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spice的射极跟随器仿真实验

基于LTspice的射极跟随器仿真实验

1.实验要求与目的

(1) 进一步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深入理解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 调节电路的跟随范围,使输出信号的跟随范围最大。

(3) 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 测量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原理

在射极跟随器电路中,信号由基极和地之间输入,由发射极和地之间输出,集电极交流等效接地,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信号的公共端,故称为共集电极电路。又由于该电路的输出电压是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所以又称为射极跟随器。

3.实验电路

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射极跟随器

4.实验步骤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按图1连接电路,输入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幅度为1V、频率为1 kHz 的正弦信号。要注意使信号不失真输出。

(2) 跟随范围调节。增大输入信号直到输出出现失真,观察出现了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再增大或减小信号,使失真消除。再次增大输入信号,若出现失真,再调节信号使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此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最佳工作点,输入信号是最大的跟随范围。最后输入信号增加到2.8 V,电路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如图2所示。最大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

图2 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是2.8V

图3 最大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3)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观察图3所示输入、输出波形,射极跟随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幅度基本相等,所以,放大倍数A V ≈1。

(4) 测量输入电阻。测量输入电阻电路如图4所示,在输入端接入电阻R 1 = 2 k ,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000 Hz ,电压为1 V 的输入信号,进行AC 扫描结果如图4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图4_1输入电阻测量电路

Ω≈=

k 6.29i

i

i I U

r

图3 输入电阻测试电路

图4_2 输入电阻测量结果

(5) 测量输出电阻。在测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时,采用的是不接负载时测一次输出电压,再接负载测一次,通过计算得到输出电阻的大小(两次电压法)。这里再介绍一种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即将电路的输入端短路,将负载拆除,在输出端加交流电源,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电路如图5_1所示。 输出电阻测试数据如图5_2所示

图5_1 输出电阻测试电路

根据测量结果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Ω 18o

o

o ==

I U

r

图5_2 输出电阻测试结果

(6) 测量电路的频率特性。测量电路的频率特性即波特图。仍按图1电路。使用AC扫描,图6所示是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各项参数设置如图中所示。移动数轴,可以读取电路的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求得通频带。并且从幅频曲线可以知道,在通频带内,输出与输入的比约为1∶1;从相频曲线可以看到,在通频带内,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相位差为0,说明输出与输入信号同相。

图6 测量的电路的频率特性波特图

5.结论

射极跟随器具有下列特点:

(1)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输出与输入同相,输出信号跟随输入信号的变化,电路没有电压放大能力。

(2) 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说明电路具有阻抗变换作用,带负载能力强。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已知条件:电源9±V 或12±V ;输入音频电压峰值为5mV ;8Ω/0.5W 扬声器;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二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干 基本性能指标:P o ≥200mW (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 =8Ω;截 止频率f L =300Hz ,f H =3400Hz 扩展性能指标:P o ≥1W (功率管自选) 三、设计方案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 音频功放组成框图 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 左右,通过话音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用来滤除语音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小的前提下,给负载R L (扬声器)提 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用有效值。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音放大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要求详见基本性能指标。功率放大器可采用使用最广泛的OTL (Output Transformerless )功率放大电路和OCL (Output Capacitorless )功率放大电路,两者均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这种功放电路在具有较高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交越失真小,输出波形好,在实际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负载来说,OTL 电路和OCL 电路都是射极跟随器,且为双向跟随,它们利用射极跟随器的优点——低输出阻抗,提高了功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这也正是输出级所必需的。由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接近且小于1,所以,在OTL 电路和OCL 电路的输入端必须设有推动级,且为甲类工作状态,要求其能够送出完整的输出电压;又因为射极跟随器的电流增益很大,所以,它的功率增益也很大,这就同时要求推动级能够送出一定的电流。推动级可以采用晶体管共射电路,也可以采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在Multisim 软件仿真时,用峰值电压为5mV 的正弦波信号代替话筒输出的语音信号;用性能相当的三极管替代9012和9013;用8Ω电阻替代扬声器。由于三极管(9012、9013)最大功率为500mW ,要特别注意工作中三极管的功耗,过大会烧毁三极管,最好不超过400mW 。如制作实物,因扬声器呈感性,易引起高频自激,在扬声器旁并入一容性网络(几十欧姆电阻串联100nF 电容)可使等

ltspice中文教程

电子线路SPICE设计与仿真: 本书从实用性和先进性出发,较全面地介绍电子线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CAD软件的应用,电路包含线性和非线性两部分,是与模拟电子电路、通信电子电路和电子线路CAD等理论课程相配套的教材。 全书分为4部分内容:PSpice设计软件简介、基础性分析设计与仿真、综合性设计与仿真、LTSpice设计平台简介,共编排了31个设计仿真任务。其中LTSpice为较新的电路设计仿真软件,该软件除了用于教材设计内容外,还可供高频电路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教学方面选用。此外,书中还对各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技术指标等理论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目录: 第1章PSpice设计软件简介1 1.1 电路图的绘制1 1.1.1 启动OrCAD Capture CIS 1 1.1.2 绘制元器件2 1.1.3 信号源与接地5 1.1.4 互连线绘制7 1.1.5 节点编号7 1.1.6 滤波器简介9 1.2 PSpice电路分析10 1.2.1 直流分析10 1.2.2 交流小信号分析14

1.2.3 瞬态分析15 1.2.4 傅里叶分析17 1.2.5 温度分析17 1.2.6 参数扫描分析18 1.3 PSpice器件模型和元件的创建19 1.3.1 PSpice Model Editor模型编辑器的使用19 1.3.2 编辑元件符号23 1.3.3 添加库25 1.4 实例26 1.4.1 单级小信号晶体管放大电路26 1.4.2 基于MC1496的调幅电路38 1.4.3 基于TDA2030集成芯片的音频功放电路49 1.4.4 CMOS放大电路55 1.5 本章小结61 第2章基础性分析设计与仿真62 2.1 二极管特性分析与仿真62 2.1.1 学习目的62 2.1.2 二极管特性及工作原理62 2.1.3 仿真任务63 2.1.4 分析要求65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3) 动态仿真一: (4) 动态仿真二: (4) 动态仿真三: (6) 思考题: (7) 实验二射极跟随器 (8)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0) 测量输入电阻: (10) 测量输出电阻: (11) 思考题: (12)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 (13) 思考题: (15) 实验四差动放大电路 1、调节放大器零点 (17) 2、测量差模放大电路 (18)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19) 思考题: (19) 实验五 OTL功率放大器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21) 2、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 (21) 3、效率η (21) 4、输入灵敏度 (22) 5、频率响应的测试 (22) 思考题: (22) 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用的测量 (23) 1、按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23) 2、静态测试,记录集成电路的各管脚直流电压 (23) 3、最大功率测试 (23) 4、频率响应测试 (24) 5、放大倍数测量 (24) 实验七波形发生器应用的测量 (24) (A)正弦波发生器 (24) (B)方波发生器 (26) (C)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28)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R25.1kΩ 5%R61.5kΩ5% R41.8kΩ5% R320kΩ5% R1 51kΩ5% C110μF C210μF R5 100kΩ Key=A 10 % Q12N2222A V110mVrms 1kHz 0° V212 V C347μF 14 8 7XMM1 R7 100Ω5%690 5 3 仿真数据单位:V 计算数据单位:V 基极 集电极 发射极 Vbe Vce Rp 2.83387 6.12673 2.20436 0.62951 3.92237 10K Ω

LT电路仿真软件简单汉化说明

电路仿真LTSpice简介 简介 香料(模拟集成电路重点项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PSpice是为PC 开发的版本。许多不同版本的PSpice,具有基本相同的模拟代码,但不同的用户界面,设备库,策划方案和各种铃铛和口哨声。在迈向统一的努力,所以,你是不是在类中使用的三个不同版本的PSpice,我们要为我们所有的类和实验室使用LTSpice。这个实验室将提供的基本操作的概述。您将继续进一步的课程学习整个LTSpice的能力。LTSpice也称为SwitcherCad第三。这是一个免费的程序,从凌力尔特在https://www.360docs.net/doc/6219022944.html,/company/software.jsp。您可以轻松地将它下载到您自己的电脑。是不是有很多从LT本身的文件,但有很多其他的网络支持。有一个LTSpice雅虎https://www.360docs.net/doc/6219022944.html,/group/LT spice/组。他们有很多文件下载,包括许多教程和广泛的手册(290页),。这个实验室主要是基于尼克肯尼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书面教程。他的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6219022944.html,/wa5bdu/ltguide.doc。 以下各节提供了绘图和模拟电路LTSpice的说明。您可以参考这些指令完成工作表中的练习。本周没有实验预习。 绘制电路 双击上SwCAD三图标打开程序。转到“文件” - “新的原理图,启动一个新的绘图。要放在电路原理组件,您可以使用键盘,工具栏或“编辑”菜单上: •为一个电阻:按“R”或推电阻符号的工具栏按钮 •一个电容器:按“C”或推电容器符号的工具栏按钮 •电感:按“L”或推电感符号的工具栏按钮 •地面:按“G”或推与地面(三角形)符号的工具栏按钮。你必须在你的电路的理由!•二极管:按“D”或推二极管符号的工具栏按钮。 其他组件,按F2或组件的按钮(与门符号)和菜单。找到你的组件并双击。左边是其他子菜单,您可能需要的零件,例如运算放大器。请注意,交流,直流或其他类型使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源。 组件出现在每一种情况下,当您移动鼠标。将它移动到所需的位置,然后单击。按CTRL - R前放置旋转。配售后,你准备放在同一类型的另一个。右键单击,按不同的键或按钮或按ESC退出放置该组件的类型。 对准他们的终端可以连接组件,当你把图纸上,否则使用线功能。按F3或线按钮(铅笔和蓝线)。点击第一点,在任何你需要做90度转弯的中间点,然后按一下第二个终端点。交叉线连接。如果你想的电线,而不是一个过路的交界处,你需要点击(外观为蓝色正方形,表示路口交界处。) 分配值的组件,在组件中移动光标,直到出现手指指向。右键单击并键入值。对于来源,只是把直流值,如果你正在做直流分析。对于瞬态分析,单击“高级”,去左边,单击“正弦”(通常),输入幅度(峰值)和频率。 AC(频率响应)分析,小信号交流节,并把交流源,指定默认的峰值为1 V或1,或在不同的值的振幅块。 在分配单位,您可以使用超微型的P,N为纳米,微,K u为公斤,为毫米和MEG为大型。(注意: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使用为大型男,但它会给你毫!)您可以使用一个4.7K 欧姆的电阻或国际4K7,无论是传统的美国4.7K。你不必把V伏,赫兹等赫兹,但如果你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LTSpice标签组件的R1,R2,C1,C2等。你喜欢通过右击标签和键入新的名称,您可以更改它们。以标签节点,按F4或“标签网”的按钮(一个“A”在它的框),并输入名称。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测量法。 3.熟悉简单放大电路的计算及电路调试。 4.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对温度稳定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放大电路。 二、实验要求:输入信号Ai=5 mv, 频率f=20KHz, 输出电阻R0=3kΩ, 放大倍数Au=60,直 流电源V cc=6v,负载R L=20 kΩ,Ri≥5k,Ro≤3k,电容C1=C2=C3=10uf。 三、实验原理: (一)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V CC为图中RC(1)) I CQ =βI BQ U CEQ=V CC-I CQ R C (3)动态分析。A U=-β(R C//R L)/r be R i =r be// R B R o=Rc 2.单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1+β)R e)(V CC为图中Q1(C)) I CQ=βI BQ U CEQ=V CC-I EQ R e≈V CC-I CQ R e (3)动态分析。A U=(1+β)(R e//RL)/(r be+(1+β)(R e//R L)) 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1,而且接近于1。 Ai=-(1+β) 电流放大倍数恒大于1。 R i =(r be+(1+β)(R e//R L)//R B R O≈R e 3.单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实验二射极跟随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射极跟踪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射极跟踪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其各项参数测试方法、熟悉multisim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常用的射极跟踪器电路。 XSC1 图2.1常用的射极跟踪器电路。 晶体管为非线性元件,要使放大器不产生非线性失真,就必须建立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否则输出波形会产生饱和获截止失真。但要注意,即使Q点合适,若输入信号过大,则饱和截止失真会同时出现。 改变电路参数U CC、R C、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加入输入信号u i。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i和u o的有效值,则电压放大倍数A u = U o / U i 。 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在图1.2所示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

R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用示波器测出U S 和U i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 R U U U R U U I U r i S i R i i i i -=== 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用示波器测出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 OL ,则根据O L o L OL U R r R U +=,可得:L OL O o 1R U U r ⎪⎪⎭ ⎫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电脑、multisim 软件 四、预习要求 1.射极跟踪器的工作原理。 2.射极跟踪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及测试,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及测试。 3.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原因、失真波形、消除失真常采用的办法。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图 2.1在multisim 中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 2.调整并测量静态分析工作点 调整电位器R P ,观察示波器波形,当输出最大不失真电压时,进行直流分析(点击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 ,将需要的工作点加入后,点simulat ),将结果填入表2.1中。 3.测量放大电路的空载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器空载,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10mV 、1kHz 正弦交流信号,送至放大器的输入端。测量输入电压U i 、输出电压U o ,计算空载电压放大倍数A o = U o / U i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将测量、观察的结果记入表2.1中。 4.测量放大电路的有载电压放大倍数 保持步骤3.的测试条件,给放大器接入负载R L = 2k 。测量输入电压U i 、输出电压U o L ,计算有载电压放大倍数A U = U o L / U i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将测量、观察的结果记入表2.1中。 5.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选做)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接电阻R = 1k ,用示波器测出U S 和U i ,将结果记入表2.2中,根

基于Multisim电子仿真软件的电路设计与研究

基于Multisim电子仿真软件的电路设计与研究 黄荷英 【摘要】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verifying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can reform traditional design pattern, improve experiment efficiency, inspire and broaden developers' idea. The func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software Multisim are introduc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stances of electronic circuit.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Multisim in design,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s described.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im is favourable to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standards, and to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joy of learning. It also provs that the software Multisim is powerful in electronic circuit simulation.%应用仿真系统对电子技术方面进行测量和验证,可以改革传统设计模式,提高实验效率,启发和拓宽开发者的思路.在此通过介绍Multisim软件的功能、特点,并结合电子电路实例叙述其设计、仿真与分析的具体运用.通过分析证明其有利于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与标准,有利于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说明Multisim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12(035)016 【总页数】4页(P33-36)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电路设计;电子仿真;Multisim软件

基于LTspiceIV的电流互感器仿真实验

基于LTspiceIV 的电流互感器仿真实验 制作:MLD 1.实验要求与目的 (1) 进一步掌握理解电流互感器原理。 (2) 调节电路以适应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范围,使互感器状态切合实际。 (3) 测量电路的一次、二次电流,了解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特性。 2.实验原理 在实际当中,交流电流互感器是多种规格(变比)的,例如有 50A :5A 、 100A :5A 、 200A :5A 、、、、 1000A :5A 等等,它们的变比分别是0.1、0.01、0.025、、、、0.00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能正确反映一次电流的变化。 3.实验电路 用LTspiceIV 绘制的电流互感器电路如图1所示,我们只须将上面所述的变比值分别取代电阻(R1)的电阻值,就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电流互感器规格,如图1中的R1=0.01(ohm),我们将模拟500A :5A 的电流互感器。 图1 绘制电流互感器电路 4.实验步骤 (1) 确定一次电流的额定值。按图1连接电路,修改电流源的电流值为500、频率为50Hz 的正弦信号。 (2) 变比的设置。根据公式倍100550021=== I I N ,再取其倒数=0,01,于是修改R1的阻值为0.01(ohm)即可。 (3) 将受控源G1的受控系数设为1,即电流放大1倍,如图1中所示。 (4) 测量一次电流I1应为500A ,测量二次电流I(r2)应为5A ,如图2、图3所示。 (5) 变换R2的阻值,二次电流应始终为5A 。 (6) 改变一次电流值,如0~500A 变化时则二次电流I(r2)也相应在0~5A 变化,如图4、图5所示。

图2 一次电流为500A 图3 二次电流为5A

基于LTspice的射极跟随器仿真实验

基于LTspice的射极跟随器仿真实验 1.实验要求与目的 (1) 进一步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深入理解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2) 调节电路的跟随范围,使输出信号的跟随范围最大。 (3) 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 测量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原理 在射极跟随器电路中,信号由基极和地之间输入,由发射极和地之间输出,集电极交流等效接地,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信号的公共端,故称为共集电极电路。又由于该电路的输出电压是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所以又称为射极跟随器。 3.实验电路 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射极跟随器 4.实验步骤 (1) 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按图1连接电路,输入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幅度为1V、频率为1 kHz 的正弦信号。要注意使信号不失真输出。 (2) 跟随范围调节。增大输入信号直到输出出现失真,观察出现了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再增大或减小信号,使失真消除。再次增大输入信号,若出现失真,再调节信号使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此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最佳工作点,输入信号是最大的跟随范围。最后输入信号增加到2.8 V,电路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如图2所示。最大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如图3所示。 图2 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是2.8V

图3 最大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3)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观察图3所示输入、输出波形,射极跟随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幅度基本相等,所以,放大倍数A V ≈1。 (4) 测量输入电阻。测量输入电阻电路如图4所示,在输入端接入电阻R 1 = 2 k ,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000 Hz ,电压为1 V 的输入信号,进行AC 扫描结果如图4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图4_1输入电阻测量电路 Ω≈= k 6.29i i i I U 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