4-3-3 在图4-1(a )所示的电路中,正弦电压u 1与电流i 1的相位有怎样的关系?

[答] 设i 1' =-i 1,则i 1'的参考方向与u 1的参考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在此条件下,

图4-1 (a) (b) İ1 İ1′

1

.

U

电感元件上电压u 1的相位超前于电流90°。由于i 1'与i 1反相,作相量图如图4-1(b )所示,可知u 1滞后于i 190°。 4-3-4 指出下列各表达式正确与否? R=u /i X L =u /ωL j X C = C U . / İ -j X C = C U . / İ X L =U L /I I= L U ./ j X L İ = L U ./-j X L İ= C U ./ j X C

[答] 只有R=u /i ,-j X C = U · C / İ,X L =U L /I 三式正确。

4-3-5 在图4-2所示的电路中,当交流电压u 的有效值

不变,频率增高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上的电

流将如何变化?

[答] 当交流电的频率增高时,电阻不变,感抗增大,容

抗减小,故电阻元件上的电流不变,电感元件上电流减小,

电容元件上电流增大。

4-3-6 解答上题的根据是否是: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频率越高则电感越大,电容越小,而电阻不变 ?

[答] 不对,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频率越高则感抗越大,容抗越小。而不是电感越大,电容越小。

4-4-1 在RLC 串联电路中,当L >C 时,电流的相位是否一定滞后于总电压?

[答] 在RLC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是否滞后于总电压,取决于是否X L >X C ,而不是取决于是否L >C 。

4-4-2 在RLC 串联电路中, 下列公式有哪几个是正确的?

(1) u = u R +u L +u C (2) u = R i+X L i+X C i

(3) U =U R +U L +U C (4) U =U R +j (U L -U C )

(5) ·.U =.U R + ·.U L +.U C (6) .U =.U R +j(.U L -.

U C )

[答] 只有(1)、(5)是正确的

4-4-3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3所示,若电压表的读数U 2 >U 1,请问元件Z 是什么性质的?

[答] 容性。(若Z 是电阻性或电感性,则必然U 2

图图4-2

4-4-4 某负载的电流大于功率表的额定值,但电压和功率都小于功率表的额定值,能否用此功率表来测量该负载的电功率?

4-5-1 电阻10Ω、感抗5Ω、容抗8Ω三者并联后,电路是什么性质?

[答] 感抗小于容抗,则电感上的电流大于电容上的电流,总电流将滞后于电压,故电路呈感性。

4-5-2 设有两个阻抗|Z1|和|Z2|相串联,其总阻抗|Z|=|Z1|+|Z2|对不对?在什么条件下此式可以成立?

[答]一般情况下|Z|≠|Z1|+|Z2|,只有在两个阻抗角相等(φ1=φ2)的条件下,|Z|=|Z1|+|Z2|才能成立。

4-5-3 电路如图4-4所示,如果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

别为6A和8A,试判断Z1和Z2在下列情况下各为何种参数?

(1) 电流表A的读数为10A;

(2) 电流表A的读数为14A;

图4-4

(3) 电流表A的读数为2A。

[答](1) Z1和Z2中一个为电阻,另一个为电感或电容。因为

I =√I12+I22 =√62+82A=10A

(2) Z1和Z2是同一种参数或阻抗角相等的电路。,因为

I =I1+I2=(6+8)A=14A

(3) Z1和Z2中,一个为电感,一个为电容。因为

I =ㄧI1-I2ㄧ=ㄧ6-8ㄧ= 2A

4-6-1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上补偿电容器后,线路上的总电流、总功率以及负载电流有没有变化?

[答]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上补偿电容器后,线路上的总电流减小,但总功率以及负载电流不变。

4-6-2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的电容量越大,是否线路的功率因数就提得越高?

[答]如果并联的电容量过大,无功功率补偿过头,电路变为电容性后,功率因数反而会降低,故并非并联的电容量越高大,功率因数就提得越高。

4-7-1 在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吗?

[答]在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阻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不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4-7-2 当频率低于或高于谐振频率时,RLC 串联电路是电容性还是电感性的? [答]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呈电阻性。当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电感的感抗减小,电容的容抗增大,则电感电压小于电容电压,即总电压滞后于总电流,故电路是电容性的;当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情况相反,电路是电感性的。

4-7-3 保持正弦交流电源的有效值不变,改变其频率,使RLC 串联电路达到谐振时,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储存的能量是否达到最大?

[答] 保持正弦交流电源的有效值不变,改变其频率,使RLC 串联电路达到谐振时,电流最大,电阻上消耗的能量最大,故有功功率达到最大;电感和电容上的无功功率也分别达到最大,但这两部分无功功率正好互相抵消,故总无功功率等于零。也说是说这时电路中储存的能量达到最大,但这些能量只在电感与电容之间互相交换,而与电源之间没有能量交换。

4-7-4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5(a )所示,已知X L =X C =R ,电流表A 3读数为1A ,试问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各为多少?

[答] 因X L =X C =R ,故流过各元件的电流有效值相等,即I L =I R =I C =1A ,电路处于电流谐振状态。作电流的相量图如图4-5(b )所示,可知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分别为1A 和2A 。

4-7-5 当上题电路中的电源频率发生变化时, 电流表A 1变大还是变小? 电路性质怎样变化?

[答] RLC 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阻抗最大,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因此,当上题电路中的电源频率发生变化时,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 1读数变大。

当电源频率增高时,I L 减小,I C 增大,电路呈电容性;反之,当电源频率降低时,电路呈电感性。

4-8-1 图4-8-1(b)所示的矩形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包含有直流分量嗎?为什么?

(a)

图4-5 İR =İA1 İL =-İC İC = İA3 İR + İC = İA2

(b)

U

4-1 已知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波形如图4-6所示,频率为50HZ ,试指出它们的最大值、初相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位差,并说明哪个正弦量超前,超前多少角度?超前多少时间?

[解] 电压最大值310V ,初相位45°;电流最

大值2A ,初相位-90°。相位差135°,电压超前于

电流135°,超前时间 t =T ×135°/360°=0.02

s×135°/360°=7.5ms

4-2 某正弦电流的频率为20H Z ,有效值为

52A ,在t = 0 时,电流的瞬时值为5A ,且此时

刻电流在增加,求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一般为

i =I m sin (ωt +ψi )=

2I sin (2π f t +ψi ) 由于在t = 0 时,电流的瞬时值为5A ,则有

5 =2×52sin ψi

可得ψi =30°,故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i =2I sin (2π f t +ψi )

= 10 sin (40π t + 30°)A

4-3 已知复数A 1=6+j8,A 2=4+j4, 试求它们的和、差、积、商。

[解] A 1=6+j8=10 / 53.1°, A 2=4+j4=42 /45°,故

和 A 1+A 2=(6+j8)+(4+j4)=10+j12

差 A 1-A 2=(6+j8)-(4+j4)=2+j4

积 A 1·A 2=10 /53.1°×42/45°=56.6 /98.1°

商 A 1÷A 2=10 /53.1°÷42/45°=1.77/8.1°

4-4 试将下列各时间函数用对应的相量来表示:

(1) i 1=5sin ωt A ,i 2=10sin (ωt +60°)A ;

(2) i = i 1+i 2 。

[解] (1) İ1=(5/2)/0°A=5/2A ,İ2=(10/2) /60°A=(5/2+j8.66/2)A 习题解答 图4-6

(2) İ = İ1 + İ2=5/2A+ 5/2+j8.66/2A=10/2+j8.66/2A =9.35/40.9°A 4-5 在图4-7所示的相量图中,已知U =220V ,I 1=10A ,

I 2=52A ,它们的角频率是ω,试写出各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

及其相量。

[解] 瞬时值表达式:u =2202sin ωt V ,

i 1=102sin(ωt +90°) A ,i 2= 10 sin(ωt -45°) A 。

相量:.U =220/0°V ,İ1=10/90°A ,İ2=52/-45°A 。

4-6 220V 、50H Z 的电压分别加在电阻、电感和电容负载上,此时其电阻值、感抗值和容抗值均为22Ω,试写出各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并以电压为参考相量画出相量图。若电压的有效值不变,频率由50H Z 变到500H Z ,重新写出各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解] f =50H Z 时,各电流的有效值均为I =

A 10A 22220 ,故各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i R =102sin314t A

i L =102sin (314t -90°)A

i C =102sin (314t +90°)A

相量图如图4-8所示。 频率由50H Z 变到500H Z 时,电阻不变,感抗增大到10倍,容抗减小到1/10 ,故

i R =102sin3140t A

i L =2sin (3140t -90°)A

i C =1002sin (3140t +90°)A

4-7 电路如图4-9所示,已知u = 10sin(ωt -180°)V, R =4Ω,ωL =3Ω。试求电感元件上的电压u L 。

[解] 已知 .

U =(10/2)/-180°V ,Z=(4+j3)Ω=5/36.9°Ω,故

İ = = A =2/-217°A .U L = j X L İ= j3×2/-217°V=32/-127°V

图4-7 图4--8 U · Z (10/2)/-180°

图4-9

得 u L = 32×2sin(ωt -127°)V =6 sin(ωt -127°)V

4-8 已知RC串联电路的电源频率为1/(2πRC ),试问电

阻电压相位超前电源电压几度? [解] 已知f =1/(2πRC ),则X C =1/ωC = 1/ 2πf C=R ,可作阻

抗三角形如图4-10所示。由此可知阻抗角为45°,即相位差角为45°,

电流超前于电压45°,故电阻电压相位超前电源电压45°。

4-9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11(a )所示,用交流电压表测得U AD =5V ,U AB =3V ,U CD =6V ,试问U BD 是多少?

[解] 已知U=U AD =5V ,U R =U AB =3V ,作电压三角形如图4-11(b )所示,可知U X =4V ,故U BD =U X =4V 。

4-10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12所示,电源频率一定,U 和R 不变,试问当可变电容C 的值增加时,该支路消耗的功率将如何变化?

[解] 当电容C 的值增加时,容抗减小。因R 不变,故电路的阻抗减小,电流增大,该支路消耗的功率P=I2R将增大。

4-11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13所示,已知e = 50sin ωt V ,在5Ω电阻上的有功功率为10W, 试问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是多少?

[解] I = √P 1 / R 1 =√10 / 5 A =2A

总有功功率 P =I 2 (5+10) Ω= 30W

(a ) (b ) 图4-13

图4-12 U

图4-10 R X C =R

45°

总视在功率 S = U I =(50 /2)V×2A=50V A 故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 cos φ=P / S = 30 / 50 = 0.6

4-12 荧光灯电源的电压为220V ,频率为50H Z ,灯管相当于300Ω的电阻,与灯管串联的镇流器在忽略电阻的情况下相当于500Ω感抗的电感,试求灯管两端的电压和工作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 按题意,萤光灯相当于RL 串联电路,其阻抗为 Z =300+j500Ω=583/59°Ω

灯管工作电流 I =220/583=0.377A

灯管两端电压 U R =I R =0.377×300=113V

以电流为参考量的相量图如图4-14所示。 4-13 试计算上题日光灯电路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解] 有功功率 P =I 2R =0.3772×300W =42.7W ;

视在功率 S=UI =220V×0.377A =82.9V A ;

无功功率 Q =I 2X L =0.3772×500=71.1var ;

功率因数 cos φ=P/S ≈42.7/82.9=0.515

4-14 正弦交流电路如图4-15(a )所示,已知X C =R ,试问电感电压u 1与电容电压u 2的相位差是多少?

[解] 因X C =R ,故I C =I R 。 以电容电压U ·

2为参考相量作相量图如图4-15(b ),因İC 超前于U · 290°,İR 与U · 2同相,İC 与İR 合成的电流即为电感上的电流İL ,由于I C =I R ,可知İL 超前于İR 45°,又因电感电压U · 1超前于电感电流İL 90°,故U · 1超前于İR (45+90)°,即电感电压u 1 的相位超前于电容电压u 2 135°。

4-15 如图4-16所示,若u =102sin(ωt+45°)V ,i =52sin(ω

t+15°)A ,则Z 为多少?该电路的功率又是多少? [解] Z = = Ω=2/30°Ω

(a)

(b) 图4-15 图4 -14 图4-16

U

· İ 10/45°

有功功率 P=UI cos φ=10×5×cos30°W=43.3W 4-16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为800W ,功率因数cos φ1=0.6,接在220V 、50H Z 的电源上。求:

(1)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补偿电容值为多少?

(2)并联电容前后的电流值。

[解](1)并联电容前 cos φ1=0.6,φ1=53.1°,tan φ1=1.33

并联电容后 cos φ2=0.9,φ2=25.8°,tan φ2=0.483

故需补偿的无功功率为 QC =P (tan φ1-tan φ2)

=800×(1.33-0.483)var =678var

补偿电容值为 C =2

2fU P π(tan φ1-tan φ2) ≈

2220

502800⨯⨯π(1.33-0.483)F =44.6μF (2)并联电容前电路的电流

I 1=

1cos ϕU P =6.0220800⨯A =6.06A 并联电容后电路的电流

I 2=2cos ϕU P =9

.0220800⨯A =4.04A 4-17 有一感性负载, 其功率因数cos φ=0.866,现用一电容器并联在它的两端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设在未并联电容之前,如图4-17(a )所示,电流表A的读数为5A;并联电容之后,如图4-9(b )所示,总电流表A及两个支路的电流表A1、A2的读数均为5A,问补偿电容器的电容量是过大 还是过小?(提示:画出相量图考虑)

图4-17 30° İ 1

(c )) İ 2

İ

U ·

[解] 负载功率因数cos φ=0.866,即cos φ1=0.866,故φ1=30°。

并联电容以后,负载电流不变,电容电流I 2超前于电源电压90°。再根据三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据此可画出以电压为参考相量的相量图如图4-17(c )所示。从相量图看出,总电流I 超前于电源电压U ,电路变成为电容性,可见补偿电容器的电容量是过大,

4-18 串联谐振电路如图4-18示,已知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150V 和120V ,试问电压表V 的读数为多少?

[解] 串联谐振电路中UL =UC =120V ,由电压三角形可知,电压表V 的读数为

U =UR =√1502-1202 V=90V

4-19 RLC 组成的串联谐振电路,已知U =10V ,I =1A ,U C =80V ,试问电阻R 多大?品质因数Q 又是多大?

[解] 电阻的阻值为 R= U R / I=U / I =10Ω

品质因数为 Q =U C /U =80 / 10=8。

4-20 图4-19所示的并联电路中,L =0.5mH ,R =25Ω,C =80pF 。试求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谐振时电路的阻抗。

[解] 谐振频率 f 0≈LC π21

=12

31080105.021

--⨯⨯⨯πH Z =796kH Z 品质因数 Q=R L

0ω=R L f 02π=25105.01079623

3-⨯⨯⨯⨯π=100 谐振时电路的阻抗 Z 0≈R L 20)(ω=R

L f 2

0)2(π =25

)105.0107962(233-⨯⨯⨯⨯πΩ=250kΩ 4-21 电路如图4-20所示,已知交流电源的角频率ω=2rad/s ,试问AB 端口间的阻抗ZAB 是多大?

图4-18 图4-19 i

u

- i 1 R L

i C

[解]因X L=ωL=2×1Ω=2Ω,X C=1/ωC=1/(2×0.25)Ω=2Ω,

故ZAB=R∥( j X L)∥(-j X C)=R∥

()

()2j-

j2

2j

-

j2

+

=R∥∞=R= 4Ω

图4-20

电工技术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解答

t ωA i /A 22203 2πt A i /A 203 2π6 π A 102 i 1 i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4—1-1 在某电路中,()A t i 60 314sin 2220-= ⑴指出它的幅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频率及初相位,并画出波形图。 ⑵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写出它的三角函数式,画出波形图,并问⑴中各项有无改变? 解:⑴ 幅值 A I m 2220 有效值 A I 220= 频率 3145022f Hz ωππ=== 周期 10.02T s f == 角频率 314/rad s ω= 题解图 4。01 初相位 s rad /3 π ψ- = 波形图如题解图4.01所示 (2) 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 则 A t i ⎪⎭⎫ ⎝⎛+=32 314sin 2220π,初相位改变了,s rad /32πψ=其他项不变。波形 图如题解图 4.02所示。 题解图4。02 4 — 1-2 已知 A )120314sin(101 -=t i , A )30314sin(202 +=t i ⑴它们的相位差等于多少? ⑵画出1i 和2i 的波形。并在相位上比较1i 和2i 谁超前,谁 滞 后。 解:⑴ 二者频率相同,它们的相位差︒-=︒-︒-=-=1503012021i i ψψϕ

+1 +1 (2)在相位上2i 超前,1i 滞后。波形图如题解图4.03所示。 题解图4。03 4—2—1 写出下列正弦电压的相量 V )45(sin 2201 -=t u ω,)V 45314(sin 1002 +=t u 解:V U ︒-∠=• 4521101 V U ︒∠=• 452502 4-2-2 已知正弦电流 )A 60(sin 81 +=t i ω和 )A 30(sin 62 -=t i ω,试用复数计算电流21i i i +=,并画出相量图. 解:由题目得到 A j j j j I I I m m m ︒∠=+=-++=︒-︒+︒+︒=︒ -∠+︒∠=+=• ••1.231093.32.9)32.5()93.64()30sin 630cos 6()60sin 860cos 8(30660821 所以正弦电流为 )A 1.23(sin 101 +=t i ω 题解图4.04 相量图如题解图4.04所示。 4-2-3 指出下列各式的错误。 A I 3010∠=, )V 45sin 100 +=t ( U ω A e I j 3010=, A )20314sin 10 +=t (I 解:A I 3010∠= 应改为 A I ︒∠=• 3010 )V 45sin 100 +=t ( U ω 应该为 )V 45sin 100 +=t ( u ω A e I j 30 10= 应该为 A e I j ︒ • =3010 A )20314sin 10 +=t (I 应该为 A )20314sin 10 +=t (i 4—3—1 已知H 1=L 的电感接在400Hz/100V 的正弦电源上,u 的初相位为200 ,求电流并画出电流、电压的相量图。 解:已知 V U ︒∠=• 20100 A j jX U I L ︒-∠=⨯⨯︒ ∠== • • 7004.01 400220100π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九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席时达 编.doc

第九章继电-接触器控制 思考题解答 9-1-1一个复合按钮的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有可能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吗? [答]由教材图9-1-5复合按钮的结构可知,当按钮被按下,动触片移动时,是先断开动断触点,后接通动合触点的,在动触片移动的过程中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当松开按钮时,是动合触点先复位断开,然后动断触点再复位闭合,中间也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所以复合按钮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只可能同时断开,而不可能同时闭合。 9-2-1 能否直接用按钮来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的通/断?为什么? [答]不能,理由有二: 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有三根电线,需用三只按钮同步控制,显然不合适; 2. 按钮触点的允许通过电流一般不超过5A,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一般都超过此值,起动电流则更大。 9-2-2 在图9-1的电动机起、停控制控制电路中已装有接触器KM,为什么还要装一个隔离开关QS?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图9-1 [答] 接触器KM是控制电动机起、停的电器,而刀开关QS是隔离开关,它的作用是在检修时隔离电源以保安全,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9-2-3 在图9-1中,如果将隔离开关QS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隔离器上面的电源线上是否合适?为什么? [答]通常熔断器安装在刀开关的下方,是为了在更换熔丝时便于与电源隔离以确保安全,如果将刀开关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刀开关上面的电源线上,则在更换熔丝时将带电

操作,因此从安全方面考虑是不合适的。 9-2-4 按图9-1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接好线,通电操作时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试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部分: (1) 按下起动按钮SBst ,接触器KM已经动作,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 (2)当电动机已经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SBst ,电动机不能继续运转。 [答] (1) 按下起动按钮SBst,接触器KM已经动作,说明控制电路正常,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说明三相电动机未通电或处于单相运行状态,可见问题出在主电路,可能是主电路中未接控制电路一相(图9-1中的L1相)的熔断器熔断,或是主电路中某处线路未接好或接触不良。 (2) 当电动机已经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SBst,电动机不能继续运转,说明能够点动控制,但不能自锁,可见问题就在于自锁触点没有接好或接触不良。 9-2-5如果将图9-1的控制电路误接成图9-2所示的那样, 通电操作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c) (d) 图9-2 [答](a) 接触器KM不能自锁,变为点动控制。 (b) 按下起动按钮SBst时,接触器KM通电,其动断触点切断自己线圈回路后,又恢复闭合,然后接触器KM又通电,再断电,这样就造成接触器KM动触点的不停跳动,触点容易被电弧烧毁,而电动机则不能起动。 (c) 按下起动按钮SBst时,接触器KM通电,其动合触点闭合,把接触器线圈和起动按钮短接,造成控制电路短路,熔断器的熔丝将熔断。 (d) 按下起动按钮SBst,接触器KM的线圈回路被其动合触点隔断,不能通电,故电动机不能起动。 9-2-6如果图9-1中的控制电路改成如图9-3所示,哪些能实现点动控制,哪些不能?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席时达 编.doc

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3-1-1 电路如图3-1所示,在t = 0时合上开关,已知u C (0-) =0,i L (0-)=0,则u C (0+)、i L (0+)、u L (0+)、u R (0+)各为多少? [答] 根据换路定律:u C (0+) = u C (0-) =0,;i L (0+)=i L (0-)=0。在开关合上的一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感相当于开路,故u L (0+)=U S ;u R (0+)=0。 3-1-2 在图3-2中,如果U =10V ,R =5Ω,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则在开关S打开瞬间电感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答] 由于开关S打开瞬i L (0+)=i L (0-)= R U =510A=2A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电感两端的电压是 u L (0+)= u D (0+)+ u R (0+)= i L (0+)×R D + i L (0+)×R =0+2A ×5Ω=10V 3-3-1 电容的初始电压越高,是否放电的时间越长? [答] 不对,电容放电时间的长短只与时间常数τ=RC 有关,而与电容初始电压的高低无关。 3-3-2 已测得某电路在换路后的输出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3所示。试指出该电路的时间常数τ大约是多少。 [答] 这是一条电流从初始值按指数规律衰减而趋于零的曲线,其时间常数τ等于初始值 思考题解答 图3-3 0 2 4 6 8 2 4 6 8 10 i /mA t /s (a) 0 2 4 6 8 2 4 6 8 10 i /mA t /s τ 3.68 (b) ii ii i L 图3-1 图3-2

电工技术(第三版 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 第二章

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引言】①电路分析是指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确定各部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②电路按结构形式分 ③分析和计算电路原则上可以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但往往由于电路复杂,计算手续十分繁琐,还需用到一些其他方法,以简化计算。本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 2. 掌握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3. 掌握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讲授】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支路电流法。 一、内容: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 而解出支路电流。 【说明】因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故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求解任何电路。 〔例2-1-1〕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例1-2-3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I 及每台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 1和I 2。 图2-1-1 简单电路——单回路电路。用欧姆定律即可解决。 复杂电路——不能用串并联的方法将多个回路化简为单回路的电路 〔解〕(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1所 示。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结点电流方程。 对于结点A 有 I 1+I 2-I =0 (1) 对于结点B 有 -I 1-I 2+I =0 【说明】①这两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另一个可由

②一个独立的电流方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在其它方程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支路电流。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路有n个结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的独立方程数为n-1。至于选那几个结点列方程,则是任意的。 ③本例中选结点A的电流方程作为独立方程,把它记作式(1)。 (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的电压方程。 对于回路Ⅰ有I1R1-I2R2+U S2-U S1=0 (2) 对于回路Ⅱ有I2R2+IR-U S2=0 (3)本例中共有三条支路,也就是有三个待求电流I1、I2和I,因而有三个方程即可求解。 (3)解方程组,求支路电流。 I1+I2-I=0 I1-0.6I2+117-130=0 0.6I2+24I-117=0 解得支路电流I1=10A,I2=-5A, I=5A 【说明】①计算表明,发电机1输出10A电流,发电机2吸收5A电流,负载电流为5A。 ②实际的直流电源并联供电时,应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内阻也应相近。否则会发生某 电源不但不输出功率,反而吸收功率成为负载。 二、解题步骤 1.命名各支路电流,并标出参考方向; 2.运用KCL列出(n-1)个结点电流方程(n为结点数); 3.运用KVL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一般可按网孔列方程)。 单孔回路 4.解方程组,求出支路电流。 【说明】①教材中将1.2.两点合为一点,故总共为3点。(见教材第33页中段) ②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解题过程中不可更改 ③若有b条支路,即b个待求量,则需要列出电压方程数为b-(n-1)=(b-n+1)。 〔例2-1-2〕图2-1-2所示为一电桥电路,试求通过对角线BD支路的电流I5。 〔解〕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2所 示。 2.n=4,可列出3个结点电流方程。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四章 单相交流电路 席时达 编

第四章单相交流电路 4-1-1 已知i1=5sin314tA,i2=15sin(942t+90°)A。你能说i2比i1超前90°吗?为什么? [答]两者频率不同,比较其相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说i2超前i1 90°。 4-1-2 将通常在交流电路中使用的220V、100W白炽灯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试问发光亮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通常在交流电路中使用的220V、100W白炽灯,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功率是100W,由于交流电有效值是从能量转换角度去考虑的等效直流值,如果将它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其功率也是100W,故发光亮度相同。 4-1-3 交流电的有效值就是它的均方根值,在什么条件下它的幅值与有效值之比是2? [答]必须是正弦交流电,它的幅值与有效值之比才是2。 4-1-4 有一耐压为220V的交、直流通用电容器,能否把它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使用?为什么? [答]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它的绝缘物能承受的最高电压。220V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2202V=380V,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220V,会使电容器的绝缘击穿,故耐压为220V的交、直流通用电容器不能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使用。 4-2-1 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初相角ψ=30°,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1) u =220 sin (ωt+30°)V (2) U=220 /30°V (3) . U=220e j30°V (4) . U=2220 sin (ωt+930°)V (5)u =220 /30°V (6)u =2220 /30°V [答]只有(3)是正确的。 (1)可改正为u =2220 sin (ωt+30°)V 思考题解答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 席时达 编.doc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 5-1-1 在图5-1中,如果发电机的转子逆时针旋转,三相电动势的相序如何? [答] 相序为1→3→2。 5-1-2 已知星形联接的三相电源中u 23=2202sin(ωt -90°)V ,相序为1→2→3。试写出u 12 、u 31U 、u 1、u 2 、u 3的表达式。 [答] u12= 2202sin(ωt -90°+120°)V= 2202sin(ωt +30°)V u31= 2202sin(ωt -90°-120°)V= 2202sin(ωt -210°)V=2 220sin(ωt +150°)V u1= 2202/3sin(ωt +30°-30°)V= 1272sin ωt V u2 = 1272sin(ωt -120°)V u3= 1272sin(ωt -240°)V = 1272sin(ωt +120°)V 5-2-1 若三相负载的阻抗相等,即|ZU |=|ZV |=|ZW |,能否说这三相负载一定是对称的呢?为什么? [答] 仅三相负载的阻抗相等,不能说这三相负载一定是对称的,还必须三相负载的阻抗角也相等,才能说这三相负载是对称的。 5-2-2 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1) 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须有中性线; (2) 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线电流必等于负载相电流; (3) 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电源线电压必为各相负载电压的3倍 [答] (1) 不对,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如果三相负载对称,就不需要中性线。 思考题解答 图5-1 U 2 U 1 V 1 V 2 W 1 W 2 ω e 1 e 2 e 3

(2) 对的。 (3) 当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如果接有中性线,则电源线电压必为负载相电压的3倍;但如果没有接中性线,且三相负载又不对称,则电源线电压就不是负载相电压的3倍。故该结论是错的。 5-2-3 某大楼电灯发生故障,第二层楼和第三层楼所有电灯都突然变暗,而第一层楼电灯亮度不变。已知大楼照明供电系统如图5-2所示,试分析故障在何处? [答] 故障是中性线在P 处断开,如图5-3所示。二、三层楼的电灯串联后接在了L 2、L 3两根相线之间的380V 电压上,第二层楼和第三层楼电灯数相差不太大。这两层楼的电压都低于220V ,所以电灯突然变暗。 5-2-4 上题的故障中同时发现,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电灯还要暗些,这又是什么原因? [答] 三楼灯多于二楼灯,三楼负载总电阻小于二楼负载总电阻,即R 3<R 2,三楼负载上分得的电压小于二楼负载分得的电压,所以三楼的电灯比二楼的电灯还要暗些。 5-3-1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时,如果测出三相负载电流相等,则三个线电流是否必然相等? [答] 三相相电流大小相等,不能肯定三相负载对称,因为三相相电流的相位有可能不 ×P (一楼) (二楼) (三楼) 图5-3 图5-2

电工技术(第三版 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 第四章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 【概述】①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从电能的产生、输送到分配、使用,世界各国几乎全是采用三相正弦交流电。 ②所谓三相正弦交流电是指由三个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正弦交流电所组成的电流和电压。上一章讨论的正弦交流电路通常只是三相交流电路中某一相的电路,即单相交流电路。 ③三相交流电路之所以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三相交流电机比单相交流电机的性能好,三相输电比单相输电更经济。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2、掌握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 3、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基本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5、了解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线的作用。 本章重点: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三相对称负载有功功率的计算。 4-1 三相电源 【观察】实际架空线或进户线 【讲授】三相交流电通常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通过三相输电线路,传输到用户使用。 一、三相电动势 【讲授】图4-1-1。 图4-1-1 图4-1-2

【说明】①U 、V 、W 三相绕组在空间相隔120°。当转子磁极在原动机拖动下以角速度ω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时,三相定子绕组依次切割磁力线,在各绕组中产生相应的正弦交流电动势,这些电动势的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相当于三个独立的交流电源,如图4-1-2所示。 ②三相电动势波形图和相量图如图4-1-3所示。 图4-1-3 大小相等 对称三相电动势 频率相同 相位互差120° 【讲授】三相交流电依次达到正幅值时间的先后顺序叫相序,如U→V→W (或U→W→V ) 。在某些生产实际问题中,搞清楚电源电压的相序十分重要。 相序——三相交流电由超前相到滞后相的轮流顺序。 【注意】在对称的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相的电压及电流虽然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是相位却不相同,因此绝不能将各相的电压或各相的电流作为同一物理量来看待。 二、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 【讲授】通常把发电机三相绕组的末端U 2、V 2、W 2联成一点N,而把始端U 1、V 1、W 1作为与外电路相联接的端点。这种联接方式称为电源的星形联接,如图4-1-3所示。 e U =E m sin ωt e V =E m sin(ωt -120°) e W =E m sin(ωt -240°)=E m sin(ωt +120° ?U =E /0° ?V =E /-120° ?W =E /-240°=E /120°

电工技术(第三版 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 第五章

第五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 【引言】① ○ 2当电路发生接通、断开、联接方式改变及电路参数突然变化时,电路将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这一变换过程时间一般很短,称为瞬态过程或简称瞬态(也称暂态过程或过渡过程)。 ○ 3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产生瞬态过程的原因和研究瞬态过程的意义。 2、掌握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的概念。 3、理解RC电路和RL电路瞬态过程的特点。 4、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本章重点: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本章难点:初始值的确定。 5-1 瞬态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中的瞬态过程 【演示】用根据图5-1-1制作的示教板。观察开关S 合上瞬间各灯泡点亮的情况。 稳定状态(简称稳态) 瞬态分析的目的 交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的时间函数 直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值 掌握瞬态过程规律,获得各种波形的电压和电流。 防止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现象,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讲授】开关S 合上瞬间

二、换路定律 【讲授】①换路定律是表述换路时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即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②设以换路瞬间作为计时起点,令此时t=0,换路前终了瞬间以t=0—表示,换路后初始瞬间以t =0+表示。则换路定律可表示为: u C(0+)= u C(0— )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i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说明】①换路定律实质上反映了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不能突变。因为W C= 2 1Cu C 2、W L= 2 1Li L 2, u C和i L的突变意味着能量发生突变,功率p= t w d d趋于无穷大,这是不可能的。 ②当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换路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程中,u C和i L必然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这种电流和电压的连续变化过程就是电路的瞬态过程。 ③电阻是耗能元件,并不储存能量,它的电流、电压发生突变并不伴随着能量的突变。因此由纯电阻构成的电路是没有瞬态过程的。 ④虽然u C和i L不能突变,但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是可以突变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也是可以突变的。这些变量是否突变,需视具体电路而定。 三、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要素法 【讲授】①一阶电路是指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用串、并联方法化简后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的电路 经典法(通过微分方程求解) ②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方法 三要素法(简便方法,本书只介绍此法的应用) ③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任何一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只要求得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这三个要素,就可完全确定其在瞬态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要素法: 内因——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容或电感) 外因——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换路) 电路发生瞬态过程的原因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席时达 编.doc

Ⅰ.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 1-1-1 图1-1中的电炉发生碰线事故时,有什么后果?如果熔断器 没有熔断,电炉中的电热丝会烧断吗?为什么? [答]图1-1-10中的电炉发生碰线事故时,由于短路电流I S很大, 正常情况下线路上的熔断器会被熔断。如果熔断器没有熔断,则电源 和线路上的其它设备(例如电源、开关、电线等)可能被烧毁,但由 于负载被短路,负载上的电流I=0,故电炉中的电热丝不会被烧毁。 1-2-1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可否“反走”。即从该点出发,沿着任选的一条路径“走”到参考点?这样走如何计算电位? [答]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可以“反走”。即从该点出发,沿着任选的一条路径“走”到参考点,遇到电位降低取正值,遇到电位升高取负值,累计其代数和就是该点的电位。 1-2-2指出图1-2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答] 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 (a) 图:6V、3V、0V;(b)图:4V、0V、-2V;(c)图:开关S断开时6V、6V、0V;开关S闭合时6V、2V、2V;(d)图:12V、4V、0V;(e) 图:6V、-2V、-6V。 1-2-3 在检修电子仪器时,说明书上附有线路图,其中 思考题解答 图1-2 图1-3图 图1-1

某一局部线路如图1-3所示。用电压表测量发现UAB =3V ,UBC =1V ,UCD =0,UDE =2V ,UAE =6V。试判断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 [答] 由UBC =1V ,UDE =2V 可知电阻R 2、R 4支路上有电流通过,而UCD =0,故判定电阻R 3短路。 1-2-4 上题的线路故障可否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何测量?最少需要测量几点电位? [答] 可以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只需测出B、C、D三点的电位,就可知R 3支路上有电流,而R 3电阻短路。 1-2-5 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10V ,I=2A ,试问A、B两点,哪点电位高?元件P是电源还是负载? [答] 因U 为负值,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故b 点电位高。 又因 I 、U 参考方向一致, 则 P=UI=-10×2=-20W<0,发出功率,故元件P 是电源。 1-4-1 有人说:所谓线性电阻,是指该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他说得对吗? [答] (1) 所谓线性电阻,通常是指伏安特性为直线的电阻,其阻值R =常数,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线性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一般来说并不错,但作为线性元件的定义是不妥的,因为从长时间来看元件会老化,阻值也会变化。 1-4-2 当流过电感元件的电流越大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是否也越大? [答] 不对,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大小与电感电流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u=L t i d d ),而与电流的大小无关。 1-4-3 当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其电流必定为零吗? [答] 不对,电容电流的大小与电容两端的电压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dt du C i )。当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电压的变化率不一定为零,故电流不一定为零。 1-4-4 图1-5所示各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式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图1-4

电工技术(第三版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 【引言】①电路分析是指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确定各部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②电路按结构形式分 简单电路——单回路电路。用欧姆定律即可解决。 复杂电路——不能用串并联的方法将多个回路化简为单回路的电路 ③ 分析和计算电路原则上可以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但往往由于电路复杂,计算手续 十分繁琐,还需用到一些其他方法,以简化计算。本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 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 2.掌握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3.掌握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2-1支路电流法 【讲授】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支路电流法。 一、内容: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 而解出支路电流。 【说明】因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故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可以在 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求解任何电路。 〔例 2-1-1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例1-2-3 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I 及每台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1和 I2。 〔解〕( 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1所 示。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结点电流方程。 对于结点 A 有12 - I=0( 1) I +I 对于结点 B 有-I 12 - I +I=0 【说明】①这两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另一个可由图 2-1-1

②一个独立的电流方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在其它方程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支路电流。一般情况下,如 果电路有 n 个结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的独立方程数为n-1。至于选那几个结点列方程,则是任意的。 ③本例中选结点 A 的电流方程作为独立方程,把它记作式( 1 )。 (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的电压方程。 对于回路Ⅰ有I1R1- I2R2+U S2- U S1=0( 2)对于回路Ⅱ有I 2 2S2 ( 3) R +IR- U =0 本例中共有三条支路,也就是有三个待求电流I1、I 2和I,因而有三个方程即可求解。 (3)解方程组,求支路电流。 I 1+I2- I=0 I1- 0.6I2 +117- 130=0 0.6I 2+24I- 117=0 解得支路电流I 1 ,2 =-5A, I=5A =10A I 【说明】①计算表明,发电机 1 输出 10A 电流,发电机 2 吸收 5A 电流,负载电流为5A。 ② 实际的直流电源并联供电时,应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内阻也应相近。否则会发生某 电源不但不输出功率,反而吸收功率成为负载。 二、解题步骤 1.命名各支路电流,并标出参考方向; 2.运用 KCL 列出( n- 1)个结点电流方程(n 为结点数); 3.运用 KVL 列出回路电压方程(一般可按网孔列方程)。 4.解方程组,求出支路电流。单孔回路 【说明】①教材中将 1 .2 .两点合为一点,故总共为 3 点。(见教材第33 页中段) ②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解题过程中不可更改 ③若有 b 条支路,即 b 个待求量,则需要列出电压方程数为b-( n- 1)=(b- n+1)。 〔例 2-1-2 〕图 2-1-2 所示为一电桥电路,试求通过对角线BD 支路的电流I5。 〔解〕 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2所 示。 2.n=4,可列出3个结点电流方程。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席时达 编.doc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 2-1-1 图2-1中两个电路N1、N2,一个是1V的电压源,一个是1A的电流源,当接入1Ω电阻时,显然,两个电路输出的电压都是1V,电流都是1A,功率当然也是1W。那么,能不能说这两个电路是等效的呢? [答] 只能说这两个电路对1Ω的负载等效,但它们的外特性并不相同,故不能说这两个电路是等效的。 2-1-2一只220V、40W的白炽灯与一只220V、100W的白炽灯并联接于220V的电源上,哪个亮?若串联接于220V的电源上,哪个亮?为什么? [答]一只220V、40W的白炽灯与一只220V、100W的白炽灯并联接于220V的电源上,两个灯所接的电压都符合额定电压,故都能正常工作,这时100W的灯较亮;若串联接于220V的电源上,两个灯分到的电压之和等于220V,每个都低于额定电压,故不能正常工作,这时40W的灯相对较亮,因为串联的电流相等,而40W白炽灯的电阻较大,故取用的功率也相对较大。 2-1-3通常电灯开得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大还是越小?总负载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答] 通常电灯开得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小,总负载越大。因为通常电灯都是并联的,并联的电阻越多,其等效电阻(即总负载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大,消耗的总功率也越大,即总负载越大。 2-1-4 求图2-2 (a)、(b)两个电路中A、B间的等效电阻R AB。 思考题解答 图2-1

[答] 将图2-2 重新画成如图2-3所示,即可得 (a) R AB = 4444+?Ω+888 8??Ω=2Ω+4Ω=6Ω (b) R AB =3 6 Ω+6=8Ω 2-1-5 图2-4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或电流I是多少? [答] (a)多个相同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每一个理想电压源的电压。故U=10V 。 (b) 理想电压源与非理想电压源支路并联,其等效电路就是原来的理想电压源。故U=10V 。 (c) 多个相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理想电流源的电流等于每一个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故I=5A 。 图2-4 A B 4Ω 4Ω 8Ω 8Ω (a) A 6Ω 6Ω 6Ω 6Ω (b) 图2-2 A B 4Ω 4Ω 8Ω 8Ω (a) A 6Ω 6Ω 6Ω 6Ω (b) 图2-3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六章 安全用电 席时达 编.doc

第六章 安全用电 6-1-1 为什么鸟停在一根高压裸线上不会触 电,而人站在地上碰到220V 的单根电线却有触电的 危险? [答] 鸟停在一根高压裸线上没有形成通电回 路,故不会触电,而站在地上的人碰到220V 的单根 电线,则能与大地形成回路,故有单相触电的危险。 6-1-2 如图6-1所示,直流发电机的两根端线都不接地,当人体与单根端线接触时,是否会触电? [答] 直流发电机的两根端线都不接地,则人体与单根端线接触时不会触电,因为导线与地面之间存在的分布电容对直流电来说,相当于开路,故不会形成触电回路。 6-2-1 场地绝缘可防止哪些方式的触电事故? 场地绝缘可防止的触电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在设备正常情况下,人体接触一根相线发生单相触电; 2. 设备发生故障,外壳带电的情况下,人体接触故障设备外壳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6-2-2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作星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正常情况下其中性线上没有电流,中性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正常情况下PE 线上也没有电流,那么,PE 线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 [答]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性线是星形联结的三相负载电流的公共通道,?N =?1+ ?2+ ?3 。 如果三相负载对称,则?N =0,正常情况下中性线上没有电流流过,中性线不起作用,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中,PE 线是为设备发生故障时提供通路形成单相短路,将熔丝烧断或造成跳闸,是保护零线, 虽然正常情况下PE 线上也没有电流,但它是万一设备发 生故障时人身安全的保证,因此有存在的必要。 6-2-3 图6-2中试验开关由一个电阻和一个按钮串 联而成,是什么工作原理? [答] 正常工作时由于通过互感器环形铁心内的所有思考题解答 图6-1 试验开二图6-2

电工技术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解答

t ωi / A 2220 3 2πt ωi / A 203 2π 6 π A 102 i 1 i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4-1-1 在某电路中,()A t i 60 314sin 2220-= ⑴指出它的幅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频率及初相位,并画出波形图。 ⑵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写出它的三角函数式,画出波形图,并问⑴中各项有无改变? 解:⑴ 幅值 A I m 2220 有效值 A I 220= 频率 3145022f Hz ω ππ = = = 周期 10.02T s f == 角频率 314/rad s ω= 题解图4.01 初相位 s rad /3 πψ- = 波形图如题解图4.01所示 (2) 如果i 的参考方向选的相反, 则 A t i ??? ? ? +=32 314sin 2220 π,初相位改变了, s r a d /3 2πψ= 其他项不变。波形图如题解图 4.02所示。 题解图4.02 4-1-2 已知A )120314sin(101 -=t i ,A )30314sin(202 +=t i ⑴它们的相位差等于多少? ⑵画出1i 和2i 的波形。并在相位上比较1i 和2i 谁超前,谁滞后。 解:⑴ 二者频率相同,它们的相位差?-=?-?-=-=150301202 1 i i ψ ψ ? (2)在相位上2i 超前,1i 滞后。波形图如题解图4.03所示。 题解图4.03

+1 +j 1 m I ? 2 m I ? m I ? ?60? 30?1.234-2-1 写出下列正弦电压的相量 V )45(sin 2201 -=t u ω,)V 45314(sin 1002 +=t u 解:V U ?-∠=? 4521101 V U ?∠=? 452502 4-2-2 已知正弦电流)A 60(sin 81 +=t i ω和)A 30(sin 62 -=t i ω,试用复数计算电流21i i i +=,并画出相量图。 解:由题目得到 A j j j j I I I m m m ?∠=+=-++=?-?+?+?=? -∠+?∠=+=? ?? 1.231093.3 2.9)32.5()9 3.64()30sin 630cos 6()60sin 860cos 8(30660821 所以正弦电流为 )A 1.23(sin 101 +=t i ω 题解图4.04 相量图如题解图4.04所示。 4-2-3 指出下列各式的错误。 A I 3010∠=, )V 45sin 100 +=t ( U ω A e I j 30 10=, A )20314sin 10 +=t (I 解:A I 3010∠= 应改为 A I ?∠=? 3010 )V 45sin 100 +=t ( U ω 应该为 )V 45sin 100 +=t ( u ω A e I j 30 10= 应该为 A e I j ? ? =3010 A )20314sin 10 +=t (I 应该为 A )20314sin 10 +=t (i 4-3-1 已知H 1=L 的电感接在400Hz/100V 的正弦电源上,u 的初相位为200,求电流并画出电流、电压的相量图。 解:已知 V U ?∠=? 20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