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通数学奥数计数专题-01 字典排列法和树形图法

?简单枚举?字典排列法?树形图法

?简单枚举

枚举

【例题】

有序枚举

【例题】

无序枚举

【例题】

?字典排列法

字典排列法所有

【例题】

【例题】

?树形图法

树形图法

树根

树枝

叶子

【例题】

【例题】

小学奥数排列组合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备选题

小学奥数排列组合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掌握,实践证明,掌握题型和解题方法,识别模式,熟练运用,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谈一谈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一.可重复的排列求幂法:重复排列问题要区分两类元素:一类可以重复,另一类不能重 复,把不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客”,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店”, 则通过“住店法”可顺利解题,在这类问题使用住店处理的策 略中,关键是在正确判断哪个底数,哪个是指数 【例1】(1)有4名学生报名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每人限报一科,有多少种不同的报名方法? (2)有4名学生参加争夺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冠军,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3)将3封不同的信投入4个不同的邮筒,则有多少种不同投法? 【解析】:(1)43(2)34(3)34 【例2】把6名实习生分配到7个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解析】:完成此事共分6步,第一步;将第一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有7种不同方案, 第二步:将第二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也有7种不同方案,依次类推,由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67种不同方案. 【例3】8名同学争夺3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性有()A、38 B、83 C、38A D、3 8 C 【解析】:冠军不能重复,但同一个学生可获得多项冠军,把8名学生看作8家“店”,3项冠军看作3个“客”,他们都可能住进任意一家“店”,每个“客”有8种可能,因此共有38种不同的结果。所以选A 二.相邻问题捆绑法: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捆绑成一个组,当作一个大元素参与排列. 【例1】,,,, A B C D 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A B必须相邻且B在A的右边,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解析】:把,A B视为一人,且B固定在A的右边,则本题相当于4人的全排列,4 424 A 种【例2】(2009四川卷理)3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6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

三年级奥数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1)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练习二 1,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2,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3,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例题3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练习三 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3,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三种菊花各几盆? 例题4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练习四 1,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2,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有23人没有做完数学作业,有19人没有做完语文作业,有16人没有做完英语作业。做完三种作业

查字典技巧口诀及三种方法

小学生查字典口诀 学查字典并不难,偏旁部首看端详。 没有部首查起笔,形声字儿查形旁; 头底两层是部首,要让字头当偏旁; 左右两边是部首,取左去右有保障; 内心外壳是部首,舍去里边查外框; 整个字儿是部首,此字本身是偏旁; 一字头上生“二角”,取其下底把“角”砍; 下底如果不成部,左上角当此字旁; 有些生字较特殊,顶天立地当偏旁; 多查多想抓规律,相同部首不能忘。 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 ?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这位老师随时会帮你解决疑难,扫除 学习中的“拦路虎”。你会只花少量的时间,非常方便地得到 较多、较全面、较准确的知识。熟练查字、词典,首先要学会 检字。下边以《新华字典》为例介绍这几种查字法。 一、音序查字法 音序检字法是按字音查字词的一种方法。很多字典或词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的。根据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在“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字的拼音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按照这个字的声调到那一页中去找。凡是要查只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写法或意义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必须熟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和汉语拼音音节。 运用条件: ①字音要读得正确; ②准确无误地了解这个字的声母、韵母; ③掌握字母的写法。 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它的写法,或不知道它的意思, 就必须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查字步骤: ①确定音部。按要查字的读音确定音节的第一个字母——音部。

②查音节索引。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所确定的音部栏里,找出要查字的音节,并看准该音节后面所标的正文页码。 ③翻阅正文。按页码翻阅正文,找出要查的字。 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字或不会写的字,只要能读准字音,就可以运用音序检字法去查检。 下面的歌诀,可以帮助同们掌握这种检字法: 音序检字须认真,读准字音很要紧。 打头字母定音部,再找音节看《索引》; 按照例字找同音,对照页码翻正文; 根据声调找汉字,字形字义记在心。 部首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属于按形查字中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汉字的部首去查检的。凡字典正文中的单字是按部首归类进行排列的,都可以运用部首检字。 部首检字的基本步骤? ⑴确定出部首。先对所要查的字确定出查什么部。 ⑵查《部首目录》。在《部首目录》中查出该部首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⑶查《检字表》。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这个字的余画(即除去部首还余几画)里查出这个字在字典正文中的页码。

三年级奥数用对应法解题

用对应法解题 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 .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 .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4 .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5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6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7 .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8 .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9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10 .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11 .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12 .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三种菊花各几盆? 13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2枚举法中的字典排列

第2次课枚举法中的字典排列 小热身 体会一下,“分给两个人”和“分成两堆”有什么区别呢? (1)把5个苹果全部分给两个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2)把5个苹果分成两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例题1:卡莉娅、墨莫、小高三个人去游乐园玩,三人在藏宝屋中一共发现了4件宝物,三人找到的宝物数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可能有人没有发现宝物) 练习1:老师准备了6个笔记本奖励萱萱、小高、墨莫三人,每人至少得到1本笔记本,请问:老师有多少种不同的奖励方法? 例题2: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写出3个自然数,并且要求这3个数的和是8。如果两个同学写出的3个自然数相同,只是顺序不一样,则算是同一种写法。试问:同学们最多能得出多少种不同的写法? 练习2:三个大于0的整数之和(数与数可以相同)等于10,共有多少组这样的三个数?

例题3:如下图所示,有7个按键,上面分别写着1、2、3、4、5、6、7这七个数字。请问: (1)从中选出2个按键,使它们上面的数字的差等于2,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2)从中选出2个按键,使它们上面的数字的和大于9,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练习3:有一次,著名的探险家大米得到一个宝箱,但是宝箱有密码锁,密码锁下面有一行小字,密码是和大于11的两个数,而且这两个数不能相同,不用考虑数的先后顺序,你知道密码共有多少种可能吗? 例题4:如图,数一数图中包含星星的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有多少个? 练习4:如图,数一数图中包含星星的正方形有多少个?

作业: 1、有4支完全相同的铅笔要分给3位同学,每位同学至少分1支,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2、有面值分别为1元、10元和50元的纸币若干,每种面值的纸币张数都大于 3、如果从中任意取3张,那么能组成的钱数共有多少种? 3、从1、2、3、 4、 5、6这六个数字中选出2个数字,使它们的数字的差等于2,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数一数,下图包含星星的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有多少个? 5、在下图中,一共能找出多少个含“☆”的三角形。

小学奥数~排列组合

奥数解排列组合应用题 排列组合问题是必考题,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掌握,实践证明,掌握题型和解题方法,识别模式,熟练运用,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谈一谈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相邻问题捆绑法: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捆绑成一个组,当作一个大元素参与排列. 例 1.,,,,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A B 必须相邻且B 在A 的右边,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A 、60种 B 、48种 C 、36种 D 、24种 解析:把,A B 视为一人,且B 固定在A 的右边,则本题相当于4人的全排列,4424A =种,答案:D . 2.相离问题插空排: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几个元素全排列,再把规定的相离的几个元素插入上述几个元素的空位和两端. 例2.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个必须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A 、1440种 B 、3600种 C 、4820种 D 、4800种 解析:除甲乙外,其余5个排列数为55A 种,再用甲乙去插6个空位有26A 种,不同的排 法种数是52 5 63600A A =种,选B . 3.定序问题缩倍法:在排列问题中限制某几个元素必须保持一定的顺序,可用缩小倍数 的方法. 例 3.,,,,A B C D 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 必须站在A 的右边(,A B 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A 、24种 B 、60种 C 、90种 D 、120种 解析:B 在A 的右边与B 在A 的左边排法数相同,所以题设的排法只是5个元素全排列 数的一半,即5 51602 A =种,选 B . 4.标号排位问题分步法:把元素排到指定位置上,可先把某个元素按规定排入,第二步再排另一个元素,如此继续下去,依次即可完成. 例4.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有 A 、6种 B 、9种 C 、11种 D 、23种 解析:先把1填入方格中,符合条件的有3种方法,第二步把被填入方格的对应数字填入其它三个方格,又有三种方法;第三步填余下的两个数字,只有一种填法,共有3×3×1=9种填法,选B . 5.有序分配问题逐分法:有序分配问题指把元素分成若干组,可用逐步下量分组法. 例5.(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种数是 A 、1260种 B 、2025种 C 、2520种 D 、5040种 解析:先从10人中选出2人承担甲项任务,再从剩下的8人中选1人承担乙项任务, 第三步从另外的7人中选1人承担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21110 872520C C C =种,选C .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法解题教程文件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法解题

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正确的和是多少? 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练习二 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是多少? 例题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小马虎计算得到72,是先除再减得到的,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的顺序把72先加后乘,求出某数为(72+20)×3=276,然后再按题目要求,按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276×3+20=848。 练习三

小学奥数专题排列组合

?排列问题题型分类: 1.信号问题 2.数字问题 3.坐法问题 4.照相问题 5.排队问题 ?组合问题题型分类: 1.几何计数问题 2.加乘算式问题 3.比赛问题 4.选法问题 ?常用解题方法和技巧 1.优先排列法 2.总体淘汰法 3.合理分类和准确分步 4.相邻问题用捆绑法 5.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 6.顺序问题用“除法” 7.分排问题用直接法 8.试验法 9.探索法 10.消序法 11.住店法 12.对应法 13.去头去尾法 14.树形图法 15.类推法 16.几何计数法 17.标数法 18.对称法

分类相加,分步组合,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基础知识(数学概率方面的基本原理) 一.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办法, 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中不同的方法, 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中不同的方法,……, 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二.乘法原理:如果完成某项任务,可分为k个步骤, 完成第一步有n1种不同的方法, 完成第二步有n2种不同的方法,…… 完成第k步有nk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此项任务共有n 1×n 2 ×……×n k 种不同的方法。 三.两个原理的区别 ?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有n类办法,是分类问题,每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故用加法原理。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做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 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小学三年级奥数知识点:用对应法解题教案(含答案)

用对应法解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列式观察的学习活动,掌握用对应法解题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用对应法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从而找到解题突破口。 难点:根据题目找数量关系并转化为等式,不理解其中未知量的解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之前暑期班的时候学过等量代换思想,就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碰到过这样的问题“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重多少克?”这样的问题,还记得怎么解决的吗?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应用“对应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 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高斯小学奥数含答案三年级(上)第02讲枚举法中的字典排列

枚举法中的字典排列 我明天先吃什么呢?先吃汉堡,不不,还 是 先吃玉米,哎,还是先吃饼干 吧!到底 先吃什么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吃 法? 基础例题: 在上一讲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枚举法一一直接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接枚举很有可能产生重复或者遗漏, 这时就需要有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枚举出所有情况. 本讲就 但如果问题较为复杂,直 如果我把这三个东西都带回去, 天吃1个,还可以再吃3天呢?

主要介绍两种枚举的方法:字典排列法和树形图法. 首字母相同的单词都在一起 同学们可以翻一下英汉字典,不难发现字典中单词排列的规律:整本字典按首字母从 a 到z 排列, 在首字母相同的单词中, 再按照第2个字母从a 到z 的顺序排列, 然后是

个字母,第4个字母所谓“字典排列法”,就是指在枚举时,像字典里的单词顺序那样排列出 3各一次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用字典排列法枚举时,每个位置都勒* 按从小到大排列,枚举的顺序是:123, 132, 213, 231 , 312, 321 .下面我们用字典排列法来解决几个 问题. 例题1 .卡莉娅、墨莫、小高三个人去游乐园玩,三人在藏宝屋中一共发现了5件宝物,三人找到 的宝物数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可能有人没有发现宝物) 分析:每个人最少找到几件宝物?最多呢? 练习: 1.老师准备了6个笔记本奖励萱萱、小高和墨莫三人,每人至少得到1本笔记本,请问:老师有 多少种不同的奖励方法? 例题2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写出3个自然数,并且要求这3个数的和是8 ?如果两个同学写出的3 个自然数相同,只是顺序不一样,则算是同一种写法?试问:同学们最多能得出多少种不同的写法? 分析:注意顺序不同算一种写法,也就是三个数分别为(1、2、5)、(2、5、1 )和(5、1、2)都 算同一种写法. 练习: 2.三个大于0的整数之和(数与数可以相同)等于10,共有多少组这样的三个数? 用字典排序法枚举的时候,判断题目要求到底是“交换顺序后算作两种”还是“交换顺序后仍然是同一种”非常关键?往往题目中要求“交换顺序后仍然是同一种”,那么枚举的每个结果里就没有明确 的顺序关系;反之,那么枚举时要注意每个结果中应该都符合一定的顺序关系. 在求解计数问题时,审题非常关键?往往一字之差就会有天壤之别. 枚举法是解决计数问题的基础,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直接枚举很容易出现重复或者遗 漏.这时就需要预先把所有情形分成若干小类,针对每一小类进行枚举. 例题3 如下图所示,有7个按键,上面分别写着:1、2、3、4、5、6、7这七个数字?请 问: (1)从中选出2个按键,使它们上面的数字的差等于2, 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ftp f 1ft 0

三年级奥数对应法解题

第7讲 “对应法”解题 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这样的问题,还记得怎么解决的吗?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应用“对应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需花58元;如 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苹果枝各多少元? 模仿练习 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 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例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 元,如果买 我们可以把两次买买水果的情况用两个算式表示出来,在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模仿练习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 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精典例题 例3: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 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模仿练习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 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用和刚才同样的方法思考 先列出两个算式,再比较,和上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精典例题 例4: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模仿练习 3个菠萝的重量等于1个梨和1个西瓜的重量,而1个菠萝和3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问多少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家庭作业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先把这些数学信息写成等式,在利用“等量代换”进行解答。

排列的字典序问题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第 2 次实验

这次的实验和上一次的字典序问题有一些相似,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要写出下 附录:完整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rev(int *p,int begin,int end)//数组倒置 { int temp[end-begin]; for(int i=begin;i<=end;i++) temp[i-begin]=p[i];

for(int i=end;i>=begin;i--) p[i]=temp[end-i]; } int cal_a(int a,int b)//计算阶乘 { int answer=1; if(a==0&&b==0) return 1; for(int i=0;i=0;i--) { if(a[i-1]

字典排序法

对于使用递归解决排列和组合的问题,俺看了很多篇参考资料,可惜的是有点难以理解别人的写法,跟MSDN一样,字都是中文,可是合起来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同样都是代码,每一句都能看明白,可就是不知道,他在这里为啥要写这一句,这一句在整个程序中的地位,还是脑子不好使,中学的时候数学没学好,这么些年又没好好的锻炼脑子,生锈了。 对于全排列来说,咱们还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吧。 序列中只有一个元素:那么全排列就只有一种,{1}就是这个序列本身。 序列中有两个元素:那么全排列有两种方式,{1,2},{2,1}。 序列中有三个元素:那么全排列有六种方式,{1,2,3},{1,3,2},{2,1,3},{2,3,1},{3,1,2},{3,2,1}。 如果将排列的结果做成一个整数的话,那么对于三个元素的全排列结果应该是:{123},{132},{213},{231},{312},{321},这六个数有没有什么特点? 当然有。 1.它们都是由1,2,3这几个字符组成的。 2.3>2>1。 3.123<132<213<231<312<321。 这个垃圾结论能替我们解决问题吗? 当然能。 还记得我们怎么理解二进制的吗? 还记得我们怎么理解八进制的吗? 还记得我们怎么理解十六进制的吗? 二进制中包含两个字符:0,1。 八进制中包含八个字符:0,1,2,3,4,5,6,7。 十六进制中包含十六个字符:0,1,2,3,4,5,6,7,8,9,A,B,C,D,E,F。 俺的乖乖,数字么呢?字母都来咧,那些个A呀,B呀,C呀,只是一些符号而已,它们在十六进制中代表的是10,11,12,13,14,15而已。 为嘛非得用ABCDEF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字符呢? 当然可以。甚至于我们把ABCDEF可以改成“啊吧才的饿飞”,只有它依然代表的是10,11,12,13,14,15就行了。 为嘛会用的上ABCDEF呢? 呵呵,简单了,因为咱们平常用的数字中没有一个单独的符号用来表达10,11,12,13,14,15而已,咱们为这些值找了个代表而已。 好了,扯的够远了,往回扯。 回到八进制中,为嘛八进制中没有ABCDEF呢? 简单的回答是:咱们平常用的数字可以完全拿来表达八进制中的每个单独的数字,就是说,够用了,用不着折腾了 复杂的回答是:可以有ABCDEF这些字母,反正这些字母仅仅是个代表而已。 改成{1,2,3,4,5,6,7,8}行不?当然行。不就是个符号么。 二进制的改成{1,2}行不,也行;改成{2,3}行不,也行。 无论是{1,2}还是{2,3}仅仅是个符号,咱们要做的工作是保证符号中的大小关系,比如1<2,2<3就行了。 那么再次变态一点:{1,4}行不?当然行,对于二进制来说,只要1<4就行了。那么{3,8}也行喽?当然。 好了,我们已经够变态的了,不妨再变态一点。 既然都已经有了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为嘛不能整个三进制呢?

(word完整版)小升初奥数—排列组合问题

小升初奥数—排列组合问题 一、 排列组合的应用 【例 1】 小新、阿呆等七个同学照像,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站法? (1)七个人排成一排; (2)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必须站在中间. (3)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必须有一人站在中间. (4)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必须都站在两边. (5)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都没有站在边上. (6)七个人战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 (7)七个人战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 小新、阿呆不在同一排。 【解析】 (1)775040P =(种)。 (2)只需排其余6个人站剩下的6个位置.66720P =(种). (3)先确定中间的位置站谁,冉排剩下的6个位置.2×6 6P =1440(种). (4)先排两边,再排剩下的5个位置,其中两边的小新和阿呆还可以互换位置.552240P ?= (种). (5)先排两边,从除小新、阿呆之外的5个人中选2人,再排剩下的5个人,25552400P P ?=(种). (6)七个人排成一排时,7个位置就是各不相同的.现在排成两排,不管前后排各有几个人,7个位置还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本题实质就是7个元素的全排列.775040P =(种). (7)可以分为两类情况:“小新在前,阿呆在后”和“小新在前,阿呆在后”,两种情况是对等的,所以只要求出其中一种的排法数,再乘以2即可.4×3×55P ×2=2880(种).排队问题,一般先考虑特殊情况再去全排列。 【例 2】 某管理员忘记了自己小保险柜的密码数字,只记得是由四个非0数码组成,且四个数码之和是9, 那么确保打开保险柜至少要试几次? 【解析】 四个非0数码之和等于9的组合有1,1,1,6;1,1,2,5;1,1,3,4;1,2,2,4;1,2,3, 3;2,2,2,3六种。 第一种中,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呢?只要考虑6的位置就可以了,6可以任意选择4个位置中的一个,其余位置放1,共有4种选择; 第二种中,先考虑放2,有4种选择,再考虑5的位置,可以有3种选择,剩下的位置放1,共有4312?=(种)选择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第三、四、五种都各有12种选择.最后一种,与第一种的情形相似,3的位置有4种选择,其余位置放2,共有4种选择. 综上所述,由加法原理,一共可以组成412121212456+++++=(个)不同的四位数,即确保能打开保险柜至少要试56次. 【例 3】 一种电子表在6时24分30秒时的显示为6:24:30,那么从8时到9时这段时间里,此表的5个 数字都不相同的时刻一共有多少个? 【解析】 设A :BC DE 是满足题意的时刻,有A 为8,B 、D 应从0,1,2,3,4,5这6个数字中选择两个不 同的数字,所以有2 6P 种选法,而C 、E 应从剩下的7个数字中选择两个不同的数字,所以有2 7P 种选法,所以共有2 6P ×27P =1260种选法。 从8时到9时这段时间里,此表的5个数字都不相同的时刻一共有1260个。 【例 4】 4名男生,5名女生,全体排成一行,问下列情形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⑴ 甲不在中间也不在两端; ⑵ 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两端;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第一讲:错中求解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 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 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 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做2,乘得结果 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几? 6、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 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7、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 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8、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 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9、小林和小华同时做一道被减数是四位数的减法时,小林计算时在这个四位数 的左端错添了一个5,而小华在这个数的右端也错添了一个5,结果两人所得的差相差22122,求这个四位数。 10、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求这个三位数。 第二讲用对应法解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 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 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 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 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名共13岁,三人各多少 岁? 7、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 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问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树? 8、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 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奥数:排列组合的基本理论及公式.docx

一、排列合的基本理和公式,排列与元素的序有关,合与序无关。如 231 与 213 是两个排列, 2+ 3+ 1 的和与 2+ 1+3 的和是一个合。 (一 )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合的基: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 n 法,在第一法中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法中有 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法中有 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件事共有 N= m1+ m2+m3+?+ m n种不同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件事共 有N=m1×m2×m3×?×m n种不同的方法。 里要注意区分两个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是有 n法,是分,第一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因此 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 个步,步与步之是 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系的步,依次相完成, 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的分“ ”和“步”是有本区的,因此 也将两个原理区分开来。 C53表示从5 个元素中取出 3 个,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

法。这是组合的运算。例如:从 5 个人中任选三个人去参加 比赛,共有几种选法这就是从 5 个元素中取出 3 个的组合运算。可表示为C53。其计算过程是C53=5!/[3!× (5-3)!]叹号代表阶乘, 5!=5 ×4×3×2×1=120,3!=3 ×2×1=6,( 5-3)! =2! =2 ×,所以 C53=5!/[3! × (5-3)!]=120/(6 ×针2)=10对上 面 1=2 例子,就是从 5 个人中任选三个人去参加比赛,共有10 几种选法。 排列组合公式: 公式 P 是指排列,从N 个元素取 R 个进行排列。 公式 C 是指组合,从N 个元素取 R 个,不进行排列。 n—元素的总个数;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阶乘,如9!= 9×8×7×6×5×4×3。×2×1 举例: Q1:有从1到9共计9个号码球,请问,可以组成多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十九:用对应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十九:用对应法解题 专题简析: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先把各组量排出来)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①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② 用②式比①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试一试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思路: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① 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② 比较①、②,发现两组条件无法相、减。再观察会发现:如果把①式同时扩大2倍,得到6个足球和8个排球共380元,然后再例题1的方法计算。 排球:(190×2-230)÷(4×2-2)=25元 足球:(190-25×4)÷3=30元。 试一试2: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3: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思路:“72棵不是一班种的”,说明二班和三班共种树72棵;“75棵不是二班种的”,说明一班和三班共种75棵,“73棵不是三班种的”,说明一班和二班共种73棵。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三个班共种多少棵树:(72+75+73)÷2=110棵。用110-72=38棵就是一班种的棵数,110-75=35棵就是二班种的棵数,110-73=37棵就是三班种的棵数。

小学奥数排列组合

小学奥数排列组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计数专题:④排列组合 一.进门考 1.有四张数字卡片,用这四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 2.一个口袋内装有3个小球,另一个口袋内装有8个小球,所有这些小球颜色各不相同.问: ①从两个口袋内任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②从两个口袋内各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甲组有6人,乙组有8人,丙组有9人。从三个组中各选一人参加会议,共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4.从1到500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4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5.学校的一块活动场地呈梯形,如图所示.(1)这块活动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校计划给这块地铺上草皮,如果每平方米的草皮20元,学校一共要为这块活动场地花费多少元钱? 58 7 6

6*.按1,2,3,4的顺序连线,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法? 二.授新课 ①奥数专题:乘法原理 专题简析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种排法,就是排列问题.在排的过程中,不仅与参与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分组”问题.如在体育比赛中,把参赛队分为几个组,从全班同学中选出几人参加某项活动等等.这种“分组”问题,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组合问题,这里,我们将着重研究有多少种分组方法的问题.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离不开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合理分类、合理分组,求出组合数和排列数。 排列公式: 由乘法原理,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是 121n n n n m ?-?-??-+()()(),即121m n P n n n n m =---+()()(),这里,m n ≤,且等号右边 从n 开始,后面每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共有m 个因数相乘. 组合公式: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m n ≤)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记作m n C .12)112321m m n n m m P n n n n m C m m m P ?-?-??-+==?-?-????()(()()().

三年级数学用对应法解题

小榄卓智教育谭老师(微信)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专题简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 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4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练习四 1,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2,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有23人没有做完数学作业,有19人没有做完语文作业,有16人没有做完英语作业。做完三种作业的各多少人 3,学校买四种颜色的气球,其中有93个不是红气球,有95个不是黄气球,有98个不是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