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与中黑盲蝽2

合集下载

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动态分析

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动态分析

se isi rn gncisc —rssa t otna i ee td vlp na sae nJa gi rvn e h gaint fct npa t p ce n t se i n e t eitn t t f rn e eo me t tg si in x oic ,temirt meo ot l — a c o df l p o i o n
b g i t n u ot nfed a d t erman o ewit r g h s pa t e e s de y u ig t emeh d f otn f l x d p st n i - u o a d o t t l n i i v r n e i o t ln sw r t id b sn t o so t ed f e o i o n c o i h n u h c o i i i n
ta y o o i l c r m a h o n n otn pa t b gs e isfo s e b d p r d t u e o fc t n n t p p l t n d — h tL g c r u o u w st e d mi a t t ln u p ce rm e d e e o o b d p r d o ot ,a d i o u ai y s c o i i o s o
nmc perdato ekC I .Oto l fao ass a edmnn o o l t b gsei o o e n t eadbl a i apae —pa HV s w e r t l vs r sh o iat t npa — u c s m fw r gs g n o hy p uw t ct n p ef l i r a l
江西农业 学报

一种盲蝽卵的收集与孵化方法

一种盲蝽卵的收集与孵化方法
t o u e n t i su y.Fo r ly r fwe u r d c d i h s t d u a e so tr mp e i e a e so h o t m fa p tid s o l f e tv l t l d fl r p p r n t e b to o e r ih c u d e f c i e y a — t
iy o h i e a e O a o e s r h g a c i g r t b v 0 .Th sme h d wa a e o p r t n a d l w t ft e fl rp p rS st n u e t e e g h t h n a e a o e 8 % t i t o se s fo e a i n o o c s t h b l y o o l c i g mo e e g n u r n e i g h t h n a e h sp o i e e l t o o c — o twih t e a i t fc l tn r g sa d g a a t e n a c i g r t ,t u r v d d a i a i e d me h d f r s i e tfc e p r me t lu e o s r iii lr a i g n ii x e i n a s r ma s a t c a e rn . f
A e ho o o lc i g nd e g at hi g o ii ug m t d f r c le tng e gsa g s h c n fm rd b s
Ch nPey e iu , F n n qa g e g Ho g in , Li o i g Gu p n , Gu a n
主 稔 镰 女 21 341 — 0 氢 ; 02 8)0 1 , (:5 7

棉盲蝽类害虫的发生、防治、预测和预报

棉盲蝽类害虫的发生、防治、预测和预报

棉盲蝽绿盲蝽分布最广,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数量。

为害特点(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4)顶心和旁心受害,枝叶丛生、疯长,形成扫帚状。

(5)幼蕾受害,由黄变黑、枯落;稍大的蕾受害,苞叶张开,不久脱落;幼铃受害,出现黑褐色水渍斑,严重时僵化脱落。

中黑盲蝽 (棉金毛盲蝽)学名Adelph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常发区分布很广,为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裴德),西至甘肃东部、陕西、四川,南迄江西九江、湖南的中南部,东达沿海各省。

如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

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江苏、上海、安徽、江西(九江)、浙江及四川(西昌)等地猖獗为害。

绿盲蝽学名Lyguslucorum Meyer—Dur.分布最广,北起黑龙江,南迄广东、广西,西至甘肃的东部、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

我国江西以北,辽宁以南的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为猖獗区。

苜蓿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广泛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在国内分布很广,是偏北方种类,北起黑龙江、内蒙古,西至山西、新疆、甘肃、四川,东达河北、山东、江苏,南止于浙江、江西和湖南、湖北等省的北部。

如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四川。

是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的重要害虫。

新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为猖獗区。

三点盲蝽 (触角盲蝽、花鬓盲蝽、花须盲蝽)学名Adelphocoris taeniophoms Reuter分布于辽宁、华北、西北棉区,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棉区。

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

如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河北等省发生较重。

牧草盲蝽学名Lygus pratensis Linn分布于新疆、辽宁、华北和西北棉区,东北棉区也有分布,南至湖南的边缘。

绿盲蝽

绿盲蝽

发生规律

小若虫主要在新梢上生长点周围的叶片上为 害,一头若虫可为害十几个新梢。待苹果谢 花后一月左右,华北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前 后,发生越冬代成虫。成虫羽化后,迁出果 园,在棉花、马铃薯、花生等作物,以及艾、 龙葵、泥胡菜、藜等杂草上生活,发生第 2~5代。10月中下旬再迁回果园中,产卵越 冬。
杂草上的成虫
生物学特性

若虫:与成虫相似,初孵绿色,复眼红色, 二龄黄褐色,三龄后全体绿色。
若虫
取食的若虫
生物学特性

卵:长圆形,长1mm,黄绿色,位于芽的包 片内。
发生规律

绿盲蝽一年发生4~5代,主要以卵在果树芽 的鳞片内越冬,少数在宿根性杂草如艾、荠 菜、泥胡菜等根迹处越冬。在苹果上,以饱 满的短枝顶芽着卵量最大,其次为中枝,长 枝很少。在芽中,卵主要位于第1~5张鳞片 中。在树体上,外围枝条多,内膛枝因芽质 差而较少。在各类芽中,饱满的顶芽多,芽 质差的顶芽少,腋芽基本无卵。当苹果开花 期,卵开始大量孵化。
为害苹果新梢
为害苹果梢
为害苹果幼果
为害苹果幼果
为害樱桃
顶部受害
为害症状

在葡萄上,当为害新梢时,为害症状与苹果 相同;除此外,大量在穗轴、粒轴和幼果上 为害,幼果受害后,变黑死亡,粒轴和穗轴 受害后,在为害处以下部分死亡。
葡萄叶受害
受害的葡萄新梢
葡萄叶受害
生物学特性

成虫:体长5mm,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 色。复眼黑色突出。前胸背板深绿色,具许 多小黑点。小盾片黄绿色,中央具1条纵纹。 足黄绿色,胫节末端和跗节色深。
防治措施

1、 越冬前防治:由于最后一代多在高秸的杂草如 艾、龙葵、泥胡菜、藜上生活,因此应于9月下旬, 彻底铲除果园中和果园周围的这些杂草,并喷药防 治杂草上的若虫。可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仅可喷到杂草上,切不可喷到果树上)、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 2、生长季节防治:应在果树发芽后(苹果、梨、 桃等谢花后)5~7天喷药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等。

棉花盲蝽蟓的种类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棉花盲蝽蟓的种类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棉花盲蝽蟓的种类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近年来,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而目前的抗虫棉不同于“无虫棉”,只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抗性,棉田中的盲蝽蟓、红蜘蛛、棉蚜等仍需要及时防治。

目前,在沿江棉区,盲蝽蟓已经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造成较重危害,应注意加强防治。

1、棉花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椿蟓包括绿盲蝽、中黑盲蝽等种类,常混合发生,为长圆形中小型昆虫,有卵、若虫与成虫三种虫态。

卵为长茄形,在棉花上卵生于叶片的主脉、大叶的边缘、叶柄和青铃表皮下。

我地发生以绿盲蝽为主,以成虫、若虫危害,活动性强。

绿盲蝽成虫:体长5mm左右,绿色,触角比身体短,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

卵:长约1mm,长瓶状,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无附属物。

若虫:初孵时全体绿色,复眼红色,5龄若虫体鲜绿色,眼灰色,身上有许多黑色细毛,翅尖端蓝色,达腹部第4节,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

2、危害特点危害时间长,棉花幼苗到结铃长达6个月时间,以蕾花期危害最重,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被危害的棉花嫩叶伸展后,出现许多破洞,叶片破烂俗称“破叶疯”,嫩尖危害可形成无头棉、多头棉、扫帚棉。

蕾花、棉铃被害后显出黑褐包斑点,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3.1与大气湿度及降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在阴雨天多、降雨量大的年份,有利于它的发生和发展。

越冬卵在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时大量孵化,如3~4月份天气干旱就会抑制越冬卵的乳化;6~8月份降雨偏多,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的累积时间比较长,且气温较低,即25~30℃时,有利其大量繁殖为害。

3.2与棉株含氮量的关系棉盲蝽的为害与杆株含氮量明显相关,嫩叶含氮量(干重)5%,盲蝽为害76%,老叶含氮3%不受害。

幼铃、幼蕾含氮分别是4.3%、4.1%,受害重,大铃含氮2%,不受害。

所以,棉花生长茂盛,蕾花较多时棉田发生较重。

3.3与棉田周围环境的关系一般靠近越冬寄主和早春系列寄主的棉田,盲蝽蟓发生早而重。

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棉田绿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者:付俊英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0期摘要介绍了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棉田绿盲蝽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盲蝽象;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0-0154-01绿盲蝽象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棉花的顶心、嫩叶、花、蕾及幼铃,棉花顶心被害后,形成多头棉,丛生疯长;嫩叶被害后形成破叶,俗称“破叶疯”;花蕾及幼铃被害易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

近几年,由于抗虫棉的种植,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减少,棉田盲蝽象发生数量逐渐增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已经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并且危害逐年加重。

该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除为害棉花外,还对蔬菜、果树、苜蓿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棉花、枣树受害后一般减产20%~50%,严重地块可造成绝产。

1形态特征棉花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以成虫、若虫刺吸棉花幼嫩组织,如嫩尖、幼蕾、幼铃的汁液,造成棉花破头、破叶、破枝丛生和蕾铃脱落,从而影响棉花产量。

在北方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河间市发生的主要是绿盲蝽[1]。

其成虫体长5 mm左右,绿色,触角比身体短,前胸背板上有黑色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

卵长约1 mm,长瓶状,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无附属物。

若虫初孵时全体绿色,复眼红色,5龄若虫体鲜绿色,眼灰色,身上有许多黑色细毛,翅尖端蓝色,达腹部第4节,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

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河间市1年发生5代。

以卵在枣股芽鳞内、杂草、棉田枯枝、落叶上越冬。

越冬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为若虫,孵化盛期在4月下旬。

第1代若虫5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中旬末。

第2代若虫5月中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末,6月上旬若虫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中旬末,成虫迁飞到棉田猖獗危害,并交配产卵。

绿盲蝽

绿盲蝽

绿盲蝽1、分布与危害:绿盲蝽学名Lygocoris (lugus)lucorum Meyer—Our属半翅目,盲蝽熔科。

别名棉青盲蝽、青色盲蝽、小臭虫。

分布全国各地。

以长江流域发生较重。

为害菊花、大丽菊、石榴、扶桑、木模、紫薇、桃、山茶花、茶树、桑树等。

该虫以成、若虫为害嫩叶、叶芽和花蕾。

叶片被害后,出现不规则黑色斑和孔洞,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畸形,花蕾被害后,在受害处渗出黑褐色汁液;叶芽嫩尖受害后,则呈焦黑,不展叶。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cm左右,黄绿色至绿色,较扁平。

复眼红褐色,触角淡褐色。

前胸淡黄绿色,背板多细微黑色点刻。

前翅绿色,膜质部淡褐色。

足橘黄色,腿节较粗。

足各节生小刺及细毛。

卵长口袋形,黄绿色,卵盖奶黄色,中央凹入。

初孵若虫体短且粗,似成虫,绿色,体表多黑色细毛,翅芽长达腹部第四节。

3、发生规律:该虫年发生4-5代,10月下旬以卵在木槿等植物组织内越冬。

越冬卵于次年4月上、中旬孵化,5月初开始为害。

卵产于小枝梗、叶柄、叶片主脉等处。

卵期4-5天。

若虫共5龄,若虫期20多天。

6-7月雨水多,湿度大,枝叶茂密,为害十分严重。

在干旱年份发生较少。

若虫与成虫有趋嫩性,都比较隐蔽,爬行迅速,十分活跃。

4、防治方法:清除田间蒿类等杂草,减少盲蝽繁殖场所。

化学防治在为害期,可选喷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1000倍,或喷20%杀灭菊酯2000倍液。

在阴雨连绵天气,发生盛期时喷后隔一周再喷一次。

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茶树绿盲蝽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介绍了绿盲蝽对春季名特茶的危害特点,分析了其严重危害春季名特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溧阳南部春季名特茶主产区茶树绿盲蝽的防治提供借鉴。

1、危害特点1.1范围广,面积大:溧阳南部主产春季名特茶地区区域内有以福鼎大白、浙农系、安吉白叶茶为主的茶树面积2 000 hm2。

据调查,春茶期间绿盲蝽发生危害的茶园1 400 hm2,其中700 hm2茶园受危害严重,每个茶树品种都有绿盲蝽发生危害。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棉盲蝽是危害棉花盲蝽的总称。

在黄河流域棉区常见的盲蝽有三点盲蝽、绿盲蝽、黑纹盲蝽、苜蓿盲蝽。

棉盲蝽除危害棉花外,还可危害豆类、豆科牧草、麻、蔬菜、果树、玉米及多种树木和杂草。

棉花嫩叶被害后,随着叶片长大而形成破叶。

受害的顶芽和边心常变黑枯死。

蕾、花、铃受害显出黑褐色斑点,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1)三点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7.0毫米,体色暗黄色带黑褐色斑纹,被覆黄毛。

前胸背板后缘有1黑色横纹,前缘有两个黑斑。

中胸小盾板与前翅的2个楔区淡黄色,形成3个斑点。

触角黄褐色,约与体长相等,第二节顶端黑色。

足赭黄色,胫节刺着生处无黑色斑点。

②卵。

长约l.2毫米,淡黄色,口袋形。

卵盖上的一端有白色丝状附属物,卵盖中央有两块小突起。

③若虫。

体黄绿色,密被黑色细毛。

翅芽末端黑色,达腹部第四节。

触角第二、三、四节基部淡黄色;余为红色。

足淡青色,有红色斑点,胫节刺着生处无黑色斑点。

(2)绿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约5毫米,绿色,具细毛。

前胸背板深绿色,有细点刻。

前翅革质部分绿色,膜质部分暗灰色。

腿节膨大,胫节有刺,跗节的端节最长。

②卵。

长约1毫米,端部钝圆,中部弯曲,颈部较细。

卵盖黄白色,中央凹陷,前后端隆起,无附属物。

③若虫。

初孵短而粗,取食后呈绿色或黄绿色。

5龄若虫体色为鲜绿色,被有黑色细毛。

复眼红色,5龄时变为灰绿色。

触角淡黄色。

足淡绿色,跗节末端与爪黑褐色,翅芽末端黑色。

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3)黑纹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7毫米,褐色,圆点,体背中央灰黑色。

前胸背板中央有2个黑色②卵;白色,卵盖狭而平,有杆形附着物。

③若虫。

深绿色,有黑色刺毛,头褐色,腹部中央色浅;(4)—苜蓿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形较大,长7.5毫米,黄褐色。

前胸背板后缘有两个黑色圆点,中胸小盾片中央有一个“M”形纹,灰黑色。

前翅膜质部分半透明,黑褐色。

②卵。

国内绿盲蝽主题文献研究分析

国内绿盲蝽主题文献研究分析

国内绿盲蝽主题文献研究分析1. 引言1.1 绿盲蝽的定义与特征绿盲蝽(Green Marmorated Stink Bug)是一种属于半翅目昆虫的昆虫,其学名为Halyomorpha halys。

绿盲蝽体型较大,通常成年个体体长约1.7厘米至2厘米,身体呈现灰绿色或棕色,背部有黑色斑纹和白色斑点,并且具有特征性的椭圆形的红色眼斑。

绿盲蝽的前翅与后翅形状相似,呈现多角形的交替黑白色条纹,翅膀呈半透明状态。

成虫繁殖力强,且寿命较长,可以生存1年以上。

绿盲蝽属于植食性昆虫,以水果、蔬菜、谷物等作物为食,且可能给种植业带来严重损失。

绿盲蝽还可以通过分泌出一种具有刺激性的臭气来驱敌。

绿盲蝽不仅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也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绿盲蝽是近年来国内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对其生物学特性、对作物的危害、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护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000字】1.2 绿盲蝽在国内的分布情况绿盲蝽(Nezara viridul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害虫,其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在国内,绿盲蝽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尤其常见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

绿盲蝽对多种作物都有较大危害,如大豆、棉花、蔬菜等,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其繁殖力强、适应性强,且喜欢吸食多种植物的汁液,导致其数量逐渐增多并对农作物产生威胁。

绿盲蝽在国内的分布情况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绿盲蝽主题文献研究分析引言绿盲蝽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国内广泛分布于多种作物田间。

绿盲蝽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绿盲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对作物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害虫的特点和规律。

盲蝽蟓

盲蝽蟓

摘要:转Bt基因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为害,棉田化学农药使用量因此大幅度减少,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导致棉田非Bt靶标害虫盲蝽蟓数量增加,为害加重,逐渐由一种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并波及多种农业作物。

近年来由于田间对盲蝽蟓的化学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其抗药性问题开始凸显。

关键词:盲蝽蟓属于半翅目(Heteroptera)盲蝽科(Miridae),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

目前我国常见的种类有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uter)、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Goeze)和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等。

盲蝽蟓的寄主含棉花、果树、蔬菜、苜蓿、茶树和各种杂草等50余科2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多种重要的农业作物(陆宴辉和吴孔明,2008)。

盲蝽蟓喜食植物的花、蕾、果实等生殖器官,在棉花生长季节主要为害棉花的顶叶,使其脱落形成无头面,在棉花的孕蕾阶段,可使营养生长缓慢,枝叶丛生,棉珠中空,影响结铃数,延迟成熟期。

此外,盲蝽蟓具有食性杂、迁飞扩散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隐蔽性高等生物学特征。

我国自1997年开始引种美国B t抗虫棉, 1999年国产抗虫棉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棉田生态系统害虫的地位演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盲蝽在我国属于次要害虫,其防治技术相对滞后,基本上以化学防治为主。

在我国棉田作为棉铃虫的兼治对象,但近些年随着Bt棉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有效控制了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为害,棉田杀虫剂的使用量因此大幅度减少,而盲蝽蟓在Bt 棉田的危害加重,各地开始对其重点防治。

2000年以来,盲蝽蟓的为害不断加重并逐渐由一种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Wu等,2002)。

棉花田盲蝽象的发生种类、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棉花田盲蝽象的发生种类、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棉花田盲蝽象的发生种类、危害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近年来,棉铃虫由主要害虫下降为次要害虫,而盲蝽象由次要害虫上升成为主要害虫,同时在棉区造成了较重的危害。

本文针对棉花田盲蝽象的发生种类、危害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盲蝽象防治新技术,供大家参考。

1、盲蝽象的形态识别1.1优势种类聊城市棉田盲蝽象以绿盲蝽与中黑盲蝽为优势种类。

苜蓿盲蝽与三点盲蝽也有发生[2]。

1.2成虫识别绿盲蝽:全体绿色。

中黑盲蝽:停歇时在背上有1条黑色纵带。

苜蓿盲蝽:黄褐色,前胸背板前方有2个明显的黑斑。

三点盲蝽:中胸小盾片与前翅2个楔片形成3个黄绿(或白)色三角形斑。

1.3若虫龄期识别棉田盲蝽象若虫分5龄,主要通过翅芽分龄。

2龄若虫翅芽极微小;3龄若虫翅芽生长,末端达到腹部第1节中部;4龄若虫翅芽为绿色,末端长至腹部第3节;5龄若虫中胸翅芽末端达到腹部第5节。

绿盲蝽若虫全体绿色,体型呈洋梨型,触角比体短。

中黑盲蝽若虫的触角较体长,基部2节为淡褐色,端2节为深红色,足部红色;腿节及胫节部位生黑色小疏点;跗节端节呈黑色。

苜蓿盲蝽若虫为深绿色,布黑色刚毛,着生于毛基片上,故为绿色而杂有黑点。

三点盲蝽若虫的触角为黑褐色,第2~4节基部均为黄白色。

2、危害部位及症状2.1顶尖若棉苗真叶初现时盲蝽象为害生长点基部,则受害部位全部变黑焦枯,只留2片肥厚子叶,被称为“公棉花”或“无头苗”;如为害真叶幼嫩部分,则致使主茎端部枯死,并于棉株基部出现不定芽,形成“破头疯”棉花。

2.2叶片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棉株嫩叶受害后,首先出现小黑点,随着叶片生长,被害部位的小孔变成不规则的孔洞,称为“破叶疯”。

2.3棉蕾盲蝽象在植株现蕾后大肆为害,导致幼蕾脱落、棉铃稀少,成为“扫帚苗”(整株形状类似扫帚菜)。

小棉蕾受害后,首先在被害处出现黑色小斑点,2~3d全蕾灰黑色,干枯脱落。

受害脱落的幼蕾基部向外突出而呈凹凸不平或小瘤状,为黑色、落痕很小;而自然脱落的落痕大、凹陷且色浅。

诱幻杀虫灯对两种棉花田盲蝽蟓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诱幻杀虫灯对两种棉花田盲蝽蟓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各 地病 虫防控 ; 二是 检 查 各地 农 药 市 场杀 菌 剂 货 源
和质量情况 ; 三是检查各地机防组织的组织建设和
开展统 防统治 情况 。确保 小麦 、 菜病虫 无 大灾 。 油
3 3 落 实“ 打联 动” 曝 光 、 . 检 , 查处 不合格 产 品
冒产 品有效成分乙酰 甲胺磷含量为零 , 并且含有 国
吊装 1 6瓦灯 的 6 6 h 田简 称 1区 , .7 m 棉 吊装 1 2瓦
汪 : 为 绿 百蝽 蟓 , 2 A=A1 2为 中黑 肓 蝽 蟓 Al A , +A
由表 1可见 , 气候 条 件 、 水 条件 相 同、 在 肥 种植
品种 相 同条 件 下 , 绿 盲 蝽 的诱 杀效 果 : 区诱 杀 对 ② 率为 6 . % , 区诱 杀 率 2 . % , 者 比后 者 高 07 ① 73 前
统计 分析 。
3 结 果与分 析 .
3 1 两种 幻灯诱 杀效 果的 比较 。 .
表 1 两 种 幻 灯对 两 种 盲 蝽 象 诱 杀 效 果

验, 试验 结果表 明 :2瓦 电子诱 幻 杀 虫灯 对 绿 盲蝽 1
的诱 杀效果 明显 优 于 1 6瓦 电子诱 幻杀 虫灯 :6瓦 1
水 田

路 国
②区 ( ) A 棉田 棉田
棉 田 道
绿 盲 蝽 各 代 的 峰 次 依 次 为 :/7—7 1 三 71 /9( 代 )8 1 8 1 ( ;/0~ /3 四代 )9 5~ / ( ;/ 9 7 五代 ) 。
中黑盲蝽象各代的峰次依次为 : 1 72 ; 7 6 ̄ /2 8 / /
文章摘 要 : 几 年 , 着抗 虫棉 的 逐 步普 及 , 近 随 棉 盲 蝽 蟓 已 经逐 步 上 升 为 主 要 害 虫, 成 严 重 的 损 造 失 。我 区棉 盲蝽蟓 主要 以绿 盲蝽 和 中黑盲 蝽 为主 . 为 了探 索 出一条安 全 、 无毒 、 污染 、 成 本 的 防 治 无 低

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7 %, 开 始 孵化 。 1 2代 多生 活 在 紫 云 英 、 蓿 等 绿肥 0 卵 第 ~ 苜 田中 。 虫寿 命长 , 卵 期 3 - 0d 发 生期 不整 齐 。 虫 飞 成 产 0 4 , 成 行力 强 , 喜食花 蜜 , 羽化后 6 7d开始 产卵 。 ~ 非越冬 代卯 多散 产 在嫩 叶 、 、 柄 、 茎 叶 叶脉 、 嫩蕾 等 组织 内 , 外露 黄 色卵盖 , 卵 期 7 9d 6月 中旬棉花现 蕾 后迁入 棉 田 , - o 7月达 高峰 , 8月下
绿 盲蝽 为 阳谷 县 棉盲 蝽 的优 势种 群 , 占棉 盲蝽 发 生 总 量 的 8 %~ o 近年 来成 为 棉 田主要 害 虫 。0 6年 , 0 9 %, 20 虫量 达
株 顶部 为 害幼 芽 、 叶 、 嫩 花蕾 及幼 铃 。 虫可迁 飞转 移 为害 , 成
喜 欢在 生长 茂 密 的棉 田产卯 , 多散 产在 幼嫩 的组 织 内 。 卵 产 卵 期 3 ~ 0d 卯 期 7 9d 靠近 越 冬 、 0 4 , - 。 早春 寄 主 的棉 田发 生
2 生 活 习性
保 护 和利 用天 敌 , 展生 物防 治 。 报道 , 虫棉 田 , 开 据 抗 绿
盲蝽 天 敌 多达 1 5种 , 蛛 、 猎蝽 、 甲等捕 食 性 天敌 , 蜘 姬 虎 缨 小蜂 、 齿唇 姬 蜂 、 黑卵 蜂 等 寄生 性 天 敌 , 其都 有 一定 控 制 对
作用 , 其卯 田间 寄生 率可达 2 %~ 0 0 3 %。
响极大 。 1 特 征 特 性
早 , 水较 多 的年份 、 溉 条件 好 的棉 田发生 多 , 雨 灌 杂草 丛 生 、 种植 密度大 、 含氮 高 、 织肥 嫩 的棉 田受害重 。 组

中国棉盲蝽种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概述

中国棉盲蝽种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概述
18 ) 93。
2 2 棉盲 蝽在 不 同棉 区发 生与 为 害情 况 . 2 2 1 中黑 盲蝽 ( 金毛 盲蝽 ) 学 名 A e ho sstri Jkv v,常 发 区分 布 很 广 ,为偏 北 方种 类 ,北 起 .. 棉 dl cr u a s aol p i u l e
防治 ( 汤建 国等 ,19 ) 9 5 。近年 中黑 盲蝽 数量 进一 步上升 已成 为棉 田主要 害虫之 一 。
2 棉 盲蝽 的地 理分 布
2 1 主 要 盲 蝽 种 类 的 分 布 .
棉盲 蝽 的分布 极 为广 泛 。在 国 内 ,华 北 、东 北及 西 北 区的 陕 西 、华 东 区 的 山东 、安徽 、江 苏 、江 西 、浙 江 、 中南 区 的河 南 等地 ,除东 北较 少外 都 已有发 生 ,尤其是 皖北 、陕西 灌溉 区 、中原地 区以及 山东省 、河北 省 的南 部 为主发 区 。黄河 流域 及其 以北 的棉 区 ,发生 的种类 主要 是苜蓿 盲 蝽 、三点 盲蝽 和绿 盲蝽 ;长江 流域棉 区 发生 的种 类 主要 是 绿盲蝽 、中黑 盲蝽 和苜蓿 盲 蝽 ,其 南部则 以绿 盲 蝽 和赣棉盲 蝽 为 主 ;西 北 内陆棉 区则 以牧 草
收 稿 日期 :2 0 4 —2 0 6—0 花 v1 8 o4 0. ,N . 2
汤 建 国等 :中国棉 盲蝽 种类及 地 理分布 的研 究 概述
20 0 6年 8月
盲 蝽 为主 ,其次 为苜蓿 盲 蝽和小 叶 盲蝽 ;在 辽河 流域棉 区 以绿 盲蝽 为 主 ;在 云南 棉 区也 有赣棉盲 蝽 。( 曹赤 阳 ,
黑龙江 ( 裴德 ) ,西至 甘 肃东部 、陕西 、 四川 ,南 迄江 西九江 、湖南 的 中南部 ,东 达 沿海 各省 。如河北 、河南 、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绿盲蝽的危害与防治对策1. 引言1.1 绿盲蝽简介绿盲蝽,又称豆青盲蝽,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豆类作物和其他草本植物。

成虫体长约7-10毫米,身体呈绿色或黄绿色,触角细长弯曲,翅膀半透明。

绿盲蝽主要以植物汁液和嫩叶为食,尤其喜欢攻击豆类植物,给大豆、绿豆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绿盲蝽繁殖力强,一年可发生多代,数量迅速增加。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变黄枯萎、果实畸形等现象,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绿盲蝽通常在春夏季节活动频繁,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通过飞行和跳跃等方式传播,并且可在不同植物之间传播病害,加重害虫危害程度。

了解绿盲蝽的特征和危害表现对于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监测绿盲蝽的数量,可以有效减轻其危害,保护作物生长,维护农业生产。

1.2 绿盲蝽的危害绿盲蝽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害虫,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绿盲蝽还会导致植物叶片变形、果实畸形,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绿盲蝽危害严重的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

除了直接危害植物外,绿盲蝽还可能传播病毒和细菌,导致植物疾病的传播。

这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的生长风险,也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在农业生产中,绿盲蝽的危害不容忽视。

及早识别绿盲蝽的存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可以用来控制绿盲蝽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加强监测和防治意识,定期检查绿盲蝽的数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是预防绿盲蝽危害的关键。

通过综合多种防治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减轻绿盲蝽对农作物的危害,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识别绿盲蝽识别绿盲蝽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注意一些特征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与其他昆虫区分开来。

绿盲蝽通常体长在1.5-2.5厘米左右,身体呈椭圆形,颜色以绿色为主,有些个体可能带有黄色或橙色的斑纹。

其前胸背板上有一对黑色的“腋小坑”,这也是其特征之一。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农业昆⾍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检疫和处理,以防⽌⼈为传播的危险性病、⾍、杂草传播扩散的⼀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态⽣活在⼟壤中,主要为害作物种⼦、地下根、茎等的⼀类害⾍。

2.两查两定:⼀般指查害⾍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龄或发蛾期等),定防治适期;查⾍情(⾍量、⾍⼝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

3.“⾍花”与“双连籽”:棉红铃⾍幼⾍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不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吸⾷,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重者导致落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螟初孵(1龄)幼⾍啃⾷⽟⽶⼼叶叶⾁,留下表⽪,使叶⾯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

2龄后咬穿纵卷的⼼叶,⼼叶展开后呈⼀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物的⽣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枯⼼”与“枯鞘”:⽔稻螟⾍以幼⾍蛀⼊稻株茎杆中取⾷,在苗期或分蘖期为害造成“枯⼼”;⼆化螟和⼤螟还可在叶鞘内蛀⾷,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稻螟⾍的初孵幼⾍称为蚁螟;蝗⾍的若⾍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幼⾍多从⾖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先吐丝后结成细长⽩⾊薄丝⽹,于其中咬破荚⽪,穿孔蛀⼊荚内,荚⾯丝⽹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荚数的依据。

荚内幼⾍⽼熟后在荚上咬⼀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麦粘⾍幼⾍背⾯有5条彩⾊纵线,叫五⾊⾍;3龄后蚕⾷叶⽚成缺刻,俗称“麦蚕”;⾼龄幼⾍常将叶⽚吃光,穗部咬断,似给⼩麦剃头,⼜叫“剃枝⾍”。

11.经济损失⽔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称防治指标,是指害⾍的某⼀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达到经济危害⽔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密度。

绿盲蝽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绿盲蝽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绿盲蝽的危害及防治技术作者:王武军,黄欣伟,高丽苹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9期王武军,黄欣伟,高丽苹(偃师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偃师 471900)摘要:近年来,偃师市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绿盲蝽的危害呈现随种植面积增加而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危害葡萄的重要害虫。

绿盲蝽成、若虫均刺吸葡萄嫩叶、嫩芽、幼果等幼嫩组织,吸取植株组织内的汁液,严重影响葡萄的营养生长,给广大果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绿盲蝽的危害及防治技术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绿盲蝽;葡萄;危害;防治方法目前,绿盲蝽危害葡萄日趋严重,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危害葡萄未展开的芽或刚刚展开的幼叶和新梢。

幼叶受害后,最初形成针头大小的红褐色斑点,之后随叶片的生长,以小点为中心形成不规则的孔洞,大小不等,严重时叶片上聚集许多刺伤空,致使叶片皱缩、畸形其至呈撕裂状,生长受阻,光合作用收到极大影响,自身养分制造受到限制,不能供给植株生长足够的养分,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受到严重影响。

1 绿盲蝽形态特征绿盲蝽成虫体长5.0mm、宽2.2mm、绿色、密被短毛。

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 2/3,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

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

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1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眼灰色。

2绿盲蝽在葡萄上的发生规律绿盲蝽1年发生4~5代,在葡萄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1、2代为主要危害代。

绿盲蝽的发生与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关,在北方地区葡萄园内,第1代若虫孵化高峰为4月下旬,1代若虫取食危害葡萄嫩芽,第2代若虫于6月,即葡萄花期至幼果期达到孵化高峰,危害葡萄的花序、幼果。

2代成虫羽化后,开始部分转移到附近杂草、果园、苗圃等植物上危害,部分仍留在葡萄园取食危害。

绿盲蝽与中黑盲蝽2

绿盲蝽与中黑盲蝽2

• 5龄若虫体鲜绿色,复 龄若虫体鲜绿色, 龄若虫体鲜绿色 眼灰色, 眼灰色,身上有许多 黑色绒毛。 黑色绒毛。翅芽尖端 黑褐色,达腹部第5节。 黑褐色,达腹部第 节 腺囊口为1个黑色横纹 腺囊口为 个黑色横纹
• 5龄若虫深绿色,复眼 龄若虫深绿色, 龄若虫深绿色 紫红色,被黑色刚毛, 紫红色,被黑色刚毛, 头部和触角赭褐色, 头部和触角赭褐色, 翅芽羽化前由绿色转 褐色,后变黑褐色, 褐色,后变黑褐色, 伸达腹部第五节。 伸达腹部第五节。
中黑盲蝽为害特点
• a、以成、若虫刺吸棉苗子叶时,棉苗顶芽焦枯变 黑,主干长不出来; b、真叶出现后,为害顶芽枯死,不定芽丛生变为 多头棉或受害芽展开成破叶丛; c、幼叶被害展开的叶成为破烂叶; d、幼蕾受害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 e、中型蕾受害苞叶张开,形成张口蕾,很快脱落; f、幼铃受害轻者受害部呈水浸状斑点,重者僵化 脱落;顶心、旁心受害叶丛生疯长。
体长6~ 体长 ~7 mm,褐色。 ,褐色。 触角比体长。 触角比体长。前胸背 板中央有2个小黑圆点 个小黑圆点。 板中央有 个小黑圆点。 小盾片和前翅爪片的 大部分黑褐色。 大部分黑褐色。
• 长约 mm。卵盖奶黄 长约1 。 中央凹陷, 色,中央凹陷,两端 突起,无附属物。 突起,无附属物。
• 长约 长约1.2 mm。卵盖有 。 黑斑,边缘有1个丝状 黑斑,边缘有 个丝状 附属物,向内弯曲。 附属物,向内弯曲。
4及时做好多头苗的整枝工作每株棉花保留12根主枝可使棉花较早化学防治田间药剂防治应掌握在23龄若虫盛期每公顷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7501125ml或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600750ml18阿维菌素乳油450600ml对水1125ml喷雾
• 体长 mm左右,绿色。 • 体长5 左右, 左右 绿色。 触角比体短。 触角比体短。前胸背 板上有黑色小刻点; 板上有黑色小刻点; 前翅绿色, 前翅绿色,膜质部分 暗灰色。 暗灰色。

黑光灯对蔬菜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种群动态的监测

黑光灯对蔬菜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种群动态的监测

黑光灯对蔬菜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种群动态的监测侯蕾蕾;石萍丽;彭传华;陈利珍;雷朝亮【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54)7【摘要】盲蝽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对蔬菜也有较大的危害.本研究利用黑光灯对蔬菜地刺吸式害虫进行调查,共发现刺吸式害虫6个科17种,其中以中黑盲蝽(Apolygus suturalis Jakovlev)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为主要害虫.同时研究了蔬菜地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数量和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黑盲蝽和绿盲蝽在孝感市云梦县1年发生4~5代,中黑盲蝽发生高峰期为6~8月,绿盲蝽发生高峰期为9月.【总页数】3页(P1600-1602)【作者】侯蕾蕾;石萍丽;彭传华;陈利珍;雷朝亮【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3【相关文献】1.短时高温暴露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J], 李国平;封洪强;黄博;钟景;田彩红;邱峰;黄建荣2.黑光灯诱集绿盲蝽成虫数量动态研究 [J], 朱丽娜3.河南枣区主要盲蝽种类及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J], 马兴莉;张真;宋宏伟;卢绍辉;袁国军;李志清4.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5种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J],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5.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2种盲蝽科寄主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J],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龄若虫深绿色,复眼 龄若虫深绿色, 龄若虫深绿色 紫红色,被黑色刚毛, 紫红色,被黑色刚毛, 头部和触角赭褐色, 头部和触角赭褐色, 翅芽羽化前由绿色转 褐色,后变黑褐色, 褐色,后变黑褐色, 伸达腹部第五节。 伸达腹部第五节。
绿盲蝽
中黑盲蝽
绿盲蝽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均能在棉株的顶芽、嫩叶、花蕾或幼 铃上刺吸汁液。 最典型的可见症状是: 幼嫩叶被害后, 在顶部半展 开或展开叶片上出现大量破孔,形成皱缩不平的 “破叶疯”。 据调查, 在各种虫害造成的蕾铃脱落中约有60% 为绿盲蝽危害所致。除棉花外, 还危害豆类、豆 科牧草、蔬菜、果树、葡萄等。
• 体长 mm左右,绿色。 • 体长5 左右, 左右 绿色。 触角比体短。 触角比体短。前胸背 板上有黑色小刻点; 板上有黑色小刻点; 前翅绿色, 前翅绿色,膜质部分 暗灰色。 暗灰色。
体长6~ 体长 ~7 mm,褐色。 ,褐色。 触角比体长。 触角比体长。前胸背 板中央有2个小黑圆点 个小黑圆点。 板中央有 个小黑圆点。 小盾片和前翅爪片的 大部分黑褐色。 大部分黑褐色。
• 长约 mm。卵盖奶黄 长约1 。 中央凹陷, 色,中央凹陷,两端 突起,无附属物。 突起,无附属物。
• 长约 长约1.2 mm。卵盖有 。 黑斑,边缘有1个丝状 黑斑,边缘有 个丝状 附属物,向内弯曲。 附体鲜绿色, 龄若虫体鲜绿色 眼灰色, 眼灰色,身上有许多 黑色绒毛。 黑色绒毛。翅芽尖端 黑褐色,达腹部第5节。 黑褐色,达腹部第 节 腺囊口为1个黑色横纹 腺囊口为 个黑色横纹
在棉花的各生育期中,受害的症状表现不同 在棉花的各生育期中 受害的症状表现不同: 受害的症状表现不同
• a、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后变黑干枯, 生长停止, 成为“公 棉花”; 真叶出现后, 顶芽受害皱缩枯死, 不定芽丛生, 变 成“多头棉”, 又称“破头疯 破头疯”; 破头疯 • b、幼蕾被害则由绿变黄, 由黄变黑, 2~3 d后脱落; • c、中蕾受害则形成“张口蕾”, 很快脱落; • d、花蕾被害则花冠上出现黄斑, 不能正常开放, 花药萎 缩, 影响受精, 并造成脱落; • e、幼铃受害后, 铃壳上出现水渍状棕色斑点, 后变为黑 褐色, 内部胚珠受损, 影响纤维发育形成, 严重时可连片 凹陷成为僵桃甚至脱落; • f、顶心和边心被害形成枝叶丛生的“扫帚苗”。
防治方法
对策:控制虫源和棉田防治主害代 对策: 相结合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 1、棉田翻耕种麦深埋中黑盲蝽越冬卵; 、棉田翻耕种麦深埋中黑盲蝽越冬卵; 2、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 、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 3、掌握在若虫期打去蚕豆顶心,消灭一部分 、掌握在若虫期打去蚕豆顶心, 若虫; 若虫; 4、及时做好多头苗的整枝工作,每株棉花保 、及时做好多头苗的整枝工作, 根主枝, 地现蕾, 留1~2根主枝,可使棉花较早 地现蕾,减 根主枝 少损失。 少损失。
越冬—卵越冬 越冬 卵越冬
• 中黑盲蝽 • 绿盲蝽 越冬卵主要产在棉花的 越冬卵主要在棉田外越 冬,例如杞柳、苕子、 例如杞柳、苕子、 叶柄和叶脉内,随叶 叶柄和叶脉内, 苜蓿、 苜蓿、蚕豆等寄住的 片飘落遗留在棉田土 组织中。 表越冬。 组织中。 表越冬。
发生与环境
• • • • 耕作栽培制度 气候条件 棉株营养和生育情况 天敌
防治方法
• 化学防治 田间药剂防治应掌握在2、 龄若虫盛期 田间药剂防治应掌握在 、3龄若虫盛期 每公顷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 每公顷可用 马拉硫磷乳油 或40%氧化乐果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 氧化乐果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 750~1125ml 顺式氯氰菊酯乳油600~750ml、1.8% 或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 阿维菌素乳油450~600ml,对水 阿维菌素乳油 ,对水1125ml, , 喷雾。 喷雾。
中黑盲蝽为害特点
• a、以成、若虫刺吸棉苗子叶时,棉苗顶芽焦枯变 黑,主干长不出来; b、真叶出现后,为害顶芽枯死,不定芽丛生变为 多头棉或受害芽展开成破叶丛; c、幼叶被害展开的叶成为破烂叶; d、幼蕾受害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 e、中型蕾受害苞叶张开,形成张口蕾,很快脱落; f、幼铃受害轻者受害部呈水浸状斑点,重者僵化 脱落;顶心、旁心受害叶丛生疯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