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方语言学流派备考重点笔记

最新西方语言学流派备考重点笔记
最新西方语言学流派备考重点笔记

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第一节索绪尔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1德克海姆,现代社会学创始人,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

索绪尔,认为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

2 弗洛伊德,把任何行为都看成是受一个规范系统所制约的,这些规范系统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却无时不起着积极的作用。

语言规范在于语言规则

3 惠特尼,语言的符号性,惯例性,任意性,可变性和不变性

索绪尔评价惠特尼,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地是一种制度,惠特尼正确的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他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

第二节关于比较语言学

索绪尔区分了两种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正视法,回顾法

正视法就是以文献考证为基础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种语言历史。只审查对比每个时期文献即可。

回顾法就是通过比较来重建一种语言。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一种语言并不总属于一个语言类型,同一个语系的语言也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语言类型。

音变和类推是促使语言变化的两大因素。

类推形式是以一种或多种其他形式为模型,按一种特定的原则而制造出来的一种形式。音变往往产生不规则现象,而类推恰恰相反,总是产生规则现象。

索绪尔认为,类推一方面有革新的作用,一方面又是保守力量。

第三节语言的特征

1878年以后,索绪尔基本上放弃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因为他认为历史语言学的基础不牢,方法主管,应暂时停止,首先明确要研究的对象,使语言学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他在三个教程中空前深入的探讨了语言的特征,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做了有历史意义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并提出语言学中符号学的理论。

索绪尔对语言的特征做过如下总结:1 语言是在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中界限明确的实体。它独立于个人,个人不能创造它,也不能改变它。语言很像一项社会契约,群体中的全体成员都签字同意履行。2 语言不像言语,语言可以单独研究,可以排除言语所涉及的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因素,独立考察语言诸因素。3 言语是多种多样的,而语言是单义的。

4 语言并不玄妙,所以我们才可以研究它。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得到群体承认的、存在于大脑中的现实。

为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性质,索绪尔区分了对语言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语言的因素有两种,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语言特征就属于内部因素,语言的地理分布或方言分裂属于外部因素。

索绪尔对语言特征的独到见解还表现在对语言符号的论述上。一个语言符号是把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不是把物和名结合起来。索绪尔把这种结合体称为符号,把声音形象称为符号施指,把概念称为符号受指。符号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任意性。第二特点就是符号施指线性关系。

索绪尔利用线性关系区分了语言符号之间的两种关系,连锁关系和联想关系。

索绪尔首先提出要描写语言。是描写还是规定语言,正是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的分水岭。规定性语法固然局限很大,可是描写语法也并非最终目的,找出永恒的力量,分析出普遍的

规律,才是一门学科真正的目标。

第四节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就是研究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又称静态语言学。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演化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1任何时期的语言使用者只要了解当时的语言状态就够了,演化过程不能说明一个语言符号的现在价值。2 历时语言现象并不企图改变语言系统。任何变化或修改都只是影响孤立的成分,并不能影响整个系统。3 任何语言状态的形成都是偶然的。4 共时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历时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共时现象中,每对形式都是对立而存在的,缺一不可;而历时不然,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表明偶然变化。

共时语言学具有普遍性,但没有强制性,语言内部并不使用什么物理来维持其规则性;历时语言学定律有一定的强制性,因为它假设有一种什么巨大的力量强迫产生了一种结果。

第五节符号学

符号可以分为三大类:图象符号,标志符号,真正符号。这三类符号的施指和受指关系不同,肖像考与本人的相像程度。标志符号中,施指和受指是因果关系:烟意味着火。在真正符号中,施指和受指是任意的,惯例性的

符号学研究一下几种不同情况:

1 直接用于交际的任意性符号。语言,信号灯,数学符号,路标等

2 有几种符号也用于交际,但其形式模棱两可,难以立界。如身距学,研究各种身体姿势,谈话时的距离等,它们都具有符号性质,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是这类符号的潜在原则是什么很难讲清楚。

3 有些社会习惯不用于交际,其实也传递信息,并且也完全代码化了。如各种仪式礼节。第六节索绪尔的影响

索绪尔的历史影响有两方面:

1 他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

2 索绪尔做了几个主要区分:语言与言语,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连锁关系与选择关系。第五章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第一节结构——功能语言观

它们的观点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可称作结构功能语言观。

布拉格学派观点:1 重视历时语言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共时语言学的首要地位。共时语言学可以得到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材料。2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万个孤立现象的汇合。

3 要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因为各种表达手段都适用于不同的交际需要。

4 应从语言功能入手,然后去研究语言形式,因为这是讲话人遵循的顺序,“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去寻找合适的语言形式”

布拉格学派从一开始就注意语义的研究,这是他们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根本区别。

根据语言是开放的、动态的符号系统这一概念,布拉格学派提出标准语言的语体划分原则。语体是一种独立现象,存在于言语行为之中,不像语言组成成分那样潜在于语言结构中。对标准语言的语体划分也体现了语言的灵活稳定性。灵活反应了语言的动态特征,稳定性反应了语言的系统性。

早在30年代,马泰休斯就修改了主语谓语的提法,提出“主位”和“述位”的观点。

主位是已知事实或公认事实,所以不增加句子的信息量。述位包含了要传达给听话人的全部信息。

句子功能前景,就是从功能角度去分析句子,研究句子各个部分各自传达多少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用交际力来表示。

第六章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的特点:1 实用性。这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是为了了解当时的实际问题,需要调查和分析的语言太多,无暇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2 科学性。他们要准确记录各种语言,就必须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调查分析方法。

美国语言学上的代表人物是博厄斯、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

博厄斯论述了描写语言学的框架,认为这种描写分三部分:语言的语音;语言表达的语义范畴;表达语义的语法组合过程。

关于语音,博厄斯已经注意到语言的系统性。那些认为原始语言的音不清楚的人应该知道,不是音本身模糊,而是分析者往往用自己的语言中的音去衡量别的语言中的音,那当然无法识别。

每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法系统,不能把自己的语言形式强加给其他语言,应该研究它们的特殊形式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取决于各种文化的不同注意方面。

每种语言都有内容词和没有独立意义的关系词。语言学家的重要任务是分析各种语言的特殊语法范畴。欧洲语法学家总认为自己的语言的语法范畴适用于一切语言,实际上这是荒谬的。描写一种语言,首先要描写其词素必须表达的东西,问不是可能表达的东西。这是对传统语法理论的批评,即它不应该把印欧语的语法范畴强加给其他语言。由于语言的词素结构本身不同,所区分的语法范畴不同,附加给句子的意义也不相同。

博厄斯并没有留下很高深的理论,但是他的基本观点和考查、描写语言的方法,早就了一代语言学家,并影响到几代语言学家。他奠定了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就深受博厄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美国的语言学理论。

第二节萨丕尔和《语言论》

语言定义:语言是一种结构,是思维的框架。我们要研究的正是这种抽象的语言,而不是世界说出的话语。各种语言在词汇数量和分类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语言的基本框架(毫不含糊的语音系统、声音与意义的具体结合、表达各种关系的形式手段),在各种语言中都已发展的十分完善。

语言成分:词是活的语言中的实际存在单位,是表达理解之后的经验、历史和艺术的单位。所谓语法,只不过是一种经过概括的感觉:类似的概念和关系可用类似的形式表达出来。语音:音位是有功能意义的单位,在某语言的语音结构中形成严格的模式。

语言形式:在他看来,研究语言形式必须注意两点:语言表达的基本概念和表达这些概念的形式手段。萨丕尔在《论语言》中提出六种最常见的语法过程:1语序2 组合3 加词缀4 词根内部变化5词根的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6 重音区别

语言结构的分类:萨丕尔说,如果以语言的形式为出发点,也可以把语言分成孤立语、前缀语、后缀语、象征语或分析成分析语、综合语和多式综合语,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萨丕尔建议按照语言使用的概念来分,先把概念分四种:基本概念,派生概念,混合关系概念,关系概念。1表达第一第四种概念是简单纯关系语言,2表达一二四种概念是复杂纯关系语言,3表达一三种概念是简单混合关系语言,4表达一二三种概念是复杂混合关系语言

语言的变化规律:萨丕尔以whom did you see为例,是为了说明语言变化中的三种趋势,1消除主语形式和宾语形式的区别,2 用词在句中的固定位置来表达词之间的句法关系,3 减少词的变体或派生,使词与概念的关系呈现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

萨丕尔说,语音变化有三种力量,一是沿着特定方向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对他的性质了解甚少,二是有一种调整倾向,以保持或恢复基本语言模式。三是一种保守势力,以避免发展总趋势给字形带来过大的变化。

第三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假说:语言形式决定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他在《论语言》中讲到,语言与民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平行关系;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但我们不能从语言形式中推导一种文化对客观环境的态度,文化与语言的联系主要反映在词汇上。所谓的客观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在社团的语言习惯上。没有任何两种语言十分相似,可以认为他们表达同样的社会现实。不同社会的人生活于不同的世界。

沃尔夫1940年在《科学与语言学》中,全面的阐述了他对语言的看法。首先,他认为语法已经成为人类的背景现象或背景知识。所谓背景现象就是人们视为当然、意识不到的东西。背景性的语言系统(语法),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再现工具,而且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一个人思想活动的大纲和指南,被用来分析自己的种种印象、综合大脑中的一切东西。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某种语法的一部分。语法不同,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有的区别很大,有的区别甚微。

“世界上的观察者对于宇宙的同一外貌并不能得到相同的材料,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似或能用某种方法校正。”可以看到,沃尔夫发展了萨丕尔的观点,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

除了词汇外,语言中还有更重要的差别。两种语言中人的理论系统有根本差别。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对思维、行动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说,人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语言的残酷限制,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只能做语言的囚犯。霍克特说,语言的差别不在于它们能够表达什么,而在于表达那些东西比较容易。

科学证明,任何语言中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可以被其他语言所理解。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现在绝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结构与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哲学家说,不要过于重视那些概念和语言的框架,不然它会变成一所概念的牢房。

语言对人的思维的限制是存在的,但人类克服这种局限性的能力也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如此,萨丕尔和沃尔夫的功绩还是得到了语言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承认。他们的假说使人们更深刻地感觉到语言与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语言对思维的影响。第四节布龙菲尔德和行为主义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严格地讲,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语言理论,只是在新语法学派和索绪尔的影响下发展了博厄斯的理论。不同的是,布龙菲尔德受到了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刺激反应过程,第一原则,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时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反应,第二原则,劳动分工及人类社会按分工原则进行活动,都依靠语言。第三原则,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体之间有一段距离—两个互不相连的神经系统由声波做了桥梁。从中布龙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公式:S——r……s——R,这里S指外部实际刺激,r指语言的代替性反应,s指语言的代替性刺激,R指外部的实际反应。

布龙菲尔德学派有严格的调查方法和描写方法:不带个人色彩,准确严谨,不做观察素材以外的任何概括,采用归纳法。

行为主义局限性:1 它把直觉排除在素材之外,这就大大限制了材料范围;2 它使产生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过程过于简单化了,无法解释人所特有的复杂思维过程。3 归纳法是重要的,但不能完全排除演绎法,在获得足够证据之后,进行合理的演绎和推论是必要的。4 极端行为主义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根本区别。

在意义问题上,布龙菲尔德表现出行为主义。认为,要是研究清楚说话人的情境和听话人的

反应,那便相当于人类知识的总和。要想说出词的确切意义,就要对物体、状态、过程等给以全面的科学的描写。

无论如何,在美国描写语言中,由于着重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形式和结构上的描写,意义的研究始终不处于重要地位。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对传统语法过于强调逻辑和意义的一种反动,但又构成了描写语言学的致命弱点。

布龙菲尔德坚信语言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他们认为,在描写一种语言之前,不应该对其性质有任何设想。这种研究一定是归纳性的,而不是猜测性的。英国语言学家桑普森说,对描写语言注意来说,真正的语言理论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理论。这个时期的美国语言学没有留下很多的理论阐述,但对许多语言的调查和描写成了语言学的宝贵财富。

听说教学法就是在结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这种教学法的五条原则,体现了布龙菲尔德的思想:1语言是口语,不是文字 2 语言是一种习惯 3 教语言是教人学习语言而不是认识语言4 一种语言就是本族语者所说的话,而不是别人规定应该怎样说的话,5 语言是各不相同的

第五节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布龙菲尔德说,研究语言的声音时,可以不去过问它的意义,这叫实验语音学。

研究具有意义的语音就叫音位学。

布龙菲尔德把音位分为三种:简单基本音位,复合音位,次要音位

关于语法形式,布龙菲尔德首先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不能独立使用的叫粘附形式,—ing,能单独使用的叫自由形式。

有些语言形式与另一些语言形式在语音和语义上部分相同,这叫复合形式。Playing和dancing 只出现在个别复合形式中的组成成分叫独特组成成分。Cranberry中的cran—

凡是与其他形式没有语音和语义上的相同之处的形式都叫词素。

布龙菲尔德认为词素的意义不是语言学所能解决的问题。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去多小符号单位,符号所代表的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如dog,fox的意义,应由动物学家去规定。布龙菲尔德反对传统语法把词分成动词、名词、形容词等,主张用形式类这个概念。他认为形式类应依其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来区分。

《语言论》的后半部讨论了历史语言学中的重大问题。布龙菲尔德指出,比较语言学中的谱系树形图有两大缺点,因为“这种树形图等于认为,第一,源语言社团在语言方面是完全一致的,第二,这个源语社团突然之间就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界限分明的语言社团”

1 语音变化实际上是口腔运动习惯发生的变化。语音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简化口腔运动。

2 类推变化,就是根据其他形式的变化规律类推另一个形式变化。

3 语义变化,只改变词汇意义,不改变形式的语法功能的变化叫语义变化。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最后一章谈到语言学的应用,并对传统语法提出批评,他首先指出,18、19世界的语法学家大都是规定性的,宣布某些变异的“不正确的”或不好的英语等。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一切变异都是地道的英语。他指出传统语法是假语法教条,企图用哲学概念来规定语言范畴。在教学中,他把文字形式放在不适当的地位。他认为应该先教发音,在看文字形式。他认为,学外语就是要大量操练,不断重复,用实物教学,注意运用情景。他反对讲解与语法理论;传统的方法既不经济又给学生造成混乱。

第七章乔姆斯基与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在研究语言中发现,有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儿童听到的话语并不都是标准的,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准、不合乎语法的。但儿童学到的是标准的语言。他认为儿童天生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比如说是语言习得机制。语言习得机制当然是假说。因为还不能用解剖的方法来证明它的存在。

根据以上情况,乔姆斯基推理说,人脑的厨师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

可称为普遍语法。普遍现象有两种:形式普遍现象和实体普遍现象。实体普遍现象指的是描写世界各种语言必须使用的有关音位、句法或语义的范畴。形式普遍现象指语法要满足的抽象条件,也就是抽象的规则。

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有机体的物质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当研究个性、行为规律或认知结构时,人们又常常认为偶然的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几百万年形成的人脑结构却被认为是任意的,偶然的。

语言能力指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说话人\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是对这种知识在适当场合下的具体运用。

语言运用永远不会完全反映语言能力,因为说话人受着记忆、情绪、劳累等条件的限制。乔姆斯基认为,研究语言能力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反应语言能力的生成语法。生成语法不是说话过程的模式,而是语言能力的模式,是对语言能力做出的形式化的描写,用一套公式将其内容表达出来。生成语言不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而是要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统一性。换句话说,它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楚人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乔姆斯基提出三个不同平面来评价语法。观察充分性,描写充分性,解释充分性。总的意思就是,描写充分的语法解释语言能力后,还要与普遍语法联系起来,才能与人脑的初始状态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去揭示人的认知系统。

第二节第一语言模式时期

在《句法结构》一书中,乔姆斯基提出三种语法:有限状态语法,短语结构语法,和转换语法。

第三节标准理论时期

《句法结构》出版后,经过几年研究和运用,他发现有几个严重问题,1 转换规则的力量太大。2 乔姆斯基的规则既可以生成正确的句子,也可以生成不合格的句子

第四节关于生成音位学

生成音位学几个特点:1 它认为语言的发音、词的重音、句子重音都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2 生产音位学的规则尽量少借助于读者的智力,做到形式化。3 生成音位学的规则不是凭借词或句以外的因素定出来的,而是分析词与句的内在结构而得出来的。

词的重音规则。常用概念。表层结构是由语符列元素组成的。语符列元素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一个词本身就决定了辅音和元音的排列顺序。组成语符列元素的辅音和元音叫音段。音段分成不同类别的辅音和语音核心。元音核心又分成简单元音核心和复杂元音核心。简单元音核心又叫松元音。复杂元音核心又叫紧元音。划分音从时,从元音开始,到另一个元音前面的辅音为止,算一个音从。

第五节关于语义问题的争论

在《句法理论若干问题》中,乔姆斯基提到两个概念:关系概念和范畴概念。前者指语法功能概念,如主语、谓语和宾语;后者指语法范畴,如动词短语、名词短语。

格语法理论认为,尽管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格形式,但一切语言中都存在着普遍的格关系或格功能。如施事格,工具格,对象格等

1971年,费尔默放弃了格语法的研究,他认识到,他的语法重视意义,忽视了语法。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忽略其贡献,它指出了乔姆斯基理论中的缺点,是语言学家进一步认识到动词与名词的种种复杂关系。

提出反对意见的另一派是,生成语义学,生成语义学的模式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认为只有语义部分具有生成能力,句法的特点决定于意义。生成语义学倾向于把语义与逻辑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语义与句法联在一起。麦克科里说,乔姆斯基的选择限制是不科学的,选择限制不是句法问题,而是语义问题。

其他语法模式。价语法认为,每个句子都包含一个主项,即动词,以及一定数目的属项,就象一种物质一种主要元素和一些次要元素一样。

关系语法是受格语法影响发展起来的。非常重视一个句子的主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

严重的问题: 1 转换规则仍然权力太大,转换部分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2 标准理论认为,派生名词与相关动词具有相同的语义属性,后来发现,派生名词和动词的相关关系很不规则3 标准理论认为语义解释取决于深层结构,转换过程保持句义不变。后来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任何转换都会改变意义,尤其是有限量词的句子。4 标准理论无法解释隔裂结构 5 随着生成语法的发展,对更多类型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转换规则必须有极其复杂的限制,否则就会出现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短语结构规则。又称范畴规则。是一种层次性更强的改写规则,叫做x阶标理论。主要有两条原则:1 短语范畴应该分析为词汇范畴的阶标投射 2 词汇范畴应该分为一组特征

词汇包括两部分,一是词汇入构项,一是多余规则。词汇入构项包括该词的一切特殊情况,如语音、形态、语义、语法等特点。

转换部分归纳为一条规则,叫移动α规则。包括两种转换,名词移动和WH-词移动。

踪迹。一个成分在转换中移动了位置之后,原来的所在位置并不等于零。而是留下一个空位或踪迹,占据原有范畴位置。这就叫踪迹理论。

省略规则。不属于转换部分,它的作用是把格确定之后的结构变成表层结构。

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解释在语音上是零的名词短语准代词。

标准理论时期的语法生成能力太强,70年代之后,乔姆斯基大力削弱语法的生成能力,所以才设置了各种规则应用条件,这些限制条件与转换无关,而是因在解决转换过程中所引起的许多麻烦设置的。语言学家承认,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分析是有巨大贡献的,他解释了语言中的歧义、同义、非连续成分等现象。创造了一套严谨的形式化描写体系。但是目前的语法描写远没有达到他自己的理论目标,有限状态语法能否充分描写自然语言?语法描写能否反映儿童语言习得过程?

第八章伦敦语言学派

由于弗斯长期在伦敦大学任教,所以以弗斯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从60年代起,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礼德。他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的系统功能语法。

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语言学都受到索绪尔的影响,把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去研究。欧洲的语言学派更多的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美国的结构主义更注意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转换生成语法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而英国的语言学家则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境,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

第一节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他区分了两种语言使用情景,一种叫由魔力的情景,似乎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直接使外部世界发生变化。一种情境是派生使用,就是语言的使用与语言环境没有任何联系。如书面语口头语常常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这种情况下也有三种,1一种是语言与当时的身体活动有直接关系。2 叙述中使用的语言。3 在自由的,无目的社会交谈中使用的语言。

马林诺夫斯基在《珊瑚园及其魔力》中观点,1 规定了语言学的研究素材,他认为,真正的语言事实是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完整话语,语言学不应该研究孤立的话语,而应该研究语境中的话语。2 如果一个语音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则不能称之为一个词,应该认为是同音的两个词。

第二节弗斯的语言观和语义学

弗斯是伦敦学派的达摩师祖,他的语言理论在英国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索绪尔的影响下,他认为语言包括系统和结构两个要素。结构是语言成分的组合性排列,而系统是一组聚合性单位。

弗斯不同意索绪尔所作的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更不同意说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只是语言,而不研究言语。他说,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总之,弗斯的语言理论的特点是从社会角度去观察语言。

所谓典型语言环境,就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遇到的环境,它决定着人们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他提出,在分析典型语言环境时,要注意以下因素:1 语音层2 词汇层,分析词义。3 语法层次4 语言环境层次。主要研究非语言性的物体、行为和事件,以及语言行为所产生的效果。

弗斯与布龙菲尔德比较,他们都反对心灵主义和内省主义,但布龙菲尔德接受了行为主义,而弗斯只受到行为主义的某些影响。他们都主张情景主义的语义学,但布龙菲尔德的情景分析是间接的,把语言看成一种遥控系统:弗斯的情境分析更直接一些,意义孕育于情境之中。他们都主张语言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布龙菲尔德的立场比较绝对,弗斯的立场比较缓和。弗斯是这样说的,如果把语言看成是表达或交际性的,那就意味着语言是内部心理状态的一种工具。由于我们对内部心理状态了解太少,用无法观察的内在心理过程来解释语言,只能把语言问题弄得更加神秘,哪怕最仔细的内省也无济于事。如果把词语看成行为、事件、习惯,则可把我们的调查研究限制在周围人群的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东西上。当然,情境分析也有局限性。例如,许多语言行为是叙述性的,与环境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第三节弗斯的韵律分析

弗斯的韵律分析有几个特点:1 他的韵律分析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2 他提出多系统概念,来反对单系统概念。

弗斯认为,原来的音位分析过于受到字母文字的约束,音位标记同拼写形式没有多大关系。弗斯说,音节之所以成为音节是有其规则的,那就是韵律特征。

韵律分析与音位分析法的区别似乎不在于二者揭示的语言材料的多少。应该说,二者注意到的语音事实基本相同。但是,在材料归类和揭示材料的相互关系上,韵律分析法要优越的多。韵律分析在各个层次上发现了更多的单位,并力图说明不同层次上的单位互相关联,这是音位学上的一大进步。

第四节韩礼德和系统语言学概况

继承和发展弗斯的基本理论的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韩礼德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条基本原则,1 语言环境,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关系 2 系统概念,但他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

系统语言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它不仅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根本性问题,而且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系统语言学主张描写主义,反对规定主义。系统语言学与层次语法和法位学语法最为接近,与转换生成语法区别最大。

系统语言学有几大特点:1 系统语言学十分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系统语言学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及如何完成这些社会功能。所以他们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各种语言变体,以及这些变体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系统语言学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不重视语言的心理基础,转换生成语法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不过问语言与社会的紧密联系。2 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知识方式。乔姆斯基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韩礼德区分语言行为潜势和实际语言行为。韩礼德认为,语言不是人的一种知识或能力,而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他选择的选择范围,也就是在语言行为上能够做的事情的范围。所以,所谓语言就是讲话人能做什么,所谓言语,就是讲话人实际做了什么。3 系统语言学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生成语

法更加重视发现语言的普遍现象,调查个别语言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而系统语言学更加重视描写个别语言、个别语言变体,而且认为这种描写本身就是目的之一,不是为了发现语言普遍现象。4 系统语言学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许多语言事实,我们创造的描写范畴往往不那么明确,多少有些模棱两可。但系统学家尤其重视这种现象,因此创造了连续体概念。有些语言单位属于A,有些属于B,其他单位落在连续体AB之间。5 系统语言依靠对语篇的观察和数据统计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系统语言学家比生成语法学家更注重科学验证。他们更重视对具体语篇的观察和分析。从理论出发,利用语言来解释言语的规律。就是通过讲话人在特定场合中能够说什么来研究他实际说什么。从实际出发,利用言语来解释语言,通过观察讲话人实际说什么来研究能够说什么。6 系统语言学以系统作为基本范畴。每一个系统就是语言行为中一套供选择的可能性。

第五节韩礼德的系统语法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分两个阶段,阶和范畴语法阶段,系统语法阶段

所谓语言材料就是观察到的语言事件。语言材料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解释,最基本的层次是实体、形式、情境。实体就是语言的原材料,即说话时的声音和写字时的符号。形式是实体排列成的有意义的结构。情境是语言出现的场合。情境有规定意义的作用。实体可分为语音实体和文字实体。形式分词汇和语法。这三个层次靠两个层际层次联系起来,语境和音位学。

在连锁轴上的语法是结构。结构表达的是相似之处和重复现象。结构又可分为位置和成分。一句话可分成的部分就位置,占据这些位置的叫成分。

系统就是一组选择,每种语言都有许多系统。如英语系统有三大特点:1一个系统内的选择是互相排斥的,选择其一就不能选择其二。2 每个系统都是有限的,能够准确说出它所包含的选择数目。3 系统中每一个选择的意义取决于其他选择的意义。

所谓系统,就是把语言系统看成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网络,从有关系统中一一选择后,则可生成句子结构。

韩礼德说,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表层形式,而系统研究的是语言的深层形式,也就是语言的意义潜势。这并不是说系统比结构重要,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能对语言进行全面描写。

第六节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

为什么要从功能角度来研究语言?韩礼德认为,原因之一就是要揭示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原因之二就是建立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既然语言在完成其功能中不断演变,其社会功能一定会影响到语言本身的特性。

韩礼德总结说,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七种功能,到了成年时,功能范围缩减,减少到含义丰富更加抽象的功能,称为宏观功能: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

概念部分指谈话的内容,即人的主客观经验。交际功能是用语言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功能,包括讲话人进入语言情境的形式。语篇功能是指如何使语言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这种功能有两个方面,1 它使一个语言片段成为前后呼应、自成一体的语篇,2 语篇功能可突出语篇的某一部分

他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是行为潜势,是能够做的事情。能够做的事情通过语言表现为能够表达的意义。换句话说,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上的实现。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行为,角色结构,符号组织。韩礼德把这三大内容分别成为话语范围,谈话方式和谈话人关系。话语范围就是经验意义的选择,话语范围与话题不是一回事,话语范围是当事人从事的活动,话题是指在谈论什么。例如,在商店买东西,买方和卖方可以谈交易,但有时谈的是天气,谈天气并不意味着着话语范围是气象学,谈天气是买卖成交的策略。谈话人关系是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和在谈话中的角色。应该记住,话语范围,谈话方式和谈话人关系都不是语言的变体,而是语言的背景;它们决定着应该使用的语言变体。这三者具有无限分度的连续体,但在某些分度相遇,这时产生特定的语言变体,叫做语域。语域是从这三个成分中提取出来的,它把语言的变体与社会情境变化联系起来。

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比较全面,早期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影响下,着重探讨了语言的形式;中期,在布拉格学派影响下,重点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后期,在弗斯和伯恩斯坦影响下,又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2019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笔记记录:翻译练习.doc

2019 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笔记:翻译练习 1 中国烹 (Chinese cuisine) 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相关烹和休的重要成部分。中国悠久的史、广袤的疆土、好客的俗孕育了个独特。中餐以其“色、香、味、形”俱全而著称。它究原料的配、食物的地、佐料(seasonings) 的制、切菜的刀功、适的烹以及装。最盛名的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菜、部淮菜和西部川菜,以“南淡北咸,甜西辣” 称。 句 1:中国烹 (Chinese cuisine) 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相关烹和休的重要成部分。 思路点:“?是?” 构的句子能翻成使用be 的主系表构本句中然出的“相关?”,但仔揣摩其意思是 “在?方面”,故in the aspect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cooking and leisure. 句2:中国悠久的史、广袤的疆土、好客的俗孕育了个独 特。 思路点:本句的主是三个并列的偏正短,如果按照原有的序翻 成英文。主太,不符合英的表达。所以,本句翻将主和互,同 将“孕育了”意 owe?to ?( 将?因于,将?功于 ) ,三个并列的短作介 to 的。 This unique art owes itself to the long history, vast territory and hospitable tradition of China. 句 3:中餐以其“色、香、味、形”俱全而著称。

思路点:本句中“以?而著称”用be famous for来表 示;“形”不是“形状”,而是“外”,appearance; “俱全”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hinese food is famous for its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olor, aroma, taste and appearance”. 句4:它究原料的配、食物的地、佐料 (seasonings) 的制、切菜的 刀功、适的烹以及装。 思路点:本句中“ 究”即是“注重”,故 gives emphasis to; “ 地” 不是“ 量”,不可 quality, texture.“佐料的制”、“切菜的刀功”、“适的烹”和“装 ”依次 the blending of seasonings techniques 、the perfect timing of cooking out the food on the plate. 、slicing 和 the art of laying It gives emphasis to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the texture of food, the blending of seasonings, slicing techniques, the perfect timing of cooking and the art of laying out the food on the plate. 句5:最盛名的菜系有南方粤菜、北方菜、部淮菜和西部川菜, 以“南淡北咸,甜西辣” 称。 思路点:本句可用介 Among置于句首的倒装句型,表示众多最盛名的菜系“有?” ; 后半句是前半句内容的充明,能用去分短 noted as ?( 以?著称 ) 种非来取消句子的独 立性,同也增加了句子的奏感。“菜系”即是“派”,用school 合适,不能其他。原文中没有“味道”二字, 但稍微注意一下便可得知“南淡北咸,甜西辣” 的就是“味道”,所以翻 把“味道” (flavor) 翻出来。

西方语言学流派之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

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Schmidt)用"波浪说"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前面提到的"维尔纳定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

对比语言学综述

语言学的性质及其任务研究综述 摘要: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语言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其研究的学者也数不胜数,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本文是在详细研究语言学的框架下对语言学的性质及其任务进行综述。其中包括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但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字:语言学;性质;定义;分类;历史 语言学(liguistics)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语言学研究的语言不仅是当今人类使用着的语言,还包括像古代希腊语、古代英语和古代汉语等一些已经消亡的语言。语言学既研究具有悠久文字历史的语言,也研究那些没有文字的语言。语言学概论主要研究语言的基础理论,揭示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学 1.戴庆厦在《语言学基础教程》中认为,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程之一,语言学概论主要研究语言的基础理论,揭示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2.岑运强在《语言学概论》中认为,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学科,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科学。语言学概论着重在理论对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而这种研究又必须建立在个别的、实际的语言研究的基础上。 3.倪立民在《语言学概论》中认为,语言学只要指的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说话”或“说出来的话”,而是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分类 1.戴庆厦的《语言学基础教程》研究认为: (1)从研究对象上,有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之分。以个别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叫做具体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藏语语言学等。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普遍现象,为语言研究提供基本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又称一般语言学。它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研究整个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发展、内部结构、分类、研究方法以及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 (2)从研究方法上,可分为历史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历史语言学是采用历史的方法对某种语言不用时期的历史演变方式进行研究,即研究语言的古今演变的原因、结构及其规律,又称历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个时代的状态、特点,即语言的横断面,进行的是静态的描写研究,所以又叫共时语言学。比较语言学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共同的规律。由于比较的原则和目的的不同,比较语言学还可划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3)从研究范围上可分为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本身,宏观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现象有观的问题,即从综合的角度去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有关的现象。 (4)从研究的侧重面上说,可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理论和共同规律。将语言学研究成果用于实际领域的分科,统称为应用语言学。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 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

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我们的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引进了音标,此为国际通用。还有在文化融合中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彼此有借鉴。如字体我们由过去繁体字表象功能更强,而简化字叙述性更强。而音标的引入,还有我们语言教育的一种取向,使我们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有彼此影响。用音标字母表示词语,而且还有讲汉语总是掺杂英文单词,这已是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语言学文学综述

语言学文献综述 以1964 年在美国召开的第9 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为标志,社会语言学从诞生至今已近五十余年。为研究语言学的总体发展及其流派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阅读了赵蓉晖的《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武建国庞人骐《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徐大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社会语言学“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在于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张把语言放到其得以产生和运用的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研究和考察。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从确立至今只有不到40 年的历史, 但却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极强的发展能力而备受关注。目前, 社会语言学已经和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等一起, 成为许多大学语言学系的核心课程。”在《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中作者认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是由3 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 是社会历史的需要激发了语言与社会问题的研究, 为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其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物质条件大大改观, 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调查法和统计法使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 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也呼唤着变革的出现, 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社会语言学打破了。”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以拉波夫、特鲁吉尔为代表的社会方言学(或称语言学派、变异学派)”;2.“语言社会学,主要研究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 其出发点在于把语言问题看作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具体课题包括双语或多语现象、双言现象、语库、语码转换、语言忠诚、语言接触和语言规划等, 主要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社会学派又称社会学派或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 , 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开创的。”3.“交际民族志学,交际民族志学又被译成交际人种志学”4.语言社会心理学5.互动社会语言学。在《社会语言学及其诸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提到“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 而且与其诸邻近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学科常常相互交叉, 互为补充借鉴, 理清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无疑会使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社会语言学”。 白鸽杜敏《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中提出在中国,中国古代对语言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主要以荀子为代表,“作为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先驱之一,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名实观’, 主要体现在他的《正名篇》。”“中国近现代有关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语言运动而言, 20 世纪曾经掀起过三大语文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这三大语文运动以及1934 年在上海掀起的大众语运动在当时社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属于开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热潮,进人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进人2 1 世纪以来的研究,到这一时期,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已经历20 多年的发展, 本学科研究日趋成熟,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即学科定位更加精确, 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更加深人细致, 学科发展平台更加完备这一切都说明, 中国社会语言学已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进人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虽然在研究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整体发展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理论的薄弱、方法的简单、内容的偏颇等方面的问题;除了学科定位的问题”“在这20 多年, 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与国际社会语言学界的交流不够, 对于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够, 消化不够, 创新的起点没有建立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因此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2003 年是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 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在这一年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的成立。“从此, 中国社会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综述

[摘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他的语言学思想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从索绪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来看,他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内部和外部等二元哲学思想以及系统观、符号观、符号任意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之前或当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从各自不同的路径影响着他对语言本质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潜心研究。索绪尔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之前或当时的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对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家主要有辉特尼、洪堡特和赫尔曼·保罗。索绪尔在很多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辉特尼对欧洲语言学的影响,并高度评价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是一种制度,辉特尼正确地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就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辉特尼发现了符号的“任意性”,但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地位,索绪尔最终发展了他的理论并把“任意性”确定为符号的基本原则,所以,索绪尔符号任意性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辉特尼的语言观。

索绪尔在德国学习了五年的时间,对他语言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语言学家是德国洪堡特。在对语言系统问题的探索上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产生影响的另一位语言学家是德国的赫尔曼·保罗,他的《语言史原理》中提出的“状态与历史的差别”被认为是索绪尔共时观的直接来源。索绪尔把二元对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语言系统无处不在的基本结构原则,他以一系列的二分思想来构建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所以人们称他的语言学理论是内涵意义上的语言哲学。一般来说索绪尔的学说又被叫做“符号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康德是亚里士多德的接续者,所以索绪尔的语言学哲学思想和康德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索绪尔德国的留学生涯使他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并开始思考语言学的本体问题。1880年他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并任教于巴黎高等研究学院,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梳理和整合他的普通语言学思想并透出雏形。在思考语言本体问题时,他受到了法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等人的启发。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这一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当时的主要思潮之一,索绪尔无疑是在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这一语言观的。在法国学术界,索绪尔被公认为法兰西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语言中的一切,包括它的物质的机械的变化,比如声音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的。”因此,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心理学就有了不解之缘。从他心理观的形成来看,有三种

杨忠---语言学概论中文版学习指导东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 杨忠主编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 主编杨忠 副主编:林正军魏昆 编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泽霞王晶芝杨忠林正军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是为网络课程学历教育考生编写的学习指导书,既可用于网络语言学课程的大纲及教材辅导,亦可用作语言学课程教学的辅导材料。 语言学作为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之一,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大学英语本科专业,语言学已被当作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开设。同时,语言学也是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和培训的必修课。 为了配合《语言学概论》(杨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这本教材的教与学,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学习指导用书。本书与教材相对应,共分为十章,每章包括导读、重点与难点、习题及语言学名家介绍四部分。 本书的编写体例由杨忠、林正军和魏昆共同商定。具体分工如下:杨忠负责序言部分的撰写、以及全书的审校工作;王泽霞负责第一至三章及综合测试题一至四的编写;王晶芝负责第四至六章及综合测试题五至八的编写;林正军负责第七至十章及综合测试题九至十的编写、以及全书的统稿工作;魏昆负责全书的校对和编排工作。 本书语言学名家简介部分的编写参考了刘润青的《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的相关导读部分、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部分文章,在此我们向以上著作及文章的作者致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魏昆老师以及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06年2月19日

序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习题 语言学名家介绍—费迪南·德·索绪尔 第二章语音学 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习题 语言学名家介绍—维伦·马泰休斯 第三章音位学 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习题 语言学名家介绍—路易斯·叶姆斯列夫 第四章形态学:词的构成研究 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习题 语言学名家介绍—布龙菲尔德 第五章句法:句子结构分析 导读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英语四级备考笔记

英语四级备考笔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英语四级备考笔记 目录 一、英语四级写作高级替换词 1)good:好的 perfect, excellent, outstanding, superior 2)many:许多 a lot of, a host of, a sea of 3)some:一些 quite a few , several 4)think:认为 acknowledge, hold the view that 5)more and more:越来越多 increasing, increasingly, growing 6)helpful:有益的 beneficial, rewarding 7)bad:坏的wicked, dreadful, harmful 8)customer:顾客consumer, client 9)in my opinion:以我看来from my part, from my own perspective 10)very:非常 exceedingly, extremely 11)cause:引起 result in, be triggered by 12)want:想要 desire, be eager to 13)remember:记住 memorize, bear in mind that 14)have:拥有 own, possess

15)poor:穷的 needy, impoverished 16)rich:富的 wealthy, affluent 17)excellent:棒的 fabulous, marvelous 18)obvious:明显的 apparent, evident 19)healthy:健康的 robust, wholesome 20)surprising:惊人的 amazing, miraculous 21)beautiful:美的 attractive, gorgeous, eye-catching 22)popular:流行的 prevailing, prevalent 23)improve:提高 enhance, promote, boost 24)solve:解决 resolve, tackle, cope with, deal with 25)develop:培养 cultivate, foster, nurture 26)complete:完成 fulfill, accomplish, achieve 27)keep:保留 hold, preserve, retain 28)energetic:有活力的 dynamic, vigorous 29)destroy:破坏 damage, ruin 30)influence:影响impact, the effect of… 31)pollute:污染 taint, contaminate 二、英语四级写作必备词 1) 大多数人most people→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2) 经常often→frequently 3) 我相信I believe→from my standpoint, from my personal perspective

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 Schools of Linguistics: some random thoughts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 为何要讲流派问题? 我主张,进入一个研究领域时,第一要宏观,第二要对思想(ideas) 感兴趣。 宏观:做研究,别一下扎到一个小领域、小题目里去,那样会见木不见林。 了解宏观背景,让你不失迷方向。 对思想、哲学理念感兴趣,比只对纯技术性的东西感兴趣,更有意义。技术是手段,提高认识是追求。 1. 区分流派与分支 1.1 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它未必对领域中的诸多问题都有论述。) Schools refer to trends of thought, with their representative figures, works, unique ideas, methods and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1.2 分支多指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可能多个流派都对它有过贡献。 (Branches refer to areas of study, with their classics,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often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1.3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一起可以画出一个十字, 像一个坐标.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will form a cross, which like a coordinate. Distin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Branches 1.2 语言学的分支: Branches: 从内部分:语音学, 音系(位)学, 词汇学, 形态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Distinction from within: phonetics, phonology, lexic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 pragmatics (?) 从外部分: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Distinction from without: psych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computation linguistics, neurolinguistics,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corpus linguistics, etc. 大分类: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1.3 语言学流派: 传统语法(600BC—18世纪)traditional grammar; 历史语言学(19世纪100年) historical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开端(索緖尔, 20世纪初)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linguistics; 欧洲功能主义(20世纪20-50)European functionalism 伦敦学派(1940—50)The London School; 系统功能语法(1960—现在)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1930—50) American structuralism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1957—现) Chomsky’s Generative Grammar 认知语言学(today)Cognitive linguistics

《语言学概论》练习答案=剖析

《语言学概论》练习 练习一(导论部分) 填空题: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语言。 2.以研究目的为标准,可以把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3.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可以把语言学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两大类。《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 语言学,《现代汉语》属于个别语言学。 4.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我国语言学时期主要有三门学问,即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它们被统称为“小学”。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 言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练习二(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一、名词解释: 1.语言: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看,它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体系。所谓词汇就是某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所谓语法就是把语言成分组织起来的各种规则和总和,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言语:言语不同于语言,所谓言语就是指说话和所说的话,言语的范围要比语言来得大。 3.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 4.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只能一个接着一 个,前后相继,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符号或声音。 5.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各个要素前后依次相继出现,彼此相互联结的语言成分之间构成的关系就是 组合关系。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的组合关系。(横向的联系) 6.聚合关系:处于同一个层级上的语言单位,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可以成为一种类别,同类 的各成分之间具有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纵向的联系) 二、填空题。 1.语言符号是音和义的结合体,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 2.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它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构成。符号的形式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符 号的内容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3.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编码、发出、传递、接收和解码等五个阶段。 4.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和等级 中,构成一个复杂而严密的层级装置。 5.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不仅表现在层级性上,也表现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就构成了语言符号体系中两大最根本的关系。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①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 ②语言的产生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语言是传递社会信息的代码。 ③社会中只有语言能够充当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最好的工具。它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使用起来 方便,而且跟人的生产行为紧密相连,它几乎跟人们的一切活动范围相联系。语言以外的交际 工具是无法跟语言相比的。 2.如何认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 答:语言要素的诸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不是处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层次和等级的,语言就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次和等级上构成的层级装置:①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语言 的层和层,层和级,级和级互相联系,互相区别,下级单位按规则组成上级单位。②语言的层级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 一、古代经济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4、国内各民族、地区以及中外的交流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前朝的经济基础 1、古代社会农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栽培谷物,农业的起源。 西周:后世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有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犁耕技术;耕地买卖;奖励农耕军功,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出现;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西汉: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农为本,减租薄赋 东汉:光武帝下九道释放部分奴隶的命令,三十税一,减轻农民的负担(略) 北宋: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清前期:鼓励垦荒,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广泛种植 2、古代商业和商品经济 (1)概念: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闭塞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封建经济中从属、补充作用。开放特征。 (2)发展阶段: 秦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商业贸易逐步繁荣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唐:城市繁荣:长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东市西市商业区(打破空间限制);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宋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北宋:城市繁荣(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略); 南宋: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明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及市舶司所在港口设“番坊”与“番市”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泉州是世界大港口 明清: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明:商品活跃、一批专业城市、白银普遍流通 前期:改变了宋元以来活跃的欧亚间的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后期: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清:A、商业日臻繁荣,城市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更有新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C、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清初: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重开海上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立海关,四口通商 康熙晚期:对外贸易线路收缩; 乾隆:实行闭关政策,广州一地通商且有种种限制,使商品经济失去有限的海外市场 (3)对商品经济的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A、前期陆路为主,后期海路为主 原因:西夏政权的阻隔;陆路的缺点;外贸商品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指南针)与造船业的发展 B、官方贸易不已盈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C、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D、外贸促进民族融合(回族) 3.手工业: 唐朝:丝绸、纸张、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南宋: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古代政治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两个内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⑵发展历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笔记

2015 年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笔记:选词填空之解题步骤本题型出现在阅读部分(共40 分钟),在长篇阅读文章之前。所以本题型共10 道小题最佳完成时间应控制在7 分钟。 考试要求在7 分钟左右时间内将题目给出的15 个词汇填入10 个空格中。考试形式与传统考题的完形填空相似。 选词填空,当然是考词汇。但较之以往专门的词汇题,选词填空是对词汇更完全的更高层次的考察;因为它所考察的,是在篇章中对词汇的把握。 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考生在上下文中猜测词义的能力以及单词词性识别能力。 遇到生词怎么办?时间不够怎么办?考前训练时注意培养以上两种能力,考试时加以运用,会大大提高答中率。 篇章词汇理解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一种老题型,这种题是在一篇长度为220 个单词的文章中留出10 个单词的空格,要求考生从15 个备选单词中选出10 个填入空格处,使文章语句通畅,表达正确。 测试重点:考生对连贯性一致性及逻辑关系等语篇语段的整体特征以及单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理解。既考查宏观结构,又考查微观理解。 15 个单词中3 个名词正确答案+1 个名词干扰答案、3 个动词正确答案+1 个动词干扰答案、 3 个形容词正确答案+2 个形容词干扰答案、 1 个副词正确答案 +1 个副词干扰答案。 解题步骤: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首段,首句原则) 阅读选项,词性分类(注意分析动词时态) 全盘考虑,灵活选择(根据所需词性缩小范围,每词只能用一次)复读全文,核查答案(快速复读,用语感判断是否通顺准确)大学英语四级备考笔记:选词填空之答题技巧一答题技巧一: 确定空白处词性以下情况,空白处为动词: 1 n./pron. vt. n./pron. 前有名后有名,中间谓动 2 n./pron. vi. 前名后无名,谓动不及物 3 n./pron. vi. adv./prep. 前名后介副,谓动不及物 4 n./pron. link v./be adj. 前名后形容,be 动或系动 5 to v. 前有to ,后原型注意:确定空白处为动词,还需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 形式以下情况,空白处为分词: 过去分词: 1has/have/had p.p(完成时态) 2be p.p(被动语态) 3p.p n. 或n. p.p(过去分词做形容词,表示被动或已发生)现在分词: 1be -ing(进行时态) 2-ing n. 或n.-ing(现在分词做形容词,表示主动或正在进行) 3prep. -ng(介词宾语) 以下情况,空白处为名词: (名词通常做主语或动词介词宾语) 1a/the n. 前有冠词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西方语言学流派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60分) 1 写出10本语言学著作名称(中英文皆可)。 2课本第2—6章节中某一章节目录。 3将试卷上给出的语言学家进行归类,划分到他们各自所属的流派。 4 依据第3—6章节(一共四章)内容,任选两章内容写两篇综述(4选2)〈建议:综述是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行文,字数不限;大家可提前准备,考试时只需凭记忆誊写〉 第二部分(40分) 1 材料分析题依据题目给出的材料回答问题。(此题有3小题,共15分,会考查大家的科研能力) 2 综合运用题。根据题目给出的语言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要求有理有据。(25分) 注: 1因饶琪老师明天需要开会,明天上午3—4节课取消,考试要 点已通过电话传达,具体内容整理如上。 2 请学生证需要充磁注册的同学于明天上午10—11点交到教一204,到时我会在教室等你们。充磁注册后会尽快送到你们寝室! 3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第三章题目是“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整个19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了统治地位,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一节早期历史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某种语言或各种语言的发展史,也称为历时语言学。 第二节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作者阐述了德国学者格里姆及其著作《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尔曼语与其他印欧语言之间的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这种一致性被称为“格里姆定律”。丹麦语言学家维尔纳于1875年用德语写成《第一次音变的一个例外》。他发现/p/./t/./k/在日尔曼语语中的变化只不过清摩擦音和浊摩擦音之间的变化,这一发现被后来的学者称为“维尔纳定律”。 第三节洪堡特与施莱歇。德国学者洪堡特,著名著作有《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他指出人脑里天生有着创造语言的能力,讲话人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洪堡特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洪堡特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施莱歇留下了不少关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理论的著作,最著名的有《印欧语言比较语法手册》。他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关于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及关于对语言的分类。 第四节关于元音交替的研究。施莱歇对元音的变化提出过错误的假设。后来,索绪尔在1878年发表的《论印欧语言中元音的原始系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假设。 第五节新语法学派。19世纪后期,德国莱比锡大学出现了新语法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