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测量技术在猪育种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其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往往能推动猪育种的快速发展,最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猪屠宰后测量背膘厚度的办法被活体超声波扫描取代,使活体间接选择瘦肉率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几十年来,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猪的育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将超声波的活体测量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运用于猪胴体性状和某些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超声波在我国猪的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处于研究阶段,但在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 超声测量原理及育种中活体测定的重要性

超声波频率在1~5MHz之间,尤以3.0~3.5MHz使用最为普遍。超声测量技术的原理是超声仪器发射的超声波在活体内传播时,遇到声阻值不同的组织交界处时会产生界面反射,产生一个较强的反射波,即回声,根据回声的强弱、分布即可推断不同组织在物体内的位置和大小,从而测量出其长度、周长、面积等信息。由于猪的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内脏、子宫壁、胎膜等不同组织间声阻值具有较大差异,能产生可识别的界面反射,因此这为超声波应用于猪的活体探测提供了基础。根据图像信息显示的成像方式分类,超声仪器主要分为A、B、M型,A型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为幅度调制型;B型为灰阶实时超声,采用灰度调制的二维声像图显示法,每个光点的亮度与回声的振幅(强度)成正比;M型采用辉度调制的时基显示法。动物育种上常用的是A、B型超声仪,随着技术的进步,B型应用日益广泛。猪活体各种不同组织间,由于密度、声阻值以及所处位置的深浅不同,返回由不同灰度的像素构成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我们便能迅速、直接的获得猪活体的某些胴体性状指标和肉质性状的数据。此外超声波设备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并具有减少对猪的应激的特点。因此,超声成为目前改良猪肉品质的新技术之一,在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和评定胴体价值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猪肉品质的追求。世界家畜育种目标正由数量、产量的提高转向肉质品质的改善。在猪的育种工作中,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向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肌肉风味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转变。

在猪的肉质的等级评价过程中,肌内脂肪含量或大理石纹评分是判断和评价肉质优劣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不能直接运用于种猪,而常采用后裔、同胞宰后测定,但这种方法会延长世代间隔或降低选种准确性,给育种工作带来困难。况且这些传统方法繁琐、耗时、效率低下,除不可避免的会有样品损失外,某些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因此,超声技术作为一项直接、无损、快速的可用于活体猪测量某些胴体指标和某些肉质指标的评价方法,其探索和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2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超声波设备最初应用于人类医学领域,主要分为A型机和B型机。Wild首次作了超声应用的相关报道,认为超声技术具有无损、刺激性小的特点,可用于活体动物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定量研究。随后在1956-1957年间,超声仪便已用于测量牛和猪活体的皮下脂肪。目前,猪的育种中A型机一般用来估计给出的解剖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厚度,由于它能降低猪在测定时的应激,从而取代了手术式探尺的测定,但在较深的组织的测定上有其不足。B型机可以测定不同密度的各种特异性组织,现在用来估计背膘厚度、背最长肌的肌肉厚度、肌肉面积和肌肉周长等。由于它能非常精确地实时给出动物组织图像,称实时超声(real-time ultrasound machine),实时超声波技术为传统猪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允许在猪活体上进行无损测定,而且花费较小。目前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5mm,所需时间仅为l~2秒。现在常用来进行猪活体的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的测定。

2.1 超声用于猪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测定测定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在猪育种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在猪的遗传育种和性能鉴定上作为2项重要的指标参数而深受重视。超声技术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度和眼肌厚度或面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改良。Wilson和Gresham等利用B超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邓立新等采用加拿大 AMI-900兽用B超仪,利用其直观的B超影像对猪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同时活体测定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檀俊秩研究表明,福州黑猪早期选择时,以超声波活体测膘,结合体重及体长等指标,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楼平儿等用超声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猪活体超声背膘厚,认为活体

猪75kg阶段的背膘厚测定结果具有最高的遗传力和组内相关系数,因而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故此阶段的测定结果是最为准确的选种依据。

随着超声活体测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量致力于探索活体超声测膘的准确性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正在进行,以避免屠宰测定带来的繁重劳动和经济损失,提高种畜性能测定的选择强度。

2.2 超声用于猪活体肌内脂肪的估测实时超声波活体预测家畜的肌内脂肪含量在国内外也在研究之中,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牛上。而实时超声波活体预测种猪的肌内脂肪的研究报道主要来自国外,其方法也大都借鉴预测牛肌内脂肪的方法。超声波用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选择计划,最初是1998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贝尔斯兰蒂纪念种猪场开始的,他们通过采用实时超声仪采集杜洛克猪的超声图象来估测IMF含量,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经过3个世代的选择后,共屠宰217头对照系和182头选择系,结果表明选择系猪比对照系猪的IMF要高,分别为

3.94%和3.40%(P<0.01),选择系该性状的平均EBV值比对照系高0.8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Newcom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实时超声估测活体猪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这也将是改良家畜肉质性状有效的、很有希望的方法之一,但其准确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用实时超声波扫描技术对活猪的肌内脂肪进行客观测定是可行的,使我们能够识别具有丰富肌内脂肪的种猪,把猪第10肋背膘测定值和性别作为自变量加入到肌内脂肪预测方程,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Reverler等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通过超声扫描周岁家畜,从而来预测家畜的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目前来看,采用超声波技术来对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活体评估这一方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配合其他的遗传改良技术与方法,超声技术可以对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从而加快该性状的改良速度。

目前,在美国实时超声波已经、而且将是继续加快其猪遗传改良的最重要工具。总的来看,超声技术正如国外许多研究认为的那样,超声可以或者将在预测猪的机体组成上扮演重要角色。

3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超声波运用于猪的育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且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但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超声预测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两个问题。其准确性与精确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超声波在育种工作中的运用与推广。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较多,而国内报道较少。Smith 等的研究表明,在屠宰前用超声波测量的脂肪厚是可行的,但在预测眼肌面积上还不够精确。国外有报道指出超声预测家畜活体相关肉质指标的准确性受到品种、超声测定人员以及超声仪器等的影响,并对一些超声预测研究中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相同的仪器,测定相同的部位,相同的指标,其预测结果也有差异。

Turlington对超声预测猪的第10肋膘厚和眼肌面积进一步研究表明了超声预测与实际之间的相关符合程度(见表2)。

由此可见,在超声预测的精确性与准确性上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3.2 对策

3.2.1 建立统一标准超声预测,目前还无统一的标准,迫切需要制订出适用于超声波测量的统一标准,使所得数据能大范围内共享使用,为大范围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创造必要的条件。由于不同猪种、猪场有不同的超声波测量数据收集规范,该规范应详细描述超声探测部位和扫描次数。同时限定测量、记录的环境条件,规定一定的年龄和体重范围。对成像和数据所制订的解释标准也应在不同畜种间有所区别,编写出准确解释所测定肌肉、脂肪厚度和某断面面积的说明书。

3.2.2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对超声预测结果的处理,对其准确性和精确性有影响。Brethourtm的研究结果认为,曲线分析能够将错误率和预测成本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对超声预测结果的分析,它比传统的回归分析或者列联表用来评估超声的预测要有更大的优势。

3.2.3 其他方法测量结果还受到技术人员和超声仪器的影响,涉及到更加精密的超声仪器的开发与利用。此外,数据收集和图象分析的改进应能进一步增强预测的精度。超声图像可通过提高分辨率、改善信噪比、增加对比度等的处理,并根据要求对图像进行其它处理,如局部放大等,可以改善图像质量。此外加强相关计算机软件和先进的超声仪器的开发也有利于提高超声

预测的准确性。

最后,还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超声图像的采集中,要求操作人员掌握猪的相关生理结构与解剖构造知识,能准确识别其测定部位,能较好的理解超声图像。

4 结语

超声波在动物医学上的运用在国内外已较普遍,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在育种方面的运用大都在研究探讨层面,还未大规模的运用于生产实践,但不可否认,超声在育种中的潜力,正如Wilson认为的那样,在猪的遗传改良中已经并且将继续采用超声这一有效的手段。它将会在猪的育种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超声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与相关标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运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 引自--华中农业大学黄青伟 一、PCV 的发现 猪圆环病毒(porclne Circovirus) 于1974 年在PK 一15 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 病毒;在ICTV 第6 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PCV) 、鸡贫血病毒(cA V) 、鹦鹉喙羽病毒(PBFDA V)3 个病毒归类于网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病毒的理化特性 PCV 粒子为20 面体对称结构,其直径人小为17nm ,CsCL 浮密度l 37g /era3 。无囊膜,含有单股负链环状DNA 。基因组长 1 .7kb ,分子量5 8 × 102 。PCV 不具凝血活性,可抵抗PH3 .0 的环境,经氯仿作用不失活,该病毒只在猪源和VERO 细胞培养物中才能完全复制,并且依赖细胞周期s 期表达的细胞蛋白。可在PK —15 细胞上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Tischer 等发现,用a 一氨基葡萄糖处理细胞培养物后可促进病毒的复制。PCV 有两种基因型:PCV 一 1 和PCV 一 2 。前者基因组为1759bp ,后者基因组为1768bp 。PCV 一1 有7 个0RF ,编码大于5KD 的蛋白质。其巾ORFl 编码的蛋质与植物矮小病毒(plant nanovirus) 和喙羽病毒(heak and featherdisease ViruS)ORFL 码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PCV 一2 有11 个ORF 预计分别编码36 — 2KD 的蛋白,但目前只有 6 个得到证实。PCV 一1 和PCV 一2_ 干相,ORFI 核苷酸和编码的蛋白质的同源性分别为83 %、86 %.而ORF2 分别为67 %、65 %。二者的主要结构蛋白均由ORF2 编码。 从发病猪的淋巴组织发现了PCV 病毒颗粒,说明发生了病毒传染。用PCR 方法从发病猪淋巴组织中和人工感染仔猪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检测到了PCV 和DNA 。 二、流行病学 PCV 的来源现在还不清楚,但它广泛存在于猪源肾细胞中已经得到证实。免疫荧光和免疫酶组化法也证明,PCV 抗原广泛存在于不同代次的PK — 15 、猪源原代、继代细胞以及1 ~19 日龄的猪体内。Gills 等(1988) 还证实,美国菌种收藏中心PK 一15 细胞亚系CCL 一33 ,存在PCV 抗原。 Tischer(1986) 证实,在德国柏林和德国北部两个地区的屠宰场,发现有77 %~95 %的猪存在PCV 抗体。另外,还发现柏林地区野猪也存在PCV 抗体。Edwards 等(1994) 证实,他们收集的血清样品86 %(75 /87) 存在PCV 抗体,Hines 等(1995) 证实,在美围佐治亚州的11 个猪群、北卡罗来纳州的 1 个猪群、衣阿华州均存在PCV 抗体,抗体阳性率为53 %(208 /399) 。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猪群中存在PCV 抗体的报道。但以上报道均未发现感染猪有临床症状,因此可以断言PCV 一 1 的流行是世界性的。 随着PCV 一 2 概念的提出,目前在德国、法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有从PMWS 猪中检测到PCV 一 2 的报道。我国郎洪武等通过ELISA 方法在可疑猪群中也大量的检测到了PCV 一 2 抗体。这些资料说明PCV - 2 也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Allen 指出PCV 一 1 可能在猪的育肥期间发生感染,北爱尔兰的一项纵向研究指出仔猪在出生8 ~9 周龄后,血液中PCV — l 盼母源抗体消失,但在13 ~15 周龄时PCV 一1 的抗体又出现。这说明PCV 一1 感染主要发生在第11 ~13 周龄期间,而这恰好是仔猪从保育舍向育肥舍转移的时期。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作为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效率。其主要的优点好处总结如下: ①、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促进品种改良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一万头以上。对于优良的公猪,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它们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同时,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②、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大的公猪很难与一头小的母猪配种,反之亦然,根据猪的喜好性,相互不喜欢的公母猪也很难进行配种,这样,对于优秀公猪的保种和种猪品质的改良,都将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于商品场来说,利用杂种优势,培育肥育性能好、瘦肉率高、体型优秀的商品猪,特别是出口猪,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只要母猪发情稳定,就可以克服上述困难,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配种,这样有利于优质种猪的保种和作用的杂种优势充分发挥。 ③、减少疾病的传播。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猪,一般都是经过检查为健康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部分疾病特别是生殖道疾病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但部分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如感染口蹄疫、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等,均可对采精的种公猪的防疫检查,从根源上避免这些疾病的传播。 ④、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适时配种。自然交配时,由于母猪发情但没有公猪可利用,或需进行品种改良但引进公猪又较困难的现象时时困扰着养猪界

小麦抗病育种最新研究进展

TILLING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等位变异创制和突变体快速鉴定技术,其实质是将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和突变的高效筛选有效结合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将传统的酶切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后采用红外双色荧光系统进行结果鉴定,从而筛选出相应的突变体.传统的TILLING技术主要用于筛选由人工诱导产生的突变体.Ecotilling技术由TILLING技术延伸而来,主要用于鉴定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突变体,其与传统的TILLING技术的区别主要为构建DNA池时略有差异.随着该项技术在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其用于基因组较大的植物之中.本文对近年来TILLING技术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发现,经EMS处理的小麦等麦类作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因此相信,TILLING技术将会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在麦类作物尤其是普通小麦改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小麦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 目前报道的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多集中在对一些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上。如Chen等利用共转化技术将来源于水稻的类甜蛋白基因转入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Bobwhite中,转基因植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可以延迟赤霉病的发生。Anand等从受赤霉病菌侵染的苏麦3号cDNA文库中获得了编码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类甜蛋白的基因,将这些基因转入到感病品种Bobwhite中,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温室及大田的抗性鉴定。在温室条件下,一个共表达几丁质酶及葡聚糖酶基因的株系可以延缓病菌侵染的扩散(Type II resistance),但在大田条件下,没发现转基因株系对病菌的最初侵染(Type I resistance)有明显作用。Rs-AFP2是一种来源于萝卜的抗菌肽,体外试验表明该抗菌肽可以强烈地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菌素生长。廖勇等通过基因枪介导的方法将该基因转入小麦扬麦12中,目前已经获得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的抗性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 除了转一些抗菌蛋白外,一些与抗性相关的基因也被用来进行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如拟南芥的NPR1基因(Nonexpresser of PR genes)可以调节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Makandar等将此基因转入了小麦Bobwhite中,实验结果显示,NPR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可以加快小麦在病原菌侵染时的内源防卫反应。 在进行植物源抗性基因研究的同时,研究者还对一些来自于微生物的基因进行了植物转基因研究,期望能够获得可提高赤霉病抗性的转基因植株。TrilO1基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T-2毒素的弱毒基因,该基因编码3-O-乙酰转移酶可将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如T-2)的羟基氧化为羰-乙酰基,使其活性减弱。Okubara等将TrilO1基因转入感病的小麦品种中,共获得四个转基因株系,这些株系的胚乳和颖壳里都检测到TrilO1转录物的积累,温室的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可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病症。 5 展望

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猪的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 一.采精公猪的调教 1、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下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2、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3、诱发爬跨:用发情母猪的尿或阴道分泌物涂在假台畜上,同时模仿 母猪叫声,也可以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猪上,目的都是 诱发公猪的爬跨欲。 4、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 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 5、公猪爬上假台畜后即可进行采精。 6、调教成功的公猪在一周内每隔一天采一次,巩固其记忆,以形成条 件反射。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4-5 次,每次至多15-20分钟。如果公猪表现任何厌烦、受挫或失去兴 趣,应该立即停止调教训练。后备公猪一般在8月龄开始采精调教。 7、注意:在公猪很兴奋时,要注意公猪和采精员自己的安全,采精栏 必须设有安全角。 无论哪种调教方法,公猪爬跨后一定要进行采精,不然,公猪很容易对爬跨母猪台失去兴趣。调教时,不能让两头或以上公猪同时在一起,以免引起公猪打架等,影响调教的进行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采精 1、采精杯的制备:先在保温杯内衬一只一次性食品袋,再在杯口覆四层 脱脂纱布,用橡皮筋固定,要松一些,使其能沉入2cm左右。制好后放在37`C恒温箱备用。 2、在采精之前先剪去公猪包皮上的被毛,防止干扰采精及细菌污染。 3、将待采精公猪赶至采精栏,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腹部及包皮, 再用清水洗净,抹干。 4、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待公猪爬上假台猪后,用温暖清 洁的手(有无手套皆可)握紧伸出的龟头,顺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 状弯曲拉直,握紧阴茎螺旋部的第一和第二摺,在公猪前冲时允许阴茎自然伸展,不必强拉。充分伸展后,阴茎将停止推进,达到强直、“锁定”状态,开始射精。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 5、收集浓份精液,直至公猪射精完毕时才放手,注意在收集精液过程中 防止包皮部液体或其他如雨水等进入采精杯。 6、注意在采精过程中不要碰阴茎体,否则阴茎将迅速缩回。 7、下班之前彻底清洗采精栏。 8、采精频率:成年公猪每周二次,青年公猪每周一次(1岁左右),最好 能固定每头公猪的采精频率。

猪人工授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猪人工授精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压住发情母猪的后背并刺激其外阴内的阴蒂。如果母猪不舒适,允许其稳定下来,但不允许其躺下。如果母猪的外阴很干燥,就要在输精管上涂一些润滑油。 1、把试情公猪放在发情母猪前面,刺激母猪。 2、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洁母猪外阴、尾根及殿部周围,用干净的卫生纸擦干净母猪外阴部。 3、轻轻地混合精液,使精液在输精瓶中均匀分布。 4、将输精管插入母猪阴道内。 5、继续向里面插入,直到感觉到宫颈的阻力。 6、母猪可能自动锁住输精管。 7、在母猪没有自动锁住的情况下,把输精管插入到子宫颈。 8、轻轻地拽输精管,证实其是否被子宫颈锁住。 9、把输精瓶嘴部剪断并接到输精管上。 10、一只手拿住输精管,并给输精瓶一定的压力,这样能够让你察觉输精瓶是否被锁住,慢慢地减少对输精瓶的压力,避免伤害母猪的生殖道,所有过程必须轻柔。 11、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母猪可能自动吸收精液,如果精液被外界压力压入子宫,精液会倒流出来。 12、当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授精的时候,观察回流精液的数量,此点将被用于评估人工授精,如果70%的精液留在母猪子宫,说明人工授精操作的很好,如果少于70%留在母猪子宫,人工授精操作不成功。 13、输精瓶和输精管中的精液被母猪吸收完毕后,轻轻地抽回输精管,记录这次输精的质量。 14、每次人工授精时间掌握在5—8分钟,尽量让母猪把精液自动吸入,避免给输精瓶过大压力,使精子过快,造成精子损伤或倒流。 15、每次输精必须保证精液体积在80—100ml,并且必须保证有活力精子总量在20—30亿之间。 人工授精注意事项:在母猪未喂料或者喂料后2小时进行配种,血液循环主要集中在喂肠部,母猪性欲低下,不愿运动,容易造成返情;炎热夏季输精时间最好避开中午高温阶段,在上午7:00之前和下午6:00之前完成配种。输精完毕后立即登记配种记录,包括配种的时间、次数、与陪公猪号码、配种方式、生产目的(纯繁或杂交)等。 猪人工授精的输精 输精是人工受精技术的最后一关,输精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高低,而输精管插入母猪生殖道部位的正确与否,则是输精的关键。 (一)输精的准备输精前,精液要进行镜检,检查精子活力、死精率等。对于死精率超过20%的精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猪圆环病毒病是公认的免疫抑制病之一,造成猪场损失惨重,疫苗免疫成了救命的稻草。从2011年猪圆环疫苗上市至今,已有17家圆环产品先后上市,目前,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养殖场也面临着幸福的烦恼,大量产品的上市,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但是,面对玲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择疫苗成了养殖场一个重要的课题,针对这些烦恼,本文希望能够为养殖场选择疫苗带来帮助,避免走弯路,为养殖场服务。 1.PCV-2国内外最新流行动态 由PCV-2引发的疾病已成全球流行之势,在加拿大首次报道该病原引起PMWS后[1],学者通过调查本国包括SPF猪、部分散养猪以及育肥猪发现,猪群中PCV-2血清中抗体普遍存在,但目前该病在加拿大仍然只是散发。在英国和北爱尔兰,猪群血清中PCV-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和92%。美国、法国、丹麦、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新西兰、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也相继报道猪群中存在PMWS。在我国猪群中PCV-2感染情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郎洪武等[2]在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西、吉林、河南等7省(市)的22个猪群采集了559份血清,用ELISA 方法检测PCV-2抗体,其阳性率高达5l%,表明我国猪群中存在PCV-2的感染。王忠田等[3]用PCR方法对我国北京、山东、河北、深圳、山西、天津、广东等省(市)的12个规模化猪场发病猪群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在我国猪群中相当严重。李超等[4]在2010年对安徽省PCV-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14个市(县)的PCV-2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4.36%,表明安徽省猪群中普遍存在着PCV-2的感染。从上述报道表明PCV-2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虽然猪群中PCV-2抗体阳性率较高,但很大比例的抗体阳性猪群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PCV-2与其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较为严重,调查发现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病原与PCV-2混合感染率达到了20%[5]。陕西省PCV-2与PRV混合感染率是21.7%[6]。2005年陈义祥等对广西地区197份组织病料检测发现,PCV-2与PRRSV、CSFV、SIV、PRV混合感染占总病料数量的57.73%。2003年王文军等[7]对黑龙江地区PCV-2阳性猪群的病料调查发现,蓝耳病和猪瘟的阳性率也较高。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8]在2007年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IPMA)对来自与黑龙江、吉林、河北、上海、内蒙古、云南、江西等地的健康猪群480份血清和发病猪群424份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2%和91.7%,表明PCV-2在猪群中感染率非常高。 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家强博士检测结果也证实PCV-2防控比较糟糕,PCV-2,2010年检出率为34.66%(124/357),2011年检出率为25.59%(174/588);2012年检出率为 21.38%(147/683),圆环病毒病依然严重,但有下降趋势,这个和使用圆环疫苗免疫有关系。 2.PCV-2病毒特点

抗病育种的步骤和方法如下(精)

抗病育种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抗源的选择 广泛授集育种原始材料,从中筛选具有能抗某种或某几种,或抗某一病害的不同生理小种的亲本作为抗源,这是选育抗病品种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抗病基因的主要供体之一是作物的近缘野生植物,目前育成的各种作物的抗病品种,大都是将野生近缘植物的抗病基因(或其衍生种)导入新品种而育成的。一般说来,作物初生基因中心或多样性中心,即寄主、寄生物的共同发源地,寄主的抗病类型和病菌的毒性类型,往往最为复杂多样。例如美国在土耳其南部授集到一个小麦标本(编号PI178383),能抗条锈病4个生理小种,腥黑穗病的35个和矮腥黑穗病的10个生理小种。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在6723个原始材料中筛选抗草丛矮缩病的抗源,结果从印度的一个野生稻(O. nivara)中找到了抗源。苏联在墨西哥野生棉种中找到了抗棉花黄萎病的抗源,并育成了抗病品种塔什干1号、3号。 其次,选用抗源时,必须了解本地区本作物主要病害病菌类型及主要生理小种的组成、抗源的抗谱大小。如1963年因出现条中13、16号小种,使南大2419小麦失去抗性;1972年出现新小种条中18、19号,使阿勃、丰产3号小麦失去抗性。据研究,抗源的抗谱与抗性持久性有关系。例如抗条锈品种尤皮Ⅱ,抗10个小种,对1个小种感病,维持抗性18年;丰产3号对7个小种免疫,5个小种抗,2个小种感,维持抗性9年;北京8号对1个小种免疫,2个小种抗,6个小种感病,维持抗性4年。 选育抗病品种,利用野生近缘植物或古老的地方品种,往往会带来若干不易克服的缺点,所以一般以利用其衍生种作抗源比较好。例如,用“高加索”作为抗白粉病亲本,高加索的抗源来自德国品种牛朱特(牛朱特与无芒4号杂交,再与无芒1号回交育成高加索),而牛朱特的抗源来自黑麦,抗源也可用人工诱变方法自行创造。 必须指出,抗源单一化,实质上就是品种单一化,容易使新品种失去抗性。因此必须广泛授集抗源。 例如,日本从1932年就开始进行抗稻瘟病基因的分析研究工作。已鉴定出稻瘟病菌有T、C、N三个群共18个类型,并鉴定出14个抗病基因,其中只有pi-a和pi-i是日本的,其它12个基因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如中国的“杜稻”、“荔枝红”(pi-k基因),美国的“辛尼斯”(pi-z),巴基斯坦的“塔杜康”(pi-ta、pi-ta1),印度的TKM-6(pi-z t),印尼的“金娜”(pi-b),马来西亚的“美丽克库宁”(pi-b)等。目前由于生理小种的变化,如中国的杜稻等具有pi-k,或pi-ta2等基因的抗病品种已失去抗性。因而如能累积对所有小种的抗病基因,则可以增强品种的抗病性。 日本对水稻抗白叶枯的育种也十分重视。按日本病原菌的菌型和其相对的抗病品种,大致分为四个群和五个菌系(表1)。 其中I型菌系群在日本全国都有分布,黄玉群对菌系I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X a-1所控制,而R. Emas群对菌型I和II的抗性是由两对联锁的显性基因X a-1和X a-2控制的。 二、育种材料的抗病性鉴定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为特征。根据病情及神经系统症状的轻重,乙脑可分为轻、中、重、极重四种类型,重型及极重型死亡率高。病死率高达20%~50%,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第1亚群,呈球形,直径40~50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抵抗力不强,不耐热,对乙醚、酸等都很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 发病机理 感染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局部组织细胞和淋巴结、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不断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发病与否,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绝大多数感染者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当侵入病毒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功能又不足,则病毒继续繁殖,经血行散布全身。由于病毒有嗜神经性故能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在血脑屏障低下时或脑实质已有病毒者易诱发本病。 病理改变 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脑桥、小脑和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其基本病变为:①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可见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液化溶解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③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部分患者脑水肿严重颅内压升高或进一步导致脑疝。镜下主要表现为变质性炎: (1)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若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围绕时,称神经细胞卫星现象;若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则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2) 软化灶形成 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称为筛状软化灶。 (3) 脑血管改变 血管扩张充血,管周间隙增宽,常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 (4)胶质细胞增生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若聚集成群而形成结节,称胶质细胞结节。肉眼见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脑实质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见点状出血和粟粒大小的软化灶。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为家畜家禽,主要是猪(仔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几乎100%的受到感染),其次为马、牛、羊、狗、鸡、鸭等。其中以未过夏天的幼猪最为重要。动物受染后可有3~5天的病毒血症,致使蚊虫受染传播。一般在人类乙脑流行前2~4周,先在家禽中流行,病人在潜伏期末及发病初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因病毒量少、持续时间短,故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浅析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独立本科段) 论文题目:浅析规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 市地、学校 准考证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浅析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 二.本环节自2012年3月10日起至2012年9月10日三.进行地点:郑州 四.内容要求: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 指导老师:职称: 批准日期:2012年10 月23 日

浅析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 摘要 人工授精是在自然配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繁殖实用技术,自推广应用以来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工授精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的稀释、精液的保存(液态保存、冷冻保存)、解冻、精液的运输和输精。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种公畜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优良遗传性能,加速品种的育成和改良步伐,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人工授精技术,采精,精液品质检查,输精

Analysis on scale pig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ique ABSTRACT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the natural mating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 reproduction of practical technology,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main technical links includ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emen, semen quality examination, semen dilution, semen preservation ( liquid preservation, cryopres- ervation, thawing semen ), transport and insemination. Through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technolog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ire, give full play to its excellent genetic performance, accelerate cultivars and improved pace, enhance offspr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KEYWOR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emen, semen quality inspecti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母猪深度人工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母猪深度人工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刘玉,王鹏,洪洁赟,李青旺,庞卫军,杨公社,胡建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精液的液态保存以及子宫颈输精技术广泛应用在猪人工授精中,为养猪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冷冻精液、性控精液等新型精子技术的发展,对人工输精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成功受精所需的精液量成为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深度输精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受精效果的同时减少输精量,为冷冻精液和性控精液等在现代养猪业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良种公猪的繁殖潜力。本文主要阐述母猪子宫体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以及腹腔内窥镜输精法等深度输精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猪的人工授精提供参考,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能力。 关键词:猪;深度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直到80年代中期才在养猪产业中被广泛采用,到目前已经基本取代了自然交配。在猪人工授精中,普遍采用常温精液进行子宫颈输精,可以以取得与自然交配相当甚至更好的繁殖率。但子宫颈输精法,由于输精位置比较靠外,会造成严重的精液浪费,只有通过提高每次的输精量,才能保证受精效果。近年来,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猪冷冻精液和性控精液正在试验推广中,精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精子胶囊和精子冻干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发展。子宫颈输精方式的低效性限制了这类技术的发展,因而需要开发新的输精技术。此外,降低人工授精的精子数量,可降低精液生产成本,促进新技术的应用,而深度输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包括子宫体输精法、子宫角输精法以及腹腔内窥镜输精法。 1 子宫体输精法 子宫体输精法是把一个细的半刚性输精装置穿过一个事先插入子宫颈皱褶的常规导尿软管,直接把精液注入子宫体内的输精方式,使精液不经过子宫颈直接到达子宫体[1]。 关于常温精液子宫体输精后的效果,存在差异。2002年,Waston等[2]在英国首次利用子宫体和子宫颈两种输精法对3240头经产母猪进行大型商用性试验表明,使用10亿精子进行子宫体输精的产仔率和胎产仔数与30亿精子常规输精相比差异不显著,认为子宫体输精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输精方式。Dimitrov等[3]使用15亿精子进行子宫体输精,产仔率和胎产仔数也不受影响。但是,Roberts等[4]在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对1783头经产母猪分别使用10 亿精子进行子宫体输精和30亿精子子宫颈输精,尽管两者在受胎率和产仔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子宫体输精法母猪胎产仔数明显减少,与Rozeboom等[5]在美国的研究报道一致。当尝试用5亿精子输精时,产仔率和胎产仔数均显著下降。 因此,对于常温精液采用80 mL含有效精子数10亿的精液进行子宫体输精,虽然产仔率不受影响,但胎产仔数可能下降,因而子宫体输精法输精量应在10亿以上。子宫体输精法减少输精数量不会影响受精效果的原因一是半刚性的输精装置可穿过子宫颈皱褶直接把精液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2011BAD19B04‐3),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CARS‐36‐04B),西安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NC1118(1)),2012陕西省农业专项资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玉(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生殖生理调控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胡建宏(1969-),男,陕西白水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家畜生殖生理调控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测量技术在猪育种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其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往往能推动猪育种的快速发展,最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猪屠宰后测量背膘厚度的办法被活体超声波扫描取代,使活体间接选择瘦肉率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几十年来,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猪的育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将超声波的活体测量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运用于猪胴体性状和某些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超声波在我国猪的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处于研究阶段,但在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 超声测量原理及育种中活体测定的重要性 超声波频率在1~5MHz之间,尤以3.0~3.5MHz使用最为普遍。超声测量技术的原理是超声仪器发射的超声波在活体内传播时,遇到声阻值不同的组织交界处时会产生界面反射,产生一个较强的反射波,即回声,根据回声的强弱、分布即可推断不同组织在物体内的位置和大小,从而测量出其长度、周长、面积等信息。由于猪的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内脏、子宫壁、胎膜等不同组织间声阻值具有较大差异,能产生可识别的界面反射,因此这为超声波应用于猪的活体探测提供了基础。根据图像信息显示的成像方式分类,超声仪器主要分为A、B、M型,A型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为幅度调制型;B型为灰阶实时超声,采用灰度调制的二维声像图显示法,每个光点的亮度与回声的振幅(强度)成正比;M型采用辉度调制的时基显示法。动物育种上常用的是A、B型超声仪,随着技术的进步,B型应用日益广泛。猪活体各种不同组织间,由于密度、声阻值以及所处位置的深浅不同,返回由不同灰度的像素构成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我们便能迅速、直接的获得猪活体的某些胴体性状指标和肉质性状的数据。此外超声波设备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并具有减少对猪的应激的特点。因此,超声成为目前改良猪肉品质的新技术之一,在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和评定胴体价值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猪肉品质的追求。世界家畜育种目标正由数量、产量的提高转向肉质品质的改善。在猪的育种工作中,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向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肌肉风味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转变。 在猪的肉质的等级评价过程中,肌内脂肪含量或大理石纹评分是判断和评价肉质优劣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不能直接运用于种猪,而常采用后裔、同胞宰后测定,但这种方法会延长世代间隔或降低选种准确性,给育种工作带来困难。况且这些传统方法繁琐、耗时、效率低下,除不可避免的会有样品损失外,某些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因此,超声技术作为一项直接、无损、快速的可用于活体猪测量某些胴体指标和某些肉质指标的评价方法,其探索和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2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超声波设备最初应用于人类医学领域,主要分为A型机和B型机。Wild首次作了超声应用的相关报道,认为超声技术具有无损、刺激性小的特点,可用于活体动物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定量研究。随后在1956-1957年间,超声仪便已用于测量牛和猪活体的皮下脂肪。目前,猪的育种中A型机一般用来估计给出的解剖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厚度,由于它能降低猪在测定时的应激,从而取代了手术式探尺的测定,但在较深的组织的测定上有其不足。B型机可以测定不同密度的各种特异性组织,现在用来估计背膘厚度、背最长肌的肌肉厚度、肌肉面积和肌肉周长等。由于它能非常精确地实时给出动物组织图像,称实时超声(real-time ultrasound machine),实时超声波技术为传统猪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允许在猪活体上进行无损测定,而且花费较小。目前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5mm,所需时间仅为l~2秒。现在常用来进行猪活体的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的测定。 2.1 超声用于猪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测定测定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在猪育种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在猪的遗传育种和性能鉴定上作为2项重要的指标参数而深受重视。超声技术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度和眼肌厚度或面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改良。Wilson和Gresham等利用B超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邓立新等采用加拿大 AMI-900兽用B超仪,利用其直观的B超影像对猪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同时活体测定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檀俊秩研究表明,福州黑猪早期选择时,以超声波活体测膘,结合体重及体长等指标,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楼平儿等用超声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猪活体超声背膘厚,认为活体

猪人工授精的意义

猪人工授精的意义 核心提示: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 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1 提高良种利用率 猪人工授精是猪种最有效手段,促进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其整齐度。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一年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一万头以上。对于优良的公猪,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它们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同时,可将差的公猪淘汰,留优汰劣,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 克服体格大小的差别,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大的公猪很难与一头小的母猪配种,反之亦然,根据猪的喜好性,相互不喜欢的公母猪也很难进行配种,这样,对于优秀公猪的保种(要指定配种)和种猪品质的改良,都将造成一定的困难,对于商品场来说,利用杂种优势,培育肥育性能好、瘦肉率高、体型优秀的商品猪,特别是出口猪,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只要母猪发情稳定,就可以克服上述困难,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配种,这样有利于优质种猪的保种和作用的杂种优势充分发挥。 3 减少疾病的传播 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猪,一般都是经过检查为健康的猪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部分疾病特别是生殖道疾病(不能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但部分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如感染口蹄疫、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等、但还没表现出症状之前的公猪和携带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公猪,采用人工授精时,均可进行传染。故对进行人工授精的公猪,应进行必要的疾病检测。 4 克服时间和区域的差异,适时配种 自然交配时,由于母猪发情但没有公猪可利用,或需进行品种改良但引进公猪又较困难的现象时时困扰着养猪界人士。而采用人工授精,则可将公猪精液进行处理保存一定时间,可随时给发情母猪输精配种,可以不引进公猪而购买精液(或冻精),携带方便,经济实惠,并能做到保证质量和适时配种,从而促进养猪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行踉跄,关节肿大,**后后肢麻痹,倒地不起而死亡。妊娠母猪感染后,常表现为高热、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公猪感染后表现为睾丸炎,高热后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阴囊发热,指压睾丸有痛感。数日后睾丸肿胀消退,逐渐萎缩变硬,丧失形成精子功能。如一侧萎缩,尚能有配种能力。 传染源为带毒动物。其中猪和马是**重要的动物宿主和传染源。马是病毒的天然宿主,猪是**主要的扩散宿主。由于猪的饲养数量大、分布广、更新快,每年都能生产出大批易感性高的仔猪。猪感染乙脑病毒后,产生病毒血症,血液中病毒量较多,通过蚊→猪→蚊循环,使乙脑病毒不断扩散。所以猪是乙脑病毒**主要的增殖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叮咬传播,其中**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越冬蚊虫可以隔年传播病毒,病毒还可能经蚊虫卵传递至下一代。病毒的传播循环是在越冬动物及易感动物间通过蚊虫叮咬反复进行的。猪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马属动物、猪、牛、羊、鸡和野鸟都可感染。马**易感,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染。人亦易感。本病发生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7月~9月份蚊虫滋生繁殖和猖狂活动季节。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为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

防治 杜绝传播媒介。消灭传播媒介,增强猪只特异性抵抗力和加强管 理是控制本病的主要环节和措施。从发病特点看,消灭传播媒介是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的根本措施,在蚊虫滋生和繁殖季节前,应开展防蚊灭 蚊的工作,尤其是三带喙库蚊,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和自然条件,采取有 效措施。搞好猪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填平坑、沟等易积水的地方,铲除蚊虫滋生场所,并在猪舍及周围定期喷洒灭蚊药液。 免疫接种。可接种乙脑疫苗,不但可以预防乙脑流行,还可降低猪只的带毒率,控制本病的传染源。猪乙型脑炎灭活苗可用于预防,肌 肉注射。种猪于6月龄~7月龄(配种前)或蚊虫出现前20日~30日注射疫苗两次(间隔10日~15日),经产母猪及成年公猪每年注射1次,每次2毫升,在乙型脑炎重疫区,为了提高防疫密度,切断传染链,对其他类型猪群也应进行预防接种。 乙型脑炎活疫苗应在当地蚊虫出现季节的前20天~30天接种,一般是在3月份~4月份,免疫一次即可,如果间隔3周~4周进行二免, 效果更佳。热带地区必须每半年免疫一次。 在选择乙型脑炎疫苗时应以弱毒疫苗为主;使用乙型脑炎弱毒疫 苗时,要用专用稀释液,不可用其他稀释液代替。 加强宿主动物的管理 发生乙脑疫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病扩散。患病动物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死猪、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均须无害化处理。污染场所及用具应彻底消毒。病母猪产出的死胎儿、胎盘及阴道分泌物必须严格处理,消毒、深埋;猪舍和饲养管理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在发病疫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的基本过程: 采精前的准备→采精→精液品质检查与稀释→精液分装与保存→发情鉴定→输精 采精用品 实验室采精用品 实验室精液品质检查用品

实验室精液稀释与分装用品 输精用品 一、采精前的准备 1、稀释液配制:打开水浴锅的电源,将温度设定在37℃,量取500毫升的蒸馏水放在三 角瓶内,将稀释粉放入蒸馏水中,彻底溶解后,将稀释液放在37℃水浴锅中预温30分钟。 2、采精杯的安装:将洗净干燥的保温杯打开盖子,放在37℃的干燥箱中(也可放在红外 线灯下45cm处)约5分钟,将两层食品袋装入保温杯内,并用洁净的玻璃棒使其贴靠在保温杯壁上,袋口翻向保温杯外,盖上两层专用过滤纸,用橡皮筋固定,并使过滤纸中部下陷3-4cm,以避免公猪射精过快或精液过滤慢时精液外溢,然后轻轻将保温杯盖盖上,取两张纸巾装入工作服口袋中; 3、其它采精用品的准备:量杯应放在37℃的干燥箱中(也可放在红外线灯下45cm处); 打开显微镜和恒温载物台,将温度设定在37℃,并在载物台上放置一张洁净的载玻片; 采精员一手(右手)带双层无毒的聚乙烯塑料手套,或外层为聚乙烯手套,内层为无毒的乳胶手套(比塑料手套防滑),将集精杯放在壁厨内; 二、采精 1、公猪的准备:采精员将准备采精的公猪赶至采精栏,用手挤出包皮内的积尿,然后用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腹部和包皮(可用喷水瓶喷消毒液),再用温水(夏天用自 来水)清洗干净并擦干,避免水及药物残留对精子造成伤害;必要时,可将公猪的阴毛剪短至2-3cm。 2、爬跨:让公猪在采精舍内来回走动,熟悉环境,按摩公猪的包皮以增加其性欲,诱导 公猪正确的爬跨假母猪台。

猪的抗病性及抗病育种

■ 遗传育种 602005.12 众所周知,疾病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一大天敌,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猪的健康。尽管预防接种和药物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从长远来看,采用遗传学方法从遗传本质上提高猪对病原的抗性,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而畜牧科技工作者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认识还很肤浅,但抗病育种巨大的潜在效益,正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猪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抗病性的遗传基础 抗病性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抗病性是指一般所称的抗逆性或抗性,即在现有饲养条件下,畜禽抵抗不良外界环境(如缺乏饲料、不适气候)及抵御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而狭义抗病性则是指畜禽对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抗病力,即本文所指的抗病性。 1.1 MHC与抗病性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上世纪70年代命名的一种白细胞抗原系统,它是与抗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的一组基因群,编码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并存在广泛的多态性。MHC编码3类(Ⅰ类、Ⅱ类、Ⅲ类)基因,这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紧密连锁形成单倍型,呈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猪的MHC(SLA)位于猪的7号染色体上,其遗传结构及功能与人及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差别,包括Ⅰ型和Ⅱ型基因,其中Ⅱ型基因显示出极强的多态性。Rothschild等研究报道,5个美国猪种对支气管败血巴氏杆菌的免疫应答处于SLA的控制下,这表明SLA复合体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遗传性皮肤恶性黑瘤与SLA复合体有关;腹泻造成的断奶前死亡率和对寄生虫的抗性与SLA的单倍型类型有关。 1.2 抗性基因的来源及表达 抗性基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产生:主要包括①基因代换,在生物群内存在大量的中性基因,在正常条件下不对动物产生直接影响,但当环境剧变时,其中一部分中性 基因被激活,成为抗性基因。②基因转换,有些基因本来具有某种生理作用,在不利条件下,转化为动物的抗性基因。③基因突变,在不良的作用下,正常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抗性基因。通过这些途径产生的抗性基因,提高了畜禽适应性,在恶劣环境下,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被保留,反之被淘汰。这样,自然选择加快了抗性基因在群体内的扩散。 近些年来,有关哺乳动物抗性基因表达研究较多的是热应激基因。热应激基因是编码应激蛋白的一类基因。热应激蛋白质(HSP)是动物细胞或组织突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诱使热应激基因表达产生的一类蛋白质。研究发现,热应激基因在编码区和调控区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且只有在热应激条件下,才能产生热应激蛋白质。研究还发现,动物体内存在一种δ32蛋白质调节热应激基因的表达。δ32参与构成RNA聚合酶全酶,能够识别该基因的启动子。在正常条件下,δ32与RNA全酶结合。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在热应激条件下,HtPR(rpOH)基因的启动区阻遏被解除,HtPR基因大量转录并翻译,产生大量的δ32。在高温时,动物体内δ32浓度增加,δ32竞争性与RNA聚合酶结合,进而识别热应激基因的启动子,促进HSP的合成。 1.3 抗病性的遗传力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或多或少受遗传因素的控制或影响,一般认为,特定病原体侵袭所致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在不同种群、不同个体中的易感性是不同的,这种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遗传素质或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反之,不同种群、不同个体对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抗性大小也同样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制约,猪、牛易感口蹄疫,而马不易感口蹄疫,这些天然抗性差异显然主要由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所决定的。个体对疾病的抗性体现在机体对疾病的防御功能和免疫应答能力,这种抗病能力的大小主要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程度即遗传力。表1列出了猪对某些疾病抗性的遗传力。 猪的抗病性及抗病育种 孙寿永 徐 琪 (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 扬州225009) 摘 要:抗病育种是从遗传本质上提高畜禽对病原的抗性,增强畜禽的结实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猪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及制约抗病育种的因素,重点论述了抗病育种的几种途径,并对猪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猪;抗病性;抗病育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