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毛笔书法基础入门

楷书毛笔书法基础入门
楷书毛笔书法基础入门

楷书毛笔书法基础入门

楷书毛笔书法欣赏:

楷书毛笔书法1

楷书毛笔书法2

楷书毛笔书法3

楷书的书写技巧:

中国书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为丰富的笔法技巧,每一种用笔都有它的专门名词和内涵。写楷书的笔法就极繁多,如抢笔、顿笔、蹲笔、挫笔、衄笔、折笔、转笔、翻笔、绞笔、行笔、驻笔等等。

抢笔:指入笔前笔锋不落纸而作折势的一种下笔前的准备动作。

顿笔:指笔锋下按时,受下按时的压力垂直落纸之后,受到纸面的阻力,使弹性的笔毫不断地压铺在纸面上,达到一定的深度,成顿笔状。顿笔力度要恰当,如果过重时,笔毫铺得过多,时间长,就会出现点画肥滞。

蹲笔:运笔如顿笔,然而力度轻于顿笔,按时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运笔也比顿笔快。

挫笔:指顿笔后略提起,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多用于笔画的转折处。

衄笔:笔锋去而逆回。

折笔:指笔锋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逆返。折锋可以方折,也可圆折。方折则出现方棱,圆折则不露锋,成为圆转。

转笔:指笔锋回旋。回旋时藏锋不露棱角,不露笔锋。

翻笔:指笔锋在第一笔势未尽时,即趁势翻转到第二笔,从横画转到竖画。

绞笔:指笔锋绞动。

行笔:指笔毫正在向前运行。

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动,笔锋着纸,停以取势。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完整版)毛笔字基本笔画入门

、永字八法 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 提出)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 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努,竖为 努,用力也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 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左下 为掠,如篦之掠发啄,右上为啄如鸟之 啄物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 开张也 、横的写法

1、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向 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 4、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竖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两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 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 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 第二周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五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毛笔书法草书作品图片

毛笔书法草书作品图片 篇一:毛笔行草书法欣赏 篇二: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中文名:王羲之国籍:中国主要成就:书法民族:汉族《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代表作品: 公元303年,一作321帖 出生日期: 年所处时代:东晋公元361年,一作379称号:书圣 逝世日期: 年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XX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

毛笔字基础教程 学写毛笔字(一)楷书

毛笔字基础( 一) 一、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三、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四、讲解“一”字写法(黑板示范) (要点:中锋运笔、逆锋起笔、行笔、回锋收笔)画行笔线路 横法: 五、练习写“一”字注意:(逆锋起笔、按、行、提笔、顿、回 锋收笔等要领)逐个手把手指导。 六、作业:“一”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二) 一、小结“写一”字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要领 (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讲解) 二、练习写“一”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出示范字“三”,讲解并示范。 “三”字的三横长短、间架结构。(黑板示范)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三”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三)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三”字,指出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缺点加以练习改正。 三、学写“悬针竖”,掌握要领。 竖法:(悬针竖

悬针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慢慢提笔收起,使笔画呈“针”状。 四、写“十”字,黑板示范。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十”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四)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十”字,特别是“悬针竖”的笔法要 领,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作业中的缺点进行练习改正。 三、学写“垂露竖”,掌握要领,写“土”字。(注意间架结构)

(垂露竖) 垂露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收笔回锋上提。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土”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五) 一、复习写“土”字,特别是“垂露竖“的笔法要领,指出学 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针对性练习。 三、学写“短撇”,掌握要领,写“千”字。

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硬笔书法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竹片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的。而硬笔书法的瘦硬特点,使硬笔线条能产生一种动势,由此展示出硬笔书法的审美特征。下面带给大家的是140字硬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希望你们喜欢。 140字硬笔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1、硬笔书法分类特点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

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硬笔书法的特点,主要是与毛笔书法相比较而言的。 一、由于硬笔笔尖的材质比较硬,它的线条变化没有软笔,毛笔变化大。 二、由于一般使用的硬笔,是以钢笔、圆珠笔、铅笔等为主,所以线条相当于毛笔来说要细微得多,所以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笔的小楷还要小。 三、由于笔的材质的缘故,硬笔比毛笔易控制。 2、硬笔书法注意事项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一、一定要学以致用。在平常的书写中运用所学的写法,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可以将所学到的写法,逐步转化为自己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平时多动笔,“动笔有益”。 二、选择好的字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择的字帖本身就不好,那可能会令误入歧途,越练越糟。对于毛笔书法字帖,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任何古人的字帖都可以选择;选择硬笔书法字帖时,则应以

少儿毛笔书法的入门学习

少儿毛笔书法的入门学习 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技法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irS深圳书法网,深圳书法培训网 第一节执笔法 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irS深圳书法网,深圳书法培训网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据已故的着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2)。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三、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在桌面上或枕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 悬腕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毛笔书法初学者入门大全》自学如何写好楷书

书法入门 第一,挑选合适的笔墨纸毡 工具:毛笔、砚台、墨水(一得阁牌)、印章、印泥(用水印泥,不要用油印泥)、毛毡、镇纸、字帖、宣纸。(一般练字基本上都是如此) (一)毛笔: 【毛笔种类】 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如:长流、如意,适合初学的人使用。 笔用中号笔大小合适,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初学者买狼毫或兼毫。狼毫笔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发笔: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的胶质泡发。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笔管裂开 掭笔:在砚台边上捻转笔锋,使笔锋顺拢

洗笔: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洗去。把笔放在毛边纸上吸去水分。把笔吊在笔架上晾干。 (二)墨: .墨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是燃烧松枝取其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牛皮胶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烟墨: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烧之烟,加皮胶、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好墨的特点: ●质细:指墨没有杂质,结构紧密。 ●胶轻:墨中配入之胶质适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声清: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不粗浊。 研墨: 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三)纸: 1.木浆纸:宣纸、棉质。 2.竹浆纸:毛边纸、元书纸。 3.宣纸:拉力较强、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 初学者用纸选用毛边纸(黄色有“米”字格的,看起来像手纸,中间还夹杂草),毛边纸论“刀”卖,一刀大概有80~100张,便宜又多,很适合初学者练习宣纸要选用熟宣,理由有两点:价格便宜,吸墨性强,书写时墨汁不会洇开,初学者容易把握。初学者书写时可用粗糙的那一面,摩擦力比较大,好运笔。 (四)砚: 又称砚台、砚池,砚的质地要细腻,才能发挥墨的效用。一般石质为主。 1.三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平时可采用台湾西螺所产的「螺溪砚」。 2.使用及保养: ●避免砚台表面磨损。 ●书写完毕,将砚台上的残墨与墨渣清洗干净。 ●加上盖子,以防止污染。 安砚:把砚台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练习书法的一般步骤: 浸润毛笔。用纸巾将毛笔上的水吸干。(不要用力拽毛笔的毛)。将墨水倒入砚台里。铺毛毡 用毛笔蘸墨并将毛笔在砚台边上舔干。将宣纸铺在毛毡上。(注意要放平) 将镇纸压在宣纸上。(压一边即可) 打开字帖,翻到你所要写的那一页 握笔。在宣纸上着笔

[毛笔书法作品] 毛笔书法作品行书欣赏

[毛笔书法作品] 毛笔书法作品行书欣赏 毛笔书法在我国许多书体,它们各有特色。那么,关于毛笔书写的书法字体,你欣赏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毛笔书法的作品图片欣赏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1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2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3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作品图片5 毛笔书法的介绍 毛笔书法现在一共有六种书体,即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和马书体六种书体书法。判断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通过字体的线条,流畅性,还有整体性。中国是书法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使用毛笔的国家。我国毛笔书法家层出不穷,像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王铎,柳公权,以及近代的沙孟海,启功,刘惠浦(在世)等,这些文学雅士都是功力高深的书法大家。毛笔书法艺术需要我们后一辈发

扬光大,我们需要努力。 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古往今来,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已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例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日常工具等种类繁多。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过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变”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书家摒弃文字的语言性,树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当然不仅是这些),可以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这一点必须引起书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猜你感兴趣: 1.励志毛笔书法 2.楷书书法作品欣赏大全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1]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 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 年 主要成就: 书法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帖 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 导航目录 请点击标题进入 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 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 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 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 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 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 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 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 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 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 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 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臵,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

毛笔字基本笔画入门

一、永字八法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提出) 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 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努,竖为努,用力也 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 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掠,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 啄,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 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 一、横的写法

1、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向 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 ?4、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 提边行笔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二、竖 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一.王羲之 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 名: 王羲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 作379年 主要成 就: 书法 代表作 品: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 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 代: 东晋 称号: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

毛笔书法基础教程

毛笔书法基础教程 余海舟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优秀的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以恭敬、谦卑的态度,以真诚心把我们所学到的点滴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对於恢复中国灿烂的文化,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现将如何学习书法的方向目的、具体计划、注意事项,报告如下: 一、学习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我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在书法练习中,培养同学们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落实《弟子规》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等。 3、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承传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国粹,渗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确立“学习书法先学做人” 这一教学圣训。 4、培养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奠定楷书基础,以《弟子规》的做人准则和书法实践真正的统一结合。

5、实行讲练相结合的原则,讲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 二、学习计划: 1、介绍文房四宝以及正确的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等) 2、藏锋与露锋的用笔法则。 3、方笔与圆笔的运用。 4、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一)点(竖点、提点、撇点)。 5、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二)横(长横、短横、左尖横)。 6、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三)竖(垂露竖、悬针竖)。 7、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四)撇(斜撇、长撇) 8、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五)捺(平捺、斜捺) 9、回顾并结合所学笔划练习有代表性的独体字。 10、练习 11、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六)折(横折、竖折) 12、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七)提 13、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八)钩(竖钩、斜钩、卧钩、横钩、竖弯钩、横折钩) 14、组合笔划练习独体字 15、总括颜真卿楷书笔法,得出以下三种结论:⑴中锋与偏锋并用,应以中锋为主。⑵藏锋与露锋,应以藏锋为主。⑶方笔与圆笔并用,应以方笔为主。

好看的楷体字书法作品图片

好看的楷体字书法作品图片 楷体字的书法字体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与特色风格,对我国书法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如今,一个好看的楷体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下面是整理的好看的楷体字书法作品图片。 优秀的楷体字书法作品欣赏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从狭义讲,书法一般多指后世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1、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盖与郑伐许、郑伯伐许之书法同矣。” 2、文字的书写艺术。亦指书法作品。 《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宋钱勉《钱氏私志》:“元章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作诗的从古也没有这好的。又且书法绝妙,天下没有第三个。”周扬《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书法作为一门中国独特的艺术,我们应该重视它。” 3、指汉字形体。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壹贰叁肆等字》:“至如秦汉碑,惟一二三书法不同。” 4、措辞方式。 吕叔湘《<通鉴>标点琐议》:“《通鉴》书法,‘夜’一字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字连下读,‘夜’字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字不断,意为‘趁夜里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 名: 王羲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 作379年 主要成 就: 书法 代表作 品: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 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 代: 东晋 称号: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

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各体皆精,被奉为“”。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草书《初目贴》、正书《》、《》最着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行书《》、《》、《》、《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毛笔书法基础入门:读帖的方法

毛笔书法基础入门:读帖的方法 读帖,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说读,并非出声去读,而是“观” 之意。即在临帖之余,或临帖之前,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去临习。宋代黄庭 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 人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能够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读帖能提升我们的艺 术分析、鉴赏水平和修养。清蒋骥《续书法论·临古》中亦曰:“即 此能够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念此,而徒求形式,则不足与论书。”当然,学书者“读帖”不光是领略其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 书法的角度去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意境。下面我们介绍读帖的方法。 读帖的方法 一欣赏式 “帖教人看,不教人摹。”(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书张芑堂 论书》广义来说,这里的看,很显然是教学书者对优秀碑帖势必要实 行欣赏、揣摩、感受,从而达到能心领神会。书法欣赏与绘画欣赏不 一样,它没有绘画的具象,是借文字符号的挥写,创造具有生命的艺 术作品。我们欣赏时,有种模糊性。“就欣赏者来说,则是以象观意,从象味意。不是具象,却有生命,看是抽象,却有意味。形象若具象化,意味就丧失。意味只在抽象中。”(当代·陈方既《书法创作意象》)如果我们养成经常读帖的习惯,久而久之便会领悟原范本的气息、格调、韵味、章法、情趣、意境等。 二分析式 对于学书者来说,分析式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它要求学书者要 对原帖中的一点一画实行理性的分析研究,要对其外在形式和内在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xx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xx(xx)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xx)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xx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xx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

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xx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此处摘选他的《落花诗帖》,诗书并美,珠联璧合,让我们欣赏到往昔“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儒雅韵致。 7.xx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词章开创了“豪放派”先河。 其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8.xx 史笔遗恨丹青永纪。北宋著名的误国之君。但他自幼酷爱书画,并为之终生探索实践,却成了中国书法史上无可代替的杰出人物。佶擅=绘工笔花鸟,风格写实缜密,并由于他的倡导,使宋代工笔花鸟画登上了艺术最高峰。他出入黄庭坚书法,自创了一种瘦劲硬挺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历代传摹不衰,还打入了当今的电脑字库。他兴办国家级画院,开了公办画院的先河;他主持编撰了“宣和书谱”。使许多重要的艺术资料得以保留。 柳公权,778年生,865年逝世,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书法家。字诚悬。宪宗元和初进士,累拜侍书学书、工部侍郎、太子少师,后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河东郡公,故又称柳河东。楷书尤知名。书法结体劲媚,自成一家,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能很好地总结晋至唐以来楷书书体变化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