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机理-综述

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机理-综述
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机理-综述

文献综述

肿瘤抗血管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及其机制的探讨

大量分子靶向药的临床应用,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选择比化疗药物疗效有优势,而且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但是,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许多靶向药物也具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产生的机理需要临床医生去掌握。本文就临床常见的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 SU11248, 索坦)和索拉菲尼(sorafenib,BAY 43-9006,多吉美),范德他尼ZD6474、V andetanib),沙利度胺(thalidomide), 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等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做一概述。

1、凝血功能紊乱:出血和血栓

人体正常血管内皮具有保持血管完整性,维持正常凝血和抗凝的功能。然而,一些炎症(如直接或者间接由肿瘤细胞引起的炎症)可能打乱这一平衡,使之向血栓形成前的状态发展。而在微血管内部,内皮细胞功能的破坏可能打乱促凝和抗凝之间的平衡,从而影响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的流动。

一项包含12617例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在所有实体瘤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30.4% ,其中严重出血事件的患者为3.5%。然而,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是2.48 。而RR也与贝伐单抗的剂量成正比,每周剂量5mg和2.5 mg的患者,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2和2.01。严重出血的风险也增加(RR=1.91)[1]。1级鼻出血是贝伐单抗引起的最常见的出血事件。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中,轻微的鼻出血和和其它部位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6%[2]。另外,很多抗血管生成的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比例的静脉血栓事件。如在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有学者报道了7%-34%的血栓发生率[3-4]; 而在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中,也报导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事件的报道[5-7]。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不同程度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重度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6.3%,其中包括致死性血栓事件[8]。对于年龄超过65岁,既往发生过血栓事件的患者,使用贝伐单抗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

增加(HR=2.0)[7]。其它药物,如雷利度胺,索拉菲尼以及舒尼替尼等也有相应的关于血栓事件的报道[9-11]。

在贝伐单抗治疗过程中,与VEGF水平下降相关的内皮细胞畸形以及血管内皮完整性被破坏可能与血栓或者出血的发生有关。很多肿瘤病人都具有血液高凝状态的特征。血栓被认为可能与持续的高凝状态相关。出血则被认为主要与血管中的内皮细胞在凋亡过程中发生细胞线性排列的不完整性有关。在贝伐单抗、舒尼替尼、索拉菲尼的治疗过程中,学者认为也可能是由于抑制了VEGF信号通路,从而导致了通路下游的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从而增加了血小板活性和血栓的风险[12]。

其他的机制还包括了:抑制VEGF及受体下游通路可能促进肿瘤内的促凝物质向循环血液中释放,以及诱导一些炎症因子的表达[13-14],这或许是破坏血管内凝血-抗凝平衡的一些机制。

由抗VEGF的靶向治疗药物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出血,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肿瘤坏死引起的大血管壁的损伤有关。这类严重出血事件被认为和一些危险因素相关,比如:肿瘤中心部位邻近大血管并且具有较大的空腔,或者既往接受过放疗的皮肤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再放射反应”。

2、胃肠道穿孔

正常胃肠道粘膜的内皮细胞和结缔组织高表达VEGF和VEGFR,与bFGF共同启动血管生成,特别是在粘膜损伤后启动的VEGF和bFGF水平上升,作为粘膜损伤和结缔组织损伤修复的启动环节。与肺癌患者常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不一致的是,胃肠道穿孔在肺癌中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贝伐单抗的治疗过程,胃肠道溃疡的发生率(1.3%)显著高于正常人群0.1%的发生率[6]。而且据报道,在胃肠溃疡的患者,约40%在贝伐单抗治疗后最终出现胃肠穿孔。但是在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患者中,胃穿孔的发生则很少,或许正好说明VEGF水平下降可能和胃肠穿孔有很大关系,但是VEGFR络氨酸激酶受抑制与胃肠穿孔并没有太大关联[15]。

贝伐单抗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胃肠道穿孔也被认为是由于局部血栓引起的缺血所致[16-17]。还有学者认为,在胃肠道受肿瘤侵犯的患者当中,与贝伐单抗相关的胃肠道穿孔可能与其较强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可能是肿瘤坏死所引起[18]。另

外,在化疗中常常涉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使用这些激素常常导致溃疡的形成,而贝伐单抗也被认为具有促进溃疡发生的作用。除了胃肠穿孔以外,在接受贝伐单抗的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等患者当中,也出现了鼻中隔穿孔的患者[19-21]。鼻中隔穿孔也被认为与胃肠穿孔具有相似的机理。

3、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由于血管生成参与了伤口愈合,因此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生成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在理论上是合理的。由于贝伐单抗的半衰期约20天,因此,有研究报道在最后一次用贝伐单抗0-60天后或者在贝伐单抗用药28-60天前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异常,肠穿孔,瘘道形成,伤口裂开及脓肿的发生率达13%,而在使用贝伐单抗和手术间隔时间大于60天的患者,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仅仅3.4%[22]。然而,其他的证据表明:其他的机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伤口的愈合,比如:皮肤抗断强度降低。在小鼠模型中,vandetanib不延迟伤口愈合,但是出现伤口后的第7、28天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却发现了伤口抗断强度降低[6, 23]。但是其它小分子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索拉菲尼等,由于半衰期较短,因此停药后一般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4、高血压

高血压是VEGF信号通路抑制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 在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4%-9%的患者发生了3级或者以上的高血压[24-25];而在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以及3级以上高血压的风险为23.6%和7.9%。与对照组相比,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比为5.28,而发生高血压危象(4级以上高血压)的危险比则为3.16[26]。

VEGF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当VEGF通路收到抑制以后,可能会引起外周血管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总的高血压的发生率是33.2%,但是只有1%的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高血压(4级以上)[27-28]。

贝伐单抗相关的高血压可能与子痫前期的机理相似,一些研究结果描述了高血压发生过程中检测到高水平的溶解性VEGFR-1以及受抑制的VEGF信号通路[29]。这可能是由于贝伐单抗治疗过程中引起VEGF水平的降低,阻止VEGF与VEGFR-1受体结合而阻断下游信号激活,反馈性地增加了VEGFR-1的水平。在临床前人体实验中,静脉注射VEGF可以让血压下降,这一现象被认为和NO和

PGI2这两个关键的血管舒张因子增加有关[15]。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抗血管生成作用引起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也被认为是贝伐单抗诱导高血压的机理之一[26]。

V eronese等人的小样本研究(N=20)排除了体液因素在索拉菲尼相关高血压中的作用。研究显示:从治疗前到治疗后3周星期,75%的高血压患者血浆中总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素、内皮素、醛固酮等激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30]。因此,学者认为TKIs引起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主要和VEGFR-2受抑制有关,贝伐单抗与V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高血压的机理是不完全相同的[15]。

5、蛋白尿

Patel等报道了7例(2.3%)以子痫前期表现(高血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临床特征的肿瘤患者。这些患者都是在使用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或者索拉菲尼后发生的。Patel等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这类药物抑制了肾小球上面的VEGF-VEGFR通路,从而导致了肾脏发生病理改变[31]。

足细胞产生VEGF, 内皮细胞表达VEGFR, 还有一些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保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VEGF水平降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32]。Advani 等的研究发现了生理条件下,VEGF在保持肾小球内皮完整性方面的作用。在肾脏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增加血液中VEGF的水平可以作为保护肾脏的一种途径[33]。其他的究也证实了:足细胞产生的VEGF与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完整性有关。在小鼠实验中,用强力霉素抑制足细胞表达VEGF,所有小鼠在4周以后都出现了蛋白尿[34]。因此,这些研究说明:在贝伐单抗治疗过程中,VEGF水平的降低是破坏肾小球内皮完整性,导致发展为血栓微病灶的关键机制。而在蛋白尿出现之前,血压通常是正常的。这些发现反驳了“贝伐单抗引起的高血压是蛋白尿和肾小球疾病的原因”这一理论。据报道,剂量2mg/kg/week和5mg/kg/week的贝伐单抗,增加了蛋白尿的发生率,RR分别为1.4和2.2。由此可见,蛋白尿的发生率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和体内VEGF-VEGFR信号通路的抑制程度相关[35]。通常出现在VEGF信号通路抑制后的蛋白尿也印证了VEGF通路在维持正常肾脏功能方面的作用。

肾性蛋白尿和急性肾损伤被认为是抗血管治疗的“二次打击”现象,在既往

存在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显得最为普遍[32]。贝伐单抗和已知的肾脏毒性药物直接的相互作用并不清楚,但是为了防止同时用药产生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就应该合理的使用贝伐单抗。例如:在一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Ⅲ期临床实验中,同时使用贝伐单抗和帕米磷酸盐的患者中,蛋白尿的发生率为33.9%,显著高于单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18.5%的发生率[36]。

6、转氨酶升高

在一些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是很清楚。由于细胞色素P450参与这些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因此推测药物引起的压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转氨酶升高。在pazopanib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过严重的致死性肝脏毒性事件;其他TKIs也有相关坏死性肝炎的报道,包括EGFR TKIs 吉非替尼、厄罗替尼以及抑制PDGFR 和c-kit的小分子药物伊马替尼[37]。高表达EGFR的肝细胞转氨酶升高可能是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直接靶向该类细胞引起的;而伊马替尼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发生了超敏反应,导致了自身免疫性肝炎。总的来说,TKIs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机理也还不是很清楚。

7、甲状腺素机能减退

在VEGFR-TKIs类药物中,39%的病人经舒尼替尼治疗后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20%的患者出现较低的T4/T3水平。29%的患者由于持续存在的高水平促甲状腺素和乏力而进行过甲状腺素替代疗法。但这些毒性基本都是轻度或者中度,无需停止或者暂停治疗。也有极个别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发生了甲状腺素水平下降。

VEGF存在于正常的甲状腺,主要是上皮细胞中。它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素的合成和行使功能的过程。甲状腺内皮细胞表面也表达VEGFR-1,2,但是内皮细胞只表达VEGFR-1 mRNA,不表达VEGFR-2 mRNA[38]。VEGF一方面通过抑制TSH,可以提高钠-碘同向转运,从而增加碘的吸收;另一方面,则通过抑制TSH而抑制了生长刺激性DNA的合成,而抑制碘的吸收,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1所介导的[38]。研究发现:VEGF通过VEGFR-2介导的通路,产生生长刺激作用;通过VEGFR-1介导的通路,产生生长抑制作用。因此VEGF对于甲状腺的实体和体内激素的维持具有双向作用,并使之保持平衡。

αVβ-3是一个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它的表达水平受到VEGF的刺激并且与VEGF信号通路具有相互作用[39]。

总之,VEGF和它的受体对调节甲状腺素的水平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中引起严重甲状腺机能紊乱的机理仍然不清楚。另外,由于很多肿瘤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病,未使用相关药物的患者本身也具有乏力等相关症状,因此仅仅根据乏力来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8、神经毒性

神经毒性是VEGF/VEGFR抑制剂使用中的一种不太常见的副作用,在valatinib联合化疗的患者中,据报道,有9%发展为3级神经毒性[40]。在索拉菲尼的使用中,也报道有4-9%的患者发生了感觉神经病变[41]。在贝伐单抗的使用中,也有报道感觉神经障碍,但极少有3度以上的副作用发生[42-43]。关于神经毒性的机理,目前认为与一种Neuropilin-1 (NP-1)的受体有关,VEGF同时作为VEGFR-2和NP-1的配体。NP-1也同时具有两种配体:VEGF和Semaphorin。NP-1通路的激活与VEGF有关。而NP-1和VEGFR-2通路的激活都与神经元的生长相关[44]。总的来说靶向药物的神经毒性相对较少,较轻,但是一旦患者发生较重的神经毒性,就会使患者变得衰弱,目前对神经毒性的研究较少,而且对机制的研究仍然不是很清楚。

9、心脏损伤

在服用舒尼替尼和索拉菲尼的患者当中,发现了部分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服用舒尼替尼的晚期肾癌患者中,15%的患者被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低限。而在一项对胃肠间质瘤的研究中,发现了11%的患者出现了需要治疗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接受索拉菲尼的患者中,据报道有2.9%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45-46]。在成年大鼠模型中,通过两周注射外源性的VEGFR-1来抑制VEGF,32%的大鼠出现心输出量下降,但是心肌血管、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均未下降[47]。目前,关于抗血管治疗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的机理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10、其它毒副反应

在曲妥珠单抗、沙利度胺、舒尼替尼和索拉菲尼等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皮疹、瘙痒、乏力、手足综合症等也是比较常见的副反应[25, 45-46, 48-49]。在沙利度

胺引起的脂溢性皮炎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沙利度胺的抗血管作用和T细胞抑制作用所引起的[50]。而舒尼替尼引起的脂溢性皮疹则被认为是由于它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和抑制T细胞上面的PDGF-β受体引起的[5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使用中,痤疮样皮疹、干燥症、甲沟炎的发生率则更高,其中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53%和79%[52]。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爱必妥)的使用中,国外报导的不同程度的痤疮样皮疹发生率达80%左右[53-54],而且皮疹的严重程度也被认为可以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

相对于常规化疗药物而言,靶向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虽然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但是致死性的副反应依然存在,因此这给我们临床使用这些药物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发。首先,要仔细评估病人的特征,严格把握使用靶向药物的指针,比如有未愈合伤口的患者不宜选用贝伐单抗;肿瘤体积大而且靠近大血管的位置,应防止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其次,生物分子标记物应该用来预测使用靶向药物的价值和发生副反应的几率。另外,在使用贝伐单抗之类的VEGF抗体药物过程中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TKIs类药物。

TKIs类药物,与VEGF抗体相比,胃肠穿孔、出血、血栓等发生率更低[55]。我们推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抗血管药物引起的组织乏氧状态可能刺激VEGF

水平代偿性升高,升高的VEGF又被抗体进一步中和,从而使代偿机制失效,因此贝伐单抗的某些毒副反应较重;但是TKIs类药物的代偿反应则可以减弱严重副反应的发生。而且,单克隆抗体的半衰期更长,如果发生毒副反应,也可能要存在更长的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更加明显。另外,与贝伐单抗之类的单克隆抗体比较,TKIs药物往往同时具有多个靶点,因此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所表现的毒副反应又可能表现得多种多样。随着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他们的毒副反应更应该得到重视,相关机制值得更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随着接受靶向药物的人口越来越多,关于某些毒副反应是否可以预测疗效的问题,也可以做更多的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apani S, Sher A, Chu D, Wu S. Increased risk of serious hemorrhage with

bevacizumab in cancer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ncology 2010;79: 27-38. 2. Kamba T, McDonald DM. Mechanisms of adverse effects of anti-VEGF

therapy for cancer. Br J Cancer 2007;96: 1788-1795.

3. Dimopoulos MA, Zervas K, Kouvatseas G, Galani E, Grigoraki V, Kiamouris

C, V ervessou E, Samantas E, Papadimitriou C, Economou O, Gika D, Panayiotidis P, Christakis I, Anagnostopoulos N. Th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combination f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nn Oncol 2001;12: 991-995.

4. Zangari M, Barlogie B, Anaissie E, Saghafifar F, Eddlemon P, Jacobson J, Lee

CK, Thertulien R, Talamo G, Thomas T, V an Rhee F, Fassas A, Fink L, Tricot

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 and chemotherapy: effects of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anticoagulation. Br J Haematol 2004;126: 715-721.

5. Kabbinavar F, Hurwitz HI, Fehrenbacher L, Meropol NJ, Novotny WF,

Lieberman G, Griffing S, Bergsland E. Phase II,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bevacizumab plus fluorouracil (FU)/leucovorin (LV) with FU/LV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2003;21: 60-65.

6. Wu S, Keresztes RS. Antiangiogen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aracterizing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serious adverse events.

Cancer Invest 2011;29: 460-471.

7. Scappaticci FA, Skillings JR, Holden SN, Gerber HP, Miller K, Kabbinavar F,

Bergsland E, Ngai J, Holmgren E, Wang J, Hurwitz H. Arterial thromboembol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rcinoma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bevacizumab. J Natl Cancer Inst 2007;99: 1232-1239.

8. Nalluri SR, Chu D, Keresztes R, Zhu X, Wu S.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with 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bevacizumab in cancer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JAMA 2008;300: 2277-2285.

9. Zangari M, Fink LM, Elice F, Zhan F, Adcock DM, Tricot GJ. Thrombot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receiving antiangiogenesis agents. J Clin Oncol 2009;27: 4865-4873.

10. Richly H, Henning BF, Kupsch P, Passarge K, Grubert M, Hilger RA,

Christensen O, Brendel E, Schwartz B, Ludwig M, Flashar C, V oigtmann R, Scheulen ME, Seeber S, Strumberg D. Results of a Phase I trial of sorafenib (BAY 43-9006) in combination with doxorubici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olid tumors. Ann Oncol 2006;17: 866-873.

11. Siu LL, Awada A, Takimoto CH, Piccart M, Schwartz B, Giannaris T, Lathia C,

Petrenciuc O, Moore MJ. Phase I trial of sorafenib and gemcitabine in advanced solid tumors with an expanded cohort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06;12: 144-151.

12. Elice F, Rodeghiero F, Falanga A, Rickles FR.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 2009;22: 115-128. 13. Hesser BA, Liang XH, Camenisch G, Y ang S, Lewin DA, Scheller R, Ferrara

N, Gerber HP. Down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 protein 1 (DSCR1), a novel VEGF target gene that regulates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on activated endothelial cells. Blood 2004;104: 149-158.

14. Tam BY, Wei K, Rudge JS, Hoffman J, Holash J, Park SK, Yuan J, Hefner C,

Chartier C, Lee JS, Jiang S, Nayak NR, Kuypers FA, Ma L, Sundram U, Wu G, Garcia JA, Schrier SL, Maher JJ, Johnson RS, Y ancopoulos GD, Mulligan RC, Kuo CJ. VEGF modulates erythropoiesis through regulation of adult hepatic erythropoietin synthesis. Nat Med 2006;12: 793-800.

15. Roodhart JM, Langenberg MH, Witteveen E, V oest E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class side effects due to treatment with inhibitors of the VEGF/VEGFR pathway. Curr Clin Pharmacol 2008;3: 132-143.

16. Schellhaas E, Loddenkemper C, Schmittel A, Buhr HJ, Pohlen U. Bowel

perfor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bevacizumab therapy. Invest New Drugs 2009;27: 184-187.

17. Heinzerling JH, Huerta S. Bowel perforation from bevac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n cancer: incidence,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Curr Surg 2006;63: 334-337.

18. Han ES, Monk BJ. What is the risk of bowel perforation associated with

bevacizumab 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Gynecol Oncol 2007;105: 3-6.

19. Power DG, Kemeny NE. Nasal septum perforation and bevacizumab. Med

Oncol 2011;28: 89-93.

20. Mailliez A, Baldini C, V an JT, Servent V, Mallet Y, Bonneterre J. Nasal

septum perforation: a side effect of bevacizumab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r J Cancer 2010;103: 772-775.

21. Marin AP, Sanchez AR, Arranz EE. Nasal septum perforation in a breast

cancer patient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Ann Oncol 2009;20: 1901-1902. 22. Scappaticci FA, Fehrenbacher L, Cartwright T, Hainsworth JD, Heim W,

Berlin J, Kabbinavar F, Novotny W, Sarkar S, Hurwitz H. Surgical wound healing complication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J Surg Oncol 2005;91: 173-180.

23. Ko J, Ross J, Awad H, Hurwitz H, Klitzman B. The effects of ZD6474, an

inhibitor of VEGF signaling, on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mice. J Surg Res 2005;129: 251-259.

24. Socinski MA, Novello S, Brahmer JR, Rosell R, Sanchez JM, Belani CP,

Govindan R, Atkins JN, Gillenwater HH, Pallares C, Tye L, Selaru P, Chao RC, Scagliotti GV.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of suni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08;26: 650-656.

25. Novello S, Scagliotti GV, Rosell R, Socinski MA, Brahmer J, Atkins J,

Pallares C, Burgess R, Tye L, Selaru P, Wang E, Chao R, Govindan R. Phase II study of continuous daily sunitinib dosing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 J Cancer 2009;101: 1543-1548.

26. Ranpura V, Pulipati B, Chu D, Zhu X, Wu S. Increased risk of high-grade

hypertension with bevacizumab in cancer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Am J Hypertens 2010;23: 460-468.

27. Hurwitz H, Fehrenbacher L, Novotny W, Cartwright T, Hainsworth J, Heim W,

Berlin J, Baron A, Griffing S, Holmgren E, Ferrara N, Fyfe G, Rogers B, Ross

R, Kabbinavar F. Bevacizumab plus irinoteca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0: 2335-2342.

28. Hurwitz H, Saini S. 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afety profile and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Semin Oncol 2006;33: S26-34.

29. Launay-V acher V, Deray G.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a class-effect of

antiangiogenic therapies. Anticancer Drugs 2009;20: 81-82.

30. V eronese ML, Mosenkis A, Flaherty KT, Gallagher M, Stevenson JP,

Townsend RR, O'Dwyer PJ. Mechanisms of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BAY 43-9006. J Clin Oncol 2006;24: 1363-1369.

31. Patel TV, Morgan JA, Demetri GD, George S, Maki RG, Quigley M,

Humphreys BD. A preeclampsia-like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reversible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induced by the multitargeted kinase inhibitors sunitinib and sorafenib. J Natl Cancer Inst 2008;100: 282-284.

32. Gurevich F, Perazella MA. Renal effects of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update

for the internist. Am J Med 2009;122: 322-328.

33. Advani A, Kelly DJ, Advani SL, Cox AJ, Thai K, Zhang Y, White KE, Gow

RM, Marshall SM, Steer BM, Marsden PA, Rakoczy PE, Gilbert RE. Role of VEGF in maintaining re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der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condi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104: 14448-14453. 34. Eremina V, Jefferson JA, Kowalewska J, Hochster H, Haas M, Weisstuch J,

Richardson C, Kopp JB, Kabir MG, Backx PH, Gerber HP, Ferrara N, Barisoni L, Alpers CE, Quaggin SE. VEGF inhibition and renal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N Engl J Med 2008;358: 1129-1136.

35. Zhu X, Wu S, Dahut WL, Parikh CR. Risks of proteinuria and hypertension

with bevacizumab, an antibody agains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Kidney Dis 2007;49: 186-193. 36. Miller KD, Chap LI, Holmes FA, Cobleigh MA, Marcom PK, Fehrenbacher L,

Dickler M, Overmoyer BA, Reimann JD, Sing AP, Langmuir V, Rugo HS.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capecitabine compared with bevacizumab plus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05;23: 792-799.

37. Loriot Y, Perlemuter G, Malka D, Penault-Llorca F, Boige V, Deutsch E,

Massard C, Armand JP, Soria JC. Drug insight: gastrointestinal and hepatic adverse effects of molecular-targeted agents in cancer therapy. Nat Clin Pract Oncol 2008;5: 268-278.

38. Wang JF, Milosveski V, Schramek C, Fong GH, Becks GP, Hill DJ. Presence

and possible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thyroid cell growth and function. J Endocrinol 1998;157: 5-12.

39. Byzova TV, Goldman CK, Pampori N, Thomas KA, Bett A, Shattil SJ, Plow

EF. A mechanism for modulation of cellular responses to VEGF: activation of the integrins. Mol Cell 2000;6: 851-860.

40. Hecht J, Trarbach T, Jaeger E, Hainsworth J, Wolff R, Lloyd K, Bodoky G,

Borner M, Laurent D, Jacques C.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colon or rectum receiving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oxaliplatin/5-fluorouracil/leucovorin and PTK787/ZK 222584 or placebo (CONFIRM-1). J Clin Oncol 2005;23: 3.

41. Escudier B, Szczylik C, Eisen T, Stadler W, Schwartz B, Shan M, Bukowski R.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the Raf kinase and VEGFR inhibitor sorafenib (BAY 43-9006)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J Clin Oncol 2005;23: 380s.

42. Adjei A, Mandrekar S, Marks R, Hanson L, Aranguren D, Jett J, Simantov R,

Schwartz B, Croghan G. A phase I study of BAY 43-9006 and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or recurre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2005:3067a.

43. Wedam SB, Low JA, Y ang SX, Chow CK, Choyke P, Danforth D, Hewitt SM,

Berman A, Steinberg SM, Liewehr DJ, Plehn J, Doshi A, Thomasson D, McCarthy N, Koeppen H, Sherman M, Zujewski J, Camphausen K, Chen H, Swain SM. Antiangiogenic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and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06;24: 769-777.

44. Miao HQ, Soker S, Feiner L, Alonso JL, Raper JA, Klagsbrun M.

Neuropilin-1 mediates collapsin-1/semaphorin III inhibi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motility: functional competition of collapsin-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 J Cell Biol 1999;146: 233-242.

45. Escudier B, Eisen T, Stadler WM, Szczylik C, Oudard S, Siebels M, Negrier S,

Chevreau C, Solska E, Desai AA, Rolland F, Demkow T, Hutson TE, Gore M, Freeman S, Schwartz B, Shan M, Simantov R, Bukowski RM. Sorafenib in advanced clear-cell renal-cell 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7;356: 125-134. 46. Kane RC, Farrell AT, Saber H, Tang S, Williams G, Jee JM, Liang C, Booth B,

Chidambaram N, Morse D, Sridhara R, Garvey P, Justice R, Pazdur R.

Sorafe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6;12: 7271-7278.

47. Kamba T, Tam BY, Hashizume H, Haskell A, Sennino B, Mancuso MR,

Norberg SM, O'Brien SM, Davis RB, Gowen LC, Anderson KD, Thurston G, Joho S, Springer ML, Kuo CJ, McDonald DM. VEGF-dependent plasticity of fenestrated capillaries in the normal adult microvasculature.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6;290: H560-576.

48. Gotlib V, Khaled S, Lapko I, Mar N, Saif MW. Skin rash secondary to

bevacizumab in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nd relation to response. Anticancer Drugs 2006;17: 1227-1229.

49. Tsai KY, Y ang CH, Kuo TT, Hong HS, Chang JW. Hand-foot syndrome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like rash induced by sunitinib in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J Clin Oncol 2006;24: 5786-5788.

50. Hall VC, El-Azhary RA, Bouwhuis S, Rajkumar SV. Dermatologic side effects

of thalidomid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J Am Acad Dermatol 2003;48: 548-552.

51. Daynes RA, Dowell T, Araneo B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is a potent

biologic response modifier of T cells. J Exp Med 1991;174: 1323-1333.

52. Segaert S, V an Cutsem E. Clinical signs,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skin toxicity during therapy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Ann Oncol 2005;16: 1425-1433.

53. Cunningham D, Humblet Y, Siena S, Khayat D, Bleiberg H, Santoro A, Bets D,

Mueser M, Harstrick A, V erslype C, Chau I, V an Cutsem E. Cetuximab monotherapy and cetuximab plus irinotecan in irinotecan-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351: 337-345.

54. Saltz LB, Meropol NJ, Loehrer PJ, Sr., Needle MN, Kopit J, Mayer RJ. Phase

II trial of ce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olorectal cancer that expresses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J Clin Oncol 2004;22: 1201-1208.

55. Herbst RS. Toxicities of antiangiogenic therap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lin Lung Cancer 2006;8 Suppl 1: S23-30.

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机制

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癌症的机制 主要研究者 Yihai Cao MTC 卡罗林斯卡学院 总目标: 我们研究项目的目标是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机制。通过了解病理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我们希望能攻克血管来明确新的治疗靶点,优化当前治疗癌症的抗血管生成疗法,确定可靠的生物标记来指导这些新药的临床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本质上是翻译性质的并且与临床相关,如果成功,这个项目将造福数百万癌症患者。 具体目标: 1.研究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 2.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机制和优化抗血管生成疗法 3.确定脱靶肿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有利部位 4.研究肿瘤血管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间质组织之间的作用 背景和理由 血管生成,就是新血管从现有的血管生长的过程,它对胚胎发育、女性生殖、伤口愈合、肿瘤生长和转移、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并发症和眼科疾病都至关重要[1]。1971年,Judah Folkman提出一个新概念,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为治疗癌症的新策略[2]。经过40年该领域的研究后,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证明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治疗恶性和非恶性肿瘤有效合理的方法。如今,一些基于抗血管生成原理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贝伐单抗,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它们已结合传统疗法如化疗,成为人类肿瘤一线治疗手段的关键部分[3] 。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已被成功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 4 ]。在癌症领域,尽管抗血管生成药物结合化疗的联合疗法能显著的提高各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大多数类型的癌症包括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仍然不理想,只有少数癌症患者(大约30%)受益[5]。大量临床相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据美国IMS Healath数据:2007年,全球七大医药市场的500强药品中,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已达到200多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7.05%,远远高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19.94%的增长率。而2008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医药市场在刚性需求和惯性发展的推动下,抗肿瘤药物市场仍表现出强势增长,已达到了4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54%。其中,靶向抗肿瘤药物 市场以290亿美元的销售额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45%。 市场分析家预测,到2015年,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将超过5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1%,并且该领域将有8只以上的新药成长为“重磅炸弹”产品。 靶向用药方兴未艾 目前,抗肿瘤靶向药物主要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尽管抗肿瘤靶向药物与普通抗肿瘤药物一样,同样面临专利到期的压力,然而,抗肿瘤药物远未满足差异化治疗的市场需求,从而成为药品市场中不可小觑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国内外用药市场的逐渐接轨以及国民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靶向抗肿瘤药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也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具有高靶向性、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已成为临床用药的未来趋势和倍受瞩目的品种。目前,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的伊马替尼、厄洛替尼、舒尼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达沙替尼、拉帕替尼和尼洛替尼已是临床中的主要品种。 2008年,国内22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市场使用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5个品种已超过了5亿多元人民币,预计到2011年将超过10亿元的市场规模。 吉非替尼领军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开发的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2002年8月,吉非替尼首先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药物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Iressa”(易瑞沙)。2003年5月,吉非替尼经美国FDA批准,成为经铂类抗癌药和多西紫杉醇化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线单药治疗药物。目前,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吉非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上市后,第一年已取得了0.67亿美元的业绩,分析家预测,5年 后在美国的销售额可达到6.59亿美元。然而,受吉非替尼市场开发曲折的影响,以及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厄洛替尼的强势竞争,易瑞沙的市场在欧美一度受挫,表现起伏跌宕。2008年吉非替尼的销售额仍为2.65亿美元,但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34%。2009年上半年为1.43亿美元,增长率为14%。随着抗肿瘤靶向治

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机理-综述

文献综述 肿瘤抗血管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及其机制的探讨 大量分子靶向药的临床应用,使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选择比化疗药物疗效有优势,而且毒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但是,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许多靶向药物也具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产生的机理需要临床医生去掌握。本文就临床常见的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 SU11248, 索坦)和索拉菲尼(sorafenib,BAY 43-9006,多吉美),范德他尼ZD6474、V andetanib),沙利度胺(thalidomide), 雷利度胺(lenalidomide)等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做一概述。 1、凝血功能紊乱:出血和血栓 人体正常血管内皮具有保持血管完整性,维持正常凝血和抗凝的功能。然而,一些炎症(如直接或者间接由肿瘤细胞引起的炎症)可能打乱这一平衡,使之向血栓形成前的状态发展。而在微血管内部,内皮细胞功能的破坏可能打乱促凝和抗凝之间的平衡,从而影响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的流动。 一项包含12617例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在所有实体瘤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30.4% ,其中严重出血事件的患者为3.5%。然而,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出血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是2.48 。而RR也与贝伐单抗的剂量成正比,每周剂量5mg和2.5 mg的患者,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02和2.01。严重出血的风险也增加(RR=1.91)[1]。1级鼻出血是贝伐单抗引起的最常见的出血事件。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中,轻微的鼻出血和和其它部位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6%[2]。另外,很多抗血管生成的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比例的静脉血栓事件。如在对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有学者报道了7%-34%的血栓发生率[3-4]; 而在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中,也报导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事件的报道[5-7]。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使用贝伐单抗的患者中,不同程度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以及重度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6.3%,其中包括致死性血栓事件[8]。对于年龄超过65岁,既往发生过血栓事件的患者,使用贝伐单抗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风险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殖,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系统靶点的特异性新一代抗肿瘤药物。不同于传统细胞毒药物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靶点特异性抗肿瘤药针对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达到了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随着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leevec等新药的不断涌现,抗肿瘤药物研发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可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其功能都是催化三磷酸腺苷(ATP)的磷酸基转移到下游蛋白的酪氨酸(Tyr)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目前已经发现了100多种酪氨酸激酶,分属20多个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和10个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的功能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是酪氨酸激酶,它们的异常表达通常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发生紊乱,致使肿瘤发生。此外,酪氨酸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化疗抗药性密切相关。 基于近年来在基因组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取得的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酪氨酸激酶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抗肿瘤分子靶点。目前有超过20个分属不同家族的受体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被作为靶标进行抗肿瘤药物筛选,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胰岛素受体(InsR)、Src、Abl等。靶向酪氨酸激酶的药物分为抗体类和小分子抑制剂。1998年,Genetech公司和Roche联合开发的首个靶向HER2/neu的人源化单抗Herceptin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某些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首个上市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靶向抗肿瘤药物特有的性质解决了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的缺陷,使得抗肿瘤药物的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靶向抗肿瘤纳米 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目前在临床肿瘤治疗和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药物还多数为非选择性药物,体内分布广泛,尤其在一些正常组织和器官中也常有较多分布,常规治疗剂量即可对正常组织器官产生显著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不能耐受,降低药物疗效。靶向制剂是以药物能在靶区浓集为主要特点的一大类制剂的总称, 属于第四代给药系统( drug delivery systerm, DDS) 。靶向制剂给药后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药物载体系统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减少药物对非靶向部位的毒副作用,降低药物治疗剂量并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即被称为肿瘤靶向治疗。现今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靶向纳米药物的定义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定义:在疾病治疗、诊断、监控以及生物系统控制等方面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药物称为纳米药物,其表面经过生物或理化修饰后可具有靶向性,即成为靶向纳米药物。 2 靶向纳米药物的特点 基于纳米药物所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在药物和基因运输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缓释药物,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②可减少药物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③可保护核苷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④可提高核苷酸转染效率;⑤可建立新的给药途径。而靶向纳米药物除这些固有优点以外,还具有:①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 ②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进一步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点。生物靶向纳米药物和磁性靶向纳米药物是目前靶向纳米药物研究的两大热点,并且都已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3 靶向纳米药物的分类

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现状与前景

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现状与前景 一.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1.随老龄化社会到来,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07年全球有76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30万,现患病例近4500万。癌症在发达国家为第一大死因,占其死亡人数的21.6%。据WHO统计,过去几年全球死于癌症的患者人数每年都高达700万以上,已经与心血管病的人数非常接近,预计今年将超过心血管疾病人数跃居全球第一大死因 在我国,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第一位原因,我国预计2010年和2020年,新发病例将分别达到268万和349万,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将达到197万和263万。而在中国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尤为明显,统计显示,上海是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其男性和女性的癌症发病率比14年前分别上升了30.6%和61.8%。而按照不同种类癌症发病率排序,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胃癌,其次是肺癌、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与前列腺癌等。大中城市,肺癌、乳腺癌发病率最高,而农村地区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位居前列。 图1. 上海市市区1991-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1/10万) 表2. 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2.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强劲,潜力巨大

国际抗肿瘤药物市场平稳增长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人预测:今后几年,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将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抗肿瘤药物市场;全球抗癌药市场年增长率将达15%,大大超过其他药物的增长率;到201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800亿美元左右。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世界抗肿瘤药物市场一直都在增长。2007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总销售额为396亿美元,2008年达到480亿美元,2009年达到550亿美元。 图2. 2007-201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总销售额(2010-2012为预计值) 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潜力同样巨大。根据中国药学会对全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统计,2007年就已经达到255亿。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抗肿瘤市场的发展。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这无疑对肿瘤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新医改的实施将把正在扩张的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提高消费者对治疗肿瘤等重大疾病药品的承受能力。目前抗肿瘤药多为进口,价格较高,如果国产厂家能够制造出疗效相近而相对便宜的药品则很有可能会受到新医改政策的推动。 图3. 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情况 3.靶向药物增长尤其迅速,高于抗肿瘤药物平均增长率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靶点总结

分子靶向药比传统化疗药的疗效高明一筹,毋庸置疑,但是价格却贵了许多。因为西药单体的作用分得太细,所以也是要多种药物综合使用,包括分子靶向药与传统化疗药联合,而且分子靶向药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比直接抑制分裂增殖的传统化疗药相比副作用好些,因为分子靶向药主要是针对细胞核外的相关分子),西药提纯自作聪明地想单挑,但疾病往往并不这样。药学终究不是临床,化学终究也不是生命的本质,总统终究不是一个国家,分子靶向药最多也是减慢恶性肿瘤进程罢了,这是大家要明白的,点到为止。 背景知识的介绍: 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是一类跨膜糖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家族是由4个成员组成:HER-1(EGFR)、HER-2(Neu)、HER-3和HER-4。HER-2和HER-3并不与任何已知配体结合,而是结合其他EGFR家族成员形成异质二聚体。EGFR也被发现存在于细胞核内。K-RAS是EGFR信号转导的下游因子,K-RAS突变可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 ②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kinase,ALK)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之后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现的第2个靶向治疗的靶点。ALK融合基因发生于3%~7%的NSCLC患者,临床上常见于不吸烟的年轻腺癌患者,通常与EGFR或KRAS突变的发生互相排斥。EML4-ALK是肺癌ALK融合的主要类型,ALK受体酪氨酸激酶调控RAS-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当机 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 淋巴细胞。 被激活的B 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低毒性,可以准确地攻击靶分子, 且毒副作用较低,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 瘤药物。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介导的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和补体依 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单抗与肿瘤细胞靶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以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效应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FcR)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挥效应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肿瘤细胞,有释放蛋白酶、活性氧和细胞

因子等加强ADCC作用。此外,一些偶联抗体通过连接细胞毒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如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Zevalin等。1997-2013年FDA 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列表如图15。图15:1997-2013年FDA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点开大图观看更清晰?)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共51个,其中鼠源单克隆4个、嵌合抗体7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3个、全人单克隆抗体17个。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占了一半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进口4个,国产3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为百泰药业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2008年4月被正式批准联合放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比埃克替尼早了3年),这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2015年,中国国内单抗药物销售额约为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肿瘤药占了80%,约为57亿元,同比约占全球抗药市场的1.13%。对比小分子靶向药物,2014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为13.21亿元,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全年靶向小分子药物购入金额为14.9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34%。 从全球市场上看,2015年靶向抗肿瘤药物TOP10中有6个是单抗,前3名全是单抗,且销售额差距明显,前3名2015

最新抗肿瘤血管生成药品

目前,威胁人们生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医学专家们一直在寻找能遏制癌细胞的新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Avastin(贝伐单抗)能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很少产生化疗常见的副作用。 血管生成对正常成人的作用有限,只出现在伤口愈合和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在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表皮生长因子)蛋白刺激血管的生长、存活和修复。为了获取维持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和氧气,肿瘤形成自己的血管。这种肿瘤形成新生血管的过程称肿瘤血管生成,而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生长和扩散(转移)到机体其他部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Avastin是一种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并抑制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从而有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Avastin使肿瘤周围的小血管收缩,有利于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氧气和营养供应。肿瘤形成的新生血管还不成熟,易渗漏。因新生血管具有这种异常通透性,可妨碍抗癌药物的治疗,如化疗。而Avastin能促使已有的成熟血管改变形状,使总体治疗策略的疗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Avastin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进一步限制了肿瘤的血液供应。 目前为止,超过500000名患者接受过Avastin治疗。针对Avastin治疗不同阶段(晚期或早期)的各种肿瘤(包括结肠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脑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全球正开展一个综合性的临床研究项目,含450多项临床试验。 在欧洲,Avastin已获准用于四种常见癌症晚期阶段的治疗,包括结肠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和肾癌。这几种癌症每年导致近300万人死亡。在美国,Ava stin是获得FDA批准的首个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乳腺癌、结肠直肠瘤、恶性胶质瘤的治疗。 最新抗肿瘤血管生成药品 公司名称:陕西西安盛合治公司 联系人:袁媛女士 ( 业务员 )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推荐意见更新CSCO 2020 肺癌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 年我国约有 77.4 万的新增肺癌病例,约有 69 万人死于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超过 80%。 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 治疗决策演变的过程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2020 年CSCO 学术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储天晴教授和大家分享了「晚期NSCLC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更新。 主要就三大类抗血管生成药:抗VEGF/VEGFR 的大分子单抗,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推荐使用意见进行了梳理。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晚期NSCLC 的临床证据及推荐意见更新 由于药物可及性及临床适应症的限制,故今年指南更新与既往证据级别推荐相比采用了与CSCO 统一的等级推荐,I 级推荐主要为普适性的诊治措施。

晚期NSCLC 一线治疗及一线后维持治疗 一线治疗主要更新要点: ①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PS 0-1 分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卡铂及紫杉醇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1A 类证据,新增)。 ②有EGFR 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鳞NSCLC 患者中,贝伐珠单抗联合其他TKI(吉非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选择(II 级推荐,2B 类证据,新增)。 ③ EGFR 敏感突变经TKI 治疗发生疾病进展后,且无证据提示T790M 突变的患者,或伴T790M 突变经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排除其他靶向药物治疗机会后,推荐使用阿替利珠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LI Ming-xing1,WANG Yong1,JIANG De-qi1,2,WANG Yan1,YU Shan-shan1(1.Dept of Pharmacy,Zhuji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282,China; 2.Dept of Biopharmaceutics,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Guangxi537000,China) Abstract: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 persistent eleva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pressure,and the disease would limit the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severely,fail the organ and even lead to death in the end.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of PAH is fea-tured by the restructuring of pulmonary vessels,and the abnor-mal reproduc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in peripheral vessels is the major pathological basis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structuring.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Key words: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SMCs;prolifer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s;progress 网络出版时间:2015-4-1515:4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150415.1545.002.html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权修权1,2,朴惠顺2,康琳1,尹学哲2,高钟镐1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 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5.05.0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15)05-0610-05中国图书分类号:R-05;R730.5;R979.1 摘要: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等优点。该文旨在近几年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抗体;研究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2014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但是都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而且传统的放化疗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收稿日期:2015-02-25,修回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34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41004,7142114) 作者简介:权修权(1978-),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靶向治疗,E-mail:xiuquan0517@163.com; 高钟镐(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 瘤靶向制剂的研究,通讯作者,E-mail:zggao@imm.ac.cn 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脱发等。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它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肿瘤靶向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的治疗,也可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而提高其疗效。根据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可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两大类。 1小分子靶向药物 1.1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催化ATP上的磷酸基并转移到其残基上,同时发生磷酸化及激活底物酶,最终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是抗癌药物的主要攻击靶点[1]。 1.1.1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1种小分子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阻止其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酪氨酸激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2]。一项临床试验表明[3],将239例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发现,其中,46例慢性早期患者3个月完全缓解率(CHR)为100%;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83%;18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为30%;9例慢性晚期患者CHR、CCyR和MMR各为88%、30%、22%;12例加速期患者CHR、CCyR和MMR · 016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2015May;31(5):610 4

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文献综述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学生姓名:巫红春 班级: 11化学班 3.2 铂(Ⅱ)配合物 (7) 3.3 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 (10) 3.4 海洋抗肿瘤药物 (12) 3.5 天然源抗肿瘤药物 (12)

3.5.1 植物源抗肿瘤药物 (12) 3.5.2 海洋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4) 3.5.3 微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4) 4.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护 (15) 特点,克服了普通化学治疗药物选择性差、不良反应强、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临床应用前景乐观;(2)新型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新药,不良反应较小,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铂类及钌类化合物;(3)海洋真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已分离到大批结构新颖、作用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笔者对已上市或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以上3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分子靶向药物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以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关键酶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虽然新型抗肿瘤药物克服了传统抗肿瘤药物的许多缺点,但仍存在不足。比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发生时即启动血管形成程序,抑制新生血管,可阻止肿瘤增殖和扩散,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性,但不能完全杀死残余的不依赖血管生长的肿瘤细胞,在抑制和消除后肿瘤还可能复发,潜在抑制 , 酸,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长度一般为25--60 个核昔酸,SELEX 技术自Tuerk 等1990年发明以来,在临床诊断、靶向药物研制方面得以广泛应用。首个核酸适配体药物CMacugen 由美国FDA在2005年批准上市,成为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美国Achemix、SomaLogic,德国Noxxon AG等多个公司正在开发核酸适配体药物和诊断试剂,肿瘤细胞靶向给药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和诊断试剂,肿瘤细胞靶向给药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有效途径。将药物偶联于肿瘤细胞特异性配体上是靶向给药的主要方法。核酸能特异性结合细胞并且随之内化是理想的靶向细胞输送剂。核酸适体“靶向配

抗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概况

抗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概况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老龄化的加剧,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肿瘤作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抗肿瘤药物市场自然也是全球第一大药物市场,据IMS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开销为1000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的用药开销,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1500亿美元。2010-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其中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5.5%,美国依然是抗肿瘤药物最大市场,占整个市场近40%份额。2010-2014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由430亿元增长至85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6%。 2010年-2015年(截至2015年9月)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总数为73个,抗肿瘤新药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见表1和表2)。 图1 2010-2015年(至2015年9月)FDA获批上市抗肿瘤新药图2 2010-2015年(至2015年9月)FDA获批上市抗肿瘤新药适应症 FDA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中以靶向治疗药物为主,但自2012年开始上市批准数量已呈逐渐下降趋势。 图3 2010-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不同种类抗肿瘤药物批准上市情况对比 靶向治疗1990年代开始研究,1997年首个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进入临床,使BCR-ABL突变慢性白血病患者5年存活率从30%一跃到了89%。这类药物的关键在于治疗指数高,副作用小,临床可以使用较高的药物剂量控制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称之为癌症药物的第二次革命。 靶向治疗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概要

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 1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 1.1 辅助化疗方案 (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日;21日重复1次,共化疗4个周期。 (2)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日;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2、3日;28日重复1次,共化疗4个周期。 (3)顺铂: 80mg/m2,静脉滴注,第1日;长春碱:4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第1、8、15日; 21日重复,共化疗4个周期。 辅助化疗的目的是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辅助化疗仍有不良反应,应充分评估治疗的利弊,术后一般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应慎用辅助化疗。 1.2 化、放疗同步治疗方案 (1)顺铂:50mg/m2,静脉滴注,第1、8日;依托泊苷:100mg/m2,静脉滴注,第1~5日; 28日为1个疗程,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2)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第1、29日;长春碱:5mg/m2,静脉注射或静脉冲入,一周1次,连续5次;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3)紫杉醇:45~50 mg/m2,静脉滴注1小时,一周1 次;卡铂:200~400mg/m2或AUC=2,静脉滴注0.5小时,4周1 次;同步进行胸部放疗。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1)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8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每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2)吉西他滨: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1、8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 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3)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顺铂:75mg/m2,静脉滴注,第1日(或总量分3日给予);可酌加抗血管生成药, 21日重复1次,一般化疗4~6个周期。 (4)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日;卡铂:200~400mg/m2或AUC=5~6,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001年Dennis Slamon等报导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Herceptin, Genentech)治疗乳腺癌开始,靶向治疗作为肿瘤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随着肿瘤多步骤理论、DNA修复理论、细胞凋亡理论的形成,细胞周期核心机制、细胞周期启动机制、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阐明,抗肿瘤药物从以往的非选择性的细胞毒药物的筛选转向高选择性的靶向药物的寻找。现就抗肿瘤药物靶点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和VEGFR) 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1],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治疗策略主要有:①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基因的表达是首选的策略。反义基因治疗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导致瘤细胞凋亡。实验表明VEGF16反义核酸降低了肿瘤组织中VEGF165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②封闭VEGF及VEGFR:应用抗VEGF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封闭已分泌的VEGF及VEGFR,从而达到干扰、阻断VEGF与其受体诱发的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血管形成;③切断信号传导路: VEGF信号传导路可见, VEGF和VEGFR表达时,可以通过某些药物阻断该传导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可溶性的VEGFR(sVEGFR)是通过剪切VEGFR的胞外区或改变胞外区结构而形成,只具备和VEGF结合的能力,不能诱发信号传导;④导向治疗:VEGFR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过度表达,而在相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出。VEGF可与其它抗肿瘤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联用,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1.1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 1.1.1VEGF单克隆抗体阻止与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结合[2]。 Hurwitz等[3]进行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了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5-FU/LV(IFL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此外,贝伐单抗在其他肿瘤,如乳腺癌[4],也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0%~15%)、蛋白尿(3%~5%)、出血和血栓形成(12%),比较严重的是肠穿孔[5]。贝伐单抗、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均显示出更高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因此,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α的方案已被推荐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1.1.2HuMV833抗hVEGF-A抗体(HuMV833)可明显减少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临床Ⅱ试验即将开展[6]。 1.1.3VEGF-Trap已进行Ⅱ期、Ⅲ期试验、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1.2针对VEGFR的靶向治疗 1.2.1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靶向于VEG-FR-1、VEGFR-2、VEGFR-3、c-Kit、PDGFR-α、PDGFR-β、FLT3及RET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胃肠间质瘤常因c-Kit、PDGFR-α激酶区的特异性突变而产生对伊马替尼耐药,而舒尼替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