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中印战争

1962年的中印战争
1962年的中印战争

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人的书上这样写

2005-04-13 18:34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其击溃印军、向前推进速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在这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中──实际上,战争持续了不超过十天──中国人到达东北边境特区麦克马洪线以南两百英里的阿萨姆平原的边缘,抵达了卡门边区伏特山他们的主张线。在东北边境特区另一端的鲁希特边区,他们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了100英里,强占了从基比杜到瓦弄和哈渝梁的大片领土,他们还到达了距迪格搏伊油田仅剩下85英里的地方……

据印度国会披露的官方数字,印军死伤6765人;中国方面宣布俘虏包括一名印军准将和16名军官在内927人。

1962年11月21日,在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立刻撤军,并宣布为了表现诚意,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还从“麦克马洪线”继续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种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

对印战争,中国得到了什么

李域

在中国印制的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不了解情况的中国人如果想去那一带走走,离很远就会被边防军挡住,印度军队就在对面。他们会发现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是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目前中印两国的实际领土控制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万多平方公里。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

――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

――相当于六个科威特;

――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这样换算,换算者的立场是鲜明的,金辉是军队作家,完全站在中国一方,尤其代表中国军队的情绪。印度对此也许有另一套说法,把历史拆零碎,肯定对双方都能提供相当多的根据。事实上,二十世

纪以前,这一段中印边界从来没有明确划定过,而是以东方式的模糊形态按照传统进行实际控制,甚至有双方都不管的地段。随着英国势力沿着印度大陆不断向北扩张,与西藏发生碰撞,出现了需要以西方式主权精确划界的问题。1914年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提出了一条英方勘定的分界线,那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

无法确切知道当年西藏当局的动机,有一种说法是麦克马洪许诺给西藏五千支枪和五十万发子弹,还有一种说法是西藏人根本不明白边界被篡改了,如英国人贝尔所说“西藏人不会画地图”,反正西藏代表在那个条约上签了字。因为当时的西藏已经摆脱了中国控制,虽然中国政府不同意,也没阻挡住所谓“麦克马洪线”的产生。但是即使在西姆拉会议之后二十年时间,出于担心合法性不足,英国一直没有公开宣布条约,也没有在她出版的地图上改变中印边界的传统划法。那个传统边界和“麦克马洪线”之间所夹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国和印度争执至今的。现在,中国出版的地图继续按传统划界,印度地图则早已经把“麦克马洪线”当成了正式的合法边界。〖1〗不过中国的地图只在理论上存在,仅能表达中国的主权要求,而非实际的领土控制。那片领土现在属于印度。1950年以前,“麦克马洪线”同样是理论,不管双方的地图怎么画,那片地区没有驻军,不设边防,行政建制也不存在或徒有虚名,老百姓按照祖祖辈辈的方式

生活,国际政治与他们无关。1949年后,大概是新独立的印度看到一个强大的咄咄逼人的新中国正在产生,而且即将向西藏挺进,只有趁其尚未全面控制西藏以前先下手为强,从1950年,印军开始向北推进,到1953年,“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全部被印度实际控制。中共那时刚刚进藏,没有能力做出实质性反应。当时的印度政府在国际社会又对新中国采取友好姿态,中共也不好翻脸。

在边境扩张方面,印度一向采取锲而不舍的积极姿态。一直到今天,西藏边防部队都无时不感受来自印度处心积虑和顽强的压力。印度对待中印边境争端的指导思想就如印度记者曼克卡尔在《谁是六二年的罪人》一书中所披露的:

“1961年11月,尼赫鲁总理向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驻军发出了新的命令……我们的守备部队接到了尽一切可能向前推进,积极占领整个边境的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建立哨所。在陆军总部的会议上,尼赫鲁说:哪一方修建一个对立的哨所,那么它就将成功地在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权,因为实际上的主权十个有九个都会得到国际法的承认。”

除了印度在边境不断进逼,对1959年的西藏“叛乱”,印度在感情上也同情叛乱一方。中共认定印度为叛乱者提供了实质性的援助。印度收留了逃亡的答濑喇嘛和流亡藏民,对中共肯定也是刺激,叛乱藏人的游击队还以印度领土为基地继续骚扰中国。把老帐新帐加到一块算总帐,中国于1962年发动了她所称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中共发动那场战争的动机并非真是所谓“自卫”,更主要的是为了

“教训一下”印度。和邓小平后来为了“教训一下越南”(邓小平语)发动战争一样,帝王的“教训”意识在中共领导人那里是很强的。那是否是一场“正义”之战,双方到底谁有理,这里没有必要讨论。国际政治本来就无“正义”而言,每个国家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教训”意识指导的战争之荒谬在于,让国家劳民伤财和将士流血牺牲打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却仅仅是供帝王(领导人)出气。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是这种荒谬达到极至的典型,出完气还要表现“大度”和“仁义”(实则是表现帝王的傲慢及对敌方的羞辱),而那虚荣的满足是用国家安全与利益换取的――不但把已经收复的有争议领土白白放弃,而且永远失去了一个能使中国一劳永逸稳定西藏的机会。时至今日,木已成舟,当年决策的愚蠢,以及不可挽回的后果,都已经看的很清楚。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原本已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和胜利。击溃印军,向前推进速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原西藏林芝军分区政委阎士贵大校这样回忆:

“1962年自卫反击战,打过去很顺利,几路基本都打到了传统习惯线,就是我们地图上标的国界线。我们以四万兵力,四路出击,西线从错那攻达旺、邦迪拉,东线在察隅,中间两路这边从墨脱沿雅鲁藏布江往下游打,还一路沿苏班西里河推进。只用了一个月就基本收复失地。而印度方面,它的国防部长说,动用了印军三十二万四千人。有个西山口,印军说我们至少要攻半年,结果一个?nbsp; 主,动摇它

的后方,前线马上溃退。印军说你们不正规,没有这么打的。但是我们赢了,他们输了。他们都是雇佣军,胡子兵,说中国是娃娃兵。吃了败仗之后,他们才知道娃娃兵的厉害。”〖2〗

当时中国方面除了有部队士气高,战斗力强的优势,还得到战区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未见得是出于支持共产党。之所以存在一个传统习惯边界线,在于那一带历史上一直为藏文明覆盖。被称为“风流神王”的六世答濑喇嘛仓央嘉措,就出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控区。老百姓对西藏是有向心力的。林芝军分区的原副司令李春回忆:“反击战开始后,我们沿江一路下推,一个连击溃了印军上千人。没有公路,印军想不通,中国军队靠什么供给给养?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牦牛运输。那一仗,支前的牦牛就有三万多头。这边的所有物资,还有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五十人运,几分钟就运出去了。家家户户都出人,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支前。当地老乡十二三岁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不穿鞋。德东下边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岁,跟爸爸妈妈一起,他背了四筒罐头,有八斤重,爸爸牵着他爬山支援我们。没有老乡,我们根本没法打胜仗。”〖3〗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

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阎士贵大校说:

“不要这片土地,军人想不通,老百姓也想不通。六二年我们从雪山向下压,势如破竹,半路上把棉衣都甩了,越打越快。往回撤的时候,可是越走越慢。战士们想不通,这是我们的领土,为什么还要撤?为了体现我们是仁义之师,还把缴获的车辆装备全都收拾好,武器都擦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地都还给了他们。”〖4〗

中国军队接到的命令不仅是放弃全部收复的失地,撤回到“麦克马洪线”,还要再从“麦克马洪线”后撤二十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结果印军不但轻易返回原来控制的地区,又趁虚而入,继续向北蚕食推进,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占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一片被中国收复又放弃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饶的地方。那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几百米,有印度洋暖风的滋润,属亚热带生态环境。土地极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够生长菠萝香蕉。自然景观奇异。矿产丰富。雅鲁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弯”,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横切大拐弯建一条40公里长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最低为4500万千瓦以上,是长江葛洲坝电站的17倍,是三峡电站的四倍,投资却比三峡低得多,又没有移民、生态、战争灾难一类的问题。然而这个设想中激动人心的超级水电站,却被“麦克马洪线”拦腰切断。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徐凤翔说:

“我们搞森林的,一说起来就是西藏林蓄量居全国第二位,可谁也不说这只是理论林蓄量。因为实际上,西藏森林的一半在控制线之外,准确地说,是52.8%在人家手里。其实,这个数字仍然不准确。这只是按森林面积算……(控制线那边的)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单位面积的蓄木量大得多。把这些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西藏森林资源的80%不在我们手里。”〖5〗

正如六世答濑仓央嘉措写的情歌:

压根儿没见最好,

也省得情思萦绕。

原来不熟也好,

就不会这般神魂颠倒。

那些打仗时亲身到过那片土地的军人,对那片土地的得而复失最为耿耿于怀,至今念念不忘,甚至敢于直截了当地批评毛泽东。现在的北京政府在他们眼里就更为软弱。

现任林芝军分区司令员王克忠大校这样说:

“那可是个好地方啊,比这边还好。当年打过去的时候我们都见了。指望谈判是根本谈不回来了。伊拉克占了科威特,全世界的外交压力那么大,还有经济制裁,没用!还是老头子(指毛泽东)说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可是老人家(亦指毛泽东)在这失策了。我们一撤,他们(指印度)又占了过来,越占便宜还越卖乖。他们口头上喊和平,实际上是真干,完全是积极进攻的态势。我们也说和平,倒是言行一致,一点动作也没有,就是消极防御。现在这么下

去,我们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要命。即使后人想收回来和有能力打了,可是机会也已经让我们现在的政策给拖没了。”〖6〗

阎士贵大校虽然没有点名,但是说得更厉害:“可惜了这片土地,现在想拿回来不容易了……搞成这个样子,后人要骂我们还不如清朝的最后一个驻藏大臣赵尔丰!”

连一位到西藏旅游的台湾女士都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大片的国土收复了以后,又让给了印度?现在的中国政府,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几届中央政府中最强大的,可是让人想不通,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这么软弱?”

确实不太好理解。一方面中国政府对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台湾死盯住不放,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另一方面对面积大三倍的这片领土,却随随便便就丢掉。全归于软弱不尽然。尤其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茅屎坑的石头――又臭又硬,为几个黑龙江上一涨水就淹掉一半的小岛,敢跟比印度强大多少倍的苏联交火。问题在于毛泽东不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他那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象封建皇帝一样,高兴了甚至可以随便赏赐于人――当年的许多边界纠纷都是以这种方式解决的。他的治国完全以他的个人意愿及心理满足为标准。中国古代文化往往塑造从不以大欺小的“英雄”形象,当“小”者实在过于不自量而百般挑衅,令人忍无可忍之时,“大”者一出手就可将其打翻在地。这时“大”者再将其扶起,把武器还给他,甚至再给一些赏赐,表示“大”者的胸怀和宽容。“小”者被教训一番,无地自容,从此不敢轻举妄动。周围的观众齐声叫好,把英雄佩服得

五体投地。我想在古书中泡了一辈子的毛泽东,62年的中印战争之后一定会长时间地自我陶醉于这个形象之中。

从当时的意识形态出发,中共力图扮演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阵营的领袖。印度当时正是那个阵营的重要成员,“教训”一下不碍大事,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对毛泽东的全球战略和盟主地位就会不利。所以教训完了,要立刻适可而止,再给几根胡萝卜。毛泽东的胡萝卜稍大了一点――九万二千平方公里,不过以毛泽东的胸怀来说,可能也属正好。

金辉在他的书里对那段历史这样结论:

“1962年中国和印度发生的边境战争,就当时看,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7〗

金辉充满激愤而言的屈辱,主要是领土的丧失和目前中方在中印边境所处的弱势。但是中国还有另一个至少相等(甚至更大)的遗憾:

如果62年打过去不撤回来,向那九万二千平方公里肥沃富庶的土地移去几百万内地汉族人口――那片地区的中低海拔和亚热带气候完全适应汉人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及身体条件,内地贫困地区的农民会把迁居那里当作好福气――就等于在西藏的中心地带与印度之间建立起一条汉文明的血肉长城,将西藏与印度传统上的紧密关系割断,把西藏包围在汉文明圈内,从此一劳永逸地根除西藏zan独立的可能。西藏自治区现在一共有二百二十万藏人,中国全部藏区的藏族人口加一块也不过五六百万,如果在那一片地区移去五百万汉人(印度现在已向那里移民七百余万,那里的资源足以养活更多人口),哪里还会有西藏分离的问题?西藏又能向哪里分离呢?从那时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一代新人已经能在那里从出生到成人,彻底扎根,完全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园了。

现在,这三十多年是给了印度移民在那里长起一代新人的时间,那里成了他们的家园。时间是合法性的最好来源,强权成为公理往往都是在时间的帮助下。中国1962年使用了强权,却放弃了时间,得了暴力之名,却没有得到公理。金辉在他的书里主张现在再打一仗收复失地,这可能代表了一些军人、尤其是西藏军人的主张。他这样写:“不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考虑,全部或大部收复失地将是我们唯一合理的选择。1962年,我军以几万兵力反击印军,作战一个月基本收复失地。若以后在中印边界反击侵略收复失地,兵力也许要比当年多投入一些,作战一个月假设需直接军费十五亿元,即使再增加一倍,若能收复失地。从政治上看完成了一项神圣事业,从经济上看仍

是一本万利。收复失地反击作战的代价不会高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但是和那场战争相比,不论战争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国防、民族团结、国际等各方面,都要有益有利得多。”〖8〗

军事上是否能如金辉估计得这样乐观,首先值得怀疑。印度军队已今非昔比。62年失败的耻辱使其卧薪尝胆,九年后的印巴战争,印军表现就已经相当出色。今天就更不可同日而语。据国外军事专家评价,印度兵目前是全世界最优秀、吃苦性最强、装备最完善的山地部队,能够成功地抵抗中国的任何进攻。

中国军队也发生了变化。当年的战斗力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动员和激励――即所谓毛泽东的“精神原子淡”,也就是当年放在第一位的“人的因素”。始终被动员在颠峰状态的高昂士气使解放军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能创造按常规思维不可想象的奇迹。今天,“文化大革命”的幻灭,政治腐败与丑恶的全面暴露,商品观念的蔓延,以及军队经商的腐蚀,使解放军人心涣散,士气低落,当年最有威力的武器――不怕牺牲(这个武器甚至能使“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战胜最先进的军队)荡然无存。解放军战斗力的下降,在79年对越南的战争中已经有表现,这十几年向金钱社会转型,腐蚀性更是空前,“人的因素”已不成为解放军可以占据优势的条件,战斗力来源只能转移到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和科技上。但是这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军队让位,军事现代化虽然有所进步,速度相对较慢。至少在中印边境的实力对比,明显逊于印军。

现代化战争与62 年的战争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后勤的依

赖大大加强,光靠当年的牦牛和妇女老少齐上阵,四岁的孩子背罐头远不再胜任。那必须是一部巨大的吞吐机器,在最短的时间里有序地调动、运输和分配最多的物资、给养、武器弹药。从军事上,青藏高原是中国的屏障,是有利条件,但是从地理上,青藏高原反过来成为中国军队后勤体系极为头疼的障碍。运输是几乎不可解决的瓶颈。印军的背后却是南亚平原,有条件修建良好的公路网,运输畅通无阻,后勤保证极为强大可靠。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印争议地区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使占领合法化之后,中国军队强烈主张借此再打一场中印边境战争,象62年那样收复失地(当然不会再放弃),除了其他因素的阻碍,军队内部的反对意见主要就来自后勤系统,他们无法为战争需要提供保证。

即使上述问题都不考虑,都能最终克服,取得最后胜利,把那九万二千多平方公里拿了回来,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困难――已经移居那片地区的七百多万印度移民怎么办?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已经在那里生根。留下他们,不啻是另一个朝思暮想搞分离的西藏,也没有了中国移民的空间。赶走他们,制造如此规模的难民潮,连锁的麻烦会多得不可想象。

面对时间造成的既成事实,那片土地已经很难再被中国重新拿到。62年是唯一的机会,那时印度实现实际控制只有十来年,事实还未既成;印度移民尚不多,当地居民对西藏普遍有向心力;中国对印度又有较大军事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全部具备,而且已经在事实上把那片土地拿了回来。只要守住,坚持若干年,既成事实

就在中国一方,今天的主动权也属于中国了。对中国的遗憾是,为了一个或几个领导人的心理满足,这个机会已经永远地丧失,不可复得了。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62年中印战争的启示

1962年中印战争的启示 50年前,中印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在今天看来非常有启示意义。以下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遵循的六项原则。 第一,出其不意。中国非常重视蒙蔽对手,通过对敌人造成政治和心理冲击,在战场上迅速取得胜利。这种侧重突然袭击的战术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中国的军事家孙子认为,“兵者,诡道也”,并提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正是遵循这一思路,中国发起和结束中印战争的时间都在印度意料之外。 第二,速战速决。中国将军认为,应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度打击敌人,中国在中印战争中表现出这一风格,目标是速决战。 第三,先发制人。北京不惜使用武力来达到政治目的,曾多次“教训”对手,使对手不敢在未来挑战中国的利益。中国总理周恩来曾表示,中印战争是要“给印度一个教训”。 第四,等待时机。要选择最佳时机,中印战争就是个典型例子:攻印恰逢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把世界带到核战争的边缘,从而分散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减少了印度能获得的潜在支持。美国刚释放出与苏联和解的信号,中国就立即宣布单方面停火。 第五,寻找借口。五角大楼在2010年给国会的报告中说,“中国现代战争史提供了大量案例,表明中国领导人将军事上的先发制人称为战略防御”。该报告列举了一长串例子,其中包括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政府称之为“自卫反击战”。 第六,敢于冒险。敢于冒险一直是中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特点。中国一向愿意进行军事赌博,而且每次冒险都能带来成功。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使中国在未来更有信心,且现在中国拥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和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常规军事力量,敢于冒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中印战争时中国还很穷,面临内忧,又没有核武器。但那场战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将军们的思维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为什么中国迅速增强的军事实力正在引发严重关切。

中印战争资料

1962中印战争,主帅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林彪。张国华主要是前线攻击的指挥。对印反击战是建国以来对外的所有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仗。 林彪在军事作战中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中印边境关系紧张以后,当中央决定准备作战时。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主动请战,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战前准备(参战的部队大部分仍然是林彪的旧部─老四野的部队)。 作战初期,林彪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都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主席曾接连7封电报,骂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林彪回电称:将在外君有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林彪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勐虎下山,势如破竹,风捲残云一样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像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银川登陆一样,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準备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乾净的消灭了,无一倖免。 此一战,印军部队的斗志几乎丧失贻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作战部队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接受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次战役为屠杀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林彪在回到中央时汇报说:此战:其一,三十年内印军不敢再挑衅。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 林彪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

中印战争

《陆海疆域冲突与战争》作业 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班级:边管0701 姓名:马广良 学号:0705030109 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战争背景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二、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 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 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 边界发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 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 三、战争爆发 印度政府策动和支持的西藏农奴主叛乱遭到失败,对中国西 藏执行扩张主义的幻梦破灭后,尼赫鲁公然抛弃中印友好的旗帜, 把中国政府谋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 欺,进而得寸进尺,对中国步步进逼。尼赫鲁扩张主义的逻辑是: “我已经侵占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昨天 我可以侵占你一寸,今天我就可以侵占你一尺。”对尼赫鲁来说, 中国要还不撤出他要侵占的土地,他就施行前进政策”,直到采用战争手段。这样,从1961年开始,尤其是从1962年4月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境内先后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印度政府侵占我国领土后部署对华战争的规模和程度,都超过了过去的英帝国主义。当时印度立场:在东段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全线向前推进,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见1962年7月7日印度《闪电》报。在此情况下,尼赫鲁得意忘形,一再悍然拒绝中国政府多次提出的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决心铤而走险,诉诸武力。 四、战争双方部署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战部署是:

中国为什么要送白龙尾岛给越南

中国为什么要送白龙尾岛给越南? 62年中印战争我们打赢了还要退回来,把9万平方公里领土拱手让人,我就已经想不通了。但考虑到后勤上的困难和阿三的国力,勉强还能理解(但绝不是认同)。可是我们为什么又要把白龙尾岛让给越南呢? 白龙尾岛孤悬于北部湾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中越两国谁得到了白龙尾岛,谁就能获得北部湾的大部分海洋权益。该岛在历史上一直由中国实际控制,清代中法战争后被法国殖民者占领。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回该岛。1957年我国为支援越南抗击美法,给河内增加防空袭的空间,由周总理出面,把这个岛无私借给越南。中越交恶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海权意识的普及和加强,中国对于赠送行为有意反悔,于是成了又一个领土争端。 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和《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白龙尾岛被永久割让给越南。北部湾划界后,仅广东一省就减少了传统作业渔场3.2万平方公里,占传统作业渔场的50%;导致北部湾中心线以东的渔业资源争夺进一步加剧,近海资源状况堪忧。广东省常年在北部湾中心线以西生产的6000艘渔船,也被迫退出,回到中心线以东作业。广东省有66万渔业人口受影响,其中湛江市63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严重冲击,10万渔民被迫转产转业。 2003年09月25日下午,两艘广西渔船「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作业渔场遭到越南炮舰枪击,其根本原因就是根据新的划界协定,发生枪击的地点已经被划归了越南。 广东、广西两省渔民的遭遇让全体中国人民痛心,失去白龙尾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经济权益更让所有的爱国者无法接受。目前中国无论在陆军、空军、海军还是综合国力上,对越南都处于压倒性优势,特别在双方对南沙的大部分岛屿还存在领土争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割让这个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小岛?白龙尾岛我们总不存在后勤问题吧?那些认为放弃藏南领土是迫于无奈、是政府"从战略角度考虑的结果"的战略家们,你们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人如何看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 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狄博杰教授来自中印边境附近的喜马偕尔邦。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家乡流传过关于中印战争的歌,他只记得一句歌词———“让我们拿起枪,打向中国”,但他唱起来却有印度民歌特有的婉转,不知道歌词的还觉得挺好听。也许,这种感觉恰恰反映了印度人对1962年那场中印边境战争复杂的、谜一样的态度。 1962,在媒体上热,在书店中冷 在印度媒体上,只要提到中印边境问题,或者中印军事抗衡,通常会提到1962年那场战争。如7月12日的《印度时报》发表题为“印度担心中巴在被占克什米尔联手”的文章,文章称:“印度非常担心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被两国联合占领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结成战略联盟,一旦结盟的话,那么就有军事实质意义。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侵占了3.8万平方公里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报业托拉斯7月15日的一篇文章题为“印度称:中巴‘边境协议’是非法的”,文章称,提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的所谓“边境协议”。印度外务秘书普雷尼特?卡奥尔说:“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所谓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协议’是非法和无效的,在边境问题的谈判中,我们反复向中国方面重申这点。”还有的印度媒体一提到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立即就想到“中国军事威胁”。如《印度快报》7月15日以“印度应该做好应对中国的准备”为题报道说,印度脑子里应该装着250万解放军正在迅速现代化的念头。说到1962年战争,就要好好想想现在北京拥有的大量武器库,比如说洲际导弹,75艘大型战舰和62艘潜艇,其中10艘是核潜艇…… 与印度媒体经常“温故而知新”不同的是,印度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书很“稀少”。《环球时报》记者去了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三家书店。发现只有一家卖法律和相关书籍较多的书店有两本关于中印战争的书,其中一本是英国人尼维尔的《印度的对华战争》,另一本是《中国、西藏、印度———1962年战争和战略军队的未来》,书皮上还印了作者手写的中文名字“国多马”。翻看一下这本书的前言,得知这是一位军官受军队委托研究这场战争后写成的,作者试图不从“对与错”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而是理解双方的立场,如他试图从在印度的中国人群体了解中国对战争的看法。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另一家书店只有一本中印文化关系的书。第三家最大的书店在国际关系和国防部分摆出来的几本关于中国的书,都是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本报记者问店主是否有1962年战争的书,他皱了皱眉,看了记者一眼,摇了摇头。 对于印度是否有纪念那场战争的轰动性的影视作品,几个印度朋友都对记者说没印象。《环球时报》记者则在新德里一家最大的音像市场找到了一部名为《真相》的电影。据说只有这部电影能算得上与中印战争有关的经典影片。影片描述的是中印战争拉达克地区的战事。印度人在片中特别强调,中国人在战争前天天用大喇叭喊“印地秦尼巴依巴依(中印两国是兄弟)”,给印度人上够了迷魂汤,然后突然袭击,才在战争中占了便宜。此外,片子数次借士兵之口宣称“一个印度士兵就消灭了20个以上的中国士兵”,看了感觉有些滑稽。对于战争的失败,电影中给出的原因是:上层出于政治考虑,要求部队不要恋战、撤出战斗。 教科书中很少提到中印战争 《环球时报》记者曾听中国留学生说起,与同宿舍的印度同学讨论1962年战争和边界问题时分歧明显。于是记者找德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请他们问问身边同学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一个名叫布诺的印度学生听到问题后反问:“除了1962年,为什么中印之间数千年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双方对形势估计错误,现在印度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很多。一名正在备考MBA的男生库马尔说:“我对这个了解不多,我听说中国占了印度大片土地导致了这场战争。”而一名爷爷参加过1962年战争的高二女孩安卡尔说,她知道这场战争印度输了,中国因为装备好赢了,但也希望两国未来关系改善。记者想请她爷爷谈谈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但女孩此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记者。 在《环球时报》记者问过的10名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知情,也有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生说印度赢了战争。另外知道的5个人中,有2到3人认为这场战争涉及麦克马洪线,也与达赖喇嘛有关,而这些认识都来自于中学课本。一名刚刚考取了一所私立大学的女孩告诉记者,历史书中没有提到过中印战争,但她上的政府学校高三的《政治》课本中专门有一章关于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对此有所提及。 在新德里,本报记者也问过一名出租车司机,对方说:“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很久了,不要提了,我想说现在,中国印度是两个大国,我们之间有很坚实的友好关系。”记者也问了一位30多岁的瑜伽老师,他说:“那是历史,过去很久了,我们要面向未来”。他认为反倒是毒牛奶事件和中国玩具质量问题对中国形象影响更大,因为这涉及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 精英们的战争记忆各不相同 在印度,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往往受到精英阶层的主导。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时,时年36岁的印度人民院议员瓦杰帕伊带头前往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呼喊反华口号,要求尼赫鲁政府增兵把中国人“赶回去”。2004年8月,昔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步入耄耋之年,当时,78岁的瓦杰帕伊在卸任总理3个月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将原本挂在印度精英嘴边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称为“中印边境纠纷”。这一细微的差别清楚地折射出印度精英阶层对华态度的转变。 此外,印度的一名陆军上校是《环球时报》记者的老朋友。他主张中印两军加强交流,但对那场战争仍记忆犹新。他的个人看法是,此役的爆发的确是印度理亏在先,毕竟当时印度军队都已经冲昏了头脑,居然把前进哨所建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军队发动反击当然占理。但他也认为,“我们是在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可你们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全力地一击,把我们打蒙了”,“西藏海拔那么高,运输条件那么差,你们却能调动这么强的力量,说明你们早在很久以前就暗中准备给我们一个教训了,这点让许多印度人想不通!” 为了进一步探究印度精英的态度,《环球时报》记者致电印度最大的私人通讯社亚洲新闻社一位副总编辑斯瓦米先生,他本人在1962年前出生。记者问他是否觉得1962年战争仍然重要,他回答“这是肯定的,虽然印度和中国之间此后没有战争,边境地区也维持和平,两国关系极大地改善,但是两国边界尚未划

1962中印战争主帅

1962中印战争主帅 1962中印战争,主帅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的林彪。张国华主要是前线攻击的指挥。 对印反击战是建国以来对外的所有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仗。 林彪在军事作战中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中印边境关系紧张以后,当中央决定准备作战时。 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主动请战,并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好了战前准备(参战的部队大部分仍然是林彪的旧部─原第四野战军的部队)。 作战初期,林彪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都也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泽东曾接连7封电报,骂林彪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林彪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 而林彪回电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70余公里。 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1840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林彪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 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风捲残云一样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 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就把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準备的口袋里。 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干净的消灭了,无一幸免。

此一战,印军部队的斗志几乎丧失贻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作战部队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接受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战役为屠杀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林彪在回到中央时汇报说:此战: 其一,三十年内印军不敢再挑衅。 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 林彪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 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 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 新时期我看中印关系

新时期我看中印关系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摘要 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国与印度边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中国的做法与印度的做法,主要谈了两国的军事准备。另外还简要的叙述了两国的交往与相关的经济合作,最后对两国的发展作出了一些个人性的评价,观点。两国可以在不危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启充分的合作交流为主导的和平与繁荣的新时代。 关键字 新兴大国中国印度中印关系隔阂合作 内容 前述 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印交往历史绵长,内容丰富,大量史料证明了中印交往的历史渊源。 印度是文明古国,是我国南部最大的邻邦,中印两国友好交往远源流长,印度历史文化对我国影响也极为深厚。中印关系的发展过程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古代,即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大规模的历史性交流(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第二次高潮出现在近代,即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促成万隆会议的成功。 中印对边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914年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国政府代表麦克马洪提出了一条英方勘定的分界线,那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其击溃印军、向前推进速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 据印度国会披露的官方数字,印军死伤6765人;中国方面宣布俘虏包括一名印军准将和16名军官在内927人。 1962年11月21日,在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立刻撤军,并宣布为了表现诚意,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还从“麦克马洪线”继续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印争议地区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使占领合法化。 62年失败的耻辱使其卧薪尝胆,九年后的印巴战争,印军表现就已经相当出色。今天就更不可同日而语。据国外军事专家评价,印度兵目前是全世界最优秀、吃苦性最强、装备最完善的山地部队,能够成功地抵抗中国的任何进攻。 我国对印度的战略部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内战场建设和军事部署,一个是对印度邻国的拉拢与支援。 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我军部署了13个边防团,另有52山地步兵旅负责藏南地区山地丛林进攻作战,53山地步兵旅负责西段边境高原地区进攻作战,第13集团军第149师(东段)和第21集团军第61师(西段)随时入藏提供支援。我军对印作战准备相当充分,整个西藏地区的军事部署攻防兼备,一旦开战立刻就能把战火烧到印度境内。 除了军事准备的内功,我国在外交上也突出加强了对印度周边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等国都接受过我国的军事援助。

一九六二·对印自卫反击战

一九六二 1962年,在中印边界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俗称对印自卫反击战)。 对于这场战争,甚至于法国、以色列等国都高声赞叹“内行人的战争!”“潇洒至极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阵亡722人、负伤697人、被俘0人的代价,击毙印军4383人、击伤1047人、俘虏准将以下3968人并缴获大量装备;但对于国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为在中国军队成功击溃侵略印军,直逼传统习惯边界线后,却主动无条件撤回至战前实际控制线(麦克马洪线)我方20公里以内地区,放弃了我们所声称的9.2万平方公里土地。 对于为什么撤军?又为什么撤回至麦克马洪线我方20公里以内地区?中国政府从未给出过明确的解释,唯一的答复就是周总理所说的“显示正义”(详见《关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十个问题》第六个问题);而民间也是众说纷纭。而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国际形势的严峻。当时我国正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围困当中,同时又与苏联关系破裂,可以说是处在前所未有的孤立之中。而我们面对的印度则是得到了美苏两国以及其所领导的两大集团的极大支持,绝不完全统计,截止停战前,印度军队已经接受了来自苏联的13个陆军师和2个空军师的全套制式装备,以及来自北约的18个步兵旅的全套美式装备,并且仍有装备和物资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印度。此外,当时美军航母已经开赴孟加拉湾企图干预,而苏联也是重兵压境。因此如果继续作战,中国将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之中,而通过主动后撤,不仅使印度失去了继续战争的借口,而且也让美苏集团无话可说,避免了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二点,国内局势的困难。当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的政策性失误,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度下降,市场供应紧张,财政赤字激增;再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中国出现了大面积饥荒,粮食极度缺乏,人口非正常死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台湾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断加紧对大陆东南沿海的袭扰,酝酿着大举反攻和东山再起的图谋,造成了中国大陆前所未有的紧张。此外,中国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核武器,而美苏都威胁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动后撤不仅确保了将所有资源用于核武器的研制,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制进程,而且可以减少美苏两大集团的敌视,有助于核计划在较小的风险下顺利完成。 第三点,后勤补给的艰难。当时的中国军队虽然早已经不需要依靠老百姓的独轮车来运送给养了,但由于作战环境的特殊,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通公路的山区,于是后勤补给又得需要人力来完成了,而当地严峻的地理环境使得依靠人力完成补给变得十分困难;并且作战的主要物资都必须从数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来,路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可想而知。而相反的,印度则可以依托平原优势,轻松的通过汽车、火车来运输物资,满足作战需要。此外,即将到来的西藏的冬季,和由此带来的封山、封路问题,将会使得补给问题更加艰难。 最后,就是继续作战的风险性。当时我方的参战部队主要是3万人的边防部队,虽然已经成功击溃入侵的印军,但那只是印度军队的很少一部分,如果继续进军,那中国军队在平坦的印度大平原上遇到的将会是人数在中国参战部队总人

中印战争印军将领资料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印藏南边境地区爆发。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在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这场战争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争议,即使是战争爆发的时间:中方称自1962年6月起印军就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中国军人死伤数十人,而印方则称当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攻击印度,战争开始。在短暂的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则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据可查资料,中国军队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总计歼灭入侵印军89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但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仍令一些印度人耿耿于怀,他们自认为“是遭到中国突袭才失败的”。如今,回顾几位参加过对华战争的印度军官的经历,也许能让人更全面地了解那场不期之战。 考尔:被不恰当运用的“战神”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期间担任印军前线最高指挥官的布里吉·莫汉·考尔中将(Brij Mohan Kaul),因作战失当,导致印军主力被解放军痛歼。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中国军队的手下败将早年还是“印度战神”。 考尔是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的远亲,1933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校,随后进入英印军东萨里团服役。1940年10月25日,英印军第8步兵师在密拉特组建,考尔担任该师第17印度步兵旅的中尉排长。 1941年6月,考尔随部队海运到中东,参加进攻维希法国殖民地叙利亚的战斗。当时英国害怕软弱的维希法国会将叙利亚送给纳粹德国作为基地,进而威胁苏伊士运河。考

尔自告奋勇,率突击队奇袭交通枢纽阿勒颇,没想到当地法军望风而逃,考尔一行32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城市。英印第8师师长查尔斯·哈维火线提升考尔为上尉,给予他一个连的指挥权。 1943年10月,英印第8师来到意大利战场,作为英国第13军的主力参加了血腥的卡西诺战役。战斗中,考尔所部突入奥郎西山,在德军“希特勒防线”上撕开一个致命的缺口。考尔连队在没有公路的山区大显身手,在德军还没来得及建立新的防线前就穿插到罗马附近的7号公路,不仅直接切断了德军主力第10集团军的后路,更威胁到安齐奥地区的德军第14集团军侧后。最终,德军不得不放弃意大利中部的制高点--卡西诺山峰,接着撤出罗马。因在战役中表现出色,考尔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媒体还吹捧他是“印度战神”。 之后,出于对考尔的信任,盟军指挥部命令考尔连队护送最珍贵的佛罗伦萨艺术品。完成任务后,考尔又重回战场。1945年5月2日,考尔和9名士兵在奥地利境内接受了德国第1空降师1.1万人的投降。 1947年印度独立后,考尔加入印军后勤部队,因为那里的待遇相对较好,而考尔也需要挣钱给继母看病。顶着“印度战神”的光环,考尔在印军中官运亨通,没过几年就当上第4步兵师的少将师长。1960年11月,考尔率该师从旁遮普邦调往阿萨姆邦,负责“警戒”中国方向。第4师的防区涵盖东起缅甸,北至中国西藏,西至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三角地带,面积约7万平方千米,从阿萨姆平原到中印边境几乎无路可通,前沿哨所多数时候只能靠空投给养。

马岛战争对中国的启示

英阿马岛战争对中国的启示 高技术局部战争分析课上,老师着重讲了英阿马岛战争,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结合老师上课的分析,以及自己对中国军事力量的了解,我想谈谈英阿马岛战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 英阿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开展的战役,是二战之后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一,是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各国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现代战争之一。中国现在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但是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以及许多需要发展的方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中国缺乏海陆空集体作战的现代战争的经验,尤其是在海上和空中。1962年的中印之战和1979年的中越之战,但这两次纯粹是陆战,没有涉及空战和海战。抗日战争以及内战时期,也是基本为陆战。中国陆军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中国海军实力现在并不是很强大,没有形成航母作战群,杀手锏也不够多。第二,马岛战争与假想中的台海冲突有很强的战略相似性。和台湾一样,马岛是一组岛屿,离大陆海岸线不远,而且冲突发生后,都可能面临一个军事强国的介入。所以说英阿马岛战争为假想中的台海战争提供了一个模板。 中国急需发展先进的军事战争武器,尽快与国际接轨。例如巡航导弹可破强敌。在研究马岛的空战时,有一个战例对我印象特别深。阿根廷的超级军旗式攻击机利用飞鱼反舰巡航导弹,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商船,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谢菲尔德号被击沉,是海战史上首次使用反舰巡航导弹对舰艇发动突袭的战例,改变了海战的手段。所以说先进的军事武器能够对未来的战争起到关键性作用。阿根廷空军本来可以彻底摧毁英国的航空母舰,但是他们的飞鱼式反舰巡航导弹数量不足,这也反映了阿根廷准备不充分,对中国来说,打每场战役都要有充分准备,要高度重视,并且秘密武器要用在该用的地方,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阿根廷反舰巡航导弹的成功运用,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海军认真研究阿根廷的作战经验,随后在近战武器系统方面的研制支出大幅度增长,开发新型巡航导弹、电子干扰系统。中国也应该加紧研究先进军事战争武器的脚步。 中国要尽快形成航母作战群,军事家要学会充分利用航母。在英阿马岛战争

中印战争

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06年12月31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 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目录 [隐藏] ? 1 冲突起因 o 1.1 中国观点 o 1.2 印度观点? 2 战争过程 ? 3 关于战争的争议 ? 4 中印停战 ? 5 战争结果 ? 6 观点 ?7 参见 ?8 参考 [

点。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提议要求美国介入,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说,向美国要求国际介入调停。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援印度军队。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此后两国边境即以麦克马洪线为界,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编辑]关于战争的争议 印度方面认为战争由中方首先挑起,时间是10月,而中国方面则认为战争由印度挑起,时间是6月。 [编辑]中印停战 麦克马洪线示意 中国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测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一点或数点:

?避免战争长期化,不利于中国军队后勤补给,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能力差、方式较落后,主要依靠陆地机械运输,缺少空运。而中印战争期间需经过交通险恶地带且可能受到大雪封锁,所以中国军队后勤需要倚赖附近藏民等人力、牦牛拉车,后勤保障不充足、较脆弱。 ?避免交战两国战争扩大化和全面战争的开启。当时中国军事战略主要集中于三北和东南,如发生战略转移,可能出现很大军事风险。 ?国际环境复杂,印度受到美英的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中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不能得到相关支持,同时和当时交恶的苏联在三北也有领土纷争。 ?国内环境不佳,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大陆和台湾的台海问题存在着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反攻的可能。?缺乏安置当时藏南区域内数万印度移民的方式。 ?战争本身出于警告印度在藏南的做法和打击印度及尼赫鲁本人在国际及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 ?唯恐战争规模超过冲突起因的需要,防止其他国家等拥有介入战争的理由。

1962中印战争

这个事件网上有很多详细过程,评价褒贬不一,也比较容易找到,所以就不再累述。 中印边境战争 鉴于在.的 400|||西藏山南地区,与印度争议边界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同一时间爆发。 冲突起因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叁段。到1951年前后,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国观点 中国政府认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人自己定的,任何时候的中国政府都没承认过,是西方肢解中国的一部分。就像英国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所作所为一样。由于中方认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线,故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中国表示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於中国。印度观点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原来的英属印度领土。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 国际观点 美国、英国、苏联均支持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 关于战争的争议 印度方面认为战争由中方首先挑起,时间是10月,而中国方面则认为战争由印度挑起,时间是6月。 战争过程 1962年6月起,中方称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死伤中国军人数十人。10月20日印方称中国军队攻击印度,战争开始。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军暂时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驱除了37处据点的印军。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叁项建议。印度表示无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东线的藏南及达旺地区大力增援士兵。11月16日至21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於中印边境发动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军在东、西段对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军佔领了印军的16处据点。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则佔领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由於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提议要求美国介入,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同意此说,向美国要求国际介入调停。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援印度军队。中国边防军宣佈停火,此后两国边境即以麦克马洪线為界,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中印停战

1962年的中印战争

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人的书上这样写 2005-04-13 18:34 上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其击溃印军、向前推进速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在这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中──实际上,战争持续了不超过十天──中国人到达东北边境特区麦克马洪线以南两百英里的阿萨姆平原的边缘,抵达了卡门边区伏特山他们的主张线。在东北边境特区另一端的鲁希特边区,他们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了100英里,强占了从基比杜到瓦弄和哈渝梁的大片领土,他们还到达了距迪格搏伊油田仅剩下85英里的地方…… 据印度国会披露的官方数字,印军死伤6765人;中国方面宣布俘虏包括一名印军准将和16名军官在内927人。 1962年11月21日,在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立刻撤军,并宣布为了表现诚意,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还从“麦克马洪线”继续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种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

对印战争,中国得到了什么 李域 在中国印制的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不了解情况的中国人如果想去那一带走走,离很远就会被边防军挡住,印度军队就在对面。他们会发现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是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目前中印两国的实际领土控制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万多平方公里。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 ――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 ――相当于六个科威特; ――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这样换算,换算者的立场是鲜明的,金辉是军队作家,完全站在中国一方,尤其代表中国军队的情绪。印度对此也许有另一套说法,把历史拆零碎,肯定对双方都能提供相当多的根据。事实上,二十世

中印边境战争揭秘

中印边境战争揭秘 还有一个月,2012年就过去了。写不写这篇文章?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写,因为中国有个传统:若要人们记住一件事,往往会在它过去5年、10年或是它们的倍数的年份——比如50周年——时纪念一下。而在距离2012年50年前的1962年,中国和印度之间有过一场短暂的战争。 关于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战争,连国际社会也认为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当年,印度总理尼赫鲁首先向印度军队发出“清除边界上的中国军队”的命令,但是印度军队不是中国的对手。我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拔掉了大部分印军的哨所和据点,一直打到中印两国传统的边界线。可是正在印度军心涣散、举国惶恐时,中国突然单方面宣布无条件撤军。有评论家说,这一仗彻底打破了印度的大国梦,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撤军,今天仍是一个谜。 几年前,我经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到西藏。这条公路在阿克赛钦地区要经过一个叫康西瓦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为牺牲于1962年中印战争中的战士修建的烈士公墓。高山反应使我十分难受,但还是决定去烈士公墓凭吊为国牺牲的战士。 墓地面朝新藏公路,背倚赤裸的群山,四周用围墙围着,前面有一个大门。入门后,先看到一座纪念碑,碑后是一排排的墓碑和用鹅卵石及水泥砌成的坟冢。青藏高原往日的天都蓝蓝的,那天却有灰蒙蒙的云低低地压在头顶。我在墓地中徘徊,心里默念着一个个墓碑上的名字:罗德清,7972部队战士,湖南长沙,62年10月牺牲,一等功;相文浩,7971部队战士,四川乐至,62年11月牺牲,二等功;卡子戈,7972部队战士,甘肃甘南,62年11月牺牲,三等功;居满艾里,7994部队战士,新疆阿克苏,62年10月牺牲;刘长发,7978部队,陕西城固。 这里共埋葬了106名牺牲于中印战争西线中的战士,这些战士大多都在20多岁的年纪,他们的家乡远在千里之外,他们却永远地留在了青藏高原渺无人烟的荒野里。 中印边界的西段,传统上一直以喀喇昆仑山的山脊为界。但在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一个叫约翰逊的英国人认为沙俄当时必然会占领新疆的西部地区,为了与沙俄争夺中亚的势力范围,约翰逊在地图上越过喀喇昆仑山,将中印的边界线往北画到了昆仑山脉,这条线即“约翰逊线”。这样,位于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就被画到了印度。但这只是画在地图上的一道线,没有起过实际作用,印度从未在此派驻一兵一卒。 阿克赛钦被夹在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南边的喀喇昆仑山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最为集中处,北边的昆仑山也是群峰突起,雪山连绵。阿克赛钦地区正好位于两列大山之间的断裂地带,海拔较低,自古就是新疆进入西藏的最佳通道。 1956年4月,经过阿克赛钦地区的新疆至西藏的公路开始修筑,并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当印度政府在《人民画报》上看到这条路通车的报道时,立刻向中国发出抗议,并开始了所谓的“前进政策”:向阿克赛钦地区及中印边界的中段、东

62年中印战争

1962中印边界战争,一仗打出半个世纪的和平来源:铁血个别板块收藏时间:07-07-19 11:24 跟帖:0条 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发生的第二次对外战争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已过去40个年头。尽管今天中印关系已大有改善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那场暂短的战争所产生的误解依然存在,其阴影仍在无形中影响者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 中印两国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的历史和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两国在近代都遭受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在它们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分别获得独立和解放后,本应平等相待,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和密切友好合作,以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各自的国家,使饱受苦难的中印两国人民得以早日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令人们遗憾的是,由于某些领导人的错误观念和不当政策,中印关系走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战争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1962年的边界战争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世界各国,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国家有见识的学者,诸如印度学者卡鲁纳格尔·古普塔、英国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和和美国学者

史蒂文·霍夫曼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没有必要在这里在多费笔墨。我只想指出的是,昔日的尼赫鲁government不仅完全继承了英帝国的安全战略思想,多次干涉中国的西藏内政,而且在边界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比英国人有过之而无所不及。例如,英国人虽然划了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他们从来不敢实际占领位于该线以南的由中国西藏地方government长期管辖的中国领土(后来还认真考虑过要在色拉山脉划一条边界线),但是尼赫鲁government却胆大包天地那样做了。有证据表明,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后不久,即在给印度情报局头目穆立克的指示中说,要将中国看作敌人[1]。正是在他的批准下,印度government于1948年派出边境武装警察强行驱赶中国西藏地方government的官员,占领了色拉,接着又于1952年进一步用武力强行占领了达旺等地。 但是,尼赫鲁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划定整个中印边界。他一再毫无根据地强调,中印边界是“确定的、最后决定了的”,并且是“不容进行任何谈判的”。1960年4月,周恩来风风尘仆仆地专程来到新德里,力图与尼赫鲁government公平友好地解决边界问题,但是遭到尼赫鲁的粗暴拒绝。接着,尼赫鲁与1961年下令实施“前进政策”。印军正是根据这一政策在中印边境全线向中国境内推进,不断袭击中国哨所,打死中方边防人员,严重威胁和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浅析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浅析 摘要:分析1962年对印作战主动撤军的原因,剖析此战对当前中印关系带来的 影响。 关键词:战略;军事威胁;边境问题 1962年,在印度就边界问题步步紧逼挑衅,解放军被迫实施自卫还击,最后以我军大获全胜并主动撤军而结束。对印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重要对 外作战之一。这次战役对稳定我国周边环境、展示我军作战能力的战略意义不言 而喻,战役中的宝贵作战经验对于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主动撤军的主要原因 作为战败国的印度,在几年后重新占领了争议地区,这在国际领土争端的历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言:历史上历来以战争停火线划界或 控制领土的,中国的行动,是绝无仅有的。 我军在全胜的形势下主动停火撤军,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国际战略局 势的准确分析把握。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正值我国国际关系的严峻期,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打压遏制,苏联与我关系破裂,东南台湾蒋介石扬言反攻 大陆,我国与周边很多国家未正式建交,不确定因素较多。且这一时期,正值古 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无暇东顾,这也间接为我国提供一个较好的作战大环境。 我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的这场作战。在反美、防苏的斗争全局下,我国必须 尽快结束中印边境冲突,不给美苏可乘之机。二是反击作战现实的综合态势考虑。一方面,从国家军事战略全局上看,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初衷和直接目的, 不是为了占领争议地区,而是为了积极营造稳定的中印边境,集中力量应对东南 沿海方向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对印度实施跨域作战,作战态势也会对我非常 不利。当时印军总兵力达数十万,并拥有大量交通设施,可以迅速调兵至前线地区,且拥有大口径火炮、坦克及作战飞机,从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通盘考虑, 均不利于我实施进一步作战。三是我军综合保障的现实困难所迫。对印反击作战,是在印军占有局部优势,特别是保障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国家战略保障能 力上比较落后,且中印边境地区作战环境恶劣,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艰险,战役投 送十分困难,很多武器弹药和生活给养均需人扛畜驮。在边界地区附近作战尚能 完成基本保障,但深入他国纵深实施作战保障,这在当时是所不允许的。同时, 我国必须时刻考虑东南方向与台湾国民党军队的可能作战,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 害的中国,其经济实力,难以支撑可能的东西两线长期作战所带来的巨大消耗。 四是我国国际形象的正面树立使然。一场战争,既要考虑其军事因素,还要综合 考虑其它各项因素。从政治外交上,大胜后撤军,旨在以实际行动回击印度及国 际反华势力的污蔑,表明中国和平解决边境问题的政策和诚意,争取国际社会对 中国的理解和同情,赢得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地位。也让我国周边其他国家 看到我国坚持和平方式解决周边问题的诚心,进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赢得与 第三世界诸多国家的深厚友谊,从而巩固1955年万隆会议良好的外交形势,进 而为我国重返联合国,恢复联大合法席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对当今中印双方的主要影响 此次作战距今已有五十余年之久,但其给中印双方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却仍 然没有停止,以下主要从与我国不利的几点进行阐述:一是触痛了印度国民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