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第一节交流电的产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七章第一节,前一章主要讲了电磁感应。在此基础上,本章学习正弦交流电路,而本节是讲解交流电的产生。因此,本节容既是前章的总结,又是后面学习三相交流电路、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b、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征。

c、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图。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b、指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间,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难点:

(1)、分析交流电的大小及方向时,线圈运动方向(v)与磁感强度B.之间的角度关系。

二、教法设计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

教师在导入、讲授新课时,注重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1)、在得出交流电的波形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的教学方法。

(2)、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播放、课件展示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

(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

三、学法指导

1、强调“协作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协商、辩论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

2、强调“引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总结出楞次定律,化“验证”为“探索”,使学生有了单独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十年的潜心实验、研究,终于实现他的伟大梦想:“转磁为电”。多媒体视频播放。无论是各种形式的发电,还是磁悬浮列车等高科技产品的使用,都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应用。他的这一伟大发现,极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那么,在发电厂里的电到底怎么产生呢?我们在使用的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利用实验器具展示给学生们创设物理情景一:磁场中线圈abcd,在U型磁铁中缓缓转动。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吗?特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答出: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利用右手定则判定得出。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展示向学生创设物理情景二:闭合圆形线圈转速加快。接着,教师继续提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有什么特征吗?学生同样经过观察、分析,回答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会快速的来回。这时,教师设疑并引入新课:这个来回摆动的电流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摸索一个电流,来觉察一个电流的特征——交流电(板书课题)。

2、科学猜想,设计实验

首先立疑设问,提出有启发性、耐人寻味的疑难问题:如何设计发电机实验模型。依照认知规律顺序,从感性到理性,先用演示开路,引人新课,并留下悬念:为什么手摇发电机上安的小灯泡是一闪一闪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师提出:如果你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的感应电流人,猜想一下,这个感应电流会有哪些特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讨论、交流、辩论。

教师:根据学生猜测结果,归纳、总结出:这个感应电流的大小在一定围波动,波动的快慢与线圈转速的快慢有关。

教师:那交流电是什么样子的呢?

用示波器看正弦交流波形、锯齿波形及方波

波形。

指出:这些都属交流电。

对比提问:这是不是交流电?告诉同学这是脉动直流.电

流的强弱虽然变化,但方向没变。

板书:“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流电”.

提出问题:这种交变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

3、利用多媒体,探究电流的产生

(1)、首先对图做一些说明.

①线圈所在磁场为匀强磁场。由磁铁产生的。

②设线圈为矩形线圈。

线圈abcd 为图中线圈水平放置时的图景,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图1

中abcd 所在位置为中性面。

规定t=0的时刻为图中线圈所在的位置为起始时刻,即由中性面开始,a

d b

c

逆时针方向转动。

现在再注意观察线圈转动时线圈中的电流特性。

1)首先观察线圈中电流方向,从这个位置(中性面)开始转动,注意观察线圈ab边、cd边及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有什么特点?(注:观察到线圈中电流方向是变化的,这是计算机模拟的优点,任何实验都做不到这点。这是交流电特性之一,一定要使学生观察到)

再注意观察:线圈从什么位置开始改变电流方向?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常用它作为线圈位置的参照位置,给它起个名叫“中性面”,打开“中性面”。(注:这也只有计算机模拟才能实现。)

2)现在请观察电流强度。注意观察电流表指针位置有什么特点?(应观察到指针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特点反映了什么?(这个特点反映了交流电的第二个特性:交流电流的强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要使学生观察到)。

再观察电流强度与线圈位置的关系:现在先观察线圈在什么位置电流最小?在什么位置电流最大?(要求学生观察到在中性面时电流最小,与中性面垂直时电流最大)。

在结合挂图及课本中插图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总结: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是交变电流,电流强度与电流方向都是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思考:当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时,交流电方向改变几次?电流强度改变几次?

角速度是ω,单位是rad/s 。经过时间t 后,线圈转过的角度是ωt 。这时

候ab 边在速度方向与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ωt 。设ab 边长为l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B ,那么ab 边中的感应电动势为:Blvsin ωt ,cd 边的感应电动势跟ab 边中的大小相同,又是串联一起,所以,这一瞬间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e=2Blvsin ωt

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时,ab 边和cd 边的线速度方向和

磁感线垂直,即ab 边和cd 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由于ωt=π/2,sin ωt=1。所以,这时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用E m 表示,

E m =2Blv

e= E m sin ωt

用R 表示整个闭和电路的电阻,用i 表示电路中的感应电流,

i=

R e =R E m sin ωt 式中,R

E m 是电流的最大值,用I m 表示,则瞬间电流值: i=I m sin ωt

外电路上的电压同样也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

u=U m sin ωt

u 为瞬间电压,U m 为最大电压。

假如不是从线圈平面跟中性面重合的时刻开始计时,而是从线圈平面与

中性面有一个夹角φ0开始计时,那么经过t 时间后线圈平面和中性面间的角度是ωt+φ0。那么,感应电动势的公式就变成

i=I m sin (ωt+φ0)

u=U m sin (ωt+φ0)

4、利用多媒体,探究电流变化规律

从上面的观察知道,交流电

的电流强度与产生交流电

的线圈位置有关。那么电流

强度与线圈位置之间有什

么关系呢?首先我们用仪

器――示波器来观察一下

交流电是怎样变化的。(注:

接好电路进行观察)请注意观察屏幕上的图像。这是在这个仪器过交

流电时得到的一条图线。它的形状反映了

交流电的变化情况。请思考这是一条什么

图线?这是一条正弦函数曲线。即这种交

流电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所以这种交流

电叫正弦交流电。

为什么这种交流电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我们仍通过观察模拟实验来认识这种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注:只有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才能观察到,这又说明这种模拟演示中的现象是任何实验无法替代的)打开“图像”进行观察。如图4。

注意观察:图中直角坐标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线圈此刻在什么位置?

进行演示,并观察思考:线圈位置与电流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当线圈停在如图5所示的某位置时此时线圈中的电流是多大?

请思考:这种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怎样用数学公式表示?

为此,我们将它改成平面图来研究,见图6。请注意观察:

(1)磁极间的磁场是一种什么磁场?线圈在转动过程中

那段导线切割磁感线而能产生感应电流的?(2)线圈a

边的运动速度是什么?切割速度是什么?(3)线圈位置

如何表示?(4)如果线圈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线圈位

置用角表示,当随时间t变化时,与是什么关

系?=ωt(5)线圈a边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什么?(6)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什么?写出电动势公式。e=Em Sinωt,其中Em=2BLV=2BL L /2ω=BωS(7)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流是什么?写出电流公式。i=Im Sinωt其

i

中Im=2BLV/R=2BL L /2ωR=BωSR

I m

ωt

O

5、延伸知识

发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磁极和线圈(线圈匝数很多,嵌在硅钢片制成的铁心上,通常叫电枢)。电枢转动、而磁极不动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磁极转动、而电枢不动,线圈依然切割磁感线,电枢中同样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不论哪种发电机,转动的部分都叫转子,不动的部分都叫定子。

旋转电枢式发电机,转子产生的电流必须经过裸露着的滑环和电刷引到外电路,如果电压很高,就容易发生火花放电,有可能烧毁电机。这种发电机提供的电压一般不超过500 V。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克服了上述缺点,能够提供几千伏到几十千伏的电压,输出功率可达几十万千瓦。所以,大型发电机都是旋转磁极式的。

发电机的转子是由蒸汽机、水轮机或其他动力机带动的。动力机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给外电路。

6、教学总结

1、电流强度与电流方向都是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

2、交流电的图象是一条正弦函数曲线。

附:板书设计

1.产生原理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2.过程分析甲S⊥B Φmax=BS εmin=0中性面

乙S∥B Φmin=0 εm=2Blv=BωS 电流方向a→b→c→d

甲→乙与中性面夹角ωt Φ= BSεωt e=εmsinωt

电流方向a→b→c→d εmsinωt

3.规律公式e=εωmsinωt i=εm/R sinωt

教学后记

交流电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是“交流电”这章的重点,又是电磁感应、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等知识的进一步具体应用。理论分析是教学难点,而紧密联系实际又是它的特点。怎样在教学中突出特点,强调重点,分散难点是教案设计成败的关键。

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中线框五个特殊位置及电流计指针变化情况,并对照手摇发电机实物位置,结合课件讲解使学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教材上插图还展现了表示交流电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方法——图象法。这对理解交流电变化规律的难点,起到了铺路、架桥作用。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课件的运用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取感性知识。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案

第一节交流电的产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七章第一节,前一章主要讲了电磁感应。在此基础上,本章学习正弦交流电路,而本节是讲解交流电的产生。因此,本节容既是前章的总结,又是后面学习三相交流电路、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b、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征。 c、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图。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b、指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间,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难点: (1)、分析交流电的大小及方向时,线圈运动方向(v)与磁感强度B.之间的角度关系。 二、教法设计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 教师在导入、讲授新课时,注重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1)、在得出交流电的波形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的教学方法。 (2)、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播放、课件展示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 三、学法指导 1、强调“协作性学习”

相正弦交流电路练习题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练习题 班别:高二( )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是非题 1、三相对称电源输出的线电压与中性线无关,它总是对称的,也不因负载是否对称而变化。 ( ) 2、三相四线制中性线上的电流是三相电流之和,因此中性线上的电流一定大于每根相线上的 电流。 ( ) 3、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 ) 4、如果三相负载的阻抗值相等,即︱Z 1︱=︱Z 2︱=︱Z 3︱,则它们是三相对称负载。 ( ) 5、三相负载作星形联结时,无论负载对称与否,线电流必定等于对应负载的相电流。 ( ) 6、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时,无论负载对称与否,线电流必定是负载相电流的倍。 ( ) 7、三相电源线电压与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无关,所以线电流也与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无关。 ( ) 8、相线上的电流称为线电流。 ( ) 9、一台三相电动机,每个绕组的额定电压是220V ,三相电源的线电压是380V ,则这台电动机 的绕组应作星形联结。 ( ) 10、照明灯开关一定要接在相线上。 ( ) 二、选择题 1、三相对称电动势正确的说法是( )。 A.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 B.它们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 C.它们的周期相同,相位也相同 D.它们因为空间位置不同,所以最大值也不同 2、在三相对称电动势中,若e 1的有效值为100V ,初相为0,角频率为ω,则e 2、e 3可分别表 示为( )。 A. tV e tV e ωωsin 100,sin 10032== B. V t e V t e )()?+=?-=120sin 100,120sin(10032ωω C. V t e V t e )()?+=?-=120sin 2100,120sin(210032ωω D. V t e V t e )()?-=?+=120sin 2100,120sin(210032ωω 3、三相动力供电线路的电压是380V ,则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 )。 A.相电压,有效值为380V B.线电压,有效值为220V C.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 D.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 4、对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若端线上的一根熔体熔断,则熔体两端的电压为( )。 A. 线电压 B. 相电压 C. 相电压+线电压 D. 线电压的一半 5、某三相电路中的三个线电流分别为A t i )?+=30sin(181ω A t i )?-=90sin(182ω A t i )?+=150sin(183ω ,当t=7s 时,这三个电流之和i=i 1+i 2+i 3为( )。 218 C. 318 A 6、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上,连接三个相同的白炽灯,它们都正常发光,如果中性线断开,则( )。 A.三个灯都将变暗 B.灯将因过亮而烧毁 C.仍能正常发光 D.立即熄灭 7、在上题中,若中性线断开且又有一相断路,则未断路的其他两相中的灯( )。 A.将变暗 B.因过亮而烧毁 C.仍能正常发光 D.立即熄灭 8、在第(6)题中,若中性线断开且又有一相短路,则其他两相中的灯( )。 A.将变暗 B.因过亮而烧毁 C.仍能正常发光 D.立即熄灭 9、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接于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源上,若第一相负载处因故发生 断路,则第二相和第三相负载的电压分别为( )。 、220V 、380V 、220V 、190V 10、在相同的线电压作用下,同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三角形联结所取用的功率是作星形联结 所取用功率的( )。 A. 倍3 3 C. 3/1 倍 三、填充题 1、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单相电源一定方式进行的组合,这三个单相交流电源的 、 、 。 2、三相四线制是由 和 所组成的供电体系,其中相电压是指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公开课教案

【课题】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正弦交流电的角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同学们都经常听说直流电和交流电,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教室里所使用的电到底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呢 【二、讲授新课】 1.2.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1、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量,符号AC 。 2、基本电量:正弦交流电流、正弦交流电压、正弦交流电动势。 3、解析式:i(t)I m sin ( t +?) u(t)U m sin ( t +?) e(t) E m sin ( t +?) I m U m E m ————振幅(峰值或最大值) ——角频率(rad/s ) ?——初相位(弧度或度) 1、 交流电的大小 1、瞬时值:交流电在任意时刻的数值,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e 、i 、u 。 2、最大值: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出现在最大瞬时值,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角标m 表示,例如I m 、 U m 、 E m 。 3、有效值:规定用来计量交流电大小的物理量,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U 、I 、E 。如果交流电通过一个电阻时,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与某直流电通过同一电阻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将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定义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为 2 m U U = U m 或U m 2U 练习题:已知,u(t)500 sin (200 t +45°),求U m 、U 和第5 秒时的瞬时值。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 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 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 霍夫定律,即。 图4-1 RC 串联电路 2. 图4-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 号U 的激励下,U R 与U C 保持有90o的相位差,即当 R 阻值改变时,U R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U 、U C 与 U R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图4-2所 示。R 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 移相的目的。 3. 日光灯线路如图4-3所示,图中 A 是日光灯管,L 是镇流器, S 是启辉器,C 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值)。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图4-3 日光灯线路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电源控制屏(调压器、日光灯管) 1 DG01或GDS-01 2 交流电压表 1 D36或GDS-11 3 交流电流表 1 D35或GDS-12 4 三相负载 1 DG08或GDS-06B 5 荧光灯、可变电容 1 DG09或GDS-09 6 起辉器、镇流器、电容、电门插座 DG09或GDS-09 7 功率表 1 D34或GDS-13 220V L S A C R jXc Uc U R I U R U U c I φ

四、实验内容 1. 按图4-1接线。R为220V、15W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4.7μF/450V。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调至220V。记录 U、U R 、U C 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2. 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图4-4 (1)按图4-4接线。 (2)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 出电压缓慢增大,直到日光灯刚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的指示值。 (3)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 L ,U A 等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 测量值P(W)CosφI(A)U(V)U L (V)U A (V)启辉值 正常工作值48.80.540.393237.7184.7102.1 3. 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 测量值计算值 U(V)U R (V)U C (V) U′(与U R ,U C 组成Rt△) (U′=2 2 C R U U ) △U = U′-U (V) △U/U(%)240.3234.151.4 239.6 0.62 0.26

RLC串联电路教案

《RLC串联交流电路》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RLC串联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值、相位关系 2、理解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的组成 3、熟练运用相量图计算RLC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 2、理解并掌握RLC串联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 1、RLC串联电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 四、教学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复习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2、引出问题 正弦交流电路一定是单一参数特性吗? 分析: 1、实际电路往往由多种元件构成,不同元件性质不同。例如,荧光灯电路 2、交流电路中的实际元件往往有多重性质,如电感线圈存在一定的电阻,匝与匝之间还有电容效应 因此,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知识一种理想情况,具有多元件、多参数的电路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应用的电路。 3、新的学习任务 研究多元件、多参数的交流电路 (二)新课讲授 图1 RLC 串联交流电路 1、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以电流作为参考,设表达式为 则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知, C L R u u u u+ + = ) 90 sin( ) 90 sin( sin? ?- + + + =t X I t X I t R I u C m L m m ω ω ω 同频率正弦量的和仍为同频率的正弦量,因此电路总电压u也是频率为的正弦量。 +uR-+uL-+uC- R LC B A +- u i i

正弦量可以用矢量表示,则(1)式为: C L R U U U U + + = []Z I I jX R I X X j R U C L = + = - + =) ( ) ( 这是RL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和总电流的关系,形式和欧姆定律类似,所以也称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RL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数值关系: 2 2) ( C L R U U U U- + = 2 2) ( C L X X R I- + = Z I = RLC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 R X X U U U C L R C L - = - =arctan arctan ? 上述分析过程,我们用矢量表示正弦量,根据复数运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由于相量图可以更直观地描述正弦交流电中的数值和相位关系,我们来尝试画出。 图2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 (C) XL>XCX L<XCXL=XC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1.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到输配电,用的都是交流电 这里的电源是交流发电机。在前面我们介绍过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性交流发电机,它是靠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而获得的交变的感应电动势的。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基本上是正弦或余弦函数的波形,这样的交流电叫做简谐交流电。 2.在无线电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讯号,大多也是交流电信号 这里电讯号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收音机、电视机中通过天线接收了从电台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形成整机的讯号源。 3.在许多电子测量仪器(如交流电桥、示波器、频率计、Q 表等)中,这些讯号发生器自身也是一些特殊的电子电路,靠它激发的自生振荡,为其它测量仪器提供交流电动势。在各种无线电电子设备中往往具有多级放大电路,这时除了整机的交流电源外,前一级放大器的输出是后一级的输入,对后一级电路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前一级作

为讯号源。实际中不同场合应用的交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是多种多样的: (1)市电是50周的简谐波; (2)电子示波器用来扫描的讯号是锯齿波; (3)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讯号是矩形脉冲; (4)激光通讯用来载波的是尖脉冲; (5)广播电台发射的讯号在中波段是535KC—1605KC的调幅波(即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6)电视台和通讯系统发射的讯号兼有调幅和调频波(即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这里讲的“波”是习惯说法,其实都是电流i 随时间t的变化状态(即振动状态),而不是波。我们知道,波方程必须既是时间t 又是空间r(或其中之一,如x)的函数。虽然交流电的波形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简谐交流电,这是因为:

正弦交流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一、填空题 1.交流电流是指电流的大小和____ 都随时间作周期变化,且在一个周期内其平均值为零的电流。 2.正弦交流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均随时间按____ 规律变化的电路。 3.正弦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为e =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 4.角频率是指交流电在________时间内变化的电角度。 5.正弦交流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6.我国工业及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频率____,周期为____。 7. 已知V t t u )270100sin(4)(?+-=,m U = V ,ω= rad/s ,ψ = rad ,T= s ,f= Hz ,T t= 12 时,u(t)= 。 8.已知两个正弦交流电流A )90314sin(310A,)30314sin(100 20 1+=-=t i t i ,则21i i 和的相位差为_____,___超前___。 9.有一正弦交流电流,有效值为20A ,其最大值为____,平均值为____。 1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V )30314sin(100 +=t u ,该电压有效值U=_____。 11.已知正弦交流电流A )60314sin(250 -=t i ,该电流有效值I=_____。 12.已知正弦交流电压() V 60314sin 22200 +=t u ,它的最大值为___,有效值为____, 角频率为____,相位为____,初相位为____。 13.正弦交流电的四种表示方法是相量图、曲线图、_____ 和_____ 。 14.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就是用复数的模数表示正弦量的_____,用复数的辐角表示正弦量的_______。 15.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V t U u u m )sin(ψω-=,则其相量形式? U =______V 。 16.已知某正弦交流电流相量形式为0 i120e 50=? I A ,则其瞬时表达式i =__________A 。 17.已知Z 1=12+j9, Z 2=12+j16, 则Z 1·Z 2=________,Z 1/Z 2=_________。 18.已知11530Z =∠?,22020Z =∠?,则 Z 1?Z 2=_______,Z 1/Z 2=_________。 19.已知A )60sin(210,A )30sin(250 201+=+=t i t i ωω,由相量图得

三相正弦交流电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简述 我们现在工厂用电和生活用电都是三相正弦交流电,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三相正弦电压相量图和波形图。 图一 三相电压的相量图和波形图 从图一来看,三相电源到达振幅值的顺序为Ua,Ub,Uc,其相序为A-B-C-A,我们也称这种相序为顺相序。B相滞后A相120度,C相滞后A相240度(也就是超前120度)。 2、三相电源星形连接 三相正弦交流电是由三相发电机来提供的。三相发电机类似三相异电动机,也有三相绕组,六个头尾,接法分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图二,我们将三相发电机绕组A-X,B-Y,C-Z的相尾X,Y,Z连接在一起,相头A,B,C引出作输出线,这种连接称为星形接法。线路线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电源每相绕组两端的电压为相电压。

,, 中性线 图二 三相电源的星形接法 图三 三相电源星形接法时电压的相量图 当三个相电压对称时,三个线电压也是对称的,线电压的有效值是相电压的 √3倍。从图三相量图我们可以看出,线电压Uab较相电压Ua超前30度,同样 Ubc较Ub,Uca较Uc都超前了30度。三个线电压相量所构成的星形位置相当 于三相相电压相量的构成的星形位置依逆时针方向旋转了30度。它们之间的相 量关系: U AB=√3U A<30° U BC=√3U B<30° U CA=√3U C<30° 电源星形连接并引出中性线可以供望应两套对称电源,一套是对称的相电 压,一套是对称的线电压。目前电力电网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市电),电源接法 是中性点接地的星形连接并引出中线(零线)。线电压是380伏,相电压是220 伏,常写作380/220V。 通过对解析式的分析,三个相电压在对称时它们的和才为零,而三个线电压 之和则不论对称与否均为零。 3、三相电源三角形连接 三相绕组头尾相连,这样的连接方式我们称为三角形连接,见图四。三角形

电工电子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分析教案

项目二正弦交流电路分析 任务1 正弦交流电路基本知识 一、交流电的产生 1、演示实验 教师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cd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cd边的线速度方 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也最大。 (3) 再转过90°时(丙图),线圈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4) 当线圈再转过90°时,处于图(丁)位置,ab、cd边的瞬时速度方向,跟线圈经过图(乙) 位置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跟在(图乙)位置相反。 (5) 再转过90°线圈处于起始位置(戊图),与(甲)图位置相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分析小结: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线圈的ab边和cd 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外电路是闭合的,闭合回路将产生感应电流。ab和cd边的运动不切割磁感线时,不产生感应电流。

正弦交流电教案

教案二 1、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组成特点; 2、 掌握正弦量频率、初相、幅值三要素; 山于学生初步学习正弦交流电的基础知识使用讲授法。 是身边的例子,熟悉的事物入手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试验观察直流电、交流电的波形,使学生对频率、相位、幅值等悄况先 从理论上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述正弦量的特点及三要素的具体描述方法。通过 实际观察和理论讲解两方面结合来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此部分采用讲授法。 一. 提问:(10分钟) 1、电的种类大致分为哪三种?日常家庭用电最多是哪一种电? 学校名 称 授课教师 授课时 间 授课 课 题 名 称 09年3月8日 授课形式 理实一体化 正弦交流电基木概念 教学目 的 教学重 正确理解交流电的三要素:初相位、频率、幅值 教学难 点 正确理解交流电初相位的概念 主要教 学方法 从示波器上获得直观上的认识,此部分为宜观法。 教学器 材准备 示波器、电路板等 教学安 排与过 程设计 (含课 授课班级

正弦交流电:凡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电流或电动势都叫做正弦交流 电。 2、直流电和交流电有什么区别呢? (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其好奇心) 那么交流电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电呢?它与直流电有些什么区别?山那 些物理量来描述?下面我们先通过两个电路来观察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以及 对交流电的特性做细致的分析。 二、试验操作! (30分钟) 1、课内试验项日1:观察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白炽灯两端电压波形 提示注意事项,并重点讲解本次双踪示波器要用到的使用方法。做好电路图 的连接示范9按照试验操作单对项日1进行连接测试并作好记录。 2、课内试验项U 2:白炽灯的调光实验 同课内试验项B 1的程序。按照试验操作单对项U 2进行连接测试,并作好记录。 3、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 (1)先提问1~2人: ① 直流电和交流电在波形上有什么区别? ② 正弦交流电有什么特点? 三、分析(30分钟) 首先从试验项U 1所得到的电压波形上看,其电压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是一 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不随时间变化,这就是直流电的特征。那么交流电呢? 我们接下去看试验项日2的波形。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结论。 四、归纳(10分钟) 1、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角频率概念。 2、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 3、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初相和相位差 五. 举例(10分钟) 时分 配)

第1版教案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99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 三相交流电源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对称三相电动势 振幅相等、频率相同,在相位上彼此相差120?的三个电动势称为对称三相电动势。对称三相电动势瞬时值的数学表达式为 第一相(U 相)电动势: e 1=E m sin(ω t ) 1.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 2.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1. 3.掌握对称三相负载Y 形连接和 ? 连接时,负载线 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功率的计算方法。 1.掌握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相位关系。 2.熟练分析与计算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等。

第二相(V相)电动势:e2 = E m sin(ωt- 120?) 第三相(W相)电动势:e3 = E m sin(ωt+ 120?) 显然,有e1 +e2+e3 = 0。波形图与相量图如图10-1所示。 2.相序 三相电动势达到最大值(振幅)的先后次序叫做相序。e1比e2超前120?,e2比e3超前120?,而e3又比e1超前120?,称这种相序称为正相序或顺相序;反之,如果e1比e3超前120?,e3比e2超前120?,e2比e1超前120?,称这种相序为负相序或逆相序。 相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为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通常统一规定技术标准,一般在配电盘上用黄色标出U相,用绿色标出V相,用红色标出W相。 二、三相电源的连接 三相电源有星形(亦称Y形)接法和三角形(亦称?形)接法两种。 1.三相电源的星形(Y形)接法 将三相发电机三相绕组的末端U2、V2、W2(相尾)连接在一点,始端U1、V1、W1(相头)分别与负载相连,这种连接方法叫做星形(Y形)连接。如图10-2所示。 从三相电源三个相头U1、V1、W1引出的三根导线叫作端线或相线,俗称火线,任意两个火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Y形公共联结点N叫作中点,从中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线或零线。由三根相线和一根中线组成的输电方式叫做三相四线制(通常在低压配电中采用)。 每相绕组始端与末端之间的电压(即相线与中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它们的瞬时值用u1、u2、u3来表示,显然这三个相电压也是对称的。相电压大小(有效值)均为图10-2 三相绕组的星形接法图10-3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相量图 图10-1 对称三相电动势波形图与相量图 100

正弦交流电教案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 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 间内,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 比较。 3、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 难点: 1、交流电的有效值。 三、教具 手摇发电机模型、电流表、小灯泡。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知识回顾 提问: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 学生设计:让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II.新课 一、交流电的产生 (第一、二课时) 1、演示实验 如图5-3所示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 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 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 、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 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 ab 、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 图1 交流电发电机原理示意图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含数据处理)

实验十三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1.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则得各支中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i =∑0 和 &U =∑02.如图13-1 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的激励下,与保持有90°&U R U &&U C 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改变时,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与三者形成一个直角 &U R &U &U C &U R 形的电压三角形。R值改变时,可改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图 13-1 3.日光灯线路如图13-2 所示,图中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启辉器,C是补偿电容 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值)。 图 13-2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三、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单相交流电源0~220V 12三相自耦调压器13交流电压表14交流电流表15功率因数表1 DGJ-076白炽灯组15W/220V 2DGJ-047镇流器与30W 灯管配用 1 DGJ-048电容器 1uf,2.2uf, 4.7μf/450V DGJ-04 9启辉器与30W 灯管配用 1DGJ-0410日光灯灯管30W 1DGJ-0411电门插座 3 DGJ-04 四、实验内容 (1)用两只15W /220V 的白炽灯泡和4.7μf/450V 电容器组成加图13-1所示的实验电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 电源,将自藕调压器输出调至220V 。记录U 、U R 、U C 值 ,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测量值 计算值 白炽灯盏数 U(V) U R (V) U C (V) U’(V) φ2 220 200 84 217 22.8 1 220 213 45 218 11.9 (2)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图 13-3 按图13-3组成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按下闭合按钮开关,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分析试题(精)

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三相电源线电压U l =380V ,对称负载阻抗为Z =40+j30Ω,若接成Y 形,则线电流I l =______A,负载吸收功率P =______W;若接成Δ形,则线电流I l = ______A,负载吸收功率P =______W。 3. 一批单相用电设备,额定电压均为220V ,若接在三相电源上工作,当电源线电压为380V , 应如何联接?若电源线电压为220V ,又该如何联接? 4. 三相负载每相阻抗均为Z P =(8+j6 Ω,电源相电压U P =220V ,若接成Y 形则线电流I l =______A,吸收的有功功率P =______W,无功功率Q =______var;若接成Δ形则线电流I l =______A,有功功率P =______W,无功功率Q = ______var。 5. 当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联成星形时,设线电压u AB =2sin (ωt -30?V ,试写出相电 6. 7. 8. 压u A 的三角函数式。有220V ,100W 的电灯66个,应如何接入线电压 为380V 的三相四线制电路?求负载在对称情况下的线电流。有一三相对称负载,其每相的电阻R =8Ω,感抗X L =6Ω。如果将负载联成星形接于线电压U l =380V 的三相电源上,试求相电压、相电流及线电流。有一台三相发电机,其绕组联成星形,每相额定电压为220V 。在第一次试验时,用电 压表量得相电压U A =U B =U C =220V ,而线电压则为U AB =U CA =220V ,U BC =380V ,试问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中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9.1 三相正弦电源及连接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2、 掌握三相交流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及电压矢量图。 3、 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难点: “相”与“线”的区别。 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导入 由单相交流电引入,引导认识生活中常见的220V 和380V 电压,指出居民所 用的单相电只是三相交流电的一相而已。 II.新课 一、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有效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上彼此相差120°的三相电动势称为对称三相电动势。 (1)三相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 sin sin(120)sin(120) U m V m W m e E t e E t e E t ωωω=?? =-???=+?? (2)波形图和旋转矢量图 (3)相序

三相电源中各相电源到达最大值或零值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序。若相序为U-V-W-U 顺序称为正序,若相序为U-W-V-U 顺序称为负序。为区别开U 、V 、W 三相相线,其绝缘颜色常用黄绿红分别标识。 二、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相绕组通常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一般采用星形联结。 (1)星形联结 (2)星形联结时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 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可以给负载提供两种电压,即线电压和相电压。两者间的关系为 3L P U U 生活中常用到的220V ,即是指相电压;动力电380V ,即是指线电压。 III.例题讲解,巩固练习 【例题1】有一台三相发电机,每相绕组电动势为220V ,求出当三相绕组作 为星形联结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 解:三相绕组作为星形联结时,相电压即是每相绕组的电动势大小

1三项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授课班级: 设计者: 年月日第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三相交流电源的概念。 2.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多看多练多记,并随机抽同学回答 教学难点三相四线制供电线电压与 相电压关系及矢量图。 多强调,多练习,请同学回答问题,巩固强化知 识点 板书设计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 学 媒 体 设计意图【一、复习】 1.单相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2.正弦交流电旋转矢量表示法。 【二、引入新课】 从理论上讲,把三个单相正弦交流电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 就可以构成三相交流电源,但实际工作中,它是由三相交流发电 机产生的。 【三、讲授新课】 5.1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1.三相交流电源:三个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 2 3 π( 120? )的单相交流电源按规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电源。 2.三相交流电路(简称三相电路):由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 负载共同组成的电路。 3.星形联结(也称为Y形联结):连接方式如图5.1所示。 电源对外有四根引出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图5.1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4.中性点:在图5.1所示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中,将三个绕 组的末端U2、V2、W2连接在一起的点。实际应用中常将该点接 地,所以也称为零点。 预习课本,找 到相关知识 点 多 媒 体 锻炼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 力 掌握星形联 结方式及内 容

5.中性线:从中性点(或零点)引出的导线,也称零线、地线。用字母N 表示。 6.相线(端线):三个绕组的始端引出的导线,也称火线。 分别用字母U1、V1、W1表示。 7.三相三线制:如果只将三相绕组按星形联结而并不引出中性线的供电方式。 8.相电压:将负载连接到每相绕组两端(即连接在端线和中性线之间),负载可得到的电压,用U P 表示。其正方向规定由绕组始端指向末端,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u U =2U P sin ω t u V = 2U P sin ( ω t -3 2 π ) u W = 2U P sin ( ω t -32π ) 其波形图和矢量图如图5.2所示。 (a )波形图 (b )矢量图 图5.2 三相电源相电压波形和矢量图 9.线电压:将负载连接到两相绕组端线之间(任意二根端线之间),负载得到到的电压,用U L 表示,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u UV = u U - u V u VW = u V - u W u WU = u W - u U 用矢量法进行计算 U UV = U U –U V U VW = U V –U W 掌握相电压与线电压的联系

正弦交流电路习题解答

习 题 电流π10sin 100π3i t ? ?=- ?? ?,问它的三要素各为多少在交流电路中,有两个负载,已知它 们的电压分别为1π60sin 3146u t ??=- ???V ,2π80sin 3143u t ? ?=+ ?? ?V ,求总电压u 的瞬时值表达式, 并说明u 、u 1、u 2三者的相位关系。 解:(1)最大值为10(V ),角频率为100πrad/s ,初相角为-60°。 (2)?-=30/601m U &(V )?=60/802m U &(V ) 则?=?+?-=+=1.23/10060/8030/6021m m m U U U &&&(V ) )1.23314sin(100?+=t u (V )u 滞后u 2,而超前u 1。 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交流电流,它们的有效值是I 1=8A ,I 2=6A ,求在下面各种情况下,合成电流的有效值。 (1)i 1与i 2同相。 (2)i 1与i 2反相。 (3)i 1超前i 2 90o角度。 (4)i 1滞后i 2 60o角度。 解:(1)146821=+=+=I I I (A ) (2)6821+=-=I I I (A ) (3)1068222 22 1=+=+= I I I (A ) (4)设?=0/81 I &(A )则?=60/62I &(A ) ?=?+?=+=3.25/2.1260/60/82 1 I I I &&&(A ) 2.12=I (A ) 把下列正弦量的时间函数用相量表示。 (1)u =t V (2)5i =-sin(314t – 60o) A 解:(1)U &=10/0o (V) (2)m I &=-5/-60o =5/180o-60o=5/120o (A) 已知工频正弦电压u ab 的最大值为311V ,初相位为–60°,其有效值为多少写出其瞬时值表达式;当t =时,U ab 的值为多少 解:∵U U ab abm 2= ∴有效值2203112 1 21=?= =U U abm ab (V) 瞬时值表达式为 ()?-=60314sin 311t u ab (V) 当t =时,5.80)12sin(31130025.0100sin 311-=-=??? ? ? -??=πππU ab (V) 题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路,已知u 1sin314t V ,u 2t –120o) V ,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作者:————————————————————————————————日期: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案 1.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到输配电,用的都是交流电 这里的电源是交流发电机。在前面我们介绍过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性交流发电机,它是靠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而获得的交变的感应电动势的。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基本上是正弦或余弦函数的波形,这样的交流电叫做简谐交流电。 2.在无线电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讯号,大多也是交流电信号 这里电讯号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收音机、电视机中通过天线接收了从电台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形成整机的讯号源。 3.在许多电子测量仪器(如交流电桥、示波器、频率计、Q 表等)中,这些讯号发生器自身也是一些特殊的电子电路,靠它激发的自生振荡,为其它测量仪器提供交流电动势。在各种无线电电子设备中往往具有多级放大电路,这时除了整机的交流电源外,前一级放大器的输出是后一级的输入,对后一级电路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前一级作

为讯号源。实际中不同场合应用的交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是多种多样的: (1)市电是50周的简谐波; (2)电子示波器用来扫描的讯号是锯齿波; (3)电子计算机中采用的讯号是矩形脉冲; (4)激光通讯用来载波的是尖脉冲; (5)广播电台发射的讯号在中波段是535KC—1605KC的调幅波(即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6)电视台和通讯系统发射的讯号兼有调幅和调频波(即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简谐波)。 这里讲的“波”是习惯说法,其实都是电流i 随时间t的变化状态(即振动状态),而不是波。我们知道,波方程必须既是时间t 又是空间r(或其中之一,如x)的函数。虽然交流电的波形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简谐交流电,这是因为: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教案

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 教案 【学科】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2016年8月 7.3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教案首页课 程名称电工技术基 础与技能 教学 课题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授课 类型 讲授课 授课时 数 1课时所授专业机电一体化(一年级) 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情分析1.任教对象是中职机电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与信 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但水平有差异。 2.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弦函数的三要素但正弦函数图像与矢量的数学知识不熟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 (2)知道正弦交流电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正弦交流电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团队合作与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教学 重点 波形图表示法、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 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示范教学法、小组协作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微课视频、课程学习任务书、多媒体智慧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学习资源平台,智能手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有线与无线网(局域网)、微弹幕软件、作图软件、仿真教学软件、公众号(QQ、微信等)。 课前准备1、帮助学生分组,选定小导师。 2、准备微课并将讲微课(教学资源)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 3、准备任务书并上传至学习资源平台,学生上课前把填好的任务书,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小导师把问题汇总与老师在线讨论,老师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