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技术)

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技术)
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技术)

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任何一台自动化设备都是由执行元件,传感器、控制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当自动化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或者工作的顺序失常时,我们必须进行故障诊断。

下面胡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将给您解答一下如何诊断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方法:

1、检查自动化设备的所有电源,起源,液压源

电源,起源和液压源的问题会经常导致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

例如:供电出现问题,包括整个车间供电的故障。又或者是电源功率低,保险烧毁,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等。检测自动化设备时应包括每台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车间的动力电。气源,包括气动装置所需要的气压源。液压源,包括自动化设备液压装置需要的液压泵的工作情况。

2、检查自动化设备的传感器位置是否出现偏移。

由于设备维护人员的维护人员的疏忽,可能某些传感器的位置出现差错。比如没有到位,传感器故障等。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传感位置和灵敏度,如果检查出是传感器坏掉了要及时更换。

有的时候,由于自动化设备的震动关系,大部分的传感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出现位置松动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的维护时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固定、牢固。

3、检查自动化设备的续电器、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

继电器和磁感应式的传感器一样,长期使用也会出现打铁粘连的状况,从而无法保证电器回路的正常,需要更换。在气动或液压系统

中,节流阀开口度和压力阀的压力调节弹簧,也会随着设备的震动而出现松动和滑动的情况。其实这些装备和传感器是一样的,在自动化设备中都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部件。

4、检查电气,气动和液压回路的连接

如果以上三步都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那么就要检查所有的回路。查看是否在电路导线出现短路的情况,检查线槽内的导线是否由于拉扯被线槽割断。检查气管内是否有损坏性的折痕。检查液压油管内是否有堵塞。如果气管内出现严重的折痕,技术人员需立刻更换。液压油管一样要一并更换。

5、如果保证以上的步骤没有问题后,故障才有可能出现在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器中,但永远不可能是程序的问题。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不要马上肯定是控制器毁坏,是要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短路,控制器内部都具有短路的保护,一般性的短路时不会烧毁控制器的。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目录 1.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对策 2.减速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带式压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空压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立式排污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6.潜水排污泵的运行故障及排除方法 7.微孔曝气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电动蝶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闸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0.电动葫芦常见故障及调整 11.加氯间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2.固液分离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对策

2.减速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带式压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滤带纠偏频繁 a)滤带张紧力:如果张紧力不够,可调节张紧压力张紧滤带。 b) 接近开关:若感应位置不对,调整感应位置。 c)布料:如果重力脱水区布料不均匀,会使滤带两边受力不均匀,频繁向一边跑偏,应将进料处的理料板高度降低,使物料均匀分布在滤带上。 d)滤带变形程度:如果变形严重,滤带两边松紧程度不同,只能更换滤带。 2.滤带超偏报警 a)总气源压力:检查总气压力表,压力值应不小于0.35Mpa。 b)纠偏压力:若纠偏压力过小,可适当增大气压。 c)气路密闭性:检查气路各处有无漏气现象,如有漏气元件则更换相应的元件。 d)控制元件:检查接近开关、感应杆位置、气动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 e)滤带张紧程度:如果如果滤带张紧力不够,则提高张紧压力。 f)絮凝:如果污泥絮凝不好,就会使泥粘在浓缩段虑带上,滤带就会变重下垂,跑偏极限感应杆脱离滤带,电控柜报警并停机。 g)滤带变形程度:如果变形严重,滤带两边松紧程度不同,只能更换滤带。 3.滤带冲洗不干净 a)冲洗压力:检查冲洗管路是否堵塞,水泵工作是否正常。 b)喷嘴:按第七节第五条的方法清洗冲洗管或更换喷嘴。 c)刮板:如果泥饼卸料不彻底,应调整刮板与滤带间的间隙和弹簧的拉紧程度;若刮板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新刮板。 d)药剂:药液过浓,多余的药液会粘附在滤带上,使滤带不易冲洗干净。可将滤带用毛刷刷干净,并降低药液浓度。 4.物料从重力脱水区或预压脱水区跑料 a)流量:进料流量太大与带速不匹配,应减少进料流量或提高带速。 b)絮凝: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c)密封:重力脱水区密封橡胶磨损,应更换密封橡胶板。 5.重力脱水效果差 a)冲洗:如果滤带冲洗不干净,按本节第三条检查并调整。 b)絮凝:如果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6.滤液含固率高 a)絮凝: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b)滤带:滤带型号选择不当,通过试验确定滤带型号。 c)张紧程度:如果如果滤带张紧力过大,可适当减小张紧压力。

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 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目录 1.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对策 2.减速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带式压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空压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立式排污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6.潜水排污泵的运行故障及排除方法 7.微孔曝气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电动蝶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闸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0.电动葫芦常见故障及调整 11.加氯间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2.固液分离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减速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带式压滤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滤带纠偏频繁 a)滤带张紧力:如果张紧力不够,可调节张紧压力张紧滤带。 b) 接近开关:若感应位置不对,调整感应位置。 c)布料:如果重力脱水区布料不均匀,会使滤带两边受力不均匀,频繁向一边跑偏, 应将进料处的理料板高度降低,使物料均匀分布在滤带上。 d)滤带变形程度:如果变形严重,滤带两边松紧程度不同,只能更换滤带。 2.滤带超偏报警 a)总气源压力:检查总气压力表,压力值应不小于。 b)纠偏压力:若纠偏压力过小,可适当增大气压。 c)气路密闭性:检查气路各处有无漏气现象,如有漏气元件则更换相应的元件。 d)控制元件:检查接近开关、感应杆位置、气动电磁阀工作是否正常。 e)滤带张紧程度:如果如果滤带张紧力不够,则提高张紧压力。 f)絮凝:如果污泥絮凝不好,就会使泥粘在浓缩段虑带上,滤带就会变重下垂,跑偏极限感应杆脱离滤带,电控柜报警并停机。 g)滤带变形程度:如果变形严重,滤带两边松紧程度不同,只能更换滤带。 3.滤带冲洗不干净 a)冲洗压力:检查冲洗管路是否堵塞,水泵工作是否正常。 b)喷嘴:按第七节第五条的方法清洗冲洗管或更换喷嘴。 c)刮板:如果泥饼卸料不彻底,应调整刮板与滤带间的间隙和弹簧的拉紧程度;若刮板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新刮板。 d)药剂:药液过浓,多余的药液会粘附在滤带上,使滤带不易冲洗干净。可将滤带用毛刷刷干净,并降低药液浓度。 4.物料从重力脱水区或预压脱水区跑料 a)流量:进料流量太大与带速不匹配,应减少进料流量或提高带速。 b)絮凝: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c)密封:重力脱水区密封橡胶磨损,应更换密封橡胶板。 5.重力脱水效果差 a)冲洗:如果滤带冲洗不干净,按本节第三条检查并调整。 b)絮凝:如果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6.滤液含固率高 a)絮凝:物料絮凝效果不好,应调整加药量或做絮凝试验。 b)滤带:滤带型号选择不当,通过试验确定滤带型号。 c)张紧程度:如果如果滤带张紧力过大,可适当减小张紧压力。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复习提纲(附答案)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复习提纲 1 预防性试验的不足之处(P4) 答: 1、需停电进行试验,而不少重要电力设备,轻易不能停止运行。 2、停电后设备状态(如作用电压、温度等)与运行中不符,影响判断准确度。 3、由于是周期性定期检查,而不是连续的随时监测,绝缘仍可能在试验间隔期发生故障。 4、由于是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状态即使良好时,按计划也需进行试验和维修,造成人力 物力浪费,甚至可能因拆卸组装过多而造成损坏,即造成所谓过度维修。 2 状态维修的原理(P4) 答:绝缘的劣化、缺陷的发展虽然具有统计性,发展的速度也有快慢,但大多具有一定的发展期。在这期间,会有各种前期征兆,表现为其电气、物理、化学等特性有少量渐进的变化。随着电子、计算机、光电、信号处理和各种传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在线状态监测,及时取得各种即使是很微弱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根据其数值的大小及变化趋势,可对绝缘的可靠性随似乎做出判断并对绝缘的剩余寿命做出预测,从而能早期发现潜伏的故障,必要时可提供预警或规定的操作。 3 老化的定义(P12) 答: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如电场、热、机械应力、环境因素等)的作用,部将发生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会导致性能逐渐劣化,这种现象称为老化。 4 电气设备的绝缘在运行常会受到哪些类型的老化作用?(P12) 答:有热老化、电老化、机械老化、环境老化、多应力老化等。 5 热老化的定义(P12) 答:由于在热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老化称为热老化。 6 什么是8℃规则?(P13) 答:根据V.M.Montsinger提出的绝缘寿命与温度间的经验关系式可知,lnL和t呈线性关系,并且温度每升高8℃,绝缘寿命大约减少一半,此即所谓8℃规则。 7 可靠性、失效与故障的定义(P21) 答: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失效: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样的事件。 故障: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 8 典型的不可修复元件,其失效率曲线呈什么形状?有哪些组成部分?(P22) 答:典型的不可修复元件,一般为电子器件,其失效率曲线呈浴盆状,可分为三个部分:早期失效期、恒定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 9 寿命试验的目的和方式(26)

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技术)

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任何一台自动化设备都是由执行元件,传感器、控制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当自动化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或者工作的顺序失常时,我们必须进行故障诊断。 下面胡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将给您解答一下如何诊断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方法: 1、检查自动化设备的所有电源,起源,液压源 电源,起源和液压源的问题会经常导致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 例如:供电出现问题,包括整个车间供电的故障。又或者是电源功率低,保险烧毁,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等。检测自动化设备时应包括每台设备的供电电源和车间的动力电。气源,包括气动装置所需要的气压源。液压源,包括自动化设备液压装置需要的液压泵的工作情况。 2、检查自动化设备的传感器位置是否出现偏移。 由于设备维护人员的维护人员的疏忽,可能某些传感器的位置出现差错。比如没有到位,传感器故障等。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传感位置和灵敏度,如果检查出是传感器坏掉了要及时更换。 有的时候,由于自动化设备的震动关系,大部分的传感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出现位置松动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的维护时要经常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固定、牢固。 3、检查自动化设备的续电器、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 继电器和磁感应式的传感器一样,长期使用也会出现打铁粘连的状况,从而无法保证电器回路的正常,需要更换。在气动或液压系统

中,节流阀开口度和压力阀的压力调节弹簧,也会随着设备的震动而出现松动和滑动的情况。其实这些装备和传感器是一样的,在自动化设备中都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部件。 4、检查电气,气动和液压回路的连接 如果以上三步都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那么就要检查所有的回路。查看是否在电路导线出现短路的情况,检查线槽内的导线是否由于拉扯被线槽割断。检查气管内是否有损坏性的折痕。检查液压油管内是否有堵塞。如果气管内出现严重的折痕,技术人员需立刻更换。液压油管一样要一并更换。

故障检测的各个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3 诊断参数 3.1 诊断参数选择 在故障检测当中,我们通常需要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之上加上定量判断的标准,从而更为直观准确地对工作单元进行故障诊断,因此,诊断参数的选择是故障检测预设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面对复杂多样的诊断对象,我们用几个较为通用的原则来选择诊断参数:(1)诊断参数的多能性 (2)诊断参数的灵敏性 (3)诊断参数应呈单值性 (4)诊断参数的稳定性 (5)诊断参数应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应能量化,即可以用数字表示。 例如,在旋转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常用的诊断参数有:功率、噪音、振动频率及相位、温度以及被切削零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 3.2 诊断参数获得 当诊断参数参数选择之后,由于从实际问题转化到参数变量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不便,有的参数甚至只是存在于理想情况下,无法获得,从而也就无法进行诊断,因此我们要对上个过程选择的参数进行进一步筛选,使其适用于诊断对象,我们列出以下四个原则来选出适用于现实情况中的诊断参数: (1)测试仪器要安装方便,测试手段简单可靠。 (2)测量方法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3)测量方法应尽量采用直接测量。 (4)保证适宜的测量误差值。 3.3 诊断周期选择 诊断周期的确定与设备的劣化速度有关。测量周期一般根据机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间确定。诊断周期的选择可分为两种选择方式: 一是根据机器本身情况对诊断周期进行选择,如高速旋转体,其出现故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尽可能缩短其的诊断周期,或者进行实时监测,但是有些低速低载的齿轮,在其出现故障后可能无法立马对整个工作系统产生影响,我们在考虑成本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加长其诊断周期。 如在对采煤机进行检测时,主要是检测采煤机周边、控制箱、摇臂和变频器[1]。采煤机的周边、控制箱、摇臂和变频器各有其检测的周期,其中控制箱、摇臂和变频器的优先级较高,因为其出现故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整个工作系统的瘫痪,因此其诊断周期短,需要对其进行多次的检测,防止其出现故障。 二是在一次诊断周期内发现了异常,因此在下一个诊断时刻,可以适当缩短诊断周期,进行更为频繁地检测,从而确定诊断对象是否出现或者可能出现故障。 3.4 诊断标准确定 诊断标准可分为以下三类: (1)绝对判断标准 绝对判断标准是根据对某类机器长期使用、观察、维修与测试后的经验总结,并由企业、行业协会或国家归纳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作为一种标准供工程界应用。该标准是在确定了正确的诊断方法后才可制定的标准。使用时必须注意判断标准的制定及适用的范围等,才能选用。

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设备维护、维保、常见故障及注意事项 一:颗粒Ⅱ车间 (一)进口包装线 1:大部分故障机器会报警和操作屏提示故障代码,要参见“小袋包装机LA500故障表”“P700装盒故障表”依次检查。故障分为“机器内部故障”“操作原因故障”“包材及产品原因故障”,排除故障在排除原因和产品包材原因后再确定机器故障。 2:常见故障: (1)切刀错位,要检查横切刀并调整。 (2)转移部分的真空吸嘴吸不住小袋,要检查真空吸嘴,损坏的要更换;真空吸嘴好的检查真空度 (3)设备有异声或振动很大,要检查传动部件确定故障点,是紧固螺栓松脱还是皮带跑偏,摆杆松脱或错位等。 (4)LA500小袋机的密封站后端的液压站系统曾经出现过故障,以后操作及维修人员平时多观察油缸液位的变化,压力表气压的变化,一般在5~6bar,以避免因液压站故障造成密封站系统的工作异常。 (5)电气系统故障: (1).常见的基本是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异常,一般调整即可,传感器坏就得更换。 (2)电气其他故障基本没有出现,以后肯能出现的会是加热系统的加热片,传感器,气动部件的电磁阀,控制部分的接触器,继电器。涉及PLC及伺服控制系统本身的要咨询厂家后再处理。 (3)维修部分,平时多注意传动系统中紧固螺栓的松脱以及皮带,传动链,齿轮等个部分的检查,避免因上述故障造成机器整体错位,调整比较麻烦。 (4)维修完成要先“点动”观察故障是否排除,不要“启动”运行,防止故障排除不彻底又造成新的故障。 操作屏常用菜单(翻译) (1)LA500小袋包装机 主菜单: F1 Function “功能”F2 over view “监控”F3 Disturbance“故障报警” F4 Recipes “更换模具”F5 Data aquisit “生产数据” F6 Service “服务指南” Function 二级菜单1: F1 Dosage “下药”F3 Vacaum transfer “真空转移” F4 Cutting device“切刀装置”F5 Sealing station“密封站” F6 Converyor belt“传送带” 二级菜单2: F1 Main motor “主电机”F2 Draw off“拉锟”F3 Heating “加热” F4 Foil contro“膜偏移控制”l F5 Splice detection“拼接检测”

自动化设备中气动元件常见故障

自动化设备中气动元件常见故障 气动技术一这个被誉为工业自动化之“肌肉”的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加工制造业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日前,伴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气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以工程实际应用为目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气动元件常见故障有哪些? 1.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故障 由于气缸装配不当和长期使用,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易发生内、外泄漏,输出力不足和动作不平稳,缓冲效果不良,活塞杆和缸盖损坏等故障现象。 (1)气缸出现内、外泄漏,一般是因活塞杆安装偏心,润滑油供应不足,密封圈和密封环磨损或损坏,气缸内有杂质及活塞杆有伤痕等造成的。所以,当气缸出现内、外泄漏时,应重新调整活塞杆的中心,以保证活塞杆与缸筒的同轴度;须经常检查油雾器工作是否可靠,以保证执行元件润滑良好;当密封圈和密封环出现磨损或损环时,须及时更换;若气缸内存在杂质,应及时清除;活塞杆上有伤痕时,应换新。 (2)气缸的输出力不足和动作不平稳,一般是因活塞或活塞杆被卡住、润滑不良、供气量不足,或缸内有冷凝

水和杂质等原因造成的。对此,应调整活塞杆的中心;检查油雾器的工作是否可靠;供气管路是否被堵塞。当气缸内存有冷凝水和杂质时,应及时清除。 (3)气缸的缓冲效果不良,一般是因缓冲密封圈磨损或调节螺钉损坏所致。此时,应更换密封圈和调节螺钉。 (4)气缸的活塞杆和缸盖损坏,一般是因活塞杆安装偏心或缓冲机构不起作用而造成的。对此,应调整活塞杆的中心位置;更换缓冲密封圈或调节螺钉。 2.换向阀故障 换向阀的故障有:阀不能换向或换向动作缓慢,气体泄漏,电磁先导阀有故障等。 (1)换向阀不能换向或换向动作缓慢,一般是因润滑不良、弹簧被卡住或损坏、油污或杂质卡住滑动部分等原因引起的。对此,应先检查油雾器的工作是否正常;润滑油的粘度是否合适。必要时,应更换润滑油,清洗换向阀的滑动部分,或更换弹簧和换向阀。

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发布时间:2012-12-20 【字体大中小】【关闭】 以下为三星公司为大家整理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线咨询我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技术专家,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问:为什么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系统压力不稳容易振荡? 答:系统压力不稳,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压力传感器采集系统压力的位置不合理,压力采集点选取的离水泵出水口太近,管路压力受出水的流速影响太大。从而反馈给控制器的压力值忽高忽低,造成系统的振荡。 2、如果系统采用了气压罐的方式,而压力采集点选取在气压罐上,也可能造成系统的振荡。空气本身有一定的伸缩性,而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水泵直接出水的反馈压力和通过气体的反馈压力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从而造成系统振荡。 3、控制器的加减速时间与水泵电机功率不相符。一般情况下,功率越大,其加减速时间也就越长。此项参数用户可多选几个数据进行调试。比如,15KW一般为10至20秒之间。 4、控制器和变频器的加减速时间不一致,控制器的加减速时间设定应大于或等于变频器加减速时间。 问:为什么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小泵频繁起停? 答:此种情况是针对工频工作的小泵而言的。在系统之中,控制器的参数中第23、24项参数“小泵压力正、负误差”设定过小。在所有主泵都关闭以后,当系统的实际压力低于设定压力与小泵压力负误差之和时,小泵则起动。随着系统压力的上升,使得系统的实际压力高于设定压力与小泵压力正误差这两者之和时,小泵则被系统关闭。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此项参数调高一定值即可。 问:为什么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水泵切换时,变频器输出不为零? 答:用户首先确定控制器给变频器的控制线是否全部接好。如果变频器没有滑行停车输入信号,则必须将变频器设定为自由滑行停车的工作模式。如果变频器有此信号输入则确保和控制器接好。然后,在水泵进行切换动作时,控制器会给变频器一个滑行停车信号,即EMG信号。如果EMG信号线没有接通,会直接导致变频器过载,此类现象要绝对禁止,否则,容易损坏变频器。如果接有EMG信号线,请仔细检查线是否接实。确定接实,没有线路故障后,再用万用表检查控制器的EMG是否有输出。如果当控制器处于切换时,EMG信号没有输出,则说明是控制器有故障.另外,不论控制器的变频器控制方式是何种类型,切换时均为滑行停止模式。 问: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模拟输出不正常,变频器运行频率与控制器输出不符,为什么? 答:首先,应确定是什么硬件出了问题。使控制器进入手动调试状态,分别用万用表量出控制器输出0Hz 及50Hz时所对应的模拟量输出值。如果控制器的模拟输出值在0Hz时大于30mV,或在50Hz时小于控制器第10项参数定标的电压值(请确定模拟输出增益为100%),则说明控制器输出存在问题。如果随着控制器的频率变化,输出一直保持不变,说明控制器的模拟输出电路损坏;如果模拟输出值也是变化的,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能是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了复杂性。但是,故障现象是查找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查找电气故障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仔观察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1.直接感知有些电气故障可以通过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采用摸、看、闻、听等段,直接感知故障设备异常的温升、振动、气味、响声、色变等,确定设备的故障部位。 2.仪器检测许多电气故障靠人的直接感知是无法确定部位的,而要借助各种仪器、仪表,对故障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阻抗、绝缘值、温度、振幅、转速等等进行量,以确定故障部位。例如,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价质损耗,判定设备绝缘是否受潮;通过直流电阻的测量,确定长距离线路的短路点、接地点等。 利用眼睛、鼻子、耳朵、手等感觉器官,来进行直接观察,观察温度、声音、颜色、气味有否异常,以判断电源装置的运行情况。通过这种直观,将一些明显的故障能立即诊断出来,或者能帮助我们分析和掌握故障发生的部位、危及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元器件损坏情况。就是对那些隐蔽而复杂的故障,通过我们所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也能为进行诊断和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直观是诊断故障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1.听一听有没有异常的声音。 2.嗅一嗅有没有异常气味,特别是有没有出现绝缘材料烧焦的气味。一般电气部件都由绝缘材料组成,当绝缘材料被通过的大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数倍)烧伤或烧焦后,会发出一种刺鼻的臭味,追踪气味的发生处,能帮助我们查找故障源。 3.查一查是否出出异常的温度。各种电源设各,不管是静止型还是旋转型,只要流过电流,就会产生热量,这种热量,使温度上升,但只要不超过额定温升是允许的。电源装置能持续正常的运行,这种温度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变化不会很大。如果发现某元器件或某部位的温度突然升高,发热发烫,出现反常情况,表明可能出现故障或者有故障隐患存在,此时可根据热源去寻找故障点。检测电源装置的温度,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用手去摸一摸,赁感觉和经给来判断温度是否发生了异常。平时,要有意识地经常去体验设备的温度,掌握装置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温度,因此,只要用手去摸一摸(但必须注意安全),就能知道温度是否超出了允许的最高温度。根据经验,在通常情况下,能够用手摸设备耐受10s左右的温度约为60度。 (2)对一些十分重要的部件或者特别需要监视的部位,可以安放温度计,用温度计来检测和监视它们的温度。 (3)对另外一些需要监视温度的部件或部位,但不便安放温度计,也不能用手摸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贴上示温片或涂上示温涂料,根据它们的颜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性能,就可以知道温度是否出现了异常。 4.看一看有没有出现冒烟的情况,是否有被烧焦、烧黄或被烧得发黑的元器件。当过载和短路引起的大电流通过元器件(或零部件)时,轻者将远件烧得发烫,烤得变黄。重者将元器件(或零部件)烧得冒烟、发焦、发黑。对这种情况,可根据损坏的元器件,找出故障点,分析出故障原因。 5.看一看熔断器是否熔断。如果发现熔断器熔断,则应检查一下是哪一相的被熔断。再细细地看一下熔芯被烧断的情况和被熔断的程度。便如,对那些玻璃管熔断器,有的熔芯看上去是被慢慢地熔断的,在被熔断分开的两个断点处显得比较粗壮,头上呈现椭圆形,玻璃管仍然很透明,并且没有任何被损坏的痕迹,也没有任何发黑发黄的现象。这些多数是由于过负

常用简易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常用简易的设备故障诊 断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常用简易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常用的简易状态监测方法主要有听诊法、触测法和观察法等。 1、听诊法 设备正常运转时,伴随发生的声响总是具有一定的音律和节奏。只要熟悉和掌握这些正常的音律和节奏,通过人的听觉功能就能对比出设备是否出现了重、杂、怪、乱的异常噪声,判断设备内部出现的松动、撞击、不平衡等隐患。用手锤敲打零件,听其是否发生破裂杂声,可判断有无裂纹产生,用听诊法对滚动轴承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的常用工具是木柄螺丝刀,也可以使用外径为φ20mm左右的硬塑料管。 (1)滚动轴承正常工作状态的声响特点 滚动轴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运转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发出的声响和谐而无杂音,可听到均匀而连续的“哗哗”声,或者较低的“轰轰”声。噪声的强度不大。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锥入度大一点的新润滑脂。 (2)轴承在连续的“哗哗”声中发出均匀的周期性的“嗬罗”声。这种声音是由于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出现伤痕、沟槽、锈蚀斑而引起的。声响的周期与轴承的转速成正比。应对轴承进行更换。 (3)轴承发出不连续的“梗梗”声。这种声音是由于保持架或者内外圈破裂而引起的。必须立即停机更换轴承。 (4)轴承发出不规律、不均匀“嚓嚓”声。这种声音是由于轴承内落入铁屑、砂粒等杂质而引起的。声响强度较小,与转速没有联系。应对轴承进行清洗,重新加脂或换油。

(5)轴承发出连续而不规则的“沙沙”声。这种声音一般与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者外圈与轴承孔配合过松有关系,声响强度较大。应对轴承的配合关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6)轴承发出连续刺耳啸叫声。这种声音是由于轴承润滑不良,缺油造成了干摩擦,或者滚动体局部接触过紧,如内外圈滚道偏斜,轴承内外圈配合过紧等情况而引起的。应及时对轴承进行检查找出问题,对症处理。 电子听诊器是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它将设备振动状况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工人用耳机监听运行设备的振动声响,以实现对声音的定性测量。通过测量同一测点、不同时期、相同转速、相同工况下的信号,并进行对比,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当耳机出现清脆尖细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高,一般是尺寸相对较小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零件发生局部缺陷或微小裂纹。当耳机传出混浊低沉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低,一般是尺寸相对较大的、强度相对较低的零件发生较大的裂纹或缺陷。当耳机传出的噪声比平时增强时,说明故障正在发展,声音越大,故障越严重。当耳机传出的噪声是杂乱无规律地间歇出现时,说明有零件或部件发生了松动。 2、触测法 用人手的触觉可以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动及间隙的变化情况。人手上的神经纤维对温度比较敏感,可以比较准确地分辨出80℃以内的温度。当机件温度在0℃左右时,手感冰凉,若触摸时间较长会产生刺骨痛感。10℃左右时,手感较凉,但一般能忍受。20℃左右时,手感稍凉,随着接触时间延长,手感渐温。30℃左右时,手感微温,有舒适感。40℃左右时,手感较热,有微烫感觉。50℃左右时,手感较烫,若用掌心按的时间较长,会有汗感。60℃左右

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故障原因:处理措施 1、送电后无显示 1)、电源断相或电压偏低排除故障,按要求供电。 2)、温控器故障根据温控器设定放大检查; 必要时更换温控器。 2、压机启动不了或运行突然停机(过载灯不亮) 1)、温控设置不当重新设定好温度值。 2)、交流接触器故障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3)、压机内热保护检查换热环境并排除过热因素。 4)、压机(220V)电容坏更换电容 3、压机启动不了或运行时突然停机(过载灯亮) 1)、低压控制设定不当重新设定低压通值。 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按钮复位。 2)、高压控制器动作(可能环境温度超 高) 3)、制冷管路堵塞或泄露请专业人员处理。 4)、过流保护器动作查明原因,调整到正常。 5)、压力控制器设定正确,动作保护低压保护:缺制冷剂,查漏点,消除后 加制冷剂; 高压保护:冷凝器脏或冷凝风机坏,处 理好后按压控器红色按钮复位。 6)、温控器故障检修或更换温控器。 4、运行时水位灯亮,蜂鸣器报警 1)、水箱水位不足补充足够的水。 2)、水位探头位置不当或浮子卡住调整探测头及浮子。 3)、温控器故障检修或刚换温控器。 5、运行时流量灯亮,蜂鸣器报警 1)、水流量不足,流量开关动作检查不足原因,水泵是否排空,排除故 障恢复正常。 2)、水过滤器脏堵清洗水过滤器。 3)、温控器故障检修或更换温控器。 6、通电后仪表无显示 1)、三相相许错误电源任意两相互换。

2)、相序保护器坏更换。 3)、温控器故障检修或更换温控器。 7、制冷量不足 1)、膨胀阀开启过大或过小调整膨胀阀。 2)、制冷剂不足或过量调整到合理值。 3)、系统内含较多空气重新抽空加制冷剂。 4)、制冷管路脏堵查明原图、排除故障。 5)、蒸发器灰尘过多清洗蒸发器。 6)、冷凝器灰尘过多清洗冷凝器。 7)、冷凝风机故障检修或更换风机。 8)、制冷剂泄露查漏点,不漏后加制冷剂。 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1、设备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位置。 2、水箱及其内部滤网一个月必须清洗一次。 3、冷凝器每15天必须清洁一次。 4、设备的防冻。 为了防止冬天环境气温低于0℃时冷水机水箱内循环水结冰而损坏水泵/水箱/蒸发器等部件,必须在循环水箱中加入30%左右体积比的乙二醇进行防冻处理,否则将导致冷水机严重损坏。 由于乙二醇的沸点高,使用中不易蒸发损失,且冰点低,含水95%时可达-50℃。闪电高,不易着火,安全性好,既适合严寒地区,有适合高负荷发动机高温工作的要求,且原料易得,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防冻液。

仪表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 武佳富

仪表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武佳富 发表时间:2018-05-24T16:32:38.6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武佳富 [导读] 本文针对仪表自动化设备当中的常见故障以及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检修措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胶州市 266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工业发展与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尽管仪表自动化设备的先进程度很高,工作中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加大故障分析与维护技术研究是当下工作的重点。因此,对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与维护技术进行分析是重要的,对提高仪表自动化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和保证生产工作正常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仪表自动化设备当中的常见故障以及问题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检修措施,以期更好的确保仪表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检修 1研究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与维护方法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工业生产技术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行业竞争也趋于白热化状态,这就意味着行业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需求越来越大。而自动化运行环境下的设备维护与故障检修,就成为了当前工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故相关建设人员以仪表自动化设备运行故障与维护方法应用控制过程为例,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与优化控制的方法。于此,仪表自动化设备运行故障,就能在高效率的维护体系下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仪表设备作用于实践的效率。 2仪表自动化设备的主要故障与原因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仪表自动化设备有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以及液位仪表等等。受运行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仪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下面就仪表自动化设备的相关故障和成因进行分析。 2.1主要故障 仪表自动化设备作为电气设备,使用时需通过强电流,若电压不稳定,很容易损坏仪表设备,引发故障。在生产工作中,仪表自动化设备主要是用来检测的,精度要求较高,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偏离实际值,具体表现为过高或过低。除了这种结果外,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还会使机械设备停工,无法读出,显示检测数据结果,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判断。从工作实际看,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主要发生在液位控制器、流量控制仪、温度控制仪等部位,引起的后果极为严重。第一,液位控制器故障。液位控制器的液位波动十分频繁,仪表指标与液位控制指标不相符,表明液位控制器出现故障,需进行复测和检查;第二,流量控制仪故障。流量控制仪的频率波动过快,表示仪表发生故障,使测量结果失真;第三,温度控制仪故障。温度控制仪故障的主要表现就是波动频率不正常,若过快,需调整仪表设备的PID,若显示数值不稳定,需检修仪表设备内部。 2.2故障原因 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发生与自身的功能、用途有很大的关系。在仪表自动化设备工作状况下,随着输送管内液体的流动,管内会进入少量的空气,使仪表设备工作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众所周知,空气流动性是很强的,进入设备后会被计算检测,进而影响仪表正确检测,显示出来的数值也不够精确。除这一种原因外,系统程序编写错误也会造成仪表检测结果出错。常规工作涉及多个仪表自动化设备,如液位控制器、流量控制仪、温度控制仪等,运行过程中的仪表检测切换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所以自动化控制系统若出现程序编写错误,会造成仪表自动化设备超负荷运行,加大仪表工作量,不仅不能保证检测数据准确,也会烧坏仪表设备。 3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 3.1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 有多种检测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方法,但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多种检测方式结合使用。当发现仪表故障时,应立即停用相关设备,由技术维修人员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对近期仪表的运行数据的分析,检测仪表各线路及各零部件是否存在问题,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然后再使用标准仪器进行分段检测。同时可以对仪表通电,用来判断仪表内部损坏的程度,如仪表内部温度快速升高,可能会有短路烧毁的部件。检测完成后,还要检查仪表的整体线路及各零部件是否存在异常,同时向操作人员询问仪表近期运行情况,有效的预防故障的发生。 3.2其他检测方式 因为传统的检测方式是技术维修人员通过观察、询问、触摸等方式对仪表故障进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但是这些传统检测方式仍不够精准,比较难发现仪表内部的故障或着隐患。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新型检测方式主要是标准仪器的应用,例如特稳校验仪、万用表、电子示波器等。将标准仪表接入故障设备中,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判断出故障类型。也可以采用替代的方式,更换掉可能有损坏或者接触不良等问题的零部件,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测,找到导致故障的关键。此外,在检测设备故障时,也会频繁的用到仪表设备的复位功能。 4仪表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方法 4.1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维护 为了减少仪表设备故障的产生,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一定要在日常的生产中做好仪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定期对仪表设备接线以及回路做详细检查,避免出现仪表设备元件松动、阻塞以及老化等问题。由于不同的仪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也不尽相同,要做好仪表设备元器件使用情况的详细记录,还要做到仪表设备元器件的及时更换。而关于仪表设备的电源管理,要做好仪表设备的通风工作,尽量避免在仪表电源附近存放废物。另外,一定要保持仪表设备的外部清洁,插座、插头等部件的干燥,清洁,定期对仪表设备进行卫生清理。 4.2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周期维护 除了对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日常养护,而且要对自动化仪表设备周期性的进行细致的检修工作。通过在检修过程中人工获取的参数与设备自身工作参数进行细致的对比,详细查看是否存在较大偏差,要设定合理的周期时间,周期时间太长可能导致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生产:但是周期时间过短的话,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及时充分的预知可能会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维修保养工

关于舞台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排查及其解决办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b3484611.html, 关于舞台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排查及其解决办法 作者:冯炼谦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为事实基础,分析舞台机械设备在剧场演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日常维护保养及其管理工作成为舞台机械设备在演出过程中顺利运行的保障。设备的使用在年限远久,如何处理舞台机械的各组成部件因老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舞台机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故障进行排查分析,探讨解决办法。 关键词:舞台机械;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TS9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9-0286-01 一、舞台机械的主要构成部分 本文对剧场的舞台机械分成机械硬件部分和电控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硬件部分主要由钢体结构组成,包括台上吊杆系统,台下舞台升降系统。通常吊杆系统的转盘及电机都会放置于剧场的顶层或顶部两侧。台下升降及运动部分则置于舞台底下。两部分的信号通过电控机柜集中后连接到剧场的机械控制室。(1)舞台机械硬件部分出现故障时一般反映为:异响、运作不顺等。(2)舞台机械电器部件出现故障时一般反映在舞台控制室的控台上。表现形式为:设备状态异常、设备状态正常但无法正常运作、设备状态间歇性异常等。 二、常见故障排查及其解决办法 (一)舞台机械硬件部分 1.台上1号吊杆两个制动器不能正常打开。故障分析:制动器生锈,拆除除锈。 2.台上21号吊杆编码器出现松动现象,数据反馈出现异常,设备运行高度不精准。故障 分析:更换编码器安装支架。 3.台上23号等所有30台非调速设备启动和停止时均出现设备基座明显抖动现象,且发出明显的金属撞击声。故障分析:原设计的防震部件由于设备本身没有缓启动和减速制动功能,出现明显的抖动现象,应更换部分基座部件,增加调速功能,减少设备冲击。 4.台上63号吊杆运行时设备出现严重晃动,且发出较大的金属撞击声。故障分析:原设 计的防震部件由于设备本身没有缓启动和减速制动功能,从一开始轻微抖动,到现在的严重晃

饲料厂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粉碎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电机启动困难1、电压过低 2、导线截面积过小 3、启动补偿器过小 4、保险丝易烧断1、躲过用电高峰再进行 启动 2、换适当的导线 3、换上启动补偿器 4、换与电机容量相符的 保险丝 电机无力过热1、电机两相运转 2、电机绕组短路 3、长期超负荷1、接通断相,三相运转 2、检查电机 3、额定负荷下工作 粉碎机强烈震1、锤片安装排序有误 2、对应两组锤片质量差 过大 3、个别锤片卡住,没有 甩开 4、转子上其它零件不平 衡 5、主轴弯曲 6、轴承损坏1、按锤片排序图重新安 装 2、重新调换锤片,使每 组质量差不超过5G 3、使锤片转动灵活 4、平衡转子 5、校直或更换新轴 6、更换轴承 粉碎室内有异常响声1、铁石等硬物进入机内 2、机内零件脱落或损坏 3、锤筛间隙过小1、停机清除硬物 2、停车检查、更换零件 3、使间隙符合规定尺寸 生产率显著下降1、电机功率不足 2、锤片严重磨损 3、原料喂入不均匀 4、原料水分过高1、检修电机 2、调头使用或更换新锤 片 3、均匀喂入 4、干燥原料 进料口反喷1、输送管道堵塞 2、筛孔堵塞1、疏通堵塞管道 2、清理筛孔或更换筛板 成品过粗1、筛板磨损严重或有孔 洞 2、筛板与筛架贴合不 严,或侧面间隙过大1、补洞或更换筛板 2、停车检修,使筛板和 筛架贴合严密 轴承过热1、主轴与电机中心不同 心 2、润滑脂过多、过少或 不良 3、轴承损坏 4、主轴弯曲或转子不平 衡 5、长期超负荷工作1、调整电机中心使其与 主轴同心 2、换润滑脂,按规定加 注 3、换新轴承 4、校直主轴、平衡转子 5、减少喂入量 混合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完整版)电动汽车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纯电动汽车常见故障检测方 法 ㈠、方向自动偏向一边的 故障

㈡转向盘震 抖㈡、 检查转转向向盘 震的自抖由行程 转向盘自由行 程 过大 转动摇臂转动 不正常 转动摇臂转 动正常 常 转向器间隙过 大 检查纵横拉 杆 调整、修球头销松旷 检查转向器 理 前束正常前束失调 检查车轮摆动 情 调整 更换

㈢、转向沉 重检查轮胎气压 胎压正常胎压过低 补气连轴节损坏 检查转向柱连轴 节 连轴节正 常 更换 转向盘沉重 松开转向摇臂与纵拉杆的连 接 检查转向盘的转动情 况 转向盘轻便 检查转向 器 转向器啮合转向器转向器润小球销小球销转 间隙过小正常滑油不足卡滞动灵活 检查纵拉杆 调整检查转补充润滑油更换检查横拉杆 向柱 转向柱卡滞转套向润柱滑橡不胶良衬检查前悬架减 震器主销轴 更换 更换涂润滑脂 减震器主销轴减震器主 转动灵活销轴卡滞 检查前轮定位参数更换 前束不对前轮外倾角不对主销内、后倾角不对 调整调整或修理

㈣、制动力不 足 制动力不足 踏板疲软 踏板高度过 低 踏板高度正 常 检查制动器温 度 踏板逐渐有 检查制动管路检查制动管路间隙过间隙正常 检查制动器间 管路有空制动液不足 紧固接 调整检查制调整间检查制头排气补液动总泵隙动排气补 正常 总泵油孔正总泵漏严重磨损 温度过温度正常 接头漏油

㈤、低速摆 头检查前悬架安装连接情 况 某侧悬架连接的标 系 松动 按规定力矩拧紧安装连接正常悬架安装螺母 松 检查转向盘 的自由行程 动 按规定螺母拧 紧 自由行程过 检查转向 器 啮合副配合间隙过 调整转向 器间隙 自由行程正 检查纵 横拉杆 球销松旷球销正常 更换检查前轮定位参 车轮外 倾 主销后倾 定位参 角 变小 修理 前束值 过大 调整 检查车轮轴承修理 动旷坏按规定力矩拧紧更换更换

C6140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讲课教案

C6140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课题: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说课稿) 一、内容分析 1.本课题内容的实用性很强,是维修电工职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它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即具备阅读电原理图的能力,又需电气线路基本检测方法,是对“车床电气控制”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查,又为以后较复杂机床电气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测做铺垫。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床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掌握C6140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方法 能力目标:训练综合表达能力(文字、口头);提高分析与解决问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维修电工职业岗位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3.教学重点 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4.教学难点 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检测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题内容要围绕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图来讲解,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用课件演示车床的控制线路图。结合实训,通过对机床的操作和故障检测,加深对课题内容的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从实用性的角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我校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1.学生讲、教师评,“教”与“学”模拟换位--一种另类互动模式

2.学生扮演维修电工角色,进行岗位体验—情境体验模式 3.现场教,现场学,现场实践——现场教学法 具体教法:先采用多媒体模拟机床控制线路和机床排故是的模拟机床,举一个具体案例,从维修电工的角度介绍故障的检修步聚。然后提出几个常见故障问题,让学生扮演维修电工角色自己来完成。如断开电路中的熔断器,断开自锁触头,断开接触器线圈的电源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原理图进行分析,说出可能会导致的故障现象,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根据要求断开电路,把真实看到的故障现象与刚才分析进行对比是否相吻合。这种“纸上谈兵”的方法,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若分析故障的思路正确的话,其实际的故障也就很快排除。有了以上的知识作为铺垫,学生对故障分析有了感性的认识,根本不需费很大的劲,学生更不用去“死记”,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故障分析,无形之中提升了维修技能。 三、学法 由于本课题是在掌握常用控制电器及电气控制基本环节的基础上,对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的故障分析,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对上模块的内容进行复习,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走,对电气原理图认真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现象缩小范围;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加深理解;课后到校内机加工车间进行现场观摩、参加一定的生产实际操作,增强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