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中考模拟试题专题专题1声和光(解析版)

浙江中考科学试题专题1声和光

三年真题篇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2•台州)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A.AO B.OB C.OC D.ON

【解答】解:光发生折射时,会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由图可知,AO为入射光线,AO 在空气中;OC在水中,为折射光线。

故选:C。

2.(2022•宁波)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解答】解: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光滑的一面是平滑面,故A可行;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这说明发生了镜面反射,该反射面是平

滑面,故B可行;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说明接触面较粗糙,是磨砂面,故C可

行;

D、毛玻璃瓶不透明,所以通过毛玻璃无法看去远处的物体,故D不可行。

故选:D。

3.(2022•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解答】解:

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

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

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

故选:B。

4.(2022•温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移动丙靠近乙B.移动丙远离乙

C.移动乙靠近丙D.移动乙远离丙

【解答】解:“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由图可知,为了确定其像的位置,需要将丙靠近乙,当丙与乙完全重合时,丙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故选:A。

5.(2022•金华)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C.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A、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故A错误;

B、水中放大的“勺头”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弯折的“汤勺”是汤勺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

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故C正确;

D、平面镜中的“杯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2022•嘉兴)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解答】解: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

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

C、若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

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

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

故选:B。

7.(2022•丽水)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空中的明月自身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故A错误;

B、酒杯中的人影是由于人关于杯中酒液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月光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月亮反射来的光,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

正确;

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8.(2021•衢州)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A.B.

C.D.

【解答】解:

AB、看甲点时,甲点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错误;

CD、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9.(2021•杭州)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α1>γ1B.α2>γ2C.α1=α2D.γ1=γ2

【解答】解:

A、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α1>γ1,故A正确;

B、光线从玻璃砖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则α2<γ2,故B错误;

CD、因两条法线是平行的,则由几何知识可知γ1=α2,所以α1>α2,γ1<γ2,故CD错误。

故选:A。

10.(2021•温州)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的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像的位置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由于地砖2、3处于同一水平面,灯的大小和灯到地砖的距离的均不变,所以在2号地砖和3号地砖上看到的灯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

故选:B。

11.(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解答】解:

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项说法正确;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说法正确;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项说法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2021•湖州)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D.地球是不透明的

【解答】解:图中的月食的轮廓,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圆形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完整月球时,便形成的月偏食。

所以圆弧的形成与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B.地球是球形的;D.地球是不透明的;三者有关,而与C.月球是球形的,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2021•金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

【解答】解: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鱼的虚像。

故选:D。

14.(2020•衢州)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

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

粗糙一些,故A错误;

B、根据入射角的定义可知,图甲中∠EON是入射角,∠EOM是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故

B错误;

C、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折,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时,会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

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15.(2020•温州)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A.由④到②B.由③到①C.由②到④D.由①到③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棋子“象”在甲处时,像在位置②处;棋子“象”在乙处时,像在位置④处;

棋子原来的像位于②处,移动后的像则位于④处,所以,其移动路径②到④。

故选:C。

16.(2020•湖州)如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

A.B.

C.D.

【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故A正确。

故选:A。

17.(2020•舟山)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解答】解: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对比明显,观摩效果更好,故A正确;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在玻璃上会发生折射和反射,故B错误;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说明光线能透视玻璃,故C正确;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B。

18.(2020•金华)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镜子里的像

C.耀眼的铁栏杆D.树荫下圆形光斑

【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镜子里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耀眼的铁栏杆,属于镜面反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合题意;

D、树荫下圆形光斑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2020•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镜面后。(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解答】解: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镜子挡住了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像在镜面后。

故答案为:(1)直线;(2)镜面后。

三.作图题(共1小题)

20.(2022•嘉兴)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图甲)。钻石闪闪发光的奥秘在于控制切割钻石的角度,使入射光线不穿透下部亭部面,而被全部反射。图乙为光线经钻石传播的部分光路图,请补充光传播到E处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首先过折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由钻石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2021•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

如表。

次数物距/cm像距/cm

1 5.0 5.0

28.08.0

312.0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能,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解答】解:(1)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能,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五.解答题(共1小题)

22.(2022•湖州)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235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原因是: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反射(选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解答】解: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色的冰雪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故答案为:反射。

一年模拟篇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2•拱墅区一模)如图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为入射角,且∠①=∠④B.∠②为入射角,且∠②=∠③

C.∠⑤为折射角,且∠⑤=∠①D.∠⑥为折射角,且∠⑥=∠②

【解答】解:由图可知,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②为入射角,∠

③为反射角,且∠②=∠③,故A错误,B正确;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⑥为折射角,且∠⑥<∠②,故CD 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22•奉化区模拟)2021年10月18日,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利用凹面镜点燃了北京冬奥会圣火火种(如图所示)。用凹面镜能够采集火种,主要是因为光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色散D.折射

【解答】解: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经反射后可以会聚在一起,凹面镜的焦点处将会聚集大量的太阳能,温度很高,可以加热或点燃物体。

故选:B。

3.(2022•临安区一模)疫情期间,杭州钱江新城亮起“杭州加油”主题灯光秀,如图所示,江面上形成的“杭州加油”这几个字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解答】解:江面上形成的“杭州加油”这几个字是字在水面上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2022•拱墅区校级一模)G20峰会在杭州顺利召开,9月4日晚那台《最忆是杭州》的节目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然回味无穷。从梁祝到天鹅湖,从采茶舞曲到欢乐颂,从越剧到芭蕾可谓是一台精彩纷呈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下面有关说法下正确的是()

A.舞蹈演员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聚光灯照在演员衣服上,衣服会发生漫反射

C.舞台的雾景是喷出的干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观众根据音色可以判断出哪类乐器奏出的乐音

【解答】解:

A、舞蹈演员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聚光灯照在演员衣服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衣服会发生漫反射,故B正确;

C、舞台的雾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根据音色可以判断出哪类乐器奏出的乐音,故D正确。

故选C。

5.(2022•南浔区一模)平面镜前飞过一小球,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它在镜中像的轨迹应为()

A.①→②B.①→③C.④→②D.④→③

【解答】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小球的像在镜中的轨迹为①→②。

故选:A。

6.(2022•杭州模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幕布上的皮影戏B.水中塔的倒影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放大镜放大的眼睛

【解答】解:AC、幕布上的皮影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水中塔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放大的眼睛,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2•宁波模拟)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A.B.

C.D.

【解答】解:①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②OA为反射光线;③连接SO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22•苍南县模拟)小南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容器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现往池内注入密度均匀的水,水面升至图中的a位置时,在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在S点的下方(选填“上方”或“下方”);水面从a位置升至b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距S点的距离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

【解答】解:

(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亮斑P点如下图所示,即在S点的下方:

(2)同理,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亮斑P′点如下图所示,即在S点的下方:如图:

由图可知,水面从a位置升至b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距S点的距离变小了。

故答案为:下方;变小。

9.(2022•鄞州区校级一模)光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对光学的研究开始于古代;光学也是一门实用的科学,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许多设备都离不开光学的应用。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古代中国最早的光学研究可见于《墨经》,书中记载“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如图甲所示,图中现象形成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在近代光学革命进程中,英国科学家牛顿运用三棱镜进行了色散实验,推翻了当时人们认为“白色阳光是最单纯的光”的观念。

(3)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不可见光。疫情期间,动车站设置了医用红外线热像仪(如图乙),运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对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监测。

【解答】解:(1)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英国科学家牛顿运用三棱镜进行了色散实验;

(3)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红外线热像仪,运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对人体进行体温监测。

故答案为:(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色散;(3)热效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0.(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白色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接缝O转折的E、F两分组成。

(1)若想探究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具体的实验操作把纸板F

向后(或向前)弯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明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 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3)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1)若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把纸板B向后(或向前)弯折,观察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如果没有,则说明三条光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

(2)实验中纸板应与镜面垂直,否则在纸板F面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因此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明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3)因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明和小刚都能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

故答案为:(1)把纸板F向后(或向前)弯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2)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1.(2022•西湖区校级模拟)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A(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2)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A(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解答】解:

(1)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

故答案为:(1)A;(2)不变;(3)A。

12.(2022•舟山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0°70°

230°60°

350°40°

①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

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②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③小金同学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20o、30o、50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

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2023年浙江中考模拟试题专题专题1声和光(解析版)

浙江中考科学试题专题1声和光 三年真题篇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2•台州)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A.AO B.OB C.OC D.ON 【解答】解:光发生折射时,会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由图可知,AO为入射光线,AO 在空气中;OC在水中,为折射光线。 故选:C。 2.(2022•宁波)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解答】解: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光滑的一面是平滑面,故A可行;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这说明发生了镜面反射,该反射面是平 滑面,故B可行;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说明接触面较粗糙,是磨砂面,故C可 行; D、毛玻璃瓶不透明,所以通过毛玻璃无法看去远处的物体,故D不可行。 故选:D。 3.(2022•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解答】解: 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 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 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 故选:B。 4.(2022•温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移动丙靠近乙B.移动丙远离乙 C.移动乙靠近丙D.移动乙远离丙 【解答】解:“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由图可知,为了确定其像的位置,需要将丙靠近乙,当丙与乙完全重合时,丙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023年浙江省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2023年浙江省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 2.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后,再继续下潜,在此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F 和它底部某处受到的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 ( ) A .F 不变,P 变大 B .F 变大,P 变大 C .F 不变,P 变小 D .F 变小,P 变小 3.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 4.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 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 5.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 A B C D 筷子 钳子 天平 镊子

2023届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专题复习声现象及答案(原创)

2023届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专题复习声现象(原创)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2、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上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5、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6、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琴弦的振幅 7、下面诗词中蕴含的物理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逾静、更幽”是指音调低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8、将耳朵贴在长水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水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声音( ) A.能听到一次 B.能听到两次 C.能听到三次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松花江上,鼓声阵阵,百舸争流。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产生的,船桨是一种_____杠杆。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一 声学和光学(导学案)

专题一声学和光学1声现象 中考命题动态分析 声学重点考查的内容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题型出现,在中考试卷分数值占2%左右.从命题的载体来看,中考命题更加重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也可能以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题出现. 中考复习大纲导航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知道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真空中不能传声. 3.知道人耳的构造及听声过程,了解传导性耳聋的一些处理办法,认识双耳效应. 4.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6.认识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利用. 中考复习要点精讲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需要时间,不同介质中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声速)不同.声速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 慢,液体中较快,固体中最快.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的构造如图所示. (2)人耳的听声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波被耳廓收集,沿着耳道传到 鼓膜上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 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 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声源在振动发声;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③听觉器官完好; ④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3)听觉障碍(耳聋)的处理: ①传导性耳聋:可戴助听器(利用骨传导). ②神经性耳聋: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丧失,无法用戴 助听器的方法来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①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所以声传到两只耳的时刻、强弱及其 他特征不同.依据这些差异,人就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②立体声:人耳听到从不同方位传来的声音是立体声.立体声收录机上放的音乐是舞台 上的情境通过两个扬声器播放的再现,这就是双声道立体声. 规律总结: 1.在研究真空不 能传声实验时, 由于操作过程 中,不可能把玻 璃罩内的空气 完全抽出,因此 只能通过声音 的逐渐变小来 推断真空不能 传播声音,这种 研究物理问题 的方法叫实验 推理法. 2.回声测距的原 理s=1/2v声t,t为 从发声到接收 到回声的时间. 3.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但物体振动,人 不一定能听到 声音. 易错提示: 振动停止,发声 一定停止,由于 之前振动产生 的声音仍在继 续传播,故还能 听到声音,并不 是振动停止,我 们立即就听不 到声音.

2023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声现象(含答案)

202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现象(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22•襄阳)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传播速度快2.(2022•鄂州)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3.(2022·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2022•湖北)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5.(2022•荆州)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6.(2022·天津)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改变了乐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7.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声纹锁将声纹识别应用于门禁系统,实现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它建立在声纹识别技术的基础之上,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 8.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引吭高歌 B.不敢高声语 C.男高音歌唱 D.请勿高声喧哗 9.(2022•武汉模拟)下列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声现象》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2讲—声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一、思维导图

二、考点精讲 考点1 声音的产生 1.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已经产生的声音还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不会立即消失),如“余音绕梁”。 注: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常见发声体的辨识 类型举例发声部位 打击乐器鼓、锣、钟等被打击部位 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吉他等弦 管乐器笛、箫、号、唢呐等管内空气柱 4.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方法 转换法:借助其他轻小物体的振动把发声物体的微小振动显示出来,如图所示.

考点2 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 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 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考点3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 S /2(注意: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 考点4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3)频率: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 (4)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一课声现象 基础知识过关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传播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为:v固 > v液 > v气。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3.声音的特性 (1)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 定义:声音的大小。 影响因素:①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离发声体的距离和声音的分散程度:离发声体越近,分散程度越小,响度越大。 (3)音色 定义:声音的品质。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说明:①音调只与频率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人耳听到的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声的利用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大约从20 Hz到20000Hz。 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 (2)超声波:传递信息: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超等 应用: 传递能量:超声波去污渍、超声波粉碎结石等 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 (3)次声波:传递信息: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 应用: 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5.噪声 (1)噪声的强弱: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登记,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控制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①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安装消声器、控制音量等。 ②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双层玻璃、隔音墙、植树等。 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如:捂耳朵、戴耳罩等。 高频考点过关 考点一:声音的特性 1.(2022•淮安)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描述的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 【答案】C 【解答】解:音域是指某人或乐器发出声音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 故选:C。 2.(2022•青岛)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辨别出青蛙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答案】C 【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诗人能分辨出叫声是青蛙发出的,是因为青蛙的音色与其他动物不同。 故选:C。 3.(2022•柳州)“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 A.速度快B.时间长C.音色好D.音调高 【答案】D 【解答】解:“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声带振动快,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D。 4.(2022•常州)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

2023科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练习--中考物理真题分项精练(一)声与光

中考物理真题分项精练(一) 声与光 考点1认识声现象 1.(2022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考点2声音的特征 2.(2022湖南常德中考)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 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 3.【传统文化·戏曲】(2022江苏苏州中考)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考点3噪声的减弱 4.(2022湖南怀化中考)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 考点4光的直线传播 5.【传统文化】(2022四川成都中考节选)“圭表”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影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进和创新了“圭表”(如图甲),图乙是其示意图。他在“表”上方加一根架空的横梁,在 “圭”面上放置一个可移动 ...的铜片)。他利用改进后的“圭表”,精确推...的景符(有小孔 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一回归年天数。请根据以上资料在图乙中画出横梁通过景符的小孔在“圭”面上所成的影像,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甲

2023年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附解析

2023年浙江省中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现象能够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空气比冰更容易压缩.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 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o C的水比0o C的冰效果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6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卷(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综合测评卷 一、单选题 1.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2.暖水瓶的瓶胆夹层是真空的,利用它来研究真空能否传声。将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塞上瓶塞,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对比合理的是() A.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进行比较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瓶胆漏气的暖水瓶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3.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力敲打鼓面,鼓面上的纸屑会跳起 4.如图为艺人正在表演口技,某时刻观众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感觉好像一个瓷盆被摔碎了一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听到的口技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 B.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调 C.观众听到一声巨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 D.现场观众不交头接耳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 6.小明在家用一根筷子敲击空瓶子的同一位置来研究声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第02讲—声现象(模拟检测)—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第02讲——声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了() A.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碎纸振动使喇叭发声 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D.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 【答案】D 【详解】将小纸片放在喇叭上,小纸片“跳舞”,是由于喇叭振动导致的,所以这个现象能够说明发生的喇叭正在振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小明和小华读出a、o、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答案】A 【详解】表中单位是Hz,所以测的是频率,反映了音调,小华声音频率高,音调高,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答案】A 【详解】A.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带动水振动使“水花四溅”,故A正确;B.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D错误。故选A。 4.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最美的是南运河的秋天。清晨淡淡的雾气(lǒng zhào)在古老的运河上,水已经静下来,凉 下来。河堤上的高大杨柳低垂着,枝条上挂着点点露珠 ..,地上泛黄的草沿堤岸向远方铺去,在熹微的清晨瑟瑟抖动着。随着太阳升起,沿河两岸的大地被金黄(fù gài),农人们(连续、陆续)走入田间。清风吹皱的河水,缓缓北去,摆渡口车来人往,整个运河生动起来, 如一幅五彩的水粉画逐渐隐没 ..在记忆深处。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ǒng zhào)______ ②(fù gài)______ (2) 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露珠 ..______ ②隐没 ..______ (3) 从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文段横线空缺处。 2. 小民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 你的结论。 【材料一】 西班牙儿童发育研究协会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从较低年龄段开始阅读的孩子在一些智力测试中的得分会更高,掌握的词汇量也更大。 【材料二】 某研究院的一项研究以近2000名6岁以上的人为对象。分析了阅读作为一项智力活动的价值。研究指出,阅读是一项典型的智力活动。与体育锻炼或社交活动等其他休闲活动相比,阅读是更加静态和孤立的。阅读是孩子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一个经常思考的孩子,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 【材料三】 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了类似结论,认为阅读小说有助于培养同理心。因为阅读小说时,大脑的工作原理与处理有关他人信息时的原理完全相同。加拿大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时激活的大脑区域与我们理解他人时激活的区域相同。”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声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声学》实验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声现象的一些实验现象。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并让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而且他还发现__________(选填“轻敲”或“重敲”)会使乒乓球被弹开近一些,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 ____有关;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幅声波图,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不同,由此可知声音这个特性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 (3)小明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敲击完全相同的钢音叉和塑料音叉时,发现两个音叉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是不相同的; (4)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下列控制噪声方法与小明这一举措相同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C.公路旁安装“隔音板” 2.如图所示是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中的实验,小明用这个实验装置可以做很多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硬泡沫小球,如图甲所示,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这是探究声音是由__ ____产生的; (2)通过橡皮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甲所示,比较两次小球的运动情况,这是探究声音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3)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再将另一个完全相同音叉靠近这个音叉但不接触,如图乙所示。用橡皮槌敲击音叉,观察硬泡沫小球的运动情况,这个实验说明声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及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同学们正在交流课内古诗词名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名句填空。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背井离乡,戍守边关,范仲淹以“浊酒一杯家万里,(1)”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面对边塞的壮丽风光,岑参诗情所至,一联“(2),(3)”红白映衬、色彩鲜明;文人失意,以词抒怀,辛弃疾以“(4),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苏轼也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5),(6)”;国破家亡,仁人志士铁骨铮铮,《别云间》以“(7),(8)”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文天祥则以死明志,“(9),(10)”的豪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任务二】有同学搜集了两首课外宋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请帮助他完成赏析。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2. 名著阅读。 讽刺作品往往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期望。请完成以下对古典名著的赏析。 如图的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这幅图表现了小说中这一情节。 3. 读完《儒林外史》,班上同学展开讨论。甲说“《儒林外史》是典型的讽刺小说。”乙说:“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4. 文学类文本阅读。 对家园的坚守与呵护,同样也展现着“家国情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满山鸟鸣 李汀 ㅤㅤ①清晨,被一阵鸟鸣声叫醒。侧耳躺在床上倾听,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 咕咕咕 ..突……再也睡不着,索性一骨碌爬起来。 ...、突突 ㅤㅤ②满山青翠,满山鸟鸣。在场部院坝里,早起的老杨见到了早起的我。他问,昨不多睡会儿?我笑着说,这鸟叫得睡不着呢。老杨说,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ㅤㅤ③海拔两千多米的林场,上万亩的森林,林子大,鸟儿就多。六十多岁的老杨是林场老员工,四十多年前来到林场。老杨说,当时场里七八个人,每人都挖坏锄头上百把,用坏镰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1声现象(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

专题01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6.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7.声音的反射: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 8.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1)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8.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波→介质传声→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9.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宁波专版)——专题17声和光(含解析)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宁波专版)——专题17声和光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春•镇海区校级期中)下列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2.(2020春•镇海区校级期中)在图中,MN为一平面镜,a、b、c、d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b面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跟平面镜平行,e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则() A.观察到a、b、c、d四个侧面 B.看到a面和d面 C.看到a面及部分b面 D.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位 3.(2020•余姚市一模)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乙图:用茶色玻璃代替镜子,是为了看到虚像 C.丙图: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4.(2020春•奉化区期中)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5.(2020春•宁波月考)某同学先拍完半身照后要接着拍全身照,则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 C.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后缩 D.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后缩 6.(2020•邗江区二模)如图所示为甬城上空出现的“日晕”现象。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日光通过卷云层时,受到冰晶的两次折射便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 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引起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C.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 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 7.(2019•宁波模拟)我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关于“隐身”的实验,其核心部分由六块特殊材质的透明材料组成,每块的横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有人在其中央的六边形小孔中插入一支笔,然后放置于水中,人们从侧面看去,似乎看不到笔穿过特殊材料的部分,但可以直接看到这个装置后的背景(如图甲),科学家给出了俯视的原理图(如图乙)。关于该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4分)阅读下面小说单元导读,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说往往通过(sù)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mào)。小说题材多样,意(yùn)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学习小说要在(shū)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还要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 2.(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文人墨客,豪情壮志满怀。当陈同甫出征沙场,辛弃疾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1)”;当身处逆境时,苏轼以“谁怕,(2)” 的坦荡胸怀,包容天地;当个人的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陈与义“闲登小阁看新晴。 (3),(4)”;当赴边远眺,纳兰性德听北风呼啸,怅惘而放歌“身向云山那畔行,(5),(6)”;当目睹民族危机时,秋瑾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7)”的呼喊; 当生命与大义不能同时得到时,孟子提出了(8)“”的观点。 3.(3分)【铭记英雄历史】 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 哑 ——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023年中考科学专题训练20声和光 透镜成像规律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0声和光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2022·宁波模拟)智能门铃通过安装在门外的特殊摄像头装置,不仅让我们可以实 现与访客的可视对讲,还可以通过设定特定程序,进行人脸识别,快速判断访客信息。下列关于该特殊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在镜头成像时,像位于二倍焦距之外 C.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D.该镜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2.(2022·温州模拟)如图(俯视图)所示,S为房间内的一盏灯,MN为房间的玻璃门, 可绕M转动,当玻璃门逆时针打开时(从MN位置转到MN’位置),灯S的像距和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A.像距变大,像变小B.像距变小,像变小 C.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不变D.像距不变,像的大小不变3.(2022·慈溪模拟)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透过玻璃板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C.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可能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022·西湖模拟)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东航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则对于黑匣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匣子的声音通过解码后发出时不需要任何物体振动 B.黑匣子中的信号即使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黑匣子”在陆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所以“黑匣子”表面的颜色应是醒目的橙红色 D.黑匣子中的声音播出时,能够听懂是哪个人说的,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5.(2022·西湖模拟)截止到2021年12月5日,“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21次万米深潜。“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909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且在耐压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钛合金材料制备及焊接、声学通信定位、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器中的人在深海中是用超声波与外界通话 B.下潜时,以潜水器中的人为参照物,潜水器是静止的 C.潜水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D.钛合金制成潜水器“战甲”,是因为钛合金密度大、熔点低等特点6.(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屏幕上所成的是缩小的虚像 B.该摄像机镜头是一个凹透镜 C.若镜头的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 D.若要使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小一些,人应离镜头近些 7.(2022·余姚模拟)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烛焰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专题01 声学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1 声学综合 目录 一、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题型二】声音特性的辨识 【题型三】噪声的控制 【题型四】声的利用 【题型五】声学计算综合题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 【题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典例分析】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A 【解析】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声,但振幅较小,难以观察。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幅度较大,现象明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提分秘籍】 1.声音的产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 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v固>v液>v气;其中在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变式演练】 1.(2022·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答案】A 【解析】A.使用骨传导耳机,能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符合题意; B.根据声音的特性可知,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但不能说明其音质就好,故B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