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

-唐初,太宗李世民为了巩固政权,统一思想,决定弘扬儒学,通过明经科来选拔人才,由于当时经学异学颇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本,必须选人来编一套全国统一考试的指定“教材”,以便于“考生”使用。据《旧唐书·儒学》记载:“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1]《毛诗正义》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令天下。正是在这种政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当中,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占据了国家权力话语的中心位置。“《毛诗正义》被作为封建政治伦理教育的国定教科书,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成为学童、士人和官吏人人诵习的经书。随着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诗经》在全国空前地广泛流传。”[2]《毛诗正义》成为唐人取仕必读的教材,其中的诗学思想或显或隐的对他们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孔颖达对《诗》的爬罗剔抉的阐释中,提出“情志一也”、“兴象”、“诗缘政”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揭示出诗歌的功用、诗歌创作方法及诗理,启蒙了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一、“情志”论

“情志”论是孔颖达诗学思想的核心,包含着丰富的

理论内涵。关于诗歌的本质到底是“言志”还是“言情”,唐以前聚讼纷纭,从《尧典》、孔子、《毛诗序》及陆机、刘勰、钟嵘都在阐释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诗学命题。而孔颖达在前人诗学思想基础上作了审美超越,把诗歌到底是“言志”还是“缘情”的问题作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言志”也即“言情”,是二而为一的关系。孔氏在《毛诗正义·诗序》中云:“诗者,人志意之抽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3]孔颖达在这里给“情志”下了定义,也给“诗”下了定义。“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这是给“志”下的定义。从“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几句看,他所说的“志”也就是“悦豫”、“哀伤”之类的“情”。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则鲜明地提出“情志一也”。“民有六志……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所从言之异耳。”[4]而这种情志从何而出呢?就是“情缘物动,物感情迁”[5]的结果。“外物”是激起“悦豫”、“哀伤”之情的外界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孔氏在《礼记正义》中对“外物”作了很好的诠释:“物,外境也。言乐初所起,在于人心之感外境也……若外境痛苦,则其心哀。哀感在心,故其声必踧速杀也。若外境所善,心必欢乐,欢乐在心,故声必随而宽缓也。”[6]孔氏所说的“外物”、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孔颖达〈毛诗正义〉诗学思想研究》成果之一(2008-ZX-143)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男,河南商城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孔颖达对《诗》的阐释绾合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传统《诗》学的接受做出取舍并加以创新和超逸,建构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提出了“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关键词:孔颖达;毛诗正义;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2-0144-04

黄贞权

2010年第2期(复总第76期)

船山学刊Chuanshan Journal

No.2,2010(rest.tot No.76)

144

“外境”语,都是指客观的物象世界,诗歌的“境界”与创作主体的外部世界是有着必然的联系,孔氏所指的“外物”也和“政教善恶”、“政治得失”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并且是构成诗歌创作必要的外在动因之一。“在孔颖达看来,诗之本体非单一的刺怨讽诫,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善恶二元,而是包蕴有讽谏、缘情、感物、审美等诸多层次的多元体。”[7]孔颖达把“情志”并举,总结诗之本义,“言志”即“言情”,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而是以创作主体的情感为动向的感性问题。那么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孔颖达看来,就是舒“心志”而泄“愤懑”,《毛诗正义序》中亦云:“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8]孔颖达从理论出发,与批评实践相结合。《毛诗正义·卷耳》云:“诗本畜志发愤,情寄于辞。”[9]《毛诗正义·燕燕》又说:“舒己愤,见己情。”[10]孔颖达对诗义的阐释、理解和总结,对“言志发愤”说作更深层发掘,从理论到批评实践,建构了一整套的诗学体系框架。正是在权力话语架构下体现的诗学理想、诗歌批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唐代诗学和诗歌创作。如王昌龄《诗格》关于意境的论述,“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11]王昌龄所说的“境”就是诗歌创作对象,与诗人相联系的客观世界,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的结合情况下进行构思,必须做到意、境一体,方能开动想象的快车,做到文思泉涌。他所说的“境”与孔颖达的“外境”如出一辙。追本溯源,在中国文论史上孔颖达是把“境”范畴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第一人。

白居易也深受孔颖达“情志”理论的浸淫,他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12]说明“情”乃诗之本质,无情则无诗。另一方面诗的功用是泄导人情,济救世病。“因为诗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所以有‘感人心’力量,但‘感人心’的力量善用之可以感人为善,不善用之也可以感人为恶,所以必须实之以义。”[13]这一点正是说明“情志”的表达对于读者的移情作用。孔颖达的“情志”论从诗歌本质、诗歌创作,再到诗歌创作的动力,成为一个完整而富有理论的诗学命题,仅凭此一点,亦足以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诗缘政”论

孔颖达在情志并举的同时,囿于唐初的政治与士大夫复古的审美理想,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从此把诗歌作为“言情”和“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做了解构,把文学与政治做了嫁接,使唐代的诗学和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开启了唐代诗歌批判写实的风格气象。他在《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出“诗缘政”这一富有时代感的诗学命题。如:“风、雅之诗,缘政而作,政既不同,诗亦异体”;[14]“诗者缘政而作,风、雅系政广狭,故王爵虽尊,犹以政狭入风”;[15]“言秦仲国大将兴,而大于邾、莒,诗者缘政而作,故附庸而得诗也”;[16]“以诗本缘政而作,臣无庆赏威刑之政,故不得言诗。”[17]其提出“诗缘政”的命题,不是作术语的罗列,也不是对《毛诗序》的“主文而谲谏”式教化思想的继承,而是在对传统诗学的充分理解、分析之后,囿于唐代政教主张,是文学与政治联姻的一场“诗学革命”。“这里就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与取向,当他们受命编纂五经正义时,他们身份‘非惟宿德鸿儒,亦兼达政要’,私人的理解已经被集体的解释所取代,个人的学术取向让位于官方政治取向,因此这些表述取径的序文,实际上传达的是一种官方意识形态。”[18]

从孔氏的审美阐释中看出,“诗缘政”作为一个特定的诗学纲领得到官方承认,表明了文学创作终极目的是王政教化,面对社会政治的成败得失,成功则歌颂赞美,驰废亦讥剌匡恶。因此,孔氏“诗缘政”的提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的阐释正好实践了《毛诗正义序》中所说的“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的诗学主张。正是有了这种诗学主张,许多唐代写实主义诗歌成为政治的晴雨表,亦成为权衡政治得失的天平,政治兴则歌颂赞美,政治衰则讥讽刺过。正如《毛诗正义·诗大序》中说:“诗人既见时世之事变,改旧时之俗,故依准旧法,而作诗戒之。虽俱准旧法,而诗体不同,或陈古政治,或指世淫荒,虽复属意不同,俱怀匡救之意。”[19]这里“缘政”的诗歌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匡时救世,把诗歌作为治疗国家的良药,通过诗歌来治疗政治顽疾,他把诗歌比作救世的良方,用“诗人救世”来比喻诗人的匡时济世的责任和诗对社会的功用。诗人的责任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看清时事,了解时代的弊病,要有敏锐的时代责任感和济世的怀抱。

那么面对政治的成败得失,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呢?在孔颖达看来,就是通过“风雅”来这一独特的话语方式。在唐代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士大夫心中理想化的社会则是通过上古的“风雅”之诗来重构的。“诗缘政”的诗学命题也就影响着有唐一代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雅不作,以耿耿也。”李白

145

--

《古风》“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保安区宇,国风雅颂。”柳冕《谢杜相公论房杜二相书》“于是风雅之文,变为形似,比兴之体,变为飞动”,《答杨中丞论文书》“逮德下衰,风雅不作,形似艳丽之文兴,而雅颂比兴之义废。”元结《箧中集序》“风雅不兴,几及千岁。”李益《诗有六义赋》“所谓政于内系一人之本,动于外形四方之风。如于风,成于雅。”[20]这些“风雅”合称的独特话语出现在诗句中,正是对《毛诗正义》“诗缘政”理论内涵的继承和延续,通过“风雅”之诗作为批判的武器来针贬时弊。

白居易作为唐代批判写实主义诗学的代表之一,其理论源头主要来自孔颖达“诗缘政”的诗学命题,其诗歌和诗学理论在中国诗学史上的贡献之一就是具有现实精神和批判精神。生逢安史之乱,政治格局四分五裂,社会动荡不定。知识分子如何改革政弊呢,只有通过“诗歌”来解救民生。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社会作用。把诗歌看成是“为民请命”的工具,强调诗歌积极干预政治的功能。诗歌的最终目的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21]他把诗学理论核心放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上。把“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作为诗歌创作的标准;讲求诗歌的内容,注重诗歌的“风雅比兴”和重“讽谏”批判现实精神,都可以说明他深受《毛诗正义》的深刻影响。

三、“兴象”论

上述中我们主要谈到“诗理”,那么“诗法”又如何呢?孔颖达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毛诗正义·诗序》中说:“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而,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22]孔颖达认为风、雅、颂为诗体,赋、比、兴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这一观点已为后人接受。但是关于“兴”的阐释,在孔颖达之前都还只停留在表面,对“兴”审美内涵还没有作出系统的分析。孔颖达吸收刘勰、钟嵘的“比兴”思想并加以深发,发掘出“兴”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方法,并在自己的诗学思想中提炼出“兴象”的这一重要的诗学范畴,在孔氏看来“兴象”有着缜密的体系和结构。

首先,兴象的本质是“兴必取象”。孔颖达在《毛诗正义·樛木》中云:“以兴必取象。”[23]《毛诗正义·湛露》中再云:“各取其象也。”[24]《毛诗正义·鸱鸮》中还说:“以兴为取象。”[25]此种句例俯拾皆是,斯不累举。孔颖达提出的“兴象”的审美范畴,道出了诗歌创作的规律和原理,通过主观化了的物象来表现人事、情理,用诗歌语言来表现主观情感的张力,恰恰说明了创作主体正是通过审美意象来表达主观的情感。“这种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然而它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的丰富想象。‘兴象’也可以说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这种审美形象所具有‘兴’的特点,不是传统儒家所说的‘美刺比兴’的‘兴’。”[26]因此,唐代诗歌出现的兴象玲珑、意境鲜明的整体美学面貌,与孔氏提出的“兴象”理论不无关系。

其次,兴象的审美特征是“兴、喻名异而实同”。《毛诗正义·螽斯》中说:“兴、喻名异而实同。或与传兴同而义异,亦云兴者喻。”[27]在孔颖达看来,兴、喻其实是相同的,“兴”“喻”“比”的意思是相近或相同的,甚至在某些时候孔颖达把“兴”、“喻”合在一起来使用。孔颖达在《毛诗正义·羔裘》中云:“传已解兴喻之义,笺又解所以用裘兴意。”[28]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兴、喻在用法上是相同的,在意思上明显地是“名异而实同”。“兴”在孔颖达的阐释中,与“比”也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兴”和“比”又有什么不同呢?朱自清先生认为:“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29]他在《毛诗正义·诗序》中提到:“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比之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当先显后隐,故比居兴先也。”[30]《毛诗正义·关睢》中说:“兴是譬谕之名,意有不尽,故题曰兴。”[31]孔颖达认为,“比”与“兴”前者是附理,而后者是起情,道出了“兴”的本质特征和兴的艺术思维方法,让创作主体和读者生发出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把“比”的语言层面上升为“兴”的诗意境界。

第三,兴象的审美方法是“兴必以类”。《毛诗正义·凯风》云:“兴必以类,睍睆是好貌。”[32]孔颖达认为,起“兴”的客观对象物是有所取舍的,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起“兴”。“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起“兴”的客观事物就是“类”,引“类”是起兴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类比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引发主观情感,这样才能达到“起发己心”。《毛诗正义·燕燕》中说:“故‘上下其音’喻言语大小,取喻连类,各以其次。”[33]这里“类”就是性质相同或相近事物,以“羽毛”比喻人的“衣服”,“睍睆”比喻人“容貌”。用现代修辞学的观点,其实也

146-

-

就是隐喻,就是“从现实情境中蒸馏出生活的较为深层和基本的方面,惟其如此,艺术才创造出现实的形象。”[34]“兴喻”的物象,要有关联的地方,正所谓“诗文诸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唐代的许多文艺理论家直接继承了孔颖达所提出的兴象论,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言常有余,都无兴象”、“既多兴象,复备风骨”、“无论兴象,兼复故实。”[35]殷璠的诗歌理论旨在扫除六朝形式主义文风,概括盛唐诗歌的美学精神,彰显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从其评价中可以看出,“兴象”理论在唐代诗歌批评运用中的自觉。后来的严羽、胡应麟、纪昀、方东树都不同程度地承传和丰富了“兴象”理论内涵,归根结柢还是以孔颖达为血脉的。

皎然的《诗式》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孔颖达影响,如在《用事》中谈到:“今且于六义之略论比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睢》既其义也。如陶公以孤云比贫士,鲍照以直比朱弦、以清比冰壶。时人呼比为用事,呼用事为比。”[36]《文镜秘府论·地卷》引皎然语:“比者,全取外象以兴之,‘西北有浮云’之类是也。”“兴者,立象于前,后以人事谕之,《关睢》之类是也。”[37]皎然这里指的“象”是事物外在之形象,“义”是事物的内在义蕴。而“兴”则是指譬喻性和兴起性。从皎然的诗学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象下之义”“义类同者”“立象于前”皆与孔颖达语“兴必取象”“兴必以类”相似,很显然,孔颖达系统性的“兴象”诗学理论命题已被后世的唐代诗学理论家所吸收并加以实践运用。

另外,王昌龄在《诗格·十七势》第六“比兴入作势”说:“比兴入作势。比兴入作势者,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树两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兴是也。”第九“感兴势”说:“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亦有其例。”[38]王昌龄所说的“比兴”“感兴”,其核心还是通过客观的物象来寄托和起兴,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达到交融的审美境界。此外,王氏在《诗格》中还专门谈到入兴十四体,这都是在孔颖达兴象理论框架的启发之下来进行创作和品评诗歌的。总之,“兴象”理论作为中国文学艺术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在孔颖达诗学框架之下得到深层的发掘和确立,又被唐代诗人运用到诗歌批评和创作践中,不仅丰富了唐代的诗学理论,也为唐代诗歌所表现的意境鲜明、兴象玲珑的审美风格找到了理论归依。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卷189。

[2]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02~103页。

[3][5][8][9][10][14][15][16][17][19][22][23][24][25][27][28][30][31][32][33]

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3、3、122、12、251、407、545、16、12~13、41~42、621、514、53、394、12、22、135、122页。[4]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5页。

[6]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9年版,第1076页。

[7]高林广:《〈五经正义〉诗乐思想管窥》,《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1]王昌龄:《诗格》,据张伯伟主编《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12]白居易:《与元九书》,据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

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1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版,第361页。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463页。

[20]据肖占鹏主编《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注评》上册,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0~570页。

[21]白居易:《新乐府序》,据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

代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26]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册,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29]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版,第48~49页。

[34][美]阿恩海姆:《抽象语言与隐喻》,见《艺术的心理世

界》,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35]殷:《河岳英灵集序》,据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

历代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36]皎然:《诗式》,据李壮鹰《诗式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3年版,第31~33页。

[37][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据王利器《文镜秘府论

校注》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159页。

[38]王昌龄:《诗格》,据张伯伟主编《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56页。

147

--

毛诗正义

1.诗教指以《诗经》来教化人,教化的目的在于使人温柔敦厚,温柔敦厚是一种受推崇的性格修养和礼节品质。 2.毛传指为传授诗经所写的注解,毛传由大毛公毛亨开始,再传给和小毛公毛苌完成的。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解读诗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郑笺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对毛诗进行注解,谦虚而称为笺 4主文而谲谏,主文指不直接陈述而用比喻的手法叫做主文,委婉讽刺叫做“谲谏” 5四始六义“四始者,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兴观群怨?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可以激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 7三纲领,八条目 三:明德,新民,至善。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中庸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9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尊崇天赋予的道德本性,又通过求教和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细妙之处;使自己到德行既高尚文明,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0史迁司马迁;体例;历史地位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笔法孔子首创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叙述事实来表现思想倾向而不是直白的议论性文辞;秉笔直书秉笔直书,指写 指《史记》、《汉书》等以文章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正史 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11厚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12含章可贞 有美德而不显耀,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差异 黄津成(现供职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撰写于2002年 在教育史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首倡者,但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法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孔子的启发式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启发法。 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时代,西方文明才刚刚起步,成文的文化典籍很少,文化传统也还没有成形,这就使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既成的、公认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维,因此他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另立新说的自由天地,于是形成了他批判的、探索的治学态度。这样,苏格拉底的启发法------“产婆术”是发现式的,他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努力地去认识、理解自己的世界,发现知识。这种

学习方法是一种发现的、研究的、批判的学习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国与西方教育史上、思想史上的居于开创地位的伟人,这种来自于起点的不同,耐人寻味。这种不同与差异给人以启发:文化的丰富传统,历史的丰厚资源,为教育、学习,也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但也制约了创造力的发展,成为对自由思想的一种限制。文化传统的“浅”,使教育、学习和思想缺少了丰富性,但却造就了创新、发现、研究的品格。 历史的作用是一分为二的。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对待文化遗产,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2002.5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孔孟朱王”,朱熹和王阳明是与孔子孟子并列的人物。王阳明的王学是直接在批判朱熹的朱学基础上建立的。这似乎必须提及那个有名的“庭前格竹”的故事。据王阳明的《年谱》记载,他二十一岁时“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阳明在读了朱熹的书后,首先进行了“格竹”行动,但终于失败,导致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词语了。“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可以解释成分析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朱熹“格物”思想中的“物”,是指事物,“物,犹事也”,指天下万事万物。朱熹“致知”思想中的“知”,是知识的意思,“知,犹识也”,是指包括知识的知和道德的识两部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途径包括直接地“接物”穷理,亦即身体力行去研究事物的规律,或间接地从书本上读书穷理,获取前人的经验和知识。 王阳明思想的“格物”之物指心之物,所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在王学的体系里,一切物质化的东西都内化于心了,格物便是格心,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良知”,即人的良心。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里,格物即是致良知,两者完全是一回事。知行合一,是王学思想的基石。 在俺看来,“格竹”行动的失败,在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客观事物的规律误认为探讨自己内心的道德了。俺显然更倾向于接纳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客观规律的获取,需要积极的详尽的观察与研究,而不仅仅是作理论上的内心的思考。但俺也承认,俺更喜爱王阳明的学说,因为在王学中你能发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独立的个体性的“自我”。王阳明建立王学,乃是有感于当时理学已经进入末流,乡愿之辈横行,将那个社会闹得没有天理可言。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个体的安身立命之所呢?王阳明的答案是“致良知”:我们只有求之于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你能确保你的行为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你又能按你的选择去实施你的行为,你就可成为圣人。 王学的有趣之处,在于强调个人的独立精神,这与朱熹崇尚个体需要遵从社会伦理道德与法规是相悖的。朱学与王学的互相消长,关乎明清两朝的兴亡。顾炎武以为王学是明亡的罪魁祸首,“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有馀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也。”而清末的“乱党”孙中山黄兴等人均信服王阳明的学说。 今日而言,考察个性自由与社会本体、与国家政权间的关系,仍然是很微妙的事,我们

《毛诗序》全文翻译及释义

毛诗序: 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赵人毛亨(大毛公)、毛苌(小毛公)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毛诗》于汉末兴盛,取代前三家而广传于世。《毛诗》于《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诗经》的总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可能经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 《毛诗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译文】 《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诗经》十五国风的起始,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所以可以用以教化乡村百姓,也可以用以教化诸侯邦国。风,就是讽喻,就是教化;用讽喻来感动、教化人们。 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

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3250642.html,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 作者:范从华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04期 “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要点”中却没有列出,但作为孔子的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无法回避,高考亦会有所关注。2017年高考江苏卷对 其进行了考查: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D) 根据朱熹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可排除A、B选项,但是如果注意到自清代以来围绕朱注“克己(复礼)”所发生的争论,那么,很难在C、D两项间做出取舍。 一、朱熹的解释 “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扬雄称:“胜己之私之谓克。”[1]孔安国释“克”为“能”,释“己”为“身”。[2]马融的解释为“约身”,南朝范宁云:“克,责也。”隋人刘炫训“克”为“胜”,北宋邢昺、程颐均赞同此说,程颐说:“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3]概括言之,朱熹之前,“克”的解释有“约”“能”“责”“胜”,“己”的解释有“身”“私欲”。朱熹将“克己”解释为“胜身之私欲”,实由刘炫的解释而来。朱熹的解释由于《四书章句集注》在朱熹死后被定为官书,朱注“克己复礼”从此广泛流传,一般人将他解释的孔子当做了真孔子。[4] 二、清朝学者对朱熹解释的批评 时至清代,学者对朱注多有批評,其中毛奇龄(1623-1716)的批评最为激烈,著有《四书改错》22卷。他说:“马融以约身为克己,从来说如此。惟刘炫曰:‘克者,胜也。’此本扬子云‘胜己之私谓克’语,然己不是私,必从‘己’字下添‘之私’二字,原是不安。至程氏直以己为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 标签:苏格拉底,孔子,思想] っ说不会离开回答:2人气:2解决时间:2011-02-03 15:36 满意答案 好评率:50% 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1、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 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

【最新】“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 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 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 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 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 “百科全书”。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 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 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 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 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 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 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 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 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 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学《诗》 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 于诗,立于礼”。 “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 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 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 【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 《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⑥,用之邦国焉⑦。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注解】

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盛,取代三家而独传于世。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此处说《关雎》是称颂后妃美德的。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风化之始也。言文王行化始于其妻,故用此为风教之始。” ⑤风:读去声,用作动词,教化之意。 ⑥用之乡人焉:相传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乡人”,指百姓。《礼记·乡饮酒礼》载:乡大夫行乡饮酒礼时以《关雎》合乐。所以《正义》释“用之乡人”为“令乡大夫以之教其民也”。 ⑦用之邦国焉:《仪礼·燕礼》载:诸侯行燕礼饮燕其臣子宾客时,歌乡乐《关雎》、《葛覃》等。故《正义》释为“令天下诸侯以之教其臣也”。 ⑧动:感动。 ⑨化:感化。 诗者,志之所之也①,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比研究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比研究【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的古代文化,其二人的思想被视为东西方文化各自的基石。作为各自文化领域的思想巨人,其教育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后人。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异同,寻求其思想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 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活的历史时期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地域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迄今仍对东西方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之才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都充分肯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即试图通过教育的社会再造功能和教化功能,增进个体的智慧、能力、美德,造就大量德才兼备的治国贤才,让他们去影响和挽救岌岌可危的奴隶制社会,最终构建一种歌舞升平、王道乐土的和谐社会。 孔子生活的的时代是社会动荡、纷争不断的春秋末年,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崩溃瓦解,符合时代需求的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所发展。面对礼乐崩坏、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扭转当时道德沦丧的局面。于是,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兴办教育”,通过培养个体良好的人格品质去构建理想国家与和谐社会。 孔子主张推行德政、仁政,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贤才,也就是“君子”。孔子认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①由此可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其目的所培养的“君子”,就是要能够明“人伦”、行“仁政”的“士大夫”,从而建立符合“人道”的美好社会。 苏格拉底虽然生活在公平、民主的雅典,但当时正处雅典从极度繁荣走向没落、衰败的转折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农民破产,田园荒芜,整个城邦中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②苏格拉底认为要解决社会道德沦丧这一问题必须依靠教育,通过教育从而使城邦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知识,拥有美德。 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个体的人天生就有差别,但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个体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品德。苏格拉底认为,个体应该关心、审视自己的“心灵”,一个把自己的灵魂和理智看作至高无上的人,自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够明辨是非,自然是一个德操高尚的人,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 在教育目的上,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功能,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构建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为宗旨,同样都是为解决具体的社会道德问题,但也存在着细小的差别。孔子的教育目的旨在让统治者拥有“仁”的道德修养,并以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旨在使所有的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不变的、本质的美德,他走的是一条教育伦理本质化的道路。 ①《论语·先进》 ②滕大春.外国教育史(第一卷)

《中国文化与诗学》练习题

《中国文化与诗学》练习题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著作《》。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的批评中。 2、《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 4、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地,《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的精神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孔子的)“思无邪”说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4、(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5、(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6、(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三、单项选择题 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表现在以。 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 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D.“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 2、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3、《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乐》是。 A.“尽善矣,未尽美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C.“尽美矣,未尽善也” D.“未尽善也,亦未尽美也”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可以兴、观、群、怨” C.“思无邪” D.“辞达而已矣” 5、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 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应当是指。 A.古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7、孟子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养气”,当是指作家应该。 A.静心养气,达到“虚静”、“物化”的精神状态 B.通过修炼,培植自己的阳刚之气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品格 8、《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四、问答题 1、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毛诗正义》“诗缘政”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 黄贞权①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 内容提要: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但长期以来却被研究者们 所忽略。通过考察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孔颖达时代的诗学现状来探究其理论内涵,彰显其理 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诗缘政 风雅 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1-76-81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源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和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被后世的文艺理论家所津津乐道,以至于在现当代出现了朱志清的《诗言志辨》、裴斐的《诗缘情辨》、王文生的《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等经典著作。[1]可是他们却都忽略了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却存着“诗缘政”的诗学命题。唐初,著名文学家孔颖达在对《诗》的阐释过程中,囿于时代、政治、历史文化语境的原因,提出“诗缘政”的诗学命题,从此把中国传统诗歌作为“言情”、“言志”的本质观做了一次大胆的解构,把文学与政治做了嫁接,使唐代的诗学具有前所未有的批判战斗精神,也开启了唐代诗歌的批判写实主义风气。 一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出“诗缘政”这一富有时代烙印的诗学命题。如: 风、雅之诗,缘政而作,政既不同,诗亦异体,故《七月》之篇备有风、雅、颂。[2]诗者缘政而作,风、雅系政之广狭,故王爵虽尊,犹以政狭入风。此风、雅之作,本自有体,而云贬之谓风者,言当为作雅,犹贬之而作风,非谓采得其诗乃贬之也。[3] 言秦仲国大将兴,是其土地广宽,虽未得爵命,而大于邾、莒,诗者缘政而作,故附庸而得有诗也。且秦于襄公之后,国大而录其诗,因秦仲先已有诗,故并录之耳。[4] 自然大雅为天子之乐可知。若然,小雅之为天子之政,所以诸侯得用之者,以诗本缘政而作,臣无庆赏威刑之政,故不得作诗。而诗为乐章,善恶所以为劝戒,尤美者可以为典法,故虽无诗者,今得而用之,所以风化天下。[5] 《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到“诗缘政”这个诗学命题,在孔颖达看来,不是简单的术语罗列,也不是对《毛诗序》的“主文而谲谏”式教化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传统诗学的充分理解之后,囿于唐代政治主张,是文学与政治联姻的一场“诗学革命”。理解“诗缘政”这一诗学命题,我们必须要溯回到孔颖达时代的历史文化语 ①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河南商城人,文学硕士,现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008-ZX-143)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他的教学地点也并不固定,广场、街头、商店、作坊、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因此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这样就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更多的受到他的启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教育。 这两个人在教育对象方面,都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样推广教育,可以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效仿。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为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面对着“礼崩乐坏”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这段对话,孔子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

理学通向诗学的一个中介(一)

理学通向诗学的一个中介(一) 理学家虽然重道轻文,但孔门本有《诗》教传统,自称得孔孟道统真传的理学家,又怎能忽视儒家诗教?为了将诗学纳入理学体系中,《诗经》这部古代诗歌的总集就以其特殊的身份,成了理学家表达其诗歌观点的合适媒介。宋代理学家一方面将其改造为修身养性、阐释理学思想的材料,另一方面又借此表达了他们对诗歌创作、欣赏的观点。当理学文化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强大思潮的时候,势必对宋代诗学思想产生影响。 一 宋代理学家的《诗经》研究状况与宋代理学的产生、成熟和繁盛基本同步,也是与宋代疑经复古思潮相一致的。所谓疑经是指对汉唐儒学的不满,因此要追溯到先秦乃至三代,以追复孔门圣教本旨为目的,这就是复古。在释古中开新,从而创立了与汉学并立的宋学。理学作为宋学的核心,其鲜明的学术、思想特点也体现在对传统儒家经典《诗经》的研究中。 理学开创期的所谓“北宋五子”中,由于学术理论旨趣的差异和所凭借的思想资源的不同,周敦颐和邵雍没有专门涉及《诗经》的言论,张载和二程在泛览百氏后返诸六经,尽管其理学思想的主体构造依据不在《诗经》,但对《诗经》都有言论涉及。其基本特点是将《诗经》作为修身养性的经典,而不同于汉儒的以《诗》为政。相应地在解《诗》方法上就不重训诂而强调涵泳吟诵,对汉儒以比兴为美刺的观点也不重视,所突出的是“兴”,是《诗经》对人道德情操的兴发感动作用,由此返归孔门诗教,特别重视孔子“思无邪”的论《诗》宗旨,通过读《诗》兴起人的善心,以达于修、齐、治、平的目的。在读《诗》态度上强调平心静气、从容涵泳,认为圣人经典本平易,不必象汉儒那样以艰险求《诗》,曲意比附,从“诗言志”的观点出发,体味诗人之志意。总之,是以性理论《诗》,表现了理学的特点。他们的这些观点也被其后学所继承,但张载、二程和程门弟子都没有解《诗》的专门著作。到了南宋,伴随着理学的繁盛,具有鲜明特色的理学《诗经》研究著作也多起来,并最终产生了《诗经》研究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即朱熹的《诗集传》。 南宋有特色且能代表各学派观点的理学《诗》学著作有三部:朱熹的《诗集传》、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和杨简的《慈湖诗传》。 传统上以尊毛《序》与否将宋代《诗经》研究分为两派。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以其坚定的尊序立场受到后来比较保守的学者的尊崇。但吕氏虽坚守毛郑,本序说诗,在采录毛郑以来汉学诸家注疏的同时,也间或采录朱熹早期宗毛郑时的诗说,然后折衷众说,融会贯通,提纲挈领,提出一些超出前人的见解,且于名物训诂较为详悉,这是其受到后人重视赞许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的一个重要贡献。但吕氏此书的主旨已大不同于汉儒,其重要标志就是,吕祖谦是一个理学家,其论《诗》的目的与一般理学家是相似的,因此他在《诗记》的开头就尽量征引张载、二程及程门弟子的论《诗》言论作为读《诗》的纲领,也将《诗经》作为修身养性的圣典,而且在对《诗经》的重视程度上比朱熹还强烈,因此也在维护《诗经》作为孔门圣经的态度上比较坚定,这也是其尊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融合汉学与宋学的基础上,吕祖谦的《诗》教观点实际上与孔子更为接近。既重视《诗经》在心性涵养中的功用,也不废《诗经》在增加实际知识方面的作用,又突出了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这可以从浙学后学袁燮的《毛诗经筵讲义》看到。袁燮虽号称陆学弟子,实际上还受到文献派和功利派的影响,与吕祖谦一样学术思想呈现出“驳杂”的特色,而在强调事功方面正是继承了吕祖谦以来的浙学的总特点。(注:参见崔大华《南宋陆学》第三章第二节有关袁燮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jie@①斋毛诗经筵讲义》在带有心学解《诗》的色彩下,突出的是《诗经》的政治功能。认为《诗经》是“诗人作之以风其上,太师采之以献诸朝。以警君心,以观民风,以察世变。一言一句,皆有补于治道。人君笃信力行,则可以立天下风化之本;公卿大夫精思熟讲,则可以感人君心术之微。诗之功用如此。”1]所以他认为“《国风》、《雅》、《颂》诚万世人主之学,所以缉熙于光明,岂可不服膺古训、日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 -唐初,太宗李世民为了巩固政权,统一思想,决定弘扬儒学,通过明经科来选拔人才,由于当时经学异学颇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本,必须选人来编一套全国统一考试的指定“教材”,以便于“考生”使用。据《旧唐书·儒学》记载:“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1]《毛诗正义》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令天下。正是在这种政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当中,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占据了国家权力话语的中心位置。“《毛诗正义》被作为封建政治伦理教育的国定教科书,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成为学童、士人和官吏人人诵习的经书。随着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诗经》在全国空前地广泛流传。”[2]《毛诗正义》成为唐人取仕必读的教材,其中的诗学思想或显或隐的对他们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孔颖达对《诗》的爬罗剔抉的阐释中,提出“情志一也”、“兴象”、“诗缘政”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揭示出诗歌的功用、诗歌创作方法及诗理,启蒙了有唐一代的诗学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一、“情志”论 “情志”论是孔颖达诗学思想的核心,包含着丰富的 理论内涵。关于诗歌的本质到底是“言志”还是“言情”,唐以前聚讼纷纭,从《尧典》、孔子、《毛诗序》及陆机、刘勰、钟嵘都在阐释这一富有生命力的诗学命题。而孔颖达在前人诗学思想基础上作了审美超越,把诗歌到底是“言志”还是“缘情”的问题作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言志”也即“言情”,是二而为一的关系。孔氏在《毛诗正义·诗序》中云:“诗者,人志意之抽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3]孔颖达在这里给“情志”下了定义,也给“诗”下了定义。“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这是给“志”下的定义。从“志之所适,外物感焉,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起而怨刺生”几句看,他所说的“志”也就是“悦豫”、“哀伤”之类的“情”。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则鲜明地提出“情志一也”。“民有六志……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所从言之异耳。”[4]而这种情志从何而出呢?就是“情缘物动,物感情迁”[5]的结果。“外物”是激起“悦豫”、“哀伤”之情的外界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孔氏在《礼记正义》中对“外物”作了很好的诠释:“物,外境也。言乐初所起,在于人心之感外境也……若外境痛苦,则其心哀。哀感在心,故其声必踧速杀也。若外境所善,心必欢乐,欢乐在心,故声必随而宽缓也。”[6]孔氏所说的“外物”、 《毛诗正义》与唐代诗学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孔颖达〈毛诗正义〉诗学思想研究》成果之一(2008-ZX-143)作者简介:黄贞权(1976-),男,河南商城人,许昌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许昌学院文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孔颖达对《诗》的阐释绾合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对传统《诗》学的接受做出取舍并加以创新和超逸,建构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提出了“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等一系列的诗学命题,启蒙有唐一代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 关键词:孔颖达;毛诗正义;情志一也;诗缘政;兴象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2-0144-04 黄贞权 2010年第2期(复总第76期) 船山学刊Chuanshan Journal No.2,2010(rest.tot No.76) 144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8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附答案解析】

易错易混点28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相同点及在目的、内容、影响方面的不同点疏于归纳。释疑解惑 孔子苏格拉底 不同点 目的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政治主张 核心为“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张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强调“礼”, 压抑人性;注重人的社会性;首创私人讲 学,主张“有教无类” “知识即美德”;崇尚人性自由;强 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 价值;“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影响 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的基础 崇尚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对后世 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真题突破 1.(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答案】B 【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3.(2008·江苏单科·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 ..之处是( )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