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爱丁堡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学校位置英国 | 苏格兰 | 爱丁堡

2020 QS 世界排名20

爱丁堡大学概述

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简称爱大,是一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世界著名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苏格兰最高学府,英国老牌名校。爱大创建于1583年,是英语世界第6古老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爱丁堡大学在2015年和2016年维基百科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均位居全球第16位 ;同时位列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8位 ,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1位 。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专业简介

在这个数字和数据丰富的时代,对行业,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高,但是这类毕业生的人数很少。

数据科学的最新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对数据的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牢牢地嵌入了这一新认识的领域。 该计划旨在培训下一代统计学家,重点是新近认可的数据科学领域。

教学大纲结合了严格的统计理论和将统计模型应用于数据的广泛实践经验。

该课程特别包括:古典和贝叶斯意识形态、计算统计、回归、一系列模型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析。统计学与数据科学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统计学与数据科学

专业英文名称Statistics with Data Science MSc

隶属学院数学学院

学制1年

语言要求雅思6.5(单项6.0); 托福92(单项20)

GMAT/GRE 要求不需要

2020 Fall 申请时间8月-9月(各学院开放时间不同)

学费(当地货币)23950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课程内容

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1贝叶斯数据分析Bayesian Data Analysis

2贝叶斯理论Bayesian Theory

3广义回归模型Generalised Regression Models

4不完全数据分析Incomplete Data Analysis

5统计规划Statistical Programming

6统计研究技能Statistical Research Skills

7生存资料分析The Analysis of Survival Data

8生物医学数据科学Biomedical Data Science

9信用评分Credit Scoring

10运筹学基础Fundamental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1优化基础Fundamentals of Optimization

12遗传流行病学Genetic Epidemiology

13数据科学的大规模优化Large Scale Optimization for Data Science

14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Machine Lear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15Python中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in Python

16非参数回归模型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s

1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其应用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with Applications 18概率建模与推理Probabilistic Modelling and Reasoning

19Python编程Python Programming

20统计咨询Statistical Consultancy

序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21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ology 22随机建模Stochastic Modelling

23时间序列Time Series

* 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研究生申请要求由 Mastermate 收集并整理,如果发现疏漏,请以学校官网为准

医学统计学 研究生期末考试版.doc

一、名词解释(考10对) 1.总体;样本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观察单位某一指标(或某些因素及结果)的测量值总体。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元素是否有限,分为有限与无限总体。总体具有特定的分布特征及参数; 样本:以某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代表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 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2.标准差;标准误 标准差:是描述单个测量值对其均数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大,均数的代表性越差;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标准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它反映样本统计量的抽样误差的大小,也反映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标准误大,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差;标 3、s x 96.1±;x v s t x ?±)(2/α s x 96.1±: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含量较大时,观测值双侧95%的波动范围 x v s t x ?±)(2/α:从正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含量较大(小)时,按照预先给定的概率a 确定的总体均值的(1—a )的可信区间。 4.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分类变量资料) 计量资料:通过度量的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量的大小而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是多有度量单位或多为连续性资料。 计数资料:指将全体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而得

到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没有度量单位或多为非连续性资料 5.点估计;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利用样本统计量的一个数值来估计总体参数,比如基于一份随机样本,用x 估计u,用p估计π,用S估计σ。点估计方法简单,但未考虑抽样误差,故难以反映估计值对其真值的代表性。 区间估计:将样本统计量和标准误结合起来,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所确定的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为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CI)。预先给定的概率(1—a)称为可信度或置信度,常取95%或99%。 6.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即病例—对照研究,是由果到因,即先选定病例组和对照组,然后分别回顾两组过去的暴露情况,比较其差异,探索与发病相关的可能因素。回顾性研究的优点是对于患病率非常低的研究人群可获得较高的效果,研究周期较短和可以探索多个因素与患病的关联;其缺点是不能估计患病率和死亡率,容易产生回忆性偏倚和选择性偏倚。 前瞻性研究:即队列研究,是由因寻果,是将选定的人群按暴露状况分成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接触某个因素而对照组不接触某个因素,其他所有条件两组基本相同。经过一定时间随访,比较暴露组和对照组在随访期间的发病率,如果两组发病率不同,则归因于该暴露因素。前瞻性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估计发病率,暴露测量可以做到无偏倚,结论比较可靠。其缺点是研究效率比较低,研究周期比较长导致在研究期间可能出现失访及各种混杂因素影响。 7、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为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将同质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是在实验设计中用一个非研究因素的变量进行分层,每个层的观察对象数相等,并对每个层进行随机分组。 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均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区别是:①两者观察对象随机分配方式不同;②统计分析方法不同;③误差内涵及大小不同;④检验效能不同。 8.独立性数据与重复性数据 独立性:对一群观察指标独立测定一次,形成一个群体数据,观察值间互相独立,不相互影响。 重复性:一个观察对象,同一或不同时间测定产生的数据。 9.α值;P值 α值: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即在假设检验中预先规定的判断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尺度,通常为0.01或0.05,代表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拒接原假设所犯I类错误的概率。 P值:从已知总体中(或假设总体中)抽得统计量达到当前统计量这么大及比这绝对值还 H可能犯I 大的总概率,若以当前统计量为拒绝域临界点,在规定α前提下,实际欲拒绝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姓名:陈勇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号:201604032 班级: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级在职研究生 [摘要]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普遍应用为医院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医疗信息,增强和扩展医务人员的信息功能,增强医务人员对医药信息的变换存贮识别处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学的研究及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中医 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变革中飞速前进,计算机这个可以代表科技高速发展的技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世界引入了一个新纪元,世界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其他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融,构成了一个交叉学科,即专应用于医学的计算机学科。 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谓广泛,现将其普遍应用概括为一下几方面内容:

1.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计算机处理医嘱只要输入正确,打印的医嘱记录单和各种执行卡就一致无误,杜绝了由于重复转抄而造成的错误,且计算机处理医嘱改变了以往多人查对的方式,只需两人便可完成查对,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由于计算机的自动划价、结算,患者和科室随时可从计算机内了解开支情况,同时给患者提供了住院费一日清单,增加了医院收费透明度,做到医患双方心中有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计算机管理后,病房医生不需一一开处方,患者住院开支情况由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提供信息,中心药房取消了划价及统计,护士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使得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医护水平,从另一面加强了对人才的应用。 2.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 资料录入采用在线方式由护士完成医嘱录入和医生完成病历首页录入,各管理和职能部门完成各自资料的录入使医院90%的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用药等情况,对可能的不利因素提出一些警告性的信号,例如对于医护人员比较熟悉的医学统计学中SPSS的应用。我们可随意设计并提取所需的月、季、年等不同阶段的单项与总计信息;又可读取打印全院的各项监测汇总数据;还可以随意截取各科、各级别的监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试卷编号:卷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科学学位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学院 (系 ):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统分题分30152530100签名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 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得评阅 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 A B C D B B A C C C B B C D B 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A. 标准差; B. 变异系数; C. 方差; D. 离均差平方和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X +1.96S,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 95% ; B. 99% ; C. 47.5%; D. 49.5% 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 B. 最大组段无上限;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5、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 B. S; C.CV; D. Q U—Q L 6、某地 1992年随机抽取 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大。 A. α =0.01; B. α=0.05; C. α =0.10; D.α=0.20 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结果, P<0.05 ,可认为。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9、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P≤ 0.05,可认为。 A. 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B.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D.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10、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5%,这是该地该年肝炎的。 A. 年发病率; B. 年患病率; C. 患病构成比; D. 患者平均数 11、已知甲县人口较乙县年青,今欲比较两县死亡率的高低,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将两县的总死亡率直接比较; B.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两县总死亡率; C.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t 检验后再比较; D.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后再比较 12、下面哪一点不是Poisson 分布的性质。 A. λ =σ2; B. 当λ≥ 20 时,近似正态分布; C. 可加性; D. 相互影响性 13、χ2检验中理论数T 的计算式为。 A. n r (1 n c ) ; B. (1 n r ) n c; C. n r n c; D. n r n c N N N N 14、已知两组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可用检验。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秩和检验 15、对一组既做相关分析又做回归分析的资料,有。 A. b=r ; B. t b=t r; C. b=a; D. r=1

2001级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卷

2001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卷 2002.1.5.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d )1.在众多的变异指标中,有一种可以用以比较单位不同的两组定量资料(同一组内的数据单位相同)的变异性大小,它就是: (A)标准差(B)相关系数 (C)标准误(D)变异系数 (d )2.在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通常要先给定α值,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某统计量的值之后便可计算出一个p值来。可以说α值与p值之间有如下关系: (A)p=2α(B)p=α (C)p与α值在数量上有关,但无法简单地将其表达出来 (D)p与α值在数量上无关,但可按它们之间的大小作出统计推断 ( d )3.有些人在处理定量资料时习惯于用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这样做将会导致: (A)计算量增大(B)假阴性错误率增大 (C)试验误差大(D)假阳性错误率增大 ( b )4.为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随机把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另一组用安慰剂+辅助治疗。治疗结果按缓解、死亡划分。第 一组12人,7人缓解、5人死亡;第二组11人,4人缓解、7人死亡,要分析两 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χ2检验(B)Fisher的精确概率 (C)t检验(D)秩和检验 (a )5.某医生测得男、女各50人淋巴细胞计数L(%)(即占白细胞数的百分比),想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分析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在作检验前 最好对数据作()变换。 (A)平方根(B)对数(C)平方根反正弦(D)倒数 ( a )6.有5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1:20、1:320、1:40、1:640,最合适反映此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 ( b )7.若分析肺活量和身高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则采用(A)相关分析(B)直线回归分析 (C)方差分析(D)χ2检验 ( c )8.用二项分布直接计算概率法检验,H0:π=0.45,H1:π<0.45,当随机样本含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医学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医学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篇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号:81321229 江西财经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院(研究所)信息管理学院学科(专业)物流工程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指导教师陶长琪硕士生姓名罗静静入学日期20XX年9月学 习期 限2年 20XX年12月22日制 填表说明 一、本培养计划应该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有关规定及专业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填写。 二、填写时一式四份,一份交研究生部、一份交学院(研究所)、一份交导师、一份由硕士生本人备存。

三、本培养计划是对硕士研究生审核授予学位的根据,应在每年11月30日前制定完毕。 篇二: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泰山医学院 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1) 一、培养目标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研究学风。(二)掌握内科学和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研究技术,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状况,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和医疗机构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二)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四)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五)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七)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三、学习年限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题库汇编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 研究生教材使用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μ+1.96σ B.μ-1.96σ C.μ+2.58σ D.μ+1.64σ E.μ-2.58σ 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 (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 s x μ-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在职研究生数值分析复习资料与答案

在职研究生数值分析复习资料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用3.1415作为π的近似值时具有( B )位有效数字。 (A) 3 (B) 4 (C) 5 (D) 6 2. 下列条件中,不是分段线性插值函数 P(x)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A )。 (A) P(x) 在各节点处可导 (B) P(x) 在 [a ,b] 上连续 (C) P(x) 在各子区间上是线性函数 (D) P(x k )=y k ,(k=0,1, … ,n) 3. n 阶差商递推定义为:0 1102110] ,,[],,[],,[x x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n n n n --=-ΛΛΛ,设 差商表如下: 那么差商f [1,3,4]=( A )。 A. (15-0)/(4-1)=5 B. (13-1)/(4-3)=12 C. 4 D. -5/4 4. 分别改写方程042=-+x x 为42+-=x x 和2ln /)4ln(x x -=的形式,对两者相应迭代公式求所给方程在[1,2]的实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前者收敛,后者发散 (B) 前者发散,后者收敛 (C) 两者均收敛发散 (D) 两者均发散 5. 区间[a ,b]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是( A )。 A. 在[a ,b]上2阶可导,节点的函数值已知,子区间上为3次的多项式 B. 在区间[a ,b]上连续的函数 C. 在区间[a ,b]上每点可微的函数 D. 在每个子区间上可微的多项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当x =1,-1,2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f (-1)=0,f (0)=2,f (4)=10,则f (x )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是 226104()25555 P x x x =- ++(题目有问题,或许应该是:x = -1,0,4时…) 2. 求解非线性方程01=-x xe 的牛顿迭代公式是 1,(0,1,2...)1 k x k k k k x e x x k x -+-=-=+ 3. 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和常数项N ,有迭代公式1()()k k x Mx N +=+产生的向量序列{} ()k X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 k X X →∞ =()*lim 。 4 .设 ?? ? ???-=? ?????-=32,1223X A , ‖A ‖∞=___5____,‖A ‖1=___5___,‖X ‖∞=__ 3 _____。 5. 已知a =3.201,b =0.57是经过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值,则a ?b 有 2 位有效数字,a +b 有 1 位有效数字。 6.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7. 求积公式)4 3 (32)21(31)41(32)(1 0f f f dx x f +-≈ ?具有___3__ 次代数精度。 三、利用100,121,144的平方根,试用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求115的近 似值。要求保留4位有效数字,并写出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四、已知:已知有数据表如下,用n=8的复合梯形公式 ()]()(2)([211 b f x f a f h T n k k n ++=∑-=),计算积分?=10dx e I x ,并估计误差 (),(),("12 )(2 b a f h a b f R n ∈-- =ηη) 。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 2直方图和条形图有什么区别? ①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②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不同?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各部分所占比例,环形图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其图形中间有个“空洞”,每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类为一个环。 4茎叶图和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 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5使用图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基础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基础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1001、0710、0788 一、学科概况与研究方向 (一)学科概况 基础医学是隶属于医学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旨在通过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发生规律,保障人类健康,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科学任务是在分子、细胞及整体水平,揭示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变化和演变的规律。随着其它医学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学科交叉,基础医学学科既包括了传统的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理学、医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二级学科,又衍生了医学信息学、基因组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新兴学科研究方向。基础医学研究的最终的目标是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服务于患者,促进整个医学的发展,因此基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循证医学、转化医学、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校基础医学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科的现状,全球基础医学的发展趋势,整合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理学、医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信息学、基因组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传统医学和医学新兴学科的研究方向,依托江苏大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点、优势学科、江苏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在数十年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1) 主要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 免疫学(100102、077802) 主要研究方向: 代谢与免疫调节 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3. 病原生物学(100103、077803、071005) 主要研究方向:病原致病因子及致病分子机制 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 5. 生理学(071003) 主要研究方向:

【20考研】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数学、统计学方向)备考经验分享

【20考研】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数学、统计学方 向)备考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数学、统计学方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我的各科成绩是政治63分,英语77分,数学三144分,统计学综合150分,录取的4个人中唯一一个专业课满分,也是数学最高分。我的本科学的是文科专业,本科概率论学得比较浅,而数理统计是完全自学的,希望这个经验贴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是跨考的学弟学妹。 一、政治 政治我只用过肖秀荣老师的资料,强烈推荐。不管哪门科目,想得高分都要早准备。多做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八肖四,推荐关注肖老师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喜欢看的话可以看,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考前各家机构会出模拟题,可以都看一看,肖四的大题一定要背熟。 二、英语 英语需要长期的积累,最好别等到后期才开始。很多人有背单词书的习惯,我觉得因人而异。我更喜欢在阅读中记单词。考研阅读中,更多考察的是对语篇和作者意图的理解,因此需要把单词放在句子和上下文中去揣摩,理解特定的文章背景下作者通过一个单词传达出怎样的态度和感情倾向。我只做了历年的真题,做真题遇到不会的单词时,就查一下牛津词典。除去明显不可能考到的义项,把其他所有义项和例句抄一次,加深印象。做到后面,就会发现其实重点的单词和经常考察的义项都会在真题中反复出现。这样做完一遍后,考研英语的基础就有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从头开始再做一遍,这次的速度会比第一次快很多。书籍推荐一下张剑的黄皮书,讲解十分细致。做完真题后我翻阅了几本单词书,感觉上面的单词很多只给出了最常用的解释,阅读里考到的有些生僻义项并没有列出来,所以有的工作还是要自己亲自去做。当然了,任何经验都要辩证地看待,推荐大家结合不同的经验,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数学 对于基础不太扎实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先把本科教材完整地复习一次,课后题也认真做一次,当然超出数三范围的内容不用看。因为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也讲解得很全面。考研全书是建立在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总结一些要点和规律,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即使看完全书,还是会有根基不牢的感觉。很多结论背后的原因都拿捏不准,做题的时候自然不会得心应手。关于教材,高数我用的是同济版,差分方程这一部分参考的是北大刘书田教授等编著的《微积分解题方法与技巧》。线代部分推荐丘维声教授的《高等代数》上册,B站有配套的151讲授课视频,可以看一下对应的部分。投影理论也要了解一下,有助于理解多元线性回归中的证明过程。概率论部分包含在了专业课的考察范围里,所以放在专业课部分说。 学完教材以后,就是多做题了。真题我做了2000年以来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的题目,2000年到2008年还有数学四,也一起都做了。除了真题,重点推荐历

医学统计2002年研究生试卷(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 医学统计学试题(闭卷部分)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均数、M及G三者的关系,那种适用于显著偏态资料? S与标准误 的异同点? (5分)。 2.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时,可以采用那些检验方法? 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t-test的适用条件?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应该采用那些分析方法? (5分)。 3.实验拟用乙法代替甲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为此,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13个水样得到两组数据(略)(已知资料呈正态分布、方差齐)。现要了解: (1)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水平及变异程度? (2)两种测定结果是否有差别? (3)两种结果间是否有联系? 请你将所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用网络图表示出来。(5分)。 4.某医师研究纤维食物摄入量与某种疾病的关系, 随机调查所获数据如表1。请详述统计分析设想(不做具体计算)?(5分)。

表1 某疾病的发生与纤维食物摄取量研究数据 --------------------------------------------------------------------------------------- 摄入量(g/d)1- 5- 10- 20- 30- 50- 合计--------------------------------------------------------------------------------------- 病例人数35 59 60 70 80 60 364 对照人数 5 14 43 79 94 65 300 ---------------------------------------------------------------------------------------- 5. 简述正交试验、析因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与协方差分析的特点?(5分)。 6. 某医生提出:单指标百分位数法可用于任何医学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的确定。请问你同意吗?同意或不同意均须详尽地阐述理由?(5分)。 7. 某医师研究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疗效(甲组观察18例,乙组观察22例),其结论为:“甲、乙药治愈率均是有效的,且乙药可以代替甲药用于临床实践。”请评价,若需进一步研究可提出建议?还请阐明应使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检验假设。 (5分)。 8. 分析流行病学常用方法有那些,请简述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5分)。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试卷 试卷编号: 卷 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 适用专业: 科学学位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系 ): 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统 分 题分 30 15 25 30 100 签名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 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30 分) 得 评 阅 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B B A C C C B B C D B 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 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 A. 标准差; B. 变异系数; C. 方差; D. 离均差平方和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 X +1.96S ,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A. 95% ; B. 99% ; C. 47.5%; D. 49.5% 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 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 B. 最大组段无上限;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5、 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 ; B. S ; C.CV ; D. Q U —Q L 6、某地 1992 年随机抽取 100 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 74g/L ,标准 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

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授课型研究生申请要求

爱丁堡大学简介 学校名称爱丁堡大学 学校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学校位置英国 | 苏格兰 | 爱丁堡 2020 QS 世界排名20 爱丁堡大学概述 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简称爱大,是一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世界著名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苏格兰最高学府,英国老牌名校。爱大创建于1583年,是英语世界第6古老的高等学府。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爱丁堡大学在2015年和2016年维基百科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均位居全球第16位 ;同时位列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8位 ,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1位 。 统计学与数据科学专业简介 在这个数字和数据丰富的时代,对行业,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高,但是这类毕业生的人数很少。 数据科学的最新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对数据的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牢牢地嵌入了这一新认识的领域。 该计划旨在培训下一代统计学家,重点是新近认可的数据科学领域。 教学大纲结合了严格的统计理论和将统计模型应用于数据的广泛实践经验。 该课程特别包括:古典和贝叶斯意识形态、计算统计、回归、一系列模型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析。统计学与数据科学专业相关信息 专业名称统计学与数据科学 专业英文名称Statistics with Data Science MSc 隶属学院数学学院

医学统计学 研究生期末考试版(包含大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研究对象的某项或某几项指标测量值的集合。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的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指以某种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足够数量的、能代表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 联系: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2标准差与标准误 标准差(S ):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的指标。表示单个观测值对某均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描述观测值的变异范围。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变量值的标准差()2 1x x S n -∑=-,阳性结果标准差()1S np p =- 标准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相当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推断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标准误越大表明样本的统计值越差,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差。样本均数的标准误S X S n =,样本阳 性率的标准误S p ()1p p n -= 3.X ±1.96S 与X ±t 0.05/2,v S X X 即算术平均数,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频数分布对称数据。 S 即标准差,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 S X 即标准误,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和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是说明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 t0.05/2,v 表示双侧尾部面积为0.05,自由度为v 的t 界值。 X ±1.96S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观测值95%的波动范围,常用来制定参考值范围,判断某人的某一指标是否正常。 X ±t 0.05/2,v S X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或小样本,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置信区间),表示该区间有9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数。 4.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量的大小而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是多有度量衡单位和多为连续性资料。 计数资料:指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而得到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没有度量衡单位和多为间断性资料。 5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就是直接用随机样本的样本均数X 作为做为总体均数μ的一个估计,用样本的标准差S 作为总体标准差δ的一个估计,即直接用样本统计量X ±S 作为总体参数μ±δ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用一个区间来估计总体均数,这个区间称为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I )或置信区间,预先给定的1-α称为可信度或置信度,常取95%或99%。 6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现有结果,后回顾过去一探求接受因素的百分比,由果溯因,例: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通常要通过计算优势比或比数比(OR )来近似估计相对危险度。 前瞻性研究:先设定因素,后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因探果,例:队列研究。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RR )。 7完全随机设计与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为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将同质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是在实验设计中用一个非研究因素的变量进行分层,每个层的观察对象数相等,并对每个层进行随机分组。 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均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区别是:①两者观察对象随机分配方式不同;②统计分析方法不同;③误差内涵及大小不同;④检验效能不同。

在职研究生考试_教育学必背精华

一、★★教育与教育学 1. M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M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J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注意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 4.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5. L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1)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及网络时代的到来;2)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表现在:人才的全球性流动、国际教育的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的兴起以及国际学位学分的相互承认等;3)意义:对国家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是促进经验交流和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6. L现代教育的特征(20世纪后的教育):1)终身化: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2)全民化: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3)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 机会、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教育 结果的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 次是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 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4) 多元化: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办学模式、 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5)教育技术的现 代化,即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 1. J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决定教育 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 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 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 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 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2. J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决定教 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 M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 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 的能力. 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 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 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4. J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对科 学知识的再生产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2)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具有科学研 究的功能;(4)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 育应用上的技术化要求,丰富科学技术的活 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可能对影响:1)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 量;3)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促进 教育资料的更新与发展. 可能的影响转化 为现实的影响:1)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 影响教育者观念,影响教育内容;2)以物 质实体和操作方式进入,引起教育资料的更 新;3)以方式、手段的形式进入,引起教 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5. J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要求:能力比知识 重要;教学形式个别化;培养目标个性化; 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6. L教育的文化功能:(1)承传. 经历三个 阶段:文字出现之前,依赖于人们之间的耳 传口授;文字出现后,依赖于文字记载和系 统教育;教育帮助人们选取、使用、储存、 创造文化承传的途径和方法;(2)改造. 选 择文化、整理文化;(3)创新. 新的教育思 想、学说、方式方法是文化创新的有机组成 部分,教育为文化创新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 力的人. 7. M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 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文化形 态;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课程活动文化等.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1. M个体身心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 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个体的内 在因素(如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等)和外部 环境(如外在刺激强度、社会发展水平、个 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 果.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 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 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 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 L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 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 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 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把握好最近发 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 中小学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 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 J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对人的价值的 发现,让知识为人所用而不是由知识来奴役 人;对人潜能的发掘,潜能的发挥必须通过 教育和学习才能实现;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人有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必须 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 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不平衡性、 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5. 发展关键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概念,又称为发展最 佳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最适宜形 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训练可以 达到最佳效果,错过这一时期,训练效果就 会降低. 四、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广义上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 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 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上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 要求. 层次:教育目的(国家或思想家理想 中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 目标(各学习领域或学科)、教学目标(具 体教学过程中单元课时) 2. J我国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1)德育是培 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 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 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 教育的总称.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 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 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授予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