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作者:茅海波

来源:《档案天地》2014年第12期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固义村,地处武安市西部山区,是一个传奇、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被太行山脉、黄土高坡和青石砌墙包裹着的小山村。这个坐落在南洺河北岸的古老山村,现已享有冀南民俗文化中心的雅称。该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而神秘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原始图腾舞蹈,一种气势恢宏的大型社火活动。这就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仍保留着古拙的风格和神秘的色彩。是冀南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最隆重的大型社火表演活动。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的民俗文化画卷,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展活化石。

武安县固义村的傩戏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依社会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求佑祛邪,驱瘟逐疫;二是祈天祈地,风调雨顺;三是尊老爱幼,奉公守法。

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透,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转向人本身的邪恶。

捉黄鬼的传说

关于捉黄鬼还有个传说。村中的老人们讲,相传“大鬼”、“二鬼”、“黄鬼”和“跳鬼”本是哥四个,但是老三“黄鬼”终日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欺负弱小、虐待父母,并到了不除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为了还一方平安,“大鬼”、“二鬼”和“跳鬼”哥仨决定将老三“黄鬼”除掉,以告慰家乡父老。老四“跳鬼”自幼和老三关系最好,在押着“黄鬼”游街示众准备斩首的过程中,始终在“黄鬼”的前面不停地蹦跳,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安和矛盾,但最后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情感,一起将“黄鬼”押上“刑斩台”。

傩戏的面具

“捉黄鬼”中的各种人物角色,大都以脸谱和面具为扮相。他们身着古装和各种配饰,面目或庄重或狰狞。这些角色大都是世袭的,辈辈相传,不派不选,使其久演不衰。全村戴面具的约有三、四十人,画脸谱的多达四百多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在傩戏的表演中,面具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在面具造型上,傩戏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依此可将傩面具分为几大类: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等。一般的傩戏面具在雕刻上都显得粗放概括,有时候那种奇特彪悍的面目,使人充分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粗犷的美。

关于固义队戏面具的来历,该村队戏剧目《点鬼兵》中说是来自春秋时期的唐山县镇殿村,即现在的河北省隆尧县境内,具体情况待进一步考察。据村民传说,大型队戏《捉黄鬼》是明朝中叶固义村民丁端从河北蔚县境内的小五台山学来。该村现存赛戏抄本最早的距今171年,即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在村中已断断续续演出了近四百余年。与此地毗邻的山西上党地区也有《鞭打黄痨鬼》的傩戏剧目,但已不再演出,而固义《捉黄鬼》连同完整的祭祀驱傩仪式完整的传承至今。

固义傩戏祭祀的神灵

固义傩戏祭祀的神灵多是玉皇大帝、城隍、财神、土地、关公等道教神灵,有较悠久的历史渊源;固义村民信奉的白眉三郎,是春秋时期秦国秦庄王的十三太子,成为该村特有的村落保护神。祭冰雨龙王、祭虫蝻王表现了农耕社会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队戏、赛戏演出是整个祭神仪式中的娱神娱人部分。

固义村傩戏演出组织和社首

历史上,固义村傩戏演出共有四大班社,其中刘庄户、东王户、南王户三大族均有户首,因没有杂姓人等参加,较好组织和掌握。但具体到西大社,主要有(丁、马、李)以及何、暴、董、付等其他杂性家族参加,于是好事者就筹备起西大社的组织机构。经议定:出席的25家社首,每年有5家常任社首,负责当年演出中的全部工作,采取轮流执政的形式,社首一年一换,一换5家。社首人选一般自认,毛遂自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惯例,现时已不复存在了。

西大社的组织着重是两大块,一块是业务组,一块是后勤组,业务组分四个小组:排练组、鼓班组、演员组、化妆组。后勤组又设六个小组:烟火组、搭神棚组、搭台子组、供茶水组、保管组、财务组。演出时间的确定,首先有五家常任社首研究,再经25家社首一致通过方能生效。规定十月初八这一天,所有参加演出的人都来会餐。会餐的规定是,把苇席一张一张铺在地上,围成圆圈吃饭,名曰坐席。

坐席时,社首借机同大家议事,就如何搞好这一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征求大伙儿意见,然后再集思广益,研究决定。

固义村的傩戏演出,演员、后勤人员包括扮演的角色、安排的活计,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许讲价钱。一旦自己有特殊情况,如有病或外出,必须找人顶替,经5家常任社首同意方可。

“社首”是傩戏演出的领导者,负责组织村民、购置演出服装和演出期间的大小事宜。作为“社首”,只负责组织演出的人事安排和事务性工作,不用参加演出,不扮演任何角色。一般都是父传子承,没有儿子的设法由侄儿女婿继承,每逢起社的年头,有演出任务的人,就算是正在外地打工,也会赶回来演出。据悉,有演出任务的家户分别组成了演员组、柳棍组、棚台组和烟雾配制组、骡马组等,每组都有专户当头,负责本组事务。

固义村村民李增旺生于1950年,8岁便登台表演傩戏,1985年从爷爷李正年那里接过了“社首”的位子,成为第十九代传人。2008年2月,李增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固义傩戏的传承人。

傩戏表演时间和准备工作

据记载,以前的傩戏表演都是在正月十四凌晨开始准备,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结束。2009年的演出时间已经作出重大调整,重头戏放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早上演出,这不但避免了由于半夜严寒的侵袭,也方便了村民和游人们的观赏。

围绕“捉黄鬼”有一系列活动,从正月十四至十七,历时四天。十四一早开始“请神”,下午彩排,凌晨开始化妆、“捉鬼”,正月十五擒住黄鬼后有一系列活动庆祝,最后是“斩鬼”。

十月初十以后,各个小组按西大社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开始案头工作,积极筹划,为排练节目做准备。与此同时,傩戏的集中点——指挥部也开始忙碌起来。屋内盘一土坯大火炉,25家社首轮流值日,每天有一家社首自备柴火、煤,负责看火,坚持昼夜值班,照料各方面的工作,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放假过年。

正月初十,后勤人员开始上工,挖土坑,埋木桩,搭台子,搭神棚。焰火组负责购料,放神枪的备足备好火药。检查神枪(即三眼枪)有没有毛病,准备到时“一鸣惊人”。负责牵骡马的“马夫”,挑选马匹,被选中的马,都牵到村中旱池边梳洗打扮,并在马尾巴上系上红布条,回去后把圈棚打扫干净,圈内垫上干黄土,并对所养马匹不准打骂,而且还须让马吃得好些。负责磨供香面的有三人,五斗小麦(合150斤),要求人推,自磨自筛,一天完成任务。绝对不能投机取巧用驴来拉,更不能动用机器。这一惯例也一直流传至今。

正月十二晚上,大鬼、二鬼、跳鬼、玉皇、阎王、判官、四值、四尉的扮演者,开始“压身子”,回来后和妻子隔离床铺,直到演出结束。

为了使演出热闹而有序,正月十二午前,由四个社火班班首到指挥部抓阄,以此来确定元宵节期间每天演出的排列次序,各社首还要共同查看地形,规范演出中的行动路线。正月十三开始用油炸供香,炸好由专人看管,直到十四凌晨。

正月十四凌晨,固义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全村两千六百口人,有近一千人已经进入了角色。大幕即将拉开,没有舞台,全村每一个街道巷尾都是表演区,或者说,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外景地。

“哐哐”一阵低沉而又沙哑地筛锣声划破了固义村黎明前地宁静,大幕徐徐拉开……

两个武士打扮的农民,各执一盏大红灯笼,迈着缓慢而有节奏的步伐,出现在街头。后面跟着两个人,同时鸣锣开道。然后,供奉《观棚文》。稍顷,众人诚地将《观棚文》焚燃,顶礼膜拜,依次告退。至此,请神结束。

正月十四的夜晚,村里的人都彻夜不眠,扮脸谱、试服装、整道具,出出进进,忙忙碌碌。十五凌晨一时,寂静的山村就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他们装扮着“大鬼”、“二鬼”和“跳鬼”,身着单衣,摆弄着刚劲的舞姿,在众多手持柳棒更夫的簇拥下,高声呐喊着,串遍全村的大街小巷,去驱邪赶鬼,在奔跑中一个个大汗淋漓,直至清晨七时,“黄鬼”被缉拿归案。

上午七时以后,气势更为壮观,铺满山石的街道上,邻街的房顶上,以及高大的树杈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披甲戴盔的探马在人群中往来开道,铃声急促,蹄声得得,惊得观众直往后退。押着“黄鬼”示众的队伍浩浩荡荡,直贯长街首尾。前有鸣锣开道的衙役,手持旗牌、伞扇、金瓜斧等全套仪仗以及饰有各种民间花会队伍,边走边演,热闹非凡。队伍按照规则,走走退退,退退走走,历时三个多小时,把小山村闹得沸沸扬扬,酣畅尽兴,仿佛要将一年的喜悦都倾泻在这欢庆的气氛之中。

队伍出村后,在村南干涸的南洺河滩上,分成四个球场进行赛戏活动。宽阔的河滩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蓝天作幕,高山大河作舞台,奔放而跳跃的节奏;传达出生命与自然的交融和活力,展现出一副雄浑壮阔的太行赛戏的巨幅画卷。

武安傩戏的表演形式和程序

固义傩戏的表演形式有舞台和街头两种,舞台剧保留了戏剧发展的原始形态,即说唱与表演由不同角色扮演。说唱者称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负责介绍人物和剧情,介绍一段,表演者就表演一段,直至剧终。武安傩戏的整个演出非常程序化,严格按照先后顺序表演下去,有条不紊。

傩戏的特色之一是面具,固义傩戏中使用的面具达三四十个。最初的面具是由树皮雕刻而成,今人多用纸糊。表演者头戴面具和饰冠,身穿熊皮,手执戈盾,称为“方相”,或由12个人朱发画衣,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名,称作“十二舞神”,舞时有鼓乐伴奏。

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形式。固义傩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街头剧主要是《捉黄鬼》和其他花会。《捉黄鬼》是重头戏,戴面具的有30个人,画脸谱的有400多个,直接参加表演的近千人。“捉黄鬼”之所以称之为傩戏而不是傩舞,主要是它有情节,通过捉鬼、审鬼、判鬼、处置鬼来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教化。

《捉黄鬼》亦称之为《跑鬼》、《捉鬼》、《大抽肠》,其演出形式在当地称为队戏。《捉黄鬼》的主要角色有四个:黄鬼、大鬼、二鬼和跳鬼。正月十五早晨7时许,大鬼持刀在前,二鬼挥叉殿后,跳鬼居中,在80名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拥下,押着黄鬼游街示众。黄鬼哆哆嗦嗦,欲进还退,不愿就范。跳鬼则来回跳动,勾引黄鬼前行。就这样进进退退,往返三次,往前挪动十几步。直到上午11时左右,队伍才能走到村西场上玉皇大帝神棚(临时搭建)前。社火、戏剧表演者亦到神棚处并绕神棚转一圈,然后戏剧角色在神棚前面对神棚围成半圈,举行敬神仪式后即开始演出脸戏、赛戏。各种社火也以社为单位,分别围成三个场子进行社火表演。

三个鬼稍事休息后,即跟随文武执事、锣鼓队一起到村中李家祠堂,迎请由村民扮演的阎王、判官到村南场地,准备审判黄鬼。

此时,表演了近一个小时的戏剧、社火已经结束,按顺序亦已来到村南阎王台前,排在两侧。三个鬼差将黄鬼用铁链锁住,拉扯到判官台前,先接受判官预审,然后又将黄鬼押至阎王台前。斩“黄鬼”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临时搭起的“开斩台”,高筑于河滩之上。当“黄鬼”被押上台时,群情激愤,礼炮震天,透过弥漫的烟雾,“黄鬼”被剥皮抽肠,象征着人类对邪恶的胜利。

“黄鬼”被斩后,使欢庆活动进入一个新高潮,傩戏是元宵节活动的又一重头戏。从正月十四,一直持续到十六晚上,分为赛戏和社火活动。傩戏是由祭祀时的舞蹈演化来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戏剧形式。

迎神祭祀中的“长竹”

固义村迎神祭祀和队戏演出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一一长(掌)竹。“掌竹”头戴宋朝服饰中的无脚幞头,身穿红色官袍。左手贴身握着一根上部劈成细条的圆筒竹竿,细条用红布束在一起,既是角色的标志,也有避邪的寓意。这便是“掌竹”名称的由来。他是迎神、祭神、送神和镇宅等仪式中各种唱词的吟唱者,又是队戏开场词、剧本全部或部分唱词的吟唱者。他手拿一根2尺长、鸡蛋般粗细的竹子,上半截劈成30根细篾,用红绸子束住;利用这根竹子指挥角色上场演出。另据专家考证,这根竹子还有辟邪、净场,保证演出顺利的作用。长(掌)竹是唐宋乐舞“引舞人”和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保留了戏剧发展的原始形态,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誉。

固义赛戏都本

固义村长(掌)竹唱词和赛戏、队戏都本,历来由李起来家保管,放在一个专柜里。每年雨季时,都要择好天晾晒,以防蛀虫霉烂。到李起来时,虽然四十多年没有演出,中间又经历了“十年内乱”这些都本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足见李起来老人把他们当成无价之宝保存了。1992年李起来老人不幸去世,保管都本的任务就落在其儿子李长生身上了。李长生和他的子侄们也都当成传家宝收藏。

现在把都本复印下来,原本和复印件都保存几份,演出使用时只用抄件和复印件。另外,还有一些队戏、赛戏剧目,没有恢复起来。

队戏剧目共十二出,其中面具戏八出。赛戏现存“都本”十五部,目前能演出的只有三出,队戏保存了仪式戏剧发展演变中的四种形态,一是哑剧,角色只有表演,没有唱词;如《吊四值》、《吊四尉》、《吊绿脸小鬼》等剧目,二是由掌竹吟唱开场词和剧情唱词,如《吊掠马》、《点鬼兵》、《吊黑虎》等;三是角色有了少量唱词,如《捉黄鬼》、《开八仙》;四是掌竹消失,由唱做“两张皮”发展为唱做念打均由角色自己完成,已经发展为成型的戏剧,如《岑彭马武夺状元》和赛戏剧目等。

武安傩戏的历史价值

傩戏中的迎神、祭神仪式表现了村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会安宁的美好祈盼,对认识和研究当地民间信仰习俗具有重要价值;《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人间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对人们进行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的伦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作用;固义队戏中的特殊角色掌竹,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有戏剧“活化石”之称;固义队戏的演出形式对研究中国仪式戏剧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捉黄鬼”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它的存在推翻了“中原无傩”这一定论,为研究中国傩文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线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固义的“捉黄鬼”保留了戏剧发展的原始形态,河北的傩戏为中国戏曲成长发展的三个阶段提供了活的例证,并遗存至今。

从1995年元宵节的演出上,3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员,到固义村观看傩戏演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员吉田治郎兵卫,以及韩国学者姜春爱等一行3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对《捉黄鬼》做出高度评价之后,固义傩戏便走进了世人的眼睛。后来召开了固义傩戏的世界性研讨会,各大媒体源源不断报道,国外傩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让这个村子每逢起社年,就分外热闹。

值得高兴的是为了保护傩戏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5月,武安固义傩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傩戏

正月十五傩戏捉黄鬼 ————武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nuó)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流行于江西南丰、四川、甘肃、贵州、安徽贵池以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等地。而它的起源却是在我们邯郸武安市固义村,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村子古老神秘,富有传奇色彩,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我们小伙伴们光听着就觉着充满着神秘的气息,一拍而和的要去一探究竟。 在一个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出发并早早地到达目的地,武安市固义村。2个小时的旅途颠簸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满心期待着即将上演的大戏。他先带我们到他家里稍做休息,听他简单介绍下有关傩戏的情况。原来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都有节目安排,而今日上午的傩戏表演“捉黄鬼”和“大抽肠”正是最热闹的部分,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这出戏通过对黄鬼捉拿、游行、审判、开膛抽肠等一系列情节,表现出人们战胜自然灾害,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八点半左右,朋友从管事儿的大叔那里领了粗粗的柳条,发给几个男孩子,说一会要跟着大鬼小鬼和跳鬼跑,而女孩子阴气重,是不能去看黄鬼的。我们几个女孩子便走进西面的小屋,化妆师正在全神贯注用脸谱颜料给小演员们化妆。旁边已是坐好了三个可爱的小八仙,尤其是张果老那个小胖子,一直在打哈欠,可爱极了。 院子里此时已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突然有人喊“鬼要出来了”,画着豹纹脸身着黄衣,敞开了的胸口还画了符的大鬼二鬼迈着八字步迈过火盆,跳鬼一边蹦跳一边不停转圈,手里还拿着扇子,黑黑的脸上画了三只眼睛,最有趣的是鬼只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武安傩戏的祭祀与演出 作者:茅海波 来源:《档案天地》2014年第12期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固义村,地处武安市西部山区,是一个传奇、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被太行山脉、黄土高坡和青石砌墙包裹着的小山村。这个坐落在南洺河北岸的古老山村,现已享有冀南民俗文化中心的雅称。该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而神秘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原始图腾舞蹈,一种气势恢宏的大型社火活动。这就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仍保留着古拙的风格和神秘的色彩。是冀南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最隆重的大型社火表演活动。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独特的民俗文化画卷,被称为中华文明发展活化石。 武安县固义村的傩戏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依社会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求佑祛邪,驱瘟逐疫;二是祈天祈地,风调雨顺;三是尊老爱幼,奉公守法。 据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艺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透,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转向人本身的邪恶。 捉黄鬼的传说 关于捉黄鬼还有个传说。村中的老人们讲,相传“大鬼”、“二鬼”、“黄鬼”和“跳鬼”本是哥四个,但是老三“黄鬼”终日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欺负弱小、虐待父母,并到了不除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为了还一方平安,“大鬼”、“二鬼”和“跳鬼”哥仨决定将老三“黄鬼”除掉,以告慰家乡父老。老四“跳鬼”自幼和老三关系最好,在押着“黄鬼”游街示众准备斩首的过程中,始终在“黄鬼”的前面不停地蹦跳,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安和矛盾,但最后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情感,一起将“黄鬼”押上“刑斩台”。 傩戏的面具

武安固义傩戏

■核心提示 河北省武安固义村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期间都举行大型社火活动———“傩戏”表演。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而固义村的傩戏《捉黄鬼》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村人跟在"大鬼"身后找"黄鬼"。 人物 傩戏《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人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通过将其捉拿、游街、审判、刑斩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固义村民所说的“黄鬼”还特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欺负弱小的恶人。整个表演中所有的演员并无台词,多用肢体来表演,而戏的内容则由一个特殊的角色来为观众诉说,叫作“掌竹”,其扮相是头戴宋代服饰中的无脚幞头,当地人称为“无翅乌纱”,他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篾,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戏中的主要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黑白探马以及被捉拿的黄鬼等。全村戴面具的演员有数十人,画上脸谱的演员近百人,用骡马三十多匹,配合《捉黄鬼》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以及旱船、龙灯、舞狮子、秧歌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有五六百人,连同辅助的村民,总数不下千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找鬼 正月十五凌晨,大红的灯笼将整个固义村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全村的演员都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当中。大幕拉开,全村的街头巷尾都是表演区。随着一阵锣声和炮

声,傩戏正式开始了。两位扎着靠旗、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黑白探马开始出村巡神。大 鬼、二鬼、跳鬼三鬼差也在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拥下开始在村里村外踏边,来来回回在村 中驱除各处邪祟、寻找作祟的黄鬼,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驱除邪祟捉拿黄鬼的队伍中。 "黄鬼"被捉并开始"游街"。 捉鬼 临近天亮,三鬼差和村民捉获了作祟的黄鬼。三名鬼差将黄鬼带到村中,只见大鬼 脸上画着蓝白相间条纹,头戴灰白蓬乱发套,身穿黄色坎肩、单裤,手持铁链。跳鬼头 戴斗笠形深蓝色帽子,面蒙黑纱,眼圈、口圈涂成白色,身穿鞑子衣,一手拿令牌,一 手拿折扇,脚向后不停地踢跳。中间的是已经被人斩伤的黄鬼,其身穿黄色棉坎肩和棉 短裤,从头至脚涂成黄色,胳膊大腿嵌入四把钢刀,钢刀周围“血迹”斑斑,被捉的黄 鬼垂首屈身、身体瑟瑟发抖,二鬼则走在后面压阵,手持柳棍的村民吆喝着跟在最后。 这时村民们已经站满了村中的街道等待着看被捉的黄鬼。捉黄鬼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 就掀起高潮,村中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第1页 第2页 分享 转发 TOP admin 2# 字体大小 : t T 发表于 2011-10-16 00:13 |只看该用户 河北武安固义村大型社火活动的傩戏《捉黄鬼》(多图)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傩戏是中国古老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它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 种寓意深刻、充满神秘色彩的民间戏剧。傩戏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表演,但其中以山西 省的傩戏最为著名。山西的傩戏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为国外观众所津津乐道。而在山 西省,有一个地方,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就是指的傩戏。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一下傩 戏这门艺术的精髓,了解它藏在大山深处的神秘魅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傩戏的历史和起源。据专家考证,傩戏诞生于先秦时代的巫俗祭祀 活动,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戏剧性质的傩戏。傩戏一开始是一种宗教仪式,用于祭祀神灵和祈福的传统,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民间戏曲。傩戏的演出通常在农历正月或 二月进行,这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民俗,每逢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傩戏表演,以祈求风 调雨顺,国泰民安。 傩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它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既 有明快欢乐的舞蹈,也有悠扬动听的歌唱,更有精彩绝伦的杂技等等。而且,傩戏的服饰 和化妆也是极其考究,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着装和妆容,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感觉。在表演中,演员们不仅要配合乐队的演奏和歌唱,还要做出各种姿态和动作,以表达 各种情感和内涵。整个表演过程中,气氛庄严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神话传说中。 傩戏的精髓之一就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傩戏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神话 传说,也有历史故事,更有社会风情等内容。在表演中,演员们需要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 情感表达,将这些文化内涵生动展现出来。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表演的精彩,更能够领略 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傩戏中的角色有神明、妖魔、英雄、仙人等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 的形象和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傩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它让人们了解和领略到古代文明的瑰丽和魅力。 傩戏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傩戏 是一种祈福祭祀的文化表达,人们通过傩戏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傩戏中的神明和 英雄形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代表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而在现代社会,傩戏则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通过傩戏的表演,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 的风貌和风俗,体会到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傩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 社会文化的象征,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但其核心都是传承和弘 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傩戏是一种蕴藏在大山深处的无形文化遗产,它将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活 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领略到了古代文明的瑰丽和神秘。傩戏不仅是一种艺术 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伴随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傩戏的 表演地点常常位于大山深处的村庄或乡镇,这些地方往往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而傩戏的 表演正是这种自然风光的一种生动表达。傩戏的演员们也多数来自当地,他们通过傩戏来

安顺傩戏作文

安顺傩戏作文 安顺傩戏,是一种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及周边地区的古老傩戏,它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傩戏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我出生在贵阳,上初中后才去安顺。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过当地完整的面具,但我却知道了那是一种叫“山歌”的曲调。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山寨“演出,但我只知道他们演出了不少内容,比如打锣、敲锣打鼓、打鼓点等。我一直以为,傩仅存在于贵州的大山之中。其实我有这样一个梦想:假如我们有机会能够亲眼看到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就好了,因为每一次接触到这些古老戏剧文化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就让我在这个春天和各位分享一下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受吧! 1、书中叙述了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舞蹈和戏剧的创造。在春秋战国时期,舞美已有相当的规模,成为当时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秦汉时期,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曲尽其妙,以通其神”。隋唐开始由唐代“大曲”阶段转变为宋代“小曲”阶段。明清时期,是戏剧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曲剧”、“皮影戏”等剧种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它们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发展。中国古代戏剧与欧洲戏剧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戏曲结构紧密紧凑、演出形式新颖多变等。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是四大本——《周易》、《国语》和《吕氏春秋》里面涉及到文化常识方面的内容。现在我国最有名的四大曲艺——评书、相声、曲艺曲阜孔庙有孔夫子命名为四大名著,中国戏曲史上许多名角有余姚四中出身;民间艺人也是多姿多彩;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傩戏则是其中最有特色,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 2、傩的起源 傩最早出现在我国先秦的文献中,但直到汉代才得到正式认可,到宋代,傩才正式纳入朝廷官方祭祀制度中。我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傩的记载。如《尚书》:少昊日:“有司启于西陵。”《礼记》:“命民傩祝(傩仪)之用也”。《史记·六国年表》:“周宣王作傩……天子以大司傩之王,令百官各设大司傩之神。凡王百官之众都有傩师,即一人也;使百官皆备傩仪;令百官皆备傩法一节而演《大傩》书……天子以大司傩之王制百官六师之舞……诸王并会诸神;使百官皆备傩法一节而演于天下百官曰‘傩’……这一切皆是天子与百官使神御神之法……又谓天子以九鼎八邦于百官之师演傩技”。从上述记述可以看出,傩是由西周时期作为国家祭祀活动产生出来的产物。 3、对传统傩戏的影响 《黔中傩韵》中有这样一段话:贵州最古老的傩戏。贵州傩文化十分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傩舞、傩祭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傩戏形式。所以它也是民族民间文化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中国傩戏文化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方傩戏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这样的沿海地区;北方则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宁夏地区)。傩是贵州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傩祭是傩戏主要形式之一;傩的核心部分是傩戏演出仪式:傩祭中有很多精彩活动与祭祀仪式相结合,内容十分丰富。据史料记载,傩戏在远古时期就已存在较久了,到春秋战国时期时还非常盛行,距今已经有2000年历史了。今天我国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傩戏,如传统傩戏中的傩祭仪式和一些民间传说中关于人类祖先崇拜过程中创造出人类智慧结晶的传说活动等。 4、人们对傩戏精神面貌的认识 我想,人们对傩精神面貌的认识是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他们可能是一个村子里信仰傩的神灵,可能是一个家族几代人参与傩祭活动而形成的傩戏文化。然而当我去他们那里听傩戏表演时,我发现他们是那么的热情奔放,热情地投入到了当地傩戏活动中去。一位老奶奶告诉我:“这些年傩被破坏了太多了!现在当地有一位老奶奶还一直记得村里来傩祭时大家都在唱傩歌!这说明我们还是非常喜欢这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剧种。

固义古村与社火傩戏—寻访河北古村古镇(四十一)

固义古村与社火傩戏—寻访河北古村古镇(四十一) 作者:杜学德 来源:《当代人》2011年第10期 固义村属武安市冶陶镇狭。从武安市开车沿武涉南路西行20多公里,到门期东南行1.5公里,即到该村。村南临雀峨山,山北边是南洺河。金村700多户人家3000来口人,均为汉族,耕地3628亩,够为岗啵地,村民多数务农,有的农户家有人在外开铁矿。煤矿、搞运输或经问,旧时,该村就有人到关东、江浙、山西、内蒙一带经商。 村内有两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前街为主街。旧时,该村有六座阁楼。这是太行山区村庄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有五座还保存着:前街东头的叫东阁,西头的叫西阁;村南有一座南小阁:村北有两座三眼阁(即有南、北、西三个门),旧时,村内所有房屋都在六座阁门以内,夜间一关阁门,整个村庄的六个门户就算紧闭住了,有很好的防护作用。现在村庄向外发展,阁外都有了人家,阀门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防护作用。 旧时,固义村临着通往山西的大道,村中有车马店、饭庄、买卖铺面多家,使这里成为交通便利、商业兴旺、开化较早的村庄。 固义村原名固亦。 “固”是安定稳固, “亦”是语助词。后根据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原道》中的“行而宜之谓之义”,三国曹植诗句“亲父义不薄”等语,而改名为“顾义”。傩戏演出时西大社的迎门旗上写着“顾义西大社”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把村子曾用名中的“固”和“义”字连在一起,便成了现在的”固义”。 据《武安县志》记载,早在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年~960年),村北高处就建有一座佛堂寺,说明在此之前,这里就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村庄了。据村民讲,村南有处地方,历来叫做南庄地,曾发现过砖头、瓦片、宋代钱币和古房屋遗迹,足见该村历史的久远。旧时东阁外有座兴隆桥,桥栏杆两端刻有“盘龙镇”字样,说明该村早先还有“盘龙镇”之名。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前,村级以上行政单位是“里”,负责人叫里正。当时固义里管辖周围23个村庄,里正一直由固义村人担任,并在该村办公。遇有催粮派款、征兵拉夫之事,里正便在村中仙殿前召开各村地方和大家族族长会,分派各项差事。

【武安傩戏的经济价值分析】 武安固义傩戏

【武安傩戏的经济价值分析】武安固义傩戏 摘要:武安傩戏是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存,是研究武安乃至燕赵地域文化的重要标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发武傩文化资源能够在开发冀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促进武傩文化资源的系统化整理和保护。本文基于对武傩文化现状的叙述,通过分析其特点,从武傩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行有效等方面对武傩文化的旅游利用进行了探析,从而推动邯郸地方文化旅游的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武安傩戏旅游开发经济价值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安傩戏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xxxx03)成果之一;主持人:郝辉 一、武安傩戏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地方特点 据《武安县志》记载,武安自西汉初置县,1998年撤县建市,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武安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自古是平原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武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先民开化。早在8700年前,这里就诞生了磁山文化,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就位于武安市磁山镇。早在7300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从事农耕和畜牧业,揭开了华夏农业文明的新纪元。至今,武安地区还保留有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古

迹。百里之遥的河南省安阳的殷墟,是商代的都城遗址和甲骨文的发掘地,也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固义村古拙、质朴而富有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或许与殷商时期的尊鬼重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宋时期,武安的固义、同乐、洪山、骈山等村又出现了赛戏。明清时期,武安平调、武安落子又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也为傩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河北省有关方面组织大规模戏曲普查时发现,河北不但有傩戏,而且在邯郸武安一带保存得十分完好。武安傩戏分布在武安市西部的固义村,北部的白府村、得意村,东北部的南田村,东部的康宿村、东通乐等村。目前保存至今的只有固义村和白府村。当年曾参加普查活动的张松岩认为,“最为典型的就是固义村的‘捉黄鬼’,其规模之大、仪式之完整,参与者情绪之激昂在全国现存傩祭赛事活动中亦属罕见。”据固义村中的老者回忆,固义的傩戏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从固义傩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并与艺术性较强的音乐、舞蹈紧密结合的特点来考察,保存至今的固义傩戏,仍具有汉唐时期规模宏大、有严格的演出时间和表演形式等特点。 武安傩戏的研究者一般认为,武安傩戏具有如下地方特点:1.祭祀对象和形式独特。固义村祭祀的神灵除玉皇、财

巫傩文化的奇葩

巫傩文化的奇葩 作者:杜学德 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03期 傩仪是原始先民驱除疫鬼的巫术活动,其主持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原始神灵方相氏和十二神兽等。唐代以后,方相氏等原始神灵被世俗化神灵代替,傩仪也逐渐发展为有一定艺术成分的傩舞、傩戏等形式,在宫廷和民间并存。延续到现在,我国各民族的傩文化包括社火傩戏、傩愿戏、军傩、宗教寺院傩等类型。 武安傩戏属于社火傩戏,保留在河北省邯郸市所属武安市西南方向的固义村,该村距武安市25千米,距邯郸市55千米。据《武安县志》记载,早在后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60年),村北高处就建有佛堂寺,并有僧人住持。村上有安、何、鲍、董等姓为老户人家;丁、李、马、刘等姓则为明朝初期移民时从山西迁来的。 武安傩戏概说 固义村社火傩戏在元宵节期间的正月十四至十七日演出,其内容包括迎神祭祀和娱神娱人演出。迎神祭祀包括迎神、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仪式等。娱神娱人的社火傩戏以《捉黄鬼》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戏队(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彩帏、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有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 《捉黄鬼》亦叫《大抽肠》、《跑鬼》、《捉鬼》,在戏剧归类上是一出街头队戏,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干旱、虫灾、疫病的人格化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象征。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上述迎神祭祀仪式,反映出该村村民的泛神信仰和鬼魂观念,表现了村民战胜自然灾疫,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村民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教化的演出目的。该剧吟唱词也教诲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必将受到严刑处置。在高度重视孝悌教化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要把忤逆不孝者比作黄鬼予以处置,以此警示世人,是符合世情的。 固义脸戏,即面具戏,亦属队戏类,据村人传说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秦国秦庄王十三太子(即白眉三郎),从顺德府唐山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镇殿村学来的。该村现存传统面具24件,系纸浆拍制成的头壳型面具,每件高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其中18件以城隍、灶君、寿星、土地、四值、四尉、白眉三郎等各路神灵为原型。在演出中,面具角色一般只舞蹈,没有唱词唱腔。唱词由一个叫长(掌)竹的在台口一侧吟唱。他还是祭神、斩鬼仪式中唱词的吟唱者,其由村民扮演,不是巫师,他是我国宋金杂剧引戏人“竹竿子”在当今的遗存,堪称仪式戏剧的活化石。

武安傩戏活动策划

武安傩戏活动策划 武安傩戏由祭祀和演出两大部分构成。祭祀和演出有时单独进行,有时交叉进行。时间为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 祭祀由请神、迎神、祭神、送神四部分组成。请神即请白眉三郎、赤峰三郎、白面三郎和冰雨龙王;迎神即迎接玉皇大帝,以及城隍、 财神、关公、五道、土地、寿星、四值功曹、四尉、绿脸小鬼等;祭 神指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即把木雕神灵像送回庙中。演出主 要的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花车、旱船、舞龙、舞狮、霸王鞭、武术等民间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有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1000人。武安傩戏的重头戏是“捉黄鬼”。捉黄鬼是一出 沿街演出的队戏,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即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给人类造成灾害的拟人化形象,又是象征人间忤逆不孝、欺小凌弱、对长者不尊、忘恩负义、欺诈害人等邪恶势力的代表。表演中通过对黄鬼进行开膛挖肠和抽筋、剥皮的极刑处置和一系列仪式,以示对人们进行警示教育。表现出了人民群众对战胜自然灾害,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和睦相处、光明正大的美好愿望。在武安傩戏中有段唱词是“元宵佳节喜迎春,妆文扮武逐灾瘟;扬盾执戈行傩礼,五谷丰登贺 太平”,道出了“武安傩”的演出目的及意义。 武安傩戏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曾于1995年在武安观摩演出时兴奋地说:“固义《捉黄鬼》是我

十几年来所见过的傩戏中内容最丰富、最激动人心的一次。它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很高的研究价值。” 傩戏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它影响和启发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发展。除此之外,武安傩戏的祭祀仪式还具有神灵的震慑作用。

傩戏

傩戏 傩戏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目录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 展开 基本信息 历史发展 传统剧目 表演特点 演出音乐 演出形式 傩戏分类 傩戏·武安傩戏 傩戏·池州傩戏

傩戏·侗族傩戏 傩戏·沅陵辰州傩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浙江省长兴县傩戏 现状传承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 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

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1]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 编辑本段表演特点 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 傩戏腔调。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 ——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

目录 一.傩文化简介 二.文化与传承 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 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 五.傩文化之我见 六.参考文献 一.傩文化简介 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

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 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

表许多事物。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傩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产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鸾是一音之转,因此,这种被中国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鸾鸟,在中国有“凤凰”之称。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傩文化”则是古代中国原始社会农耕阶段的意识形态。由于“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极力推崇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说:“人类必须先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社会”的哲理,中华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傩文化之中。因此,傩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DNA。 在源远流长的三千年傩文化发展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

小学语文傩戏

傩戏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剧种简史 产生背景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