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3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3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3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网绪构建知识网络互联理清来茏去讎

重点跨越核心观点械理野难名聊点拨

、消费问题重点分析1.

2?全面认识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⑴贷款消费。

①特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

品以及大额服务。②作用: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

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尤其是在当前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中,贷款消费起着重要

作用。③制约因素:贷款消费的发展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同时也与消费者的消

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有关。

(2)租赁消费。

①原因: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买下商品不划算。②特点: 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③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3. 消费观念

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有利于个人生活

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

场的开拓;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1. 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 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从微观看,个人收入水平制约个人的消费结构;从宏观看,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的消费结构。

3?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

(1) 会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

(2) 总的发展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4. 恩格尔系数:

(1)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⑵这一系数越大,消费结构层次越低;系数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

5.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如果消费结构更合理,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恩格尔系数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

6. 消费结构与消费观念:

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消费观念的变化,而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三、绿色消费的5R原则

1.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 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96.5% 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

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

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

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

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

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

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

发展之路。

3.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

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

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

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

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

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

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

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易混辨析研析易错误点避开易逼陷阱

有关消费类型和消费心理的易混概念分析

1.

2?

高中政治《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范文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本课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知识,同时是对前两课关于商品和价格知识的提升,又为后面学习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消费原则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在学习“消费心理”时,可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深入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增强比较和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心理3.消费原则 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全市属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深圳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视频)导入(包括火爆的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

多彩的消费教案

多彩的消费教案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1、课程标准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如“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 *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消费心理的种类。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在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在学习”消费的类型”时,由于以交易方式划分的这几种消费类型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重点是引导学生发掘它们之间的差别。以上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因此,在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高中政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本课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一、消费问题重点分析 (1)贷款消费。 ①特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②作用: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尤其是在当前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中,贷款消费起着重要作用。③制约因素:贷款消费的发展要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同时也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有关。 (2)租赁消费。 ①原因: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买下商品不划算。②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③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3.消费观念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有利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1.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从微观看,个人收入水平制约个人的消费结构;从宏观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的消费结构。 3.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 (1)会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 (2)总的发展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4.恩格尔系数: (1)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2)这一系数越大,消费结构层次越低;系数越小,消费结构层次越高。 5.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如果消费结构更合理,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恩格尔系数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 6.消费结构与消费观念: 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消费观念的变化,而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三、绿色消费的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 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性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优质课)

课题高一政治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学科政治教师李华 课标要求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1.3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 教材分析 第一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指出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二目:消费的类型,按照不同标准,消费有两种分类法。了解恩格尔系数及其变化说明的问题。本框主要是介绍消费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消费虽然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问题,但他们对此却很少作一些理性的思考。从深层次讲,本课时涉及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物价涨幅等宏观经济的关系,所以通过课前建构知识,课上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感悟现实,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乎国计民生,为下一框题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集中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2、能力目标: 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课型新课型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设置情景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时间备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设置三个人物事件故事,作为该课的主线。通过图片展示,吸引学 生的注意。导出消费类型。5分钟 注意控制课堂 纪律,如果学生 表现冷淡,要从 中给予提示,调 动气氛。同时做 好学生活动的 点评。

示范教案(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从容说课 消费是多彩的,拮据的人们精打细算,透露着精明,宽容的人们自如优雅,显示着潇洒。“多彩的消费”这一课,在结构上包括“消费及其类型”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两部分,分别回答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的类型有哪几种、什么是消费结构、与消费结构变化相联系的恩格尔系数是什么、有哪些消费心理、怎样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等问题。 由于消费是学生们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特别熟悉的话题,本课教学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结合自身、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在社区的实际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消费心理的种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2.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在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在学习“消费的类型”时,由于以交易方式划分的这几种消费类型学生并不陌生,所以重点是引导学生发掘它们之间的差别。以上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因此,在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案(必修1)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 (2)恩格尔系数a (3)消费的类型b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及其影响的消费行为b (2)做理智的消费者c 消费及其类型[学生用书P8]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1)当前收入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3)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消费类型 (1)当今,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2)按照消费的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b)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

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知识拓展 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1)含义: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参数。 (2)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100%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消费结构越完善合理、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3.消费的类型(b) 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种消费类型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3多彩的消费(教学案).doc

专题03多彩的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2)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非常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3)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2.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拓展提升】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

仿效性重复性盲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 从众消费心理 目性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不可取 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求异消费心理标新立异端: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 得提倡 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夸耀性盲目性 不应提倡 符合实际,讲究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求实消费心理 实惠大力提倡 【特别提醒】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要求注意点 ①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意义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 与自己的经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②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 济承受能力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费 相适应消费③与勤俭节约是一致 的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坚持从个人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要避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避免盲从,理性消 的生活实际免情绪化消费③物质消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费 需要出发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②核生活质量 ①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身心 保护环境绿色,消健康②有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5R心:可持续性消费③与贯 费质量,生产绿色环保产品③有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 是一致的 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轮复习学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案 班级学号姓名面批:二次批改时间: 【高考考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2、消费行为 【课前预习案】 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 2、主要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和前提。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 如何影响? 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二)消费类型: ①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②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③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点拨】对于消费者偏爱何种消费方式,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具体分析,避免盲从;对于贷款消费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不同的消费方式有不同特点和适应范围。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特点:消费结构不是,它会随着的发展、的变化 (3)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 ②变化影响: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2)(注意三个避免) (3)(注意掌握:绿色消费的含义、核心、特征)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时了吗?) 【体系构建】 【预习检测】B层 1、(2012高考重庆卷28)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 由图8和图9可知 A.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电影票价偏低 B.人均电影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C.相对票价越低,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 D.人口数量越多,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 2、(2011北京卷)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3、(2012高考海南卷9)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多彩的消费》word学案

复习学案:1.3 多彩的消费(必修1) 【目标导航】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2)主要因素 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加居民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调节收入差距。 ②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稳定物价。 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一般意义上): 2.消费的类型

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要点名师透析】 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例题2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C 例题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本课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知识,同时是对前两课关于商品和价格知识的提升,又为后面学习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消费原则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在学习“消费心理”时,可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深入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增强比较和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心理3.消费原则 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全市属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教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1.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2.伴随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会不断提高。(×) 3.在求异心理引导下的消费往往是不正确的。(×) 4.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消费结构越完善,消费水平越高。(√) 5.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6.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1.“70年代吃肚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上述观点是通过________来说明________。() A.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B.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 D.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答案 B 2.小李在2019年春节前买了数码相机等礼物,租了一辆小汽车回老家探亲访友,并用按揭付款方式购买了高清彩电。下列正确反映小李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A.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B.高档耐用品消费、抑制消费、贷款消费 C.钱货两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 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 A 3.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如果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则该家庭() A.生活水平处于较低层次B.消费结构亟待改善 C.处于小康到可转型阶段D.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 D 4.今天,“定制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简单而时尚的生活方式,为了追求个性,不少消费者喜欢对手机进行换壳和装饰、自己动手设计鞋子的颜色和刺绣花样等等。这主要体现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答案 B 5.“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 C 6.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人教版必修一3.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

高一政治(课前双基预习案A) 课题:3.1消费及其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国家应该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理解恩格尔系数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弓I导学生有计划的消费,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__ 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当 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_ ,消费量就越小。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 加________ 。 ②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_________ ,那么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 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_________,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 消费水平________ 。 (2) 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_____________ 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_____________ 。 【易错提醒】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除了收入和物价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消费环境、国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对居民消费水平都有重要影响。 2?消费的类型 (1) 按消费的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 口租赁消费。 (2) 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_____________ 口享受资料消费。 【易错提醒】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以自身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为基础,是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方式。贷款消费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内需。 3?消费结构 (1)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_______ 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 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_________ 的发展,_________ 的变化而变化 (3) ___________________ 恩格尔系数: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 称为恩格尔系数 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易错提醒】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量在降低。 四、【课堂练习】 读下图“某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据此回答1?2题。 1 ?该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其直接原因应该是。()学.. A.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B.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C.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D.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从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 9K7.2 元刀14.8% 其中 1同比增詁 交通和通依支出842.5 A1S.6%文化抿乐服务支出旳(11元 衣着支出6J3.3 兀23.1% 居仕支出4419 7E20.7%家庭设备川晶则 绣支出 弼0元233% 住蜩B支出 车辅使用燃料 及零配件支出89,2 元79,2% 团体旅游支出60 J元刀52,5%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某市搭民人均消费支出 C?社会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 D.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缩小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②消费量就越大。因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③稳定增长,增加④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会⑤加大;反之,人们会⑥节制当前消费,以备不时之需。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⑦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⑧提高。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⑨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⑩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温馨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和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2.消费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按照消费的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的消费特点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分开;劳务产品的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按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

逐渐增加,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温馨提示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条下,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我们目前消费的主要方式,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所有权以及相关责任发生转移。租赁消费,该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变更的是一定时间内商品的使用权。3.消费结构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温馨提示恩格尔系数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相对量,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总支出的量。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

[多彩的消费ppt]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精品教案

[多彩的消费ppt]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精品教案 【--述职报告ppt】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1、影响消费的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亦然。 (这里讲的物价水平是指宏观物价。) (思考: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思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呢? + 转变观念?)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钱货两清的消费: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这种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注意: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主动检查商家的营业资格,索取发票,为维权保留保留依据。) B、货款消费:一次性付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这种消费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注意:贷款消费除了包括到银行贷款,也包括赊帐、打白条等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现有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未来的消费负担,要慎重考虑未来的收入水平。) C、租赁消费: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租赁消费的适用情形: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又不划算的。

《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并正确评价四种消费心理,正确理解理智消费者应该坚持的四个消费原则。 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设置情景,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谈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节约和绿色的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养成适度消费。 其次,现在学生生活在越来越美好的时代,要注意勤俭节约和艰苦作风的培养。 教学同步教学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和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的内容。走进经济生活与大家息息相关,在了解《神秘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后,掌握如何理性对待消费对中学生有积极的意义。

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标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 难点:“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是难点。 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刚接触高中政治特别是经济生活,前两课是商品货币价格知识点相对比较难上手,而多彩的消费刚好是个转折点,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本界学生大部分是较低的分数录取的,但是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政治思维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所以学习过程中难中有易,易中有难。 教学策略: 情景演示法,举例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考政治一轮考点解析学案:专题多彩的消费

【2015考纲解读】 1.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消费心理 (5)消费行为 【高考预测】 1.根据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国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等措施提高人们生活消费水平 2.运用消费结构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及其与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的关系 3.从消费类型、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来分析当前的消费热点问题,明确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 【2014高考在线】 1.(2014高考安徽卷3)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可知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数量会减少,①和②都是需求曲线,但①反映的是需求量向右移动,表示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②反映的是需求量向左移动,表示需 2.(2014高考江苏卷5)“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 2013 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截至 2013 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 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 ,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 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 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 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 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3.(2014高考大纲卷2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 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4.(2014高考江苏卷6)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5. 4% ,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一、课程简介 1、课题: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第一课时——《消费及其类型》 2、教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 3、课型:常规课 4、授课时间:45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以及租赁消费时商品所有权和 使用权的变化。 (3)、理解贷款消费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待贷款消费。 (4)掌握恩格尔系数变化对家庭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物价飞涨的突出典型,引出物价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以及通过给小A同学支招,导出消费的类型。 (2)、图表比较法:采用图表方式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进行直观的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本节教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审视我们日常的消费,吸收理性消费的理念,并为下节课的《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下铺垫。 (2)、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的含义 难点:贷款消费 四、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与教师课堂讲解相结合 五、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等知识,那么同学们,当你有了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你会干什么?也就是当你有了钱,你会干吗?买东西,也就是消费。对,那么这节课,我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消费的有关知识。马上就元旦了,家家户户又得买新的日历了,下面就让大家看一个关于“日历变迁”的视频,同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日历的变化?(插入视频)提问:是什么导致了日历的变化?

《消费及其类型》课堂教学设计

《消费及其类型》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及消费类型。本节课的内容将从和同学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入手深入浅出,是对前两节课内容商品、货币、价格基本知识结构的提升;同时又为后面的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相关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基础。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上学期的学生,刚步入高中的学习,可能在认知和理解方面还有些不足,学习习惯上还没有适应。但是同学们在前面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商品、货币、价格的相关知识,对自己身边的消费现象也有很直观的感受,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也将利用同学们身边耳熟能详的消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的变动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类型;识记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及消费类型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我国的消费结构,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同学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做到理性消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变动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之

间的关系;消费的类型。 难点:恩格尔系数公式;贷款消费与超前消费的比较。 五、教学方法 1、情景探究xx 2、启发式 3、问题探究xx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揭开了货币的神秘面纱,了解了多变的价格,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多彩的消费。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的第17页。消费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消费之旅。同学们想想,从出生进医院顺产可能要花个3000元左右,如果是剖腹产那可能就得花13000左右了,可以说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和消费打交道。整个成长过程都和消费紧紧联系,进学校要交学费、生病了进医院要花上一笔、还有吃穿住用行都得消费。生老病死,消费是紧紧伴随着我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消费水平是在不断地提高,那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都有哪些呢?衡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消费都有哪些类型?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国庆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而在这天办婚礼的人也着实不少。老师的朋友也要结婚了,前不久几个朋友一起聊天,听到她说她的老公买了一对钻戒,卖家呢还送了她一套婚纱,我们其他几个在那里真是羡慕又为她感到高兴。高兴之余我也不禁想到结婚三大件的历史变革,所谓“结婚三大件”其实就是结婚必需品。这个名词是在70年代出现的,当时就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80年代三大件变成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90年代,电脑、摩托车(电话)、空调。21世纪,结婚“三大件”也升级换代成了房子、车子和票子。不难看出,结婚三大件反映了我国消费水平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方向发展。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