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学研究论文集

文学语言学研究论文集
文学语言学研究论文集

1.“三言二拍”改编价值初探

2.刍议典籍英译中汉语音乐美的缺失

3.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格律分析

4.易中天教授的词语锤炼艺术

5.网络流行篇章互文现象分析

6.浅析错别字的危害及产生的根源

7.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析有关“雷”的网络词的翻译

8.英汉语序对比分析与翻译

9.莎士比亚的双关语探讨

“三言二拍”改编价值初探

摘要:“三言二拍”合共198篇拟话本,这样鸿篇巨制的出现,不但标志着话本小说从民间创作走向文人案头,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学样式,而且从明末开始一直流传至今,为我们确立了拟话本的典范。“三言二拍”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三言二拍”的改编价值进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三言二拍”改编价值

从明末到清光绪年间,约两个半世纪,“三言二拍”的选本达到十四种之多,从明崇祯五年到清光绪甲午年,原刊本、石印本层出不穷。“三言二拍”中只有极少数篇目是作者独创,其余作品均是在原作蓝本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但正是由于改编这一环节的介入,使得原有故事的传播深度和广度得以极大加强。其价值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一、传播价值的体现

从传播方式上看,我国古代文学中很多经典故事大多是先在民间通过长辈讲给晚辈、评话或是戏曲等形式口耳相传,后经文人进行加工整理,遂变成文人案头的文字读本。在“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卷,其蓝本就来源自宋元话本。

有了文字读本,受众可以随意选择阅读的时间、空间,不只是文人才子可以将其随身携带,羁旅、书房均可阅读,更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可走出闺阁半步的千金小姐们由于对外界的渴望,以及闺房的寂寞,文字读本便成为她们最好的休闲娱乐内容。

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古代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印刷术,这在科学技术上为载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史志资料记载,仅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印刷、出版物的总量,就超过了前朝历代的印刷、出版物的数量的总和。在此期间的印刷技术,不仅是活字排版的黑白印,而且出现了石印、水印、彩色印。在各大城镇、尤其东南沿海各大城镇,印刷厂家、手工作坊大量涌现,仅金陵、苏杭、福州,便有千余家之多。[1]印刷术的高度发展为图书的快速印刷提供了可能,也为文学的有效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朝末年小说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得到了迅速传播,拟话本成为了百姓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形式,与儒释道的单纯说教相比,百姓更乐于接受在拟话本中对人的劝诫。

顾炎武在这一现象《日知录》卷十三“厚重”条注说:“钱氏曰: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由此可见,“三言二拍”的传播效果更胜儒释道一筹。

从传播深度看,“三言二拍”的大部分作品主人公形象,由蓝本中的瘦弱单薄转向了丰

满圆润,打破了传统的人物描写观,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

中国文人的作品往往偏爱给故事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以让读者更加心情愉悦地读完故事,受到读者的喜爱,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流传。不仅人物形象通过作者的改编获得了极大的质感,在故事结局上也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改编意向与传播效果。

中国古代文人的史学观念非常鲜明,大多是怀着修齐治平的态度希望着有朝一日能兼济苍生、名垂青史。在小说的编纂中也往往要力求内容上与帝王将相或文化名人有所关联,认为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三言二拍”的传播深度比前人作品大幅增强,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与欢迎。

二、娱乐价值的体现

娱乐功能是市民文学的最基本特质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拟话本的勃兴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市民文学繁荣的一个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统治的严酷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人们往往受到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和封建思想的压迫,人性不能得到伸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不问政治,只图眼前的安逸及时享乐。与此同时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生活水品得到提高,也需要在紧张的工作、劳动之余得到休息,获取感官上的需要。[2]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宋元时,有小说家一种,多采间巷新事为宫闱承应谈资。语多俚近,意存劝讽;虽非博雅之派,要亦小道可观。近世承平日久,民佚志淫。一二轻薄恶少,初学拈笔,便思污蔑世界,广摭诬造。非荒诞不足信,则亵秽不忍闻。得罪名教,种业来生,莫此为甚!而且纸为之贵,无翼飞,不胫走。……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由此可见,当时的读者对这种“古今来杂碎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兴趣的着眼点是这类故事的“佐谈谐”功能。正因如此,冯梦龙和凌濛初把文学看作是受众的消费品,因而着力在拟话本中凸显其娱乐功能。

由于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加之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开始进行商业运作,社会进入了用钱来实现小说消费的阶段。文学消费市场的需求要求作者必须与读者相联系,从而达到双方平衡。[3]

《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沈将仕三千买笑钱,王朝议一夜迷魂阵》,作者明确指出编纂文章的娱乐目的:“说得来好笑好听。”《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吴衙内临舟赴约》中吴衙内有一个“贪食症”的毛病,导致后来秀娥小姐私藏吴衙内后,向父母索取大量食物,吓得贺章夫妇以为女儿得了异症,四处寻医问药,大夫、巫师不知请了多少,而那些庸医还振振有词,各种名目开列齐全,让人读后不禁会心一笑。《醒世恒言》第十八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警世通言》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缘》、《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莽儿郎惊散新莺燕,龙香女认合玉蟾蜍》等借才子佳人历尽坎坷,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大团圆结局让人读后赏心悦目,充满了娱乐消闲意味。

三、表述价值的体现

明代的“较优秀作品”代表当数“三言二拍”。“明人作品,也深受宋元话本影响,基本上保持口语化的优点。其中较优秀作品的文学语言,是结合着明朝的北方话和江南通用的口语、宋元的某些口语,以及某些比较浅显的文言,基本上尚能融合一体。其中完全口语化的部分,很接近现代的口语”。[4]《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描写社会底层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作品,在对原有故事的改编中都带有明显的通俗性,百姓读来没有任何的晦涩之感。

明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文学也开始大范围流传,不再只掌握在贵族士大夫手中,普通百姓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识文断字。于是百姓对通俗文化的一股大规模的需要应运而生。冯梦龙、凌濛初正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化艰深晦涩的文言文为浅近易懂的白话文,虽

少了文言文的含蓄隽永,但却直白亲近,其通俗性获得了大量的群众基础。

冯梦龙、凌濛初在“三言二拍”的序言中都明确指出自己的写作动机,冯梦龙是因为“贾人之请”,而凌濛初是由于冯梦龙的“三言”在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所以在“肆中人”的鼓励下开始编著“二拍”。而他们也非常明确自己的读者群体就是普通的市井平民,所以在对原著进行改编的过程中,着力去靠近市民生活,尽量用平白朴实、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呈现给读者。“三言二拍”对原著的改编具有强烈的庶民意识,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从而得到了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冯道信.嘉靖皇帝与明朝中后期的小说勃兴[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59.

[2]王艳玲.李渔“无声戏”观念下的拟话本小说创作[D].华南师范大学,2007:12.

[3]王艳玲.李渔“无声戏”观念下的拟话本小说创作[D].华南师范大学,2007:11.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459

刍议典籍英译中汉语音乐美的缺失

摘要:古典诗歌与散文充分利用了汉语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音音乐性传统。典籍英译中通常注重意义的翻译,忽略了语言音乐美的传递。本文拟以《天净沙·秋思》英译为研究个案,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及是否能传递原曲的意境两方面分析,说明汉语音乐美在典籍英译中的缺失。

关键词:典籍英译汉语音乐美缺失《天净沙·秋思》个案分析

一、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字与文化传统独具魅力,而作为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浩若沧海、灿似明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典籍英译——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来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通常文字精练、思想深邃,具有浓厚的本国文化的底蕴和色彩。因此典籍英译具有穿越历史时空和跨越地域文化两大特点,既需用异国的文字再现出本土的传统文化,又要使译入语读者领略异国文化的瑰丽美妙。在典籍英译中如何忠实地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使异语读者不仅了解中国典籍的“名”,而且能够体味中华文化的“道”,也成为了典籍英译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符号,中国典籍作品是意义、风格和功能的总和。典籍的美是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文体、韵律、选词和语气等合起来构成典籍文本独特的风格。只有在尽力再现这些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三、汉语言的音乐美

典籍中语言形式美的一大特色就是极富音乐性,其音乐素质异常突出,而构成音乐性的主要因素为声韵、声调、音步。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通常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单念时,

语言学概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联系是任意性的,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例如表示“大”这样意义,汉语用语音[tA]表示,英语用语音[big]表示。 2.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3.合作原则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必须采取互相合作的态度,尽可能简明清楚地为对方提供真实的适量的有关的信息,即遵守所谓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它包括四条准则:⑴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4.意音文字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分,又有表示字音的成分。例如“鹅”,左边表音,右边表意,“松”,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社会方言也叫语言的社会变体。由于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处的阶级、阶层不同,行业分工各异,人与人之间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程度的差异,会使得人们进行交际时,出现各种变异和不同。语言因说话人的社会特征不同而产生的变异就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6.述谓结构: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7.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但至今对于语言的定义以及语言的起源仍时 有争议。语言教学和语言作为外语教学也不是近期才有的事, 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也是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强烈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 经历了语文学、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语篇和会话研究等几个大的阶段, 这些理论有些应用于外语教学,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有些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造福于人类。在外语教学的历史长河中, 不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 还是本世纪变化多样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和交际法, 无一不体现了各个阶段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程度。因此, 对于语言的认识、对于语言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本章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 对于语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和外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以期达到纵观全局的效果。 第一节语言学是科学 一、什么是语言学? 关于语言学的定义, 公认的、简明扼要的定义是:语言学是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问。那么, 什么是语言?怎样地研究算是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界定。本节先简单探讨科学的问题, 下节着重讨论语言的定义。 二、科学的含义 1. 广义的科学和狭义的科学 说语言学是科学, 可以有两层意思。广义地说, 我们可以认为不论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 还是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特点, 都是一门学问, 都是要在掌握大量语言素材和语言事实的基 础上建立某种语言理论的学问。狭义地说, “语言学是科学” 的说法特指语言学家对待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研究语言正是20世纪语言学的突出特征。 2. 科学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 是指运用可以公开交流和描述的方法处理口头的或书面的语 言材料, 并依据可以陈述的原则和可以形式化的理论进行证明(Robins, 1989)。这样做的目的是, 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 找出语言的规律和规则, 从无限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语言的一般规则。在此意义上的语言科学, 应有以下3个武器作为保证: 1) 穷尽性(exhaustiveness)。指对有关材料要有足够的分析。 2) 一致性(consistency)。指结论各部分之间不能互相矛盾。

语言学

1.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Phonetics- studies the sounds that are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Phonology-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in communication. Morphology-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Syntax-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 conveyed by language. Pragmatics-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2.What do langue and parole mean respectively?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Parole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3.What are the main desig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1)Arbitrariness 2) Productivity 3) Duality 4) Displacement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4. How does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differ in their focus of study? Phonetics focus on all the speech sounds used in all human language: how they are produced, how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what phonetic features they possess, how they can be classified. 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s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5. What is phone?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phoneme? How are allophones related to a phoneme? A Phone is a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A phoneme is a phonological unit. It is not any particular sound, but rather it is represented or realized by a certain phone in a certain phonetic context. The different phones which can represent a phoneme in different phonetic environments are called the allophones of that phoneme. 6. Given examples to show what are open class words, and what are closed class words? Closed class words: A word whose membership is fixed or limited. New members are not regularly added. Pronouns, prepositio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etc. For example, with the growth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 2、书面语: 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 2、能指; 3、所指; 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 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5、语言是一个系统; 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9、组合关系的含义; 10、聚合关系的含义; 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

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 5、传统语言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 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 2、声音的四要素; 3、振幅; 4、频率; 5、音高; 6、音强; 7、音长;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什么是语言学

1、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它的性质、起源和结构原理的称为普通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例如汉语、英语等)为研究对象的称为××语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等。具体语言的研究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因为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都是从具体语言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2、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心理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心理学功能可被描述为人与现实世界沟通的途径,而社会学功能则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心理学功能的本质可被视为内向和主观的,社会学功能则是外向和人际的。 3、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第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约定俗成说明了语言的本质:第一,意义任意性,没有本质联系;第二,音义结合关系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说明它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2008781455274598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语言学文学综述

语言学文献综述 以1964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 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社会语言学从诞生至今已近五十余年。为研究语言学的总体发展及其流派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阅读了赵蓉晖的《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武建国庞人骐《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社会语言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从确立至今只有不到40 年的历史, 但却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极强的发展能力而备受关注。目前, 社会语言学已经和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等一起, 成为许多大学语言学系的核心课程。”在《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中作者认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是由3 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 是社会历史的需要激发了语言与社会问题的研究, 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其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物质条件大大改观, 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调查法和统计法使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 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也呼唤着变革的出现, 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社会语言学打破了。”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以拉波夫、特鲁吉尔为代表的社会方言学(或称语言学派、变异学派)”;2.“语言社会学,主要研究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 其出发点在于把语言问题看作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具体课题包括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现象、语库、语码转换、语言忠诚、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等, 主要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社会学派又称社会学派或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 , 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开创的。”3.“交际民族志学,交际民族志学又被译成交际人种志学”4.语言社会心理学5.互动社会语言学。在《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提到“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 而且与其诸邻近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学科常常相互交叉, 互为补充借鉴, 理清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无疑会使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社会语言学”。 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中提出在中国,中国古代对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主要以荀子为代表,“作为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先驱之一,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名实观’, 主要体现在他的《正名篇》。”“中国近现代有关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语言运动而言, 20 世纪曾经掀起过三大语文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这三大语文运动以及1934 年在上海掀起的大众语运动在当时社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属于开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热潮,进人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进人2 1 世纪以来的研究,到这一时期,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历20 多年的发展, 本学科研究日趋成熟,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即学科定位更加精确, 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更加深人细致, 学科发展平台更加完备这一切都说明, 中国社会语言学已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进人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虽然在研究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整体发展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理论的薄弱、方法的简单、内容的偏颇等方面的问题;除了学科定位的问题”“在这20 多年, 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与国际社会语言学界的交流不够, 对于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够, 消化不够, 创新的起点没有建立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因此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2003 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 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在这一年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成立。“从此, 中国社会

文学语言学期末论文

中国儿童文学写作的语言学意识 [摘要]中国儿童文学的写作,不同于成人文学而有其独特的语言学意识,主要表现为语音学意识、词汇学意识和修辞学意识。当然,语言并不是儿童文学写作的全部,但它直接决定儿童对作品的接受。 儿童文学是指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里,文学从来只属于成人。所以尽管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却很难找到作家明确为儿童创作而又在语言上切合儿童口味的作品。虽然《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使儿童倾倒,但它并不是为儿童写的。清末以来,萌发状态中的儿童文学逐渐出现了自成一宗的趋向。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等著作中,曾论及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某些创作要领。与此同时,许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如梁启超的《爱国歌》,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等。“五四”之后,中国儿童文学更是蓬勃发展,大家层出不穷,如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高士其、陈伯吹、叶君健、严文井、金近、鲁兵等,举不胜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音、词汇、修辞等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不同于成人文学,而应有其独特的语言学意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语言学家一般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诗歌中的押韵,就是同一个收音的字(即韵母相同的字,一般是元音,或者是元音后面再带辅音)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重复。押韵可以充分利用语音的审美特质,通过韵脚的关联,把诸多散漫的音群组织结合为一个审美整体,使诗歌具有回环之美,便于记忆传诵。例如儿歌《下雨》,在这首小诗里,答、啦、吧、芽、花、大等字都押a的韵,而且每个字的发音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之感,整个画面就是人格化后的种子、梨树、麦苗和小孩站在一起,怀着同样的心情,欢迎春雨的到来。我们的小读者在感情上,也会象诗中的小孩一样,和它们产生共鸣。 韵律和节奏比普通语音更能唤起孩子的直感情绪体验,更讨孩子喜爱,这点是与成人不同的地方。成人可以喜欢不同文体的作品,不管有无韵律和节奏,其关键取决于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水平。如果内容贫乏,艺术水平低劣,就是节奏感很强,也不会受成人欢迎。而对儿童来说,一首韵律强烈和节奏明快的儿歌远比一篇散文更具有吸引力。因为音韵和节奏能增强作品的音乐性,唤起他们,愉快的直感。 另外,汉语的词汇宝库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双声迭韵组成的复音词。这类词汇可以调度韵节,构成语言本身的和谐,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时,若适当选用,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方轶群的《找谁玩》: 作者在这首小诗里,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不仅运用了押韵,如“家”与“蛙”少高”与“猫”少歌”与“鹅”等,而且选用了“找谁”少看家”少就去”、“(青)蛙玩”等双声词,“小鸭”、“跳高”、“小猫”、“跳下”、“划呀划”、“小虾”等迭韵词,根据它们的起音部位相同或收音协韵,适当地搭配,依照口语的规律,自然地加以排列,使语句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全诗语言充满和谐与音乐美。 鲁迅在《表》的序言《译者的话》中说:“想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但是,一开译,可就立刻碰到了钉子,对孩子的话,我知道得太少……”由此看来,儿童文学的写作还要避免使用艰深的词汇和单字,否则儿童是无法接受的。然而要写出能为儿童读得懂、听得明白的作品,必须有意识地多用“孩子的话,不用或少用“成人的话”。就是说,必须注意用字遣词。如果写出了艰深的词汇,那么用浅近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代替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必读书目 1. Pragmatics ............ by Levinson 2. Semantics.............. by Geoffrey Leech 3. Discourse Analysis............ by Brown and Yule 4.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y Sperber and Wilson 5. Metaphors We Live by...................... by Lakoff 6、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7、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桂诗春宁春岩著1997 8.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Leo Hicke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ona Baker 外研社 1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 Samovar et al 外研社 11.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寥七一湖北教育出版社 12.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湖北教育出版社 13. 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 文学解释学金无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红楼梦(中英版)外文出版社 推荐阅读书目 1、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2、语言哲学 3、语言逻辑分析J.D.麦考莱著王维贤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4、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钱冠连著海天出版社199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内部的各个方面的获得和认知情况,下设中文信息处理、应用文公文写作、语言获得方法研究等专业。文字学的话,就比较窄了~主要是各种字体,从古至今~ 但是要是从考试角度的话,考试内容应该差不多,都要考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更侧重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而“汉语言文字学”则侧重于古代汉语和文字方面,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多设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面,是其一个分支。 2.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区别也不是特别大。如果你报考了“现代汉语”专业,日后当然可以进行外汉教学(或者你报考了“对外汉语”专业,那是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要进行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的)一个是侧重于对语言的考察,一个侧重于对文字的专研和了解,比如篆书,甲骨等。两个方向考的书目步一样,文字学比较冷门。一个研究语言包括方言研究,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等,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包括篆书,甲骨文等。通俗一点来讲,对外汉语主要学习怎么教外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理论问题。祝您好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学语言学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分支,流派,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很多,包括心理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等。主要还有就是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东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还有些方向,现在比较火的是对外汉语。很多人考这个专业也就是冲着这个方向

去的。文字学相对于要枯燥些,他们的课程设置很多和古汉有关,一些训诂,释意,说文之类的内容。在我们学校,我们两个专业有些课是差不多的,像语音学,中古汉语,只有这两门课重合。同为二级学科。语言文字学主要修习“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现代语言学,包括:修辞、应用语言学(其下还可细分,如:计算机语言学)等等......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 2008-10-14 13:00:45 xqyrlq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Wed Sep 10 10:05:32 CST 2008 由湖南的 xqyrlq 提出的问题问题: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别内容:1 应用语言学专业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怎样的区别,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好;3专业方向会影响录取吗?谢谢你好,应用语言学专业更侧重于应用,而语言文字学更注重本体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语言文字学对古汉语有更多的偏重。在录取工作中,我们是按照专业录取,而不是方向。对外汉语专业 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 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

2019慕课答案生活中的语言与语言学最新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 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选项: A:在本质是一致的 B:有着根本区别 C:有不大的差别 D:基本一样 答案: 【有着根本区别】 2、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 选项: A: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B: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 C:语言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 D:区分语言与言语使语言的研究精确了范围 答案: 【言语来源于语言又反作用于语言】 3、问题: 下列关于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随意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B:符号内容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具有物质性 C:符号形式是内容所表达的意义 D: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答案: 【符号的最大特征是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由社 会习惯决定的】 4、问题: 语言具有能产性是因为() 选项: A:线条性与递归性 B:渐变性与递归性 C:双层性与任意性 D:双层性与递归性 答案: 【双层性与递归性】 5、问题: 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是指() 选项: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答案: 【组合关系】 6、问题: 汉语中的“房子坏了”中“房子”一词可以用“道路、轮胎、衣服”替换,这几个词之间的关系是() 选项: A:组合关系 B:对立关系 C:聚合关系 D:互补关系 答案: 【聚合关系】 7、问题: 下面不属于语言寒暄功能的是() 选项: A:吃了吗 B:你还好吧 C:这是到哪里去呢 D:你叫什么名字

答案: 【你叫什么名字】 8、问题: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选项: A:语言 B:文字 C:体态语 D:数学符号 答案: 【语言】 9、问题: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 选项: A:语言体系 B:言语活动 C:言语机制 D:体态语系统 答案: 【体态语系统】 10、问题: 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

词尾 具有形态性语法意义的词一般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单纯的词汇性成分、提供形态性语法意义的部分。后者就称为变形语素或构形语素,如果构形语素出现在一个词中最后的位置上则称为词尾。与所有的构形语素一样,词尾只给词语增加语法意义,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 聚合关系 语言系统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着(任意)一个共同特征,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就构成一个聚合群。处于聚合群中的两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可以用共同特征加以命名的聚合关系。分广义聚合关系和狭义聚合关系两种。其中的狭义聚合是只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所形成的功能聚合关系。 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明这种“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工农群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语言融合 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洋泾浜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句法多义(句法歧义) 一个词语序列中内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法结构关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句法多义或句法歧义。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内含两个句法结构关系“一个|学校的||老师)”、“一个|学校的|老师”。在前者中“一个”意义上指向“老师”,是整个“学校老师”的定语;在后者中,“一个”直接限制“学校”,意义上相当于“一所”。 “小学” 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音标符号,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其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用对比的方法从音节中切分出来的。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质的不同,i和ü音质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语素 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 语音 自然界的声音是无限多的,语音不过是无限多的声音中的一种。人类能发出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那些用来区别意义的声音才是真正的语音。 世界语 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世界语兼采欧洲各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格局,加以简化划一;模拟

文学语言学研究论文集

1.“三言二拍”改编价值初探 2.刍议典籍英译中汉语音乐美的缺失 3.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格律分析 4.易中天教授的词语锤炼艺术 5.网络流行篇章互文现象分析 6.浅析错别字的危害及产生的根源 7.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析有关“雷”的网络词的翻译 8.英汉语序对比分析与翻译 9.莎士比亚的双关语探讨 “三言二拍”改编价值初探 摘要:“三言二拍”合共198篇拟话本,这样鸿篇巨制的出现,不但标志着话本小说从民间创作走向文人案头,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学样式,而且从明末开始一直流传至今,为我们确立了拟话本的典范。“三言二拍”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三言二拍”的改编价值进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三言二拍”改编价值 从明末到清光绪年间,约两个半世纪,“三言二拍”的选本达到十四种之多,从明崇祯五年到清光绪甲午年,原刊本、石印本层出不穷。“三言二拍”中只有极少数篇目是作者独创,其余作品均是在原作蓝本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但正是由于改编这一环节的介入,使得原有故事的传播深度和广度得以极大加强。其价值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一、传播价值的体现 从传播方式上看,我国古代文学中很多经典故事大多是先在民间通过长辈讲给晚辈、评话或是戏曲等形式口耳相传,后经文人进行加工整理,遂变成文人案头的文字读本。在“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卷,其蓝本就来源自宋元话本。 有了文字读本,受众可以随意选择阅读的时间、空间,不只是文人才子可以将其随身携带,羁旅、书房均可阅读,更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可走出闺阁半步的千金小姐们由于对外界的渴望,以及闺房的寂寞,文字读本便成为她们最好的休闲娱乐内容。 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古代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印刷术,这在科学技术上为载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史志资料记载,仅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印刷、出版物的总量,就超过了前朝历代的印刷、出版物的数量的总和。在此期间的印刷技术,不仅是活字排版的黑白印,而且出现了石印、水印、彩色印。在各大城镇、尤其东南沿海各大城镇,印刷厂家、手工作坊大量涌现,仅金陵、苏杭、福州,便有千余家之多。[1]印刷术的高度发展为图书的快速印刷提供了可能,也为文学的有效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朝末年小说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得到了迅速传播,拟话本成为了百姓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形式,与儒释道的单纯说教相比,百姓更乐于接受在拟话本中对人的劝诫。 顾炎武在这一现象《日知录》卷十三“厚重”条注说:“钱氏曰: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由此可见,“三言二拍”的传播效果更胜儒释道一筹。 从传播深度看,“三言二拍”的大部分作品主人公形象,由蓝本中的瘦弱单薄转向了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