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倍受研究者的青睐。当前我国的云计算教育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现状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机构主要以高校院系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开发方面,云计算技术的教育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和通用教育中。本文在分析云计算在各个层面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云计算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应用;存在问题;建议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Status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bstract:As a new research field,Cloud Computing has earned researchers'favor in educational field in recent years.At present,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China is still in infancy,and its developing status is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education level.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mainly consists of depart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patter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best embodie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al education.I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loud computing at all levels,proposed some suggests,with a vie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our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in our education industry.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Educational Application;Exist problems;Suggests

1引言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自2008年引入我国后得到众多领域学者的追捧。国家“十二五”规划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IT产业研发与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部分先行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独有的政府云、企业云和教育云,尤其是教育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不仅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云”的商业价值,而且全球众多教育机构也认识到它的教育价值。如Google、IBM、Amazon和Microsoft等大型的IT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云服务产品。其通过网络化、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统一集成管理,形成访问者按需所得的计算资源、数据存储资源和应用软件资源。它被认为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和IT产业发展的下一个主要浪潮。这样一个虚拟化环境为访问者提供了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云端虚拟化资源的平台。随着云计算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日益凸显,关注它的教育部门和学者也越来越多,以黎加厚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云计算辅助教学培训,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开拓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

云计算的本质是IT资源的集约化配置与共享,核心是服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是提供个性化、精细粒度的服务定制,关键技术在于资源的虚拟化、服务对象化、标准化、自动化等,其潜在挑战是信息安全问题。

2云计算的概述

2.1云计算的定义

就目前来看,对云计算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一般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2】。

云计算借用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思想,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特性。“云”是指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是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的中心,用来完成存储和计算的工作。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存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理和维护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

2.2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1)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某种便捷的方式安全地获得或与他人分享。数据可以不必再存于用户自己的电脑中,只需在云计算提供的海量存储空间中存放,这样不仅节约成本,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在保证可靠安全存储的同时可以根据权限进行资源的整合共享。(2)以任务为中心。充分调动计算机的资源,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完成用户的各种业务要求;同时,用户可以方便地与合作者共同规划并执行各项任务,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3)性能比强大。云计算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存储介质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云的功能无限扩大。云计算提供的服务简化了终端用户的硬件配置,只要用户的硬件设备能接入网络并且登录他所使用的云服务平台的账号,就可以享受云端为我们提供的一系列服务。(4)智能化。分布在网络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信息搜索以及运算而更加准确。[3]

互联网上的云计算服务特征和自然界的云、水循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云是一个相当贴切的比喻。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的定义,云计算服务应该具备以下几条特征:随需应变自助服务;随时随地用任何网络设备访问;多人共享资源池;快速重新部署灵活度;可被监控与量测的服务。一般认为还有如下特征:基于虚拟化技术快速部署资源或获得服务;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降低了用户对于IT专业知识的依赖。

3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研究近几年在《中国电化教育》、《计算机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文章,不难发现,近几年研究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和云计算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IT业研发与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部分先行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独有的政府云、企业云和教育云,尤其是教育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明确指出: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以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来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选择并获取优质服务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5]。此类政府文件的出台必将给

云计算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构建、促进公共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也必将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新趋势。

3.1云计算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历程

云计算在教育中的应用带来了教育云或者云教育的时代。一直走在技术的前端的美国率先推出确立云优先政策。计划到2015年将政府数据中心数量从超过2000个缩减到800个400多所大学使用YouTube教育频道在网上发布讲座或完整课程。2013年4月11号,Google 公司宣布,马来西亚地区将有1万所学校开始部署Google云计算教育应用程序以及Chromebook设备。而技术同样发达的英国也加入了发展云教育的趋势中,开始推广高等教育云服务,并在2011年投入1250万英镑为英国大学教育和科研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时在韩国也开始推广中小学云服务。韩国政府于2011年投入逾20亿美元在中小学推广电子课本,预计到2015年全面淘汰纸质课本,通过教育云提供资源服务。而在国内也开展了教育云应用的尝试。江苏无锡开始运用云计算技术打破地区和学校的界限,整合全市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了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并且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撑。深圳宝安开发研制了宝安教育云平台,统一为宝安教育系统近50万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和广大市民提供公共的教育信息化云服务。四川绵竹的思科公司开启了“思蜀援川”项目,建立了绵竹教育城域网“教育云”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到每一位上网用户,集中体现了“规范管理、服务教育应用”的宗旨。

教育云解决了很多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突破了“信息孤岛”,推动资源广泛共享;第二个是改变教育资源应用和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方便学校和师生选用;第三个是改变应用方式单一的局面,建立教育云常规化规模化应用模式;第四个是转变单纯依靠项目建设方式,构建基本公益服务与个性化增值服务互补的教育云发展模式。

3.2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云计算目前在我国教育中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应用,下面是云计算在我国高校中应用的几个典型案例。

(1)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校园云服务平台

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校园云服务平台是一个为全校师生提供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平台由中国科大以开源技术为基础自主建设,向师生提供IaaS和PaaS。该云平台的主要系统配置如下:硬件部分采用曙光刀片服务器、4台2路联想PC机架式服务器和48T的曙光存储服务器;软件部分以开源Eucalyptus云平台为基础,使用ruby on rails开发前端Web服务管理平台,基于Nagios和Ganglia定制系统监控。使用方式是师生通过校园云平台Web 界面注册成为会员。使用时,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验证后即可以订单方式申请和释放资源。在订单中可以填写对硬件、软件部署等资源具体要求,申请成功后即可使用。具体地,使用该平台,师生可以在此平台上搭建私有云,从事云技术和云应用的实验;可以定制高性能科学计算平台,开展并行计算等实践项目。以个人高性能计算环境使用为例,用户通过Web界面定义所需并行计算环境的节点个数和节点属性,向云平台提交应用描述。云平台据此自动部署并行计算编程环境,通过虚拟机镜像启动虚拟机,返回给用户所需的计算环境。在该校2010年秋季开设的《并行算法实践》课程中,100多名学生通过该平台进行并行计算实验。20%的学生连续使用科学计算平台超过1小时,大多数学生使用的并行线程数少于64。实验数据显示该平台能够提供较好的计算速度。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相关工作的师生表示,后续的工作计划包括:提供大容量廉价的云存储及相关服务,提供包括IBE 加密机制、数据完整性验证等在内的数据安全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部署服务,提供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师生使用等。[6]

(2)台湾大学:台大“筋斗云”

台大“筋斗云”是台湾大学正在实施的校园信息化云平台项目。该项目的愿景是从云端

服务入手,创新运作模式,以配合台大迈向一流顶尖大学、追求研究卓越与教学卓越的目标。整个项目由台大计算机及资讯网络中心(以下简称计资中心)负责推动,与微软、IBM、Citrix、普桦科技合作,分期实施。计资中心为此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云平台部署方面,使用IBM eServer BladerCenter服务器,作为云端运算的基础运作平台,提供稳定的运算环境;使用普桦科技的容错磁盘阵列产品,作为存储服务器,提供大容量、高速、稳定的容错储存设备;采用微软的Hyper-V虚拟技术,确保虚拟化能带来最大效益,提供弹性效能、方便部署和快速设置等优点;选用Citrix Netscaler应用程序防火墙,提供最高等级的信息与网络安全防护。台大认为云平台真正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服务,计资中心构思如下创新作法来推动台大云端服务:结合原有校务行政系统建立畅通且便利的付费机制、推动专业咨询以促成原有系统及应用程序的云端化、导入服务质量承诺(Service Level Agreements)的概念来确保最佳的成本效益。计资中心还希望借这些创新做法从传统的支持服务角色转型成为促进者和协作者。到目前为止,计资中心已完成第一期的云端环境建设,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虚拟主机服务和云端存储服务。项目后期建设提供的服务还包括资料同步服务、桌面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共享与协同合作平台。除此之外,计资中心还在计划中构思若干创新做法,包括创新云端服务种类、拟订收费方式等。[7]

通过对CNKI进行检索发现,有关云计算的文章最早见于2003年,(尹定国等,2003)有关云计算教育应用的文章从2008年开始出现,随后两年呈直线式大幅增长。可以看出人们对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一经研究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从2003年我国引入云计算到2008年,对云计算基础概念的研究与对技术开发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这为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奠定了夯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第二,云计算教育应用的发展与国内学者的关注密不可分,如2007年11月IBM提出“蓝云计划”,旨在推进云计算在学校的发展;2008年2月,我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在无锡太湖建立。自此,云计算正式进入教育研究领域的视野。2008年12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黎加厚教授首次提出“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及“云计算辅助教育”(CCBE)的概念。我国教育技术协会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教育领域开展了“云计算辅助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并于同年5月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首届“云计算辅助教学高级培训”,旨在帮助有条件的学校掌握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技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继此次培训后,我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开始实践云计算辅助教学,如鞍山一中、广州天河区中小学、浙江海盐地区的中小学等。

总体来看,云计算教育应用概述类文章占文章总数的17.5%,这说明目前尚有相当一部分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停留在浅层次的介绍阶段,这也是云计算教育应用处于发展初期的重要表现。应用技术的开发类文章最多,约占总量的59%,这说明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是目前云计算教育应用的主流研究。究其缘由,云计算这一研究领域的日趋成熟为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应用技术的开发又是云计算技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应用技术的开发类文章,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的研究类文章较少,约占总数的23%,这说明针对特定教学对象的云计算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这是因为,相对于应用方式与方法,应用模式是一个结构复杂、内容繁琐的综合体,需要强大的理论及技术支持,因此实现起来较为困难。细分来看,在云计算教育应用的技术开发方面,教学辅助系统与管理辅助系统的研究不分上下,这说明广大学者对云计算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不仅侧重于教学辅助系统,而且对管理辅助系统也十分关注。究其原因,在定义云计算这一概念时,就将“海量的资源”这一属性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而具有此特点的云计算为云计算管理辅助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处理机制。在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研究方面,有关云计算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最多,其次是通用教育。云计算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尚且没有,这说明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首先,这与云计算率先在高等院校进行试点实

验是分不开的。其次,高等教育学府有充足的资金及硬件支持,对高等院校技术应用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后更容易得到试验与实施。此外,云计算技术在通用教育中的应用也较多,这也说明云计算技术教育应用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研究对象相对泛化。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目前尚没有云计算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原因可知,一方面是基础教育机构硬件设备和相应的技术人员缺乏,现行的基础教育机构对此类前沿信息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也尚未提出合理有效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初等教育应用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云计算教育应用应在三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在应用技术的开发方面,首先应加强应用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的融合,使技术的开发嫁接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支架之上;其次应注重应用技术的实践过程,使其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等活动中,便于应用技术的自身优化,推陈出新。二是应加强云计算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三是应加强云计算技术在初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普及和推广云计算在初等教育中的应用,使广大初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云计算时代给初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从而由内及外地使云计算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初等教育。此外,国家及社会应加强对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的关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4云计算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云计算模式能极大地降低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对于学校来讲,通过投资建立计算中心成本较大,并且难以与教育信息系统的快速成长和服务多元化要求相匹配。云计算模式为学校提供了合适的借鉴方案,教育机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相关任务将可以选用云计算服务来完成,通过云计算提供的V6基础架构"可以节约成本"不用再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负担频繁的维护与升级。同时,云计算也将有效地消除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孤岛”现象网格技术给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方案,作为网格运算模式的发展和改进云计算提供了更强的管理机制、自动化部署和高层次的虚拟化,将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云计算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1可以为学校节约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目前各级大中小学都配备着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计算需求,学校不得不经常购买更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云计算固有的特点使其比其他新技术更容易进入学校。如果使用云计算服务,绝大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分布式计算机服务器)来完成,学校只需让电脑接入互联网即可。云计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这一特点决定了云计算将会在学校大受欢迎可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4.2云计算可以为学校提供经济的应用软件定制服务

软件即服务(SaaS)是云计算提供的一种服务类型,它将软件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来提供,GoogleApps(Google企业应用套件)和Zoho Office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应用。学校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等云服务已经提供,收费低廉,有的甚至是免费。作为客户端的本地电脑只需运行图形界面的Linux操作系统和FireFox浏览器即可享受云服务,不用担心应用软件是否是最新版本,这也极大地减少了学校为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而投入的费用。而Linux和FireFox都是开源软件,可以获取免费使用的许可。

Google Apps就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服务案例,它为个人用户免费提供了字处理、电子表格、PPT演示文档制作、网页制作以及电子邮件等应用软件,Google还专门为教育机构免费提供了Google Apps教育版。在一些学校"使用Google Apps比在电脑中布置开源的应用软件来得更方便和简单。

4.3云计算可以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由于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各个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在病毒和黑客猖獗的互联网时代,数据存储的安全、可靠越显重要。如何能够可靠和安全地存储这些信息资源也给学校带来了挑战,而信息安全的问题在专业人员欠缺的学校特别突出,云计算可以为学校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学校使用云计算服务"数据储存在云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专业、高效和安全的数据存储。因此无需担心病毒和黑客的侵袭以及由硬件的损坏所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4.4云计算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为便捷

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和教育企业已经建设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并且还在建设更多的教育信息资源。由于可以将教育信息资源存储在云上,这样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更为方便与快捷。各个教育机构或信息资源建设人员也可以利用云计算所提供的强大的协同工作能力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

在SIMstone公司的教育云计算项目中,普通旧电脑通过浏览器访问”WebSNAP”入口接入其“通用云计算服务”平台,而较新的电脑(能运行Windows XP或以上)则通过终端虚拟机软件”SoftSNAP”接入云服务。该云服务传递给每位教师和学生一个虚拟的个人电脑桌面。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中,也不管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手机,接入云端后,都会获取到同一个虚拟桌面,就像使用同一台电脑的系统。因此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继续你的工作,也可以在多种设备上共享你的数据。同时启用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共享机制还能轻松把文档与其他人协作共享,比如使用Google Apps,你可以把未完成的写作带回家,也可以与伙伴一起协同完成教学设计文本和演示文档,并同其他教师分享。云计算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更为便捷。

5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仅由高校院系进行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与研究内容作相关性分析可知,高校院系的研究多处于理论层面,不够深入,并且研究方向也较为单一,主要是结合云计算概念的教育原理进行的应用模式探讨,因而很难做到更深层次的突破。第二,研究力量单薄,缺少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通过对研究机构的种类进行分析可知,除高校院系外,社会各界的其他研究力量非常微弱,这为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与阻力。例如,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方面,高校院系的教师显然没有中小学教师更了解基础教育,因而很难创设真正适用于基础教育的技术应用模式,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又极缺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又如,在应用技术的开发方面,高校与企业双方都面临困境,一方面高校院系缺乏应用技术开发方面的经验及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相关的通信公司或网络公司掌握了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却难以很好地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第三,缺少专门的研究组织。相比国外如美国The New Media Consortium、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任宁,2010)Gartner Group等多个组织致力于研究云计算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我国仅有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等少数几个专门的研究组织在从事云计算方面的工作,而侧重于研究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组织则更少。鉴于现状,我们建议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高校院系应适当加强云计算教育应用的技术开发研究以及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通用教育实践阵地的应用探索,以促进理论与技术、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第二,高校院系可以加强与本校或外校电教中心、图书馆以及云计算技术研究相对成熟的企业、

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通过自身的理论优势、电教中心的技术优势、图书馆的云计算资源管理优势、企业的技术平台与经验优势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第三,我国社会及政府应在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上加大对云计算及其在教育中应用的专门研究组织的帮扶力度,以促进云计算教育应用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怀南与杨成,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综述.中国远程教育,2013(01):第20-26+95页.

[2].余宗泽.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9):第93-94页.

[3].邢丘丹,焦晶与杜占河,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在线教育交互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2014(04):第88-95页.

[4].张怀南,杨成.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6).

[5].教技[2012]5号,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S].

[6]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校园云[EB/OL].

[7]台湾大学.“筋斗云”[EB/OL].

[8].孙柏祥,云计算——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10(05):第123-125页.

[9].杨志和,云计算: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5):第9-12页.

[10].张珑,王建华与张军,云计算辅助教育初探.计算机教育,2010(12):第4-8页.

[11].耿学华,梁林梅与王进,云计算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展望.现代教育技术, 2012(03):第5-9页.

[12].王康,廖汉文与张岩,云计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2012(04):第104-106页.

[13].林君芬等,云计算助力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教育信息技术,2013(05):第3-9页.

[14].陈学军与黄利华,基于云计算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中国电化教育, 2013(01):第81-87页.

[15].饶洪亮与邓海云,教育云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05):第35-36页.

[16].王华东与杨杰,区域资源云平台构建教育均衡模式应用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9):第57-59页.

[17].王婧,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研究.计算机教育,2012(13):第58-60页.

[18].黄小龙,浅谈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功(教育),2011(08):第191-192页.

[19].林冬青,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引进云计算的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第4-8页.

[20].Kashif,U.A.,Memon,Z.A.,Balouch,A.R.,Chandio,J.A.,Distributed trust protocol for IaaS Cloud Computing.Applied Sciences and Technology(IBCAST),2015(03):275-279.

[21].章战士,信息化教育中的云计算辅助教学探索.网友世界;2014(9):第17-17,18页.

[22].英毅,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1):第40-41页.

[23].孔令旗,云计算对教育影响的探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第77-79页.

[24].邹艳与李鸿科,云计算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8):第71-72页.

[25].黄明燕与蔡祖锐,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综述.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1):第6-11页.

[26].张媛媛,赵广宇与余华鸿,云计算与高校教学教育资源整合.今日科苑,2009(04):第23页.

[27].Malik,S.,Huet,F.,Caromel,D.,Cooperative cloud computing in research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 using Virtual Cloud.Emerging Technologies(ICET),2012:1-7.

[28].Breivold,H.P.;Crnkovic,I.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 strategies.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CSEE&T).2014:29-38.

[29].金利,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思考.电子制作,2013(12):第98页.

[30].Almorsy,M.;Grundy,John;Ibrahim,A.S.Collaboration-Based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Management Framework.Cloud Computing(CLOUD).2011:364-371.

[31].Alabbadi,M.M.Cloud computing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Education and learning as a service(ELaaS).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ICL).2011:589-594.

[32].袁磊等,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6):第42-46页.

[33].冯坚,基于云计算的现代远程教育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09(10):第39-42页.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张 磊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231100) 【摘要】云计算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能够对连网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新型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直接产物。近年来,云计算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普遍重视,充分利用云计算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原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师生积极性和改善教学氛围具有很大帮助,本文从课堂教学、教辅以及实验等三方面分析了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6833(2014)02-147-02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Zhang Lei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s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to make a unifiedscheduling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resources,new computer models to provide services to customers,the model is the direct product of socialnetworkin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cloud computing in education,teaching and gets universal attention,fully open teaching using cloudcompu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is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mode,promote betwee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efficient integratio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with the great help,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and experiment. Keywords:cloud computing;network;teaching application 1 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的主流技术,云计算是以网络计算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它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提供了方便迅捷的网络服务和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云计算将处理任务分布在大量由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联网用户根据需求获取信息服务、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云计算模型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的计算资源通过网络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实现统一自动管理和调度,以计算资源池的形式按需向用户提供服务。这种计算资源池被称为“云”。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和实现过程。 2 云计算开放式教学环境的特点 在教学领域,云计算能够提供有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本节主要介绍基于云计算构建开放式教学环的特点。 2.1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个体学习者确定所需中介物的过程。总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总是与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在情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借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有关经验去检索和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从而为所学知识赋予某种意义。情境创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在情境下能够积极主动探索,投入到一种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例如现在的GOOGLE-SITES,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创设SITES,同时与老师的、同学的相关SITES进行合作、探索性交流。云计算所提供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与以往的计算机教学学习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而建设网站这类的技术不是非专业学生可以容易做到的。这时,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不但没有增加学习效率,反而适得其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正如很多一线教师所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让学生掌握课程本身,反而让学生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相反,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学生不需要掌握相关的网站知识即可以创设属于自己的网站,信息技术的相关支持工作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用水、用电一样的方便快捷。云计算使得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学生的负担,为开放式学习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模式。 2.2 资源 所谓资源,是支持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云计算在教学环境设计的核心原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时代的学习实践证明,在知识爆炸和信息高速更新的时代,个人对知识量的纯粹追求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一个人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多并不代表好,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学习者的头脑势必随着云学习成为“云中的头脑”。学习者可以将海量的知识存放在“云”中,云将成为替代学习者大脑的扩展和外延,而进入知识云的过程又是普适和简单的过程。在云背景下,学习者重视的不在是知识所掌握的信息数量,而是如何有效应用、探究及创新的过程。 以往的网络学习资源由于没有合理的应用模式,始终无法解决资源和头脑的有效“连接”问题,人们无法从存储中获得有效学习过程。而“云”背景下的“群组合作、无缝连接、随时取用”等思想,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无处不在的云服务也将彻底地改变人们在学习中对资源的使用方式。 3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3.1 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地域条件的限制,导致教育资源的分散、分布不均等问题。传统教育模式投资巨大,效率不高。“云”平台能够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新型教学方式的推广,从而高校整合基础设施,实现集中化管理。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目前正在试行的“电子书包”计划就是利用云计算在教学领域的典型案例。该计划以减轻学生背书包上学的负担为宗旨,选择了5所小学作为推广计划的试点。 具体操作过程是:课前老师通过讲台保存上网本,为上网本充电,同步传输教材,达到无限WIFI的基站功能。学生使用的上网本具有10英寸的显示触摸屏幕,预(下转第149页)

云计算在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云计算在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云计算在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摘要】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倍受研究者的青睐。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应给予广大教师和研究者应加强自身技术能力的培养,促进云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高水平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云计算辅助教学教育应用 视频云计算应用在教育行业的实例:流媒体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部署,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直播服务器和流服务器,如有必要可在信息中心架设采集工作站搭建网络电视或实况直播应用,在各个学校已经部署录播系统或直播系统的教室配置流媒体功能组件,这样录播实况可以实时传送到流媒体平台管理中心的全局直播服务器上,同时录播的学校也可以上传存储到信息中心的流存储服务器上,方便今后的检索、点播、评估等各种应用。 一、云计算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云计算是当前一个热门的技术名词,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亚马逊、谷歌、微软、戴尔、IBM等IT 国际巨头以及百度、阿里、著云台等国内业界都在其中。几年之内,云计算已从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当今的热点技术。从2003 年Google 公开发布的核心文件到2006 年Amazon EC2(亚马逊弹性计算云)的商业化应用,再到美国电信巨头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推出的Synaptic Hosting(动态托管)服务,云计算从节约成本的工具到盈利的推动器,从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到电信企业,已然成功地从内置的IT 系统演变成公共的服务。云计算是一个产生于IT 领域的概念,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在技术发展的历程中,类似于电子商务,云计算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技术术语。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云计算可以在很多应用程序场景中运用,另外就是大量公司的商业炒作推动了这种趋势。Gartner 公司是全球最权威的技术咨询机构,它的技术成熟曲线就是根据技术发展周期理论来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周期曲线(从1995 年开始每年均有报告),以便帮助人们判断某种新技术是否采用。 云计算由一系列可以动态升级和被虚拟化的资源组成,这些资源被所有云计算的用户共享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用户无需掌握云计算的技术,只需要按照个人或者团体的需要租赁云计算的资源。云计算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最新教育文档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什么是云计算 供模式。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 , 以互联网为中 心,提供安全、 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 让互联网 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云计算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 (Electron Cloud) 思想 ,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 云”是指计算机群 , 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 算机,是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的中心 , 用来完成存储和计算的工 作。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Computing) 的发展 ,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系统如图 1, 基本原理是 , 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并不需 要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 , 而是运行在互联 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 , 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于本地 而是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面。 这些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管 理和维护则由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负责 , 并由他们来保证足够 强的计算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供用户使用。 台计算机组成的服务器“云” ,它将资源聚集起来 , 形成一个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 种新的 IT 资源提 和网格计算 (Grid 云计算模型如图 2 所示, 在基本结构当中 , 核心部分是由多

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 , 同时由服务器中的各种配置工具来支持 云”端的软件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服务器根据用户客户端提交的数据请求 ,来处理数据、返回检索结果。按照服务的分类 , 来实现监控和测量 ,保证服务的质量 , 合理地分配资源 ,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 , 用户都可以任意连接至互联网的 终端设备。因此 ,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 都能在云上实现随需随用。同时, 用户终端的功能将会被大大简化 ,而诸多复杂的功能都将转移到终端背后的网络上去完成。 云计算的特点 1、云计算提供最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 , 用户不用担心数 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当文档保存在类似G oogleDocS的网 络服务上,当把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类似 GooglePicasa Web的网络相册里, 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 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管理信息 , 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保存数据。同时 , 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使用户放心地与指定的人共享数据。这样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务 , 甚至比在银行里存钱还方便。 3、云计算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问的数据与应用共享。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 , 数据只有一份 , 保存在“云”的另一 端 , 用 户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 , 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 , 从而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问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云计算的发展史(DOC)

云计算的发展史 (2012-10-31 14:47:51) I、云计算发展历程大事记 众所周知,云计算被视为科技界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追根溯源,云计算与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不无关系,更是虚拟化、效用计算、SaaS、SOA 等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那么,几十年来,云计算是怎样一步步演变过来的呢?本文总结回顾了云计算发展历程中的点滴事件: 1959 年6 月,ChristopherStrachey 发表虚拟化论文,虚拟化是今天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1961 年,JohnMcCarthy 提出计算力和通过公用事业销售计算机应用的思想。 1962 年,J.C.R.Licklider 提出“星际计算机网络”设想。 1965 年美国电话公司WesternUnion 一位高管提出建立信息公用事业的设想。 1984 年,Sun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ohnGage 说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名言,用于描述分布式计算技术带来的新世界,今天的云计算正在将这一理念变成现实。 1996 年,网格计算Globus 开源网格平台起步。 1997 年,南加州大学教授RamnathK.Chellappa 提出云计算的第一个学术定义“,认为计算的边界可以不是技术局限,而是经济合理性。 1998 年,VMware(威睿公司)成立并首次引入X86 的虚拟技术。 1999 年,MarcAndreessen 创建LoudCloud,是第一个商业化的IaaS 平台。 1999 年,https://www.360docs.net/doc/6a7831571.html, 公司成立,宣布”软件终结“革命开始。 2000 年,SaaS 兴起。 2004 年,Web2.0 会议举行,Web2.0 成为技术流行词,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4 年,Google 发布MapReduce 论文。Hadoop 就是Google 集群系统的一个开源项目总称,主要由HDFS、MapReduce 和Hbase 组成,其中HDFS是GoogleFileSystem(GFS)的开源实现;MapReduce 是GoogleMapReduce 的开源实现;HBase 是GoogleBigTable 的开源实现。

云计算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讲稿】

云计算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我是安庆市高花亭小学的李晓君,自98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与计算机有着不解之缘,一开始的几年,我在学校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兼职电教员,在此期间从自己的工作需要与帮助同事的角度做了一些教学课件,当时使用Director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是件很时髦的事情,我校96年自筹资金建了个586的机房,在当时先进性的开设了微机课。而当时的教学平台还是基于netware4.0的dos与win3.2,经过几年的积累,在2001年我正式转职教学信息技术,当时参与全市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感触良多,感觉这门学科比之前的数学学科要有活力的多,跨区的教研活动能做到每月一次,跨校的教研活动几乎每周一次,这些交流促进了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帮助我度过了早期的学科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特点明显,应用性突出。在各位专家面前,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今天只从自己的实践中谈一些做法与经验,这里面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不少时间与资源,但所幸我们的学科是个不断更新的学科,我浪费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就会成为一种节约。一、教学中的问题,云计算帮我们解决 在今天的信息技术中,我们避不开的一个概念就是云计算,这种依托Google 的成功而大行其道的计算机使用方式让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以前的大型专用服务器终将让位于这种新型的网络计算方式。在以前我们需要购买专用的服务器,架设服务器,安装复杂的操作系统,配置更复杂的网络教学应用,而今天我们只需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一个云计算平台软件,就可以为我们的所有教学工作搭好框架。 由于信息技术教材中包含有使用电子邮件和建设网站的内容,当时的我为

继续教育(云计算)模拟测试题

1 云计算的计算模式为( D ). A W/S B C/S C B/S D B/C 2( B )是公有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A 虚拟化 B 分布式 C 并行 D 集中式 3( A )是私有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A 虚拟化 B 分布式 C 并行 D 集中式 4 ( C )是一群同构处理单元的集合,这些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和协作来更快地解 决大规模计算问题 A 虚拟化 B 分布式 C 并行计算 D 集群 5( d )在许多情况下,能够达到99.999%的可用性。 A 虚拟化 B 分布式 C 并行计算 D 集群 6 网格计算是利用( b )技术,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成一台虚拟超级计算机。 A 对等网 B 因特网 C 广域 D 无线网 7 B/S网站是一种( C )的计算模式。 A 1层架构 B 2层架构 C 3层架构 D 4层架构 8 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都放到上( b )。 A 对等网 B 因特网

C 广域 D 无线网 9( A )提供云用户请求服务的交互界面,也是用户使用云的入口,用户通过Web 浏览器可以注册、登录及定制服务、配置和管理用户。打开应用实例与本地操作桌面系统一样。 A 云用户端 B 服务目录 C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 D 监控端 10( B )帮助云用户在取得相应权限(付费或其他限制)后可以选择或定制的服务列表,也可以对已有服务进行退订的操作,在云用户端界面生成相应的图标或列表的形式展示相关的服务。 A 云用户端 B 服务目录 C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 D 监控端 11( C )提供管理和服务,能管理云用户,能对用户授权、认证、登录进行管理,并可以管理可用计算资源和服务,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根据用户请求并转发到相应的相应程序,调度资源智能地部署资源和应用,动态地部署、配置和回收资源。 A 云用户端 B 服务目录 C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 D 监控端 12( D )监控和计量云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以便做出迅速反应,完成节点同步配置、负载均衡配置和资源监控,确保资源能顺利分配给合适的用户。 A 云用户端 B 服务目录 C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 D 监控端 13( A )提供虚拟的或物理的服务器,由管理系统管理,负责高并发量的用户请求处理、大运算量计算处理、用户Web应用服务,云数据存储时采用相应数据切割算法采用并行方式上传和下载大容量数据。 A 服务器集群 B 服务目录 C 管理系统和部署工具 D 监控端 14用户可通过( A )从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服务,其请求通过管理系统调度相应的资源,并通过部署工具分发请求、配置Web应用。

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发展历程 .doc

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发展历程 云计算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兴起,并在个人和企业用户使用和运营计算的模式上发生了重要的演变。从概念上来说,云计算可以被视为在由虚拟化技术(虽然云计算并不总是需要虚拟化)提供的硬件抽离层上构建资源抽离层和控制。而且我们还发现云计算的好处不仅是能提升企业的效率,还能通过更快的IT资源访问和实现信息的轻松共享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全球协作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关键因素。 亚太地区的云计算市场(不含日本)经过五年时间的飞速发展,到2015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8亿美金,这相当于令人吃惊的39%复合年增长率,尤其是与这个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整体市场同期仅有7%的增长率相比。 经证明云计算能为企业用户提供颇具吸引力的价值回报和强大的业务机遇。技术深植于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它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力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正如Forrester所概括的云自助服务和随需支付的特性不仅可以鼓舞用户和应用软件研发团队按照他们的需求进行使用,而且以高度共享,虚拟化和可利用的方式来运行IT基础架构,从而推动IT效率。按照Forrester的观点,云计算正在帮助企业用户降低能耗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电子废物。因此选择如何构建正确的云或许是IT领导者在这个十年当中需要做出的判断。 当云计算这个术语首次出现的时候,它描述的是一种计算效用。过去是由大型服务提供商通过网格按需付费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这些

公有云具有与某些企业IT传统应用相关的显著特性。但是同时,多数企业用户仍然对将他们的应用软件迁移到公有云提供商处充满疑虑。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用户对搭建混合云跨内外部资源来实现两种云的优势还是充满兴趣:即利用公有云的经济性和灵活性来优化诸如审计,风险管理和强大的协议管理等企业需求。 在选择是应该部署私有云,混合云还是公有托管云模式时,仔细评估需求是决策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企业和政府IT部门长期以来在他们的核心IT系统上使用的是价格高昂的专用系统。通常迈向云计算的重要一步就是对遗留系统实施标准化,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更现代化的标准硬件和软件。如果没有考虑到针对他们现有的IT基础架构和应用软件制定计划,那么企业用户就无法充分意识到云计算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从而将自己置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举例来说,选择诸如LINUX这样构建在社区驱动型创新技术开发的开放式架构化标准操作系统就有很多好处。这些企业级产品可以为新一代IT基础架构提供稳定的基础和世界级的支持,从而帮助企业用户获得更佳的业务能力和更大的成本优势。 一种开放的混合云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用户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实现这种标准化。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替换他们现有的应用软件和基础架构并开始更新换代的选择。云还能提供比简单扩展现有专用技术和产品要更好的方式,比如在云上部署虚拟化平台。这么做可以防止企业用户被一家厂商锁定又转到被另一家厂商锁定,从专用的虚拟化变成专有的云计算。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 代码: 适用专业: 制定: 审核: 批准: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虚拟化技术发展史、虚拟化技术分类、虚拟化架构特性并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化技术都有涉及,重点讲授虚拟化技术在服务器、桌面及网络上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虚拟化的基本知识,掌握虚拟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目前主流的虚拟化产品进行熟练的使用、部署及维护,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守规范、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情况、虚拟化的技术分类及虚拟化的基本技术架构等知识。 2. 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及基础架构原理,了解市场主流虚拟化技术及产品。 3. 了解VMware ESXi的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VMware ESXi的安装、配置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VMware ESXi的重要功能并掌握VMware ESXi虚拟机的创建、定制技术。 4. 了解XenServer的功能特性、虚拟基础架构及XenServer系统架构,掌握XenServer服务器和XenCenter管理平台的安装、配置以及创建虚拟机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5. 了解Microsoft Hyper-V的功能特性及系统架构,掌握安装Microsoft Hyper-V服务器角色以及创建、定制虚拟机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6. 了解KVM的应用前景及基本功能,掌握KVM环境构建、硬件系统维护、KVM服务器安装及虚拟机维护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7. 了解Docker的功能特性及系统架构,掌握Docker的使用技术,包括Docker的安装与卸载、Docker镜像与容器以及Docker Hub的应用技术等。 8. 掌握虚拟机服务器的部署,包括虚拟服务器的配置、工具的部署、虚拟服务器调优、虚拟服务器安全性、虚拟机备份、虚拟机业务迁移及物理机转虚拟机的方法及技术。 9. 了解虚拟化终端的类型及其特点、熟悉常见共享桌面的种类。了解主流虚拟桌面的产品及其厂商,掌握VMware View虚拟桌面的部署步骤过程。 10. 掌握虚拟专用网络VPN的部署与使用方法,包括硬件VPN和软件VPN;掌握虚拟局域网(VLAN)的部署与使用方法,包括标准VLAN、VMware VLAN和混合VLAN;掌握虚拟存储设备的配置与应用,包括IP-SAN在vSphere平台的挂载方法。 11. 掌握虚拟化架构规划的需求分析及设计选型的一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项目需求给出虚拟化架构规划实施方案。

云计算试题及答案

题 1、云计算的一大特征是(B),没有高效的网络云计算就什么都不是, 就不能提供很好的使用体验 A、按需自助服务 B、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 C、资源池化 D、快速弹性伸缩 2、要使端口组到达其他VLAN上的端口组,必须将VLAN ID设置为(B) A、80 B、4095 C、8080 D、3306 3、对于公有边缘节点,通常以()的形式部署于(A) A、小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B、大型数据中心,公有云机房 C、大型数据中心,私有云机房 D、大型数据中心,地市及以下的自有机房 4、对于公有边缘节点,边缘连接网元和边缘云(C)置于同一机房,()放置于不同机房 A、不可以,可以 B、不可以,不可以

C、可以,可以 D、可以,不可以 5、-Saltstack 是基于什么语言开发(D) A、c++ B、java C、PHP D、Python 6、-Linux返回上一级目录使用那条命令(C) A、cd B、cd . C、cd .. D、cd … 7、-Nova-scheduler创建和迁移虚拟机时,通过两个步骤选择合适的节点创建和迁移虚拟机,这两步中第一步是过滤(filter),第二步是(B) A、随机选择(random) B、权重计算(weighting) C、选举(election) D、投票(vote)

8、-Raid5需要至少几个硬盘组成的磁盘阵列? A、1 B、2 C、3 D、4 10、-(B)指的是降低运维开销,实现IT的敏捷交付,实现企业业务的自动化交付,是IT可以更加关注业务的本身。 A、简单化 B、平台化 C、服务化 D、专一化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docker中的镜像是可写的 B、docker比虚拟机占用空间更大 C、虚拟机比docker启动速度快 D、一台物理机可以创建多个docker容器 12、-传统物理机迁移时需要停机搬运整机,而虚拟机迁移时如何搬迁?

云计算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

云计算,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对话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刘鹏 “云计算”这个词近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5月19日,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召开。下月在宁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大会、9月在宁举行的中国软博会,也都将围绕云计算展开专题研讨。 而最近3年,国内已有至少20个城市宣布推出云计算规划,几乎所有的I T设备和软件厂商都已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 根据预测,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相关产业总产值将超过4500亿美元。 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电子信息领域又一重大变革”的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与普通人的生活有何相关?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刘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通俗而生动的解读。 【人物小传】 刘鹏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存储工作组组长,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网格和云计算,完成科研课题18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曾夺得国际计算机排序比赛冠军,并二次夺得全国高校科技比赛最高奖,获“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南京十大杰出青年”和“清华大学学术新秀”等称号。2002年首倡的“网格计算池”和2003年研

发的“反垃圾邮件网格”分别与现今的云计算和云安全本质相同。所主编的《云计算》教材名列云计算图书销量第一名。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放在网络里,将网络里的计算机虚拟成一台前所未有的“超级计算机”,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终端,享受由其提供的强大的信息服务。 记者:“云计算”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玄妙,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鹏:您可以认为云计算就是网络计算。传统的计算机由主机进行计算、处理信息,而云计算是把计算资源放在网络里,由网络提供计算,人们只要利用显示终端如上网本、手机或者能上网的家电,就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信息。以前,人们在画网络图时,总是将互联网画成一团云,现成这朵云变成了您的计算机,所以被称为“云计算”。 记者:这听起来好像和传统的数据中心差不多? 刘鹏:云计算的本质特征是按需提供计算服务,而不是事先配置资源,它的计算能力可以动态伸缩。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只能按照最大流量来配置,但事实上它的平均利用率只有15-20%。由于规模经济性和众多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加之共享使用可以大大提升资源利用率,云计算的性价比较传统模式提高了30倍以上。我认为,3年之内,传统的数据中心将全部被云计算数据中心取代。 云计算如何改变生活? 3G手机利用云计算可以听懂人说话,基于云计算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安全行驶22.5万公里,而云计算却非常廉价 记者:您能举几个有关云计算的应用实例吗?最好是和普通人有关的。

迎接云计算时代到来 继续教育题目

1.单选题 1.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多种可用功能的客户不包括()。 A.平板电脑 B.固定电话 C.笔记本电脑 D.工作站标准答案:B 2.从研究现状上看,下面不属于云计算特点的是( A.超大规模 B.虚拟化 C.私有化 D.高可靠性标准答案:C 3.云计算系统的存储能力根据()进行调整。 A.CPU 负载 B.用户、实例数量 C.网络带宽负载 D.内存负载标准答案:B 4.大型用户池共享资源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基础设施成本 B.提高网络传输速率 C.提高安全性 D.提高计算能力 标准答案:A 5. 网页QQ 属于()。 A.SaaS B.IaaS C.PaaS D.VaaS 标准答案:A 6.“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指的是()。 A.云计算 B.网格计算 C.效用计算 D.自主计算标准答案:D 7.“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常用来执行一些大型任务。”指的是()。 A.云计算 B.网格计算 C.效用计算 D.自主计算标准答案:B 8.“IT 资源的一种打包和计费方式,比如按照计算、存储分别计量费用,像传统的电力等公共设施一样。”指的是()。 A.云计算 B.网格计算 C.效用计算 D.自主计算标准答案:C 9.关于PaaS 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服务背后是强大而稳定的基础运营平台 B.实质是将互联网的资源服务化为可编程接口 C.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有商业价值的资源和服务平台 D.用 户要关注平台背后的基础设施细节标准答案:D 10.IaaS 的主要客户是()。 A.系统管理员 B.开发人员 C.普通用户 D.服务提供商标准答案:A 11.关于IaaS 叙述错误的是()。 A.包含两个子模式 B.服务提供商将硬件作为服务销售给所需的用户 C.给与用户对于硬件设施的访问和控制权限 D.用户需要购置和维护服务、存储设置和网络硬件标准答案:D 12.云系统的服务模式不包括()。 A.软件即服务 B.系统即服务 C.平台即服务 D.基础设施即服务标准答案:B 13.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A.服务的收费方式风险大 B.灵活选择模块 C.让客户专注于核心业务 D.灵 活启用和暂停标准答案:A 14.云计算是未来()年IT 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 A.8 B.9 C.10 D.11 标准答案:C 15.2008 年2 月,()在无锡太湖新城科教园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一、云计算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云计算概念的提出,一直到现在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渐渐的成熟起来,云计算的发展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是电厂模式、效应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 电厂模式阶段:网上的比喻很好,网上说电厂模式就好比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来降低电力的价格,并让用户使用起来方便,且无需维护和购买任何发电设备。我觉得云计算就是这样一种规模,将大量的分散资源集中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管理,降低成本,方便用户的一种模式。 效应计算阶段:在1960 年左右,由于计算机设备的价格非常的昂贵,远非一般的企业、学校和机构所能承受,于是很多IT 界的精英们就有了共享计算机资源的想法。在1961 年,人工智能之父麦肯锡在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效应计算”这个概念,其核心就是借鉴了电厂模式,具体的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各地的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应用程序来共享给多个用户,让人们使用计算机资源就像使用电力资源一样方便,并且根据用户使用量来付费。可惜的是当时的IT 界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很多强大的技术还没有诞生,比如互联网等等。虽然有想法,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还是停留在那里。 网格计算阶段:网格计算说穿了就是化大为小的一种计算,研究的是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低性能的计算机来处理,最后把这些结果综合起来解决大问题。可惜的是,由于网格计算在商业模式、技术和安全性方面

的不足,使得其并没有在工程界和商业界取得预期的成功。 云计算阶段:云计算的核心与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非常类似,也是希望IT 技术能像使用电力那样方便,并且成本低廉。但与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不同的是,现在在需求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在技术方面也已经基本成熟了。 二、并行计算的概念、并行计算与云计算的区别和联系 并发运算:在操作系统中,是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机上运行,但任一个时刻点上只有一个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 在关系数据库中,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更改共享数据的进程。SQL Server 使用锁定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更改共享数据而彼此之间不发生冲突。 操作系统并发程序执行的特点: 并发环境下,由于程序的封闭性被打破,出现了新的特点: ①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一个程序副本可以有多个计算 ②并发程序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直接制约体现为一个程序需要另一个程序的计算结果,间接制约体现为多个程序竞争某一资源,如处理机、缓冲区等。 ③并发程序在执行中是走走停停,断续推进的。 并发和并行的区别和联系: 并发和并行是即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云计算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倍受研究者的青睐。当前我国的云计算教育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现状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机构主要以高校院系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开发方面,云计算技术的教育应用模式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和通用教育中。本文在分析云计算在各个层面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云计算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应用;存在问题;建议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Status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bstract:As a new research field,Cloud Computing has earned researchers'favor in educational field in recent years.At present,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China is still in infancy,and its developing status is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education level.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mainly consists of depart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patter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best embodie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al education.I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loud computing at all levels,proposed some suggests,with a vie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our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 in our education industry.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Educational Application;Exist problems;Suggests 1引言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自2008年引入我国后得到众多领域学者的追捧。国家“十二五”规划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IT产业研发与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部分先行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独有的政府云、企业云和教育云,尤其是教育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不仅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云”的商业价值,而且全球众多教育机构也认识到它的教育价值。如Google、IBM、Amazon和Microsoft等大型的IT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云服务产品。其通过网络化、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统一集成管理,形成访问者按需所得的计算资源、数据存储资源和应用软件资源。它被认为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和IT产业发展的下一个主要浪潮。这样一个虚拟化环境为访问者提供了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云端虚拟化资源的平台。随着云计算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日益凸显,关注它的教育部门和学者也越来越多,以黎加厚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云计算辅助教学培训,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开拓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 云计算的本质是IT资源的集约化配置与共享,核心是服务,未来的趋势和方向是提供个性化、精细粒度的服务定制,关键技术在于资源的虚拟化、服务对象化、标准化、自动化等,其潜在挑战是信息安全问题。

云计算与大数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云计算与大数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摘要:近期,国家全力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这对于促进高校校内数据整合与资源合理利用,丰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升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对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应用尚不成熟,存在着管理环境薄弱、管理流程不畅、管理人才欠缺等问题,应采取加强高校教育的信息化构建,注重信息共享,杜绝网络安全隐患,加快专业人才技能提升等举措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应用创新。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高校教育管理 国家教育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实现与发展教育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全力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深度协调统一,推进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最终通过多方协作,实现信息化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支撑。我国高校应顺应发展趋势,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管理方式,力争最大限度实现校内数据整合与资源合理利用,丰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同时提升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以往的校园建设往往因为信息技术不够发达而出现信息孤岛现象,这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进度与质量,还会制约高校未来的持续发展。因此,创建数据标准化、服务简单化、任务关联化的动态教育管理氛围,才能做到坚持校园建设始终以师生为主体,切实从师生根本需求出发,构建业务流程更加简单的管理模式,尽可能提高校园教育建设的业务办理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教育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云计算与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近年来,国内高校一直致力于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并逐步树立了集教学、研究、管理、服务于一体化的数字信息管理理念,通过智能方式了解师生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适于学习生活的发展空间。在云计算与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产生了直接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始终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立体化思维服务师生,以全方位角度分析问题,以个性化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员工需求,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教育管理领域的资源整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云计算地发展历程 一、云计算发展地四个阶段 从云计算概念地提出,一直到现在云计算地发展,云计算渐渐地成熟起来,云计算地发展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是电厂模式、效应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b5E2R。 电厂模式阶段:网上地比喻很好,网上说电厂模式就好比利用电厂地规模效应,来降低电力地价格,并让用户使用起来方便,且无需维护和购买任何发电设备.我觉得云计算就是这样一种规模,将大量地分散资源集中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管理,降低成本,方便用户地一种模式.p1Ean。 效应计算阶段:在年左右,由于计算机设备地价格非常地昂贵,远非一般地企业、学校和机构所能承受,于是很多界地精英们就有了共享计算机资源地想法.在年,人工智能之父麦肯锡在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来“效应计算”这个概念,其核心就是借鉴了电厂模式,具体地目标是整合分散在各地地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应用程序来共享给多个用户,让人们使用计算机资源就像使用电力资源一样方便,并且根据用户使用量来付费.可惜地是当时地界还处于发展地初期,很多强大地技术还没有诞生,比如互联网等等.虽然有想法,但是由于技术地原因还是停留在那里.DXDiT。 网格计算阶段:网格计算说穿了就是化大为小地一种计算,研究地是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地计算能力才能解决地问题分成许多小部

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低性能地计算机来处理,最后把这些结果综合起来解决大问题.可惜地是,由于网格计算在商业模式、技术和安全性方面地不足,使得其并没有在工程界和商业界取得预期地成功.RTCrp。 云计算阶段:云计算地核心与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非常类似,也是希望技术能像使用电力那样方便,并且成本低廉.但与效用计算和网格计算不同地是,现在在需求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地规模,同时在技术方面也已经基本成熟了.5PCzV。 二、并行计算地概念、并行计算与云计算地区别和联系 并发运算:在操作系统中,是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机上运行,但任一个时刻点上只有一个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 jLBHr。 在关系数据库中,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更改共享数据地进程. 使用锁定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更改共享数据而彼此之间不发生冲突. xHAQX。 操作系统并发程序执行地特点: 并发环境下,由于程序地封闭性被打破,出现了新地特点: ①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一个程序副本可以有多个计算 ②并发程序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直接制约体现为一个程序需要另一个程序地计算结果,间接制约体现为多个程序竞争某一资源,如处理机、缓冲区等. LDAYt。 ③并发程序在执行中是走走停停,断续推进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