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8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8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对话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荣禄

沈总: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保险业的进步,保险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金融工具,关于保险的话题也日益成为媒

体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内知名媒体《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陈天翔先生和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禄荣博士就保险热点话题进行专场交流。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诠释保险本质,并且对“如何通过保险来规划人生”给出自己的见解,以此帮助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保险认识,并且能善加利用保险——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陈天翔先生是资深媒体人,长期从事保险领域的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他与国内各大著名保险公司高层管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郑荣禄博士有15 年保险从业经验,在进入保险业之前曾在复旦大学金融系任教,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今天相信两位不同领域的顶尖专业人士的对话,必将为我们带来对保险业、保险产品的崭新思考和认识。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天翔先生和郑荣禄博士。

记者:郑博士您好!很高兴今天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我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陈天翔。保险业在国外已经经历了300、400 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却只有十几年发展时间,因此社会上对保险的认识和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来之前,我特意做了不少功课,向周围的同事和众多网友征集了他们对保险的看法,以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想听听您作为国内保险业的资深专家,同时又是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的总经理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现在我们

就开始进入今天的采访环节。

话题一、保险是什么?

记者: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我平时在采访中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发现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经济生活,原先只有在财经院校或者经济学家口中出现的词语,现在在一些老百姓口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比如GDP,CPI,还有印花税等等。人们也开始知道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不过虽然说都是马车,但是人们对这三样东西的认识却有着巨大差别。说到银行,大家就会想到是存钱、取钱、汇款的地方;说到证券,就能想到每天上下波动的股价,涨了就是赚钱,跌了就是赔钱。但是关于保险,每个人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特别想知道,您对保险是怎么认识的?保险到底是什么?

郑博士: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场合,跟我们媒体记者就保险话题展开对话。刚才陈天翔先生谈到,中国改革开放30 年以来,现代金融已经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中国如果谈到现代金融三大行业:银行、证券和保险,我个人认为普通老百姓在对银行业、证券业的理解上以及参与上是领先于保险业的。目前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经济地位有差距,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更有差距。在三个现代金融行业里面,保险业差距是最大的。

就像刚才记者说的,现在社会上不用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这个层面的人,对保险的理解或者误解还是比较深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对这个问题作探讨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在三大金融行业里面,相对于银行和证券来说,为什么大家对保险误解比较深?我觉得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三大行业的起步时间不同,保险业起步最晚。

为什么大家最接受银行?在我们国家市场经济时代,银行业的经营方法和手段与计划经济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毕竟计划经济时代银行业是存在的,一直延续到现在。证券业是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而我国保险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停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保险业是从

92 年才开始。这三大金融行业里面起步最晚的是保险,跟世界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相比,唯独保险业跟国际上差距最大,当然发展空间与潜力也是最大的。比如现在

工商银行在世界上规模已经排在第一位了,银行业尚且还有差距;证券业跟国际上比也有差距;保险业的差距更大,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我国GDP总量已经在国际上排在前三大经济体了,但是保险业却排在几十名后。这是起步差距。

二、保险产品的内涵及使用价值与银行、证券产品差异较大。

银行产品比较简单,比如老百姓到银行存款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银行存款可以获得的利益是利息。证券产品,就是利用价格波动产生收益。而相对于银行和证券产品来说,要全方位理解保险产品本身的内涵以及它的功能和意义,这个难度很大,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有很多制度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

同时,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与银行产品、证券产品及一般的实物产品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彩电的使用价值,连小孩子都知道,有了彩电可以看节目。正是因为这种使用价值很直接,所以购买欲望很容易产生。而保险产品的使用价值最难让人感觉或者愿意承认了,因为当你觉得保险有多么合算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跟人类的灾难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大家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享受到保险使用价值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希望通过本次探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尤其是保险从业人员要正确地认识保险、正确理解保险产品本身以及保险制度。如果有的从业人员做了10年、15年都不能正确理解,那就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刚才我说过保险本身内涵很丰富,要全方位理解保险可以谈两天,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看一下,保险究竟是什么?

一、保险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带有一种学术性的定义,今天我不会谈学术问题,但是我还是有必要把这句话讲清楚。实际上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来应对人类所面临人生风险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能够解决人类心灵上的祥和与安宁。怎样理解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差别?我这里解释一下二者关系。

有一个事实我们大家需要达成共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整体上面临着生老病死残各种风险,这个共识要达成。我经常问周围朋友,如果你是30 岁、40 岁的人,我问他这样的问题:回忆一下你所认识的同事、朋友、亲戚中有没有得过重大疾病(癌症)或者碰到重大伤害(车祸)?如果做这样的调查,我相信答案90%甚至100%都是肯定的,这也就可以证明人类的风险是必然的。接下的问题是人类如何用一种最科学的制度来解决必然要面对的人生风险?这就是一个命题。保险制度是“唯一”的科学解决办法。我们除了保险制度以外找不到第二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社会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患了重大疾病,花50万医疗费就能把疾病治好,单位组织大家募捐。募捐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但是如果用一种制度安排,就是指在这个制度内自然会解决这些问题,情况就不同了。

我经常说“如果没有保险制度,会让没有面临人生风险的人也会造成财产损失。”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比如你有100 万现金,你是平平安安的,没碰到什么问题,但是也会有财产损失!为什么呢?想象一个现实,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或者最亲的亲人里面,有一个人患了重病或者发生意外,需要100万现金,周围这几个朋友知道你手头有100万现金,只有你

拿出100万现金来才可能解决问题,这100万虽然是你多年积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最后还是选择拿出来,至少会拿出一部分。所以说如果没有保险制度,任何人都会造成财产损失,就是这样理解。因为你碰到的不只是你面临的人生风险,别人面临的人生风险都可能让你财产损失。但是如果用保险制度来解决的话就不会。所以我的观点是除了自己要买保险,还要让身边所有的人买保险,才不会造成自己的财产损失,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重要。要真正全方位理解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我们每个人仔细思考,这里不展开说。大家一定要相信:保险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存在了几百年,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保险是尊严,是爱与责任。

尊严也好、爱也好、责任也好,在现实当中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但当你与保险产品功能相结合的时候,尊严、爱与责任都是很具体的。

我同样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普通家庭中有人得了重大疾病,到医院以后医生的结论是:这是用现代医疗科学完全可以治好的疾病,但是医疗费用是50 万。不同的家庭面临这种情况做法是不一样的:要么是付不起50万放弃治疗;要么是借债治疗;要么是用家庭储蓄来治疗(假设你家庭有100万储蓄)。我要说的是,无论用上述哪种方式治疗,当事人都会失去尊严。大家想想,如果当事人靠很多人捐款治疗,或者靠亲戚借款治疗,或者用家里小孩子读书费用治疗,或者用家里准备改善住房条件的款项来治疗,作为当事者躺在病床上肯定会想,我怎么那么倒霉,我得了一场病要靠向那么多人借债,或者要把全家人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他会在一种愧疚、没有尊严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治疗。反过来如果你是通过保险制度来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那你在医院里会非常乐观地接受这个事实,并庆幸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可以解决这个疾病问题。通过保险制度可以解决你的财务负担,让你生病都有尊严,这就是有保险制度和没有保险制度给你带来的巨大差别。

对一个老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保障规划,而在年老的时候能够按照自己年轻时的规划,拥有足够的养老金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而不给子女带来负担,这也是一种尊严。更不用说为了家庭成员做好人生风险规划,万一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灾难时,还能让子女和配偶维持高品质的生活。这就是保险制度以及保险产品能够带给人们心理层面的影响,我们叫做祥和与安宁。世界上可以用钱来获得祥和与安宁的只有保险制度,因此我反复强调保险制度是唯一科学的解决方案,你想不出第二个解决方案。

结合人类文明爱、责任与尊严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保险产品是那么不可替代。

三、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

“菩萨”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去烧香拜菩萨,特别逢年过节去拜的人更多。拜菩萨实际上就是祈求心理上的安宁。

为什么说保险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呢?如果我们今天不谈保险,面对一群喜欢拜菩萨的人,我说:“各位朋友,我发现世界上有一座最显灵的菩萨庙,我带你们去,你只要每年花5 千或者 1 万元拜这个菩萨,这个菩萨一定讲信用会显灵,保证你这辈子几十年遇到“911”的时候、遇到地震的时候、遇到飞机失事的时候,都能死里逃生,同时也不会得重大疾病。这是最显灵的菩萨庙了,你愿不愿意去?”我相信那些虔诚的人肯定都愿意去,只不过不相信有这种地方而已。我告诉大家保险公司就是这个地方。你每年向保险公司交一定的保险费,等于保护费,保险公司保护你不会出事情。为什么说最讲信用呢?如果保险公司没保护好你,违约了,会有几十倍、上百倍的“违约金”给你。因此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为保险制度是最讲信用的“活菩萨”。

四、保险是一个大慈善。

我最近跟很多朋友交流,自己为什么从踏进保险业以后就深深地爱上这个行业,而且不愿意离开?因为我一直觉得保险是一个大慈善,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是一个最大的慈善机构,而且也是最信得过的慈善机构。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讲到做慈善的时候都愿意,但是讲到买保险的时候都很抵触。其实保险是一个大慈善,而且比一般的慈善机构还有更多的功能。为什么这样说?虽然我没有对慈善制度做全面的研究,但是我知道慈善机构需要具备的两个特点,保险机构也都具备了。

一是慈善机构要能够募集到足够的资金,还要使得资金安全、透明、保值。我们有时在看电视的时候,很多人心理都有一个念头想去做慈善,但是没有真正去做,因为大家不知道钱往哪里去。即使你在街上看到有这样的慈善机构,你又担心他是骗子,你没有办法保证这个资金是透明的、安全的。

二是慈善机构要能够把资金真正资助到你所愿意帮助的人手上。这是所有慈善机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新闻,如果哪个机构公开说有多少亿的资金要资助,可能会有四面八方的求助来信。你坐在办公室里说该资助谁,不该资助谁,这样肯定会犯很多错误。所以想一想,大家就会知道做好慈善是很不容易的。

上个星期前我看到报道,步步高的原总裁段永平接受一个采访,他讲了一句话“赚钱难,如何把钱花出去更难!”慈善机构也一样,募钱难,但是要把钱真正用出去更难。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是慈善家,你就理解为什么巴菲特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巴菲特是绝顶聪明的,他年纪大了,有一大笔财富要做慈善,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这笔钱如何如他所愿的做慈善?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后来他想出绝妙的方法,把钱给了比他还有钱的人。巴菲特把钱给比尔盖茨后就解决了做慈善要解决的问题:安全性问题,比他更有钱的人不会把钱乱用;有效性的问题,比尔盖茨因为年轻又热衷慈善,经常满世界跑,他知道哪个地方需要钱帮助。所以巴菲特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看来保险制度多么像慈善机构,而且它的范围比慈善还广。它通过交保费的形式筹集资金,保险资金的应用、收益以及理赔受到国家监管部门最严格的监管,而且这个规则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不能挪用这笔资金。所以保险制度具备慈善机构的特征,涵盖范围最广。保险公司拿出去的钱都是给客户满期给付和理赔金。我们很多客户说:我们交了保费没有理赔到就是不合算的。实际上如果你买的是保障性的保险,交了保费你虽然没有理赔,但是你的这些钱给了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保险机构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每个理赔是真实的,保证这些款项及时送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所以每个人购买保险其实都在做慈善。保险比慈善还多一个功能,你如果自己购买后,当自己碰到困难时还会得到保护。

我刚才只是从四个角度探讨了保险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理解保险。大家可以从中理解:为什么保险内涵这么丰富;为什么现在保险在全世界这么发达;为什么今年美国奥巴马政府要强制性的要求全民投保医疗保险。当然我用这四个角度还不能全方位诠释保险制度,我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希望我们中的每个人,当听到保险的时候不要很武断下结论——保险是一个不好的东西。

我们很多人有习惯性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保险从业人员有关系,很多从业人员自己讲不清保险是什么,或者有一些从业人员有不良的营销行为。我们很多人把“不喜欢营销行为”和“不喜欢商品”两个概念混起来了。就像我不喜欢房屋中介整天打电话干扰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很喜欢房子。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喜欢一种商品与喜欢这种商品的营销行为是两个概念,不要把它混淆起来,不能因为不良的保险营销行为影响大家对保险内涵和真谛的正确认识。

话题二、如何通过保险规划人生?

记者:刚才郑总讲到保险是“活菩萨”,也是“慈善”,这两个说法在我平时采访当中从未有人提过,我觉得非常新鲜,也很有道理。既然保险对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利用保险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我想听听郑总的看法。

郑博士:如果大家理解了保险是什么,知道了保险的内涵很广,它的内涵越广就越说明这个产品能用来解决很多问题,或者用来规划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这就是相对应的。

如果功能很单一,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很单一。大家只有真正理解保险的意义与功能,才能利用保险制度来做好自己的人生风险规划。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遗憾,保险发展十几年,很多购买保险的客户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整个家庭的财务规划。这个问题与保险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有关。真正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会为每个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最佳的保障方案。最佳方案分两部分,基本保险需求和附加保险需求。基本保险需求怎么规划呢?

例如工薪阶层,首先需要纯粹保障型产品。现代社会大家都用银行产品,就是按揭贷款买房子、买车子。所以设计保障最重要的是根据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来设计保额,目的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品质稳定不受影响。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用银行按揭做消费,有负债100万,碰到风险时你有100万负债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品质。还有预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个家庭现有的生活品质必须要有的现金流。比如这个现金流也是100万,包括小孩子的教育、正常的生活等等,那么这个家庭最需要的保额就是200万,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需求。你设计的时候可以买纯保障的,也可以买还本的,这根据你的偏好。买纯保障意味着你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200万的保额,你如果要还本,而且要分红,那你年交保费就要提高。

对于企业家,特别富有的阶层,他的保障可能不是为了解决这100万、200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家庭私人生活所必须的现金流”与“企业的现金流”严格区隔,有一个防火墙,然后再做保障安排,包括合理规划遗产税、财产纠纷、财富传承等问题,都可以用保险制度来解决。

记者:郑总,您管理着太平人寿这家规模很大的寿险公司,管理着数万人的销售队伍,我特别想知道一个问题,您自己有没有买保险,您买保险的时候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郑博士:我肯定买了保险的,我不但买了保险,而且买的是“纯正”的保险。我经常说,保险公司高管、精算师买的保险,都是很多老百姓不愿买的,而且是很多老百姓看起来是最不好、认为是最不划算的保险。从这个角度更加说明对保险的理解上,真正的专家跟一般老百姓还是有差别的。我最重要的一款保险是每年交5万块,交费20年,一共交100万保费,没有一分钱返还。为什么我买这个老百姓觉得最不合算,但我认为最合算的保险?根据刚才讲的保障额设计理念,我的家庭通过银行贷款买房,负债是400 万左右;我的家庭成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现有生活品质,我认为也要400 万,把小孩子读书以及太太很多年没有上班的问题都要考虑进去,所以我基本保额就要800万。我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即每年交最少的保费获得800万的保额,从这个需求讲,我就要全保障的,我就不能要返还。如果要返还,一年5万块保费就不能得到800万的保额。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买这个保险?因为20年交了100万,一分钱没有拿回来,认为是亏了,不合算,而我却认为这是最合算的。我们很多人算保险合算不合算,习惯与投资一样直接算收益,那是错误的。你用保险观念去算,必须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高的保障。

比如,如果我健康或者各方面没有风险,我只要正常上班,我家庭就没问题。我的保险就为了解决我的人生风险问题,所以我认为每年交5万块,交了20年,如果20年交100万出去一分钱拿不回来,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合算的人。你难道不愿意用100万买这个合算吗?还有比这更合算的吗?你从保障角度去考虑就是最合算的,更何况我这100万块钱虽然自己没拿回来,但是它交给了很多发生灾难或者疾病需要帮助的人手上,我同时又做了慈善工作。

话题三、人们对保险的常见误区

记者:感谢郑总这么坦诚!您讲得非常有道理。刚采访时我和您说过,我向周围的同事和众多网友征集了他们对保险的看法,有些人对保险很认同,但也有些人对保险存在疑问、疑虑,甚至是质疑。比如说“保险是骗人的”,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郑博士:这个声音从行业刚开始的时候就听到了,而且现在这个声音还没有消失。我经常跟业内人士说,听到这个声音我们应该对未来更充满信心!我们的保险观念普及是多么浅,未来成长空间多么大。

说“保险是骗人的”,我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从业人员没有把保险真相告诉普通老百姓,造成社会上对保险业误解特别深。同时不良的营销行为,使得我们很多人拒绝去了解保险真相。我希望各位朋友,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要稍微花一分钟时间去想,就知道这个结论肯定是不成立的。我们来思考一下:

一、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文明度很高的西方,包括市场经济国家,保险制度已经存在几百年了。我们还没有听到骗人的东西,可以骗上百年的时间还常骗不衰,因为骗人的东西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很快就暴露了。

二、骗人的东西不可能获得世界上最有政治头脑的人物(如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我们江总书记、胡总书记)和最有经济头脑的人物(如李嘉诚)的赞赏和亲睐。李嘉诚买了大量的人寿保险,丘吉尔说要把“保险”两个字写到挨家挨户的门上。

三、骗人的东西不可能让国家在经济改革时期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产业来推动,还发文件,开会,促进它的发展。所以只要花一分钟时间想一想,就知道保险肯定不是骗人的。

记者:我在平日的采访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说“投保容易理赔难”,我想问一下保险理赔是不是真的很难?

郑博士:我觉得这跟老百姓说保险是骗人的关系很大。保险理赔是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只有把这个做好才能使保险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作为保险公司总经理,每天在签理赔款,尤其我签大额理赔款的时候,既对当事人发生的灾难感到同情,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神圣感,我觉得保险真的在帮助很多家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保险公司的总经理,我绝对不吝啬理赔款,绝对让该理赔的人获得理赔。为什么社会上对理赔难议论这么多呢?这也是一个误会,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现在全行业统计数据,保险公司拒赔率 2%,理赔率98%,也就是每100个报案理赔,有98 件理赔,有2 件拒赔。为什么有2%的拒赔?为什么让老百姓感觉理赔是难的?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原因需要共同解决,我希望保险公司以后拒赔率为零,这个行业发展就健康了,如果这四个方面大家共同努力的话,就能做到。

一、保险公司及保险从业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

我们国家保险业发展比较快,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为个别保险从业人员的销售误导,以及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效率不高,导致应该赔的案件没有得到及时赔付。

二、媒体舆论导向要客观公正,高度负责。

大家会发现,在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保险理赔难的问题,能够在媒体上曝光的都是因为客户没得到理赔,要找媒体主持正义,媒体也喜欢这样的素材。因为理赔得太多,不可能每理赔一件都报道,觉得理赔是正常的,不理赔是不正常的。要保护弱势群体就要报道,给保险公司施加压力,久而久之就加剧了理赔难的印象。

三、客户投保要遵守“诚信”原则,不能“逆选择”。

一个健康成熟的经营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和客户也要健康成熟。有些案件一定要拒赔,如果不拒赔,这个行业就不健康。比如有人带病投保或者癌症晚期投保医疗保险,这个肯定要拒赔,如果不拒赔就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再如金融危机来了,企业要亏损,购买财产险,然后一把火把厂房烧掉,通过保险公司赔款创造盈利。这个都是问题,这叫“逆选择”。如果我们客户成熟到没有“逆选择”,这种拒赔案件也会随之消灭。

四、保险业发展20年、30年后,会有大量的赔付产生。

现代保险业在中国发展只有15年历史,还不到20年,保险业在初级发展阶段必然是交费的多、赔付的少。真正体现保险的赔付功能,一般来说,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保险要发展20 年、30 年以上才会有大量的赔付产生。在中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一定有一天你会感觉到周围人都在从保险公司得到赔付,要么养老金,要么生病了得到赔款,要么意外赔款,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保险就普及了,而且大家对保险深信不疑。

记者:我一直从事财经领域报道,很多采访对象也都是高资产的人群,我们在闲暇的时候也聊一些自己对保险的看法,其中一些人告诉我,他有很多资产,可能几辈子都用不完,不需要买保险!您觉得他们这种看法是不是正确?

郑博士:这个问题比较有趣,而且我们业务人员也经常听到这种声音。在中国很多富有的人群,比如有大几千万、有几个亿甚至上百亿的人会跟业务人员说,我很有钱,我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不需要买保险。当我听到这个问题也仔细想了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供大家探讨,我也希望真正有钱的人加入探讨的行列,可能答案会更清楚。

首先我认为这是假问题,或者因我们业务人员不专业而带来的问题,是客户不喜欢我们业务员或者不接受我们业务员的一种托词、借口。他说我有钱,钱多到不要买保险。至少从我所认识的有钱人(有千亿等级的,有亿等级的,几十亿等级的)给我的印象,在中国现阶段,还没有人认为我钱多到不希望赚钱的地步,而且往往越有钱的人

想要赚更多的钱,每天他都在谋划,恨不得把每分钱都拿去投资赚更多的钱,恨不得早一天赶上李嘉诚,这是中国当代富人的共同特点。你很难找到一个另类,我钱太多了,不用赚钱了,就放在银行帐号上,而且现金流很多。如果说我钱多得不得了,再也不需要钱的人,实际上比普通老百姓还想着要赚更多的钱。

另外还是我们的责任,没有让这些人真正意识到保险能为他解决哪些问题。我相信一旦他了解到保险能帮他解决问题,他一定会拿出资产的一部分比例配置到保险,比如他不相信保险能够解决他巨额财产的遗产税问题,比如他不知道保险能够解决他日后很多法律纠纷官司,比如巨额财产给子女。现代社会婚姻变化也是很正常的,全世界都是这样,财富越多,每一次婚姻变化都是一场官司。所以在财富传承的时候,你拿部分资产以保险的方式给子女,就避免了财产纠纷官司。

还有保险的慈善功能。我经常反过来说,如果我真的说钱多得不得了,甚至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可以摆阔一桌2万块,可以一年赌输300万,还要买保险干什么。我就说,既然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摆阔可以干,连赌可以干,难道唯独保险就不能买吗?恰恰说

明保险应该买,因为保险有很多功能,例如慈善功能等。所以从逻辑上讲,说钱多到不需要买保险这是不成立的。

记者:郑总,我想问最后一个问题,关心这个问题的可能比关心保险的人更多,我的问题是关于股票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盘在3千点上下波动,国家放消息说会出台一些救市的政策以及区域板块的重新规划,例如之前的海南板块出现了连续涨停的情况,很多人想:我把保险这个钱买股票,一个涨停比保险一年收益多多了。您觉得这个观念对不对?

郑博士:这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客户会把买保险和投资房产做比较,和投资证券做比较来得出优劣的结论,我个人认为这个比法是错误的。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这样的,投资房产、购买股票与购买保险不冲突,是互补的,不具可比性,都是一种家庭理财,一种人生规划。

什么叫家庭理财?根据家庭负债表和现金流对你资产做最佳的合理配置,这就是家庭理财。最佳的合理配置,包括哪些资金用于进取型的投资,比如说投资房产、投资股票;哪些作为保障性的配置,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必要把大部分的金融资产配置到保险,而应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年收入的10%或者金融资产百分之几十。

我刚才说不能比这是正确的想法。如果真的要比,说买保险不如投资房产,买保险不如买股票,这个比也是有偷换前提和概念。比如我们很多业务人员说碰到炒股票的人最难讲了,但是这两年还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很多炒股票的人买了大量的保险,说明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很多炒股票的人经常跟我们保险业务人员说,2.5%的预定利率再加上投资分红4%、5%或者6%也好,还不如我的股票涨停板。首先前提错误,比如你问你身边炒股票的朋友,在你投资生涯当中,碰到涨停板的次数多还是碰到跌停板的次数多?我相信大多数人跌停板的次数比涨停板多。有些人一年碰到一次涨停板都够运气。再做另外一个调查,到底年收益超过5%的多,还是小于0 的多?这是全世界的结论,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所有的股民80%收益是小于0 的,只有10%是赚钱的,还有10%是平的。拿股市当中偶然的瞬间涨停板来跟很安全的长期的稳定保障做比较,这是偷换概念,把前提偷换了。如果真的要换概念,我们就把跌停板跟买保险来比。比如金融危机很多股票打了5 折,原来投100万下去只有50 万了,如果时间倒流一年、两年,你要买保险还是买股票?所以不要很片面、很极端的说一定要炒房子或者炒股票,我们只有真正理解所谓的理财,以及各种理财产品的真正功能,你才可能做出最合理的理财规划和配置。我相信随着整个国民素质和金融知识的普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这方面的认识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懂得做最佳的配置。

记者:感谢郑总下午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我也非常希望把您刚才对于保险一些很实在的、很新鲜的看法能传递给我们的读者,使他们改变之前对保险片面的理解,甚至是误解,至少不会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对保险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

郑博士:我也非常感谢你!我们作为从业人员需要知道业外人士怎么看待保险,这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业外人士来跟我们探讨或对话,把所有疑问以及最刁难的问题摆出来,如果我们能回答,能思考,这对这个行业是有帮助的。今天你这些问题对我们、对行业帮助很大,我们还要好好研究,从经营角度真正让行业健康发展。

郑荣禄博士《学习的革命》观后感

郑荣禄博士《学习的革命》观后感 两年前知道太平人寿总经理郑荣禄博士写了一本关于自己从业心得的书《学习的革命》一直无缘拜读,直至最近,总公司请到了郑荣禄博士为泰康人寿的精英们授课,并留下视频供我们学习,可谓是一偿心愿,一大幸事。 郑荣禄博士作为太平人寿总经理,可谓是寿险业的领导者及佼佼者,他以30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学习,以及怎么样学习才有用。郑博士站在寿险业务经营的角度,用详尽的案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一名在寿险行业工作十余年的内勤人员,我受益匪浅。 我们每天的工作,其实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郑博士不仅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正确目标,而且还告诉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 郑博士强调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善于不断学习”,所谓不断学习,就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同时,必须强调“团队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达到的。

对于团队的经营,郑博士的课程也让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课程中,郑博士引用了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即“很多组织管理者都一门心思要把能力低下的人变成合格者,其实真正卓越的管理者是把精力、资源和时间花在将称职者培养成佼佼者上。”同时,他用自己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证明了上述观点。2006年,郑博士在太平人寿推出了“TOP2000”培训,即针对太平人寿个险系列前2000名绩优的高端培训。郑博士的这一举措,让当时的太平人寿个险业务发展突破瓶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可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一线业务团队的经营,还是内勤员工的组织工作,我们都可以遵循这一规律,通过抓绩优业务员,抓高端客户,培养高素质优秀人员,相信我们会获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比。 学习的革命,抓住重点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要不断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业务管理部:周兵 2015.1.11

学习郑荣禄博士《学习的革命》心得体会

学习郑博士《学习的革命》 心得体会 经安排通过视频学习郑荣禄博士《学习的革命》后,觉得热血沸腾,是一个在寿险行业打造学习型组织的真实案例,对寿险行业的所有人员,以及想要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其他行业的企业管理者,都将会带来有益的借鉴。郑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和经验,阐述了下列观点: 一是解读了团队学习的关键要素。郑荣禄博士引用了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 Judy Rosenblum的话:企业没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不二法门,这取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领导者的立场。学习必须跟经营实践直接相关,关键是不要死抱标准的“学习课程”不放,而是要把学习融会到流程图、项目和经历中。如果你给有能力和意愿跟你站在一起的人们注入力量,而这些人给企业增加了价值,其他人也会接踵而至。 二是让学习成为一种战略选择。学习是战略抉择,必须有人认定学习是一个战略问题,事关经营的成败;也要克服学习的阻碍,要细心挖掘集体经验,不能急于行动,也不能靠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采取行动。 三是“学习”不能等同于“培训”。郑荣禄博士认为在大多数企业中,“学习”仍等同于“培训”,即真正注重的还是旧式的培训。学习本质上不是一堆事务或概念,甚至也不

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是一种能力,必须把它看作一个系统。企业的培训成功与否取决于培训是否遵循了成人学习的规律,而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应该从他是否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来衡量。 四是未来,学习将经历一场革命。郑荣禄博士最后提出在今后的十年中,学习将面临一个问题,它是成为领导的一部分,还是由于不能带来经营成果而被冷落一旁?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短跑,不要因注重短期业绩指标而放弃学习。如果学习不能在即定的时间内产生经营结果,领导者就试图放弃它,而那样做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眼界决定宽度,思想决定未来: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制定更高的目标,别人才会帮你、成就你,你也才能取得成功。就比如我们人力资源的考核成绩,一开始我就没想过我们成绩要争取第一,自然也就不会去想争分的方法。假如领导给我的目标就是全区第一,那我们就会想出各种办法如何提高分数,你在想办法,别人也会帮你实现。了解现状、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拥有未来、拥有高品质生活:不说我们要一辈子从保险工作、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起码近几年是要在这行工作,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思考公司后期发展趋势,从而思考我们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慢慢开始转变。学习,接受新事物:如果我们的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

保险业调查报告.doc

保险业调查报告

保险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询调查家乡附近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所完成的保险业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xx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至xx年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郑荣禄智慧行销

卓越的人在谈论未来郑荣禄:智慧行销 2003年09月18日08:52段庆文 平庸的人在谈论别人成功的人在谈论自己卓越的人在谈论未 来??郑荣禄是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公司的个人业务线。1995年,他离开复旦大学国际经济系的教职,进入保险行业,先后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任职高管.他管理的代理人队伍,人数最多时达到3万多人,人均绩效居上海市场之首.在国内寿险业,郑荣禄最早提出创建“三高”团队,以“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为理念的太平人寿代理人队伍,平均绩效高出同业二至三倍.第一批开业的4家分公司,在当地保监办均保持了零投诉的纪录.??郑荣禄把自己比做是寿险行业的暴发户,这不是指财富,而是指在行业中的名誉。郑荣禄说暴发户通常有两种结局,要么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要么抓住市场机遇,继续发展自己。他希望自己是后者。 ?从镜子增员法到“三高”团队 郑荣禄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90年代,有的寿险公司招代理人,用的是镜子增员法。团队主管口袋里装一面镜子,走到大街上,碰到人就一把抓过来,把镜子放在他面前,让他吹口气,只要镜子上有哈气,就可以拉他来做保险。 这种比喻可能夸张了一点,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寿险市场是多么的粗放、原始。? 这些从业人员自损形象的事情,让郑荣禄感觉很痛苦,也让他认识到,要提升整个代理人队伍的形象,必须从自身做起. 带着对90年代中国保险市场的批判和反思,郑荣禄离开了平安,选择了再次创业。很多人对郑荣禄的选择不理解,在上海市场,郑荣禄带领的团队规模最大,人均绩效最高,很被同业认同,为什么还要选择从头开始,创业毕竟是艰难的.但郑荣禄却时常在反思,90年代的成功,究竟是市场机会好,还是自己已经做得很专业?这些问题只有离开平安,重新开始才能得到检验。 ?加盟太平人寿之后,郑荣禄提出了建立“三高”团队的想法,如今“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已经成为太平人寿管理代理人队伍的基本理念. 高素质是指寿险公司在招聘代理人时,素质要求一定要高,不能因为过去整个行业 代理人素质不高,就随波逐流。郑荣禄说,很多事情的成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素质好的业务员,能够和客户平等对话,在客户面前很自信,客户也会尊重他们。相反,素质差的业务员,在做业务的时候,首先感觉自己比客户低一等,卖保险是在乞求客户。有些业务员自己对保险不理解,还会感觉卖保险是在坑蒙拐骗客户。这样的业务员是做不好服务的.? 高品质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品质和服务品质。令郑荣禄感觉欣慰的是,目前,在太平人寿第一批开业的4家机构中,高素质的代理人比比皆是。太平人寿各地机构在当地保监办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并且屡屡取得个人代理人资格考试通过率第一名. 高素质、高品质最终体现在了高绩效上。郑荣禄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清华、北大效应。太平人寿复业一年多来,代理人队伍人均绩效高出行业平均绩效的两倍,成都、北京等机构

怎样从时事热点切入保险

怎样从时事热点切入保险? 一、素材准备 来源:从权威公共媒体(例如南方都市报、大型门户网站)中获取。 时效:选择最近发生、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 形式:可以存放在平板电脑上,也从报纸上裁剪下来或从网上打印出来、,然后放在展业夹里备用。 注意事项:1、最好图文并茂,有冲击力、震撼力,容易让客户感同身受。2、找不容易引起争议,基本可以预知谈话方向的内容。 [素材示例] 二、面谈流程 流程: 约访(略)→寒暄、赞美→挑起话题→询问看法(注意问话的引导性,以控制谈话的方向)→引发客户忧虑或反思,让其推已及人→给出解决问题的药方。 说明: 1、关于约访:不适宜专门就此话题约访客户。而是在以其他理由面见(甚至是陌生拜访)时谈起。故上述流程将约访环节略去。 2、挑起话题的方法。 方法一:主动挑起话题,例如:寒暄赞美完后,问“您平时有没看新闻的习惯?不知您

有没有留意到这样一则新闻……” 方法二:假借跟客户介绍公司最新信息,在展业包里找相关文件给客户看,假装一时没找着,在翻看展业页时“无意中”见到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然后很自然地转化了话题。 方法三:以反思我们工作没做到位的态度谈起。例如可以说:最近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出于职业习惯,我会先看买了保险没。看到当事人没有保险,既同情,又叹惜……剪下这则新闻,也是为了鞭策和新督促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工作没做到位。很多人不是不想买保险,而是不大了解,或者没有人跟他们讲……(这应算是“以退为进法”。最后这句话起到给谈话对象台阶下,让其愉快听我们讲下去的目的。) 3、询问看法的话: “对于这类新闻,不知您是怎么看的?/像这种悲剧,您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不应只有一个。通过问话,了解客户的风险意识和对保险的看法,同时把谈话内容一步步往前推进,最后最好让客户自己得出结论:保险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三、实战演练 新秀组(5至8分钟) 资深精英(5至8分钟) (注意:应简洁利落,请把握好时间) 四、精彩点评 资深经理点评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

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文字稿

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对话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荣禄 时间:2010年2月5日下午14:00-15:30 地点:总公司17楼第一会议室 沈总: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保险业的进步,保险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金融工具,关于保险的话题也日益成为媒体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内知名媒体《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陈天翔先生和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禄荣博士就保险热点话题进行专场交流。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诠释保险本质,并且对“如何通过保险来规划人生”给出自己的见解,以此帮助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保险认识,并且能善加利用保险——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陈天翔先生是资深媒体人,长期从事保险领域的媒体新闻报道工作,他与国内各大著名保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郑荣禄博士有15年保险从业经验,在进入保险业之前曾在复旦大学金融系任教,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今天相信两位不同领域的顶尖专业人士的对话,必将为我们带来对保险业、保险产品的崭新思考和认识。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天翔先生和郑荣禄博士。 记者:郑博士您好!很高兴今天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我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陈天翔。保险业在国外已经经历了300、400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却只有十几年发展时间,因此社会上对保险的认识和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来之前,我特意做了不少功课,向周围的同事和众多网友征集了他们对保险的看法,以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想听听您作为国内保险业的资深专家,同时又是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的总经理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今天的采访环节。 话题一、保险是什么? 记者: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我平时在采访中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发现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经济生活,原先只有在财经院校或者经济学家口中出现的词语,现在在一些老百姓口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比如GDP,CPI,还有印花税等等。人们也开始知道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不过虽然说都是马车,但是人们对这三样东西的认识却有着巨大差别。说到银行,大家就会想到是存钱、取钱、汇款的地方;说到证券,就能想到每天上下波动的股价,涨了就是赚钱,跌了就是赔钱。但是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险种收入(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寿险 % % 产险 % % 合计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博士计划书范文3篇

博士计划书范文3篇 博士计划书范文3篇 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完成替代手工操作的革命性技术实现;依靠激光、视觉检测系统以及传感器监测网络,参考国内高精度加工机床定位算法设计出适用于阵列自动封装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算法,提高封装定位精度和工艺质量;在上位机工程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控制系统的延时特性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优化涂胶机构、封装操作机构的动作控制算法。 重要观点: 保证该系统高精度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机械结构强度及其检测子系统和封装定位闭环控制子系统,需要设计组对机构材料和构型着丰富的经验和认知,并在贴装机种布置足够的检测与定位校正传感组成传感网络保证系统可靠性和重复精度;同时,涂胶工艺及盖片后的固化保持处理工艺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除了对黏性流体动力学有着深入的了解,也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中的各项因素,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测试来不断修正理论模型,才能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要求。 博士学习计划书范文 篇二: 本人是工作了三年后又重新回到校园攻读博士,师生角色变换,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感慨万千。经历三年的社会实践,自己有了新的感悟。一方面,在三年的工作时间里更加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薄弱点在哪里,哪些方面是急需加强的;另一方面,年纪逐渐变大,孔子说三十而立,本人已然三十了,却立不起来,以前同学大多成家

了或者准备成家,而自己还在求学路上。虽说每个人走的路不一样,可是,也不能脱离大多数人发展轨迹太远了。在硕士和工作期间,由于不够努力以及容易感情用事,过去五年没有努力,也没有做出什么成果。 当攻读博士的第一天起,本人就告诉自己不可以像过去那样,不努力,不上进,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最终一事无成。开学典礼上李书记和几位院长殷殷教导,都要求务必确立目标,不可以虚度这宝贵的几年时间,9月12日某老师也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因此,本人依据学校博士培养计划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拟定博士期间的学习计划。 一、整体目标 201X年是本人人生的而立之年,也将开启本人人生的新篇章。在结合三年的工作经历和父母、老师、领导、同事的意见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本人确定了人生的最终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老师,并将为此奋斗终身。因此,本人选择攻读某教授的博士生,合理利用三年博士学习时间,抓住学习机会,巧用学校有利资源,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深入学习管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写能力,不断增强人文素养和社会交际能力,在发展管理学某一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在三年的时间里发表五至六篇高档次论文保证能够顺利毕业。 二、实施策略 为了顺利实施计划,特拟出以下三点实施策略: 洪水保险供给量可以看成是这些因素的函数,即洪水保险的供给函数可以设成: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2019年两会10大热点问题剖析 社会保障调查还显示,目前共有227115万人参与了“社会保障”分项调查,其中45%的友表示参加了养老保险,30%友参加了医疗保险。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2%友希望提高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和速度。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进,27%友期望扩大可报销病种和药物种类,42%友认为应提高个人报销金额比例,14%希望各地域之间衔接,实现异地报销。关于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制,58%的友支持,42%友表示反对。民留言中关于要求取消退休“双轨制”的呼声很高,友表示,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确实非常困难,尤其是下岗、买断、失业老工人的生存艰难,还要缴纳不断上涨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还有友认为,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还有友直指“双轨制”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为何引不起有关部门重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问题,已呼声日久,近年尤甚。缩小企业退休人员与公职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差距,一直是多年来国家的一项重点工作。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至上百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此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国家和企业完全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几无差距。但1995年企业改革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这就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在此养老模式之下,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相差数倍。“双轨制”最直接表现,二者的养老待遇计发方式不同:在企业,退休金按照其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一月的工资计发。有关专家认为,改革双轨制首先要依仗于国家部委层面的共识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地方政府目前表态大多是依照国家的整体安排做力所能及的调整,差距的最终解决,必须取决于国家层面。更多的一种说法是“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年同一体制的劳动者,因分割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而享受着差距越来越大的养老金待遇,这有违社会公正。”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坦言,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尽管两者之间仍存较大差距,但应当看到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事实上,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三轨并存,在此基础上不断缩小差距,最终走向全国统一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职工的养老保险应有个正常的增长机制,与物价上涨幅度保持一致。最重要是健全医保和老年福利制度,民众矛盾就不可能全部集中到养老保障上。在郑功成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应该是三大保险制度并存。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政策背景: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2019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

2020高考考前必看五大热点话题原题及优秀范文(三)[2020年最新]

2020 高考考前必看五大热点话题原题及优秀范文(三)3. (福建省福州市2020 届高三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要求写作。(60 分) 2020 年防控疫情期间,强华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体育锻炼大家谈”论坛上,推送 论。 了三则与之相关的材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 ①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 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 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 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②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 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③有同学说,学业压力这么大,哪些闲心体育锻炼?有老师说,课时这么紧,还 理化培训性价比高。 要让学生打球跑步吗?有家长则认为,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 发言,向在线师生阐述你的观点,并提出具 体的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中心论点: 中心句1: 中心句2: 中心句3: 【参考答案】 1. 中心论点:我锻炼,我抗疫! 中心句1:首先,大家要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中心句2:其次,有了意识,就要行动起来。 疫。 中心句3:最后,总结呼吁大家,锻炼身体可抗 】 【审题指 导 在高铁解读材料一:84 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张 力, 充沛的工作精 上坐着闭目休息的图片让全国人感动。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还有如此 打下 固然与他悬壶济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关,但也得益于他年轻时热爱 体育锻炼所

TOP 2000 郑荣禄博士总语录

TOP 2000 郑荣禄博士总语录 TOP 2000 郑荣禄博士总语录 TOP2000第一期 这这种市场混乱的情况下,能够静下心来搞学术、搞研究不容易,但如果谁能够坚持这样做的,一定会有春天的来临。大家想想如果在文革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够去学习去读书这样的人,文革之后是不是都有自己施展的舞台的机会?在座的各位同仁,不要因为一时的市场混乱荒废了我们的寿险生涯,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做我们该做的事情,这是我对大家的一个忠告。 跟超级业务员接触你会发现他们是很有自尊的,自尊、自爱、自信,这就是所有超级业务员的特点。我们很多人往往认为超级业务员是保费做的高,把这个标准放在第一条,实际上是不对的。超级业务员的第一条是自尊、自信、自爱而不是他的保费。 成功需要付出代价,不成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担心上完课之后,有些业务员一门心思想做百万大单,我告诉大家你是这种心态你就成不了高手了,成为超级业务员要有正确的心态,只要客户都一样对待,当然你可以适当做客户的分类选择,这是应该的。 不同的业务员在相同的时间单位里创造的绩效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样的业务员在不同状态下创造的绩效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一个客户面对不同的业务员所做的购买决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客户的成长比我们成长还快。业务员的成长有没有跟上客户的成长速度,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 你要开发高端客户前提是你要认识高端客户,也要让高端客户认识我们。

销售是艺术也是科学。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它可以复制和模仿,是有流程和步骤的;说是艺术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都是不能模仿的,像艺术品一样。 任何销售上的问题都可以从自身中找到解决办法。 TOP2000第二期 我们太平人寿的三高不是追求用生命,或者是不顾健康不顾生活去追求高绩效,我们三高是追求用我们的高素质能够很轻松很快乐的去带到高绩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高品质。我们TOP的培训都是这样一种理念,就是用相同的时间比以前的绩效高几倍,我们TOP要告诉大家的东西不是要大家话十倍的时间去做十倍的业绩,而是要大家花同样的时间去做十倍的业绩,这是培训班设计的主导思想。 知信行合一 怀疑是最大的成本 客户档案的整理程度就反映出你这个业务员未来的品味。 在这个行业你只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三个月就能超过别人十年的资历,这就是对老业务员的挑战,我不是说老业务员不好,就怕你观念老,不愿意接触新东西那就可怕了。你如果资历深又愿意接受新东西,那就不得了。 打开中高端市场的关键是认识中高端客户的魂与形。 在中国这个社会,最长的富翁也就是20年历史,在中国本来就没有贵族。 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让他陶醉,对于失败的人则是在伤口上撒一把盐。 我们有些业务员发了短信,发了邮件高端没回,心里很害怕很紧张。实际上我今天告诉你别害怕别紧张,没回短信没回邮件很正常,如果他们有办法什么短信什么邮件都回,那他就不是高端人士了。 专业精神:我们在探索这个市场,我们在从事销售工作,要有从容跟轻松,不能带"感情色彩",什么意思呢?这是种专业精神,你在做推销的时候不不能带"感情

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为进一步改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综合切削性能,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晶粒 通过细化硬质相晶粒度、增大硬质相晶间表面积、增强晶粒间结合力,可使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当WC晶粒尺寸减小到亚微米以下时,材料的硬度、韧性、强度、耐磨性等均可提高,达到完全致密化所需温度也可降低。普通硬质合金晶粒度为3~5μm,细晶粒硬质合金晶粒度为l~1.5μm(微米级),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晶粒度可达0.5μm以下(亚微米、纳米级)。超细晶粒硬质合金与成分相同的普通硬质合金相比,硬度可提高2HRA以上,抗弯强度可提高600~800MPa。 常用的晶粒细化工艺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沉积法、机械合金化法等。等径侧向挤压法(ECAE)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晶粒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粉体置于模具中,并沿某一与挤压方向不同(也不相反)的方向挤出,且挤压时的横截面积不变。经过ECAE工艺加工的粉体晶粒可明显细化。 由于上述晶粒细化工艺方法仍不够成熟,因此在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纳米晶粒容易疯长成粗大晶粒,而晶粒普遍长大将导致材料强度下降,单个的粗大WC晶粒则常常是引起材料断裂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细晶粒硬质合金的价格较为昂贵,对其推广应用也起到一定制约

作用。 (2)涂层硬质合金 在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基体上,通过CVD(化学气相沉积)、PVD(物理气相沉积)、HVOF(High Velocity Oxy-Fuel Thermal Spraying)等方法涂覆一层很薄的耐磨金属化合物,可使基体的强韧性与涂层的耐磨性相结合而提高硬质合金刀具的综合性能。 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特别适合高速切削;由于其耐用度高、通用性好,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自动化加工时可有效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抗月牙洼磨损能力强,刀具刃形和槽形稳定,断屑效果及其它切削性能可靠,有利于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基体经过钝化、精化处理后尺寸精度较高,可满足自动化加工对换刀定位精度的要求。上述特点决定了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特别适用于FMS、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自动化加工设备。但是,采用涂层方法仍未能根本解决硬质合金基体材料韧性和抗冲击性较差的问题。 (3)表面、整体热处理和循环热处理 对强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表面进行渗氮、渗硼等处理,可有效提高其表面耐磨性。对耐磨性较好但强韧性较差的硬质合金进行整体热处理,可改变材料中的粘结成分与结构,降低WC硬质相的邻接度,从而提高硬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利用循环热处理工艺缓解或消除晶界间的应力,可全面提高硬质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

上班族难懂五险一金 交的越多真的越吃亏

上班族难懂“五险一金” 交的越多真的越吃亏 交的越多是否到期领的也越多?强制缴纳是否没商量?缴纳者频繁“漂流”是否为本地人“做嫁衣裳”? 近日在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反映,尽管月月缴纳,但对所谓的“五险一金”知之甚少。记者在人民广场、浦东陆家嘴(600663,股吧)随机询问了10多名职场白领, 大家对自己个人的五险一金只知道每月交纳,其他都一头雾水。人力专业人士介绍,社保并非理财,一定程度上起着“均贫富”作用,尽管存在一些实施上的瑕疵,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并不“亏”。 交的越多是否越吃亏 案例:做低工资多赚千元 刚拿到去年全年收入清单的李琳有点纳闷。她的税前收入是80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后每个月拿到6000多元。但公司财务告诉她,公司每个月其实为她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0元。假设公司愿意为她支付的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缴纳基数的不同,最终实际收入竟相差千元以上。 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2011年缴纳基数的上限是11688元,下限是2338元。个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分别为收入的8%、2%、1%、7%,共计18%。单位要为个人这四者的比例分别为22%、12%、1.7%、7%,以及个人不需承担的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为0.5%和0.8%,共计44%。住房公积金将来全部归个人所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工伤和生育保险也全部划归统筹。 假如以实际税前收入8000元缴纳社保:公司在支付给李琳8000元的工资以外,还要替她交8000元乘以44%的险金,即3520元,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其支付了11520元。而李琳实际得到的呢?扣除8000元乘以18%险金后,工资为6560元。这6560元要扣掉201元的税,到手现金是6359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635 9+640+160+1120=8279元。 李琳假设了另外一种情况,以基数下限缴纳:如果公司愿意每个月在她身上花11520元不变,但是公司把基本工资做低,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2338元发,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放。这样,公司需要交纳的险金为1029元,个人交纳421元,扣掉后基

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在新华网推出的“我向总理说改革”大型征集活动中,收入分配、反腐倡廉、教育改革、行政体制、医疗卫生、养老制度、住房保障、三农问题、环境保护、户籍改革,成为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给予回应。 No.1 收入分配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No.2 反腐倡廉 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今年要对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No.3 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 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No.4 行政体制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No.5 医疗卫生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2019年行业经营情况 2.2020年开门红展望 3.2020年发展展望 4.投资建议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人身险行业在经历了2018年的保费调整后,2019年的保费增速已有明显回升。 其中,健康险保费增速保持在20%以上,保费占比已逐渐从2013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21%。我们判断人身险行业仍有至少10年的“黄金发展期”,驱动力量:1)保障需求的稳步增长,即保障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与保障额度的持续提升;2)储蓄型保险产品在“大资管”体系中份额的稳步提升;3)保险行业的产业链延伸——保险产品+养老服务,保险产品+医疗服务。 图1: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长 图2 :人身险行业险种结构意外险健康险 寿险 -10%0%10%20%30%40%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30000 保费收入(左轴,亿)同比增长(右轴,%)

2019年,人身险行业保费的市场集中度下降。 2019年1-8月,人身险行业保费同比增长15%。其中,中小保险公司经过17-18年调整,保费同比增长19%,外资公司保费同比增长39%,而前6家公司(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泰康、太平)保费同比增长低于10%,市占率为57%,较2018年下降2pct 。 原因:1)严监管下,经营战略趋同,均以保障险为经营重点;2)中小保险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一般更高(保额/保费);3 )中小保险公司可通过互联网渠道、经代渠道销售保单,这两大渠道是新兴赛道。 -20%30% 80% 13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 外资公司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中资其他公司外资公司图3:不同保险主体的年度保费同比增速 图4:不同保险主体的保费市占率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2020年最新高考作文热门素材积累(必看高考话题——中国杰出女性人物)

2020年最新高考作文热门素材积累(必看高考话题——中国杰出女性人物) 年初以来,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女性医护人员们不懈奋战,或舍去秀发、或告别亲友,直面未知与生死,守护世界。而在你我身边,她们是教师、抗疫战士,是母亲、女儿,更是一个个独立率性的个体,或手执画笔挥洒灵感、或坚守岗位维护正义,展现出女性独特、多样的英姿与风采。 杰出女性 女子,一个简约利落的词汇却蕴含了难以想象的力量。记得在《诗经》里,人们对于女性最好的期待与祝愿是“静女其姝”“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到了南北朝时,一首表现女性勇敢率直、建立功勋的《木兰辞》出现,被广为传颂。 这展现的恰是对女性的两种认识,以及对女性力量的两种侧重,一为柔美聪慧,一为坚韧顽强。而真正的态度便是将两种侧面结合起来,认识到女性形象并非单一,女子力也不容轻视。 在历史上以男性为尊的传统社会里,女子虽然命运坎坷、步步被桎梏,但她们未曾停止发出奋力的呼喊,焕发智慧与柔韧的光芒。而到了文明平等的现代社会,女子身上的光辉愈加明亮,她们迈进以往被视为男性专属的职业领域,以卓越的成就赢得世人的喝彩与注目。

古往今来的这些杰出女性,不仅是值得被记载的一个个名字,还应成为鲜活的信仰与榜样。任何一个进步的社会、民族、国家都需要这样的杰出女性,也需要人们对女性的尊重与认可。 适用考点:巾帼、个人成长、奋斗自强、改变世界 主题人物一:李兰娟——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国士 荣誉成就: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事迹回放: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在2020年的开年之际,那些逆行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被称为“国士无双”的李兰娟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率领团队援鄂,前往救助一线,在实验室中分离病毒毒株研制疫苗,还多次应邀媒体告知大众防范疫情的注意事项……满满的行动力让大众安心,也让人们忘了她已经是73岁的高龄。 这不是李兰娟第一次被大众熟知,2003年抗击非典也有她的力量,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尤其是对杭州1000多名密切接触者果断实行“就地隔离”,牢牢控制了初代传染源,才确保了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病例。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二、行业竞争格局 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总资产达6494.1元,保险营销员超过100万人。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1979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全垄断市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格局。同年,交通银行成立保险部(太平洋保险公司前身)。这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后,迅速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展开了竞争。从90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开始形成。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家,外资保险公司14家。另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常 1996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三个专业子公司, 实行分业经营。1998年底,中保集团被撤销,三个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