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抽签方法合理吗作业

第4课时:抽签方法合理吗作业
第4课时:抽签方法合理吗作业

第4课时:抽签方法合理吗 (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基础练习】

1、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个,她从中随机抽

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A.B.C.D.

2、一个盒子内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个球,其中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小明摸出一个球

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A.B.C.D.

3、如图,如将飞镖投中一个被平均分成6份的靶子,则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4、如图,随机闭合开关S1、S2、S3中的两个,则能让灯泡?发光的概率是.

5、一副普通扑克牌中的13张黑桃牌,将它们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出

的牌点数小于9的概率为.

6、小强和小华两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随机出手一次,则两人平局的概率为.

7、一家医院某天出生了3个婴儿,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相同,那么这3个婴儿中,出现1个男婴、2

个女婴的概率是__________.

8、动画片《小猪佩奇》风靡全球,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现有4张(小猪佩奇)角色卡片,分别是A佩奇,B乔治,C佩奇妈妈,D佩奇爸爸(四张卡片除字母和内容外,其余完全相同)姐弟两人做游戏,他

们将这四张卡片混在一起,背面朝上放好.

(1)姐姐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恰好抽到A佩奇的概率为

1

2

(2)若两人分别随机抽取一张卡片(不放回),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姐姐抽到A佩奇,弟弟抽到B乔治的概率.

第3题第4题

9、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李强从布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王芳在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这样确定了点M的坐标(x,y)

(1)画树状图或列表,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

(2)求点M(x,y)在函数y=x+1的图象上的概率.

10、如图,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中,指针位置固定,三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且分别标有数字1,2,3.

(1)小明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

(2)小明先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接着再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再次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求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

【灵活运用】

11、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其中红球2个

(分别标有1号、2号),黄球1个,从中任意摸出1球是绿球的概率是.

(1)试求口袋中绿球的个数;

(2)小明和小刚玩摸球游戏:第一次从口袋中任意摸出1球(不放回),第二次再摸出1球.两人约定游戏胜负规则如下:

你认为这种游戏胜负规则公平吗?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请修改游戏胜负规则,使游戏变得公平.

完成时间:_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第6课儒林外史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儒林外史 时间:40分钟满分:41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 县尊(县官) 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 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 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 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 D.掼(扔) 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 答案 A 解析落后:后来;县尊:对知县的尊称。 2.下面根据情节概括的人物性格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赴京巴结李给谏,考取教习——热衷功名 B.惊闻潘三被抓,怕牵连,拒相见——人情冷暖 C.攀高结贵,匡超人停妻再娶——爱慕虚荣,薄情寡义 D.长安路上遇牛布衣,吹自己贬马纯上——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答案 D 解析应为“恬不知耻,忘恩负义”。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下文“也造就了……”,可知前后主语是一致的,应是“这其中尺度的把握”,可排除C、D两项。A项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A项。故选B项。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时作业及答案

11 蟋蟀的住宅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面画上“”。 毫.(háo hǒo)米慎.(zhēn shèn)重挖掘.(jué jüé)倾.(qīnɡ qínɡ)斜 抛.(pāo páo)出优良.(lánɡ liánɡ)搜.(suō sōu)索布置.(zhí zh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lín shí xuǎn zé dì zhǐ yōu liánɡ ()()()()() dònɡ xué kè tīnɡ wò shì zhuān mén qián zi ()()()()() 三、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躲避隐蔽)所藏身。它们的(躲避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珍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谨慎)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暖和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舒适)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蚂蚁的巢xué()一般xuǎn()zé()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客tīng()和wò()室宽敞明亮,wèi()生间干净整洁,尤其是lín()时设置的小书房环境liáng()好,能让我zhuān()心读书。 二、词语综合运用。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1. 构成“蟋蟀”一词的两个字都带有“”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都和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一课一练课时作业暑假作业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一课一练课时作业暑假作业 第1课时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填一填。 1、食品超市有85箱饮料,上午卖出26箱,下午又运来18箱,超市现在有[ ]箱饮料。 2、一辆轿车2小时行驶144千米,5小时能行驶[ ]千米。 3、计算78-33+15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15×200÷100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 ]往[ ]的顺序计算。 2、比一比,谁最快。 - 97 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4、脱式计算。 136+72-143 40×16÷8 328÷8×19 246-187+121 52÷4×17 630—198—35 5、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4节车厢一共装煤228吨,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列火车有18节这样的车厢,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运煤多少吨? (2)小明5分钟跑了40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9分钟能跑多少米? 第2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1、在 里填上“>”“<”或“=”。 27——76 345÷15×—17+2 366÷6×—13×6 144÷12÷÷11+18 2、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1]甲;乙; ? [2]苹果; 香蕉; 每箱36千克 每箱40千克 ①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 ②香蕉比苹果重多少千克? 3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2]14 × 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380—120÷15 150×50—25×5 5、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1]275与25的积比它们的商多多少? [2]100减去72除以8的商,差是多少? 6、解决问题。 (1)火车8小时行驶600千米,汽车5小时行驶230千米,火车平均每小时比汽车平均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 O (2)亮亮读一本童话书,前6天每天读12页,后4天每天读18页才读完,这本童话书一共有多少页? 第3课时 第1、2课时的综合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作业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单元课时作业题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3、尝试完成第4页第一题。 4、读一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5、练习设计: (1)读出下面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 35和350000 读作:和 3006和读作:和 350和读作:和 3060和3060000 读作:和 (2)填空 480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读作 .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 万位的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3)读出下面各数 24000 读作 读作 3 读作 1065385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第二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 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又对又快?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 三千零八十万写作: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 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小组里交流) 3、 4、练习设计: (1)写一写 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 比59999多1的数是(),比59999多1万的数是()(2)连一连 六千五百零二百 六千零五万二千 六千万五千零二十 六千零五十万零二 (3)写出下面各数 1、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四千零八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千万零二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百二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8.4抽签方法合理吗教案(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8.4抽签方法合理吗教 案(新版)苏科版 8.4 抽签方法合理吗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研究分析,澄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2.通过具体情境了解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 3.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运用概知识解释游戏是否公平合理,能设计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能设计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回顾 1.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________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_________事件;它们通称_________事件;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的事件叫_____事件. 2.无论是试验的所有可能产生结果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具备哪几个特征的试验结果才具有等可能性? ①在试验中发生的事件都是______事件; ②在每一次试验中有且只有_ 个结果出现; ③每个结果出现机会___________. 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探索活动 用抽签的方法从三名同学中选一名去看电影,事先准备三张相同的纸条,并在一张纸条上画上记号,其余2张不画.把三张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摇匀,然后让三名同学去摸纸条,摸到有标记的纸条的那位同学将被选中.这种抽签的方法合理吗?计算中签的概率. 拓展交流: 若用抽签的办法从3名同学中选两名去看电影,这种办法公平吗?

你认为此种抽签方法合理吗?为什么? 小结:抽签虽然有先有后,但是先抽的人和后抽的人中签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例1小明和小丽两人各掷一枚骰子,如果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是奇数,小明得一分,否则小丽得一分,谁先得十分,谁就得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游戏公平又有怎样的认识? 你对本节课的知识还存在哪些疑惑吗?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时作业练习题全套

13 猫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猫整天那么无yōu()无lǜ()。它的性格有些古怪,有时候很tān()玩,在外面玩一天一夜不回,有时候 又是那么尽zhí(),一连几个钟头也要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解闷.(mèn mēn)开辟.(bìpì)屏.(bǐng píng)息凝视三、填一填。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和它满月时的()。

【答案】 一、忧虑贪职 二、(mèn√)(pì√)(bǐng√) 三、性格古怪可爱、淘气 14 母鸡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tǎo yàn hěn dúchénɡjìjǐnɡjiè ()()()() 二、形近字组词 侮()讨()雏()掘() 海()付()雄()倔()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厌()理由()反抗()啼叫()细声细语()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2.防敌袭击和侦察的警卫措施。是战斗保障的内容之一。 ()

3.堤岸旁边的田地。() 4.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 5.预先准备。() 【答案】 一、讨厌恶毒成绩警戒 二、(侮辱)(讨厌)(雏鸟)(发掘) (大海)(付出)(英雄)(倔强) 三、(厌恶)(原因)(抗争)(鸣叫)(轻声细语) 四、1.细声细气 2.警戒 3.田坝4.可恶 5.预备

第二课时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是()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老舍 B.丰子恺 2.课文以作者的()变化为线索,(A,空间B,情感)由对母鸡的()转变为(),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二、动脑筋,找伙伴。 嗅啼嘶吼嚎啸鸣叫 狼()鸡()猿()狗() 虎()狮()马()鸟() 三、我会选择修辞方法。 拟人比喻夸张反问设问 1.下蛋的时候,它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就是聋子也会被 它吵得受不了。()

(抽样检验)抽样方法教案

新课程创新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一 教材:苏教版必修3 模块:统计 内容:简单随机抽样 设计时段:一课时 学校: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设计者:陈亮

设计思想: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统计的思想。 通过“游戏”引入抽签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性和等可能性,由实际操作的步骤总结出抽签法的方法步骤,再继续设疑引出随机数表法,让学生感知学习随机数表法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随机数表法与抽签法的不同之处与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统计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在初中统计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本节内容介绍了统计的第一种方法,教材的重点应是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难点是统计的思想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具体实例的过程,掌握用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统称“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方法。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掌握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步骤,了解随机数表法的制作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抽样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思想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现实生活和其他科学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会用数学的眼睛看问题。 教学重点: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2、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教学难点:随机数表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与自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号签若干个,纸盒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提出问题 1、为了知道汤的味道如何,你会怎么做?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第四单元 13.花钟 1.看拼音,写词语 xiū jiàn zǔ chénɡ kūn chónɡ shānɡ xīn biǎo shì ()()()()() 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鲜花()争()斗()含笑() 芬芳()欣然()依次() 参考答案 1.xiū jiàn zǔ chénɡ kūn chónɡ shānɡ xīn biǎo shì 修建组成昆虫伤心表示 2.温度湿度光照 3.鲜花(朵朵)争(奇)斗(艳)含笑(一现) 芬芳(迷人)欣然(怒放)依次(开放) 1.用“√”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燥(zào zhào) 灼(zuó zhuó) 雅(yá yǎ) 吻(wěn wén ) 组(zǔ zhǔ) 内(nèn nèi)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花蕾()的小喇叭()的笑脸()的蔷薇3.连线 牵牛绽开笑脸 蔷薇从梦中醒来

睡莲吹起小喇叭 万寿菊在暮色中苏醒 烟草花含笑一现 昙花欣然怒放 4.分别写出第1、2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燥(zào√) 灼(zhuó√) 雅(yǎ√) 吻(wěn√) 组(zǔ√) 内(nèi√) 2.淡雅紫色美丽艳丽 3.牵牛绽开笑脸 蔷薇从梦中醒来 睡莲吹起小喇叭 万寿菊在暮色中苏醒 烟草花含笑一现 昙花欣然怒放 4.第1自然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 第2自然段: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14.蜜蜂 1.看拼音,写汉字。 mì fēnɡ biàn rèn zǔ lì kuà jìn bāo kuò ()()()()()

2020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课时作业及答案

2020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课时作业及答案 Unit 1 Part A 第一课时 一、听录音,判断听到的单词与所给的图片是(T )否( F )相符。 ()()()()() 二、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 1. A. I have a new room. B. I have a new classroom. 2. A.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B. Really?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3. A. Let’s go and see! B. Let’s go and play! 4. A. —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 B. —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desk. 5. A. What’s in your desk? B. What’s in your classroom? 三、听录音,给句子选择相应的汉语翻译。 1. A. 你的教室里有什么? B. 你的新教室里有什么? 2. A. 我的铅笔盒在哪里? B. 我的铅笔盒在这里。 3. A. 我们有一间新教室。 B. 我有一间新卧室。 4. A. ——我的钢笔在哪里?——在你的书包里。 B. ——我的钢笔在哪里?——在你的书桌上。 5. A.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B. 我们一起去玩吧! 四、英汉互译。 1. 一间新教室________________ 2. 我的画________________ 3. 在窗户附近________________ 4. Where is it? ________________ 5. Let's go and see! 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练习题 第9课《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第二课时 一、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将晓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快要天亮。 迎凉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指华山。 五千仞岳指黄河。 摩天远眺南方。 南望指宋朝的军队。 王师指碰到天,形容极高。 三、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用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之情,

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第三课时 一、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二、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cháo zhāo)着父母,她挥了挥手。虽然有些眷(juàn jüàn)恋,但她还是下定决心去偏远地区工作,以锻(düàn duàn)炼自己的意志。 二、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拟定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2019最新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4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选择题 1.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造,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产……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土地、庄稼、房屋、机器等都是物质财富,而这些物质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符合题意。A、 C、D不符合题意。 2.有人曾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于是,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束含泪的烛光……”这告诉我们( ) ①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②历史是无数个人不断创造的结果③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不选。题干“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说明历史是无数个人不断创造的结果,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本身说法不对。 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③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简单归咎于个人”,既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也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干出的业绩来”,体现了社会实践具有历史性。由此可见,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③表述错误。 4.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决定作用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语文园地五 1 凝结屯兵肩膀打仗 智慧葱郁楼阁宫殿 隐隐约约气魄雄伟 金碧辉煌神清气爽 2半帘花影月笼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近水远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福建厦门鼓浪屿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浙江宁波天童寺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浙江杭州西湖 3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 (1)m? sù xì jí (2)奇特神奇慢慢均匀 (3)乳白色藏青色灰蓝蔚蓝碧绿

这时,远处的天边,微成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 (4)好似——秋天的落叶好似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犹如——中午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烤得大地直冒烟。 (5)时间早晨中午傍晚象山的赞美 20古诗两首 1、zhāo cháo sha shě 2故人辞别孟浩然 广陵烟花君子 3 ×××√ 4诗人久久伫立江边,目送友人远去时的惆怅和留恋。 劝好友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清深厚的老友了。 6(1)一、二、万、千、七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1搭石 1俗语、平稳、平衡、间隔 起伏、涨潮、裤子、猛烈

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勤劳-懒惰、相对-相背、人工-天然、杂乱-有序 3每当……的时候……每当天黑的时候,路灯就亮起来了。 不能……也不能……排队出操的时候,不能拥挤,也不能推搡。 4略 5(1)上工-下工、前面-后面 (2)沙沙的声音、(哗哗的声音) 美妙的音乐、(抒情的音乐) (3)走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的动作和声音、人与自然和谐 6无名小花 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花坛里许多无名的小花开放了。远远望去,一簇簇,一丛丛,五彩缤纷。微风吹过,花儿摇曳着,像五颜六色的玛瑙在绿毯上滚动。这些不知名的小花,开在叶片细小的茎干上,朴实淡雅。这些花儿并不算大,却昂首向天,为的是得到阳光的沐浴,把更多的芳香带给人间。她们在百花的世界里,不孤芳自赏,不炫耀自己,只是默默地开放着。这些花并不为人所知,没有作家赞美,甚至没有人注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神舟”十号、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做 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 ②在巴黎大会堂的顶上,向东望去,是耸入云天 ....的埃菲尔铁塔,它孤零零地傲立在一片老城的中央。 ③他在刚刚过去的考试中,虽然有过短暂的低迷,但还是一鼓作气 ....完成了自己弱科“英语”的测试。 ④赤裸上身的舞龙者舞着龙在鞭炮中穿行,随即眼前炮光闪现,耳边爆竹响声惊天动地 ....,空气中烟雾弥漫,整个乡村沸腾起来。 ⑤杨利伟现在角色虽然变了,担子更重了,可他还和从前一样一团和气 ....,从不摆架子,经常挤时间给热心的航天“发烧友”回信。 ⑥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 ....的。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①②④ 解析③“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这与前面“短暂的低迷”相矛盾。⑤“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没有原则,贬义词。⑥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合语境。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第三个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航天科学家曾希望这种撞击会激起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片云,通过对它们扫描可以找到水冰的证据,但令大家失望的是,两次撞击后,没有发现任何云状物。 D.“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解析A项,滥用介词,主语残缺。应该删去“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D项,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时作业

4*火烧云 一、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t____ ____ào ____ūx____ 檀.木寺庙.恍惚.凶.恶 二、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ABB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恍恍惚惚(AABB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模一样(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会儿(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判断修辞方法,并仿写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火烧云很神奇。(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出现一匹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抽样检验)抽样方法教案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方法教案

新课程创新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壹 教材:苏教版必修3 模块:统计 内容:简单随机抽样 设计时段:壹课时 学校: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设计者:陈亮 设计思想: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统计的思想。 通过“游戏”引入抽签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性和等可能性,由实际操作的步骤总结出抽签法的方法步骤,再继续设疑引出随机数表法,让学生感知学习随机数表法的必要性,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随机数表法和抽签法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统计的第壹节课,是学生在初中统计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本节内容介绍了统计的第壹种方法,教材的重点应是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难点是统计的思想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解决具体实例的过程,掌握用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统称“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方法。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掌握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步骤,了解随机数表法的制作和思想; 2、过程和方法:初步感受抽样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统计思想和确定性思想的差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现实生活和其他科学中提出具有壹定价值的统计问题,会用数学的眼睛见问题。 教学重点: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2、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教学难点:随机数表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和自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号签若干个,纸盒壹个。 教学过程: 壹、情境引入 (壹)提出问题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8章 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 8.4 抽签方法合理吗》教案_11

8.4 抽签方法合理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实例的研究分析,澄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概率知识解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数学思考:通过实例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问题解决: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从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有趣与深奥;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直观教学、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魔术《那张牌消失了》 现在刘谦要邀请我们班中一位喜欢魔术的同学去观看他的现场表演,那么让哪位同学去呢?你能用数学的方法决定哪位同学去参加吗? 我们用抽签的方法: 事先准备三张相同的小纸条,并在1张纸上画上记号,其余2张纸条不作记号。把3张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然后让3名同学去摸纸条,摸到有记号纸条的同学,就能去观看刘谦现场表演,这种方法公平吗? 二、交流展示 抽签有先有后,如果先抽的人抽到了,后抽的人就抽不到了。可是,如果先抽的人没有抽到,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就大了?先抽的人与后抽的人中签的概率一样吗? 同学甲 同学乙 揭示课题:抽签方法合理吗? 三、互动探究 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各人中签的概率:

假设这3名同学分别记作甲、乙、丙,他们抽签的顺序依次为: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三张纸条中,画有记号的纸条记作A ,余下的两张没有记号的纸条分别记作B 和C 。 我们用树奖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依次抽签,一共六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是等可能 的。 ABC 和ACB 这两种结果为甲中签,P (甲中签)=1/3 BAC 和CAB 这两种结果为乙中签,P (乙中签)=1/3 BCA 和CBA 这两种结果为丙中签,P (丙中签)=1/3 总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抽签虽然有先有后,但是先抽的人和后抽的人中签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不必争着先抽签。 追问:若用抽签的办法从3名同学中选两名同学去看魔术表演,这种办法还公平吗? 结论:抽签的方法是合理的 延伸:你能例举一些生活中,我们用类似抽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实例吗?(抛硬币、划拳、掷骰子) 四、精讲点拨 例1:小兵与小欣两位同学同时抛掷二枚一元硬币,小兵说:“硬币落地后,若全是正面或全是反面,则我赢,反之,则你赢”(1)你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2)请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例2:我们儿时常玩的“石头、剪子、布”游戏是陪伴我们长大的一个传统游戏,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学生独立完成) 例3:甲乙两人掷两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规定掷出“和为7”算甲赢,掷出“和为8”算乙赢,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你能修改游戏规则,使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板演) 五、实战演习 1. 两人要去某风景区游玩,每天某一时段开往该风景区有三辆汽车(票价相同), 甲 乙 A B C 开始 B C A C A B C B C A A B AB C ACB BAC BCA CAB CBA 丙 结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 1、观潮 课堂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hai chao ling zhao xong yong fan gun guan chao shun xu ( ) ( ) ( ) ( ) ( ) ( ) 二、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若:A、如果,假如B、如、像C、你 (1)①若隐若现( ) ②求贤若渴( ) ③若是( ) ④若辈( )漫:A、水过满,向外流B、满、遍C、没有约束 (2)①漫天卷地( ) ②漫山遍野( ) ③漫谈( ) 观: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 (3)①天下奇观( ) ②观赏美景( ) ③走马观花( ) 四、选词填空。 宽阔宽广 (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传来传动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屹立耸立 (3)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课后作业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由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 (2)钱塘江不是传大的奇观么? 陈述句:

二、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人专用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2、解释“鼎沸”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求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堂作业 一、看拼音写汉字。 ran run jun ding ( )尽( )称平( ) 固( ) 二、补充词语。 涓涓( )( ) 滔滔( )( ) 皑皑( )( ) 帘帘( )( ) 蒙蒙( )( ) 咫尺( )( ) 三、请在下面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照片一( )山一( )河一( )事 一( )世界一( )雨一( )画一( )花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古代称八寸为咫,比喻距离很近( )。

9.1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第九章 概率的简单应用(教案) 9.1 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备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抽签的探索过程,感受抽签方法 2. 通过探索,由学生总结“先抽的人与后抽的人”中签 的概率是否一样 3. 探索和经验总结,抽签的方法是合理的 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某件事情。 学生举例: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事可以用抽签的方法来解决。 创设情境: 问题一:有一张电影票,小明和小丽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谁可以去看电 影,于是准备了两张相同的小纸条,一张上面是“去”,另一张上面是“不去”,谁抽到“去”,则这个人就去看电影,这种方法公平吗? 同学们很快可以给出结果:公平 问题二:我们用抽签的方法从3名同学中选一名去参加某音乐会。事先 准备三张相同的小纸条,并在1张纸条画上记号,其余2张纸条不画。把3张纸条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然后让3名同学去摸纸条,这种方法公平吗? 学生讨论: 提出质疑: 抽签有先有后,如果先抽的人抽到了,后抽的人就抽不到了。可是,如 果先抽的人没有抽到,后抽的人抽到的机会就大了? 先抽的人与后抽的人中签的概率一样吗? 有老师引导学生探索: 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各人中签的概率: 假设这3名同学分别记作甲、乙、丙,他们抽签的顺序依次为:甲第一,乙第二,丙第三。三张小纸条中,画有记号的纸条记作A ,余下的两张没有记号的纸条分

别记作和。 A A A A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依次抽签,一共六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是等可能的。 A和A这两种结果为甲中签,P(甲中签)=1/3 A和A这两种结果为乙中签,P(乙中签)=1/3 A和A这两种结果为丙中签,P(丙中签)=1/3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抽签虽然有先有后,但是先抽的人和后抽的人中签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不必挣着先抽签。 抽签的方法是合理的 课堂练习: 1.用抽签的方法从三名同学种选两名去看电影。这种方法公平吗?请说明 理由。 2.小明和小丽两人各掷一枚骰子,如果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是奇数,小明 得一分,否则小丽的一分,谁先得十分,谁就得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 平吗?(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 3.分别转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各转一次。 (1)求指针一次指向红色区域,另一次指向黄色区域的概率。 (2)请利用这两个转盘,设计一个对游戏双方公平的游戏。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课时作业

四年级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21×12= 185×25= 193×36= 128×98= 255×51= 653×88= 998×72= 236×39= 953×18= 259×64= 338×67= 126×39= 298×86= 665×99= 445×61= 二、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250×36= 330×90= 990×90= 550×59= 557×60= 450×86= 496×30= 870×65= 445×40= 355×60= 750×40= 680×75= 760×38= 250×40= 125×80= 三、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305×60= 408×58= 603×39= 803×35= 702×40= 101×33= 502×88= 803×33= 205×80= 404×50= 701×28= 905×23= 708×77= 308×42= 502×70= 四、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 (1)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9900。()(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3)136×11=1360+136=1496() (4)140×50积的末尾有两个“0”()

五、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240×50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2)因数末尾有“0”的简算是指()。 A.不要末尾的“0” B.末尾只写一个“0”” C.省去用“0”乘,但积的末尾还需添上“0”。 (3)740×80进行简算时,“8”应和()对齐。 A.0 B.4 C.7 3.生活中的数学。 (1)每节硬座车厢有118个座位,一列火车有15节硬座车厢,这列火车有多少个硬座座位? (2)一个坏掉的水龙头每分钟白白流掉168克水,15分钟流掉多少克的水?(3)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已知大号运动服每套145元,小号运动服每套128元。买两种运动服各需要多少钱?一共要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