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区大典(天峻县木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青海省天峻县木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天峻县·木里镇

一、政区概况

木里镇位于县境北部边缘,东经97°16′~东经99°42′,北纬37°12′~北纬38°20′,镇政府驻地位于海西州天峻县北部,距县城150公里,北与东临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东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东南部与舟群乡、织合玛乡相连,西部与阳康乡、龙门乡毗邻,北部与苏里乡接壤。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木里”一词系藏语音译,“火山”的意思,史料记载这一地区古代吐蕃王朝的“木”氏族,其地名意译为“木氏山”。木里镇下辖塞纳合让、角合根、佐陇、唐莫日四个牧委会,2012年全镇牧业总人口288户1086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流动人口随煤炭开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季节不断变动。天峻-木里公路150公里,柴达尔至木里铁路全长141公里,木里镇境内45.9公里,建有木里火车站,木里火车站货场,设防尘墙等设施。木里分布有永久冻土区,木里钻获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木里镇1956年属上环仓区,1959年为木里公社,1963年改为木里乡,1969年改为木里公社,1984年改为木里乡。2005年,天峻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木里乡,设立木里镇。2006年1

月综合配套改革后撤乡换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二、自然条件

木里地区属高寒沼泽类和高寒草甸类草场,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平均海拔4500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木里地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县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地区,全年气候干燥寒冷,没有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5.3℃,最冷元月份为-17.2℃,最暖7 月份为15.6℃。全年降水量为282~774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004 小时,太阳辐射量160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冻土深度2.8米,全年风速为3.5米/秒,冬季最大时可出现40米/秒的飓风。木里镇境内煤炭储量丰富,2009年发现“可燃冰”资源,此外,还有石膏、石棉、硫黄、铜等矿藏资源,有冬虫夏草、水母雪莲、红景天等中藏药用植物。境内分布有野牦牛、野驴、黄羊、雪豹、棕熊等珍贵野生动物。境内分布大小淡水湖泊近20个。其中最大的为措喀莫日湖,湖水面积3.05平方公里,盛产湟鱼。主要河流唐莫日曲、哆嗦河为大通河源头,木里地区是地学旅游、矿产资源、动物资源、雪山冰川考察旅游的理想去处。

三、经济概况

全镇总面积25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8万亩,草场类型以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为典型,2011年底各类牲畜30101

头,其中藏系羊14863头(只),牦牛14798头(只),马440匹,母畜比例60%,商品率40%,出栏率45%。四个社已成立4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木里镇煤炭储量丰富,占全国煤炭储量的6.7%,全省煤炭储量的67%,潜在巨大的经济价值。该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量等特点,属优质煤炭,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木里煤炭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以资源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以货币资金、矿权、经营性资产作价入股的形式,将现有木里矿区企业整合重组,庆华矿业有限公司、中铁资源海西煤业公司、青海兴青工贸公司、义海能源有限公司整合为青海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圣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焦煤产业集团公司、中地矿整合为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成立天峻县木里煤田管理局。境内煤炭开发企业众多,地勘院、地调院、105队等长期实施项目,2009年底木里、龙门牧民集体参股青海焦煤集团,入股430户,从2009年开始每年分红利润500万元。

四、社会发展

1987年木里乡设立寄宿小学,普及小学教育,2011年10月木里镇寄宿小学撤并到县民族小学。

木里乡卫生院是唯一卫生医疗机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木里镇兽医站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民间兽医4名。

五、基础设施

天木公路150公里,部分砂路,各村都通简易乡村公路,不通水、电,建有移动、联通、电信通讯设备。已开通班车客运。

六、名胜旅游

木里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藏族风情,分布有广阔的草原、沼泽、滩涂等自然景观,与苏里交界的岗格尔肖合里终年积雪,著名的“木里大垭口”海拔4800米,大小湖泊20多个,有木里寺一座,全称“桑科群科林”,系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天峻县二类寺院,于1940年札查寺玛茅梦赛活佛在舟群扎西君乃创建,1958年前僧人40余人,为汪什代海地区规模较大的帐房寺院,1958年解散,于藏历第十六饶迥木鼠年(公元1984年)恢复开放,现有砖木结构经堂1座3间,经堂建有嘛呢房多间,僧舍多间,僧侣9名,有寺管会。

七、镇区市政建设

镇域主体部分建有党政机关、兽医站、卫生院等,镇域内天木公路两侧商业铺面较多,彩钢房屋遍布,街区建有商店、菜铺、修理、饭馆等,以第三产业服务为主,经营状况较好。城镇交通有硬化道路,但大部分路段为砂石路面。镇域通110KV大电。各煤炭开发企业有独立的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政区大典(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

政区大典 伏龙坪街道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伏龙坪,系皋兰山西延的山坪,又称龙尾山,以其形似龙尾而得名。坪上原有清代所筑军事防卫墩台四座,故又叫四墩坪。1958年以其地形似龙卧之状,正式命名为伏龙坪。伏龙坪街道办事处因位处伏龙坪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48′13″——103°53′42″,北纬35°57′52″——36°03′31″。地处兰州市城关区南部,东与榆中县和平镇马家山相眺,南接榆中县和平镇汤家湾,西与七里河区八里镇、西园街道相邻,北与临夏路街道、白银路街道、五泉街道、火车站街道接壤。伏龙坪街道办事处驻伏龙坪后街社区,电话区号0931,邮政编码730030。 政区沿革:解放初人烟稀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新的居民区。1950年,该地属兰州市五区第一街辖;1953年属二区第十二街辖;1955年属城关区洪恩街街道办事处辖;1958年成立伏龙坪人民公社;1979年改称伏龙坪街道办事处,至今。现驻伏龙坪中街5号。2004年12月与原城关区皋兰山乡人民政府合并成为新的伏龙坪街道办事处。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前街、后街、杨家沟三个社区和

头营、民族、二营、三营、红沟、卓家沟六个村委会。 人口面积:辖区人口1.735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324万人,城镇化率76.3%;农业人口4115人,流动人口4685人。总人口中,男性9041人,占52.1%;女性8314人,占47.9%;14岁以下1943人,占11.2%;15—64岁14194人,占81.8%;65岁以上1218人,占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5382人,占总人口88.7%,回族1852人,占总人口10.7%;2011年人口出生率9.48%,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4.48%。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伏龙坪街道所辖6个行政村位于城关区南部皋兰山顶,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黄河Ⅲ、Ⅳ级地形。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坡面、沟壑纵横,地伏不平,且此处地带属典型的混陷性黄土层,距离市区约10公里,平均海拔2160米,3个社区位于皋兰山北麓山脚,距离市中心西关什字1公里,属于山坡地形,地质结构为黄土塌陷地带。 气候:皋兰山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冬季漫长且较寒冷,雨雪少;春季转瞬即逝,冷暖变化大;夏季短促,气温较高,但无酷暑;秋季降温快。年平均气温9.3;C,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无霜期为130-160天,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四——黑龙江省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四 黑龙江省 何宗海 黑龙江省由于黑龙江自北环绕至东,省以江而命名。之前,此地长期为军事都统区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地处我国东北隅,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古为肃慎地。秦统一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繁衍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汉朝属夫余地。唐开元元年(713年),在渤海国设忽汗州。开元14年(726年),在黑水鞣羯(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地区)设黑水都督府。贞元8年(792年),设室韦都督府,地辖今黑龙江西部。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 清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将军既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又是地方最高民政长官。康熙23年(1683年),划出宁古塔将军所辖西北地区,在黑龙江中游东岸的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增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并立。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取消副都统,相继设

立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咸丰8年(1858年)和咸丰10年(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区域大为缩小。黑龙江东边疆界,在清代极盛时,“北至外兴安岭,沿岭脊东抵索伦河海口,其内所包,均属我国版图。洎中俄瑷珲、北京二条约先后签订,于是江东除屯一隅外,尽沦于俄,故今以黑龙江为中、俄之水界。”清末,朝廷对东北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废将军,设巡抚,为一省之长。实行省、府、县三级体制。 黑龙江省置省于光绪32年2月(1906年3月)之前。晚清时的黑龙江省,东北隔黑龙江与俄属黑龙州相望,西、北均与俄罗斯外拜喀尔州接壤,南邻吉林、盛京二省,西南界外蒙古(今蒙古国,时隶属与中国;下同,以外蒙古相称)。 省会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全省所辖区域包括今黑龙江省沿松花江以北,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与俄罗斯疆界一线以东全部地区。全省下辖:齐齐哈尔、呼伦贝尔、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绥化、呼兰、通肯共8府,海伦1直隶厅,巴彦1散州,大齐1散厅,共辖8县。[1] 齐齐哈尔府

洋河新城《政区大典》完整版

洋河新城 洋河镇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街道)乡镇”、“江苏省文明社区”、“江苏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工作先进乡镇”。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洋河,又叫白洋河,原是一条河道的名称。这里自古是洪水走廊,每逢汛期,白浪滔天,望之如洋,故由此得名。民、清时称白洋河镇,后称洋河镇。2011年4月29日成立洋河新城。改称洋河新城。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19′39.00″~118°25′01.00″,北纬33°45′31.00″~33°47′58.00″。洋河新城东距泗阳县3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18公里,南距泗洪县城青阳镇41公里洋河新城是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区位优势明显,它依傍古黄河,地处徐淮、徐宁公路交汇处,宁徐宿、徐宿淮盐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洋河新城电话区号0527,邮政编码223800。 政区沿革洋河新城历史悠久,兴于东汉、盛于明清。民国《泗阳县志》载:洋河镇,清咸丰十年(1860年),夏伦模、陈卿文所筑。隋唐时称白洋关,又叫白洋河。明清时期,洋河分属徐州府宿迁县和淮安府桃源(今泗阳)县,交界处立有栅栏和石碑,碑额勒有“东临淮郡,西障彭城”字样。民国初全部划归泗阳,1996年成立地级宿迁市,洋河镇由原属于淮阴市划归宿迁市。2004年3月洋河镇由泗阳县划归宿迁市宿城区管辖。2000年在乡镇区划调整中,将由屠元乡管辖的周石、解放、前行昂、二庄、冯桥、沙圩、西俞7个村划归洋河镇管辖,洋河镇由原来的3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增加到3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2001年,又将陈集镇管辖的红庙、闸口两村划归洋河镇管辖,2011年4月29日,为策应全省20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宿迁市“一核多级”发展的重大措施,洋河新城挂牌成立。洋河新城作为一个独立行政经济发展主体,赋予其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洋河新城党工委、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直属机构,为正县级建制。洋河新城内设“一办五局两中心”,为正科级建制。洋河镇为副县级建制,洋河镇的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社会事务等职能全部移交洋河新城托管,与洋河新城合署办公。2011年8月将罗圩乡葛罗村、马元村、黄庄村,南蔡乡兴跃村、果园村、黄桥村,洋北镇桥北村、赵圩村、卓玛村,仓集镇王园村、李官庄村11个村划归洋河新城管辖。经调整现有村委会16个,居委会8个。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0.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万人,城镇化率36.3%。流动人口1246人。总人口中,男性54241人,占51.8%;女性50692人,占48.2%;60岁以上人口10985人,占总人口10.5%,70岁以上人口5451人,占总人口5.2%,80岁以上人口1459人,占总人口1.4%,90岁以上人口131人,百岁以上老人4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3921人,占99.22%;回族人数较多,另外还有少数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812人,占总人口的0.78%。2011年计划生育率达95.4%,育龄妇女参检率达98.2%。人口出生率7.2‰。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8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56千米,总面积89.9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78.39平方千米,占87.12%;水域11.58平方千米,占12.88%。人口密度

中国政区大典(天峻县木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青海省天峻县木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天峻县·木里镇 一、政区概况 木里镇位于县境北部边缘,东经97°16′~东经99°42′,北纬37°12′~北纬38°20′,镇政府驻地位于海西州天峻县北部,距县城150公里,北与东临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东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东南部与舟群乡、织合玛乡相连,西部与阳康乡、龙门乡毗邻,北部与苏里乡接壤。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木里”一词系藏语音译,“火山”的意思,史料记载这一地区古代吐蕃王朝的“木”氏族,其地名意译为“木氏山”。木里镇下辖塞纳合让、角合根、佐陇、唐莫日四个牧委会,2012年全镇牧业总人口288户1086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流动人口随煤炭开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季节不断变动。天峻-木里公路150公里,柴达尔至木里铁路全长141公里,木里镇境内45.9公里,建有木里火车站,木里火车站货场,设防尘墙等设施。木里分布有永久冻土区,木里钻获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木里镇1956年属上环仓区,1959年为木里公社,1963年改为木里乡,1969年改为木里公社,1984年改为木里乡。2005年,天峻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木里乡,设立木里镇。2006年1

月综合配套改革后撤乡换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二、自然条件 木里地区属高寒沼泽类和高寒草甸类草场,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平均海拔4500米,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木里地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县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地区,全年气候干燥寒冷,没有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5.3℃,最冷元月份为-17.2℃,最暖7 月份为15.6℃。全年降水量为282~774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004 小时,太阳辐射量160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冻土深度2.8米,全年风速为3.5米/秒,冬季最大时可出现40米/秒的飓风。木里镇境内煤炭储量丰富,2009年发现“可燃冰”资源,此外,还有石膏、石棉、硫黄、铜等矿藏资源,有冬虫夏草、水母雪莲、红景天等中藏药用植物。境内分布有野牦牛、野驴、黄羊、雪豹、棕熊等珍贵野生动物。境内分布大小淡水湖泊近20个。其中最大的为措喀莫日湖,湖水面积3.05平方公里,盛产湟鱼。主要河流唐莫日曲、哆嗦河为大通河源头,木里地区是地学旅游、矿产资源、动物资源、雪山冰川考察旅游的理想去处。 三、经济概况 全镇总面积25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8万亩,草场类型以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为典型,2011年底各类牲畜3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通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编辑手册 丛书编辑部编写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编纂时间安排 (1) 二、编纂总体要求 (2) 三、编纂体例要求 (3) 四、分卷目录格式 (8) 五、编纂格式规范 (9) 政区概况 (9) 名称来历 (9) 地理位置 (10) 政区沿革 (12) 政区划分 (14) 人口面积 (15) 自然条件 (16) 地形地貌 (16) 气候 (17) 水文 (18)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19) 自然灾害 (20) 经济概况 (21) 农业 (21) 工业 (23)

财政金融 (24) 社会发展 (25) 文化艺术 (25) 教育 (25) 科技 (27) 医疗卫生 (27) 体育 (28) 广播电视 (28) 新闻出版 (29) 社会保障 (30) 环境保护 (33) 基础设施 (33) 交通运输 (33) 邮政电信 (35) 能源 (35) 名胜旅游 (36) 旅游业概况 (36) 主要风景区 (37) 重点名胜古迹 (38) 风景点 (38)

土特产品 (40) 重大事件 (42) 著名人物 (44) 城区市政建设 (46) 城市道路 (46) 公共交通 (46) 给排水 (46) 供电 (47) 供热 (47) 燃气 (47) 园林绿化 (47) 一、编纂时间安排 (一)总体要求 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要在2013年底完成编纂出版工作。为此,部下发的《关于编纂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的通知》(民函【2011】185号)明确要求:

2012年上半年,完成3~5卷编纂工作,下半年完成10卷编纂工作,全年完成10卷编辑、审稿、出版工作。 2013年,完成20卷编纂工作和25卷编辑、审稿、出版工作。 2014年初,总编委会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二)具体工作计划 1. 2011年10月15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卷(以下简称省区卷)编委会办公室将对样条的修改意见函告《政区大典》丛书编辑部。 2. 2011年11月底前,《政区大典》丛书编辑部完成样条的修改和编纂手册的编写工作,及时印发给各省区卷编委会,省区卷编委会要尽快转发,确保在2011年底前送达全国45000个乡级以上政区编写组。 3. 2012年1月~2月,各省区编委会完成工作部署,将本省区卷目录电子版发给丛书编辑部(分卷目录格式见第8页)。 4. 2012年3月~8月,各级政区完成词条撰写、初审工作。 5. 2012年9月~12月,各省区卷编委会完成复审工作。 6. 2013年1月~12月,总编委会办公室进行终审,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排版、印制。 (三)相关说明 有条件的地方编纂进度要尽可能地往前赶,省区卷编委会要分期分批复审,及时将复审完的稿件交给丛书编辑部,为后面的流程挤出更多的时间。能比上述计划提前完成或者个别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请及时与丛书编辑部联系,以便总编委会统筹安排。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图书出版流程要求,最迟在2013年上半年各省区卷编委会必须完成本省区稿件的复审工作,而且只能是个别地方延期,如果多数在2 013年上半年交稿,2013年就无法完成整套丛书的出版工作。

口头坝乡政区大典

口头坝乡(kou tou ba xiang)口头坝乡位于文县东部,白龙江下游。东邻武都县武库草河乡,南连玉垒,西与尚德乡相接,北和尖山乡接壤。 政区概况 名称由来口头坝乡地名来历传说不一,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以碧口沿白龙江而上第一个坝而得名。二是因长坪沟口挖出一“狗头金”而名“狗头坝”,三是因驻地山头形像狗头而得名。后演释为“口头坝”。 地理位置乡驻地位于东经104°41′0.9″,北纬30° 56′41″。口头坝乡地处白龙江沿岸,白龙江流经全乡23公里,西北有长丰等3条大沟水汇入白龙江。全乡分为长北、长南两大片。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山大沟深,坡陡地瘠,长丰沟深12公里。境内的云雾山,海拔2615米。乡境内长丰沟有丰富的沙金矿,明清年间就曾开采,曲里拐弯的金洞随处可见。先民们凭着古老原始的工具,探矿定位之准确、采金方法之绝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口头坝曾出现群采黄金热潮,破坏了资源和植被,后经治理整顿,刹住了乱采滥挖。 政区沿革口头坝乡在解放前属临江区临江乡所辖,1950年仍属临江区所辖,设长北、长南两乡,1953年属临江区所辖,设长北、长南、杜家三乡,1955年将三乡合并为长南乡。1958年公社化

时为口头坝公社,1983年改为口头坝乡。 政区划分乡政府驻地口头坝村,距县城50公里。全乡分为长北和长南两大片,辖15个行政村(口头坝、下西山、上西山、阳山、苍元山、长丰、寺坝、坪上、成家山、柏林、高家山、豆家湾、畦次坝、柳家、冯坪),68个村民合作社,76个自然村。 人口面积口头坝乡2036户7028人,耕地面积14452亩,其中水田201亩,水浇地2666亩,旱地11585亩,梯田10874亩,经济林果园4380亩,党参950亩,农民人均耕地1.73亩。2001年,全乡经济总收入571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01万元,粮食总产16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05公斤,全乡大多数群众生活在高半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艰辛,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928元,属于典型的贫困乡。全乡共有党支部16个,有党员366人,其中女党员36人,少数民族党员2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口头坝乡境内山高沟深,岭峦河谷交错,著名山岭为云雾山,海拔2615米,坐落在与尖山乡、武都县交界处。 水文口头坝乡地处白龙江沿岸,白龙江流经全乡23公里,西北有长丰等3条大沟水汇入白龙江,长丰沟深12公里。近几年来,基本建成每村一个蓄水池,小支渠二十五条,灌溉面积约为九百亩。 气候这里冬无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巴里坤县 政区大典【定稿】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Barkol Kazak Zizhixian)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巴里坤”从蒙古语“巴尔库尔”转音而来,意为虎爪,因巴里坤山形、地貌像老虎的爪子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径90°19′30″~94°48′30″,北纬43°21′~45°5′19″。地处哈密地区北部,东邻伊吾县,南与哈密市以天山为界,西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边界线长309千米。县城巴里坤镇,人民政府驻巴里坤镇汉城东街67号,电话区号0902,邮政编码839200,西距首府乌鲁木齐520千米,南距哈密市区140千米。 ●政区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塞种人在这里游牧。秦末至西汉初,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类国。汉代初期,乌孙人在这里游牧。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蒲类受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永平17年(74年),汉明帝派遣窦固、耿忠统兵到天山,大破匈奴。东汉永元3年(91年),班超出任西域都护,占据蒲类的匈奴臣服于汉,蒲类归西域都护府所管辖。东汉永元5年(93年),匈奴反叛,任尚率兵与北匈奴在蒲类海边大战,任尚立碑纪功。东汉永建元年(126年),汉长史班勇率兵击败匈奴,蒲类为汉西域长史管辖。汉永建六年(131年),蒲类受伊吾司马管辖。东汉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领3000郡兵,击败匈奴,诛杀匈奴呼衍王于蒲类海边。 三国时蒲类属曹魏,改称“蒲陆”。南北朝时蒲类属北魏。隋唐时期仍称为“蒲类”。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蒲类县,属庭州,包括巴里坤湖以西的今木垒县的广大区域。巴里坤湖以东草原当时被称为“甘露川”,唐驻军筑城屯垦。宋代蒲类属“伊州”(今哈密)管辖。元为别失八里东境,被称为“巴尔库尔”。明末为准噶尔的游牧地。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廷派靖逆将军富宁安率兵进驻巴尔库尔,募兵屯田。雍正七年(1729年)后,清将威信公岳钟琪两次驻军巴尔库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吉林·磐石·富太镇篇 一、政区概况 富太镇地处磐石市以东位置,距离市中心19公里,北邻石咀镇,南接牛心镇,西连福安街道,东靠红旗岭镇。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共产党工作组把富太和石咀合在一起,命名为东富区;1945年8月国民党在该地成立伪富太乡政府。1947年磐石县解放,磐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府;同时把富太、石咀、二道岗三处合一,命名为东富太区。1948年石咀、富太各自独立,富太改称第三区。1949年10月1日设富太区人民政府;1950年9月改称第三区人民政府;同年11月又改称第三区公所;1956年初改称富太区公所,同年6月撤区。1956年3月建小乡,由磐石县直接管辖。1958年9月22日,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将富太乡、二道岗乡合并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称富太人民公社。1961年4月将富太人民公社设置为富太、二道岗两个人民公社。1968年3月4日,成立富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改称富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撤销公社建制改设乡。1992年5月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为富太镇富兴街。 2011年末,富太镇辖解放、三道岗、四合、中和、柳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界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巴南·界石篇 一、政区概况 界石镇地处重庆主城南部,北与南泉街道毗连,东与南彭街道接壤,西跨龙州湾街道与长江相望,西南接一品街道,东南连跳石镇。在长江南向陡然拐弯处东边,曾立有“上走綦江,下入南川”的指路石碑,于公元1707年,界石因以石为界而得名。界石镇距离重庆市中心25公里,距离区政府驻地12公里,距离江北机场30分钟车程,是主城南部的交通枢纽和重庆南向出海陆路通道的起点。重庆市政府99次常务会将界石镇确定为全市二环区域能集聚30万人口的十大新城之一,属于重庆市二环以内重要的产业发展区域,是重庆市主城规划区东部组团的重点区域,是江南新城和环樵坪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2004年以来,界石镇多项工作在区、市乃至全国都引起积极反响:成功准备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基层文化工作的现场,接待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及商务部视察“万村千乡”工程、国家环保部视察村庄连片整治、国家交通运输部视察农村公路建设,先后被命名为重庆市市级中心镇、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市级园林式城镇、重庆市市级留守儿童工作示范镇、重庆市民间文化(儿歌)之乡、重庆市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镇、重庆市绕城经济带最具投资潜力十大名镇、重庆市家电(汽摩)下乡模范镇、重

庆市花木之乡、重庆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众多荣誉称号。 2011年末界石镇辖桂花村、海棠村、新玉村、武新村、钟湾村、金鹅村6个村和畅想社区、和平社区、公平社区3个居委会(社区)。 界石镇幅员面积64.83平方公里,下辖4个居委会、6个村。辖区人口52849人,17295户,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4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9‰。 二、自然条件 界石镇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辖域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有燕尾山、铜锣山、樵坪山,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雾,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花溪河经南彭街道流入界石,自东向西,贯穿全境。生产水稻、水产品等,花木产业发达。 三、经济状况 2001年以来,“工业园区界石组团”、“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重庆花木世界”三大项目先后落户,给界石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界石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界石镇五万民众,抢抓机遇,赶超发展,经济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区经济园区界石组团发展势头良好。园区被纳入了市级战略发展平台,实现(预)征地万余亩。吸引香港力源、香港怡高、北京桴之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界石镇,投产后

乡镇志书编纂工作方案

乡镇志书编纂工作方案 根据xx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xx卷xx篇〉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 政区是国家行政管理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基本地理单元,我国政区历史悠久,各级政区文化积淀深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编纂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以下简称《政区大典》),对推动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填补出版领域空白,出版价值大。我国政区数量庞大,乡级以上政区近45000个,我省有2545个,我市有141个,我县有乡镇20个。组织编修出版体例统一、统计资料截止日期一致、集全国所有政区于一体的《政区大典》,能填补出版领域的空白,是传承中华历史文明的重大举措,将为祖国浩如烟海的史志宝库增添一份珍贵的财富。 (二)社会关注度高,社会效益突出。《政区大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出版这样一套实用性科学著作,对于

国内外各界人士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我省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推动国际间、国内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各项方针、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引起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适用领域广,学术价值高。《政区大典》是一部具有总库性质的国情咨文参考文献,也是一幅反映祖国大好河山全貌的壮丽画卷。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资料,清晰地再现我国各级政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客观现实,使广大读者对中国政区情况有一个总体透视和概况了解,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国情、xx省情和xx市情以及xx县情提供一套全面、完整、系统、详尽、可靠的基础资料,其在史学、地理学、方志学、政治学研究和行政区划、地名、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行业规划、城乡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政区大典·xx卷xx篇》的编纂工作,按照省政府和xx市政府的有关要求,我县成立《政区大典·xx卷xx篇》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

政区大典(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街道)

政区大典 xx街道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伏龙坪,系皋兰山西延的山坪,又称龙尾山,以其形似龙尾而得名。坪上原有清代所筑军事防卫墩台四座,故又叫四墩坪。1958年以其地形似龙卧之 状,正式命名为伏龙坪。伏龙坪街道办事处因位处伏龙坪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3 48' 13〃——103 534匕42"35 57' 52〃——36 03地31 兰州市城关区南部,东与榆中县和平镇马家山相眺,南接榆中县和平镇汤家湾,西与七里河区八里镇、西园街道相邻,北与临夏路街道、白银路街道、五泉街道、火车站街道接壤。伏龙坪街道办事处驻伏龙坪后街社区,电话区号0931, 邮政编码730030。 政区沿革: 解放初人烟稀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新的居民区。1950年,该地属兰州市五区第一街辖;1953年属二区第十二街辖;1955年属城关区洪恩街街道办事处辖;1958年成立伏龙坪人民公社;1979年改称伏龙坪街道办事处,至今。现驻伏龙坪中街5号。 2004年12月与原城关区皋兰山乡人民政府合并成为新的伏龙坪街道办事处。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前街、后街、杨家沟三个社区和头营、民族、二营、三营、红沟、卓家沟六个村委会。 人口面积: 辖区人口 1.735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 1.324万人,城镇化率76.3%;农业人口4115人,流动人口4685人。总人口中,男性9041人,占52.1%;女性8314 人,占 47.9%; 14 岁以下1943人,占11.2%; 15—64 岁14194人,占81.8%; 65 岁

以上1218人,占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5382人,占总人口88.7%,回族1852人,占总人口 10.7%; 2011年人口出生率9.48%,死亡率5%,人口白然增长率4.48%。 白然条件 地形地貌: 伏龙坪街道所辖6个行政村位于城关区南部皋兰山顶,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黄河m、w级地形。 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坡面、沟壑纵横,地伏不平,且此处地带属典型的混陷性黄土层,距离市区约10公里,平均海拔2160米,3个社区位于皋兰山北麓山脚,距离市中心西关什字1公里,属于山坡地形,地质结构为黄土塌陷地带。 气候: 皋兰山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冬季漫长且较寒冷,雨雪少;春季转瞬即逝,冷暖变化大;夏季短促,气温较高,但无酷暑;秋季降温快。年平均气温9.3;C,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无霜期为13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雨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白然灾害: 主要白然灾害有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暴发、干旱、雪灾等。兰州处于天水一一兰州地震带上,是我国著名的地震活动区,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和遭到邻区强震的破坏。皋兰山北坡就宏观而言,其危险在于崩塌现象四处可见,年年发生,新老滑坡成群分布。仅五泉山至红山根长 5.1 km的斜坡,就有 大、中型滑坡16处,有史记载以来,公元139年、366年、1473年、1847 年、1859年、1901年及1920年皋兰山北坡都发生大、中型滑坡7次,造成严重的灾害。历史上皋兰山北坡也曾多次发生泥石流,有4次泥石流造成重大灾难。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四川卷内江分卷隆昌县篇 内江市隆昌县《政区大典》编委会办公室 2012年7月

目录 隆昌县县------------------------(3)古湖街道办事处----------------------(23)金鹅镇------------------------------(27)响石镇------------------------------(31)圣灯镇------------------------------(35)黄家镇------------------------------(40)龙市镇------------------------------(44)界市镇------------------------------(48)石碾镇------------------------------(52)胡家镇------------------------------(57)渔箭镇------------------------------(62)山川镇------------------------------(67)双凤镇------------------------------(71)迎祥镇------------------------------(76)周兴镇------------------------------(81)云顶镇------------------------------(85)李市镇------------------------------(90)石燕桥镇----------------------------(94)桂花井乡----------------------------(99)普润乡------------------------------(10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