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课程标准模板汇编

大学课程《×××》课程标准模板汇编
大学课程《×××》课程标准模板汇编

《×××》课程标准

学院: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执笔人:

审核人:

年月日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0cm

标题: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小标题:小四号,楷体,行距23磅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

《×××》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教学模式:

先修课程:后继课程:

计划学时:

一、课程性质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类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用几句话概括。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课程,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行业分析、核心能力提炼、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计的思路。

参考样板:

该课程是依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目标

文字表述可分两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总体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第二段恰当分解该课程所要完成的技能、知识、素质、等目标,并具体说明。

总目标: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训练学生,使学生具备能力,形成素养。

分目标:

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1.基础性内容

2.提高性内容

3.拓展性内容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五、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教学课时)

2.教学建议

3.学业考核与评定

学生学业考核与评定拟定为学生考勤20分,其他80分由各学院根据课程情况自行设定。设定的考评项目应科学合理、分值有依据,并于授课前使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具体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目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张旭亮学号:02 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题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 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2009 年 6 月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创建二进制文件用于存储学生信息 通过一个循环一次录入学生信息 关闭文件 3. 查询函数serch1()

五路呼叫器课程设计中北大学

测控电路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1050341 姓名: 学号:

五路呼叫器 1.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DE2开发板的设计,因此本电路在总体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 (1)呼叫源的输入: 设计要求用五个输入键代替呼叫源。对于DE2板上产生触发脉冲的键,它保持原输入状态只是一瞬间。但在优先级判别过程中必须不断调用原输入状态,所以必须将输入量保存起来。 (2)呼叫源的过程处理: 在本设计要求中,当有多个呼叫同时发生时,用指示灯指明多个呼叫源在同时呼叫,并按优先级顺序由数码管显示多个呼叫源号码。1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按顺序5号呼叫源优先级最低。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使用了计数器扫描的方式,从一号呼叫源(优先级最高)开始,对各个已经保存的输入量依次进行扫描。当遇到一个高电平,即有呼叫源呼叫时,便对相应的呼叫源进行编码、译码,送到输出端口显示其相应的呼叫号;延时一定时间后,再扫描下一个呼叫源。如果某一呼叫源没有呼叫,则跳过该呼叫源,对下一个呼叫源进行扫描。因此,在呼叫源间的显示不会间隔时间太久,而可以有快速的对应显示。这样由一号呼叫源到五号呼叫源不断地进行循环扫描,其扫描的个数由计数器进行控制。即对五个呼叫源都扫描一次后,对计数器清零,进行下一次扫描。如此不断的循环和显示呼叫源号。当任何一个呼叫源有输入时,扫描器再次从第一个呼叫源开始扫描,做到优先序扫描。 (3)输出处理: 按任务要求和根据DE2板的硬件设置,必须将呼叫源信号编制成对应的BCD码输出。输出的BCD码经DE2板的硬件设置,实现译码和显示。

2.设计方案 2.1设计原理框图 图1设计原理图 2.2主要模块介绍 计数扫描:利用74161进行计数扫描,保证呼叫可以插入。 信号保持:利用74112来保存开关量,把各路输入的信号一直保存到下一个呼叫信号到来为止,而且可以随时插入不同优先级别的呼叫信号。 指示灯显示:当有多个呼叫同时发生时,用指示灯指明多个呼叫源在同时呼叫。利用简单的门电路完成此功能。 选通及优先编码:利用门电路对计数和输入信号进行选通,再通过74148对选通后的信号进行编码,完成按优先级顺序由数码管显示多个呼叫源号码的功能。 3.单元电路设计 3.1输入信号的处理 由于DE2实验板上的触发脉冲按键产生的触发信号只是一瞬间,而在优先级判别和多输入判别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调用源输入状态,所以需要一个具有锁存功能的的电路将输入信号保存起来。在设计初始,考虑使用SR 锁存器,但是考虑到改电路系统对输入信号要具有单独 选通 译码 计数扫描时钟脉冲信号保持 呼叫输入优先编码 指示灯显示多 个呼叫 译码显示呼叫号

水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学生姓名: 学 专 题 院: 业: 目:
学 号: 化工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职称: 职称: 职称: 职称: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 二 学期
学 专
院: 业:
化工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课程设计题目: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月
日~ 环境工程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5 月 10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第1页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污水 处理中常见构筑物的设计方法、 设计步骤。 学会用 CAD 软件绘制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图纸。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
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 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 最大设计流量:0.6m3/s; 最小设计流量:0.3m3/s; 日设计流量:30000m3/d; 其它参数查阅相关文献自定。 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和要求 ①计算平流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②平流沉砂池构筑物的图纸详细设计。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
(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2)说明书内容包括: ①平流沉砂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说明; ②根据给出参数对平流沉砂池各部分尺寸的详细计算过程; ③设计图纸(CAD 绘图)规范,图纸包括整体图和局部图的设计,计算尺寸要在图 中相应的位置标明; ④单位要正确,参考文献必须在说明书中相应的位置标注,语言流畅、规范。 (3)工作量:二周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4.主要参考文献:
第2页

最小生成树问题中北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资料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最小生成树问题 起迄日期: 2015年1月12日- 2015年1月29日指导教师:王秀娟 2015 年1月 29 日

1需求分析 1.1已知一个无向连通网表示n个城市以及城市间可能设置的通信网络线路,其中网的顶点表示城市,边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线路,赋于边上的权值表示相应的代价。对于n个点的连通网能建立许多不同的生成树,每一棵生成树都可以是一个通信网。我们要选择一棵生成树,使总的耗费最小。 1.2该无向连通图的建立需要使用两种存储结构,即邻接表和邻接矩阵。 1.3实现最小生成树需要使用两种算法。即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 1.4程序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选题要求 设计内容: 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存储结构采用(邻接表和邻接矩阵)两种,采用课本上的两种求解算法。 设计要求: (1) 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 (2) 要求界面友好美观,操作方便易行; (3) 注意程序的实用性、安全性。 3程序设计方法及主要函数介绍 ADT Graph{ 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成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 R = {VR} VR = {(v,w)|v,w为V集合中的元素,(v,w)表示v和w之间存在的路径} 基本操作P; CreateMGraph(MGraph *G) 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集,VR是图的边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定义构造图G,用邻接矩阵存储。 CreateALGraph(ALGraph *G)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2) 2.1系统扩展 (2) 2.1.1 8031芯片引脚 (3) 2.1.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6) 2.1.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 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及结构 (9) 3.1 监控程序 (10) 3.1.1 系统初始化 (10) 3.1.2 命令处理循环 (10) 3.1.3 零件加工程序(或作业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0) 3.1.4 指令分析执行 (10) 3.1.5 系统自检 (11) 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 (11) 3.2.1 子程序结构 (12) 3.2.2 主程序加中断程序结构 (12) 3.2.3 中断程序结构 (12) 4 、心会得体 (13) 5 、参考文献 (14)

1 、前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在使用中的控制对象各不相同,但其硬件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基本组成框图 在图1中,如果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回路,不带检测装置。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芯片单片机,经过扩展存储器、接口和面板操作开关等,组成功能较完善、抗干扰性能较强的控制系统。 2.1系统扩展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必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程序。同时,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还要扩展数据存储

中北大学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课程设计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15~17周,既定与17周周五全天验收,验收时请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验收安排会提前1~2天公示。 一、强调注意事项 1、必须按要求到指定机房上机、上机过程中不准许打游戏,打游戏者成绩直接在汇总成绩的基础上降两档。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考勤,缺勤三次者直接取消验收资格。如需请假,请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如上机时间与考试时间冲突,以考试为主,不需请假) 2、每人一题,必须自己独立完成布置题目的设计并完成相应的报告。 3、每天有对应老师值班,参加课程设计的老师有 责任教师所在办公室 洪军213 李玉蓉215 杨顺民213 薛海丽215 康珺215 李华玲215 何志英215 贾美丽215 尹四清212 4、替考者,双方成绩直接以0分记。 5、周1~周二,自己进行题目的需求分析,周二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子版自行到软件学院机房首页“洪军”文件夹下下载,(word文档。名称为“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周三开始安排上机。 6、登记班长或学委的联系方式,周一确认是否所有学生已经领取到题目,题目序号与班级学生序号或学号相对应。学号断续的,自动向上补齐。 7、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会严格要求。验收方式为上机答辩,准备好自己的证件、报告、源程序(上机提前调试好),老师与学生1对1进行验收。 8、学生课程设计是实践的重要环节,学生课程设计期间不准私自离开学校。 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1、上机检查应用程序 2、口头质疑 3、审查设计报告 成绩最终由平时考评+程序验收+报告内容三部分组成。 一、内容及安排

1、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 2、学生应根据指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用户调查,确定设计内容, 综合运用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设计; 3、系统设计原则及方案选定正确,软件模块结构及有关数据结构、数据库结构合理,设计过程及文档的编写遵循软件工程规范,体现数据库设计全过程; 4、软件运行正确,提交软件文档资料齐全,思路正确; 5、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设计题目 1、病历管理系统 2、药物管理系统 3、户口管理系统 4、教材管理系统 5、列车时刻查询系统 6、光碟管理系统 7、电脑配件库存管理系统 8、人事管理系统 9、工资管理系统 10、单位住房管理系统 11、成绩管理系统 12、学籍管理系统 13、财务管理系统 14、图书管理系统 15、宿舍管理系统 16、民航售票管理系统 17、合同管理系统 18、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19、水电管理系统 20、试题库管理系统 21、机房管理系统 22、学费管理系统 23、考点考务管理系统 24、排课系统 25、银行储蓄系统 26、设备管理系统 27、医院药品进销存系统 28、英语学习助手 29、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30、学院综合奖学金评定系统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孟建龙学号:12020145X16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工艺课程设计 ——后钢板弹簧吊耳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指导教师:赵丽琴职称:副教授 王彪职称:教授 2016年1月8日

中北大学 信息商务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所在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孟建龙学号:12020145X16课程设计题目:工艺课程设计 ——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起迄日期: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10日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指导教师:赵丽琴、王彪 系主任:暴建岗 下达任务书日期:2015年12月2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本次设计要求编制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不少于10道工序,见附图)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其中一道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相关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作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一般为中批或大批生产),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3)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某一代表工序的工时定额。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图1张。 (6)撰写设计说明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制定零件在中批生产条件下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画零件图,毛坯图,填写工艺过程卡、工序卡。 2.专用夹具设计。设计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zxl

: 中北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说明书 # 学生姓 名:张旭亮学号:02 学 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 软件工程 题 目:宿舍管理查询系统成绩 指导教师周海英靳雁霞

/ 2009 年 6 月 24 日 1.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掌握数据结构课程中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设计要求学会如何对实际问题定义相关数据结构,并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和算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 /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 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要求: 1)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意一种) 2)查询菜单(用二分法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 C.按房号查询 基本要求: 1)系统功能的完善; 2)代码中有必要的注释。、 …………………………

3.概要设计 , 1> 1)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node 主函数main() 2. 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3. 查询函数serch1() 4. 查询函数serch2() 5. 查询函数serch3() 6. 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 》 7. 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8.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9. 数据文件读取函数readfile () 10. 查询当前所有纪录冰按学号升序输出的函数output() <2>各函数间关系: 利用主函数调用其他的各个函数,新建数据文件函数create()是其它各个函数的基础,有了它其它函数才能够使用。查询函数insert1.2.3()添加数据纪录函数insert()删除数据纪录函数delete ()修改数据纪录函数updata ()这些函数都是在同一等级上的函数,是平行关系。查询当前所有纪录的函数output()以学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1()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2()以床号为关键字查询函数serch3()以宿舍号)这些函数都是查询函数中的子函数,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 4.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1. 主函数main() 通过swich分支构建图形用户界面一次调用其他模块完成总体功能; 2新建数据文件create() 为节点分配内存

中北大学早操签到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系统描述与仿真目的 (2) 第二章系统分析 (2) 第三章数据统计 (4) 第四章数据分析 (6) 第五章建模与仿真 (11) 第六章输出分析 (16) 第七章心得体会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8)

一、系统描述与仿真目的 1、系统描述 所选系统为大三学生早起签到系统,虽然早上签到对于大三学生是痛苦的噩梦,但是也提供了系统建模与仿真最普遍的课题。该处有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一名。学生到楼底下后,若签到处无人,则学生立刻开始签到,若签到处繁忙,则学生需排队等待签到,签完之后才能回宿舍。该系统为一单服务台服务系统,在系统中,学生的到达是随机的,每两个学生到达的时间间隔时间是不一样的,学生签到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由此组成的队列长度也是随机的。 该排队系统的基本结构是: 2、仿真目的 1)了解排队系统的设计; 2)通过仿真分析,掌握witness软件的操作; 3)通过仿真分析,研究签到处的排队系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了解建模与仿真在系统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系统分析 1、分析系统的实体、事件、状态、活动 (1)实体: 临时实体:学生 永久实体:签到志愿者 特殊实体:队列 (2)事件: 学生到达、学生结束排队、学生签到完毕回宿舍 (3)状态:

签到志愿者:忙、闲 学生: 等待签到、签到 队列: 队列长度 (4)活动: 排队、签到 (5)排队规则: 先到的先签到,后来的排在后面,依次签到。 2、以学生流动为主线,画出流程图

三、数据统计 通过对签到周三早上进行调查,得到一定时间段内的学生到达间隔时间和签到时间如下表: 表中时间单位均为秒(s) 学生数到达时间间隔签到 时间 到达时 刻 开始时 间 结束时 间 排队时 间 1 - 6 0 0 6 0 2 0 1 0 6 7 6 3 2 4 2 7 11 5 4 4 2 6 11 13 5 5 2 5 8 13 18 5 6 0 1 8 18 19 10 7 8 2 16 19 21 3 8 9 6 25 25 31 0 9 5 5 30 31 36 1 10 4 7 34 36 43 2 11 5 1 39 43 44 4 12 9 3 48 48 51 0 13 5 2 53 53 55 0 14 9 2 62 62 64 0 15 4 4 66 66 70 0 16 5 5 71 71 76 0 17 8 6 79 79 85 0 18 5 4 84 85 89 1 19 7 1 91 91 92 0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08/09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起迄日期: 1 月5 日~ 1 月11 日 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刘长明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09 年1月 4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通过熟练Multisim2001软件,EWB 仿真软件,根据所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设计一个以基础为主带有一定综合性的应用电路并进行仿真。 2.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实验内容: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画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图,输入交流电压110v ,通过仿真软件观测电阻负载时的α为30°,60°,90°时负载上的输出电压波形及晶闸管端电压的波形;分析其变化原因。 二、实验原理: (1)仿真电路图由三相电源、六个晶闸管及对应的触发信号源加上四通道示波器一个组成。 (2)对触发脉冲宽度及相位的要求时门极触发脉冲需要大于60的宽脉冲或间隔60的双窄脉冲。共阴极正组每只晶闸管门极脉冲相位差为120度。共阳极每只晶闸管的门极脉冲相位差为120。接在同一项上的晶闸管的门极脉冲的相位差为180度。接图的方法是保证晶闸管的触发顺序为1-2-3-4-5-6。 (3)在晶闸管需导通的区域仅用初始的一个窄脉冲去触发的方式称“单窄脉冲触发” ,每个元件除了在各自的换流点处有一个脉冲之外,还在60度电角度之后的下一个导通元件的导通时刻补了一个脉冲。所补的脉冲在电流连续的稳态工作时并不起任何作用,但它却是电路启动及在电流断续时使电路正常工作所不可缺少的,这种触发方式称之为“双窄脉冲触发”。 若把上面的双窄脉冲连成一个宽脉冲,电路当然也可正常工作,这种触发方式称之为“宽脉冲触发” 。由于共阴极的晶闸管是在正半周触发,共阳极组是在负半周触发,因此接在同一相的两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该相差180°。 (4)由于电流断续后,能够使晶闸管再次导通,必须对两组中应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有触发脉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使每个脉冲的宽度大于60(必须小于120°),一般取80°~100°,称为宽脉冲触发。另一种是在触发某一号晶闸管时,同时给前一号晶闸管补发一个脉冲,使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的两个应导通的晶闸管上都有触发脉冲,相当于两个窄脉冲等效地代替大于60°的宽脉冲。这种方法称双脉冲触发。整流输出的电压,也就是负载上的电压。整流输出的电压应该是两相电压相减后的波形,实际上都属于线电压,波头ab u 、ac u 、bc u 、ba u 、ca u 、cb u 均为线电压的一部分,是上述线电压的包络线。相电压的交点与线电压的交点在同一角度位置上,故线电压的交点同样是自然换相点,同时亦可看出,三相桥式全控的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六次,脉动频率为6 × 50=300赫,比三相半波时大一倍。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盘式制动器-课程设计

盘式制动器-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题目:夏利汽车盘式制动器方案设计 综合成绩: 职称: 年月日

目录 一、夏利汽车主要性能参数---------------------4 二、制动器的形式-----------------------------5 三、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7 四、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设计计算-------------9 五、盘式制动器制器的校核计算----------------10 1.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矩的校核计算 2.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计算 六、经过计算最终确定后轮制动器的参数--------13 七、设计小结--------------------------------13 八、设计参考资料----------------------------13

轿车前轮制动器设计说明书前言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本次课程设计根据任务要求只对夏利汽车盘式制动器方案设计。

一、汽车主要性能参数 主要尺寸和参数: (1)、轴距:L=2405mm (2)、总质量:M=900kg (3)、质心高度:0.65m (4)、车轮半径:165mm (5)、轮辋内径:120mm (6)、附着系数:0.8 (7)、制动力分配比:后制动力/总制动力=0.19 (8)、前轴负荷率:60%;即质心到前后轴距离分别为 (9)、轮胎参数:165/70R13; 轮胎有效半径为: 轮胎有效半径=轮辋半径+(名义断面宽度×高宽比) 所以轮胎有效半径 (10)、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时,制动距离为15m。则满足制动性能要求的制动减速度由:计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中北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生姓名:李明雨学号:1307044353 学生姓名:李秋月学号:1307044357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李晓秦鹏 2016年 1月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李明雨学号:1307044353 学生姓名:李秋月学号:1307044357 课程设计题目: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设计 起迄日期: 2015年12月27日~2016年1月8 日 课程设计地点:德怀楼八层虚拟仿真实验室 指导教师:李晓秦鹏 学科部副主任:刘天野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5 年 12月 26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1) 了解并掌握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 学习Visio 绘图软件和Matlab 仿真软件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1) 设计的电路为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负载为电阻负载。 2) 已知参数:直流负载电阻5L R =Ω,三相交流电压100cos100a U t π= (V), 2100cos(100)3b U t ππ=+ (V),2100cos(100)3 c U t ππ=- (V) 3) 绘制电路原理图。首先,分别分析并计算电阻两端平均电压82L U V =和72L U V =时,功率管相对应的触发角。其次,按照原理图,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验证计算结果,结果应包含电阻两端平均电压82L U V =和72L U V =时的电路工作的波形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必要的文字分析。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1)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确定器件类型,可供选择的变流器件为晶闸管、Mosfet 和IGBT ,设计电路原理图; 2) 画出电路方框图,完成电路各部分的指标分配,计算各单元电路的参数和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值,叙述主要元器件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 3) 用Visio 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 利用Matlab 仿真软件对电路图进行仿真分析。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第 1 页 目录 1.沉淀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2) 2.竖流式 (2) 2.1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2) 2.2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2) 2.3竖流式沉淀池的特点 (3) 3. 设计参数 (3) 4.设计计算 (3) 4.1 中心管计算 (3) 4.2 沉淀池有效断面积 (4) 4.3沉淀池直径 (4) 4.4沉淀池有效水深2h (4) 4.5 校核池径水深比 (4) 4.6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 q (4) 4.7污泥体积V (4) 4.8每池污泥体积 (4) 4.9泥斗计算 (4) 4.10沉淀池总高度H (5) 参考文献 (6) 结束语 (7) 附图 (8)

竖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第 2 页 1.沉淀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沉淀法可以去除水中的砂粒、化学沉淀物。混凝处理所形成的絮体和生物 处理后的污泥,也可以用于沉淀污泥的浓缩。 沉淀过程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又比较好,是水处理的重要过程,应用非常 广泛,几乎是水处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单元过程。 沉淀池按工艺布置的不同,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沉池的作 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BOD 5,以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 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 负荷。二沉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用于沉淀去 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主成部分。 2.竖流式 2.1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竖流式沉淀池多用于小流量废水中絮凝性悬浮固体的分离,池面多呈圆形 或正多边形,为了池内水流分布均匀,池径不宜太大,一般采用4~7m 、不大于 10m ,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不大于3。 图1-1为竖流式沉淀池,图中1为进水管,污水从中心管2自上而下,经 反射板3折向上流,泥水分离后的出水通过池四周的锯齿溢流堰溢入流出槽6,7 为出水管。如果池径大于7m ,为了使池内水分布均匀,可增设辐射方向的流出 槽。流出槽前设有挡板5,隔除浮渣。污泥斗得倾角用55。~60。。污泥依靠净水 压力h 将污泥从排泥管4排出,排泥管径不小于200mm 。作为初沉池用时h 不 应小于1.5m ;作为二沉池用时,生物滤池后不应小于1.2m ,曝气池后不应小于 0.9m 。 图1-2是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1,喇叭口2及反射板3的尺寸关系图。中 心管内的流速v 。不宜大于30.0mm ∕s ,喇叭口及反射板起消能和使水流方向折 向上流的作用。污水从喇叭口与反射板间的间隙流出的流速v 1不应大于40mm ∕ s 。① 2.2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竖流式沉淀池内,水流水平分速度为0,在静水中沉速为u s 与水上升流速 v 的矢量和(u s -v ),颗粒被分离的条件为u s 〉v ,而u s 《v 的颗粒始终不能沉底,

中北大学操作系统课设说明书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计算机,熟悉计算机,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用户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么选用怎样的进程调度方式才能使计算机更快更优的为我们服务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的算法及其相关原理。首先硬件机制上如何保证操作系统的内核调度进程可以在一定的时机获得CPU来进行进程调度? 通常我们会在软件层次上找答案,其实,它是通过在CPU的硬件处理机制上实现的。CPU在执行完每个指令的周期后会扫描CPU的内部的一个中断寄存器,查询是否存在中断发生,若没有,则继续执行指令;若有,则保存当前的CPU工作环境,跳转到中断服务列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在退出中断后,跳转到内核调度程序(这是个内核程序,但是是对所有的进程共享的,包括用户进程),此时,内核调度程序占据CPU,进行进程的调度,以决定下个将占用CPU 的进程。 其次了解三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1.2设计目的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学习现代操作系统的关键。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理解进程的实质和进程管理的机制。掌握进程调度的工作流程以及进程调度的算法。 1.3设计内容 1.创建进程:手动创建几个进程,或者随即创建几个进程,都在界面上完成;要求包括进程的名称(不能重复)、创建时间、执行时间等。在此因为某时刻仅一个进程在运行,需要申请的资源都能申请到。 2.完成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以及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1.4设计要求

换挡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 1.1换挡叉的概述 (1) 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1) 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2) 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3) 2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2.1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 (3)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4制订工艺路线 (5)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3 铣槽14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2) 3.1设计主旨 (12) 3.2夹具设计 (12) 4课程设计总结 (13) 6参考文献 (12)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1换挡叉的概述 1.1.1换挡叉的功用 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换挡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换挡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从而改变机器的运转速度。 1.1.2换挡叉的结构特点 换挡叉在改变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换挡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换挡叉脚两端面、叉轴孔和锁销孔,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换挡叉零件技术要求如下表

该换挡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差脚两端面以及换挡叉头部方槽两侧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55-63HRC ; 为保证换挡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7.0016+φmm 垂直度为0.1。为 保证换挡叉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该换档位准确,换挡叉采用螺栓螺纹连接定位。为保证整个零件的硬度和加工性能,要求对整个零件进行热处理、调质,硬度为18-25HRC 。 综上所述,该换挡叉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较为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 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拨插头两端面和差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且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里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挡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16φmm 孔的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 面(换挡叉脚两端面、内表面07.0043+R mm 和差轴孔027.0016+φmm )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 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设计要求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1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 由于该换挡叉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换挡叉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换挡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于中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以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制造毛坯。毛坯的拔模斜度为5°。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2.2.1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查表2-5[1]得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H ,取G 级。

中北大学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四边形面积》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1221011319 设计题目:四边形计算 起迄日期: 2013年10月11日~2013年11月16日指导教师:李华玲 日期: 2013年11月16日

............... 2 任务概述 ................ 3 模块划分 ............... 4 主要函数说明及其N-S图 ............... 5 程序运行数据及其结果 .............. 6 程序设计心得 ........ 7 附录(代码) .......

(1)进一步巩固和复习C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3)了解软件的编制过程及各环节的具体内容; (4)提高程序调试技巧、软件设计能力和代码规范化等素质;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2 任务概述 用C程序语言编写源程序来验证计算四边形,要求: 1)在屏幕上能够手动输入待计算的四边形各边边长,顶点、对角线上各点及延长线的交点的名称; 2)输入完成后通过选择后,可以通过编写的程序验证三角形RMN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面积的四分之一; 3)将验证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4)验收时程序能够演示,自己单独做。 3 模块划分 4 主要函数说明及其N-S图 (1)首先根据提示从键盘手动输入四个定点的坐标,调用“初步检测四边形函数”检查输入的点是否可用,如果有重合在一起的点或AB与CD近乎平行,则异常结束。 (2)其次,推算M、N两个“中点”的坐标,并且调用求交点函数计算BA与CD延长后的交

中北大学自动控制课程设计

中北大学 综合实验说明书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X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题目: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设计 指导教师:林都职称: 教授 2009年 2 月 25 日

自动控制原理综合实验题目 六:一个大功率随动系统如图所示 其中,自整角机、相敏放大1 007.05 25.1)(1+?= s s G ,可控硅功率放大 100167.040)(2+= s s G ,执行电机19.00063.098 .23)(23++=s s s G ,拖动系统19.01)(4+= s s G ,减速器s s G 1 .0)(5=。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超前-滞后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v =600s -1 (2)相角稳定裕度P M >40o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 <36% (4)系统的剪切频率ωc>50s -1。 3、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ωcp 和-π穿频率ωcs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和相应的校正网络的电路图及参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的根轨迹图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MATLAB 软件进行设计,通过对程序的调试与计算设计出理想的控制系统。 具体设计如下: 一、 系统未校正系统的伯得图 大功率随动系

分析,相角稳定裕度为pm=-84;wc=9.01rad/s;系统不稳定系统未校正的奈奎斯特图

算法课程设计说明书

算法实验周 文档编号:NUC-2013-C02-01 版 本:1.0 作 者:杨晓晨 打印日期:2013.12.26 拷贝份数:1 ******************************** 利用分治法求解空中飞行管理问题 — 所做任务说明及题目相关知识说明 ?2013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1.1 飞机管理任务说明 随着空中各种飞机数量的增加,飞行安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要想提高空中飞行的安全系数,其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预先知道空中哪两架飞机之间具有最大碰撞危险。如果知道了这两架具有最大碰撞危险的飞机,我们就预先通知飞行员进行相应的安全飞行,以避免碰撞。从穷举法的角度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率太低,时间复杂度是O(n2),不符合实际需要,利用分治法分而制之的思想,降低问题复杂度,通过建模求解,把时间复杂度降到O(nlogn),可以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1分治法分治法基本思想:任何一个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时间复杂度都与其规模N有关。 求解该问题,至少使用蛮力法和分治法求解,并比较时间复杂性。 1.2 相关知识说明 1.2.1蛮力法 蛮力法基本思想为计算所有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所有点的距离之后, 进行比较,得出距离最近的两点。同时为了少进行重复操作,以y轴为标准, 只计算Yi小于Yj的点。 1.2.2分治法 所谓分治法就是把问题划分成多个子问题来进行处理。这些子问题,在结构上与原来的问题一样,但在规模上比原来的小。如果得到的子问题相对来说还大,可以反复地使用分治策略,把这些子问题再划分成更小的、结构相同的子问题。这样就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分别求解这些子问题,把这些子问题的解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原来问题的解。 基本的思想为找一条中垂线m(坐位S集合x坐标的中位数)把n个元素分成左右两部分元素,然后分别求得两边的最短距离的d1,d2,然后取两者中的最小者记为d,在中线两边分别取d的距离,记录该距离范围内点的个数,中线左边有L个元素,右边有R个元素,分别将两边的点按y坐标升序排列m=,在左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1.袋式除尘器 1.1袋式除尘器的简介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1.2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和反吸风清灰。 (2 )机械振打清灰:分顶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对滤袋而言),是借助于机械振打装置周期性的轮流振打各排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3 )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个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1.3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 )按滤袋的形状分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圆形袋(圆筒形)。 (2 )按进出风方式分为:下进风上出风及上进风下出风和直流式(只限于板状扁袋)。 (3 )按袋的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 滤料用纤维,有棉纤维、毛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不同纤维织成的滤料具有不同性能。常用的滤料有208或901涤轮绒布,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经过硅硐树脂处理的玻璃纤维滤袋,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棉毛织物一般适用于没有腐蚀性;温度在80-90℃以下含尘气体。 1.4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1 )除尘效率高,可捕集粒径大于0.3微米的细小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2 )使用灵活,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数百立方米到每小时数十万立方米,可以作为直接设于室内,机床附近的小型机组,也可作成大型的除尘室,即“袋房”。 (3 )结构比较简单,运行比较稳定,初投资较少(与电除尘器比较而言),维护方便。 所以,袋式除尘器广泛应用于消除粉尘污染,改善环境,回收物料等。2.湿式石灰脱硫 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石灰石——石膏法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