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汇总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汇总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汇总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精密空调系统配置 (2)

1.1 机房设计要求 (2)

1.2 机房负荷计算 (2)

第二章系统设计 (5)

2.1 系统概述 (5)

2.2 系统设计依据 (5)

2.3 系统设计原则及系统特点 (6)

第三章Liebert.PEX系列产品介绍 (7)

3.1 Liebert.PEX系列描述 (7)

3.2 Liebert.PEX机组的特点 (7)

3.3 Liebert.PEX机组的设计 (7)

3.4 Liebert.PEX机组的节能设计 (9)

第四章施工方案 (11)

4.1 空调及机柜摆放示意图 (11)

4.2 空调室内室外机安装原则 (11)

4.3 空调相关工程建议 (11)

4.3.1防水工程 (11)

4.3.2地板工程 (11)

4.3.3天花工程 (12)

4.3.4墙柱面工程 (12)

4.3.5门窗工程 (12)

4.3.6电气安装 (12)

第五章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2)

5.1 系统内容 (12)

5.2 各子系统内容 (17)

第一章精密空调系统配置

1.1 机房设计要求

根据中心机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选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它可以保证电脑机房拥有一个恒久的良好的机房环境。机房环境特点: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同时,根据机房的围护结构特点(主要是墙体、顶面、地面,包括:楼层、朝向、外墙、内墙及墙体材料,及门窗型式、单双层结构及缝隙、散热)、人员的发热量,照明灯具的发热量,新风负荷等各种因素,计算出计算机房所需的制冷量,因此选定空调的容量。数据中心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

机房的环境是靠空调机来实现的。但是,保证机房的洁净度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清洁。

2. 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过滤器,

从而使输入机房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

3. 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循环中不断对空气净化。

4. 该方案设计可以保证,空气洁净度达到国标要求。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下送风、

上回风的送风方式。

1.2 机房负荷计算

具体情况:XXXX机房,房间面积约为142m2,机房机柜安装服务器、存储设备、核心交换机等重要设备。

机房负荷分析:

负荷构成:主机房空调负荷包括冷负荷、热负荷和湿负荷。冷负荷是指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机房具有稳定的温度、湿度,需要向机房空气中供应的冷量;热负荷是指为补偿房间失热量而需要向房间供应的热量;湿负荷是指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其中,冷负荷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见表:

按照空调设计中负荷计算的要求,精确空调负荷的确定方法如下:

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P*η1*η2*η3 (Kcal/h)

Q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 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F*(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在以后的计算中,t1- t2定为10℃计算。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P

依据经验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热负荷:

Qt=Q1+Q2

其中,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 环境热负荷(=0.12~0.18kW/m2 ×机房面积)

根据目前机房内设备数量估算机房内负载约为30KW,所以室内设备热负荷为:

Q1 =30*0.8=24KW

环境热负荷为:

Q2=0.18kw/平方米×142平方米=25.56KW

则Qt=Q1+Q2=24+25.56=49.56KW

注:电池发热量忽略不计。

此外,UPS的发热量也非常小,也可忽略不计。

实际工程热符合估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方案设计中由于建筑物机构的复杂性,通常根据下表来选择机房单位面积的冷量需求,然后根据总面积计算出冷量需求。

主机房空调装机容量:

主机房空调装机容量应根据空调制冷负荷总量Q,预留15-20%余量。主机房空调设备配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期实施,分期实施时应在支持区为设备预留足够的空间。按此情况此机房空调设备应该配置不小于60 KW的总冷负荷。为了保证客户的投资回报率以及机房安全,我们建议配置两台P2040双系统的精密空调,一方面满足机房实际制冷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两台空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空调设备故障引起的机房温度短时间快速升高问题,给空调的维修预留充足的时间,从而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 系统概述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国防、科研、生产自动化、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二十几年里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建成了很多大、中、小各种规模的计算机机房,为计算机寻求和建造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以确保计算机可靠,充分发挥其设计性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以及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建设方的重视,并成为追求目标。

艾默生网络能源具有业界最齐全的网络能源产品线、并且其网络能源主设备全部为自有品牌。艾默生网络能源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样降低了客户选型、采购、工程管理的整体成本,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速度,缩短工程周期,加快机房投产,统一和缩小客户的维护工作界面,这样有助于客户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50174-0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并实际考虑机房容量估计和初步建设思路要求,结合艾默生网络能源产品特性和配置特点拟制了机房环境控制一体化技术建议书。系统方案中涉及到机房专用空调系统、机房环境场地和设备监控系统等。建议XXXX机房专用空调系统采用艾默生Liebert.PEX P2040FWPMS1R(2台)精密空调,该类型空调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全正面维护;高技术“V”型蒸发器盘管;先进的涡旋式压缩机,高效、节能;大屏幕LCD带图形、全中文菜单显示器。

2.2 系统设计依据

1. GB2887-07《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2. YD/T585-2006《通信用配电设备》;

3. YD5040-0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4. YD/T 1051-2008《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5. YD/T 1058-2008《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6. YD/T 5098-2007《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7. YD/T 1104-2007《通信用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8. YD/T 1095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9. YDJ 26-06《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10. GB 50174-0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1. GB7450-0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12. CECS72: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3. CECS89: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GB 50174-0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5. 机房规划详细需求

2.3 系统设计原则及系统特点

本方案设计的艾默生Liebert.PEX P2040F机房专用空调系统符合XXXX机房使用要求。

2.3.1 通用性

本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设计标准。

2.3.2 可靠性

设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2.3.3 稳定性

产品都经过全球主要电信商、数据网以及金融行业长期的运行考验,在业界具有领先的技术、领先的制造和领先的品牌;

2.3.4 安全性

符合高等级的抗扰度国际标准,工作安全可靠;

2.3.5 可维护性

主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故障的维护处理;

2.3.6 扩充性

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用户后期的扩容,做了合理的冗余设计;

2.3.7 经济性

系统整体设计,可合理设计设备容量,减少设备成本。

第三章Liebert.PEX系列产品介绍

3.1 Liebert.PEX系列描述

3.2 Liebert.PEX机组的特点

. 高可靠性、高节能性、全寿命低成本

. 同等制冷量条件下,占地面积最小。侧面及背面不需要维护空间,前面只需要600mm维护空间

. 可拆卸后搬运,保证重新组装与整机无差别,适合特殊场地搬运(如利用小电梯或狭小通道)

. 艾默生Copeland高效涡旋式压缩机,直接适合环保制冷剂(R407C)

. 自适应风机系统,满足不同机外余压需求

. 大面积V型蒸发器,快速除湿设计,确保节能

. 独特的高效远红外加湿系统,加湿速度快,适应恶劣水质,低维护量

. 全中文图形显示屏

. iCOM强大的群控与通讯功能

3.3 Liebert.PEX机组的设计

Liebert.PEX风冷系统的室内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加热器、风机、控制器、远红外加湿器、热力膨胀阀、视液镜、干燥过滤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水冷系列还包括高效板式换热器、水流量调节阀。室内侧制冷系统和水系统中可能涉及维护、更换的器件全部采用易拆卸的Rotalock 连接方式,使维护更方便。

. PEX风冷机组整机性能体现了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节能率、全寿命低成本。

. PEX可靠性充分体现在:iCOM智能控制系统;Copeland涡旋压缩机;自适应风机系统;远红外加湿系统;全调速低噪声冷凝器等。

. PEX高灵活性、高节能率充分体现在:iCOM智能控制系统;自适应风机系统;远红外加湿系统;全调速低噪声冷凝器;占地面积小;可拆卸搬运,全正面维护;可直接应用环保制冷剂等。

. PEX全寿命成本充分体现在:iCOM智能控制系统;Copeland涡旋压缩机;自适应

风机系统;V型蒸发器;快速除湿系统;远红外加湿系统;全调速低噪声冷凝器等。

. 采用真正的模块化设计思路。生产的单制冷回路和双制冷回路PEX系列精密空调,可以提供单机的制冷量为20KW至100KW,并可组合在一起。即能满足现阶段的使用,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它采用了先进的微处理器控制技术,完全满足机房对环境的精密控制要求。并且机组控制器可完成各机组间的定时切换及故障切换,同时便于空调系统的集中管理。PEX 机组标配加湿系统为远红外加湿器。

.应用高能效比的谷轮(Copeland,艾默生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涡旋式压缩机生产厂)公司涡旋式( SCROLL )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的活动部件的减少使机组的噪声及震动降低很多;压缩机的压缩过程连续、平稳;压缩机的排气过程旋转角度超过540度;在吸气及压缩过程中没有热量交换;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气流方向没有改变;减少了气流损失;涡旋式压缩机无需高、低压阀门;减少了阀门损失,防止产生液击;启动电流低。

.采用了“V型”蒸发器盘管,采用了带内螺纹的铜管及冲缝型翅片,比采用传统式盘管的机组有更高的传热效率。采用“V型”结构盘管可使制冷系统的循环与制冷负荷相匹配,并且通过盘管表面的气流更加平稳,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组噪声。配有专门除湿电磁阀,当除湿时只用双面蒸发器的其中一面,电磁阀保证只用其2/3面积进行除湿,达到了快速和节能的除湿效果,避免了过度除湿从而增加再热设计,达到节能目的。

.高效低维护量的远红外加湿器:加湿速度快,适应恶劣水质,低维护量。加湿器不锈钢水盘,高强度的石英灯,微电脑绝对湿度逻辑控制,5至6秒钟内即可将洁净的蒸汽微粒加入空气中。石英灯提供的辐射能,使水份在纯净状态蒸发,不含杂物。远红外加湿器备有自动供水系统,它大大减少了清理维护工作。这个系统有一个调整的过量供水器以防止矿物质沉淀,在水压为34.5至1034千帕之间,可适当地调节流量。控制阀还设有一个Y型的松紧螺旋扣,内置水过滤网。远红外加湿对水质无要求,运行成本低,加湿量大,维护量少。当加湿水盘内达到高水位标准时,水位探测器将传达报警信号,石英灯和加水阀门都关闭保护。运行成本低(免除电极加湿式需频繁维护和更换加湿罐的问题)。

.张力自调节风机系统,在出厂设置或现场可通过更换电机皮带轮和皮带的方式(而不是风机皮带轮和皮带)调节机外余压,在增加机外余压的过程中,确保通

过增加电机功率同时增加风量和风压(而不会导致更换风机皮带轮和皮带导致的风压增加、风量下降的问题)。此外,独特的皮带张力调整系统,可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皮带过

松及过紧的现象,消除了风机丢转的弊病,大大的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

.PEX系统的微处理控制器采用全中文蓝色背光液晶LCD显示屏显示,一般情况下显示室内当前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设定值,设备输出百分比图(风机、压缩机、制冷、制热、除湿、加湿等)及报警情况。用户还可以从显示屏的主菜单上进入浏览各设定点、事件记录、图形数据、传感器数据,报警设置等更详细的信息。用户界面操作简洁,多级密码保护,能有效防止非法操作。控制器具有掉电自恢复功能,以及

高/低电压保护。通过菜单操作可以准确了解各主要部件运行时间。专家级故障诊断系统,可以自动显示当前故障内容,方便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可存储400条历史事件记录,可以记录MESSAGE(消息),WARNING(警告),ALARM(报警)三种事件。配置RS485接口,通信协议采用信息产业部标准通信协议。

.iCOM控制器强大的Teamwork群控功能。PEX 的每个模块都有独立的iCOM控制器,并且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将各模块联动与群控,同一区域可以将32套机组进行Teamwork 方式统一控制管理。实现的Teamwork群控功能包括:1、备份:备份自动切换功能,当群组中机组发生故障时,备份机组自动投入运行,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2、轮巡:定时切换备份机组;3、层叠:根据机房内热负荷的变化自动控制机组中空调机的运行数量;达到节能的目的4、避免竞争运行:避免同一机房内多台空调机同时运行在相反的运行状态(制冷/加热、加湿/除湿),达到节能的目的。

.采用高效全调速冷凝器,噪声水平业界最低。其机组框架由不锈钢连接件与船用等级耐腐蚀铝材组成;一体式风机组合采用独特减震设计;维护要求极低的风扇电机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单/双制冷回路设计;(室外冷凝器)适用于各种恶劣气候条件;可选择水平/垂直两种方式进行(冷凝器)安装。

. 标配漏水检测器,先进的漏水检测系统可以向机组或一个独立的

监控系统提供声光报警信息。当漏水告警启动时,将自动关闭加湿系统。

3.4 Liebert.PEX机组的节能设计

1、高能效压缩机,确保机组高能效比:

采用了世界最大的工业级别压缩机制造商谷轮公司(艾默生子公司)生产的高效涡旋式压缩机,能效比高。涡旋压缩机的活动部件的减少使机组的噪声及震动降低很多;压缩机的压缩过程连续、平稳;压缩机的排气过程旋转角度超过540度;在吸气及压缩过程中没有热量交换;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气流方向没有改变;减少了气流损失;涡旋式压缩机无需高、低压阀门;减少了阀门损失,防止产生液击;启动电流低。

2、“V”型双面蒸发器结构,确保高换热效率:

提高了换热面积,保证了换热效率高,不用加大风机功率弥补换热面积不足,同时机组运行匹配优越。

3、快速除湿功能保证除湿工况的节能:

配有专门除湿电磁阀,当除湿只用双面蒸发器的其中一面,电磁阀保证只用其2/3面积进行除湿,达到了快速和节能的除湿效果,避免了过度除湿从而增加再热设计,达到节能目的。

4、减少再热器设计,实现节能:

因具备快速除湿设计,因此只需要设计一级再热器即可以满足再热要求,减少了因除湿引起的再热工作时间,从而实现节能。

5、自张力调节室内风机设计,实现风机节能:

室内风机为最匹配效率设计,保障风机工作在最佳状态,达到节能目的。自张力调节设计保障传动机构高效稳定工作。

6、高效远红外加湿器与绝对湿度控制节能:

高效远红外加湿器5至6秒钟内即可将洁净的蒸汽微粒加入空气中,加湿效率高。绝对湿度控制方式是按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控制湿度,不会因温度波动引起的相对湿度波动,造成机组不必要的加湿或除湿动作。一般机房的温度波动是正常的,如果采用相对湿度控制湿度,则在机房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升高,引起机组的除湿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反之温度升高时相对湿度会减小,引起不必要的加湿运行。

7、室外全调速风扇:

保障室外风机转速与室内机组要求的散热量时时匹配,达到节能目的。8、iCOM控制器强大的联动与群控功能通过Teamwork方式统一控制管理,实现机房环境的节能控制。

第四章施工方案

4.1 空调及机柜摆放示意图

4.2 空调室内室外机安装原则

室内机安装建议

基本要求:

a、房间整体通风顺畅,送风、回风无障碍。

b、安装位置综合考虑,结合上下水、液管、汽管连接。

c、室内机安装处防静电地板下电缆等妨碍出风的物体较少。

如现场无特殊要求,当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20 米;当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5 米;建议管道总长不超过60 米,管道长度大于30 米时,需加装DX 管道延长组件。

室外机组的安装方式

注:安装方式的称呼是以风机的轴流风向确定,不是设备的安装形式。在空间允许情况下,建议采用直立式安装。

4.3 空调相关工程建议

计算机机房是安装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的场所,因此机房的选址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的需求,即必须根据大楼的结构及特点,选择满足机房的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防雷、承重等要求的合适位置。而且机房的功能分区必须结合使用功能、消防功能、建筑结构、实用美观,以及具有可扩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4.3.1防水工程

机房防水主要考虑新装精密空调内机滴水或流水的防范,本方案通过在精密空调出风口安装漏水监测系统实现。

4.3.2地板工程

计算机机房工程中活动地板是个很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在活动地板上可安装各类计算机等设备,而在地板下的空间则主要用来作为精密空调的送风静压风箱,通过地板上设置的送风口,利用静压复得法,把冷却空气送至计算机设备,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运行。由于地板下空间的以上用途,要求地板的架空高度不得过低,实践中一般设置在400-600mm 之间。

为满足防尘和保温需求,楼地面刷环保地台漆以防尘防潮,地板下裸露墙面还须敷设13mm 的保温层。考虑到设备大型化引发的大载荷效应以及抗变形和耐水浸能力,防静电活动地板选用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的防静电地板。

4.3.3天花工程

为保证机房的净高,保障精密空调的回风空间和机房的开敞性,我们建议机房综合布线电线缆采用上桥架上走线。桥架安装前清理天棚底面、梁及墙沿上部并刷2遍环保防尘漆进行防尘处理并敷设9㎜的保温层,其下覆盖8mm美加板并喷刷ICI。

4.3.4墙柱面工程

机房区域墙柱面采用双面夹芯彩钢板,强、弱电线缆进出机房界面附近的柱子旁边新建强、弱电井,以方便线缆进出。

4.3.5门窗工程

机房的出口均安装双开甲级防火门。

区域内的窗户需要进行封闭处理。

4.3.6电气安装

空调输入总电源开关需要用户提供63A/3P的开关两个,输入主电缆线根据设备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4*16+1*10)平方毫米;

第五章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5.1 系统内容

1). 概述

计算机系统及通信设备数量与日俱增,规模越来越大,中心机房、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网络已成为各大单位业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为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与之配套的机房动力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必须时时刻刻稳定协调工作。如果机房动力及环境设备出现故

障,轻则影响电脑系统的运行,重则造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报废,使系统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中心机房的动力及环境系统进行实时集中的监控极其必要。

影响机房安全的环境因素:

?机房进出管理不当,机柜被随意开启,线路被拨插或改接;λ

?机房地面积水,影响网络设备运行;λ

?电源系统不稳定, 影响网络设备运行;λ

?空调及新风系统故障,导致尘埃或纤维性颗粒积聚,微生物的作用还会使导线被腐蚀断掉;λ

?过高的室温会使元件失效率急剧增加,使用寿命下降,过低的室温又会使磁介质等发脆,容易断裂;λ

?相对湿度过低,容易产生静电,对微电子设备造成静电干扰,相对对湿度过高,会使微电子设备内部焊点和插座的接触电阻增大;λ

?机房明火管理不严,给机房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λ

鉴于机房的重要地位以及机房辅助设施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建设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厦门尚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EMS系列是专为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机房而设计的远程环境及网络监控报警系统。EMS系列除可监视机房内的环境参数外,更可监控网络上的IP设备。

它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发送报警信息,而且EMS系列已内置了网页服务器,用户可方便地通过网络监测到机房的信息。

2). 建设目标

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机房内的环境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按照标准的机房进行监控,主要通过对环境、动力、消防、保安系统进行建设,对机房内的温湿度、市电、烟雾、漏水、安防等建立一套较完整的机房动力监控、环境监控、安全防范监控的管理体系,实现对机房运行环境科学管理,及时发现机房辅助设备的故障和故障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 设计原则

根据机房监控的实际需求需要,以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参考国内外其他省市机房监控技术建设的经验,借鉴其建设经验,在方案中我们遵循以下几项总体原则:

稳定可靠: 只有稳定运行的系统,才能确保电子防控工程系统平稳运行。我们采用低功耗嵌入式ARM芯片,标准工业规格设计,具有硬件看门狗电子线路,永不死机,并且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

架构合理具有可扩展性:系统采用先进采用模块设计来架构系统,使整个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并具备良好的扩展条件。可扩展性保证当用户有更多的要求时,引入的新设备可以顺利地与本次配备的设备共同工作,进一步扩展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一体化设计:机房内所有被监控的智能设备和各种传感器到监控主机采用直接连接,减少故障点,中间不需要任何采控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真正意义的实现由监控主机自身对所有设备的信号采集和数据采集,由监控主机自身实现对采集的信号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报警等功能,真正做到all in one.

系统易于操作: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嵌入式设备追求易用性,在略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系统具备升级维护能力:由于监控主机和传感器之间采用直接连接,因而维护方便,能迅速的排除故障;系统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因而具备良好的软件升级能力。

本项目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包括集中监控内容:UPS监测、配电柜监测、精密空调监控、温湿度监测点的监测、定位漏水监测、视频图像监测、门禁监控及消防监测等。4). 系统组成

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由嵌入式环境监控主机、系统报警设备、前端被监测设备及各种传感器组成。中间不需要任何协议转换模块、多功能串口卡、工控机等。机房内被监测设备、各种传感器、报警设备直接与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主机相接。安装方便,大大减少了因为中间协议转换设备故障、多串口卡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所带来的数据采集中断,造成整个监控系统瘫痪的问题。

机房管理人员只要用自己的办公机器打开IE浏览器,输入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机的IP地址、系统帐号,就可以登录系统。可以看到各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系统日志,报警记录等信息。由此减少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大部分工作量,工作效率更高,确保机房的长期稳定运行。

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多个领域和多种网络环境,既可以应用于对单个机房的动力环境进行监控,也可应用于对多个联网机房实现集中监控。

5). 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拓扑图

6). 系统选型

推荐尚为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7). 系统功能

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功能特性

集中监控

系统应对单个机房内各种动力设备,环境设备及系统状态信息,报警信息等进行完整集中监控,并有良好的扩充性,实现跨区域集中监控管理。

来电自启动功能

EMS系列监控主机采用低功耗ARM芯片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内置硬件看门狗,具有故障自动恢复功能,当主机重新启动后,整个监控系统也随着在运行。

WEB显示功能

EMS系列监控主机内置WEB服务器,支持B/S架构,管理人员可直接通过浏览器和相应权限就可以实时的查看机房内所有动力环境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远程管理、调整相关设备的工作参数。

日志管理功能

整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各种报警信息、系统事件、设备参数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能够以报表形式进行数据导出、备份。

完善报警机制

EMS系列监控主机支持多种报警方式,现场声光报警、电话拨号报警、手机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并可配合Emview中心端软件进行电子地图的图形报警、声音报警等。

用户权限功能

系统具有多级用户管理,可设定用户管理权限,来宾用户只能对系统进行浏览,普通用户除了对系统具有浏览权,还可以对系统进行部分的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配置、管理整个系统。联网模式

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不仅能独立组成完整的监控系统,更可配合Emview中心端软件使用,组成联网工作模式。Emview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图形界面展示功能,可集中管理和配置所有主机参数,并具有对设备的反控功能。

布防撤防功能

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从人性化设计出发,可设置布防撤防功能,可临时设置撤防多少时间来限制设备报警,方便灵活管理临时性的工作安排。

短信遥测遥控功能

系统支持管理人员通过短信实时查询当前机房的运行情况和监控主机的网络参数,并可通过短信对传感器进行布防和撤防。

网络监测功能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除了监测机房环境参数,还可以监测路由器、服务器等IP设备,提供两种监测方式,TCP端口探测和PING探测方式。

短信网关

EMS系列监控主机提供短信网关功能,同一个区域多台主机可以通过网络将短信发送到其中一台主机上进行统一报警,节省费用开支。

具有电话语音、多媒体语音、手机短信、Email、报警框、报警灯、报警提示等多种报警功能,并可给出专家对故障的提示和处理方法,使一般管理人员也能完成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系统可实现在线编辑和修改,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完成界面的修改和组态工作。安全管理功能

系统中共设有多级操作权限,所有操作员用户只能在自己的权限级别范围内进行各种操作。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操作权限,并可设置其他人员的用户名、密码和级别。具有强大的容错能力即系统具备数据恢复功能,可使恢复到需要的状态,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系统错误。具有来电自启动功能。系统一旦断电,会自动保护正在记录的文件,确保记录文件不会丢失,并且所有录像文件均进行特殊的保护保证断电前的录像均可以回放。当系统重新上电后,无须人工干预,系统能自动启动并自动启动监控程序。

数据的在线动态修改维护

支持页面动态修改,即当监控系统正处于运行状态时也可对其页面或策略的各种对象属性进行在线添加、删除、修改,并可将所有的修改实时上传,保证所有的修改都能即时生效,以便在保持监控系统运行连续性的情况下进行组态。

动态下挂本地监控站点

各中心管理站可实现动态下挂本地监控站点。即在管理站处于运行状态时,只要输入所要监控的本地站点的IP,就可以实现对该本地监控站的监控。

数据的远程控制功能

可实现对各种数据的远程修改。比如当管理人员检测到室内的温度过高时,不同用到监控现场就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远程设置空调的温度,以实时保证室内温度的正常。此外,管理人员还可以远程实现对各个摄像头(球机)的控制,以保证360度、全方位的立体监控。

数据管理功能

可实时直观地显示各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界面完全汉化、场地布局、设备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并且系统还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报警统计报表、操作统计报表、历史统计报表等,并具有方便的打印功能。

灵活方便的远程通讯功能

具有多种远程接入方式供用户选择,提供WWW服务,用户可通过WEB方式实现图像和数据的远程联网监控,无需安装另外软件和任何配置。

强大的联动与控制功能

通过策略实现了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联动,并可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实现工作复杂的控制器联动功能,只要需要控制器实现的过程用简单的脚本语言编写出来,系统即可根据用户定制的控制器方式进行工作。

系统的扩展扩展功能

系统的可扩展性高,系统所有软硬件设计均采用模块化可扩充结构及标准化模块结构,留有与以后其它应用系统互联的接口。

5.2 各子系统内容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一共有以下集中监控子系统:市电监测子系统、UPS监测子系统、电池组监测子系统、配电开关监测子系统、普通空调监测子系统、精密空调监测子系统、温湿度监测子系统、漏水监测子系统、消防监测子系统、门禁监控子系统、网络监测子系统。

1). 市电监测

监测对象:

对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的市电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实现:

在配电柜中安装一个电量仪,将电量仪的数据线与EMS系列机房环境集中监控主机传感器接口相连。电量仪的接法和安装参见其安装手册。

实时参数:

线电压、线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2). 配电开关监测

监测对象:对机房内的供配电系统的重要配电开关进行实时监测。

实时参数:每一个配电开关监测模块可以监测8路配电开关和6路防雷器的状态。

3). UPS监测

监测对象:对机房内的UPS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内容:

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电池充电程度等。

工作状态:旁路工作状态、在线状态、电池供电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等。

报警信息:输入越限报警、输出过载报警、电池异常报警、整流器故障报警、逆变器故障报警等。

4). 电池组监测

监测对象:UPS后备电池

监测内容:在线监测每节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内阻,预测电池组中落后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

5). 精密空调监测

监测对象:对机房内的精密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内容: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回风温湿度限值、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加热器运行状态、制冷器运行状态、除湿器运行状态、压缩机高低压报警、主风扇过载报警、滤网堵塞报警等。

6). 温湿度监测

监测对象:对机房内重要区域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内容:实时显示温湿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7). 定位漏水监测

监测对象:对机房内的空调的冷凝水、窗户和易漏水等位置进行定位监测,且实时报警,可具体检测到某一处漏水。

监测内容:实时检测记录具体漏水位置并进行报警。

8). 红外监测

监测对象:对进出机房人员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实时监测人员的移动。

9). 门禁系统

监测对像:对机房内的重要门实施门禁进出管理。

监测实现:门禁控制器可选用单门、双门、四门控制器和非接触式读卡器或指纹一体机,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主机通过网络来读取门禁控制器内的刷卡开门记录。如:时间、刷卡者ID号、门状态。也可以通过加装门磁传感器,将其连接到EMS系列机房环境监控主机的接口上,实现监测当前门的状态。

监测内容:实时监视各门的开关状态。

10).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在机房内各重要区域内安装半球形彩色摄像机,构成一个数字化的图像监控系统,以实时监视机房内的现场情况。本系统通过配置1套8路的数字录像监控系统实现高质量的监控画面以及远程监控管理等丰富的功能,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MPEG-4压缩方式

在数字录像监控系统中采用了MPEG-4实时动态压缩方式,每25幅图像可压缩至5K-45K,录像速度可达每路25帧/秒(352*288),画面质量清晰、连续、无“马赛克”现象、无延时,基本做到实时监控。按最大存储量计算为3.8G/天(24小时连续录像),平均为1.2G/天。1个80G硬盘可以保存1路25-100天的记录,磁盘满后将自动刷新。

流媒体格式

在本监控系统中,视频文件采用流媒体格式,使得监控、录像、回放、网络传输同步进行。在同一显示器中可实时显示16路视频画面,双击鼠标就可实现单路画面放大与多路画面显

计算机大学设计方案大学设计方案

仅供参考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已广泛用于政府、军事、科研、商业等部门,连接到千家万户,利用计算机实现毕业设计管理势在必行。 目前高校基本都采用网站的形式管理学生的毕业设计。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及系统架构方案。从而论述了一个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思想及具体的实现过程,对各个模块的架构及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作了详细阐述。该系统主要实现了三个模块: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 本系统采用JSP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本文详细讲述了以上技术的应用。 关键字:毕业设计管理; JSP;SQL Server2000数据库;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adu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e comput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government, military, scientific, commercial and other departments connected to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using computer design and management is imperative to achieve graduation. At 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dopted the basic form of website design management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graduate working principle, technology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chieve the program. Which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a graduat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concepts and the specific realization of the process, each module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thinking and design proces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has three main modules: module

中心机房建设设计方案66277

****医院 中心机房建设设计方案 ***医院 2012年7月 一设计总则

1 设计思想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它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大、中、小型计算机都要求安装信息在一个专用的机房里。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计算机属于贵重精密设备,它用于重要部门时,又属于关键和脆弱的工作中心。因此,它又常常是安全保卫的重点。机房对消防、安全保密也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严格执行以下规范: 2 设计依据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证券经营机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章制范》 《证券经营机构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3 设计目标 ⑴安全可靠性 机房系统工程重点必须注意安全性要点,包括信息安全、人员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这涉及到进出入管理,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以及供配电安全和安全出口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机房设计中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⑵科学系统性 机房的设计从多元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现代化机房不只是一个简单设备摆放的场所,而是由动力供配系统(UPS电源、市电电源)、综合监控系统(安保监控、设备监控)、独立空调系统(新风、除尘、湿度、防露)、消防系统(消防报警、)、专用地线系统,结构装饰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的综合主机、网络、UPS等设备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综合考虑监控机房各单元系统间运行的系统性。 ⑶先进性 装修后的机房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标准化机房,满足机房的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能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使机房系统设计时应遵从高起点、高质量,确保机房系统长期高效运行. ⑷标准性 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实施首先要体现标准性,即要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综合设计(或部分参照国际标准设计,主要指我国现有规范不足部分),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标记,力求通用性、可调整性、维修便利,并具有详细的文档资料。 ⑸实用性

机房管理系统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机房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目录 14.1 引言 (1) 14.1.1 编写目的 (1) 14.1.2 背景 (2) 14.1.3 定义 (2) 14.1.4 参考资料 (2) 14.2 实际开发结果 (3) 14.2.1 产品 (3) 14.2.2 主要功能和性能 (3) 14.2.3 基本流程 (3) 14.2.4 进度 (4)

14.2.5 费用 (4) 14.3 开发工作评价 (4) 14.3.1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4) 14.3.2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4) 14.3.3 出错原因的分析 (4) 14.1 引言 14.1.1 编写目的 为提高机房使用效率,净化上机环境,杜绝个别用户使用机房内电脑做违规的事情,为机房管理员提供一个好的机房监控系统是必要的。作者在对机房微机管理过程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参考了一些网吧的微机管理系统,获得了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机房管理系统应当能使管理员极其方便的获取某台微机的屏幕视图,锁定某台电脑的键盘和鼠标输入,并能发送消息给指定的电脑用户。

14.1.2 背景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种类多元化,信息量巨大化,传播速度急速化的时代。要积极面临这种现状,就要能快速的处理各种信息,从而引申出人们对信息处理工具的高度关注。而各种电子设备,尤其是电脑等硬件设备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更使得人们的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毫无疑问,计算机以及由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佳的信息处理工具。掌握这个工具对于科研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这种情况,现在许多学校都提供了微机室,让在校学生可以很好的学习计算机操作,并使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有个别同学未能珍惜这个机会,他们没有好好利用这些微机进行学习和研究,而是在机房内打游戏或者闲聊等,甚至有人利用电脑进行违反法规的活动。这些同学不但浪费了自身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宝贵资源,而且给周围的同学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如何对机房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机房管理,一方面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员,拟定详细的机房使用规则;另一方面,也应该配备强大的管理软件,辅助管理员进行管理。因此,如何设计和实现机房监控系统成为了本次课题的研究问题。 14.1.3 定义 该系统在原有的机房管理系统上做了有益的改进,实现尽量考虑系统的可操作行,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使业务流程最短,界面友好。 系统是根据系统业务流程设计的。新系统的使用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该系统包括帐户管理模块、计费设置模块,系统设置模块、以及远程监管模块等模块。其中帐户管理模块是整个机房管理系统的基础。为了能够使机房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实现计算机化、系统化、规范化操作,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机房管理系统。 14.1.4 参考资料 《软件开发这点儿事——软件开发工具手册》邵志东著 《程序员指南丛书https://www.360docs.net/doc/659395039.html,高级编程》但正刚著 《https://www.360docs.net/doc/659395039.html,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吴明晖主编吴丹红编著 《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田淑梅廉龙颖高辉编著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与新风系统,是运行环境的保障。高可靠的机房设备运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计算机场地系统终年是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运行的。只有窗户密封才能保证系统温、湿度正常运行。机房里的计算机设备要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对环境中的灰尘数量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对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机房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需要选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同时机房还必须补充新风,自然界的新风只有通过新风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机房,形成部循环,并对新风进行过滤,使之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 一、为什么要装机房新风系统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使用功能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出机房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精密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最重要设备,应采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来满足新风系统的需求。 目前机房新风系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大型机房,一般都装有新风系统,还有一些网吧也开始安装新风系统,所以现在我们去一些高档网吧或者休闲区,不会感到一股燥热难受的气息,这是因为它们装了机房新风系统,24小时保持室通风换气。二、机房新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当室空调回风和室外新风分别成正交叉方式经热交换器时,由于平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度差和水蒸汽分压力差,两股气流间同时产生热传质,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当安装在系统上的全热交换器在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回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回风干燥,是新风从空调回风中获得热能,使温度升高,同时被回风加湿。 三、机房新风系统作用 机房新风换气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和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新排风系统的风管及风口位置应配合空调系统和室结构来合理布局。

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方案.doc

课程设计评分表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 题目机房管理系统设计指导教师 评分项目满分分值得分 封面 4 页面布局8 文档格式目录格式 6 图表质量 4 设计文档( 60 分) 页眉页脚 4 内容完整性12 文档内容内容逻辑性10 内容正确性12 课题陈述 3 答辩( 10 分)问题答辩 5 是否超时 2 考勤( 20 分)20 实验( 10 分)10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答辩记录表 教 师 提 问 学 生 答 辩 情 况 记 录 成绩答辩小组教师签名

摘要 本系统为机房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 ,然后 ,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 ,不断修正和改进 ,直到形成一个满意的可行系统。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以开发学生学籍管理 系统 ,谈谈其具体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要介绍 (6) 1.1系统概述 (6) 1.2系统研发背景 (6) 1.3系统研发的目的和意义 (6) 第二章需求分析 (8) 2.1需求描述 (8) 2.2主要功能 (8) 2.3数据需求 (9) 2.3功能模块实现 (9) 2.4数据流图 (10) 2.5数据词典 (11) 第三章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 3.1 E-R 图 (12) 3.1 1 局部 E-R 图 (12) 3.2系统全局E-R图 (12) 3.2系统全局E-R图 (12) 3.3实体及属性的定义 (15) 第四章数据库逻辑计 (17) 4.1初始关系 (17) 4.2规范化处理 (17) 第五章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18) 5.1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表设计 (18) 5.2引表 (18) 第六章数据库的实现及操作 (20) 6.1数据表创建 (20) 6.2数据库操作部分 (22) 6.21 数据库的插入操作 (22) 6.22 数据库的修改操作 (22) 6.23 数据库的删除操作 (22)

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与方案

中心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方案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目录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二章项目内容 (5) 2.1、XXX人民政府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5) 2.1.1、总述 (5) 2.1.2、内容及要求 (6) 2.1.3、机房装修 (6) 2.2、网络系统建设 (12) 2.2.1、总述 (12) 第三章投资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工程招标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资料

第一章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机房是信息化、语音系统承载和运行的最基本环境,承担着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以及各种系统连通、汇专业资料

聚、贯穿的重要责任;网络设备是各网络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机房及网络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行政中心的建成,网络接入单位和人员将成倍增加,对网络安全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机房已无法满足行政中心网络系统运行的需要。本着既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又考虑网络系统和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专业资料

第二章项目内容 行政中心不仅是党政办公中心,而且还将成为第一个信息化综合数据中心,因此,合理的信息化设计和建设是信息化办承接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中心机房建设和网络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办的工作重点。 2.1、信息办中心机房建设 2.1.1、总述 行政中心机房是行政中心的信息化、语音系统承载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环境,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实现信专业资料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设计方案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 方案书 海瑞弗空调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机房精密空调TADR0261方案 一、项目描述 中心机房空调项目:现有机房面积约为70m2,机房内机架柜现有8台,备用电源UPS功率20KVA。 二、选型描述 本空调项目是为了满足贵公司所提供的机房环境控制的技术要求,使机房环境温度稳定在夏季23℃±1℃,冬季20℃±1℃,变化率<5℃/h,相对湿度在45%~65%不结露,净化度≤100万级。 我们就根据机房制冷量360Kcal/h/m2进行制冷选型,60㎡的机房所需要的制冷量约为21600Kcal/h,即是。考虑到机房重要性及制冷冗余性,因此我们推荐使用1台海瑞弗TADR0261(制冷量为:)型下送风上回风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下送风空调利用架空地板下面的空间进行送风,形成点对点的制冷方式,不容易形成送风死角。海瑞弗系列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能为贵单位机房提供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 海瑞弗机房精密空调有多种送回风形式空调可选择,我们会根据贵公司的具体要求及机房现场的实际条件,提供最合适的送、回风形式。 三、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设计方案项目主要是机房精密空调。本设计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设计原则 机房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

机房新风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机房新风系统的设计 1、新风系统定义: 英文名称又叫VMC(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可控式的管道通风系统或者新风系统 VMC可控式机械通风设计要求,由风级、管道、送风口和排风口等一个完整的VMC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让建筑会呼吸,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这套系统其功能性和经济性匹配实现最优的方案。适家宜居 2、新风系统的分类: 单项流新风系统双向流新风系统双向流热交换新风系统 3、新风系统的作用: 目前室内空气比过去来讲逐步恶化,这方面的论述已经越来越多。比较典型的是住宅不良空气在逐步的影响我们的健康,具体归类: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还有建筑有关的疾病BRI,包括老百姓接触的化学药剂装修污染。SBS准确就是住宅越来越严密所延伸的问题,国内也称空调病。BRI更多讲由于建筑应用材料设备不当导致一些延伸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问题已经关注很久,也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理论,目前比较好的对室内改善的措施是通风换气。

4、单向流新风系统: 通过一台风机与窗式进风器实现风机启动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室内形成负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室外空气通过窗式进风器进入室内达到空气置换的目的适家宜居 5、双向流新风系统: 通过两台主机实现两台风机一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强制排出 室外另一台则将新鲜空气抽送到室内双向流系统的特点是强制进 排空气并且在送风主机前端加装空气过滤系统(选配)达到空气送入室内的清洁适家宜居 6、双向流热回收新风系统: 一台热回收主机实现在北方由于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送入室 内的空气温度较低通过热回收主机将室内送向室外的空气与新进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7、新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VMC在机房设计原则新鲜空气由配电柜、工作间、服务器机房等洁净区域进入室内,污浊空气由室外等污染区域排除。定义通风风量,确定房间的最小通风量在0.6—1.2次小时,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新鲜空气。国家标准为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的新风量。

模块化机房建设实施方案

云模块化机房方案

目录 专业资料 1概述 1.1产品定位 1.2产品特点 2. 2应用场景样例及配置 2.1典型应用场景 2.2典型配置 4. 3系统架构 3.1结构系统 7. 3.2供配电系统 .1.2 3.2.1配电柜 3.2.3 12 3.3温控系统 18 3.4机房管理系统 3.4.1服务器 19 3.4.2采集器 21 3.4.3 NVR 网络硬盘录像机(可选) 21 3.4.4传感器 23 3.5照明系统 2.8 . 3.5.1照明控制箱(可选) 28 3.5.2通道照明灯 29 3.5.3机柜照明灯(可选) 30 3.6防雷接地系统 31 3.6.1防雷方案 3.1 3.6.2接地方案 3.1 3.7消防系统(与现有消防系统对接) 3.2 3.8综合布线 3.3. A 缩略语 .3.5

_________ 1 概述 1.1产品定位 微模块数据中心介于大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和小型模块化数据中心之间,既可作为独立 机房承担网络业 务,也可作为大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一个局域机房,承担部分或局部 业务。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网络位置如 图1-2所示。 图1-1微模块数据中心在网络中的位置 1.2产品特点 微模块数据中心采用 All-I n-Room —体化集成方案,主要具备一体化集成、安全可 靠、低噪音、节省机房占地面积和节约能源、安装省时、省力、省心、架构兼容、快 速灵活部署、多种电源制式和完善的监控等特点,是新一代集成中型模块化数据中心 产品。 n :A At A 卫=4 观 ■ 距*!■圭人灵團M L —i H 岂络4此虫le 网増运维中心 CSJ1PS 111 111 kWriei. 赃罚匚 屛I*耳我宝慢映 副9-i 烧範师* :庐蛙魅2 I 梵司酋 *^DJ1 I 国 ? K A

机房设计方案(A4)

机房设计方案 引言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那些依赖计算机及通讯系统的行业(例如银行、证券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怎样确保计算机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并且怎样给从事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他的机器设备,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大、中、小型计算机都要求安装在一个专用的计算机房里。机房环境除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空气的洁净度、电源质量、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度、空气质量、噪声的要求。计算机属于贵重精密设备,他用于重要部门时,又属于关键和脆弱的工作中心,是安全保卫的重点,因此对消防和安全防也有较高的要求。 从事计算机所需要的特殊环境建设的工作叫做计算机场地建设,平常也称作计算机机房建设。机房场地环境建设是一项实际、复杂、涉及技术面广泛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横跨多项专业系统:如装修系统、电气系统、空调新风系统、消防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包括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场地设备监控系统)等,各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及协调配合全赖于在方案设计时进考虑的疏密。 建设安全、稳定、标准的计算机房并实施科学的机房管理手段,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本方案中,我们将运用我们在机房建设中的经验并结合贵方的实际需求,全面地考虑机房工程的各个子系统,力争

将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中心机房奉献给贵方。 第一部分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机房工程设计依据 1.1设计思想 ·确保各设备系统可靠运行; ·保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 ·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机房工程专用设备和优质装修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 1.2设计依据 1.2.1执行标准 (1)、《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

机房精密空调解决方案

易事特机房精密空调 解决方案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一概述 (3) 二设计原则 (3) 三设计依据 (4) 四产品选型: (4) 4.1 工程简介 (4) 4.2 选型描述 (4) 五产品介绍: (6) 5.1机组结构组成 (6) 5.2 智能控制系统 (8) 5.3机组功能 (8) 5.4 设备配置列表 (9) 六机组安装 (10) 6.1 机组接收 (11) 6.2安装注意事项 (11) 6.3 机组外形尺寸 (11) 6.4安装室内机 (12) 6.4.1 场地选择 (12)

6.4.2 安装要求 (12) 6.4.3 机架安装 (12) 6.5 风冷冷凝器安装 (13) 6.5.1 场地选择 (13) 6.5.2 安装要求 (14) 6.5.3 冷凝器支架安装 (15) 6.6制冷系统连接 (15) 6.6.1 管路布置 (15) 七精密空调日常维护管理 (16) 7.1 精密空调维护管理要求 (16) 7.1.1 通信机房环境要求 (16) 7.1.2 空调技术要求: (16) 7.2 精密空调设备维护细则 (16) 7.2.1 空气处理机的维护 (16) 7.2.2 风冷冷凝器的维护 (17) 7.2.3 制冷部分的维护 (17) 7.2.4 加湿器部分的维修 (17) 7.2.5 冷却系统的维护 (17) 7.2.6 电气控制部分的维护 (17) 八服务承诺 (18) 8.1、服务体系架构 (18) 8.2、售后服务简要说明 (18)

一概述 精密的环境控制对计算机的运行非常重要,因此对机房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这是为舒适性而设计的民用空调无法达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温度控制:服务器及交换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其密度是普通办公室的6~10倍。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能够发挥最佳功效,机房温度最佳控制范围为22℃±1℃。这就要求空调机组一定要有足够的制冷能力和及时的反应调控能力,以应对温度急剧变化。 湿度控制:在机房中,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计算机造成破坏。过高的湿度会使空气中的水分在计算机内凝结产生冷凝水,致使主机硬件短路或损坏。而湿度过低时,机房内会产生静电,造IT 设备无法运行甚至死机。 风量/洁净度控制:服务器及交换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显热,为了能迅速地排除这些热量,要求空调具有足够大的冷却循环风量和足够远的送风距离。同时,机房对空气洁净度的严格需求要求空调机组应提供相当于30次/小时换气次数的风量,以便对空气进行过滤。 全年运行:一般民用空调(制冷运行)只用于夏季,而且每天只工作8h~10h。但是机房空调需要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甚至在冬季室外环境下都需正常制冷运行。 二设计原则 机房的主设备间原则上尽可能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机房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个别环节因客观条件不允许而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的,按实际情况设计。 鉴于机房严格的温湿度等环境要求和24小时不间断的持续运行能力要求,本方案推荐选用机房专用恒温恒湿风冷精密空调。精密空调系统是一个以微处理器控制为基础的空调系统,具有精确制冷、加热加湿、自动故障报警监测、来电自重启(避免因多个单元同时启动时引起的浪涌)、高效过滤等特点,同时有比普通空调长得多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能为机房微电子设备提供一个长期温湿度相对恒定,空气清洁、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HIS解决方案DOC

世纪创源 NGHIS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2011年3月

第一章概述 1.1 世纪创源公司简介 安徽世纪创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是专业从事软、硬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批优秀的软件和信息网络工程师、经济师、管理专家。他们精通世界先进的网络产品、数据库和开发工具,有着多年软件开发和工程实践经验,在医疗行业中,有着丰富的经历和管理经验。依托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确保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产品,最全面、最灵活的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教育行业软件开发。公司旗下的医院信息系统日趋完善,二甲医院以上的用户数已达30家,机房管理系统在省内各大高校的用户数已达20家,其中包括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重点院校;近年在医药行业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公司开发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平台成功在安徽、陕西两地上线运营。 公司的宗旨是“客户为本”,切身考虑客户管理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尊重客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管理需求,及时的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服务唯有创新,才能鲜活不息,服务唯有超越期望,才能带来惊喜。面对未来新的产业格局,公司将立足于自主核心技术,发挥整体综合优势,利用系统知识完整、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更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每一个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第二章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概述 2.1 世纪创源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 NGHIS系统是世纪创源于2010年初推出的面向医院的全面解决方案,是在世纪创源原有的医院信息系统(YSHIS)、医院后勤管理系统、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系统的基础上,推出的面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 在NGHIS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世纪创源与国内著名医院进行了长期的合作,结合现代化医院的管理流程和业务特点,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参考不同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开发出面向不同规模医院的应用系统。 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保障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起NGHIS系统的业务模型平台,构成NGHIS系统的核心,根据不同医院的业务流程特点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以满足不同医院的需求。 2.2 世纪创源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的组成 1.医院门诊、住院、药品收费管理系统; 2.医院门诊、住院、医技、药品、后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通用产品化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3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1.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 系统将以多媒体导诊系统让病人了解医院和就诊过程;采用就诊卡技术,简化病人就医流程,方便医生和患者;病人各项费用查询功能,让病人知道费用的明细。 2.数据为管理服务 系统以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使信息和数据安全可靠,以工作角色确定每个

机房设计方案、实施方案

目录 第1章投标产品技术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出入库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机房设备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显示子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设计方案 (王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管线系统设计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技术性能(32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视频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出入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机房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管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7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出入库实施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机房设备实施方案(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管线施工(王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院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拟制人刘庞哲 审核人_______ 于宝华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7月4日星期4】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至于校园数字化的发展和我国高校机房的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各个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校机房上网。这对校园机房进行联合计费管理和机房的配置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公共机房的职能,解决机房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就要开发出一套满足高校需求的机房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机房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有很多的信息数据需要管理,由于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数据繁多,因此原有的手工管理方式就存在容易出错、数据易丢失,且不易查找和低效率等弊病。总的来说,就是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机房管理系统,使机房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机房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统计相关情况。 1.2背景 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学院机房管理系统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石河子大学 c. 本项目开发者: 刘庞哲 d. 本项目用户: 学校学生机房管理人员 1.3参考资料 《软件开发这点儿事——软件开发工具手册》邵志东著 《程序员指南丛书https://www.360docs.net/doc/659395039.html,高级编程》但正刚著 《https://www.360docs.net/doc/659395039.html,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吴明晖主编吴丹红编著

二、题目 (15)机房管理系统 实现机器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的管理; 实现上机管理; 实现收费管理; 创建触发器,实现下机时自动计算此次上机的时间和费用; 创建存储过程统计各机房的上机时间和上机费用 创建存储过程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管理人员的收费合计; 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三、需求分析 针对一般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学生上机过程、教学班上机过程、注册过程、充值过程、的内容的数据流程分析一现设计如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1)机房基本信息:包括机房号、机房名、计算机数目、管理人等 (2)计算机基本信息:包括计算机IP地址、编号、机房号、品牌、备注等 (3)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名、行政班等 (4)用户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学号、密码、余额等 (5)学生充值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名、充值时间、金额、办理人等 (6)机房收费标准基本信息:包括机房号、金额等 (7)学生上机过程登记基本信息:包括计算机IP地址、日期、上机时间、下机时间、学号、上机类型等 (8)机房费用统计基本信息:包括计算机IP地址、日期、统计时间、费用等 四、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系统功能结构图

机房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新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时,即便再简单的方案,我们也应该先做方案、再扒图纸、作出预算的程序,这样我们就不会丢项、报错。 复杂的项目,应该编制联系人表格;方便现场沟通; 一、确定新(排)风机的风量: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送风量的5%;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空调型号,循环风量,数量; 2.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603/h;,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最大工位数,但通常这个因素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风量取值; 3.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室外 4.9PA;通常,我们取机房的容积的2倍配置新风量;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室内的长宽高,高度指参与循环的高度,通常指楼板间距。 二、根据室内特点,确定适用的新(排)风机的形式:柜式特点:好看安装简单效果直观 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但是要求安装在新风采集口附近,占用地面,设备价稍贵(总造价未必贵,因为节省很多安装费);吊顶式特点:隐藏安装,不占地;设备价格相对便宜,安装位置灵活,但安装费较高,维护较麻烦,效果不直接;窗机简单便宜,过滤效率低,易堵;一般与中间商商量采取; 三、确定功能:需要温度预处理吗?需要双向换气吗?需要主动排风吗?需要余压阀 吗?需要防火阀吗?过滤级别有无特别要求? 四、确定新(排)风系统的路由,新(排)风从何处进?经过什么路线?最终送(排) 到何处?此时需要尽量详细的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明制作草图; 路线要保证可行,尽量少弯头、三通等增加阻力的设计。 一般新风要送到机房空调回风口1m距离内;如果直接送到室内,则风管尽量减少阻力。风口布局在门口附近,人感觉正压较大,因为人通常通过门缝漏风感觉正压的。 风道系统不要阻隔空调系统的回风。 要考虑梁的走向,梁下空间一般较低。 正规的排烟风道尽量伸到地板下抽出烟气,因为烟气比重大,是沉在地面上的。 新风换气机的两个外墙风口距离要尽量远,最好1.5m以上,防止短路。室内的送排

机房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建设机房照明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1、机房照明设计标准 机房照明设计标准主要指标为照度。 照度E:光通量投射到物体表面时,即可把物体表面照亮,照度就是光通量的表面密度,即射到物体表面的光通量φ与该物体表面的面积S的比值,即E=φ/S(其中照度的单位为勒克斯Lx)。 在考虑机房的照明时,还须同时将照明的均匀度、照明的稳定性、光源的显色性、眩光和阴影等要求提到日程中来,这些因素也将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中心机房里各功能区的分工不同,对照明中的照度要求也不相同,机房区的平均照度可距地1400的直立工作面照度大于500LUX 2、供配电系统设计依据与概况 计算机设备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和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对计算机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类供电:需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二类供电:需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 三类供电:按一般用户供电考虑。 在本方案中,机房按一类供电方式设计施工。 在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动、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 级 A 级 B 级 C 级

别 项目 电压波动范 围±5% ±7% -15%~ +10% 频率波动范围≤±0.2 Hz ≤±0.5 Hz ≤±1 Hz 波形失真率3~5% 5~8% 8~10% 在本方案中,对计算机主机设备供电选用A级标准。为达到A级标准,须有相应的UPS设备来保障。 3、供配电系统设计内容 (1)、机房交流供配电设计 计算机机房的供电应380/22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供电,供给机房用电。 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供电应按设备总用电量的20%进行预留(按实际运行负载为20%)。 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均采用UPS不间断电源和市电双回路供电。为防止闪电雷击及操作过电压对设备造成的危害,机房专用动力配电柜进线处装设过压保护装置,以消除线路上产生的瞬时高压尖峰脉冲。保证计算机设备稳定运行,不受损坏。 计算机机房内设备电源的电压变化应在220V±5%之内,频率变化在50H±0.2Hz之内。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设计方案精编WORD版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设计 方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 方案书 海瑞弗空调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机房精密空调TADR0261方案 一、项目描述 中心机房空调项目:现有机房面积约为70m2,机房内机架柜现有8台,备用电源UPS功率20KVA。 二、选型描述 本空调项目是为了满足贵公司所提供的机房环境控制的技术要求,使机房环境温度稳定在夏季23℃±1℃,冬季20℃±1℃,变化率<5℃/h,相对湿度在45%~65%不结露,净化度≤100万级。 我们就根据机房制冷量360Kcal/h/m2进行制冷选型,60㎡的机房所需要的制冷量约为21600Kcal/h,即是25.1KW。考虑到机房重要性及制冷冗余性,因此我们推荐使用1台海瑞弗TADR0261(制冷量为:26.8KW)型下送风上回风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下送风空调利用架空地板下面的空间进行送风,形成点对点的制冷方式,不容易形成送风死角。海瑞弗系列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能为贵单位机房提供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 海瑞弗机房精密空调有多种送回风形式空调可选择,我们会根据贵公司的具体要求及机房现场的实际条件,提供最合适的送、回风形式。

三、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设计方案项目主要是机房精密空调。本设计方案书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设计和施工。 2.1 设计原则 机房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基于web的机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机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机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为了提高现代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采用了Java技术开发并实现了基于web的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设备管理、工作管理、上机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经过本系统的运行降低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机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节省了机房维护的投入,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机房管理 web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01-0169-01 计算机实验室在当前的机房管理中,重点完成的是对上机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如采用了打卡上机的方式,对上机人员的身份和上机时间进行管理,但当前的系统缺少对机房设备进行管理的能力,如何能对这些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实验管理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是经过对本单位的机房设备管理的实际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设计了基于web的机房管理系统,以期提高机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解决设备管理等问题。 1 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机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系统的应用将在本单位的机

房进行,因此根据实际管理工作的需求,本系统在软件结构上采用了B/S和C/S混合管理的模型。其中用户管理、设备基础信息和日常工作管理采用了B/S模式,在设备故障管理中采用了C/S 模式,其中B/S模式部分充分利用了web方式的便利性和灵活性,C/S模式的部分利用了客户端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是为了解决现有机房管理中设备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存在的困难而设计。因此本系统提供了设备管理功能、日常维护功能、上机管理功能和用户管理功能,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所示间具有系统功能结构。 2.1 设备登记功能设计与实现 设备登记管理功能是完成对计算机机房的设备进行登记,登记的数据一部分是设备的硬件信息,一部分是设备的软件信息,设备的硬件信息由管理人员经过软件界面录入。软件信息经过系统进行获取,如设备的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安装的软件信息。在本系统中经过采用设备软件信息检测功能实现了对软件信息的获取,该功能需要在需要获取信息的设备上进行机房管理系统访问,使用本机信息获取功能,此功能经过采用Java技术进行机器自身信息的获取,并经过网络上传给机房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形成对此设备软件信息的详细记录。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登记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设备故障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