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一: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2003年之后,国家开始对农民工各项权益越来越重视。2005年12月14日,新华社被授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2006年3月27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1(国发[2005]38号),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费率低、广覆盖、可转移。部分农民工保障制度可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提出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2009年2月5日,中央公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摘要)》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到了2010年,经过连续三年全国人大讨论并多次修改的《社会保险法》得以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中,使制度更加具体化,法律化。

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普及率低,覆盖范围有限

与过去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此快速,但是,由于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村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不下去。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内容也有

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制定的保障项目已经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狭窄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资“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制度。国家的政策扶持和集体补助都主要来自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然而,欠发达地区无力缴纳保险费的农民在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方面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而富裕地区的农民有能力自己缴纳保险费,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由此可见,这种筹资模式使得欠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民老说,这种好的政策享受不了,从而造成了“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三)贯彻执行过程中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为了使广大农民得到好处,国家规定,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家里子女参保与否,都可以领取每月55元的补助。但是执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参保率,有些县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公室硬性规定,凡是家里有子女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者,家中老人就领不到每月发放55元的财政补助,使农民由自愿变成被自愿,也歪曲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本意。后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公室在多方面的压力下,改变为家里子女不参加养老保险,家中老人仍可以领到国家给的55元钱。可见政策在基层执行的过程中如何不被歪曲使其很好的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养老保险意识不高

由于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大多数农民对养老保险这种制度持怀疑态度,觉得还是养儿防老才是正道。这对我国养老保险的施行带来了困难。此外,还有人认为,我国多耕地实行的是家庭责任承包制,除了儿子养老之外,还有土地养老。这可是双保险。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逐年下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日益凸显。

(五)收入水平不高

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由于地域限制,生活水平不高,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许多农民由于收入不高,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费。由此,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方面,面临很大困难。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

(六)“养老并轨制”存在的问题

“养老并轨制”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衔接转移、权益累计,是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取得的又一大进步。然而保障水平仍存在且可能较长时间内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实际经济、认识力、财力等各方面综合,就决定了城乡居民将来实际的养老保险水平通过这次办法可以将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缴费标准档次增加两档,且最低档从每年缴费50元提高到100元,最高档从10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有利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多缴费,将来获得更高保障。与职工养老保险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即将来获得养老费绝对数的巨大差异。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加大国家扶持力度

农村养老保基金筹资是以“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制度。但是国家扶持方面微乎其微。所以,今后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国民收人再分配政策重点向农民和农村方面倾斜。在制度设计上,提高农民个人账户的收益率,使农民自愿的去缴纳养老保险。

(二)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

虽然,各个地方出台了针对自己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但是没有上位法的明确授权,因此,缺乏法律效力,在养老保险的执行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强制交纳保险费、少发养老保险金等。这样,使农民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度。所以,只有通过立法,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才能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才能在养老保险执行过程中证明国家的权威性。

(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能够使得养老保险金不断的增加,是每个农民愿意看到的。一方面,农民养老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给国家减轻了负担。国家可以把投资在这方面的资金可以用在更需要帮助的地方。

(1)充分利用税收激励手段,快速增加养老金。

(2)扩大金融机构参与养老金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将基

本养老金投资管理交由专业金融机构负责。允许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投资管理,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专业优势和产品特点,提供其多样性投资管理服务。

(四)加强完善“养老并轨制”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将两项制度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要实现养老保险真并轨,不但要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互扎实衔接,更要实现广大职工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二:政策认同下农村养老保险论文

一、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涵义和内容

政策执行作为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其必须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设计精神相一致,这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要求。然而,由于政策执行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之执行部门对政策精神把握不准或手段、方式、方法欠妥当等,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在执行中往往出现与政策精神相背离的现象,而这种背离又会使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滋生不信任感甚至反感,从而影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

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的作用和意义

(一)增强农民对养老保险政策支持度

农村养老保险是全体农民的事业,只有全体农民积极参与才能使政策持续发展,并进而实现政策目标。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恰恰能够激发农民对政策的普遍支持:一方面将通过各种渠

道积极参与,并向政府及时反馈政策中的一些问题,促进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将积极参保缴费并不断提高缴费档次和标准,不断增加基金收入和提高养老金水平,有力保障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否则,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将被农民冷漠和抗拒,政策作用难以发挥。正如斯诺(c?p?snow)所指出,“在任何高度复杂的组织中,要想使任何决策得以贯彻执行,必需调动各个层次的人员。只有他们的决心、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认可(总之,避免他们的消极抵抗),才能决定一项决策能否及时得以贯彻”。

(二)降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运行成本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农民对政策认同,政策执行效率比较高,那么政府不需额外增加人财物等保障政策顺利执行,政策运行成本将保持在必要水平;如果农民对政策不认同,政策执行效率比较低,那么政府必须额外增加人财物等来保障政策顺利执行,这无疑增加了不必要成本。例如,农民不愿参保,政府需增派专人并投入相应财力、物力和时间对其宣传动员;即便农民愿意参保,但普遍选择低档缴费,以至于基金收入规模小,在同样成本投入的条件下,基金运营成本当然变高。因此,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认同可以减少政府不必要投入,降低政策运行成本。

(三)避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偏差

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往往出现偏差,对于偏差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政策认同来说,不外乎有两种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产生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xxx院系、专业xxxx院 xxxx专业指导教师xxx 选题目的和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世界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对开放的世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关系到民族文化兴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并涉及国家稳定与安全以及国际影响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加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从网络检索的资料看,藏文编码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西藏自治区和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专家们精诚合作和艰辛努力,

最终使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藏文编码方案在传统藏文字素的认知和计算机字符代码处理上做到了合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藏文应用开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藏文编码标准在各种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正式启用,将带动藏语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广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推动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 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提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即字汇、字序、字符名称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字汇就是要确定收字的范围,字序就是要确定字符的编码及其位置,字符名称就是要给出每个字符标准的、明确的名称,相关规则就是要给出一系列用于技术实现的规则。 进度安排 xx-11-19--xx-11-22 确定论文题目、填写任务书 xx-11-23--xx-11-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表 xx-12-01--xx-12-20 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xx-12-21--xx-03-31 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xx-04-01--xx-04-15 完善系统,并完成初稿 xx-04-16--xx-04-25 第二次稿交给老师批阅. xx-04-26--xx-05-03 完成论文终稿交老师批阅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四村为例-毕业论文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以浙江省杭州市四村为例 【摘要】: 浙江省杭州市四村在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步显露,在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该村的老年人养老逐步出现了保障不足的问题。本文研究针对四村养老的现实情况,对其家庭养老、院所养老及社会养老的现实情况进行介绍后,分析当前四村养老保障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及成因。最终,提出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降低其养老保障缺陷的最主要途径,并借鉴美国经验,对于如何发展四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模式;养老保障

目录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研究背景 (3) 二、四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3) (一)四村养老需求 (3) 1.人口老龄化 (3) 2.家庭结构小型化 (3) 图1:四村家庭组织结构及主要关系图 (3) (二)四村当前的养老模式及覆盖情况 (4) 1.养老模式介绍 (4) 2.当前养老模式的效应 (4) 三、四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4) (一)四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 (4) 1.家庭养老压力增加 (4) 2.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4) 3.院所养老等方式的养老保障能力较低 (5) 4.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匮乏的问题凸显 (5) (二)四村养老保障模式缺陷形成的原因分析 (5) 1.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有限 (5) 2.院所养老的服务质量不保证 (5) 3.社会养老的财政扶持有限 (5) 四、促进四村养老保障发展的建议 (6) (一)提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保障性与覆盖率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6) 1.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符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6) 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能够降低养老成本,提升养老质量 (6) 3.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 (二)美国发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经验 (6) 1.高效率的组织运作 (7) 2.社会化的资金支持 (7) 3.公开透明的有效预算与监督 (7) (三)改进四村养老保障能力的具体建议 (7) 1.提升农村家庭收入能力 (7) 2.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扶持力度 (8) 3.构建农村社会保障的透明化管理机制 (8) 五、结论 (9) 。 (9)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9月 176 居家养老的文献综述 魏 颖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实意义十分重要。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等几方面,对目前居家养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 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9—0176—0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严峻挑战。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困境,社会养老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实施起来又困难重重,因此,居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方式便应运而生,对于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我国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鞠秋锦、邓卫华,2004) 二、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从我国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角度出发。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是“未富先老”,即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高, 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很高。社会养老机构收费偏高,养老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事实上的需求十分有限,社会养老存在现实困难。 第二、从老年人的各方面现实需求角度出发。 居家养老符合世界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苏珊?特斯特,2002)。居家养老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又可根据老年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节省开支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矫扬,2000)。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自己长期生活过的社区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许爱花,2005)。 第三、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社区作为除家庭之外老年人生活的“第二空间”,能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祁峰,2005) 三、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制约居家养老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财力不足。目前,居家养老主要借助社会力量,很多慈善捐助无任何强制性约束。 2、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服务队伍不稳定。(杨福彬,2003) 3、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政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参与较多,行政色彩较浓,长期下去会阻碍居家养老的不断发展(任炽越,2005)。 四、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服务,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多数学者强调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应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此,实施“居家养老”的建议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应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培训,实现持证上岗;逐步开展和规范志愿助老活动,加强社区服务,形成一种规范化制度(王宗廷,2000)。 2、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服务内容应逐步调整,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建立社区老年医疗援助系统。(陈军,2001) 4、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加大社区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之家、老年康复中心等。 五、研究评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进行了剖析,给出了一些发展和推行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议。这些都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总结。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欠缺: 第一, 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现状、问题、各种措施的叙述, 很少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律性的论述。第二,已有研究较多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和卫生服务等方面, 对其他方面, 如精神慰藉、情感照料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而后者已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三,对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社区服务的深入研究极少。不同特征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 提供符合老年人切身需要的社区服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鞠秋锦.邓卫华,浅析中国的居家养老,热点透视,2004.12 [2] 苏珊?特斯特(著) ,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3] 矫 扬,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3 [4]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5.3 [5] 祁 峰,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2005.2 [6] 杨福彬, “居家养老”模式升华“六化”战略清除发展障碍,银发世界,2003.6 [7] 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社会福利,2005.1 [8] 王宗廷,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理论月刊,2000.3 [9] 陈 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社会阅览,2001.9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系统论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设计越发现示其重要的行业价值,设计师必须以更 开阔和创新的设计思路去迎接市场挑战。本文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通过对系 统设计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和探究,阐释了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运用 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工业设计;应用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有序元素的集合。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 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广泛地用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也 不例外,系统论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考察和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1系统论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即部分构成整体。早在古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 会的过程中,已经萌发了各种各样的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认识的系统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思想经过总结、整理和加工上升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由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的。[1]他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贝塔朗菲的思想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多样化学 科性质,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整合之力的深刻洞察的思想,启发着后人用整体的理念来看待 世界及解决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 统的功能、结构及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系统论是一种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作为探寻设计方法的指 导方向。 2系统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科特勒和拉思是这样评价设计的“:设计师通过对主要设计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来寻 求消费者满意度和公司盈利最大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变化往往要求设计也要有及时的 响应。[3]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下 文就是系统论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研究总结。 2.1产品系统设计 系统论早期在工业设计的应用就是如何使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既满足市场多样化的 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乌尔姆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将 系统设计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件为基础,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置部件;第二种是系统单元的组合,单元本身已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单元将系 统扩展为更有效的系统。这种模块化、系统化的产品系统设计思想成为设计史上非常重要

电力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电力工程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 哈尔滨供电公司电力工程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思路: 随着当今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国家电网公司的体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城乡老旧电网、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电网工程的相继展开,使得我国各地电网公司面临巨大的电网改造和电力工程建设压力。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不仅面临着工程量大、时间紧和质量要求高等巨大压力,还存在安全、进度、造价和质量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电力企业面临的。 题目:电力工程管理系统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电力工程的数量也随之剧增,这就对电力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电力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解决电力工程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了长期工作在电力工程管理前沿的前辈们的经验,主要介绍了电力工程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同。 题目:解析电力工程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设 思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

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致使我国的电力工程体制不断进行着深刻的变革。电力企业想要想获得更健康、科学、快速的发展,就要做好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俗话说: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而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首要的是要。 题目: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 思路: 在我国电力工程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特殊性,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也被推到了市场洪流当中,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对电力工程高度关注的前提下,电力工程管理一定要有所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对象比较多而且分复杂,这也就导致了电力工程管理注定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为了实现电力工。 题目:浅析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思路: 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因而本文从加强电力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强电力工程管理的几点浅见。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题目: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思路: 电力工程管理是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电力工程管理的因素,对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传统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提出了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题目: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格式(最新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格式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文格式参考 、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等。本科毕业论文字数文科类不少于8000字,理科类不少于6000字,外语、艺术类不少于5000字。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容要求 标题 毕业论文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大致了解论文的容、专业特点和学科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中文摘要标题为摘要,英文摘要标题为 Abstrat 。中文摘要执行GB 6447标准,字数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撰写具体要求为: 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正文,就能从摘要中获得必要的信息; ②摘要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 ③摘要应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不要表述本学科领域常识性的容;

④摘要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 ⑤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⑥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摘要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取执行GBT3860标准,以3 5个为宜,必须反映出论文所属学科和论文的基本信息。中文关键词前加关键词三字、英文关键词前加 Ke ords 作为标识。 正文 一般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1.前言部分: 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简明扼要,概括性、准确性强。 本论部分: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论述的容、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等,要反映出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结论部分: 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旨在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注释

农村养老问题论文大纲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农民拥有土地,历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除了土地制度之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条文,严禁子孙与父母分家分财。《唐律?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 2.非货币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家庭赡养功能就慢慢脱离家庭而社会化。”(1)米特罗在《欧洲家庭史》中进一步描述道:“农民经济是一种无货币经济,以致于赡养老人只在家内是可行的,提供实物在超出一定距离时就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用现金支付并用此钱购买食物,而在前工业时代,在农业地区中,这两个都是不存在的。”(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极其落后,工业化程度很低,非货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非货币的农业社会中,农民生产自己几乎全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要不停地生产以获得生活资料的供给,否则便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因年老而丧失生产能力的时候,此刻要想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的生产。很显然,非货币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家庭存在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家庭养老的必然性。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科段毕业论文)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截止时间:2014年6月17日18:00。 试题: 撰写一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论文。(100分) 一、目的: 课程论文考查方式旨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指定的题目,查阅收集文献,并对文献加以研读、分析和整理,对某一主题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评述,并从课程理论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而达到培养查阅文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论文撰写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的目的。 二、基本要求: 1.查阅至少10篇以上该主题论文文献资料:文献查阅可以通过图书馆馆藏书刊、中文学术期刊 网进行,应以近年来发表的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为主。 2.主题突出、逻辑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证充分:完成文献查阅之后,就要对资料进行消化、 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开始组织论文。课程论文必须紧扣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正文部分应分若干部分,各部分需概括出小标题。 3.概念准确、文字通顺,语言规范:涉及的概念要准确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说明清楚。要求文 字通顺,语言规范,专业术语使用正确,图表的制作要规范。 4.独立完成,禁止抄袭、剽窃:禁止从网上、其他书刊上全文或部分抄袭别人的文章,严禁从若 干文献中摘取部分章节段落,重新堆砌成自己的论文,严禁抄袭其他同学的课程论文。但课程论文允许引用文献中的观点、数据、甚至图表,但必须标明文献的出处。 5.字数:3000字以上。

社区养老文献综述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郑州市日间照料中心发展 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张飞 专业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11级1班 学号: 541109040144 院(系):政法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杨岚(讲师) 完成时间: 2015 年 4 月 25日

郑州市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不断凸显,而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依托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则日渐展现出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国外较为盛行,并且发展已成规模,然而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像在郑州等这类二线城市中,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近些年很多学者也对此做了很多研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国家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总结,结合国内实际经验,大胆的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日间照料中心监督机制对策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老年人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在国外的学术界定中也称为社会福利服务、个人社会服务或社会照顾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是当代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说,现代各国老年服务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由政府、社会组织向老年人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支助,如提供现金支持、组织服务人员、提供咨询等;(2)向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3)向老年人提供环境和住房支持,如为老年人家庭或为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提供一定住房补贴,在社区建设养老院等;(4)提供教育服务,包括制订老年教育方案,建立老年人课堂等;(5)建设老年人文体娱乐设施;(6)提供老年人培训再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1]。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及走访调查,认为我国现阶段老年服务还是以机构照顾为主,服务对象更多的是城市老人,面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趋势,[1] 姜向群,郑研辉.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J].人口学刊, 2007(3):18-25.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防护桥梁钢筋锈蚀中化学工程的作用 1锈蚀现象及其原因 1气候因素我国领土幅员辽阔,沿海省市有十多个,这些省市受到较强的季风气候影响,自南向北依次划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不仅如此,由 于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都处于中纬度地带,气候文化,因此在春冬两季其冷暖空气的交替 活动较为活跃,尤其是在夏季梅雨之后,此类地区往往会有较长时间的伏旱天气,秋冬两 季也会出现连续阴雨的气候与天气,这类天气将会对防护桥梁钢筋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造成防护桥梁钢筋锈蚀。 2钢筋锈蚀的工艺因素分析 ①混凝土密实度不足混凝土孔隙率高是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桥梁一般 处于较为潮湿的环境当中,如果混凝土密实度较低,那么在空气中存在的大量氧气、水分、二氧化碳必然会通过混凝土空隙深入到混凝土内部,降低混凝土碱性,从而使得钢筋锈蚀 问题的出现。 ②保护层较薄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一旦混凝土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发生碳化,那 么必然会深入到钢筋范围内,使得钢筋碱性大量丢失,不利于钢筋保护作用的保持,锈蚀 问题也更加容易出现。 ③钢筋保护层遭到破坏一般而言,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施工及养护过程当中,表 层存在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裂缝、开裂、掉角、露筋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恰 当处理,钢筋处于外界环境下,在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与作用下,防 护桥梁钢筋锈拙问题势必会难以控制。 2桥梁结构钢筋锈蚀的预防和修复 2.1预防混凝土钢筋锈蚀 1混凝土材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学工程在防护桥梁钢筋锈拙的作用上主要 体现在混凝土材料选择上。通常,混凝土材料的劣化能与耐破坏能力是决定混凝土结构刚 度与强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正确选用水泥品种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非常关键,同时正确 选用混凝土也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另外,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上,其粗细材料选择 也要以前你重视,由于集料反应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因此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必须要严加筛选与控制。除此之外,混凝土骨料、砂石在选择上也要尽量确保其质量合格、技术指标达标,科学、正确选用方能够让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混 凝土拌合、用水、级配、养护、外加剂也至关重要,就混凝土外加剂来看,它本身应用就 较为广泛,当前混凝土外加剂品种有百余种,不同的外加剂适用于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因 此是否能够合理选择外加剂,将会直接影响到钢筋防锈的水平与质量。

电力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2篇

电力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2篇 电力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化科技水平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在电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效率。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探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完善电力自动化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电力工程远程监控及监视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及安全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主要探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一)发电厂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工程系统中,发电厂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设备,其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将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于发电厂设备中,不仅可以严格地控制发电厂的发电量,还可以高效

地维护相关电力设备,促使电力工程进行高效、稳定、安全的发展。在电力工程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充分了解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性,因此会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认真的探索与研究,力求寻找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更为深广的应用。 (二)数据库自动化技术 电力工程在实际工作中是一项较为复杂、多样的系统,而数据库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工程中的监控系统中,这一项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开发、运行具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软件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例如,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对象数据库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与一般的数据库相比较,主动对象主要对技术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支持。在电力工程实践过程中,数据库技术通过对对象函数进行一定的利用可以在自动化系统中实现自行监控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作人员的数据录入时间,还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中数据的可靠性。通过新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完善,数据库自动化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进步与发展。 (三)安全系统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工程的运行中,时常会有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存在。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时会出现疲劳困惑的时刻,对于工程运行的集中注意力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不能做到每时每刻的认真。此时自动化监视系统技术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安全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也得到了大众广泛的关注。在电力工作过程中,自动化安全系统不仅可以及时、

毕业论文参考范文讲解

莆田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2) 2.1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 (2) 2.2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 (3) 3福建省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3) 3.1公路运输 (4) 3.1.1公路运输的优点 (4) 3.1.2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4) 3.2铁路运输 (5) 3.2.1铁路运输的优点 (5) 3.2.2铁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3水路运输 (6) 3.4航空运输 (6) 4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物流业的影响 (7) 4.1对物流业运输成本的影响 (8) 4.2对公路物流业运输量和运输结构比例的影响 (9) 4.3 对公路物流业运输速度的影响 (10) 4.4 对公路物流业运输效率的影响 (10) 5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物流业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发展很快,里程数已突破千里,而且建成“四小时交 通经济圈”,大大加强了全省各地市各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往来,对各地的经济发 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高速公路的发展势必对物流 业产生影响,基于对我省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调查结果,进而研究高速公路对物 流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报告了我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高速公路快速 发展的趋势下,物流运输的发展状况,肯定了高速公路对物流运输的推动作用, 为明确我省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物流运输成本运输量运输效率运输速度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WTO的实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与世界经济的兴衰不可分割。在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离开了交通运输,经济如何发展不可想象。我省属沿海省份,在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中,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当属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加大,以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延长,道路运输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显重要。 2 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2.1 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 1997年12月15日,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该线路是全国“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中沿海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八五”跨“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起于泉州市的西福,经沉洲、牛山、朴里、仑头、后安、田厝,止于厦门市的官林头。它北与即将通车的福泉高速公路相连,南与已建成通车的厦漳高速公路相接,主线全长81.9km,路基宽度26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泉厦高速公路也是我省第一条利用世界银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2篇 农村养老论文范文一: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2003年之后,国家开始对农民工各项权益越来越重视。2005年12月14日,新华社被授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2006年3月27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1(国发[2005]38号),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费率低、广覆盖、可转移。部分农民工保障制度可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提出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2009年2月5日,中央公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摘要)》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到了2010年,经过连续三年全国人大讨论并多次修改的《社会保险法》得以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中,使制度更加具体化,法律化。 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普及率低,覆盖范围有限 与过去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此快速,但是,由于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村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不下去。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内容也有

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制定的保障项目已经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狭窄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资“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制度。国家的政策扶持和集体补助都主要来自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然而,欠发达地区无力缴纳保险费的农民在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方面只能得到很少甚至得不到。而富裕地区的农民有能力自己缴纳保险费,同时,又能得到集体补助和国家财政支持。由此可见,这种筹资模式使得欠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民老说,这种好的政策享受不了,从而造成了“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三)贯彻执行过程中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为了使广大农民得到好处,国家规定,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家里子女参保与否,都可以领取每月55元的补助。但是执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参保率,有些县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公室硬性规定,凡是家里有子女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者,家中老人就领不到每月发放55元的财政补助,使农民由自愿变成被自愿,也歪曲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本意。后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公室在多方面的压力下,改变为家里子女不参加养老保险,家中老人仍可以领到国家给的55元钱。可见政策在基层执行的过程中如何不被歪曲使其很好的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养老保险意识不高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毕业论文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 姓名:穆俊 学号:01110801015 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院 专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2008级 本科班 指导教师:左秀柒(副教 授)

完成时间:2012年05月15日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

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注:本表一式四份,两份用于装订完整文本,两份装入学生资料袋。 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诚信声明书

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对本文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设计)作者:穆俊(签字)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月日 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浅析》是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学业的组成部分,是在毕节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毕节学院。本人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毕节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网页制作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无论做何种处理,必须尊重本人的著作权,署明本人姓名。 未经指导教师和毕节学院同意,本人不擅自发表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研究内容或利用毕业论文(设计)从事开发和盈利性活动。毕业后若发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研究成果,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作者第一单位署名应为“毕节学院”,成果发表时本人工作(学习)单位可以在备注中注明。 论文(设计)作者:穆俊(签字)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时间:年月日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工厂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04350403 毕业设计说明书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供电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王东亮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建辉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2008年 6月9日

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供电系统设计 Shijiazhuang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center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2

摘要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工程为石家庄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的供电系统设计,该处置中心大部分用电设备属于长期连续负载,全年工作小时数为8760小时,要求不间断供电,主要车间及附属设备均为二级负荷。采用10KV电压等级双回路线路提供电源,单母线分段,放射式接线的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负荷计算、方案选择、功率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二次系统设计、继电器选择、防雷接地设计、照明设计等。由于缺乏经验,设计中有很多不足与疏漏,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关键词:供电系统;计算负荷;短路电流;设备选择;

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e electrical energy is the modern industry production primary energy and the power. The electrical energy both comes easy by other form's energy conversion, and easy to transform for other form energy supplies the application; Electrical energy transportation's assignment both simple economy, and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ntrol, the adjustment and the survey, is advantageous in realiz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 energy applies in the modern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life extremely widely. This project for Shijiazhuang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center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the disposal center’s equipment belonging to the majority of long-term continuous load, annual work hours to 8760 hours,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the main workshop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are 2 load. Use 10 KV double-circuit voltage lines to provide power, sub-bus, radiation-wiring desig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load calculation, options, power compensatio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the second system design, choice of the relay, mine grounding design, lighting design. Due to lack of experience, there are many inadequacies in the design and oversight, to criticize the teacher corrected. Key words:Power Supply System; calculated load; short circuit; equipment sel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