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

一、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二、通讯的特点

(一)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是消息的扩大和加深。相同处: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不同处:1.内容上。消息侧重于事情;通讯既可写人,也可写事;2.表述上,消息用准确、概括和举例方法叙述新闻事实,不展开情节与细节;

通讯用多种手法,详尽报道人物言行、事迹和事件发展过程;3.形式上,消息的结构相对固定,写作的程式性较强,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通讯的结构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固定格式,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消息标题有引题、正题和副题;有消息头和导语;通讯只有一个标题,有时有副题,用破折号引起;没有消息头和导语;

4.篇幅上消息通常是一事一稿,篇幅较短;通讯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丰富的材料,写较多的人和事;多方面表现,篇幅较长;

5.时效上,消息要分秒必争,时效性强;通讯不如消息严格;不必分秒必争,时效性不强;重大事件、重要会议新闻要迅速见报,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可以稍后见报。

(二)通讯的特点

1.文学性

通讯,尤其是优秀的通讯,它给读者的,不仅是新鲜的事实,而且有生动的形象,使它比消息更生动,更富感染力。

2.真实性

凡是进入通讯的内容,不允许任何虚构和“合理想象。”

3.评论性

在通讯中,议论几乎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表达方法,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无论是风貌通讯还是工作通讯,都融进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观点、评价。

4.生动性、形象性

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场景、环境描写,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类似电影的特写场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通讯的种类

按报道的内容,通讯分为:

(一)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指以反映人物的活动、言行、事迹及其思想为对象的通讯。它在通讯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事件通讯:它以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事件为主。通过对典型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描述,反映时代精神和事物本质。

事件通讯有这些种类:1.举世瞩目的巨大事件。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体现时代主旋律的社会新风尚和人们新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的重大事件。3. 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揭露社会不正之风及官僚主义等造成了的不该发生的事件。4. 发人深省的事件。

(三)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就是报道和分析工作中的新鲜经验、探讨工作中的新鲜问题,从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

(四)风貌通讯: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旅途通讯、旅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现实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面貌,以及社会变化、时代风尚、社会现状、建设情况、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

它往往采取点面结合、对比衬托的手法,以舒展轻快的笔触,将人、事、景、物融于风貌之中,展示一幅幅“风景画”、“风土画”、“风情画”、“风俗画”。

(五)主题通讯:又称“集纳通讯”,即围绕一个主题,集纳一组新闻材料而进行报道的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着重写某一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

主题通讯——收集较多的人物或事件

(六)小通讯:又称新闻小故事,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的小型通讯。

它的篇幅短小,像“豆腐块”,但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它多半是一人一事,矛盾集中,情节生动,故事比较完整。它常用于宣传新人新事、凡人新事、好人好事。

四、通讯的写作

(一)精选材料,提炼主题

1.占有材料——采访

(1)广——人物——现在事迹,过去情况,生活环境概貌——目前情况,过去情况,今后规划(2)细——细节——一件小事。2.选择材料。3.提炼主题(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叙述;描写;细节;议论;抒情;对话;

通讯描写人物和场景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细致描绘,而是粗线条的勾勒,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人物通讯的写作

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同样要运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由人物本身的富有特征的行动的具体事实来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这比作者用概念化词语比如主人公“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一贯地让方便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他很会做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介绍人物,往往更有说服力。1.自我展示法

就是由人物自身的言谈、行动表现自身,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2.肖像描绘法

它通常有两种方法:集中描绘及分散表示法。

集中描绘法则以密集笔墨为特征,由多种角度展开,所处空间也较为集中。

3 . 他人评价法

就是通过主人公周围的群众、领导、旁观者,甚至对手的评介,表现主人公。这也就是间接表现的手法。

4 .以景写人法

就是通过人物所处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内在性格。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性格、追求往往和他生活的环境融为一体,仔细观察人物环境,抓住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对写好人物通讯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此外,景物描写还能表现通讯的主题,显示时代背景,反映地方特色,抒发作者情感。

以景写人,不能虚构,报纸上的人物通讯不同于文艺小说,前者即便是景物描写,也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搞什么“合理想象”。

5.矛盾冲突法

就是在矛盾斗争中展示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关系到国家、民族利益和主人公命运的关键时刻,人物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尤为明显,因此,通过矛盾冲突展示人物,表现内在精神,是通讯写作的重要手法。

6.细节刻画法

人物通讯中,除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之外,还可运用与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细节。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消息,又叫新闻。(一)发展演变过程:

最初——新听到的事

十五世纪——新发生的事

现在——在时间上绝对是新近的事

(1)中国

唐朝玄宗开元年间封建政府创办的邸报,是我国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消息。

宋朝时有一种小报,专门刊登由探子们刺探的官场情报,时人把这些情报称为“新闻”。赵升《朝野类要》中有记载。

另外明朝《安得长信者》清朝《红楼梦》中均有记载。

(2)外国

最常见的是News——North, East, West, South.

《赫登字典》:“新闻是天下东南西北发生的新事。”

国外最早的新闻是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等地手抄小报。

1566年街头小报《威尼斯新闻》正式诞生。

世界第一份近代报纸是德国《报道与新闻报》,1609年正式出版。

世界第一家通讯社是哈瓦斯通讯社(法新社前身),成立于1835年。

3.现代

(1)新鲜事儿

(2)新闻体裁

(3)新闻报道

(二)相关定义

西方风趣幽默的新闻观念:

“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环球报》主编爱德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特加)。

“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也就是女人、金钱、坏事(Women 、Wampum 、Wrongdoing)。”(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斯坦利.瓦利克欠)

“银行家加美人就是新闻。”

“凶杀,灾难,桃色事件就是新闻。”

2.我国老一辈学人对新闻的理解:

“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李大钊)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

3.目前对新闻的定义:

严格来说新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指广播、电视、报纸中常见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狭义:专指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以简洁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事实作迅速及时的报道。它是广播、电视、报纸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裁。

(就是报纸上那些用黑体字的“本报讯”、“新华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广播电台以“本台消息”开头的那些文稿。)

二、消息的特点

(一)内容新鲜——新——消息的内在特质

事实要新鲜

白居易《荔枝图序》“一日而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角度要新鲜

时间要最近

(二)迅速及时——快——消息生存的外部条件

最大限度地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的动态,传播各种社会信息。

新闻界有句俗语:“当天的新闻是金子,隔日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过时的新闻就是昨日黄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事实真实——真——消息的生命

1925年,毛泽东《政治周刊<发刊理由>》

周恩来教育党的新闻工作者

1989年11月8日,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我们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同新闻的真实性是一致的。”把坚持真实性提高到坚持新闻工作党性的高度。

(1)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真实准确。

(2)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原因和结果,人物语言和动作,真实准确。

(3)引用的各种资料,如背景材料、数字等,认真核实,准确无误。

(4)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事物发展程度,真实可信。

(5)事实的概括真实准确。

(6)记者在新闻中对事实所作的说明,进行的解释,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曲解或掩饰。

(7)表达的观点,从事实中来,合乎逻辑,合情合理。

(四)篇幅短小——短——消息的外形特征

消息在新闻体裁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种文体。

列宁形象地称消息是一种“电报文体”

(五)用事实说话——实——消息写作的基本

方法

事实:是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

说话:指隐含在事实中的意见、观念,即指导性、指向性。

作者不直接发表意见,表明观点,而是通过事实的选择和阐述本身表露出来。只是客观地、忠实地叙述作者所见所闻的事实。

1925年12月25日,毛泽东《政治周刊<发刊理由>》:“请看事实”

1946年9月1日,胡乔木《解放日报》《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1953年3月12日,吴冷西在新华社一次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对新闻写作提出八条要求,第一条就是“用事实说话。”

(六)生动活泼——活——消息写作的生动性

内容——生动有意义,写出人物的具体活动和生动细节。

形式——力求活泼,笔调生动。

三、消息的种类

从写作和报道角度划分,消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人物消息和社会消息。

(一) 动态消息

1.含义:指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新闻报道。

2.特点

(1)是消息家族中的主要成员,数量最多

(2)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

刚才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

(3)以时效性与重要性为主要价值取向

“先行官”

(4)以突发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

(5)客观叙述,不作解释和评述

(6)开门见山,一事一报

可以“一事数报”,不能“数事一报。”

(二)综合消息

1.含义:就是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类似性质的新闻事件综合起来进行报道的消息类型。

2.特点(1)多事一报(2)主题鲜明(3)点面结合(三)述评消息

1.含义:以边评边述、夹叙夹议的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述评消息,它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在报道的同时对新闻事实的性质、特点、发展前景作出分析、评价。

2.特点

(1)视野开阔,材料丰富,高屋建瓴地分析事件与问题的实质和发展方向

(2)边评边述,讲究逻辑,以理服人

(四)经验消息

1.含义:就是把某一单位或部门在工作上的成功经验报道出去的消息类型。

2.特点

(1)把经验当作新闻

(2)有较强的政策性

(五)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就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某个特定人物的事迹和行为的新闻体裁。

(六)社会消息

是指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新闻,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动态消息。(题材相对琐细广泛,偏重于邻里、家庭、婚姻、社会道德、人际关系、珍闻趣事以及社会犯罪、某些涉及面较窄的天灾人祸等)

四、消息的写作

一篇消息一般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消息范文

消息范文

消息范文

(一)标题(精心拟题)

1.含义:是消息的题目,是消息内容的形象概括。(标题的要求突出新闻价值,体现宣传价值,使读者望题而知意,绝对不能文不对题)

2.作用:

(1)突出重点,美化版面, 吸引读者阅读

(2)强调和评价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记忆

3.标题构成

(1)引题:也叫眉题或肩题,根据需要在有些消息中出现,标在正题之上而字号较小。主要是强调意义,渲染气氛,交待背景,从一个侧面对正题进行引导、烘托和铺垫。

(2)正题:也叫主题或母题,它表达消息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消息标题中的地位最重要。在多行标题中,那个字体最醒目、字号最大的标题就是正题,它位于引题之下、副题之上。

(3)副题:也叫辅题或子题,披露消息中某些重要、具体细节,根据需要对正题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解释,使正题内容具体、明白。它的位置在正题的下面,字号较小。

4.组合类型

(1)多行标题:引题、正题、副题俱全,各司其职。也叫全题式标题,多用于报道重大事件,重要因素较多的标题。

(2)单行标题。只有一行主标题,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消息内容的中心思想,要求制作鲜明醒目易记。例:

(3)双行标题。引题和主标题兼用,或是主题和副题并用。例:

引题——正题

正题——副题

(二)导语(重点)

1.含义:是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是一条消息里最重要、最生动、最精彩部分。它要求用最精粹的文字,简明扼要地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表达出来,揭示出全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意图或全篇结论,使读者获得一个总的概念,愿意继续读下去。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2.导语的作用

(1)以简洁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主要传递的是何种新闻信息;

(2)一语定意,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

(3)吸引读者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导语的设计

(1)概括式导语。(也称直叙式导语)

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特点: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

好处:能使受众一开始就知道整篇消息的梗概或要点。

(2)对比式导语

特点:将新闻事实跟别的事实进行纵

向或横向的对比。

例:

5月7日,河南辉县召开大会,表彰该市公交公司修理工王国伟勇斗歹徒的先进事迹,授予他“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同时,对见义不为丧失党性原则的党员,该市塑料厂工人胡建忠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罚。

(3)设问式导语

即在开头提出疑问或设问,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

黎市中心的凯旋门洞飞过吗?巴黎的英

雄们正做着他们的实验。

(4)描写式导语

描述式导语。它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

如:用一把小小的铁汤匙挖掘数日,并巧妙躲过警卫每天的巡视,一名罪犯终于挖穿牢墙,于昨晚越狱。(细节描写,加以强调。)

又如:

本报讯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5)引用式导语

引用人物的语言做导语,可以分为直

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

一则关于民事纠纷的消息的导语:

“小区物业向我收了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车子丢失却不承担责任,法院的判决让我难以理解。”家住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某小区的车主张英对法院的一起判决耿耿于怀。

如:

一则关于民事纠纷的消息的导语:

“小区物业向我收了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车子丢失却不承担责任,法院的判决让我难以理解。”家住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某小区的车主张英对法院的一起判决耿耿于怀。

(6)评论式导语。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

如:中国在体育方面已不再是“东亚病夫”,相反,她正打算在新德里举行的亚运会上取代日本,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体育强国。

有的消息在导语的前面有消息头:

(1)含义:在每篇消息正文的前面,都有“本报讯”、“本报消息”、“本报╳╳(地名)消息”、“╳╳社╳╳(地名)╳日电”、“╳社晚报专电”、“╳╳社供本报特稿”等字样,这就是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

(2)种类

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

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的本地消息;

新闻报道从外地寄来,要标明新闻发布的时间和地点,如“本报上海3月5日专讯”

通过航空邮寄的,标明“本报3月5日航讯”

电: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也称之为“电头”,如“本报北京2月28日专电”)

电头一般由新闻发布单位的名称(多数用简称)、发布新闻的地点、时间、形式这几个要素组成。如“新华社银川3月5日电”

“讯”与“电”只是手段上有所区别,其性质和作用是一样的。

(3)消息头的作用

A 使消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文体;

B 是“版面所有”的一种标志;

C 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

D 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迫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地对待每条新闻,力求客观、翔实。

(三)主体

1.消息主体的含义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承接导语,即消息的“展开部分”。

主体六要素:

“5 W 1 H ”——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如何及结果(How)。

2.消息主体的结构形式

按时间顺序: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按逻辑顺序: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等),问题的发展逻辑来安排层次。

按空间顺序展开:把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地点的新闻事实按横向空间顺序展开。

3.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四)背景

1.释义: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2.作用:提升新闻价值。

如:1984年在鄱阳湖发现了一个有409只白鹤的鹤群。

背景描述:“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国际鹤类基金会所称目前世界只有302只白鹤的数量。”

3.背景材料的类型

(1)对比性背景材料。

就是用来跟新闻事实做对比的事实材料。可古今比\中外比\正误比\前后比等。

例:前苏联赫鲁晓夫上台时,大骂斯大林。一位西方驻莫斯科记者,为了揭露赫鲁晓夫的两面派嘴脸,曾巧妙地使用了一段对比性材料,说“就是这个赫鲁晓夫,在他担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时,曾说过斯大林同志如同他亲生的父亲。”

(2)补充性背景材料.

充实新闻链条中的残缺部分,以加深读者对新闻的印象。通常借助于一些名山大川来表达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借名人的关系提高新闻人物的知名度.如,长江沿岸的小镇,泰山脚下的村庄,孔子的后代孔某,蔡伦家乡的造纸工作等等。

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末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概括全文,或适当评论,或说明影响等。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

特点:头重脚轻,重要内容在前,次要内容在后。

1.有利于记者快速报道

2.有利于编辑方便处理

3.有利于读者快速阅读。

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

新闻类文体的相关知识及试题单父语文组李军2012-12-12 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三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一、新闻(消息)文体特点: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题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标题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作用: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 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通讯的体裁特点: 通讯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典型人物、有意义的事件和新鲜经验等进行具体形象地报道,及时反映现实生活风貌的新闻体裁。 三、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 通讯和消息相比,它们同属于新闻体裁,内容真实、准确,反映及时、迅速,具有现实意义。其区别在于: ? 从内容上看,消息对事物只作概括地报道;通讯则是对事物作具体形象的反映,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写人状物,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物的表象追溯到事物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 从形式上看,消息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式”;而通讯却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比较灵活自由。消息主要运用叙述;而通讯不仅运用叙述,还夹用抒情、议论、说明,尤其多用描写。消息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讯的语言则细致深刻,生动含蓄,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练习1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飞机撞鸟,16秒的生死抉择 2006年11月14日,兰空某团驻地天空少云,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个飞行的好天气。上午11时17分,飞行员李剑英(代号639)驾某型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起飞、出航、空域动作和返航、解散加入起落航线均正常顺利。 “639起落架好,大力臂!”“639襟翼全放!”12时02分许,飞行员李剑英接连向指挥员报告。“检查好三转弯!”“着陆!”指挥员指挥回答。 战机像往常一样下降高度,进入三转弯,加入下滑线,一切动作都非常娴熟。

新闻的文体常识

. 新闻的文体常识 1、定义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属于记叙文的一种。 2、分类 新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3、新闻的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4、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 ”和一个“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概括成一句话即: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5、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简洁性 (1)报道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具体(3)语言简明准确 【一个词可以概括新闻的特点,这个字就是News。为什么英文把新闻称作News?有两种解释:一说这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一说是由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综合这两种说法,News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如: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6、新闻的结构方式 (1)时间顺序式结构(2)倒金字塔式结构 7、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兼有议论和描写 .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的文体特征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一)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消息是指简要而迅速的新闻报道;通讯是指丰富具体而又翔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进行直接的会话报道;新闻评论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作为高考文段阅读的选考题,需要超过1000字的篇幅,据此我们认为高考新闻选材主要是通讯、访谈和新闻评论。 (三)文体特点: 1.新闻的特点:真实、准确。要求必须保证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必须保证构成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报道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料真实准确。

2.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闻文体常识

新闻文体常识《新闻两则》 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4.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 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三、需要注意事项: ①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②导语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消息简介 (1)基本构成1) 标题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2) 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3)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4) 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5) 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2)新闻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其种类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 1. 消息: 消息属于新闻范畴,他要求及时、准确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实。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我们课本所学的这两篇属于狭义的 新闻。 2. 消息的特点:①及时性,报道必须迅速及时。 ②真实性,所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任何虚构和夸大。③简明性,语言要简明、扼要的报道出事实。 3.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背景和结语有的是隐含在主体里,有的则是省略。 4. 消息的要素:它和记叙的六要素相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通讯简介(1)概念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新闻体裁及其基本写作方法

新闻体裁及其基本写作方法 新闻体裁及其基本写作方法 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近代报纸出现后,随着报道范围不断扩大,新闻内容逐渐丰富,新闻的体裁也日益多样化。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报纸陆续问世,除继承古代报纸普遍采用记叙文外,开始出现电报文件。在这两种文体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体裁中最早出现的消息和通讯。最初的消息没有导语, 不分段落,不加标题。以后,随着读者的增多,报业的竞争,社会生活的复杂和新闻写作的不断改革,逐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闻体裁。中国新闻传播工具常用的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答记者问、新闻公报、采访札

记和报告文学。广播、电视除以上新闻体裁外,还发挥音响、图像的优势,创造出多种广播、电视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是为了表述新闻事实及其思想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和形式力求统一。选择新闻体裁一般从3个方面考虑:①适于对新闻内容的表述。写消息,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吸引人的材料放在最前面;写通讯,在结构上可以自由安排;写经验,可以先提出观点, 再从几个侧面加以分析、阐述,也可以摆出矛盾,然后层层剖析,引出结论。②与新闻内容适宜的表现手法。写消息主要是叙事,写人物可以抒情,新闻特写要再现 1 事物的场景。③与新闻内容贴切的表达口吻。新闻、通讯是客观报道,记者不直接发表意见;访问记可以表述记者所见、所闻、所感。 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素材有不同的选择;对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安排,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前后交待、

照应的方法也不同。但是,不论运用哪种新闻体裁,都要求中心突出、思想鲜明、层次清楚,叙事传情要文约事丰、言近旨远、词浅意深。采写新闻时,要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价值和意义,选用最合适的体裁,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体裁与结构·新闻体裁 尽管新闻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标准各异,但是,它们都必须通过记者按不同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予以采写。由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广阔多姿、变化无穷的世界,其间的客观事物也呈多样性,因而报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体裁也在不断更新。就我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基本情况而言,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特写、社论和广告。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和正文,但正如常人所说,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异。特写

新闻的文体特征图文稿

新闻的文体特征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一)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消息是指简要而迅速的新闻报道;通讯是指丰富具体而又翔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人物访谈是指与新闻人物进行直接的会话报道;新闻评论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作为高考文段阅读的选考题,需要超过1000字的篇幅,据此我们认为高考新闻选材主要是通讯、访谈和新闻评论。 (三)文体特点: 1.新闻的特点:真实、准确。要求必须保证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必须保证构成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真实准确;必须保证事实报道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料真实准确。 2.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五 w”+“1H”,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怎么发生的”(how)。 5 、新闻写作常常按照“最重要材料(导语)——次重要材料——更次要材料——最次要材料”的“倒金字塔”结构。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在写作技巧上,醒目的标题、事件的倒装、细节的贴切、语言的精炼等等,体现了更多的个性化特征。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 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 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各种文体常识(终审稿)

各种文体常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各种文体常识 一、记叙文 1、记叙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2、记叙文主要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人物传记、回忆录、书信、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3、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事件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

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节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 4、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写景、状物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5、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2.叙事的记叙文: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4.状物的记叙文: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6、记叙文的范畴 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新闻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新闻的文体特点

新闻的阅读 新闻的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一是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二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形象相似。 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1.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2.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3.分析新闻思想内容; 4.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5.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6.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9.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0.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 基本特征:结构特征、语言特征、新闻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 1 把握新闻结构 题型: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 新闻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1)标题 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这两方面考虑。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 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小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目: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析本文标题发妙处。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粗暴”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 标题的好处: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关于新闻文体

关于新闻文体 (4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新闻文体的写作知识,掌握新闻文体的写作技能。 教学重点:消息、通讯。 教学难点:通讯。 新闻文体主要包括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等新闻体裁。三者既然同属新闻文体,那么就有着共同的特点。了解这些共同特点,便于将它们与其它文体相区别。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文体的生命。虚假的新闻文章,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对于消息和通讯来讲,真实性是指事件本身要确实存在,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等,记叙准确;所引资料,包括背景材料、数字、史实、引语,皆须核实无误。对于新闻评论来讲,真实性主要是指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新闻事件平心而论,讲真话,容许有自己的观点,但不可歪曲事实、强词夺理。 二、典型性 生活在进行当中,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发生。新闻文体不是生活的普通镜子,去搜罗世间万象照样反映出来,而是社会的聚焦镜,无论是客观报道还是主观评论,对象应是重大的、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人和事。只有报道和评论这些具备典型性的人和事,才能发挥新闻文体启迪和教育民众的作用。 三、时效性 时效性是由新闻文体的特质决定的。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若无时效性,新闻就变成“旧闻”了;新闻评论若不及时,待时过境迁,恐怕也少人问津。 以上是新闻文体写作的共通圭臬。另一方面,既然新闻文体划分为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等新闻体裁,那么,它们的写作方法当然会有各自的特性。如果说了解新闻文体的上述共同特点,是为了便于将它们与其它文体相区别,那么,探索它们各自的写作特性,则是为了同中求异,将它们相互区别开来,这对于写好每一种新闻文体是有帮助的。 第一节消息写作要领 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常用的,迅速及时而又简要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社会价值的新鲜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的种类很多,根据报道对象可分为综合消息和专题消息等:根据题材性质可分为会议消息、成就消息、参观消息、新闻公报、座谈记录、答记者问等;根据发生的地区和范围可分为国际消息、国内消息、地方消息等;根据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则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等。 在格式上,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与其他新闻文体比较,消息的写作有它的特别之处,须引起注意:

新闻文体

一、通讯的含义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二、通讯的特点 (一)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是消息的扩大和加深。相同处: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不同处:1.内容上。消息侧重于事情;通讯既可写人,也可写事;2.表述上,消息用准确、概括和举例方法叙述新闻事实,不展开情节与细节; 通讯用多种手法,详尽报道人物言行、事迹和事件发展过程;3.形式上,消息的结构相对固定,写作的程式性较强,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通讯的结构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固定格式,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消息标题有引题、正题和副题;有消息头和导语;通讯只有一个标题,有时有副题,用破折号引起;没有消息头和导语; 4.篇幅上消息通常是一事一稿,篇幅较短;通讯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丰富的材料,写较多的人和事;多方面表现,篇幅较长; 5.时效上,消息要分秒必争,时效性强;通讯不如消息严格;不必分秒必争,时效性不强;重大事件、重要会议新闻要迅速见报,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可以稍后见报。 (二)通讯的特点 1.文学性 通讯,尤其是优秀的通讯,它给读者的,不仅是新鲜的事实,而且有生动的形象,使它比消息更生动,更富感染力。 2.真实性 凡是进入通讯的内容,不允许任何虚构和“合理想象。” 3.评论性 在通讯中,议论几乎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表达方法,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无论是风貌通讯还是工作通讯,都融进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观点、评价。 4.生动性、形象性 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场景、环境描写,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类似电影的特写场面。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通讯的种类 按报道的内容,通讯分为: (一)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指以反映人物的活动、言行、事迹及其思想为对象的通讯。它在通讯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事件通讯:它以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事件为主。通过对典型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描述,反映时代精神和事物本质。 事件通讯有这些种类:1.举世瞩目的巨大事件。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体现时代主旋律的社会新风尚和人们新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的重大事件。3. 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揭露社会不正之风及官僚主义等造成了的不该发生的事件。4. 发人深省的事件。 (三)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就是报道和分析工作中的新鲜经验、探讨工作中的新鲜问题,从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 (四)风貌通讯: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旅途通讯、旅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现实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面貌,以及社会变化、时代风尚、社会现状、建设情况、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 它往往采取点面结合、对比衬托的手法,以舒展轻快的笔触,将人、事、景、物融于风貌之中,展示一幅幅“风景画”、“风土画”、“风情画”、“风俗画”。

新闻知识点

新闻知识点 1、新闻: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以明确的思想和简洁的语言文字,迅 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新闻包括消息和通讯等,通讯又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等。 2、报道对象:凡是新近发生的对人们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或能引起公众关注的事情,或者是对过去事件、事实的新发现、新披露,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 3、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连网。 4、属性:真实性(相对于假新闻而言)和客观性(相对于报道者的主观性而言)是新 闻最重要的属性。 5、消息的特点:消息的特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真、短、快、新”。“真”指内容真 实,“短”指篇幅短小(语言简明),“快”指报道迅速及时,“新”(新意)除了强调消息所反映的事实是最近发生的之外,还意在突出内容新鲜、形式活泼,能吸引人,有可读性。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最主要的特点。 6、消息六要素:事件(何事)、当事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何地)、原 因(何因)、如何发生(如何)。(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同于记叙文六要素),(有人将其称为六个W,即What、Who、When、Where、Why、How。) 7、四部分: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 8、标题:标题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提要(是全文的眼睛),要求准确、鲜明、 生动、简洁,形式多样。 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 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

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 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拟题技巧:(1)概括新闻事实准确简明(2)评价新闻内容,态度明确 (3)灵活运用词格,形象生动 9、电头:导语前的“电头”(例如,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是稿件对发出单位、 时间、地点的说明,也叫“消息头”,是区别于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有的外部标志。 “电”表明稿件是从外地发回的;“讯”则是本地稿件。 从电头上的时间可以反映出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 10、导语: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 导语的作用是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的揭示新闻的中心。 导语部分一般包含了消息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结果)。 11、主体:主体即消息的主干,正文部分,消息的主体通常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来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事实。 主体承接导语,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解释、深化导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回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 在具体展开新闻事实时,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结果的时空顺序来组织安排材料,也可以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如主次、因果、并列、点面等)即逻辑关系来安排材料。 12、结尾:结尾即消息的结束语,有时是一段话,有时是一句话,有时也可以省去。其写作上或对全文作概括性小结,或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对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可深思的问题。 13、背景

几种新闻文体的写作特点

常见新闻文体结构 消息的三大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Lead (Introdu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导语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 more facts 更多的事实材料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r background 辅助性消息或背景材料 quotes or more facts of lesser (次要的) importance 引语或次要的事实材料 minor details 细节材料 leas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最不重要的消息 2.“金字塔式”结构: 与“倒金字塔”结构正好相反,它是按照新闻事实发展的本来顺序来写的。消息按照新闻事件的开头、发展、结尾的顺序进行,新闻事件的高潮通常放在消息的最后,也就是“金字塔”的底部。(An example on page 83) 3.“多足鼎”: 先在导语中写明主题,然后,“堆砌”大量的事实支撑这个主题。除了与导语呼应外,后面段落每个事实之间都是平行并列关系。它们合起来共同说明导语阐述的问题。导语是鼎身,以下的段落是鼎足。(examples on page 107 and 123) 综述(roundup or wrapup):它通常是就一个中心议题,把在一个时期或一 定范围内发生的多个相关的事件综合到一起进行叙述的新闻形式。综述相对于硬新闻而言在时效上要弱一些。综述的篇幅一般较长,由于它是通过性质相近的多事件、多侧面对一个中心思想进行叙述。

解读硬新闻写作十大要

实例解读硬新闻写作十大要点 硬、软导语之争 西方新闻学中的硬新闻(hard news)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消息。 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又称硬导语,它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上个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一些记者认为“倒金字塔”风格使所有的故事看起来千篇一律;而按顺序描写的软导语比较自然,其文学化的风格亦有助于报纸同电视竞争。反对派指责说,软导语太冗长,太文学化,不能突出新闻事实,而单纯、直率的概括式导语更适合硬新闻。编辑们说,他们既不希望记者以概括式导语开始每一条新闻,也不希望软导语的延缓部分长得令人痛苦——有时翻过页去还未见主要事实。 当硬、软导语的争论发展到19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预言:“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材料了。” 一个世纪以来,硬新闻导语写作风格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直到目前为止,概括式导语仍在报纸上占据统领地位。1990年代末期的西方主流新闻教科书依然讨论着传统的硬导语写作规则,它们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本文展示的硬新闻导语写作的10大要旨乃英语新闻中普遍认同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有的已在中国报界风行,有的则无法与中文语境兼容,将它们拿出来做系统的讨论,是希望对当前的媒体报道改革有所启发和推动。 细查10大要义 1.导语要尽量以主句开头 主流英语新闻教科书大都认为,硬新闻导语要以最快速度道出最重要的事实,以主句开头可一语中的,而以从句开头的句子会造成事实延宕。请看下面一例: A根据政府今天开始实施的严厉的移民法,非法移民将被强行驱逐。(从句开头) B非法移民将被强行驱逐,政府今天开始实施严厉的移民法。(主句开头) B句以主句开头,主要事实“非法移民面临强行驱逐”先声夺人,辅之以事实发生的条件从句“根据政府今天开始实施的严厉的移民法”。观照原文 英语能更清楚地彰显这一点: Illegal immigrants face mendatorydeportation under tongh immigrationlaws that come into force today. 不过,在中国人看来,B句似乎比较拗口,而A句似乎更适合中文的表述习惯。在中文语境里,下面这种句法结构更为普遍: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说,截至4月21日,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非典型肺炎疫情…… 这条消息以条件句(状语)开头,主句紧随其后。许多中文的消息导语都是这种情况。看来,第1条要义虽有指导性,但与中文语境中不一定兼容,要视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为了突出事实,硬新闻导语开头要避免以直接引语开头,因为这样往往会延缓报道,比如下面一例: “如果我在街上遇到霍克先生,我将不会与他握手”,在总理今天宣布提高销售税后,一位杂货铺老板说。 修改后的导语: 在总理今天宣布提高销售税后,一位杂货铺老板表示,假如在街上遇到霍克总理,她不会与他握手。 2.导语要尽量以主动语态和直陈旬开头

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文体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新闻(通讯、特写)知识 (一)通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1.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1)人物通讯。以人物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名人通讯”报道对象选择取决于其蕴含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或典型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类一般以人物“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言”为主通过记者专访记述人物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以具典型意义事件为报道对象通讯事件通讯时效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画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尚弘扬时代精神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划,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能以小见大,在细微处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

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用得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这在关于孔繁森事迹报道的消息和通讯的比较中能够明显见出。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比拟、起兴、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5)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3、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