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北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CS 13.020.40

DB Z 60

备案号:

北京市地方标准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指标体系、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3)

5 一般污染源排放要求 (3)

6 典型VOCs污染源排放要求 (6)

7 技术与管理规定 (8)

8 监测 (8)

9 标准实施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典型VOCs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计算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VOCs污染控制的记录要求 (14)

参考文献 (15)

I

前 言

为控制本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实施后,《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试行)》(1984年)废止。下列标准适用的污染源执行以下相应标准:

DB11/ 139—200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206—2003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DB11/ 207—2003 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检测规范

DB11/ 208—2003 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DB11/ 237—2004 冶金、建材行业及其他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447—2007 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502—2007 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503—2007 危险废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上述污染源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执行GB 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外,其他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本标准发布后,若本市再行发布新的适用相关行业的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行业执行相应的新发布的排放标准。

本标准与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试行)》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本标准增加规定了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试行)》中未规定的14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规定了典型VOCs污染源排放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 10月31 日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宁、江梅、程水源、华蕾、黄青、王慧丽、徐成、邹兰、周羽化、孙悦凤。

II

DB11/ 501—200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固定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锅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冶金、建材行业及其他工业炉窑,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饮食业油烟、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前述固定污染源执行本市或国家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

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Z 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T 160 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

HJ/T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QB/T 2326 四氯乙烯干洗机

QB/T 2639 石油干洗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0.01 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

物的统称,简写作VOCs。根据控制对象与控制方法的不同,本标准规定了不同的VOCs控制指标:a)针对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及厂界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物质作为控制指标;

b)针对包括逸散性排放在内的VOCs总量排放控制,以单位产品向环境中排放的有机溶剂质量作为控制指标。

3.2

非甲烷总烃 non-methane hydrocarbon

采用HJ/T 38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以碳计)。本

1

DB11/ 501—2007

标准使用“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排气筒及厂界VOCs排放的综合控制指标。

3.3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air pollutants emission concentration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压力101.3 kPa),排气筒中每m3干排气中所含大气污染物的质量,单位mg/m3。本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是指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值。

3.4

大气污染物排放速率air pollutants emission rate

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单位kg/h。

3.5

无组织排放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3.6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concentration limit at fugitive emission reference point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压力101.3 kPa),监控点(根据HJ/T 55确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值,单位mg/m3。

3.7

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and other electronic products

半导体分立器件(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等)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以及封装测试,以及电子元器件(电容、电阻等)制造、印刷电路板制造、LCD/CRT显示器制造、电子终端产品装配、光碟片制造等。 3.8

人造板wood-based panels

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再经组合并加入胶粘剂压制而成的板材,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细木工板、实木复合地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等。

3.9

印刷printing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出版物印刷和包装印刷(纸及纸板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等)。

3.10

皮革制品加工leather products manufacture

采用天然革、合成革等材料通过表面处理、裁剪、缝纫、粘合等方法制成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

3.11

服装干洗dry cleaning

使用四氯乙烯或其他干洗溶剂从事衣物的清洗、溶剂脱除、烘干等作业的过程。

3.12

有机溶剂使用工艺process of using organic solvents

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涂装(包括涂布和喷涂)、印刷、烘干、清洗、拌合、含浸、成型等作业,溶剂本身不发生化学变化的生产过程。

3.13

初始排放量initial emission quantity

2

DB11/ 501—2007 单位时间内(以小时计),大气污染物未经净化处理的排放量,单位kg/h。

3.14

密闭排气系统closed vent system

将工艺设备或车间排出或逸散出的大气污染物,捕集并输送至污染控制设备或排放管道,使输送

的气体不直接与大气接触的系统。

3.15

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设备control device for VOCs

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燃烧装置、吸收装置、吸附装置、冷凝装置、生物处理设施或其他有效的污

染控制设备。

4 指标体系、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4.1 指标体系

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体系如下:

4.1.1 第5章规定了一般污染源排放要求,包括“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气筒高度与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三项指标。

4.1.2 第6章规定了典型VOCs污染源排放要求,包括工艺设备或车间排气筒VOCs排放浓度限值,以

及总量排放限值。但这些典型VOCs污染源的排气筒VOCs排放速率和厂界VOCs无组织排放浓度,以及

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则按第5章规定执行。

4.1.3 第7章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应遵守的技术与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有机溶

剂使用工艺通用控制要求等。

4.2 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4.2.1 现有源是指本标准实施之日(2008年1月1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获批准

的污染源;新源是指自本标准实施之日(2008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扩建污染源。

4.2.2 现有源和新源分时段执行不同的排放限值:现有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

止执行第Ⅰ时段标准,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第Ⅱ时段标准;新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第Ⅱ时

段标准。

4.2.3 排放限值、技术与管理规定未划分时段的,则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

5 一般污染源排放要求

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3

DB11/ 501—2007

4

DB11/ 501—2007

5

DB11/ 501—2007

6 典型VOCs污染源排放要求

6.1 排放浓度与总量排放限值

6.1.1 以下典型VOCs污染源经工艺设备或车间排气筒排放的VOCs浓度以及总量排放限值应符合表2规定。

6

DB11/ 501—2007

7

6.1.2 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以单位底涂面积核算的VOCs 排放总量1)不应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表3 汽车制造涂装生产线VOCs 总量排放限值

总量排放限值

g/m 2 车型

Ⅰ时段

Ⅱ时段 说明 小汽车

60 45 指GB/T 15089规定的M1类汽车。 货车驾驶仓

75 55 指GB/T 15089规定的N2、N3类车的驾驶仓。 货车、箱式货车

90 70 指GB/T 15089规定的N1、N2、N3类车,但不包括驾驶仓。 客车 225 150 指GB/T 15089规定的M2类、M3类车。 注:根据GB/T 15089的规定,M1、M2、M3、N1、N2、N3类车定义如下:

M1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汽车;

M2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 的载客汽车;

M3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kg 的载客汽车;

N1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 的载货汽车;

N2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但不超过12,000kg 的载货汽车;

N3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12,000kg的载货汽车。

6.2 其他指标要求

6.2.1 表2所列典型VOCs 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见附录A。

6.2.2 典型VOCs 污染源的排气筒VOCs 排放速率和厂界VOCs 无组织排放浓度,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表1规定。

1)排放总量是指从电泳开始(或者其他任何类型的底漆涂装),到最后的面涂罩光、修补、注蜡所有工艺阶段的VOCs 排放量,以及溶剂用作工艺设备(喷漆室、其他固定设备)的清洗(既包括在线清洗也包括停机清洗)的合计排放量。

DB11/ 501—2007

8 7 技术与管理规定

7.1 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

7.1.1 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不得低于25 m。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 m;高度低于15 m,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按表1“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5倍执行。

7.1.2 排放速率以企业为单位核算:企业内有排放同种污染物的多根排气筒,按合并后的一根代表性排气筒高度确定全厂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代表性排气筒高度按式(1)计算:

∑=?=

n i i h n h 1

21 (1) 式中: h ——代表性排气筒高度,单位为米(m);

n ——排气筒数量,n ≥2;

h i ——第 i 根排气筒的实际几何高度,单位为米(m)。

7.1.3 排气筒高度处于表1所列的两个排气筒高度之间时,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内插法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排气筒高度大于50 m,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低于表1所列的最低排气筒高度,按外推法计算的排放速率限值的50%执行,外推法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

7.1.4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 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5 m 以上;不能达到该项要求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应按表1所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50%执行或根据7.1.3条确定的排放速率限值的50%执行。

7.2 有机溶剂使用工艺通用控制要求

7.2.1 有机溶剂使用工艺(含表2所列典型VOCs 污染源)的工艺设备或车间排气筒中非甲烷总烃初始排放量大于等于1 kg/h,应安装VOCs 控制设备净化处理后排放,净化效率应大于等于90%,但第6章已采取总量排放控制的行业或工艺除外。

7.2.2 设置有效密闭排气系统,变无组织逸散为有组织排放:

7.2.2.1 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操作应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产生的VOCs 经由密闭排气系统导入污染控制设备或排放管道,达标排放。

7.2.2.2 密闭排气系统、污染控制设备应与排污工艺设施同步运转。

7.2.3 有机溶剂应密闭储存。对于储存物料的实际蒸气压大于2.8 kPa、容积大于等于100 m 3的有机液体储罐,以及容积大于等于100 m 3的二甲苯储罐,应符合以下规定之一:

a)采用液体镶嵌式密封、机械式鞋形密封、双封式密封等高效密封方式的浮顶罐;

b)采用固定顶罐,应安装密闭排气系统,排气至污染控制设备,净化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小于100 mg/m 3或净化效率大于等于90%;

c)其他等效措施,如合理设计的蒸汽平衡系统。

7.3 其他

7.3.1 生产车间敞开的天窗、门窗等处不得有可见无组织排放存在。

7.3.2 燃烧后排放的烟气,其林格曼黑度应不大于1级。

7.3.3 除NH 3、H 2S、CS 2外,其他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监测应符合GB 14554的要求。

7.3.4 VOCs 污染控制的记录要求参见附录C。

8 监测

8.1 排气筒监测

DB11/ 501—2007 8.1.1 生产设施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口,安装符合HJ/T 1要求的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并满足GB/T 16157规定的采样条件。

8.1.2 排气筒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的监测采样应按GB/T 16157的规定执行。

8.1.3 大气污染物的分析测定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的方法执行;暂未规定方法的,参照《空气和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第四版)或《大气固定源的采样和分析》(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列明的方法执行。前述文件均未作规定的,按GBZ/T 160的分析方法执行。

8.1.4 采样期间的工况应与日常实际运行工况相同。

8.1.5 本标准规定的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是指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值,可以任

何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得平均值;或在任何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以上样品,计算平均值。

对于间歇性排放且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则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监测,或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

以上样品并计平均值。

8.1.6 对于VOCs燃烧处理装置排气,应同时对排气中氧含量进行监测。实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

放浓度,应换算为11%含氧量时的数值。其他工艺排气按实测浓度计算,但不应人为稀释排放。

8.1.7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以及其他可实现连续自动监测的大气污染物,在排

气筒中初始排放量大于等于10 kg/h(各污染物项目单独考核)时,应安装连续自动监测设备。

8.2 无组织排放监测

8.2.1 监控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监测,一般采用连续1小时采样计平均值;浓度偏低,可适当

延长采样时间;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

以上样品,计平均值。

8.2.2 监控点设置及监测方法按照HJ/T 55的规定执行。

8.2.3 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的方法执行;暂未规定方法的,参照《空

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第四版)列明的方法执行。前述文件均未作

规定的,按GBZ/T 160的分析方法执行。

8.2.4 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

予扣除。

8.3 汽车涂装生产线VOCs总量排放核算

8.3.1 总量排放限值的计算考核是以每月表面涂装工艺所有排放的VOCs总量(含逸散性排放量)除

以底涂总面积为依据,底涂总面积以每月产量计。每辆车的底涂面积按式(2)或式(3)计算: 底涂面积(m2)=2×钢板净重(kg)/(钢板原始厚度(m)×钢板密度(kg/m3)),或者 (2)底涂面积(m2)=电泳涂料干膜净重(kg)/(电泳涂料干膜平均厚度(m)×电泳涂料干膜密度(kg/m3))

(3)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设计的钣金钢板面积,也可作为底涂面积确定的依据。

8.3.2 汽车涂装生产线每月VOCs排放总量以物料衡算法按式(4)计算:

VOCs排放总量=I-O1-O2 (4) 式中:

I——为各涂装单元每月使用涂料、稀释剂、密封胶及清洗溶剂中VOCs的量,单位为千克每月(kg/月);

O1——为每月回收VOCs的量(可再利用或进行废物处置),单位为千克每月(kg/月);

O2——为每月污染控制设备破坏掉的VOCs的量,单位为千克每月(kg/月)。

8.4 干洗设备VOCs总量排放监测与核算

9

DB11/ 501—2007

8.4.1 总量排放限值的监测考核是用标准洗涤物或其他符合规定的衣物,进行标准洗涤循环的干洗,以所消耗的有机溶剂质量除以被洗衣物质量,即洗涤剂耗量作为考核依据。

8.4.2 干洗设备洗涤剂耗量的监测方法按QB/T 2326、QB/T 2639的规定执行。

9 标准实施

本标准由本市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实施。

10

DB11/ 501—2007

1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典型VOCs 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

典型VOCs 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见表A.1。

表 A.1典型VOCs 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 污染源

受控工艺设施 污染物项目 喷漆(胶)室 漆雾、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汽车制造涂装

汽车维修保养

烘干室 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金属铸造 造型制芯、浇铸冷却

非甲烷总烃 酸性气体排气筒

SiO 2粉尘、硫酸雾、磷酸雾、硝酸雾、氟化物、氯化氢 碱性气体排气筒

氨气 有毒气体排气筒

磷化氢、砷化氢、氯气 半导体制造 有机气体排气筒

非甲烷总烃 电子元器件

制造 零部件清洗、蚀刻工艺

氟化物、氯化氢、甲苯、非甲烷总烃 裁板、钻孔工艺

颗粒物 沉铜、电镀、蚀刻和表面处理工艺 硫酸雾、氨气、氯化氢 线路丝印、阻焊印刷和文字印刷等工艺甲苯、非甲烷总烃 印刷电路板

制造

喷锡工艺 锡及其化合物 屏锥、框架清洗等工艺 硝酸雾、氟化物、氯化氢 CRT显示器制

涂有机膜 甲苯、非甲烷总烃 基板清洗、光刻、剥离去胶、配向膜工艺 非甲烷总烃 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

氯气、氨气、磷化氢 LCD显示器制造 刻蚀工艺

氟化物、氯化氢 机箱(机壳)喷塑工艺

树脂尘 回流焊、波峰焊工艺 锡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 电子终端产

品装配

电路板清洗工艺 非甲烷总烃 电

子产品

制造 光碟片制造 射出成型、涂布、印刷工艺 非甲烷总烃

DB11/ 501—2007

12

表A.1(续)

污染源 受控工艺设施 污染物项目 机械加工、热磨机、干燥机、刮光/砂光

机、裁边机、裁板机、开槽机

木粉尘

干燥机(涂胶后)、涂胶机、热压机、

制(调)胶装置

甲醛、非甲烷总烃

人造板制造

热磨机、干燥机(涂胶前) 非甲烷总烃

开料、机械加工、打磨等工艺 木粉尘

调漆、干燥工艺 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木制家具制造

喷漆工艺 漆雾、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印刷 印刷、烘干及其他有机溶剂使用工艺 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贴合、烘干、涂饰工艺 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

制鞋与皮革制品加

工 磨皮、抛光等皮革表面处理工艺 颗粒物

树脂/乳液的生产 非甲烷总烃

涂料、油墨和粘合

剂生产 原料混配、分散研磨 颜料尘、非甲烷总烃

固体投卸料装置、粉粒制备装置 医药尘、农药尘

医药与农药制造 化学反应、生物发酵、分离精制、溶剂

回收、制剂加工等有机溶剂使用工艺

氯化氢、氯气、光气、非甲烷总烃

DB11/ 501—2007

1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计算

B.1 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式(B.1)计算:

()()()a 1a a a 1a a h h h h Q Q Q Q ???+=++ (B.1)

式中:

Q ——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 a ——对应于排气筒h a 的表列排放速率限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 a+1——对应于排气筒h a+1的表列排放速率限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 ——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单位为米(m);

h a ——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单位为米(m);

h 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单位为米(m)。

B.2 某排气筒高度高于本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高值或低于本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低值时,用外推法计算其排放速率限值。按式(B.2)计算:

()2

b b h h Q Q ?= (B.2) 式中:

Q ——某排气筒排放速率限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Q b ——表列排气筒最高或最低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 ——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单位为米(m);

h b ——表列排气筒的最高或最低高度,单位为米(m)。

DB11/ 501—2007

1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VOCs污染控制的记录要求

C.1 每月应记录VOCs使用量(如有机溶剂或其他输入生产工艺的VOCs的量)、排放量(随废溶剂、废弃物、废水或其他方式输出生产工艺的量)、污染控制设备处理效率等数据。

C.2 酸碱洗涤吸收装置,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各洗涤槽洗涤循环水量及pH值。

C.3 清水洗涤吸收装置,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各洗涤槽洗涤循环水量及废水排放流量。

C.4 冷凝装置,应每月记录冷凝液量及每日记录气体出口温度、冷凝剂出口温度。

C.5 吸附装置,应记录吸附剂种类、更换/再生周期、更换量,并每日记录操作温度。

C.6 生物处理设施,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以确保该设施的状态适合生物生长代谢,并每日记录处理气体风量、进口温度及出口相对湿度。

C.7 热力燃烧装置,应每日记录燃烧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

C.8 催化燃烧装置,应记录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床更换日期,并每日记录催化剂床进、出口气体温度和停留时间。

C.9 其他污染控制设备,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主要操作参数。

C.10 记录应至少保存二年。

DB11/ 501—2007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第四版。

[2]《大气固定源的采样和分析》编委会.大气固定源的采样和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代替GB3548-83、GB4276-84、 GB4277-84、GB4282-84、 GB4286-84、GB4911-85、 GB4912-85、GB4913-85、| GB4916-85、GB4917-85、 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与方案

北京化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案 环境工程专业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师培养标准 (2)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师培养案 (7)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师企业培养案 (18)

一、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作为卓越环境工程人才,除了要具备21世纪所有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外,还应顺应、社会及学科自身发展需求,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多层次和多面的能力以及综合的素质修养。 鉴于此,本计划旨在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掌握宽厚理论基础知识,通晓专业技能和研究法,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不同行业尤其是化工行业的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并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研发型卓越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征目标 1 系统学习并扎实掌握从事环境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1.1 工程科学基础 1.1.1 数学物理基础 1.1.2 化学基础 1.1.3 生物学基础 1.2 工程技术基础 1.2.1 化工基础 1.2.2 工程设计基础 1.2.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1.2.3 计算机基础

1.2.4 工程材料及设备基础 1.2.5 工程经济分析基础 2 系统学习并扎实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 2.1 系统学习并掌握环境污染识别、评价、控制和调控管理等面的专业知识; 2.2 受到环境工程实验技能、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和运营等基本训练,具有综合运用环境工程理论和技术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 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法,了解环境保护及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 2.4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对环境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等面的能力。 3 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对人类健康、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关怀理念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3.1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敢于负责任,并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 3.2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 4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4.1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4.2 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学会擅于控制自我、换位思考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灵活多样的式处理不断变化的人际关系; 4.3 具备较强的工程表达能力,能以流畅的文笔和清晰的工程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熟练将现代交流媒介(电子、多媒体等)应用于人际和工程表达;

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料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

附: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满分100) 一.简答题(每题3分,总分15分) 1、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选择控制变量时应当使K f尽可能小、T O适当小些,为什么?简述理由; 4、为什么控制系统一定是负反馈?形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条件是什么? 5、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 c、积分时间T i、微分时间T D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和静态质量有何影响?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水槽液位控制系统,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管式炉上的控制系统,这是什么系统?被控参数是什么?控制参数是什么?画出系统的方块图。 燃气 原料

3、往复式柱塞泵流量控制方案如图所示,是否正确的? 简述理由。 4、高位槽供水系统上有一个控制系统,该系统为了保证平稳供水,同时保证水不溢出。 这是什么控制系统,该系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 5、如图所示锅炉汽包水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三. 计算题(10分) 设某系统中广义对象传递矩阵为: 111221220.75 1.251.30.84G G G G -????==???????? o G A .

采用简化静态解耦,简化解耦矩阵形式为: 122111F F ??=???? F 求出简化解耦矩阵各个元素。 四、某加热炉控制系统如图。(10分) 1)说明这是哪种类型的控制系统。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各是什么?可以使用哪种测量元件? 2)画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五、试给出一般传感器的模型,并给出五种可用于传感器的物理效应。(10分) 六、简述三线制铂电阻测温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10分) 七、设计一个利用四片应变片测力的差动式传感器,画出组成框图和测量电路,说明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0分) 八、如图1所示采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高度H ,已知0p 为液体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1ρ为被测液体密度,2ρ为隔离液的密度,且21ρρ>,21,h h 为已知高度,试确定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10分) 图1 九、试给出五种常用的流量检测方法,说明那些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受被测介质的密度影响,并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10分)

复试个人陈述篇

个人陈述 尊敬的学校领导、教授: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个人陈述材料! 我叫张伟,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现任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从2000年9月来到北京化工大学,我严于律己,积极思考。在学校期间我主修了生物工程专业全部课程,各门功课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工作以来,一直保留着多读书常思考的好习惯。在工作学习期间,我广泛阅读了管理学及其他相关的社科类图书报刊,并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在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也慢慢的具备的走向管理岗位的能力,我报考的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MBA 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如果有幸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我将对研究生学习计划做如下安排: 1 系统学习管理学理论; 2 锐意进取,力求创新。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学习工作。 4 积极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密切关注各位老师的学术进展。力求读遍各位老师的文章和专着。同时,关心世界国内本地身边的新闻事件,敏于思考。积极跟踪国内国际学术界最新进展。 首都经贸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要想获得在首经贸的学习机会,必须勇于接受挑战。相信在学校的一流学术条件下,我将实现自己人生最高理想。尊敬的教授,我期待您的留意! 作为企业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心中应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即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我要把从读书中获得的智慧积极回馈社会,践行自己的理想! 谢谢您的耐心,尊敬的老师!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2018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全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

北京化工大学2018-2019学年第1学期《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北北京化?工?大学2018-2019学年年第1学期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α-1,6糖苷键存在于下列列哪种物质() A.直链淀粉 B. ?支链淀粉 C. α-螺旋 D. ?麦芽糖 2.下列列哪种分?子中包含?二硫键() A.半胱氨酸 B. 胱氨酸 C. 脯氨酸 D. ?色氨酸 3.多聚腺苷酸?片段是()的3’末端具有的结构 A.真核?生物DNA B. 真核?生物RNA C. 原核?生物DNA D. 原核?生物RNA 4.下列列三联体中能编码氨基酸的是() A.5’UAA3’ B. 5’AUU3’ C. 5’UGA3’ D. 5’UAG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1. 被称为?生育酚的维?生素是________;辅酶A是维?生素________在?生物体内的主要活性形式。 2. 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共价键为_______、_______;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是 _________。 3. ?生物体内的两条典型的呼吸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产?生的ATP数分别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哪些科学家提出的?该模型有哪些基本要点? 2.1927年年美国科学家S.T.Singer和G.R.Nicolson提出了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简述该模型的结 构特点。 3.1分?子硬脂酸完全分解为CO2和H2O净产?生多少ATP(给出简要计算过程)。 4.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定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三羧酸循环(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量代谢)。 2.结合?米?氏?方程论述酶的三种可逆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理。 3.简述瘦?肉的主要有机成分在?人体内可能的代谢?方式。

数理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李志强) (3)汇总

教学单元案例: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北京化工大学 李志强 教学内容:统计量、抽样分布及其基本性质、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教学目的:统计概念及统计推断方法的引入和应用 (1)理解总体、样本和统计量等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抽样分布; (2)熟练掌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等方法; (3)掌握求区间估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5) 掌握进行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6)了解求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的MA TLAB 命令 。 教学难点: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的性质和求法 教学时间:150分钟 教学对象:大一各专业皆可用 一、统计问题 引例 例1 已知小麦亩产服从正态分布,传统小麦品种平均亩产800斤,现有新品种产量未知,试种10块,每块一亩,产量为: 775,816,834,836,858,863,873,877,885,901 问:新产品亩产是否超过了800斤? 例2 设有一组来自正态总体),(2σμN 的样本0.497, 0.506, 0.518, 0.524, 0.488, 0.510, 0.510, 0.512. (i) 已知2 σ=0.012,求μ的95%置信区间; (ii) 未知2σ,求μ的95%置信区间; (iii) 求2 σ的95%置信区间。 例3现有某型号的电池三批, 分别为甲乙丙3个厂生产的, 为评比其质量, 各随机抽取5只电池进行寿命测试, 数据如下表示, 这里假设第i 种电池的寿命),(.~2σμi i N X . (1) 试在检验水平下,检验电池的平均寿命有无显著差异? (2) 利用区间估计或假设检验比较哪个寿命最短.

复试个人陈述范文篇

个人陈述尊敬的学校领导、教授: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个人陈述材料! 我叫张伟,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现任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从2000年9月来到北京化工大学,我严于律己,积极思考。在学校期间我主修了生物工程专业全部课程,各门功课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工作以来,一直保留着多读书常思考的好习惯。在工作学习期间,我广泛阅读了管理学及其他相关的社科类图书报刊,并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在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也慢慢的具备的走向管理岗位的能力,我报考的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

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如果有幸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我将对研究生学习计划做如下安排: 1 系统学习管理学理论; 2 锐意进取,力求创新。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学习工作。 4 积极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密切关注各位老师的学术进展。力求读遍各位老师的文章和专着。同时,关心世界国内本地身边的新闻事件,敏于思考。积极跟踪国内国际学术界最新进展。 首都经贸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要想获得在首经贸的学习机会,必须勇于接受挑战。相信在学校的一流学术条件下,我将实现自己人生最高理想。尊敬的教授,我期待您的留意! 作为企业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心中应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即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我要把从读书中获得的智慧积极回馈社会,践行自己的理想! 谢谢您的耐心,尊敬的老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体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习体会 院校北京化工大学 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 姓名史伟 学号 011 时间 2011年11月20日 成绩

这学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简单的概率,知道事物的随机现象,即条件相同,事情的结果却不确定,这种不确定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这个课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两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概率论中,我们研究的的随机变量,都是在假定分布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它的性质和特点;而在数理统计中,是在随机变量分布未知的前提下通过对所研究的随机变量进行重复独立的观察,并对观察值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所研究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做出推断。因此,概率论可以说是数理统计的基础。 一、学习价值 通过简单的学习,我掌握到,概率统计是真正把实际为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学问,因为它解决的并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且不是给你一个命题让你去解决,是让你去构思命题,进而构建模型来想法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就更加需要去想、去假设,对问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使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门课学起来比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更加吃力,但也比它们更加实用,更贴近实际。 概率论产生于十七世纪,本来是由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是来自于赌博者的请求,却是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中问题的源泉。 早在1654年,有一个赌徒梅累向当时的数学家帕斯卡提出一个使他苦恼了很久的问题:“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 m局就算赢,全部赌本就归谁。但是当其中一个人赢了 a (a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综合复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复试大纲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2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质子理论 2-2 缓冲溶液 2-3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4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2-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络和滴定法 3-1 络和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3-2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3-3 提高络和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3-4 络和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四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4-1 氧化还原平衡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4-3 高锰酸钾法 4-4 碘量法 第五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5-1 溶剂萃取分离法 5-2 沉淀分离法 5-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第六章电位分析法 6-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6-3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七章气相色谱法 7-1 气相色谱法基本理论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检测器 7-3 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八章可见分光光度法 8-1 光辐射的选择原则 8-2 光的吸收定律 8-3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8-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主要参考用书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董慧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部分》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4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的微粒性、微粒的波动性、测不准原理 2.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 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分布关系、原子参数与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掌握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的概念; 3.熟悉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4.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及价电子构型; 6.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及键参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理论、离子的特征、离子键强度的度量 3. 共价键 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类型、键型过渡 4. 分子的几何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5. 金属键 金属晶格、金属键理论 6.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 7. 晶体的内部结构 晶体的基本概念、四种晶体类型的简介 考试要求: 1.掌握离子键理论,了解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2.掌握共价键理论,了解σ键、π键、配位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3.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并能解释一般的分子结构; 4.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能用其解释主族元素AB n型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5.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它们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6.理解离子极化概念、离子极化规律和附加极化作用以及它们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7.了解四种晶体结构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 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统计学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期末作业

大学生消费状况数据分析及调查报告 会计09 摘要: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对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在读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和心理等方面展开,并且针对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所以,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新消费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和发放问卷的收集方法。男女比例为1:1, 被调查得年级人数趋于平均,共发放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份。根据问卷,作出如下分析: 1.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对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部分本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中,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3%,女性大学生占46.7%,大一新生占16.7%,大二学生占26.7%,大三及以上占56.6%。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类表【据第1、2题】 类别 男生 女生 大一 3 2 大二 4 4 大三及以上 9 8 合计 16 14 ∑ 30 2、调查结果分析 (1)消费来源 图1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据调查问卷第6题】 奖学金 6% 其他 5% 勤工俭学 13% 父母提供 66% 助贷款 10% 1 2345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经济仍未独立,对于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仍然很强。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独立,通过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或兼职来获取生活费。 (2)居住地与消费水平 表 2来源地与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 (元/月) 城镇 城市 400—599元 2 1

北京化工大学基础化学试卷-考试样题

北京化工大学基础化学试卷 学院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页)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已知H 3AsO4H++H2AsO4-K H 2AsO4-H++HAsO42-K HAsO 42-H++AsO43-K 则H 3AsO43H++AsO43-的K=K·K·K。() 2、O (g) + 2e-→ O2- (g),?r H= - 639 kJ·mol-1,即氧的电子亲和能为639kJ·mol-1。() 3、Hg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 4、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5、H2O的熔点比HF高,所以O-H…O氢键的键能比F-H…F氢键的键能大。() 6、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形成的分子,必定是平面三角形构型。() 7、某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8、由于E(Li+/Li)最小,所以锂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9、铁(Ⅱ)、钴(Ⅱ)、镍(Ⅱ)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Fe(Ⅱ)>Co(Ⅱ)>Ni(Ⅱ)。() 10、银的化合物易溶于水的多,而难溶于水的较少。() 11、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3)6]3+和[B(NH3)6]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105和2?1010, 则相同浓度的[A(NH3)6]3+和[B(NH3)6]2+溶液中,A3+和B2+的浓度关系是c(A3+)>c(B2+)。()12、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2+的必要条件为lg cK≥8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稳定存在的是()。 (A) CrO42-(B) Cr2O72-(C) MnO4-(D) MnO42- 2、下列物质中,与Cl2作用生成漂白粉的是()。 (A) 水合硫酸钙(B)无水硫酸钙(C) 氢氧化钙(D) 氯化钙 3、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具有V形几何构型的是()。 (A)NO2(B)CO2(C)CH4(D)O3 4、某金属离子可以形成磁矩分别为5.92B.M.和1.73B.M.的两种八面体配合物,该金属离子是( )。 (A) Fe2+(B) Fe3+(C) Co2+(D) Ni2+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连日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公布了2007年自主招生方案,为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这些学校纷纷出台了招生新政策。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有59所 自主选拔录取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来录取考生。自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从2003年起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逐年增加,2007年将达到59所。 实施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既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等综合性大学,也包括在某些领域领先的重点高校,如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试点高校招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教育部规定,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2007年将有首届毕业生,试点高校要在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上给予适当倾斜。 自主选拔录取的程序和原则是:自愿申请、中学推荐、专家面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符合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由所在中学或专家推荐,或本人自荐,由所在中学向试点高校提供或确认学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的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还需提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材料。 特殊类型不列入自主招生范围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招生不列入自主选拔录取范围。试点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实施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宣传,要完整、规范、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 试点高校的文化课测试时间也是考生关心的。高校自行组织的文化测试、面试将安排在寒假期间举行,时间不会早于2007年1月1日。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进行自主招生测试,如北大、清华等高校将通过各自的考试方式选拔自主招生候选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则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 按照教育部要求,试点高校将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条件和考核办法,审查被推荐的考生材料,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之后,提出候选人,试点高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的考生名单。 试点高校会将入选考生名单及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相关单位负责分别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信息发布媒体上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试点高校还将经两周公示后确认的入选考生名单于2007年4月15日前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新建锅炉自2014年7月1日起、10t/h以上在用蒸汽锅炉和7MW以上在用热水锅炉自2015年10月1日、10t/h及以下在用蒸汽锅炉和7MW及以下在用热水锅炉自2016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自2016年7月1日废止。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和烟气黑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油和燃气为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锅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锅炉boiler 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 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3.2在用锅炉in-useboiler 指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锅炉。 3.3新建锅炉newboiler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锅炉建设项目。 3.4有机热载体锅炉organicfluidboiler 以有机质液体作为热载体工质的锅炉。 3.5标准状态standardcondition 锅炉烟气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规定的 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的数值。 3.6烟囱高度stackheight 指从烟囱(或锅炉房)所在的地平面至烟囱出口的高度。 3.7氧含量O2content 燃料燃烧后,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 3.8重点地区keyregion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大气环境 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 的地区。 3.9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speciallimitationforairpollutants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盛世清北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综合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应用化学综合样题 注意事项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 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 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色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可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通常使用什么试剂鉴定Ni2+的存在( ) 。 (A) 试镁灵(B)丁二酮无污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 2.当CN-与Cu2+在水溶液中起反应时,CN-起的作用是( )。 (A) 还原剂(B)氧化剂 (C) 络合剂 (D) 起碱的作用 3.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A) 浓H2SO4 (B)CaCl2 (C) P2O5 (D) NaOH(s) 4.用硫化钠处理下列硫化物时,不能被溶解的是( )。 (A) As2S3 (B) Sb2S3 (C) Bi2S3 (D) SnS2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何者化学键极性最大 ( )。 (A) AgF (B) AgCl (C) AgBr (D) AgI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具孤电子对( )。 (A) H2O (B) NH3 (C) NH4 + (D) H2S

7.下面一些宏观过程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有( )。 (A) 摩擦生热(B)0 oC 时冰熔化成水 (C)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D) 火柴燃烧 8.把固体NaAc 加到HAc 稀溶液中,则pH 将( )。 (A)增高(B)不受影响 (C)下降 (D) 先下降后增高 9. 反应: 产物为物质B,若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活化能()。(A) E1>E2, E1>E3 (B) E2>E1, E2>E3 (C) E1E1,E3>E2 10. 对于两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 1 (B) 2 (C) 3 (D) 4 11. 设i 为理想混合气体中的一个组分,下面正确的是() (A) pi/p=Vi/V=ni/n (B) piV=pVi=niRT (C) piVi =niRT (D) 都正确 12. 某液体混合物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其热、功、内能变化、焓 变化分别为Q1、W1、DU1、DH1 和Q2、W2、DU2、DH2,则()。(A) Q1-W1=Q2-W2 (B) DU1-W1=DU2-W2 (C) DH1-Q1=DH2-Q2 (D) DU1-DH1=DU2-DH2 13.将反应H2(g)+1/2O2(g)=H2O 设计成电池,下列正确的是()。 (A) Pt, H2(g) | OH-(aq) | O2 (g), Pt (B) Pt, H2(g) | H+(aq) | O2 (g), Pt

统计学考试卷(2016-2017)

北京化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都具有平均意义。 2、其他因素不变,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宽度越长。 3、某地区的每万人中拥有36位医生,此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4、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为正相关。 5、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相关图。 6、在特定的权数下,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7、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80-90%;90-99%;100-109%;110以上。 8、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9、偏度指标和峰度指标能反映分布曲线的对称状况以及分布曲线的尖峭程度。 10、某地社会商品库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同一个标志在多个总体具有不同的平均水平时,要准确评价各个平均数的代表性的高低,应采用。 a.变异绝对值 b.标志变异系数 c.变异平均数 d.平均差 2、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这样调查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3、自行车赛时速:甲30公里,乙28公里,丙20公里,全程200公里,问三人平均时速是多少?。 a.18.8 b.25.2 c.28.9 d.30.6 4、对一个连续变量数列进行分组,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与该组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 值应为。 a.520 b.510 c.500 d.490

北京自主招生学校名单有哪些

北京自主招生学校名单有哪些 2015年北京自主招生学校名单有哪些 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将移至全国高考后进行。虽然2015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出炉后,自主招生三大联盟解散,但依然不会影响考生报考的情况。自主招生会在高考结束后进行,这是较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那么2015年北京自主招生学校名单有哪些? 一、2015年北京自主招生学校 1、清华大学 2、北京师范大学 3、中国政法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北京科技大学 6、中央财经大学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华北电力大学 9、中国传媒大学 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北京大学 12、北京邮电大学 13、北京交通大学 14、北京林业大学

15、北京化工大学 16、北京中医药大学 17、北京理工大学 18、中国石油大学 19、北京语言大学 二、2015年北京自主招生对象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自主招生招收对象有具体规定:“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纳入本校年度招生计划中”。具体来说,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例如,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学科竞赛获奖等。一般来说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细划分为以下3类: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三、2015年北京自主招生报名程序 自荐:自荐是由学生写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向大学申请自招考试资格。这里也是有要求的,不同大学对参加自招资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越好越出名的大学规定就越高。不过通常情况下都认同下面这些条件的。文体特长、市优干、市三好、参加过大学的自招夏令营并获优秀成绩、学科竞赛。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996-12-06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