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班别:09资环2班姓名:刘永林学号:09250802233

一、汶川地震简介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地震特点

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对地震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等有重要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于2008年5月22日出席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十次发布会上指出,汶川地震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1、地震震级高且裂度极高,影响范围极广。

汶川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裂度达11级,汶川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全国仅黑龙江、吉林和新疆3个省区没有震感,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遭受地震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的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2、破坏性极强。

汶川地震导致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被

打乱,表现出极强的破坏性。截至5月19日,灾区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4万人,受伤人数超过24.5万人。有关部门估计,因灾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

3、余震不断。

灾区余震不断,大小余震5000余次。截至5月18日,仅6.0~6.9级余震就发生了4次。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余震1.3万余次,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大强余震震级达6.4级。这些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

4、救援难度极大。

汶川地震发生后,水、电、道路、通信等现代社会赖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严重毁损。四川省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本来就逼仄、狭窄、崎岖,许多道路没有“备份”。地震造成通往汶川等重灾区的交通中断,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被运抵灾区。而且,灾后恰逢阴雨天气,余震不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抢通道路的任务非常艰巨。甚至一些道路被打通后,又因为山体滑坡等原因而出现反复。

三、应急管理

在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后,提出以下几点应急管理建议:

1、安抚民情,稳定治安。

在经历特大地震后的市民情绪上必然出现恐慌,若是未能及时安抚民情,必然导致社会动荡,甚至被反动势力借此机会生事,因此,政府应当及时安抚民情,稳定市民情绪,并组织有能力参与救援工作的获救人员配合救援工作。

抓紧治安工作,以防犯罪分子有机可乘,防止出现偷、盗、抢等犯罪行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展开救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调集应急物资,保证市民日常所需。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尽力调集社会各界的救灾物资,为灾区物资输送创造物质条件,保证市民能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减少社会不安情绪出现。应急物资不仅包括食物和水源,还应包括药品、帐篷、被子、衣服等必需品。3、合理安排市民住所,防止余震造成二次伤害。

由于余震不断,因此,需要疏散人群,禁止市民进入断裂地带、危楼等不安全地点,安排市民避难于抗震能力好的地点。在缺乏住房或帐篷的条件下,集中市民于空旷地带,政府加大管理和照顾力度。

4、充分发挥军队和社会救援力量,尽快救援灾区。

调集灾区附近军队力量,在救援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号召市民团结一致,齐心抗震救灾。有效组织社会自发组成的救援力量,做到众志成城,

团结一切有可能的力量,加快救援工作,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不单只要团结本国力量,更要有效利用世界各国提供的救助,而且要有效利用各国的救援建议和经验及技术。

5、组成专家小组,深入分析地震发生原因、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救援建议。

专家小组利用专业知识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以及有关问题的汇总分析,对救援工作做出有指导性的方针策略,减轻救援难度以及提高救援的效率,同时专家小组亦要对随时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测评估,提出相关解决事宜,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6、及时监控灾情变化并向社会公开。

利用卫星等实时性高的技术对灾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现或预测到灾情变化时,要马上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第一时间转移人员,减少损失,并向社会公开灾情状况,抑制社会谣言。

7、预防次生灾害。

地震往往会伴随诸多次生灾害,而且地震发生后灾区天气不稳定,雨天连绵,因此更应加大监控力度,预防堰塞湖、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灾区遇难者及动植物等尸体、物质要妥善处理后,预防腐化等带来瘟疫。

8、加紧修复交通干线、电力能源供应及通讯设施。

大批的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需要通过畅通的交通干线运抵灾区,方能展开救援工作,因此,交通干线的修复工作应当是重中之重。大型挖掘器械等救援工具需要电力及能源保障才能动作,因此,恢复电力能源供应也是重要工作。此外,无论是灾区内外都需要稳定的通讯条件才能指挥救援工作,而且通讯设施的恢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社会环境。

通过汶川地震对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11卷第1期 防 灾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 ol.11 No.1 2009年3月 J.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 2009 收稿日期:2009-01-30 作者简介:何 宁(1978–),男,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和执勤训练管理方面的工作。 通过汶川地震对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何 宁 (公安部消防局,北京 100054) 摘 要:本文基于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对该次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指挥机构、应急预案、联动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汶川地震;薄弱环节;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047(2009) 01-0069-04 前言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 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公安消防部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党委的部署,迅速从全国调集13 434名消防特勤官兵,全力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参战消防官兵共从建筑废墟中搜救深埋人员8 100人,其中生还1 701人,解救被困群众51 730人,医疗救助13 109人[1]。公安消防部队坚持生命至上,实施科学救援,以不到救援力量总数8%的比例,搜救出26%的生还者(在人员搜救阶段,军警各方投入救援力量达16万余人,截至2008年5月30日,共搜救生还者6 541人),成为救援生还率最高的专业队伍,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场历史罕见的大地震,是对我国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应急管理能力的一大考验。我们经受住了这场考验,国家领导人的亲历亲为、广大人民的万众一心和公安干警、消防官兵、解放军、医护人员的忘我牺牲精神,尤为值得赞扬。但是,通过这次地震,也暴露出我国应急救援工作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对汶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救援工作提出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 抗震救灾中暴露的薄弱环节 1.1 国家层面缺少应急管理的实体指挥机构 在这次特大地震救援中,解放军、武警部队、 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多种救援 力量首次联合作战,规模大、警种多,对统一协调和调度指挥带来一定困难。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急管理的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指挥,而是沿用传统的“分条块、分部门、分灾种”的做法,将突发公共事件的调度指挥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我国政府层面负责应急管理的主要常设机构是“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但应急办因没有隶属的救援队伍,不具备应急管理的统辖指挥权,不能指挥、调度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救援力量,难以发挥出有效的组织指挥和行政权威。而国务院临时成立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虽然能够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但属于临设机构,并非常设,仅在地震发生后才被启动,无法有效组织不同部门、不同救援力量之间开展危机前的预防、演练、准备等工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实战需求严重脱节。 由于没有建立应急管理的实体指挥机构,应急管理主体不明确,组织指挥机构不健全,难以指挥、调度彼此独立、互不隶属、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救援力量,难以适应重大灾害事故的统一指挥、高效处置的需要。 1.2 国家应急预案建设尚需完善 地震发生后,国家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军、警、地等相关部门和专业力量迅速实施抗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分布规律、对策的研究 10地理二班谢泳龙100204089 一、查询文献资料目录 1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 2 张永双等.四川5 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2). 3 殷跃平,等.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4). 4 韩用顺,等.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3(4). 5 程思,易加强,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3). 6 谢洪,王士革,孔纪名,5 1 2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J].山地学报,2008,26(4). 7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 8 程强,吴事贵,苏玉杰,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 9 黄润秋,李为乐,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17(1). 二、相关的有价值资料的摘抄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黄润秋,李为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 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 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 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 (1) 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 (2)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10 km;(3) 地形 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20°~50°的范围内;(4) 地震地质灾害 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1 500~2 000 m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

512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

123 11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针对2008年5.12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实 际,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严重程度、外伤病程, 5·12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 朱渝红,文灿新,丰纪明,罗先涛,黄 琼,周建容,张一琳,张琼华 (绵阳市中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 要: 目的:回顾大地震突袭我市周边地区,短时间内,来自北川、安县、平武等地大量伤员,不断运抵现场,需要紧急救治。方法:本院迅速组织人员、车辆、药品、器械、通讯、物资等力量,及时到达九州体育馆,立即开展紧急救援,进行搜寻、分检、急救,识别、监测和伤情的评估。结果:24000余例伤病员经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控制感染、吸氧等处理,全部伤病员实现安全分流、转运。结论:伤病员因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平稳渡过了生理极限即致死性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紧急救援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9- 0123- 02收稿日期: 2009-04-10作者简介: 朱渝红(1964-),女,四川自贡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全科医疗。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 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果实、根茎、种子类,如熟地黄、何首乌、菟丝子等等,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而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花、叶类,如金银花、薄荷、桑叶等,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同时,由于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在中药的用量与药味加减上充分体现出恒动观点,随时随地体现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效果,因此每付汤药所包括的饮片剂量不尽相同,但是,煎药机的容量有限,加水量基本上是恒定的,但是,煎药机的容量有限,加水量基本上是恒定的,不能体现个性化。 而且,煎药之前需要浸泡,中药饮片煎前充分浸泡不仅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合理有效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同时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min,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h。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煎药机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的药物根据其性质或临床用药目的不同有先煎或后下的要求,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min 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乌头、附子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人参是贵重的补益药,先煎有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后下如薄荷、白豆蔻、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大黄用于泻下时应后下,否则煎药时间过长,所含的泻下成分葸醌苷就会分解,泻下作用也就减弱。而煎药机煎药一般为避免麻烦,常采用混煎法(即各味药不分先后同时煎),这样对有先煎后下的方剂就会影响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疗效。 2 煎药次数 煎药机煎药一般是1次煎成,而传统煎药一般 煎2~3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2次或3次。尽管煎药机煎药有压力,但当药液浓度达到平衡后,药液的浓度就不会再增加。而传统煎药的二煎用的是清水,药渣中的成分容易再继续扩散,可以煎出第一煎中不易煎出和没有煎出的成分。由于煎药机中没有搅拌设备,如果方剂中含有许多黏性成分,受热成团后,其中的有效成分就很难扩散到药液中,而传统煎药可以不断搅拌,克服了以上弊端。对于如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容易黏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煎药机在这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 火 候 火候是汤剂煎煮的重要方面,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min 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一般说来解表药火力要强,时间要短;补益药火力要温和,时间需稍长,而煎药机煎药却不能控制火候,因为煎药机的功率已为恒定。 4 小 结 由此可见,煎药机煎药虽然较传统的煎药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煎药机的构造,譬如,增加水循环设备,不需开启压力锅可从底下放出药液又可从顶上放入适量的清水进行二煎;增加“先煎”、“后下”的设备,配上一小型的搅拌装置。再者,使煎药机的功率可以调节。这样就会使煎药机更加适应中医临床需要,提高中药煎药的临床疗效。◆

从汶川地震看应急通信发展之道

从汶川地震看应急通信发展之道 ( 2008/6/30 14:16 )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通信系统也遭重创。信息通信在抗震救灾中非常重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其遭受重创后中断以及艰难抢通的过程才如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反思我国目前的应急信息系统状况,建设统一的应急通信平台迫在眉睫。 现有系统能力仍有欠缺 调查显示,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地震、洪水、过境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其他工业事故、交通事故、水污染事件以及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更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四川汶川地震使交通、通信全部中断,地震中心区与外界全部隔绝,给抗震救灾工作增加了难度。 从抗震救灾过程中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总体基础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相关应急法规、应急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还很落后;全民危机意识和危机教育比较薄弱,抗灾和保障能力较低等。应急管理因其涉及面广、起步较晚,理论知识、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特殊性,在国内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目前国内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的应急指挥系统,从地域分布来看,多集中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从行业领域来看,则多集中于公安、消防、医疗等公共领域;从资金投入方向来看,多集中于硬件,约占投资总额的70%,而软件和服务

则分别仅占15%左右;从实际效果来看,多为“只应急不联动”或“小联动”(即110、119、120三警合一),而诸如信息集成、联动响应(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联动)、协调指挥、统一调配、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效能则还处于相当薄弱的状况。 在这次抗灾中,卫星通信网在前期完全处在瘫痪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部门建立的卫星预警专网是一个近似于封闭的系统,因各自独立,互不联接,使国内数以万计的卫星车成为摆设。由于卫星系统与固网、移动网基本脱节,灾区的通信网即便可以快速修复,仍存在全程或大面积覆盖难以实现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救灾的进展。目前很多部门建设的系统都非常强大,但不同部委之间的系统缺乏互相协调和调度的机制,在紧急情况下互相调用更不可能。 出现这种被动局面是因为被呼吁多年的应急联动体制始终未建立起来,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都各建一套应急网络,各自采购先进设备,各自组建自用的管理团队,国家花了庞大的建设费用,但应急仅仅是部门性应急,基本不存在网络层面的应急联动。联动的根本对策就是在信息提供商、信息组织者、信息运营商、信息传输者、信息使用者之间建立一套完整的融合方式。各个部门应不再独立建立应急预警系统,而是向国家级专门的运营组织机构提出需求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由专业化的机构按照联动、开放、统一标准、公益化的目标,建立统一的开放预警平台。 应急联动,就是要做到政策、体制、市场、社会公益四方面的联动,中国需要成立专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

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心得体会

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心得体会 5.12,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全国人民正沉浸在奥运圣火 在国内传递的巨大喜悦时,一场无情的灾难突然降临在汶水边上 的一座小城,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在瞬间撕裂了大地,从震中传 出的震感在极短的时间里几乎传遍了祖国大地。震后约半小时, 地震的消息传了出来,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党中央 和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 工作组,一小时后总理乘专机亲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抗震救灾工 作自此全面展开。 在随后醒着的每一分钟里我都在密切关注着灾区的动态,当 看到上至党中央国务院、军委下至各部委、省市自治区都动员起 来了。很快,在震中周围地区,有部队、武警、警察、消防、民兵、医疗救治工作队开进来了,有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运进来了,我的心才稍有放松。随着救灾工作不断的取得进展,灾情也渐渐 的明了,本来有所放松的心竟越来越沉重起来了,在一组组惨不 忍睹的电视画面里,看到一批批年迈的老人、中青年人、学生和 天真烂漫的儿童被无情的灾难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我的眼睛止不 住的留了下来,一种巨大的悲痛感笼罩在我的心头,也笼罩在全 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的心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总理的身影不断的出现在救灾第一线, 他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不顾安危的在现场通宵达旦的指挥抗震

救灾工作,总理的到来无疑给了灾区人民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救灾现场,总理紧急的布置着各项救援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总理不断的向救援部队、武警官兵重复着,一句“是人民养着你们的、你们自己看着办”更是简洁而强有力的传达着总理对灾情的高度重视,“我们抓紧每一秒钟,就能多救活一个人”更是流露了总理对受灾人们的生命无比焦急与关切。 与此同时,面对巨大灾情,人们踊跃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全国人民包括华人华侨、海外友人及各国政府、联合国和人道主义组织积极的展开了捐款捐物、献血等慈善活动,一时间,举国上下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汶川县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汶川县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汶川县破坏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2012年修订) 1.总则 1.1自行启动原则 1.2分级响应、统一领导原则 1.3社会参与、协同行动原则 2.地震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2.2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2.3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 3.1突发性地质灾害分级 3.2应急响应的启动 4.指挥与协调 4.1应急指挥部署 4.2各部门协调配合 5.紧急处置 5.1人员抢救 5.2医疗卫生

5.3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 5.4物资供应 5.5社会治安 5.6灾民救济及安置 5.7震情跟踪监测 5.8灾情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 5.9应急工作资金 5.10次生灾害防御 5.11对外呼吁与接受外援 5.12宣传报道 5.13涉外事务 6.应急结束 7.后期处置 8.地震应急宣传、培训和演习 9.附则 9.1预案解释 9.2预案实施1.总则 为切实加强对地震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职责,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文件,结合汶川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县或发生在邻区波及我县的破坏性 地震应急处置活动。工作原则为: 1.1自行启动、立即应急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人民政府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处置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灾害事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1.2分级响应、统一领导原则 县人民政府是处置我县境内较大和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 根据应急响应级别视地震应急需求申请上级抗震救灾指挥 部负责组织、协调,对灾区给予必要的支持。 1.3社会参与、协同行动原则 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依靠广大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与救助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 2.地震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2.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发生重大或较大地震灾害,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县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班别:09资环2班姓名:刘永林学号:09250802233 一、汶川地震简介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地震特点 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对地震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等有重要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于2008年5月22日出席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十次发布会上指出,汶川地震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1、地震震级高且裂度极高,影响范围极广。 汶川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裂度达11级,汶川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全国仅黑龙江、吉林和新疆3个省区没有震感,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遭受地震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的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2、破坏性极强。 汶川地震导致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被

汶川大地震两个月祭——并向参加救援的所有军人致敬

汶川大地震两个月祭——并向参加救援的所有军人致敬 大地震发生后,我数次向家属提出作为自愿者去灾区,但是家里领导一直坚持不同意,很是遗憾!只能在后方时刻关注形势并思考。5月14日,我在博客中发布了《逝者已逝,生者重生——强烈呼吁重视住房尤其是学校教学楼建设质量!!!》。的确,作为一个既非专业救援人员,又非医务人员,同时在国家当时又呼吁大家不要擅自前往灾区作自愿者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的选择除了积极捐款外(除了特别党费外还在单位捐了一次,地方捐了一次),可能还是在后方冷静地思考一、关于应急指挥体系。此次胡总书记和温总理亲往一线指挥固然令人感叹,但作为国之首脑,长时间在一线是否也说明我们的指挥体系还不顺畅,还需要他们亲自协调具体事务?或者指挥体系本身设立就不尽合理,还有待改进完善?应对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第十四条规定解放军、武警和民兵参与有关救援和处置工作。笔者以为对于一般性的突发事件,此种指挥体系并无不妥,但是对于需要由解放军和武警去重点处置的重大、特大突发灾害事件,在救灾阶段还是由军队为主指挥、地方政府参与为宜,而在灾后重建阶段再改由地方政府组织。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大灾与战役性质相似,由军队指挥更加合理、迅速、高效。突发大灾的性质与战役行动的性质相似,需要有组织地动员大量军队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决策、部署和处置,无疑,由于部队经常组织各类演习,对于如何指挥调度更有经验。 二是救灾行动参与人员主要为军方人员,由军队指挥更易于指挥协调。此次救灾行动似应在指挥部中由一位军委副主席任副总指挥,统一指挥各级部队,可能会更有效率。 三是地方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指挥机制。虽然应对法规定由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为救灾领导机构,但是并无实际的职能机构,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指挥机制。较好的选择是新成立应急救灾部,或是进一步扩充民政部的救灾职能,将其调整为民政救灾部,负责突发灾难的应急指挥,并负责应对法中规定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负责指挥工作,军地之间应该在平时经常沟通,并适时组织演习。 二、关于救灾主体。此次救灾工作和以往每次救灾工作一样,都是主要由军警来组织实施的。但是,相对于洪水救灾等工作,地震救灾工作的人员专业性要求更高,专业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从技术的角度讲,这无疑大大超出了现行军警人员的能力范畴。因此,建议向国外有些国家学习,组建专门的救灾队伍。据称,在美国每个州都有一支庞大的消防队伍,不仅负责消防工作,还负责救灾工作,对于大

50-4汶川地震灾区和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和建议

汶川地震灾区及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建议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盛昌明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当前对人类生命财产最为直接的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除外)等地质灾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必然增加了对自然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减弱,地质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大。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由以往效率优先发展模式转为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要求。关注地质环境问题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当前国土资源事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本人实地调研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北川旧城特大山体崩塌、绵竹清坪乡文家沟与走马岭特大山洪泥石流、汶川映秀镇红椿沟特大山洪泥石流和雅安地质灾害监测网等地质灾害现场,了解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实际情况,与省国土厅、国土资源基层管理部门及其地质灾害防治施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并研究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希望问题具普遍性,建设具可操作性。 一、四川省地质灾害概况 四川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省份之一,并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

长的特点。“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广大山区特别是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条件急剧恶化,加之近年来局地强降雨和各类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以及该区域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呈高发势态。 据统计(见附表),2010年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63起(滑坡1493起,崩塌261起,泥石流345起,其它63起),造成77人死亡,44人失踪,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90195.11万元。造成有人员伤亡的灾害点达59起。与2009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是去年总数2.31倍,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下降了23.9%。其中,5月至9月,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35起(滑坡1475起,崩塌253起,泥石流344起,其它63起),占总数的98.80%,并造成75人死亡,44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9412.61万元。造成有人员伤亡的灾害点达57起,占有人员伤亡地质灾害总数的96.61%。2010年四川省实现成功避险183起,搬迁避让48902人,成功避免39932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6279.9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达3.4万处,威胁170余万人的生命和500亿元资产的安全。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四川省2011年5~9月川西高原南部、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盆地南部、东北部及北部总降水量正常偏多,省内其余地区正常偏少。今年的防治工作形势更加严峻,防范风险巨大,防治任务更为艰巨。 二、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废墟里打着手电看书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记录汶川大地震十三:全家10人遇难的女民警转身投入抗灾 “妈妈,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 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 对于地震幸存者而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想到的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但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 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 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 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 “道路不通,通信不通,我回去也没用,还不如在这里做点事,帮帮和家人一样的灾民。”遭受重创的蒋敏,此时异乎寻常地选择了坚强。 地震发生后,蒋敏一直和战友们忙碌在救援第一线,维持震后秩序,帮助安置源源不断从灾区送下来的灾民。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 看着蒋敏在抗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们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线。 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现场的警官们赶快把蒋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着她的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压很低。在医生的坚持下,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她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 “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来。”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报告 精品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报告 前言 公元2008年5月l2日14时28分,天摇地动,山河破碎,生命陨灭。以四川汶川映秀为中心爆发的8.0级特大地震,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受灾区域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也是人类地震史上影响范围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地震之一。在经历了举国一致、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之后,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指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 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8万多个鲜活生命的代价,近万亿财富的瞬间灭失,应当换来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巨灾应对管理的意识的增强、知识的丰富、制度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为了系统总结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基本经验,完善中国巨灾应对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我们借鉴国际做法和惯例,针对我国实际,组织开展了《汶

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评估报告》的研究和撰写。我们力求以一种对历史的负责,对逝者的尊重,对规律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本评估报告以汶川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为主要评估对象,评估时段从5月12日地震发生时起,至9月1 9日颁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止。鉴于这次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在四川汶川,极重灾区10个县(市)均在四川境内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本评估报告评估地域范围主要限于四川地震灾区。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作文——给地震救援人员的一封信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作文——给地震救援人员的一封信 亲爱的英雄: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们,因为在我,甚至更多人心目中,你们就是不折不 扣的英雄。 感谢你,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消防部队,面对困难,你们毫无畏惧, 你们冒着生命危险,行最艰难的路,趟最湍急的水,在死亡面前,你们面不改色!那开在空中的伞花,还有那忙碌的身影,一个一个战士,一抹抹绿色,不 正是希望的曙光吗?没有太多的语言,你们用行动诠释当代军人的风采。因为 你们是军人,所以你们必须这样做吗?不,不是这样的。军人也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孩子的父亲。褪去那身绿色,你们也是平凡人,但你们却无怨无悔。 感谢你,白衣天使,当灾情传来时,你们便火速赶往灾区。横断的山石没 有阻拦到你们,余震也暂停不了你们脚步,你们救人,安慰伤者……一时是从 容镇静的医生,一时却又变成灾民的亲友,你们把无微不至的爱带到灾区,给 他们的生命护航。 感谢你,志愿者!你们从天南地北赶来,用爱搭起桥梁,让灾民们安全到 达彼岸;用爱搭起帐篷,让灾民躲过风吹日晒,也许你只是一名工人,或是养 尊处优的老板,但此时,你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志愿者。你们放下自己的事,投入到灾区的救援工作,你们身上流淌的,是浓浓的同胞之情! 你们用嘶哑的声音,唤醒即将要沉睡的心灵,你们用磨破的双手,捧起一 张张挂眼泪的脸庞。但你们麻利的动作,却掩饰不了你们眉宇间的疲劳。 最可爱的军人,你们辛苦了,我们不会忘记,曾是那一抹抹绿色在废墟上 播洒希望。 最可亲的白衣天使,你们的行为,不是用“救死扶伤”就能囊括的,而是 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 最可敬的志愿者,这百年不遇的灾难中,你们身上凝聚的,是所有同胞的 温暖和牵挂! 你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从未弯曲过! 此致 敬礼

回顾: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 5月12日定格的时钟总参谋部立即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总参谋部指示有关抗震救灾部队,紧急灾情和有关情况可直接向设置在北京的指挥部报告,以减少指挥环节。 成都军区迅速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赶赴汶川现场救援。四川省军区派出的300名官兵正前往救灾一线。 当日,成都军区向灾区各个方向派出的救援人员已达6100人。很多部队正在开进途中。 成都军区派出由副司令带队的一线指挥所开进至都江堰附近,因道路损毁受阻。有关部队在都江堰展开紧急救援。 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的奔赴都江堰灾区。 20:02 空军两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飞往灾区。

20:00 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向汶川灾区出发。22:00 运送中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的两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先后抵达成都。 深夜第三军医大学紧急抽调联合应急医疗队于赶赴四川灾区。医疗队于13日凌晨到达四川德阳灾区一线后,迅即开展救灾工作。 5月13日 1:12 成都军区空军派赴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的4架军用直升机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返航。当地当时正在下着大雨。 公安部消防局调派重庆等10个消防总队1060名消防官兵和30条消防搜救犬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3:00 公安部紧急从公安边防部队抽调200名、从公安消防部队抽调10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连夜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员。3:24 武警部队已出动13000余名官兵急赴灾区抗震救灾。同时,正在待命的某机动师4600名官兵已做好出发准备,随时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4:00 云南边防总队启动紧急预案,成立由总队长那顺巴雅尔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连夜抽调医疗救护队,紧急调运价值15万元医疗药品,迅速赶赴四川灾区现场。 清晨800余名部队官兵已赶赴汉旺镇展开救援工作。 5:40 成都军区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官兵抵达地震灾情严重的绵竹市,随后分赴灾区各乡镇展开救援工作。

08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万象

08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万象: 俄罗斯救援队是唯一一个救出人的国外救援队;韩国救援队丢了两只狗;台湾救援队救了两只狗;日本救援队朝九晚五上班,37个救援人员随行32名记者。 夜里,日本,韩国,台湾的救援队集体迷路到了绵阳九院。 PS:绵阳九院,中国唯一核武器研制中心,国家高度保密单位。. 其实最简单的一点就能看得出来日本救援队的效率____2011年的311大地震+海啸,日本的救援可以说是丢尽了脸,应急和善后各种不力,而汶川是三年前还是外国还就派出了那么点儿人,你觉得日本人的效率怎么样?

你知道日本救援队到中国后提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吗?是要中国答应它们到平武、青川搞所谓的救援! 为什么那么广大的灾区它们要选择那里你知道吗?因为九院的材料研究所就在那里!因为zg最大最先进的超高频风洞就在那里你又知道中国正负拒绝了它们这个要求,把它们安排到都江堰去救援时候它们又干了什么吗? 它们在那里“忙碌”了两天就挖出了一对遇(去掉)难母女的尸体,而且好象它们那个队长在离开前还责怪中国正负对它们的“救援”不支持。而就在它们说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在它们身边,就在都江堰,还有不少生还者被我们的子弟兵和俄罗斯救援队从废墟下面营救出来!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来自日本的救援! 请不用用你的奴性和虚伪的人道来挑战当年日本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三千万祖辈的在天之灵!!! 在这里我再说明一点,关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前的1894年,中日已经有过甲午战争,有可比性的是,近代史上,日本一共对中国发动过两次侵略战争:关东大地震之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关东大地震之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历史已经给予我们血的教训,当年我们抛却甲午战争之痛恨,为日本人默哀,祈福。给予了日本以人道主义救助,那会的中国,可谓国内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华夏民众是从牙缝里挤出的救助款曲帮助日本人,那日本给我们中国人的回报呢,是短短两三年养精蓄锐之后对中国接踵而至的侵略,进而是***后的全面侵华!!!

汶川地震原因范文

汶川地震原因范文 昨日,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本次地震属浅源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四川周边可能发生余震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剩余能量还要继续释放,连续余震应该是正常现象,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张国民说,一般情况下,余震要比主震低1级以上,但有可能在附近地区,也可能造成新的灾害,要防备余震造成的灾害影响。因此,目前需要提防山区发生滚石、滑坡、交通堵塞、地面破坏等次生灾害,避免引发更大的灾害。 有震感地区≠本地发生地震 近期某地区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 国家地震局表示,有震感地区,并不等同于本地发生地震。 释放能量大导致有震感地区广

国家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表示,此次地震波及面广,震源较浅、震级大是最关键的原因。国家地震局专家指出,有感地区不是本地发生地震,而是地震波及造成的。 中新网5月18日电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航遥中心、环境监测院、地科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各自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认为,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汶川地震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第一,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 第二,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 第三,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