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如何让看似的传统亲近生活、融入日常?将经典与当下潮流巧妙结合,无疑是很好的探索方向。而今音乐与诗词重逢,流行与古典碰撞,人们因此对诗词歌赋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带来传统文化的升温。

A.格格不入鞭长莫及连续B.大相径庭遥不可及持续

C.大相径庭鞭长莫及持续D.格格不入遥不可及连续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荀子的文章有絮叨之嫌,恐谈不上精练。好在他是饱学之士,每论一个题目,,,。,。。

①他的一串一串没完没了的比喻就是这样出来的

②真正是浮想联翩

③往往忘记了他为某个观点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意思已用了太多的比喻了

④这是一个用种特别突出的优点来掩盖缺点的最好例子

⑤连类而及的联想就特别多

⑥我们惊异于他美妙贴切的比喻的同时

A.②①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④⑥③ C.⑤②①⑥③④ D.⑤⑥③④①②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

..的一项是()(3分)

A.家母虽是北方人,却是个锡剧迷,她有一些锡剧问题向你垂询,还请你不吝赐教。

B.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作,鄙人才疏识浅,兄长拜读之后,还请多加指正。

C.来信收悉,贺大嫂弄璋之喜,小弟略备薄礼,不日快寄与兄,不成敬意,望笑纳。

D.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现场,亲聆在座诸位先贤的高论,实在获益匪浅。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

...的一项是()(3分)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A.材料的选择与安排是写作中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

B.尽管材料大致相同,但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选择与安排。

C.材料的选择与安排,能显出创作艺术的锤炼。

D.作者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造就了新鲜的作品。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陆抗传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

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领.益州牧领:兼任

B.力侔.则安者制危侔.:弱小

C.黎民未乂.乂:安定

D.谦冲.如常冲:谦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陆抗具有他父亲的风范。他受到孙皓的赏识,被加授为镇军大将军。他忧虑国事,上疏劝谏,常夜不能寐。

B.诸将都想急于攻打步阐,陆抗总是不答允。宜都太守雷谭要求极为恳切,将领们听从他的命令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不利。

C.晋车骑将军羊祜率领军队向江陵进发。陆抗宁可放弃江陵,也要奔赴西陵,因为江陵城固兵足,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D.营都督俞赞逃跑投降杨肇,他深知陆抗军中的虚实底细。于是陆抗撤换了素质不高的

夷兵,给杨肇以出其不意的一击。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4 分)

(2) 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4 分)

8.文中陆抗认为能征服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酹江月和·乾坤能大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9.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5分)

10.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庄子《逍遥游)

(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5),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7),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8)粗缯大布裹生涯,。(苏轼《和董传留别》)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4题

人生(节选)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当他走到大马河桥上的时候,他一下子有气无力地伏在了桥栏杆上。桥下,清清的大马河在黎明前闪着青幽幽的波光,穿过桥洞,流向了看不见的远方。

他手抚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狠心地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这一切怨谁呢?他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静悄悄地来临了。城里已经又开始纷纷攘攘了。高加林望了一眼

罩在蓝色雾霭中的县城,就回过头,穿过桥面,拐进了大马河川道。

他走在庄稼地中间的简易公路上,心里涌起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受。他已经多少次从这条路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路上走到城市,又从这条路上走回农村。这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也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暂而曲折!他一边走一边想:他回到村里后,人们会怎样看他呢?他将怎样再开始在那里生活呢?可是现在……他忍不住一下子站在路上,痛不欲生地张开嘴,想大声嘶叫,又叫不出声来!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听见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生。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惊心动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望着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当他走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

他猛然发现,德顺爷爷正蹲在他面前。他不知道德顺爷爷是什么时候蹲在他面前的,他只是静静地蹲着,抽着旱烟锅。

“爷爷,我心里难过。我现在也知道,我本来已经得到了金子,但像土圪塔一样扔了。我现在觉得活着实在没意思,真想死……”

“胡说!”德顺爷爷一下子站起来,“你才二十四岁,怎么能有这么些混账想法?我,快七十岁的孤老头子了,无儿无女,一辈子光棍一条。但我还天天心里热腾腾的,想多活它几年!别说你还是个嫩娃娃哩!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拿你们年轻人的词说叫幸福。幸福!你小子不知道,我把我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我心里可有多……幸福!我栽下一钵树,心里就想,我死了,后世人在那树上摘着吃果子……"

德顺爷爷大动感情地说着,像是在教导加林,又像是借此机会总结他自己的人生。他那只拿烟锅的,衰老的手在剧烈的抖动着。

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有删改) 【注】①《人生》以上世纪70年代黄土高原作为故事大背景。把在当时社会中处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交叉地带”中的人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得非常充分。②小说节选前的情节概括: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奋斗,好不容易进入县委大院工作,却被人揭发走后

门找工作的事情,最后只得离开县委大院。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这篇小说写的是关于农村人在城乡“交叉地带”奋斗的故事。小说通过主人公丰富的心理活动,启发我们思考人生含义。

B.文段中对小孩子唱起“信天游”片段的描写,从侧面真实而严肃地谴责了高加林为了个人利益,出卖良心的行为。

C.结尾句“我的亲人哪”给原本有点暗淡的故事收尾平添了一丝暖色,世上最亲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还是自己的乡亲。

D.这篇小说借助德顺爷爷富有深刻含义的语言,表现了主人公高加林的复杂心理,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13.请简要分析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6分)

14.结合注解思考小说选段主要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7题

换茬

刘正权

春酒还没吃完,春分就开始刨园子了。

园子里其实没啥可刨的,除了不包心的白菜就是菠菜,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钮扣似的扣在地上,春寒刚过,还没来得及舒展叶片。

春分是对那畦老韭菜动上了心思,二贵跟在春分身后,不情不愿的。二贵说:“春捂秋冻,园子的菜刚缓过劲儿,还得在土里再捂捂才好!”春分白一眼二贵:“是你自己想捂酒杯子才对吧?”春捂秋冻是说气候和穿着上的事呢,跟园田无关。

春分把锹递给二贵,说:“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

“排”就是“栽”的意思,韭菜根小,得一丛一丛排一起,挤着长,那长相才欢实。

二贵还是不想动锹,二贵就扯由头说:“小刚来电话了!”二贵知道春分最惦记小刚,年前一听说他打工不回来过年,连腊货都少备了一半。

春分这回却没把宝贝儿子的电话当宝,只淡淡“嗯”了一声,接着说:“哪天他不来一回电话?”二贵只好怏怏下了锹,气不顺使劲就大,一锹翻起一大丛韭菜根来,春分弯下腰,拎起那丛韭菜,用铲子敲散土,把韭菜一根一根理开,剪去根须,往一边放,准备待会排。

二贵撇下嘴说:“好端端的长土里,非得挖出来再排进去,当是移栽油菜,能增产啊!”

春分不吭气,她知道二贵有情绪,男人的德性得顺了毛摸,惹急了免不了鸡飞狗跳的。

二贵又嘟哝说:“小刚说,去年形势就不怎么好,那个厂今年怕呆不下去了!”

春分说:“是吗?换个厂也好,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儿子想换新环境跟这韭菜地换茬不也一样吗?”一茬一茬剪得齐齐整整的韭菜根带着芽就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话中重新排进了土。

小刚的电话又来了,这次是打给春分的,小刚说:“娘,我联系了个新厂!新厂离市区远,我不想在厂里住,条件差!”

春分冷了口气说:“那你回来住吧,家里条件不差,有爹有娘侍候着!”小刚没了声音,挂了电话,小刚听出娘是话里有话。二贵说:“你咋这样跟孩子说话呢?”春分说:“出门在外就要吃得苦,不然啥能耐也不会长!”

二贵还要说话,春分说:“你忘了去年那畦萝卜啊!”二贵就想起来了,去年入秋时,二贵把一车鸡粪全肥进那畦萝卜地里,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

“莫非你也想儿子出去几年成个空心萝卜回来?“”春分又白了一眼二贵,二贵就悻悻地闭了嘴。

反正是春酒没得吃了,二贵干脆一甩外套:“做就做个够,顺手把那行葱也给分了吧!”二贵知道眼下分葱还早了点,故意拿话挤兑春分。

哪知春分一拍手,说:“我正想说呢,这几天我听了天气预报,说一周内温度回升,分葱正是时候呢!”

二贵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脑门,咋睁着眼往枪口上撞呢,二贵毕竟不是懒人,一旦干顺了手,就觉得眼里的活都该干。当春分还在排葱时,二贵已抽空回了趟家。春分以为二贵口渴了回去喝茶,没曾想二贵却从屋里拎了水桶和瓢来,他是给韭菜浇定根水呢。

二贵三两瓢就把韭菜地给浇了,跟着又气喘吁吁拎了桶要浇刚分好的葱。

春分手一伸:“别添乱,这葱不能浇的!”

二贵很奇怪,说:“咋啦,韭菜能浇,葱不能浇?”

春分说:“那韭菜是老根,水分少,老根扎进新土,得定根,让芽吸收水分往上长,这葱就不一样。”

“这葱就不一样啊?”二贵没想到,种个菜还那么多学问。

“葱白里水分多,你就是挖起来放一边剪掉叶,过三五天它也会从里面长出新叶的!”春分说。二贵一想也是的,放久了的蒜啊葱啊还真是这么回事,能从里面长出新叶。

“还有一宗你不晓得,”春分停了一下又说,“这刚分的葱得等上面的叶给太阳晒破叶管,新叶才能钻出来,有时候,环境恶劣点也未必是坏事!”

“万物有万物的活法呢!”二贵感叹说。

“所以啊!”春分意味深长看一眼二贵,“我先前才会那样口气给小刚说话。”

二贵放下水桶,憨憨地笑,说:“我咋就没想到刚才对小刚是话里有话呢!!”

“你啊,是吃春酒吃昏了头!”

春分说完扛起锹,大步跨过那畦菜地。

一阵风吹过,新排的韭菜和葱苗舒伸开来,一片新绿呢!

(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二贵以“春捂秋冻”作为自己不情愿刨园子的借口,而春分则以“你自己想捂酒杯子”奚落二贵,使他无言以对,只得跟着春分去干活。

B.小说的语言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男人的德行得顺了毛摸”“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等。

C.小说对小刚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刻画了一个既想进取又不肯吃苦的年轻人形象,对母亲春分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

D.小说先写二贵不得不跟着春分分韭菜,然后写二贵主动积极地分葱,丈夫对待农活前后态度的对比,表现了春分对丈夫的感化与影响。

16.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小说标题“换茬”的丰富意蕴。(6分)

17.赏析小说结尾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邢宇晨

①边关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传递着历史文化内涵。边关出现在唐诗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物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B .从高处沿光滑曲面下滑的物体 C .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 D .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 2.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 和B ,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 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 置于A 附近,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A .此时A 带正电,B 带负电 B .此时A 的电势低于B 的电势 C .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 .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贴在A 、B 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3. 在某行星表面附近.... 有一卫星,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周期为T ,引力常量G 已知,则可算出 A .该行星的质量 B .该行星的直径 C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4.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 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 学质量调研 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桥梁记脱胎于汉魏桥梁碑文,桥梁碑文是将修桥始末形成文字、勒石刻碑,以称扬功绩、远播声名。自汉徂宋,桥梁记文逐渐独立开来,在其演变历程中,创作主旨与语言形式的变化最为明显,具有多维价值。 从创作主旨看,宋前桥梁记主要是歌颂功德。入宋后,桥梁记创作主旨由称扬外在事功向表达内在自我转化,作者常借修桥话题论政治理念,滕强恕《平政桥记》云“政有大体,推诚心,昭公道,行实政,而民不与焉,如斯而已”;或宣德性品格,曾巩《归老桥记》赞赏柳侯老而归乡、不贪仕禄,“明于进退之节”,随着宋代理学风气渐浓,桥梁记主观性、哲理化倾向也渐强。从语言形式看,宋前四篇桥梁记皆为骈文,文辞工整华美。究其原因,一是受时代文风的影响,二是源于桥梁记最初竖碑颂德的功用。然而骈语记事常因对偶形式所限,桥梁尺寸、经费来源、工程处理等细节难以准确说明,剥去宋前桥梁记浮华的辞藻外衣,详细信息并不多。宋代桥梁记则主要以散体书写,语言形式自由、平实严谨,利于记事议论,文中地理变迁、桥梁兴毁、建筑原理、材料工费、规模尺寸、修建者品格的书写更全面细致,文章篇幅亦较宋前普遍变长。同为书写建桥过程,宋代文同《众会镇南桥记》“端夫昔已深恻,治且未暇,殆今视之犹尔,议将桥焉。其季师皋而说之,愿亦输其家赀,以佐厥役。架材通沟,琢石补道,长袤高广,完好坚直”一段,与唐代乔潭《中渭桥记》相比流畅自如得多。虽然仍有个别篇章有意复古,一些散语为主的桥梁记也间用骈语,但挡不住宋代桥梁记散文化脚步,并最终定型为桥梁记的语言范式,影响深远。明清两代唐顺之等人的桥梁记皆予沿袭。宋代处于桥梁记文体发展历程中的繁荣定型期,关注宋代桥梁记的主旨、语言等方面的文学书写对古代文体演化规律和中国叙事学研究很有裨益。 宋代桥梁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重要体现,很多桥梁实体今已消失,《清明上河图》中壮美虹桥只存在于画作中,其尺寸规模等具体信息均不得而知,实为憾事。宋代桥梁记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憾,今人可据文中桥梁修造的时间、地点、工费、修造者等准确信息,管窥彼时文明。宋代蔡襄主持修建万安桥,并写下《万安桥记》并刻碑桥旁,文章记载了修建起讫时间“始造于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二月辛未讫工”,桥墩数量“垒趾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桥梁尺寸“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所耗工费“靡金钱一千四百万”,工程执事人“卢实、王锡等,十有五人”等信息,为后人保留了准确而珍贵的史料。不唯《万安桥记》,宋代其他桥梁记中皆有关于修建桥梁的信息记录,对后人研究中国桥梁史、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桥梁科学涉及桥梁的用料、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在宋代桥梁记中皆有体现。宋代桥梁记中记载了当时桥梁的用料情况,主要材料有木材、石料,辅助材料有铜铁、竹藤等。如以木质为主的,石介《宣化军新桥记》记载桥的五杠、三十七柱、七十八梁,皆用壮大耐腐的巨木搭建。其他常见材料还有瓦、竹等。每种材料的选择,都会依据桥梁所处的地貌、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新课结束考试试题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鈡分值:150分) 一(24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世界上只有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nèihán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guībǎo之一。但汉字又是最难书写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也就降低了正确书写的能力。即使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明传承的品质也会形成缺损。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对书写能力下降的qūshì应该及早jǐngju é。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文中()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1分)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 4.如皋初中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和提高同学们的汉字书写水平,邀请了如皋书法家沈正老师为全体初三学生3月20日在报告厅做一个“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专题讲座,请你为初三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3分)

▲▲▲ 5.2020年两会中,环境保护,治理雾霾成了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雾霾严重污染的原因。(3分) ①2020年11月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今年入冬以来首次寒潮天气。地面由干冷空气控制,随着冷高压进入东部海上,其势力逐渐减弱,中东部大部地区转受变性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地面风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排放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排放大户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③“秸秆焚烧并非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全国而言,其产生的PM2.5不到PM2.5总量的5%。但由于秸秆是在1、2天时间内集中焚烧,在污染最重的一天,秸秆焚烧产生的PM2.5可能占当天空气中PM2.5量的30%、40%。”国家环境保护城市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说。 ▲▲▲ (2)某同学回老家途中看到有一个老人在路边焚烧秸秆,他决定上前劝阻,如果你就是那位同学,你会怎样说?(2分) ▲▲▲ (3)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 ▲▲▲ 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8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试卷(二)物理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教学质量调研(二)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A 4.B 5.D 6.C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9.AD 10.ABD 11.BC 12.BD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计 14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3.(6分)(1)×10 130(每空1分) (2)如图(每根连线1分) (3)130(2 分) 14.(8分)(1)aa ′ (2)1.9 < (3)0.18~0.19(每空2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46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 分)解: (1) 对活塞受力分析得 pS =p 0 S +mg (2 分) 解 得 p =p 0 + mg S (1 分) (2) 加热过程中气体等压膨胀,由 V 0 =2V 0 (2 分) T 0 T 2 解得 T 2= 2T 0 (3) 该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1 分) △U =kT 2-kT 0 (1分) 解得△U =kT 0 因气体体积增大,故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W =-p ?V (1分) 解得 W=-(p 0+ mg )V 0 S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U=Q+W (1分) 解得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Q=kT0+(p0+ mg )V0 (1分) S 16.(12 分)解:(1)线圈匀速运动时E =BLv I = E R mg =BIL 解得v=mgR B2L2 (2)q =It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I = E R (1 分) E =BLx t 得q =BLx R 解得x=qR BL (3)对线圈,静止→匀速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mgt -BILt =mv - 0 即mgt -BLq =mv - 0(1分) (1分) (2分) 解得t = mR B2L2 + BLq mg (2 分) 17.(12分)解: (1)粒子做圆周运动有 v2 qv B =m0(2 分) R 1 根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可以得到粒子的轨道半径R1=d (1分) 解得B=mv 0 qd (2 B (1分) R2=2d (1分) )①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2后,粒子的轨道半径变为 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沿y轴正方向(1分) 0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调研测试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 A.展现同仇敌忾彪炳千古 B.展现同舟共济名垂青史 C.呈现同舟共济彪炳千古 D.呈现同仇敌忾名垂青史 的一项是(3分) 2.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浅黄的草木,聆听一双眼睛的低语,我看到一缕期待,▲,▲。▲,▲,▲,▲,与一条通往人间天堂的阶梯邂逅。在离红尘很远的地方,我爱上了一双藏羚羊的眼睛,那双眼睛常常在我的意象中闪烁。 ①萌生爱情的枝芽 ②身穿精致服饰的藏族姑娘临水唱起了曼妙婉转的歌 ③在湖边的星光里 ④在雪山回荡,在湖面漫游 ⑤穿越苍茫的原野 ⑥徐徐渺渺的歌声 A.③①②⑥④⑤B.③④⑤②⑥①C.④①⑥③②⑤D.④⑤⑥③①②

4.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植物学家认为,只有腐殖土增厚,植物才能有强旺的生长。一个时期的各种参照多了,也是幸事。浮躁激活了沉思,无耻激活了正义。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构成了许多机会,思想的萌芽在寻找腐殖土。只有在各种思潮的交织冲荡中才有可能出现崭新的思想、崭新的人。 A.植物强旺生长,离不开增厚的腐殖土。 B.各种思想在同一时期出现是一件幸事。 C.浮躁和无耻反而激发人们的沉思和正义。 D.崭新的思想的诞生需要各种思潮的交织。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庄太常传 全祖望 庄太常元辰,字起贞,鄞人也。公严气正性,不肯随人唯阿,下笔千言,亦倔强睥睨一切。释.褐.南太常博士,八载不迁,冷曹 清望,泊如也。 .. 甲申之变,公一日七至中枢史公之门,促以勤王。赧王即位,议选科臣,总宪刘公、掌科章公皆举公为首。而马士英势方张,欲尽致.朝臣出其门下,遣私人来致意曰:“博士曷.持门下刺一谒相公,掌科必无他属也。”公峻拒之。是时虽东林宿老亦俯首称门下于马、阮之门,而考选诸臣能抗.之者,则公一人而已。 钱忠介之起事也,诸乡老最同心者莫如公,破家输饷。初,降臣谢三宾欲梗师,而为王之仁所胁。及忠介与王之仁将赴江上,三宾潜招兵于翠山,众人疑之。王明经家勤谓忠介曰:“公等竟欲西行乎?何其疏也!”忠介惊曰:“计将安出?”家勤曰:“浙东沿海,皆可以舟师达盐官,倘彼乘风而渡,北来捣巢,列城且立溃矣,非分兵留守不可。”忠介曰:“是无以易吾庄公者。”于是共推公任城守事,分兵千人以属公,以四明驿为幕府。忠介乃西行。公日耀兵巡诸堞,里人呼为城门之军。是役也,危城人岌岌,赖公镇之,而三宾不敢动。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数学期初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ABC 中,4a =,b =30A ?=,则B 等于( ) . A. 60?或120? B. 30? C. 60? D. 30?或150? 2. 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22a b < B. 2a ab < C. 11a b < D. 1b a < 3. 等差数列{}n a 中,若34567450a a a a a ++++=,则前9项和9S =( ) A. 1620 B. 810 C. 900 D. 675 4. 已知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是11,23??--???? ,则不等式20x bx a --<的解集是( ) A. ()(),32,-∞-?-+∞ B. ()3,2-- C. ()(),23,-∞+∞ D. ()2,3 5. 已知△ABC 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c a a b b c +++=1,则B 的大小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6. 若0,0x y >>且 191x y +=,则x y +的最小值是( ) A. 6 B. 12 C. 24 D. 16 7.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281盏 B. 9盏 C. 6盏 D. 3盏 8. 已知命题:“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10424a a a ++=,则11S 为定值”为真命题,由于印刷问题,括号处的数模糊不清,可推得括号内的数为( )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英语二模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英语二模试题(无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l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顼,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1. Mike never tells a lie. _________ honest boy he is! A. What a B. How an C. What an D. How ( )2. The students didn’t find much _________ about the topic on that website. A. message B. story C. article D. information ( )3. ---May I use your mobile phone? ---Sorry, I haven’t found _______ yet. I’m afraid I’ll have to buy ________ in the shop. A. that; it B. one; it C. it; one D. that; one ( )4. We will build another new Great Green Wall _______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A. through B. among C. across D. between ( )5. Nowadays, blogs are ___________Wechat among young people. A. as popular as B. not so popular as C. n ot popular than D. much more popular than ( )6. There’s little news about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370 at present, _________? A. is there B. isn’t there C. is it D. isn’t ( )7. ---________I take photos here? ---No, you _________.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 “No photos”. A. May; mustn’t B. Must; mustn’t C. Can; may not D. May; may not ( )8. ________ I have free time, I seldom chat online. A. If B. Since C. When D. Unless ( )9. ---_________ is it from your school to the nearest park? ---Only 5 minutes on foot.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much D. How far ( )10. Mary _______ have lunch at home. But now she _________ it at school. A. used to; is used to having B. was used to ; used to having C. used to; used to have D. used to; is used to have ( )11. Mr Wu_________ French for several years. But now he teaches us English. A. has taught B. had taught C. teaches D. taught ( )12. There are some new words in the article. To understand them better, Millie has to ________in a dictionary. A. look for them B. look them over C. look them up D. look after them ( )13. —Do you know __________ this afternoon? —I’m not sure, but I’ll tell you as soon as she________. A. how Betty will arrive; will start B. how will Betty arrive; starts C. what time Betty will arrive; starts D. what time will Betty arrive; will start ( )14. ---_________more information about travelling in Shanghai,surf the internet. ---OK.I will.Thank you. A. Get B. Getting C.To get D. Got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1届高三创新班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创新班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卷四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 0,9A =,{}1,2,9B =,则集合 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__. 2.复数(420)(1)z i =-+(i 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为__________. 3.某中学为了了解高三年级女生的体重(单位:千克)情况,从中随机抽测了100名女生的体重,所得数据均在区间[48,58]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100名女生中,体重在区间[50,56]的女生数为__________. 4.已知抛物线2 4y x =的准线是双曲线22 21(0)2 x y a a - =>的左准线,则a =__________. 5cos()4π αα=+ 则tan()4 π α-的值是__________. 6.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若31412a a -=,4217S S =,则2a 的值为__________. 7,设曲线'1:y 1(0)x m C e m +=->上的一点11(,)A x y ,曲线2:ln C y x =上一点()22,B x y ,当12y y =时, 对于任意的1x ,2x 都有AB e ≥恒成立,则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8.三角形ABC 外接圆直径为AD ,已知2BC =.3 2 AB BC ?=-,则AD BC ?=__________. 9.在三角形ABC 中,若2 3()2||CA AB CB AB AB ?+?=,则(min 1()tan tanA B +=__________. 10.已知D 是ABC △边AC 上一点,且3CD AD =,BD =,1 cos 4 ABC ∠=,则3AB BC +的最大 值为__________. 11.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2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 两点,若 12AB F F =,111 2 F A F B =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初复学考试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初复学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杜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醋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B.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C.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 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必修化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必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手机芯片是一种在半导体材料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模块。下列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A .铝 B .硅 C .碳 D .铁 2.2020年11月24日,我国长征五号运载搭载火箭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该火箭主发动机中所用的液氧(O 2)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有机物 3.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 .食盐-NaCl B .铁红-Fe 3O 4 C .明矾-Al 2(SO 4)3 D .烧碱-Ca(OH)2 4.右图装置可用于石油蒸馏。其中仪器名称 不. 正确的是 A .a -酒精灯 B .b -圆底烧瓶 C .c -冷凝管 D .d -锥形瓶 5.关于0.1mol N 2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6.02×1023个N 2 B .质量为1.4g C .体积为22.4L D .含有0.2 mol 氮原子 6.工业上可用金属钠与氯化钾反应制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 +KCl=====高温 NaCl +K↑。该反应属于 a b c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7.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面包 B .米饭 C .牛肉 D .蔬菜 8.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伐薪烧炭 B .酿酒成醋 C .滴水成冰 D .百炼成钢 9.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HCl B .K 2O C .CO D .N 2 10.下列溶液中c (Cl -)最小的是 A .100mL 0.1mol ·L -1NaCl B .100mL 0.05mol ·L -1MgCl 2 C .100mL 0.1mol ·L -1AlCl 3 D .100mL 0.05mol ·L -1HCl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氯气的电子式:Cl ∶Cl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C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硫酸亚铁的电离方程式:FeSO 4===Fe 2++SO 2-4 12.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4NH 3+5O 2=====催化剂 △ 4NO +6H 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 2是还原剂 B .NH 3是氧化剂 C .O 2失去电子 D .NH 3发生氧化反应 13.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O 2。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当水槽中导管口一有气泡逸出时,就立即收集O 2 C .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撤走酒精灯 D .常温下将带余烬木条伸入盛有O 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

2009如皋中学录取名单

姓名录取学校 杨心韵清华大学 陈奕雯清华大学 程炎清华大学 周骁聪清华大学 丁一涵清华大学 沈蔚然清华大学 周新磊清华大学 孙克扬北京大学 陆璇北京大学 洪慧敏北京大学 徐鹏北京大学 戴晔北京大学 王凯北京大学 何宏艳北京大学医学部唐妍北京外国语大学徐雨婷北京外国语大学丁聪南京大学 周煜寰南京大学 徐栋南京大学 曹思琪南京大学 陈扬扬南京大学 刘伟南京大学 白杰南京大学 张路宇南京大学 杨睿南京大学 王轶群南京大学 朱明月南京大学 吴星辰南京大学 陈雪莲南京大学 娄鹏呈南京大学 蒋胤浩南京大学 周姚南京大学 丁玲娟南京大学 孙莉南京大学 姚文静南京大学 钱骏洋南京大学 刘杨南京大学 邹颖南京大学 陈伟南京大学 何雅婧南京大学 闵超南京大学 戴梁缘南京大学 张顺南京大学

薛海威南京大学 张宇南京大学 何宏磊南京大学 韩薛蒙南京大学 刘丹丹南京大学 包永霞南京大学 季程承南京大学 陈建冰南京大学 孙灵丽南京大学 孙爱晶南京大学 姜波南京大学 王宝龙南京大学 刘智鑫南京大学 朱金南京大学 倪卫明南京大学 周琪龙南京大学 袁阳阳南京大学 杨海飞南京大学 高荣南京大学 吴晓龙南京大学 贾旸旸南京大学 沈维维南京大学 郝薇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吴婷婷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金禹上海交通大学 严洵上海交通大学 洪玉琢上海交通大学 蒋志鹏上海交通大学 周勇上海交通大学 周洋上海交通大学 丁虹云上海交通大学 储程上海交通大学 姚淞淞上海交通大学 邵进明上海交通大学 于鹏飞上海交通大学 杨箫上海交通大学 谢国成上海交通大学 沈欣复旦大学 环宇翔复旦大学 钱智敏复旦大学 张文娟东南大学 邵淼东南大学 丁妤婕东南大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6月份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生命的禅 阎纲 社会只对承受痛苦的人表示同情,但唯有对战胜痛苦和命运的人才会表示敬意。对于那些微笑面对死神的人,死神不过是一个引渡者和黑衣使者。史铁生以他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轮椅和文学为方舟,泅渡了自己也普度了众生。 凡人,必死,又得活着,这是一道生命哲学的尖端命题。人活着,靠的是精神;死了,留下精神;死,也得有点精神。史铁生虽然不能拒绝最残酷的命运,却仍然可以选择有尊严的生活。他被逼到命运的悬崖上,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一双可以迎风展开的翅膀。他越来越不满足于外世界的伪善和现实主义的模式化,与其说“艺术高于生活”,不如说“艺术异于生活”,因为艺术中有“我心中”的生活,正应了王阳明的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越到后来,史铁生越是转身内世界,解剖一己之私,揭示人的灵魂,在地狱的无边煎熬中,在人性善与恶、爱与憎、生与死的不同视角的轮番拷问中,忍痛为鲜活的生命问路。 宁静的孤独,受刑般的病痛,孤独与病痛,是史铁生世俗地狱里附加的地狱。他一边承受双重地狱,一边感悟人的心经。他说:“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 死神掳走了史铁生的生命,无法没收他的灵魂;灵魂在人们的内心点燃长明灯。贯穿于文品中的人格,是史铁生长明灯永生的精灵,冥冥中呼唤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有如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所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在探究灵与肉悲欣交集的课题中,至善至美是史铁生深刻的内涵,是他终其一生艰难参悟的禅。 “从炼狱到天堂”“你的身体似一座炼狱,而你的灵魂光明如天堂”“不疯魔,不成活”不在炼狱里疯魔受难,洞穿世俗,澄怀悟道,哪能明彻本心度化升天?在史铁生看来,人世沧桑,生来就是孤独的;无法赶上欲望时,又是痛苦的;不想死又不得不死时,是恐惧的。固然,人生是痛苦的,人却是自由的,人有选择的自由:我热爱生命,我选择写作,写作能够让现状的残疾化为浪漫的爱情。 一个民族能够繁衍数千年,在于其具有合理而稳定的传承因子。史铁生说,民族生存的底蕴一旦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一)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一)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们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即通过哪种方式重建社会。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以程、朱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确定了家礼构想,目的是复兴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程子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是,祭祀的主体是士大夫的宗子,不是庶人。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族大家族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宗族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治不良行为。通过祠堂祭祀活动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起就受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一种群体标准模式,向前人表达崇敬和哀思,为后人树立效法的楷模。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祠堂以“地缘”关系为坚实基础,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民众,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B.在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是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C.封建社会统治者主要靠宗法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D.祠堂祭祀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祠堂祭祀活动可以向后人宣讲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2019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石庄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9石庄初中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 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Yìjuàn pàn ()立家()脑() 2.默写题。(10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_?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4)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体现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题。请写出四个ABAC的成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真是心旷神怡!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 ....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 ....的精神。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按照《规划》,遵义所辖各县都要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D.由于韩美执意举行联合军演,使朝鲜产生了取消元首会面的想法。 6.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9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2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