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冶金学试题综述

焊接冶金学试题综述
焊接冶金学试题综述

2014年春季学期焊接冶金学试题(A)

(适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模块)

一、概念或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联生结晶:

2、熔合比:

3、焊条药皮重量系数:

4、金属焊接性:

5、电弧热焊:

二、选择填空(可以多个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焊接区内的气体主要来源于( )。

①焊接材料②母材③焊条药皮

2、焊接时, 不与氮气发生作用的金属,即不能溶解氮又不形成氮化物的金属,可用N作为保护气体,这种金属是( )。

①铜②铝③镍

3、焊接熔渣的作用有( )

①机械保护作用②冶金处理作用③改善工艺性能

4、焊接熔池的结晶时,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大,焊缝中以

( )为主。

①柱状晶②等轴晶③平面晶

5、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主要是体现于( )。

①凝固过渡层的形成②碳迁移过渡层的形成③合金分层现象

6、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主要害处是( )。

①焊缝有效截面下降②应力集中,疲劳强度下降③抗氧化性下降④深透性气孔,使致密性下降。

7、打底焊道最易产生热裂纹,也最易产生冷裂纹,其主要原因是( )。

①冷却速度快②应力集中③过热

8、焊接结构钢用熔渣的成分是由( )等组成。

①氧化物②氟化物③氯化物④硼酸盐

9、焊接冷裂纹按产生原因可分为( )。

①淬硬脆化裂纹②低塑性脆化裂纹③层状撕裂④应力腐蚀开裂⑤延迟裂纹

10、有利于改善焊缝抗热裂纹性能因素主要有( )。

①细化晶粒②减少S、P ③结晶温度大④加入锰脱硫

11、热扎、正火钢焊接时,过热区性能的变化取决于( )等因素。

①高温停留时间②焊接线能量③钢材类型④冷裂倾向

12、铸铁焊接时,影响半熔化区冷却速度的因素有:( )。

①焊接方法②预热温度③焊接热输入④铸件厚度

13、下列哪些钢种具有一定的热应变脆化倾向。( )

①低碳钢②16Mn ③15 MnV

14、焊缝为铸铁型时,影响冷裂纹的因素有( )。

①基体组织②石墨形状③焊补处刚度,体积及焊缝长短

15、防止奥氏体钢焊接时产生点蚀的主要方法有( )。

①进行自熔焊接②焊接材料与母材超合金化匹配③考虑母材

的稀释作用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电流种类及极性对气孔的影响是直流反接,气孔大,直流正接,气孔少,交流焊接,气孔更少。

2、防止氢气孔可在药皮中,焊剂中加入萤石(CaF2),形成在高温稳定并且不溶于液态金属的HF气体,降低熔池中氢量。

3、低碳钢的不完全重结晶区,在急冷急热的条件下,会表现出高碳钢的行为。

安全心理学复习题

安全心理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我国煤矿事故中人因事故不占主要地位。(×) 2.国内外大量调研表明,在各类工业事故的发生原因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主导因素, (×) 3.排除人的“心理中的安全隐患”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 4.在同一事故的人为原因中冒险行为和意外差错不可能同时存在。(×) 5.冒险行为中不存在组织冒险行为。(×) 6.不安全行为有故意差错和冒险行为两种类型。(×) 7.煤矿生产中常见不安全心理可分为两类,即冒险行为的心理因素和意外差错的心理因素(√) 8.人完成一项操作在神经心理机制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可能发生意外差错,即信息感知差错、信息处理差错、指令输出与执行差错。(√) 9.侥幸心理是错误安全价值观的集中反应,也是冒险心理的基础心理因素。(√) 10.侥幸心理是一种投机心理。(√) 11.人的不安全行为受不安全心理所支配。(√) 12.由于并不是每一次违章都出事故,所以人们会产生侥幸心理。(√) 13.冒险倾向性格是指个体具有冒险意识和冒险行为倾向的个性特征.( √) 14.在发生重大个人生活事件之后容易出现事故。(√) 15.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在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中占第一位。(√) 16.人的情绪反应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识或看法。(√) 17.作业者的过度疲劳并非煤矿事故的重要致因。(×) 18.应激状态是一种遇到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9.紧张是外部刺激超出个体应对能力而引起的心理应激状态。(√) 20.作业疲劳现在是国际公认的主要事故致因之一。(√) 21.情绪过度低落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是导致操作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22.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不会产生影响。(×) 23.情绪的波动对人的作业行为并无明显影响。(×) 24.管理者的行为不会导致工人违章。(×) 25.睡眠不足不会导致工作差错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2018年中考科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慈溪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I、试题卷II和答题卷。试题卷共10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学校、、班级、座位号、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II的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规定区域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Ba-137 5.本试卷g取10N/kg。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图是《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邮票。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邮票中动物均用鳃呼吸 B.邮票中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 C.邮票中虾、蟹属于软体动物 D.邮票中的鱼、乌龟、青蛙属于脊椎动物 2.下列各图所表达的相关科学容正确的是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光的折射 D.杠杆的力臂

3.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电转换器中光能转化为电能 B.水电解系统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在能量转化中水可以被循环利用 D.燃料电池系统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 A.保持试管外壁干燥 B.试管夹夹在试管中部 C.先预热再对药品集中加热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下图是氢核聚变简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b核和c核的质子数不同 B.氢核聚变过程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C.图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核 D.原子弹主要是利用了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 6.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土移植---减少根部损伤提高成活率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太 C.移栽剪枝---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D.树怕扒皮---导管受损减弱无机盐的运输 7.小科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交流电)。取其中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A.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B.单只LED灯工作电压是220V C.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能亮D.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8.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焊5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JAC 员工成长路径《焊接冶金学》答案(5) 一、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15分) 1、应力腐蚀:对于一定的材料,应力腐蚀是在拉应力与腐蚀介质两种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的现象。 2、金属焊接性 是金属是否能适应焊接加工而形成完整的、具备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特性。 3、焊接线能量:熔焊时由焊接热源传输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量。 4、热喷涂:是以一定形式的热源将熔化或局部熔化的不同材料,用高速气流使其雾化,并喷射到工件表面,从而形成喷涂层的一种方法。 5、碳当量 把钢中合金元素按其对淬硬的影响程度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插销试验属于 c 。 A.间接推算类试验 B. 自拘束试验方法 C.外拘束试验方法 D.热裂纹试验方法 2、电弧焊过程中,熔化母材的热量主要来自于 c 。 A. 电阻热 B. 物理热 C. 电弧热 D. 化学热 3、焊接时,不与氮气发生作用的金属,即不能溶解氮又不形成氮化物的金属,可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这种金属是 A 。 A.铜 B.铝 C.钛 D.铁 4、下列物质不属于焊接材料的是 D 。 A 焊条 B 焊丝 C 保护用气体 D 熔渣 5、手工电弧焊的三个反应区中, b 的温度最高。 A 药皮反应区 B 熔滴反应区 C 熔池反应区 D 不确定 6、对于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四个区域中, b 性能最好。 A. 熔合区 B. 相变重结晶区 C. 不完全重结晶区 D. 过热区 7、下列裂纹中,不属于热裂纹的是 a 。 A 延迟裂纹 B 结晶裂纹 C 多边化裂纹 D 液化裂纹 8、焊接含碳量高的16Mn 时,焊接线能量选择应该选择( C )。 A.小线能量 B.小线能量配合预热 C.大线能量 9、焊前预热有很多优点,不包括 c 。 A 减少脆硬组织 B 降低冷却速度 C 提高强度 D 促进氢扩散外溢 10、氮是碳钢焊缝中的有害杂质,它对焊缝的危害不包括 a 。 A 使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 B 使金属的塑性下降 C 使金属的低温韧性下降 D 使焊缝金属时效脆化 三、填空题(每体2分,共10分) 1、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有加热速度 、 加热最高温度 、 相变温度以上停留时间 和 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 2、焊接裂纹判断的基本方法有 宏观分析及判断 、 微观分析及判断 和 断口分析及判断 。 3、焊条金属熔滴过渡形式有短路过渡、颗粒状过渡、附壁过渡三种。 4、冷裂纹产生的三大因素为 钢种的淬硬倾向 、 氢的影响 和 拘束应力 。 5、白口铸铁中,碳以渗碳体(Fe 3C ) 形式存在;灰铸铁中,碳以 片状石墨 形式存在。 四、判断题(10分) ( √ )1、锰具有较强的脱氧效果,酸性焊条中常用锰铁作为脱氧剂。 ( × )2、再热裂纹是焊接结构件焊接后产生的,多产生于焊缝。 ( × )3、酸性焊条冶金性优于碱性焊条, 但工艺性能不如碱性焊条所以用于焊接重要焊接结构。 ( × )4、在酸性焊条药皮中,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于溶渣的粘度起到加大作用。 ( × )5、脱氧和合金过渡无联系,选择脱氧剂和合金剂可依用户对焊缝成分的要求加入即可过渡。 四、简答题(共25分) 姓名: 工号: 单位: .

(机械)(焊接)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 绪论 1.试述焊接、钎焊和粘接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2.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3.能实现焊接的能源大致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焊接电弧加热区的特点及其热分布? 5.焊接接头的形成及其经历的过程,它们对焊接质量有何影响? 6.试述提高焊缝金属强韧性的途径? 7.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8.焊接冶金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焊接化学冶金 1.焊接化学冶金与炼钢相比,在原材料方面和反应条件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 2.调控焊缝化学成分有哪两种手段?它们怎样影响焊缝化学成分? 3.焊接区内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4为什么电弧焊时熔化金属的含氮量高于它的正常溶解度? 5.氮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含氮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6.手弧焊时,氢通过哪些途径向液态铁中溶解?写出溶解反应及规律? 7.氢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 8既然随着碱度的增加水蒸气在熔渣中的溶解度增大,为什么在低氢型焊条熔敷金属中的含氢量反而比酸性焊条少? 9.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手工电弧焊时焊缝含氢量的影响。 10.今欲制造超低氢焊条([H]<1cm3/100g),问设计药皮配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1. 氧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焊缝含氧量? 12.保护焊焊接低合金钢时,应采用什么焊丝?为什么? 13.在焊接过程中熔渣起哪些作用?设计焊条、焊剂时应主要调控熔渣的哪些物化性质?为什么? 14.测得熔渣的化学成分为:CaO41.94%、28.34%、23.76%、FeO5.78%、7.23%、3.57%、MnO3.74%、4.25%,计算熔渣的碱度和,并判断该渣的酸碱性。 15.已知在碱性渣和酸性渣中各含有15%的FeO,熔池的平均温度为1700℃,问在该温度下平衡时分配到熔池中的FeO量各为多少?为什么在两种情况下分配到熔池中的FeO量不同?为什么焊缝中实际含FeO量远小于平衡时的含量? 16.既然熔渣的碱度越高,其中的自由氧越多,为什么碱性焊条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焊缝含氧量低? 17.为什么焊接高铝钢时,即使焊条药皮中不含,只是由于用水玻璃作粘结剂,焊缝还会严重增硅? 18. 综合分析熔渣中的CaF2在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所起的作用。 19.综合分析熔渣的碱度对金属的氧化、脱氧、脱硫、脱磷、合金过渡的影响。 20.什么是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手工电弧焊冶金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反应条件有何不同,主要进行哪些物理 化学反应? 21.什么是熔合比,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熔合比在实际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注意 3 、思维 4 、情绪情感 5 、气质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 B 社会实践 C 遗传因素 D 个性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 B间接性 C 深刻性 D 独立性 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特性 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 明度 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 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理智感 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黏液质 D 抑郁质 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 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 2 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 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 2005 年 7 月试卷类型: B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个性 3 、记忆 4 、情绪情感 5 、性格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 B 适应 C联觉 D 对比 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明度 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A 焦虑 B 激情 C 紧张 D 心境 4 、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 B 有意回忆 C 再认 D 追忆 5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题1附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C语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B) 任何一个C程序中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 C) 复合语句在语法上可被看作一条语句 D) C程序中对数据的任何操作都可由运算符实现 2、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是()。 A) MAIN B) _HJ C) 2ong D) LINE1 3、下列符号中用来表示C语言中的回车换行的是()。 A) \r B) \n C) \b D) \t 4、如有如下定义:int a=1,则语句printf(“%d,%d”, a, ++a);的运行结果为()。 A) 1, 1 B) 1, 2 C) 2, 2 D) 2, 1 5、已知ch为字符型变量,下面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ch=’\xff ’B) ch=’\ff ’C) ch=’ ff ’D) ch=” ff ” 6、以下能正确定义一维数组的是()。 A) int a[5]={0,1,2,3,4,5}; B) int a[5]=”012345”; C) char a[ ]=”012345”;D) char a[5]={0,1,2,3,4,5}; 7、以下语句中能正确定义变量并赋初值的是()。 A) char c=65; B) float f=f+1.1; C) double x=12.3e3.6; D) int m=n=2.0; 8、在执行下列程序时输入:1357924,则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main( ) { int x, y; scanf(“%2d%2d”,&x,&y); printf(“%2d”,x*y); } A) 13 B) 1357 C) 74 D) 741 9、执行下列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焊接冶金学试题

(适用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模块) 一、概念或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联生结晶: 2、熔合比: 3、焊条药皮重量系数: 4、金属焊接性: 5、电弧热焊: 二、选择填空(可以多个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焊接区内的气体主要来源于( ) 。 ①焊接材料②母材③焊条药皮 2、焊接时, 不与氮气发生作用的金属,即不能溶解氮又不形成氮化物的金属,可用N 作为保护气体, 这种金属是( ) 。 ①铜②铝③镍 3、焊接熔渣的作用有( ) ①机械保护作用②冶金处理作用③改善工艺性能 4、焊接熔池的结晶时, 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大,焊缝中以( ) 为主。 ①柱状晶②等轴晶③平面晶

5、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主要是体现于(

①凝固过渡层的形成 ②碳迁移过渡层的形成 ③合金分层现象 6、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主要害处是 ( ) 。 ①焊缝有效截面下降 ②应力集中,疲劳强度下降 ③抗氧化性下降 气孔,使致 密性下降。 7、 打底焊道最易产生热裂纹 , 也最易产生冷裂纹 , 其主要原因是 ( ) 。 ①冷却速度快 ②应力集中 ③过热 8、 焊接结构钢用熔渣的成分是由 ( ) 等组成。 ①氧化物 ②氟化物 ③氯化物 ④硼酸盐 9、 焊接冷裂纹按产生原因可分为 ( ) 。 ①淬硬脆化裂纹 ②低塑性脆化裂纹 ③层状撕裂 ④应力腐蚀开裂 裂纹 10、 有利于改善焊缝抗热裂纹性能因素主要有 ( ) 。 ①细化晶粒 ②减少 S 、P ③结晶温度大 ④加入锰脱硫 11、 热扎、正火钢焊接时,过热区性能的变化取决于 ( ) 等因素。 ①高温停留时间 ②焊接线能量 ③钢材类型 ④冷裂倾向 12、 铸铁焊接时,影响半熔化区冷却速度的因素有: ( ) 。 ①焊接方法 ②预热温度 ③焊接热输入 ④铸件厚度 13、下列哪些钢种具有一定的热应变脆化倾向。 ( ①低碳钢 ②16Mn ③15 MnV 14、焊缝为铸铁型时,影响冷裂纹的因素有 ( ) 。 ①基体组织 ②石墨形状 ③焊补处刚度,体积及焊缝长短 ④深透性 ⑤延迟

焊接冶金学习题总结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 部分习题及答案 绪论 一、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1、定义: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从而形成永久性连接工艺。 2、物理本质:焊接的物理本质是使两个独立的工件实现了原子间结合,对于金属而言,既实现了金属键结合。 二、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1、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 2、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三、试述熔焊、钎焊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钎焊母材不溶化,熔焊母材溶化。 1.温度场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焊接接头上某一瞬间各点的温度分布状态。 2、分类: 1)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动; 2)非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随时间而变动; 3)准稳定温度场——温度随时间暂时不变动,热饱和状态;或随热源一起移动。 3、影响因素: 1)热源的性质 2)焊接线能量 3)被焊金属的热物理性质

a.热导率 b.比热容 c.容积比热容 d.热扩散率 e.热焓 f.表面散热系数 4)焊件厚板及形状

第一章 二、焊接化学冶金分为哪几个反应区,各区有何特点? 1、药皮反应区:指焊条受热后,直到焊条药皮熔点前发生的一些反应。(100-1200℃) 1)水分蒸发:100 ℃吸附水的蒸发,200-400 ℃结晶水的去除,化合水在更高 温度下析出 2)某些物质分解:形成Co,CO2,H2O,O2等气体 3)铁合金氧化:先期氧化,降低气相的氧化性 2、熔滴反应区:指熔滴形成、长大、脱离焊条、过渡到整个熔池 1)温度高:1800-2400℃ 2)与气体、熔渣的接触面积大:1000-10000 cm2/kg 3)时间短速度快:;熔渣和熔滴金属进行强烈的搅拌,混合. 3、熔池反应区 1)反应速度低 熔池T 1600~1900℃低于熔滴T ;比表面积,接触面积小300~1300cm2/kg;时间长,手工焊3~8秒埋弧焊6~25s 2)熔池温度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熔池前斗部分发生金属熔化和气体的吸收,利于吸热反应熔池后斗部分发生金属凝固和气体的析出,利于放热反应 3)具有一定的搅拌作用 促进焊缝成分的均匀化,有助于加快反应速度,有益于气体和夹渣物的排除。然而,没有熔滴阶段激烈。 三、焊接区内有那些气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1、种类:金属及熔渣蒸气 2、来源: 1)焊接材料 2)气体介质

护理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关于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以下哪项正确 A.感觉是神经系统对事物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的基本反映形式 B.知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高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C.知觉是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 D.高等脊椎动物所进行的复杂的行为的反映形式属于思维萌芽阶段 E.以上都不对 2.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 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 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映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 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作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 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 E.以上都不对 3.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A.理解性 B.对比性 C.整体性 D.组织性 E.恒常性 4.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感觉具有 A.对比性 B.感受性 C.适应性 D.发展性 E.选择性 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孕妇情绪状态 C.社会环境 D.孕妇营养状况 E.胎教 6.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 7.“草木皆兵”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A.感觉神经发生病变 B.幻觉 C.想象性错觉 D.感受性错觉 E.情绪型错觉 8.短时记忆的时间是 A.0.25~2秒

模拟题1附答案

全真模拟习题(1) 选择题 1.在寿险契约保全中,保险人对客户交费方式、交费期间、领取方式等项目的变更以及变更投保人(受益人)、增减保额、增加或取消保险责任条款,对合同内容做补充告知等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所涉及的寿险契约保全属于() A.保险关系转移 B.合同内容转移 C.合同权益行使 D.保险金和退保金的给付 2.在我国,保险代理机构的种类包括() A.专业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B.专业保险代理机构和个人保险代理机构 C.综合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D.综合保险代理机构和个人保险代理机构 3.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合同中,单一风险合同是指() A.被保险人只能为一人的保险合同 B.只能有单个保险人承保的保险合同 C.只承保一种风险责任的保险合同 D.只承保特殊风险的保险合同 4.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指引》,在我国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道德主体部分7个道德原则中包括()等 A.独立执业原则 B.专业胜任原则 C.友好合作原则 D.客观公正原则 5.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出发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申请复议的期间应为() A.自收到出发决定之日起15日内 B.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30日内 C.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期60日内 D.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90日内 6.投保人因贪污行为所取得的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投保,这一情况说明投保人所具有的保险利益应该是() A.经济上有价的利益 B.确定的利益 C.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D.合法的利益 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对于“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选择的规定是() A.可以选择委托代理 B.可以选择法定代理 C.不得选择代理 D.可以选择指定代理 8.我国特有的一种货物运输保险的原始形式是() A.洋行 B.镖局 C.票号 D.当铺 9.《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的施行日期是() A.2006年7月1日 B.2006年8月1日 C.2006年10月1日 D.2006年9月1日 10.在我国意外伤害保险经营实务中,保险人对于及短期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进行风险程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远近 B.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性质 C.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规模 D.被保险人所从事活动的设想 11.意外伤害保险的含义之一是必须有客观的意外事故发生,且事故原因必须是() A.意外的、偶然的和不可预见的 B.意外的、客观的和不可预见的 C.意外的、必然的和可预见的 D.意外的、客观的和可预见的 12.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必须对保险车辆妥善保管,使用,保养,使之处于正常状态。从保证形式看,该保证属于() A.默示保证 B.明示保证 C.事实保证 D.确认保证 13.制定团体保险费率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该团体的理赔记录 B.该团体的工作性质 C.该团体的职业特点 D.该团体的死亡率 14.最普遍、最基本的保险合同终止原因是() A.因死亡而终止 B.因标的灭失而终止 C.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D.因履行而终止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指令指针寄存器是(C)。 ABPBSP CIPDPSW 2.DA1DB67H NUM EQU80H 则执行AND DA1,NUM语句后DA1中的内容是(D); AE7HB80H C67HD0 3.与指令MOVAX,NOT0F0H等效的汇编语言指令是(B )。 A MOV AX,0FH B MOV AX,0FF0FH C MOV AX,000FH D MOV AX,0F0H 4.一个有16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是70A0H:DDF6,则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C )。 A 7E806H B 7E814H C 7E815H D 7E80BH 5.可用作基址变址寻址或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寄存器是(D)。 A AX,BX,CX,DX B DS,ES,CS,SS C SP,BP,IP,BX D SI,DI,BP,BX 6.在串操作指令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 REP MOVS B B REP STOSB C REPE CMPSB D REP LODSB 7.ORG 0030H DA1 DB 0,‘0’,30H 偏移地址为0030H字存储单元的内容是(A )。 A 3000H B 00H C 0030H D 3030H 8.编写分支程序,在进行条件判断前,可用指令构成条件,其中不能形成条件的指令是(D )。 A CMP B SUB C AN D D MOV 9.将高级语言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程序的实现程序是(A)。 A 编译程序 B 汇编程序 C 解释程序 D 目标程序 10.设DS=1E4AH,偏移地址为0056H,该字节的物理地址为(D )。 A 1E4A6H B 1E456H C 1E556H D 1E4F6H 11.假设下列指令中所用的标识符类型均为字类型属性的变量,下述指令中正确的指令是(B )。 A MOV WORD-DA1,WORD-DA2 B MOV WORD-DA[BX+4*4][DI],SP C MOV AX,WORD-DA[DX] D MOV [BX][SI],3

试卷(成型原理 A 成型09 2011-12)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2011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成型原理 开课学院 材料学院 使用班级 成型091/2 考试日期 2011.12.25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第一部分 金属液态成型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21分) 1. 负吸附 2. 糊状凝固方式 3. 自由收缩 4. 蓄热系数 5. 平整界面 6. 偶分布函数 7. 外生生长 二、简答题(每题5分,计30分) (1) 什么是孕育衰退?如何避免孕育衰退的发生? (2) 晶粒游离的产生途径有哪些?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江苏大学试题第2页(3)液态成型中,铸型性质对充型能力有何影响? (4)影响浮力流强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非均质形核中,衬底的几何形状对形核有何影响? (6)铸铁合金中,共晶的形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规则共晶,哪些属于离异共晶? 三、分析计算题 (1)(9分)如图1所示铸铁奥氏体组织,试说明: 【1】此奥氏体组织的形态及其特征? 【2】若需细化其组织,可采取哪些工艺方法? 图1 铸铁奥氏体 (2)某二元合金相图如图2所示。合金液成分为w B=40%,放置于长瓷舟中 并从左端开始凝固。温度梯度大到足以使固-液界面保持平面生长。假设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试求:(1)α相与液相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k0;(2)凝固后 共晶体的数量占试棒长度的百分之几?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第 3 页 图2 第二部分 焊接冶金学 一、简答题(每题4分,计12分) 1. 焊接熔池的凝固与铸锭的凝固过程有何不同? 2. 焊接的物理本质是什么?采取哪些工艺措施可以实现焊接? 3. 内应力是如何产生的?对结构件的质量有何影响? 二、论述题(18分) 1. 试说明易淬火钢与不易淬火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分布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 焊接冷裂纹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试说明氢致裂纹的形成过程及防止措施。 3. 已知母材锰含量(质量分数)为1.55,熔合比为0.35。焊丝含锰量(质量分数)为0.45%,药皮重量系数为0.4,锰的过度系数为50%。若要求焊缝锰含量(质量分数)为1.3%,药皮中应加入多少低碳锰铁(锰铁中含锰量为80%)?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安全管理心理学复习模拟题

安全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及其表现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3、人的认识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因素。 4、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6、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8、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其重要品质有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 9、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10、人的个性异常复杂,但其核心因素是性格因素。 11、指出下列语句所描述的是何种心理过程: (1)怒发冲冠(2)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知山有虎,偏

向虎山行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判断题 1、所谓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 2、能力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因素。× 3、注意的分散也就是注意的分配。× 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情感具有调节功能。√ 5、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但性格却有好坏之分。√ 6、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工作和劳动的成效。√ 7、煤矿安全管理心理学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是直接服务于安全生产的一门作为科学。√ 8、直接推动人们劳动行为的内部动力就是劳动动机。√ 9、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一样,都是容易诱发事故的重要心理因素。 × 10员工的培训不仅包括技术、思想、身体等,心理的培训和辅导也应当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内容。√ 11、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 12、“万绿丛中一点红”和“鹤立鸡群”是由于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引起的无意注意。√ 三、选择 1、“小王家兄弟五个,都未婚,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姐妹,如果把王妈妈也算在内,试问他们家有几个女人?”本题答案是“两个女人”,兄弟的数目是无关信息,但它却使多数人费了许多思考,这是由于影响

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模拟试题 一、选择 1、结冰、积水、积雪的道路,无人看守道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每小时不得超过(A)千米 A、10 B、20 C、30 D、5 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将厂内机动车辆分为(C)类。 A、11 B、12 C、13 D、14 3、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有(B)种, A、3 B、4 C、5 D、6 4、机动车不得在平行铁路装卸线钢轨外侧(A)米以内行使。 A、2 B、3 C、4 D、5 5、驾驶员不从事驾驶工作时间为(C)者,再从事驾驶工作时应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新复试。 A、1~3 个月 B、3~6个月 C、6~12个月 D、1年以上 6、厂内车辆侧向最小安全间隙应为(C)米。A、0.4 B、0.5 C、0.6 二、填空 1、机动车辆的制动性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受(道路)、(气候条件)、(车型)等影响。 3、一般把操纵性和稳定性称为(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进行评价。 4、稳定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中性转向)。 5、厂内叉车具有(转弯半径小)、(轮距窄)、(载货后重心偏高)等特点。 6、车辆的技术特性有(空车质量)、(载质量)、(总质量)、(车辆外形尺寸)、(最小离地间隙)、(轴距)、(轮距)、(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

7、厂内运输的作业方式分为(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连续机械运输)、(人力搬运)。 8、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不得超过(5)千米每小时。 9、车辆行使经过交叉路口须提前减速,加强了望,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车轮摩擦力不均是跑偏的主要原因。(√) 10、厂内车辆事故预防措施主要内容有(厂内运输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安全检查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 11、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12、厂内车辆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有(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事故的可能原因必须予以根除的原则)、(全面治理的原则) 13、厂内车辆事故可以预防是指(损失预防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 14、教育对策内容应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三个方面。 15、厂内车辆事故的特性包括(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16、厂内车辆事故一般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17、厂内车辆事故由(人)、(车)、(路)、(环境情况)构成。 18、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 19、厂内车辆多发事故的原因有(厂内车辆违章驾驶)、(厂内车辆高速行驶)、(车辆技术状态不良)、(驾驶技术不熟练)、(厂内道路不好)。 20、叉车运行叉齿离地间隙要达(300~400)毫米。 21、安全色有(红)、(黄)、(蓝)、(绿)4种,对比色有(黑)、(白)2种。 22、厂内交通安全标志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辅助标志)等 三、判断 1、辅助标志安在主标志的上面,紧靠主标志上缘。(×)

应用写作模拟试题1及答案

《应用写作》模拟试题1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针对特定事实材料展开论述从而表明自己观点、见解的一种公务员考试文体叫_______ 。 2.竞聘报告针对的是某一岗位,使用_______人称,向组织和群众介绍自己,展示自己,推荐自己。 3.所谓调查报告,就是根据_________ 的成果写成的书面报告。 4.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具体的修改方法可用__________ 几个字来概括。 5.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文种是___________ 。 6.计划的主体部分要说明__________等内容。 7.公文的标题一般由__________部分组成。 8.公文的__________ 是指从文件中抽象出来,能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词汇。 9.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__________ 形式。 10.《经济合同》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面,对的打√,错的打×) 1.会议简报和会议通知一样,也是公文。 2.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可以使用通告。 3.每份公文,都必须经过审核这个程序。 4.向上级部门请求指示或批准只能用请示。 5.当事人订立合同,只能用书面形式。 6.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7.公文的成文日期以发出日期为准。 8.在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的工作报告中,可以随带写请示的事项。 9.有些协议书可以当作合同来使用。

10.联合行文,要标明各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空白处上写选项英文字母即可) 1. 应用写作的文面规矩一般包括等项内容。 A 主旨、材料、结构、表达方式 B 结构、标点符号、表达方式、文章修改 C 行款格式、文字书写、标点符号、文章修改 2.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第二章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种。 A 12 B 13 C 14 3.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与当事人的另一方对有关权利和义务问题发生争执而不能协商解决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审理、裁决所制作的法律文书叫。 A 起诉书, B上诉书, C再审申请书 4. 公文内容涉及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应标注。 A 绝密, B机密, C秘密 5. 各级机关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事项而提出具体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的应用文叫。 A 规定, B 办法, C 规则 6. 《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 7, B 10, C 15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常用的标号有种。 A 7, B 9, C 16 8. 北京日报打出广告:“北京日报2007年专项分类广告诚征广告代理,期待着您的加盟!”这则广告词的表现手法是。 A 描写式, B 悬念式, C 请求式 9. 根据有序性原则,规章制度要按照有条不紊地展开。 A 项、款、节、章, B 节、条、章、项, C 章、节、条、款

【免费下载】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

绪论 一、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1.焊接: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问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称为焊接。 物理本质:1)宏观:焊接接头破坏需要外加能量和焊接的的不可拆卸性(永久性) 2)微观:焊接是在焊件之间实现原子间结合。 2.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从理论来讲,就是当两个被焊好的固体金属表面接近到相距原子平衡距离时,就可以在接触表面上进行扩散、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从而形成金属键,达到焊接的目的。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条件,事实上即使是经过精细加工的表面,在微观上也会存在凹凸不平之处,更何况在一般金属的表面上还常常带有氮化膜、油污和水分等吸附层。这样,就会阻碍金属表面的紧密接触。 为了克服阻碍金属表面紧密接触的各种因素,在焊接工艺上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 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 2)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 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二、焊接热源的种类及其特征 1) 电弧热:利用气体介质放电过程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焊接热源。 2) 化学热:利用可燃和助燃气体或铝、镁热剂进行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 3) 电阻热: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 4) 高频感应热:对于有磁性的金属 材料可利用高频感应所产生的二次电流作为热源,在局部集中加热,实现高速焊接。如高频焊管等。 5) 摩擦热:由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热能作为热源。 6) 等离子焰:电弧放电或高频放电产生高度电离的离子流,它本身携带大量的热能和动能,利用这种能量进行焊接。 7) 电子束:利用高压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真空中猛烈轰击金属局部表面,使这种动能转化为热能作为热源。 8) 激光束:通过受激辐射而使放射增强的光即激光,经过聚焦产生能量高度集中的激光束作为热源。 三、熔焊加热特点及焊接接头的形成 (一)焊件上加热区的能量分布 热源把热能传给焊件是通过焊件上一定的作用面积进行的。对于电弧焊来讲,这个作用面积称为加热区,加热区又可分为加热斑点区和活性斑点区; 1)活性斑点区 活性斑点区是带电质点(电子和离于)集中轰击的部位,并把电能转为热能; 2)加热斑点区 在加热斑点区焊件受热是通过电弧的辐射和周围介质的对流进行的。在该区内热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高,边缘低,如同立体高斯锥体. (二)焊接接头的形成: 熔焊时焊接接头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加热、熔化、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固态相变,直至形成焊接接头。 (l )焊接热过程 : 熔焊时被焊金属在热源作用下发生局部受热和熔化,使整个焊接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焊接热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它与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和固态相变、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变形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