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版目录)

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版目录)
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版目录)

2017-2021年中国水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前言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报告信息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55639519.html,/

▄报告目录

第一章水电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水电行业界定

一、水力发电的定义

二、水力发电的特点

三、水力电站的分类

第二节、小水电的概念与界定

一、小水电涵义及其资源

二、小水电的分类

三、小水电的特点与优势

第三节、中国水能资源介绍

一、中国水能资源储量

二、中国水能资源特点

三、水能资源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2014-2016年国际水电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世界水电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供需状况

二、行业投资状况

三、小水电发展状况

四、开发管理经验

第二节、欧洲

一、欧洲小水电发展状况

二、德国将重点开发水电

三、葡萄牙水电发展状况

四、拉脱维亚水电生产情况

五、奥地利水电发展规划

六、俄罗斯水电开发状况

第三节、亚洲

一、亚洲小水电发展状况

二、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状况

三、老挝水电发展现状

四、日本小水电发展计划

五、缅甸水电现状及投资风险

六、缅甸水电项目合作状况

七、2016年迪拜水电需求形势第四节、美洲

一、美洲小水电发展状况

二、美国水电业基本情况

三、美国水电占比逐年下降

四、加拿大水电投资计划

五、智利水电呈下降趋势

六、巴西水电开发潜力

第五节、非洲

一、非洲水电行业发展现状

二、非洲小水电发展状况

三、赞比亚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四、刚喀两国计划合建水电站第三章中国主要水系水能资源概述第一节、长江流域

一、总体概述

二、水能资源

三、支流类型

四、金沙江

五、雅砻江

六、沱江

七、岷江

八、嘉陵江

九、乌江

十、沅江

十一、湘江

十二、汉江

十三、赣江

第二节、黄河流域

一、黄河概述

二、黄河支流

三、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状况

四、黄河上游水电规划

五、黄河中游水电规划

六、对策建议

第三节、珠江流域

一、总体概况

二、水能开发情况

三、珠江支流

四、开发规划

第四节、西南边境河流

一、雅鲁藏布江

二、怒江

三、澜沧江

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环境分析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三、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四、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水电工程建设政策法规

二、水电建设相关环保政策

三、水电开发的三条底线

四、水蓄能电站管理政策

五、水电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节、能源环境

一、中国能源消耗增速下降

二、中国能源安全隐忧分析

三、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取向

四、中国水能资源供给现状

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第四节、中国水电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四、减轻环境污染

五、促进自然资源协调开发和利用

第五章2014-2016年中国水力发电行业综合分析第一节、中国水电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行业发展进程

二、产业生命周期

三、行业基本特征

四、行业现状剖析

五、海外市场拓展

六、风险管理状况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水电行业运行状况

一、2014年行业供需状况

二、2014年行业发展状况

三、2015年行业运行状况

四、2015年行业大事总结

五、2016年行业供给状况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水力发电产量数据分析

一、2014-2016年全国水力发电产量趋势

二、2014年全国水力发电产量情况

三、2015年全国水力发电产量情况

四、2015年水力发电产量分布情况

五、2016年全国水力发电产量情况

第四节、2014-2016年重点水电项目的建设动态

一、2014年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二、2015年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三、2016年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第五节、我国小水电发展分析

一、小水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中国小水电建设开发的现状概述

三、我国小水电建设正迎来发展机遇

四、我国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

五、中国小水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剖析

第六节、流域水电开发分析

一、流域水电开发的原则分析

二、流域水电开发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三、流域水电综合开发模式探讨

四、应创新水电流域梯级开发机制

五、单一主体流域整体开发有利于流域水电发展

第七节、中国水电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产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三、行业发展应解决的掣肘

四、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第八节、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我国水电行业快速有效发展的途径

二、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水电可持续开发

三、中国水电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四、新体制机制促进水电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中国水力发电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水力发电行业经济规模

一、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销售规模

二、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利润规模

三、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资产规模

第二节、中国水力发电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亏损面

二、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销售毛利率

三、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中国水力发电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二、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资产负债率

二、2011-2015年水力发电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五节、中国水力发电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一、水力发电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影响水力发电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第七章2014-2016年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发展概述

一、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背景

二、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就

三、我国年规范水电农村电气化管理

四、2014年水电农村电气化发展情况

五、2015年水电农村电气化发展情况

六、2016年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发展目标

第二节、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布局和建设规模

一、规划布局

二、规划范围

三、工程项目确定原则

四、建设规模

第三节、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分区规划

一、西南区规划

二、西北区规划

三、东北区规划

四、中部区规划

五、东南沿海区规划

第四节、水电新农村电气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规划

一、管理体制

二、运行机制

三、国有资产管理

第五节、水电新农村电气化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效益分析

第六节、中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主要对策探讨

三、环境影响及对策

四、发展保障措施

第八章2014-2016年中国主要地区水电行业的发展第一节、四川

一、水电行业运行概况

二、水电行业规模现状

三、水电外送状况分析

四、水电行业生存处境

五、水电行业发展预测

六、未来水电开发潜力

七、水电行业发展建议

第二节、云南

一、水电建设平稳发展

二、水电发展政策情况

三、水电行业运行状况

四、农村水电发展现状

五、水电弃水原因及建议第三节、贵州

一、小水电发展状况

二、水电建设基本情况

三、水电行业运行现状

四、水电项目用地政策

五、农村水电改造计划

六、行业加速发展措施第四节、其他省市

一、安徽省

二、重庆市

三、广西自治区

四、河北省

五、江苏省

六、湖北省

七、广东省

八、陕西省

九、江西省

十、福建省

十一、黑龙江

第九章2014-2016年中国水电开发与建设的管理分析第一节、水电勘察项目管理分析

一、企业项目管理的本质

二、水电勘察设计项目的管理模式

三、水电勘测设计项目管理的三个阶段

四、水电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发展思路

第二节、水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分析

一、中国水电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二、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水电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第三节、水电工程征地移民政策研讨

一、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内容

二、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原则

三、水电工程征地移民政策动态

四、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出现的问题

五、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制度设计创新理论框架

六、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制度设计创新具体建议

第四节、水电开发企业的安全监管分析

一、水电开发企业安全监管的背景

二、我国水电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加强水电建设项目业主安全监管的对策

第五节、水电开发的环境管理思路探索

一、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二、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三、坚持统筹考虑思路

四、把握适度开发尺度

五、坚持三大基本底线

第十章2014-2016年水电技术研究

第一节、水电机组技术分析

一、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增容改造技术

二、水轮机复合抗磨板和水泵复合抗磨密封环技术

三、水电机组励磁装置的技术

四、金属材料对水轮机、水泵抗气蚀磨损的防护技术

五、非金属材料对水轮机、水泵抗气蚀磨损的防护技术

六、微型水力发电机组(含负荷调节器)技术

七、农村水电站机组过速保护技术

第二节、小水电技术分析

一、小水电站的更新改造技术

二、小水电工程径流计算技术

三、小水电站无压隧洞引水技术

四、小水电站技木改造工作需加强

五、小水电设备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系统

一、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施现状

二、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施中的弊病

三、运行人员的技术力量严重缺乏

第四节、中国农村水电站自动化分析

一、水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回顾

二、农村水电自动化现状分析

三、农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和主要设备选型

四、水电站自动化改造案例(湖北魏家洲水电站)分析

五、水电站自动化改造案例(湖南鱼市水电站)分析

六、中国农村水电站自动化的发展策略

第五节、中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发展分析

一、技术重要性及要求

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三、技术水平提升方法

第十一章2014-2016年水电设备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水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进程

二、行业发展概况

三、行业主要成果

四、设备利用时间

五、海外发展条件成熟

第二节、2014-2016年水电设备市场分析

一、市场发展概况

二、市场格局剖析

三、市场制约因素

四、企业竞争形势

五、企业发展对策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水力发电产量数据分析

一、2014-2016年全国水轮发电机组产量趋势

二、2014年全国水轮发电机组产量情况

三、2015年全国水轮发电机组产量情况

四、2015年水轮发电机组产量分布情况

五、2016年全国水轮发电机组产量情况

第四节、水电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行业存在的问题

二、行业风险及影响

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四、企业自主创新策略

第五节、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前景展望

一、行业未来前景预测

二、市场内需前景分析

三、行业机遇与挑战

四、未来行业发展重点

第十二章2014-2016年中国水力发电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五节、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六节、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七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成长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水电行业投融资分析第一节、水电行业投资机会剖析

一、行业投资容量分析

二、行业投资政策机遇

三、行业投资指导意见

四、水电开发建设投资机遇

五、水电设备领域投资机会

第二节、水电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地域性和政策性风险

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风险

三、环境保护限制的风险

四、电力供需形势变化风险

第三节、中国水电行业融资形势

一、财政政策支持状况

二、金融机构贷款支持

三、水电建设融资前景

第四节、中国水电BOT融资分析

一、BOT融资概述

二、水电开发BOT融资的可行性

三、水电项目BOT融资的优势

四、水电开发BOT融资的问题

第五节、中国水电行业投融资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水电企业投资效益保障

三、相对开放水电投资市场的建立

四、水电投资开发模式的选择

五、有效竞争水电开发模式的建立

六、水电融资结构的优化组合

七、水电投资利益的平衡问题

第六节、中国水电行业投资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水电投资管理体制

二、引进战略投资者以缓解资本金不足

三、集中力量保障水电集约化开发

四、调整与优化建设资金债务结构

五、进一步拓宽融资方式与渠道

六、建立促进水电投资扩张的引导与激励机制

七、形成“多家抬”的投资分摊合作机制

八、水电投资开发应转向青藏高原

第十四章2017-2021年水电行业前景趋势分析第一节、水电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未来五年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如今,关于职业规划、行业预测的话题越累越多,网络上关于未来十年、三十年最受欢迎的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最赚钱的行业、职业排行有成百上千万条,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无论你打开多少个网站,你总会发现这些排名中有几个职业却是固定的,是媒体、专家以及职业规划大师们在他们的文章中均有提及的。因此,从多个知名网站中统计,由小编代为选择整理,推出未来三年内人才最为稀缺、发展最有前景的6大行业,希望能够为您的职业选择提供些许参考和指导。 保险业人才急缺 目前,我国境内有54家保险,保险中介机构17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7万多家,从业人员已达120万人。保费收入从不足5亿到2100多亿,中国保险业二十多年来取得了惊人成就。然而,巨大的市场仍然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会,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介入使中国的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市场对保险的专业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专业背景的理赔、核保人员供不应求,而具有专业资质的保险精算师、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更是奇货可居,作为朝阳行业的保险业,人才的匮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现在入门正当时。 电信业发展最快,收入最高 谁也不能否认,电信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发展速度之快,加上其倍受争议的行业垄断,使中国电信多年来被看作是世界上少有的电信市场肥缺,其薪酬也最高。曾经一度电信行业的薪资水平依然雄居各行业榜首,行业年薪均值达到了52677元,而在管理层,电信/通信业的经理人的薪酬增幅也最大,薪酬增幅在30%以上的占35.7%。随着国家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电信业发展依然后劲无穷。 信息化行业人才稀缺且“钱”途无量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实现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的转变,企业不分大小、类别的均在上信息化,因此信息化人才(如管理软件顾问、项目经理、咨询顾问等)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高价值人才。近两年来单纯的IT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而价值依旧居高不下,信息化专业人才属于该行业的中高级人才,年薪随时间和层次的不同跨度普遍较大,可以从10万元到几十万甚至百万不等,此类专业人才“钱”景看好。 管理咨询业专业人才太少,需求太大 管理咨询业发展势头不可低估。02时年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如今正是咨询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才市场需求庞大,作为创业板最青睐的产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与强劲的发展势头相比,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人才却明显不足,国内专业管理咨询人才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才的不足和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需大量专业人才缓解矛盾。 环境能源行业人才不足成发展“瓶颈” 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环保技术人员按环保从业人员的5%计算,将需要50万人。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人员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培养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营销行业人才需求巨大,提升速度最快 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买卖”商品是企业、商家盈利的基本手段,因此营销高手成为企业竞相抢夺的人才。如随着房地产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购买商品房作为大多数人

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遇到保险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639519.html, 未来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发展网络保险的必要性 (一)发展网络保险是顺应世界保险业发展潮流的需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据统计,美国网上保险费早在1997年就高达3.9亿美元,而2001年,约有11亿美元的保险费是通过网络保险获得。2005年,英国约有20%的保险将在互联网上销售。日本已出现首家完全通过互联网推销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及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法国安盛集团,早在1996年就试行了网上直销。目前,这个集团约有8%的新单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的。可以说,网络保险正以其完备的信息,简便的购买方式和快捷的速度成为保险销售的发展方向。我国如不顺应世界保险业的这一发展潮流,在网络保险方面必将面临国外保险公司的强烈挑战。 (二)发展网络保险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加入WTO后,外国保险公司必然会抢占我国保险市场,造成我国保险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为了避免外资保险公司过多地挤占我国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应马上进行策略投资和系统投资,实行交互式

的顾客投保服务,有效运用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开发多种附加服务,扩大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树立名牌形象,同时注意保证网站安全,保护顾客资料数据,做好与外资保险公司抗衡的准备。 (三)发展网络保险是完善我国保险推销体系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一直以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推销体系的主体重点发展,在寿险推销方面形成了以寿险营销员为主体的寿险营销体系。实践证明,这种营销机制对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缺乏与保险公司的直接交流,就会导致营销人员为急于获取保单而一味夸大投保的益处,隐瞒不足之处,给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道德风险,为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而且,保险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又给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业务风险。此外,现有营销机制还存在效率低下的弊端。据调查,为整理繁多的客户信息,保险销售员经常雇佣私人秘书,但即便如此,还是常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影响保险公司的信誉。发展网络保险,则可以以快速方便的信息传递、周到细致的客户服务,为公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保险购买渠道,弥补现有销售渠道的缺点。 (四)发展网络保险是提高保险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的需要 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保险业持续、快速和高质量发展的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保险业务发展前景

一、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一)保费收入稳定增长,健康险业务持续亮点 从各项业务占比来看,寿险业务在年度中存在前高后低的趋势,由于2015年寿险开门红业务增长较为显著,所以在年初时占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占比在逐步降低,但仍略高于同期水平;与降息环境下寿险产品的吸引力提升,以及前期权益类市场的良好表现带动寿险公司投资需求、加大销售力度有关。(二)权益投资谨慎中保持积极,类固定收益投资渠道更加丰富 降息的环境使得作为保险投资主体的债券的收益在长期承压,为应对这一趋势,一方面政策逐步放宽,另一方面公司也在通过投资定向增发、长期股权投资、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海外投资等方式提升类固定收益的投资回报水平。“其他投资”的占比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提升险资收益率水平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经济形势对保险业务的影响 (一)新监管体系引领行业系统性优化,细分政策落地提供更多机遇2015年 2月,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偿二代体系正式确立。同时,为了避免直接切换带来部分公司偿付能力的休克,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设臵了灵活、富有弹性的过渡期。 (二)机构组织形式尝试更多探索,积极拥抱互联网创新 (1)相互保险 (2)员工持股 (3)互联网保险 一方面,已经于 2013年 11月成立的“众安在线”,众安在线在监管部门支持下,将增加机动车保险和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并增资 57.6 亿元以提高偿付能力充足水平;与华大基因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互联网基因检测保险计划“知因保”,该计划主要针对乳腺癌疾病提供专项健康管理,是“互联网+先进技术+健康管理”的一次积极创新尝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化方面的先发优势,有序增加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机构,保监会近日批准筹建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同时,监管部门也在抓紧完善配套监管规则,未雨绸缪有效防范相关风险。 (三)上市公司价值转型为基础,行业热点布局更加积极 大型上市公司市场地位较为稳固,已经初步走过了单纯抢占市场份额的时期,而在近年来开始注重业务的价值贡献和公司的长期发展;由于个险渠道的销售特性,产品多具有组合复杂、期限长、价值贡献高的特点,符合公司价值转型的需要,更加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条线;上市公司的寿险业务普遍把价值增长、期交业务增长的重要性放在了最为优先的位臵。 三、保险行业的前景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55639519.html,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钟惠平 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保险业的概念、其市场、以及通过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让读者对保险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而介绍由于早期保险业乱象导致现在我国保险业得不到广大民众的信任,接着对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保险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市场是买卖保险即双方签订保险合同的场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无形市场。 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按照与投保人有无直接法律关系,保险可分为原保险和再保险。发生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保险行为,称之为原保险。发生在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保险行为,称之为再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我们把从事保险工作的人称之为“搞传销的”,把保险销售员叫做“卖保险的”。“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搞传销的”和“卖保险的”是对中国保险业一种污蔑性的称呼,这里并不说明大多数中国人民无知和不尊重人,要知道,能让14亿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认可的这样一种评价,绝对不只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不了解所能一笔带过的,这些评价反映了我国保险业并不得人心,这里我们对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保险行业团队前景(精)

如何解决保险企业团队建设的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就要抓好保险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二是要把管理知识纳入岗前培训, 让新进入公司的成员及时得到“ 充电” ; 三是要针对目前保险企业落后的激励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保险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任何企业或单位用人,不是口头说说“ 唯才是举” ,暗地里压制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大胆地、及时地起用人才。“ 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保险企业用人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 对新增成员“ 先天” 有管理能力和领导魄力的人才要分别对待, 大胆及时提拔。各家企业都在争夺人才, 你不用就被别人抢了去。保险企业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制度、人事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制度, 要让制度去管人,杜绝以言代法。 目前, 保险企业的岗前培训, 只注重对代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展业技巧的培训, 而忽略了对代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培训, 这种单一的、落后的培训观念, 已不适宜新时期保险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 保险培训工作要把管理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险系列培训,是为了适应保险特殊市场人才的需要和开拓保险市场的需要来服务的, 保险企业的培训机构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实战的精英人才, 必须培养出具有超常业务能力和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新时期保险代理人员。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一个管理干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不但要求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过硬, 更需要有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耐心。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锻炼,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磨砺,更需要循序渐进。 任何行业, 复合型人才都是非常难得的, 何况保险业。在目前的保险企业中, 有的代理人员在业务上是把好手,可在管理团队上却是一筹莫展,成了“ 耗儿啃南瓜——无处下手” , 间或“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治标不治本。保险企业的“ 血脉关系” 牵涉到当事人的个人经济利益, 如何在不影响其利益的情况下, 把团队交给有领导能力的人去管理, 这还需要一边实践一边改革去完善、去加强对团队的组织领导。

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一、保险密度的含义及其变化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928.4亿元,保险密度379元,保险深度2.7%,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1倍、2倍和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06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9.4亿元,增长22.6%;寿险保费收入3592.6亿元,增长10.7%;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539.4亿元,增长19%。保险深度2.8%,保险密度431.3元。而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1年,保险密度为1062元/人,较上年提高100元。保险密度区域差异仍然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北京、上海、天津仍然位居前三,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较快。 二、保险深度的含义及其变化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3.4%,位列全球44位,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0%。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1%,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16.8%。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分别只有3.4%和5.2%。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在保险密度提升的同时,保险深度却略有下降。报告显示,2011年,保险深度为3%,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下降幅度最大。 如果将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去甚远。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保险密度方面,早在2007年,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由此可见,要提高普通百姓的保险意识,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加强保险保障功能,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保险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从国际保险市场发展规律和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看,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 ㈠首先,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国民经济全局发展是发展保险业的前提,为保险业提供了充足的保源。全球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表明,各国的经济增长与其保险业的发展是正相关的:经济发展中的数量型和结构型因素,如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所有制结构变迁,对保险业发展具有显著、积极、直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中的质量型因素,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则较为间接和轻微;此外,从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人口结构层面上分析保险业,还可以揭示出我国保险业目前仍处于数量型扩张、深化程度不足的阶段性发展特点。 ②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保险业是政策敏感度很强的行业,有关立法、政策和制度等因素是保险业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而且社会保障政策、货币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因素也对保险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言,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包括对公司盈利、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的改进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保险业的税收政策是否合理和完善,关系着保险产业政策的实现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就货币政策而言,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新型险种的开发、保险需求的引导以及投资收益有着重要影响,对保险业来说主要是中央银行的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趋势 中国保险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趋势将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保险业在经营理念、发展模式、扩张路径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保险资本、人才、产品、服务跨国界流动,加剧了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经营态势,国际保险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各种创新活动空前活跃。中国保险市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保险业国际化将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保险业不断变革和向前发展。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整体实力、发展动力和内在活力明显增强。2007年,我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自十六大以来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较弱。我国保险业在社会和人民急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领域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三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发展粗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保险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普遍存在重业务规模扩张、轻价值管理和效益增长的倾向,很多公司通过铺设机构、跑马圈地实现外延式、粗放型规模增长,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不强。 (三)是在金融竞争的基本格局中处于劣势。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金融市场新格局形成的步伐正在加快。保险业整体规模虽然显著扩大,但在金融资产增量中获取的份额仍远低于银行业和证券业,竞争实力和业务规模相对薄弱。要从根本上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认识国际保险业发展新趋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中把握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未来。 二、国际保险业发展新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趋势下,国际保险业呈现出值得重视的发展态势。 1.以客户为中心,走金融保险业融合道路,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近年来国际金融保险业综合经营的模式不断深化,各国金融保险企业从最初在组织架构上

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 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差距意味着潜力,意味着发展空间。保险业发展中的不适应,迫切地要求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切实发挥保险应有的功能。 三、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趋势及实践 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保险业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保险业基础不断加强,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保险业正在转型,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 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 (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历史 中国的保险业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一个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国有保险企业是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它是国务院的一个直属经济体系。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之处,先后建立了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5个区公司,在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分公司,并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作代理处,开展了保险业务。在国内只要经营国营企业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火灾保险,.牲畜保险,农作物保险,人身保险和强保险等.在国外主要经营船舶保险,远洋货物运输保险等.1959年,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仅在少数口岸城市中保留分支机构,办理与外企有关的保险业务. 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国内保险的业务,恢复和新建分支机构.1983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会成立.1984年1月1日起成为国务院直属经济实体.公司在国内的保险业务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运输工具保险,简易人身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金保险等共130余种.涉外业务有:海洋货物运输保险,远洋船舶保险,石油天然气开发保险,建筑安装工程保险,投资保险,利润损失保险,核电站保险等近80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补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保障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定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利,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1996年2月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从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分设出来,与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并.于1999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正式组建成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寿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各项业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996年——2002年保费收入保持32。75%的年均增长速度,2001年公司保费收入达到812。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了24。66%。占全国寿险业市场的57%的市场份额始终是中国守业市场领袖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国人寿的实力不断增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规模占全国保险公司的半壁江山,2001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212。4亿元,占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48。18%,资产规模较1996年末增长4。2倍。 创业50多年来,中国人寿始终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公司永恒不变的追求。今天中国人寿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型首先公司之一。为国外6亿人次提供风险保障,拥有全球1。5亿人的长期忠实客户,为《财富》评选世界500强中的80%在华企业,提供员工保险业务。2001年资金运用余额为1902亿元,是中国债卷市场,基金市场和货币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销售网络分布广泛,遍部全国,已设立县以上销售机构4800多个,建立城乡代理网点52500个另有兼业代理机构12000个,聘用个人代理人员45万余人,在日本设有办事处。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从原来的小保险公司能发展到现在世界级的保险公司,具有如此多的客户和资产是几代人的努力,是公司长期遵循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为核心理念和“?守信誉,忠诚服务”“新手承诺,稳健经营”的企业守旨,是公司一直把与客户同忧乐为企业价值观,本着“创新、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追求“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目标,致力于造福社会大众,振兴民族寿险,才能实现的。而这也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会带领着中国保险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我们讲一讲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通过对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文化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现代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人寿自身特点的分析与梳理,提炼出了“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简称为双成理念。

保险行业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自:互联网发布时间:2010-08-23 15:35:28 一、就业现状: "外资保险(包括合资)公司将在2007年急速扩张其网络。"--这一动态从2007年初铺天盖地的保险公司招聘广告中便可见一斑。根据无忧指数3月统计数据显示,保险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达到12999个,位居本月行业需求第14位。欧美独资与欧美合资/合作大肆招聘,在各大类保险公司的招聘需求中名列前茅。据业内专家分析,随着人口红利期到来、公共养老制度改革孕育着商业寿险发展的黄金期、股票市场走牛预期、投资渠道日渐放行,这些利好消息将为中国保险资产扩容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而对于中资保险公司来说,2007年又是他们不得不艰苦应战的关键一年,因为外资保险公司纷纷在经验、管理、服务上亮出招牌。中资保险公司不仅要与他们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更要面对外资公司雄厚经验和技术的挑战,新一轮的"战役"一触即发。 保险业内的剑拔弩张也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匮乏上。在2007年3月中旬召开的"银行保险"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说,"行业发展与保险业人才总量不足,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三大矛盾之一。"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保险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只有1:4的水平。尤其是保险高级管理人员的紧缺,更是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而外资保险企业抢滩中国,最需要的几大类职位分别是高级客户服务人员、营销业务主管、营销培训师、财务管理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这也导致了保险企业之间互挖墙角,人才流动频繁。目前,很多城市的保险行业协会都发起了"保险业人才流动自律公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行业稳定和客户权益。但从根本上来说,国内仍需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真正解决保险业"缺血"的症状。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近日于长沙举行的保险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险业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必须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 吴定富提出,保险业要抓住战略机遇,又快又好地做大做强,关键在人才;保险业要解决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关键在人才;保险业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人才。 吴定富还强调,必须把保险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抓紧抓好。保险业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必须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 二、就业发展趋势: 保险专家对未来3~5年的寿险市场进行前瞻性预测时乐观地表示,未来5年内,中国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20%~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业内将保险中介喻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加入WTO后,这一朝阳行业正被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笼罩着。 1.从业务代理到技术精英 虽然中国保险业拥有庞大的从业人员,但高级保险管理以及新产品开发人才仍然相当短缺,而这些关键性的人才却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据了解,在去年投资连结型产品大受欢迎的时候,一些国内保险公司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因为有人才短缺的苦衷,因为投资型产品对于精算、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外资保险的进入引起的竞争加剧,高级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颈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地浮出海面。 目前,从各保险公司见诸报端和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来看,与以往主要招聘业务人员不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

保险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的探索

论文摘要 保险业务增速放缓,表面是数字,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从外部发展环境,还是自身发展方式来看,保险业都无可置疑地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变革成为一道饶不过去的“坎”。通过互联网和保险的融合,不同的组合,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保持监管高压态势;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以及增强保险抗风险能力。以上三个方面很可能是保险业目前困难局面的破题方向。 关键词: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前景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保险公司现状分析 (2) (二)监管政策动态 (2) 二、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诚信缺失严重 (3) (二)市场混乱,监管自律不到位 (3) (三)民众保险意识不高 (3) (四)保费较高,险种少 (4) (五)宣传不够,消费误多 (4) 三、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4) (一)保险市场发展的预测 (4) (二)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5) 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6) (一)尽快建立独立的保险监管体系 (6) (二)适度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 (6) (三)增强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 (6) 四、参考文献 (7)

中国保险保险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的探索 引言 保险业务增速放缓,表面是数字,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无论是从外部发展环境,还是自身发展方式来看,保险业都无可置疑地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变革成为一道饶不过去的“坎”。墨守成规,“穿老鞋走旧路”只会被市场淘汰,被时代抛弃,唯有大胆创新,勇于变革,保险业才能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寻求新的突破、走出困难局面。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保险公司现状分析 我国保险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市场规模、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无论是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还是保险对国民经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保险市场却开始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方面老百姓对保险的依赖度在提高,一方面对保险业的不满也在增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保险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某些领域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保险业的发展似乎遭遇到了新的困难。现在保险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的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也给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2011年是保险行业政策法规、销售渠道、市场利率、资本市场等方面遭遇了多重调整,整个保险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转型的关键点。 (二)监管政策动态 监管层顺势而为,近期在政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将监管的重点调整至消费者权益保护、确定坚持保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目标、推出投资新政策等等,这些举措都为保险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政策动力。 《中国保监会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依据《中国保监会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规定的主动公开范围,中国保监会通过网站等平台公开了3374条政府信息。其中包括政策法规55件,行政许可结果1270件,新闻通稿115篇,行政处罚13件,统计数据52条等。 作为市场的主题,各家保险公司比以前更清楚地意识到进行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高举变革大旗调整发展策略。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系统上下要坚持以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与渠道创新为关键、以市场定位策略创新为前提、以盈利模式创新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 [1]参见《保客》,保客文化传媒。 [2]参见《中国保险市场转型研究》,作者徐文华。

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导语: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对于保险认知较低,另外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变化较快,保险工作开展较困难。从新中国成立刚开始的30年,党中央主要是对官僚资本进行接管,对中资保险公司经营进行整顿,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合并。1949年10月20日中国唯一的一家垄断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开业。1953年,外资企业开始从中国撤退,在计划经济形势下,保险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人认为保险无用,抵制保险。 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发展速度虽快但基础薄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金融行业,有必要恢复国内保险。1978年开始准备保险恢复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人们工资水平较低,对于生命表等技术工作,无法着手开展,只能从其它金融部门调动有经验的人才。在198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中,人口最多的中国保险的发展为零,远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直到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引

入中国,加快了保险业的步伐。20xx年保费规模增加到1595亿元,保险行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保险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了正轨。1995年,新中国颁布并实施了第一步《保险法》,使保险业终于拥有了法制保障。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xx年保费收入与20xx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了人民币3053亿元。但是,这样的增长对于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麦肯锡在20xx年给中国保监会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5%,而人寿保险市场只占全球市场总额的%。西方国家人均保费交纳额高达3000美元甚至更多,而中国仅为27美元。中国大众依然缺乏对保险行业的了解”。 中国的保险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尚属幼稚产业,中国保险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现阶段,保险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薄弱并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老百姓对保险观念的认同感薄弱、产品费率高、缺乏创新、公司经营管理经验落后、人才队伍不稳定等。从宏观角度来看,依然存在保险深度低、保险密度低、投保率低的不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是有利的,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外资保险公司无论从管理经验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远超我国的民族保险企业,如果一开始就全面放开,外资公司将会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赢取市场份额,对我

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导语: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对于保险认知较低,另外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变化较快,保险工作开展较困难。从新中国成立刚开始的30年,党中央主要是对官僚资本进行接管,对中资保险公司经营进行整顿,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合并。1949年10月20日中国唯一的一家垄断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开业。1953年,外资企业开始从中国撤退,在计划经济形势下,保险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人认为保险无用,抵制保险。 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发展速度虽快但基础薄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金融行业,有必要恢复国内保险。1978年开始准备保险恢复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人们工资水平较低,对于生命表等技术工作,无法着手开展,只能从其它金融部门调动有经验的人才。在198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中,人口最多的中国保险的发展为零,远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直到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加快了保险业的步伐。20xx年保费规模增加到1595亿元,保险行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保险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了正轨。1995年,新中国颁布并实施了第一步《保险法》,使保险业终于拥有了法制保障。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xx年保费收入与20xx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了人民币3053亿元。但是,这样的增长对于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麦肯锡在20xx年给中国保监会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5%,而人寿保险市场只占全球市场总额的%。西方国家人均保费交纳额高达3000美元甚至更多,而中国仅为27美元。中国大众依然缺乏对保险行业的了解”。 中国的保险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尚属幼稚产业,中国保险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现阶段,保险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薄弱并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老百姓对保险观念的认同感薄弱、产品费率高、缺乏创新、公司经营管理经验落后、人才队伍不稳定等。从宏观角度来看,依然存在保险深度低、保险密度低、投保率低的不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是有利的,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外资保险公司无论从管理经验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远超我国的民族保险企业,如果一开始就全面放

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保险行业的成长远景怎么样?近些年,我国的保险业一贯在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方法驶入快速成长的阶段,现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保险保费的范围赓续强年夜,未来行业的成长潜力伟年夜。 中国的GDP已经排到全球第二,而保费收入也进入了保险年夜国的行列。保费收入全球已经排在第四。行内人士估计今年中国保费收入应当跨越英国,进入前三名。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进入保险强国的行列。也就是说保险强国的权衡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保险密度一个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人均刚刚200美元出头,和蓬勃国家差不多4000美元的人均保费是差不多20倍,所以未来成长潜力异常伟年夜。而保险的深度也只是不到3%阁下。而世界蓬勃国家的保险深度差不多是7%至10%,仍然是差不多一倍的差距。 其次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分配不均。对于一个蓬勃国家一般来说金融资产,或者换句话说老庶平易近的家庭家当一般三分世界,1/3银行、1/3证券、1/3保险。在美国,证券的资产占到28%,然则多过了银行的资产。银行只是占了14%,而保险资产占到了28%。而对于亚洲文化的日本,保险资产也是28%阁下,银行资产会比证券资产高,因为我们知道日本的股票市场已经阅历了20多年的熊市。然则根本上各个

国家,保险资产是比较稳固,根本上是在坚持1/4至到1/3的水平。中国的保险资产只是%。绝年夜部分的资产全部集中在银行。 第三是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这个资产会进行从新再分配,这是未来保险业以及中国成全行业未来成长的潜力。未来20年这个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快。当冷暖温饱知足了之后,绝年夜多半人群就开始进入到保险的消费,就是要斟酌到我的退休、养老、健康、医疗。这个需求将会带来异常伟年夜的收入。虽然我们现在的保障架构是广笼罩、我们的社保广泛笼罩,然则保障额度异常低,所以知足不了绝年夜多半消费者的需求。更多最新保险行业剖析信息请查阅中国申报年夜厅宣告的《2015-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成长剖析及投资潜力研究申报》。 第四是国务院的新国十条起首是把保险定位在国家的高度,各个国家保险成长的加快期都是由税务驱动。所以我们也是翘首以待,就是我们监管部分,现在加倍的开放,包含费率市场化从两年前开始,到今年的分红险的市场化,都邑激活市场化,都邑激活消费者的需求,都邑激活立异的推进。而各个保险公司也都在积极的加年夜这方面的投入。所以新的国十条给我们很明确的计谋目的。根本上延续了我们胜利的经验,所以没有年夜的一个改变。而是一个计谋的微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