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生物免疫治疗

页眉内容

CLS生物免疫治疗

CLS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一种,也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开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技术。CLS生物治疗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GMP超洁净实验室中进行诱导,激活和数量扩增成DC/CIK细胞,然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治疗过程。主要应用的是树突状细胞和CIK细胞,这两种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能够广泛性识别各种肿瘤细胞,对病种没有区别。当DC与CIK细胞联合作用将恶性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或降低与稳定在一定水平时,即可达到肿瘤的临床治愈或肿瘤的控制。

CLS生物细胞疗法是分为DC与CIK两种细胞治疗,具有精确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是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最先研制的、具有高增殖能力和高细胞毒性杀伤肿瘤的免疫活性细胞。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采用独特的双养双输法,对DC、CIK细胞双培养、双回输,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工作室站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细胞,两者共培养,可互相促进,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两者再有序双回输,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机体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胞),它是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培养后所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强、杀瘤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可摄取肿瘤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诱导、激活、增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从而介导强大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即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体外检测淋巴细胞首先要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为血液中各有形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因此得以分离。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遇到Ficoll而凝集成串钱状而沉积于管底。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唯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取该层细胞递经洗涤高心重悬。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获得率可达80%以上,其高低与室温有关,超过25℃时会影响细胞获得率。

适应症

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

禁忌症

CLS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此外CLS细胞疗法的禁忌症还有:

1、怀孕或哺乳期妇女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2、脏器移植者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3、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4、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5、对本治疗中所用生物制剂过敏者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技术的特点

1、可有效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可增强放疗敏感性,减少放疗毒副作用;抵抗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效果。

3、由于生物治疗具有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作用,可使放疗副作用症状出现减轻或消失、皮肤有光泽、黑斑淡化、静脉曲张消失、停止脱发并生长、白发变黑发等“年轻化”表现,精神状态和体力亦有明显恢复等现象,从而大大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4、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癌细胞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是身体免疫体统恢复平衡,,一部分患者出现瘤体缩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治疗结果;而对于放化疗无效的患者,或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同样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治疗效应

肿瘤反应

①延缓或防止肿瘤术后复发转移;

②肿大淋巴结消退;

③胸腹水消退;

④血中肿瘤标志物降低或恢复正常。

全身反应

①食欲增加、乏力缓解、疼痛减轻、下肢水肿消退;

②化疗病人副反应减轻;

③预期生存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改善。

生物免疫治疗

1、定义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2、生物免疫治疗的原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细胞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癌症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原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

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

癌症生物治疗,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由于当癌症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症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实验及临床均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癌症的作用,在原发性癌症手术切除或经氩氟刀等微创手术消融掉局部癌症后,用免疫疗法能杀灭剩余的癌症细胞,消除复发、转移的因素,增大治愈的可能性,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癌症生物治疗已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方法。生物疗法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抗体治疗等。

3、适应症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但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4、优势

手术、化疗、放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时间。

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清除术后残余癌细胞,防转移、复发;减轻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放化疗耐受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二、生物治疗与饮食

1、化疗期间的癌症病人怎样增加食欲

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一种新的食物可促进食欲,比如常吃猪肉类食物的病人可更换吃鱼、虾、蟹、鸡等,有条件的可吃一些龟、甲鱼。改变烹调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无论哪一种食物,烹调时一定要达到食物比较熟烂的程度,方能顺利地消化吸收。药膳开胃健脾:山楂肉丁:山楂100克,瘦猪(或牛)肉1000克,菜油250克,及香菇、姜、葱、胡椒、

料酒、味精、白糖各适量。先将瘦肉切成片,油爆过,再用山楂调料等囟透烧干,即可食用。既可开胃又可抗癌;黄芪山药羹:用黄芪30克,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加入山药片60克,再煮30分钟,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气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肠吸收功能的作用;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不但可以取长补短,还有利于增加食欲,这对癌症患者是十分必要的;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还可增加食欲。有些病人认为应忌食生、冷食物,但对水果蔬菜类应视情况对待。术后初期可吃菜汁和少量易消化的水果,每次量不宜多,应少量多餐。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后可以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和水果,特别是化疗、放疗期,具有明显的开胃作用。

2、肿瘤患者的营养

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在肿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富有营养的食品种类繁多,除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外,鸡、羊、牛肉是

补气的食品,体虚的肿瘤病人可食用。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菱角能软坚散结,可以消“痞块”,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营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铁、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肿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蒜苔、韭黄、菜花、包心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三、注意事项

1、生物免疫治疗期间可以上班吗?

通常说来,化疗期间是不能上班的,但可根据身体情况做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也可以看看报纸、听听音乐。

2、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用其它药物吗?

一般建议是把你服用的药物提供给医生看,包括泻药,感冒药片,止痛药和维生素。医生将会告诉你在开始治疗之前是否停止服用这些药物。开始生物免疫治疗后,服用任何新药或停用已在服用的药物必须让你的医生检查过。

四、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关系

1、免疫功能降低是发生肿瘤最关键内因

肿瘤细胞是正常机体细胞在各种内外因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变产生的,任何引起机体生存外环境恶化的因素都可以做为外因诱发体内产生瘤细胞。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实际上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致癌外因条件的作用,机体随时都有癌细胞产生,正常机体每天都有3000-6000个癌细胞存在。人体免疫功能对癌细胞能够及时识别和消灭作用。

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消灭机体内106以下癌细胞。因此只要机体保持正常免疫功能状态,即使每天有3000—6000个癌细胞产生也不会发生发展成肿瘤。大部份肿瘤细胞被免疫功能及时发现、消灭。少部份变成G0期肿瘤细胞,G0期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功能监视和攻击而长期在体内存在。实际上健康人体内存在多少不等癌细胞,这些癌细胞都是以G0期状态长期存在。G0期肿瘤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随时活化进入分裂期,被免疫功能识别攻击消灭。只有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条件下,G0期肿瘤细胞才有可能发展成肿瘤。

2、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决定肿瘤的发展速度

人体内癌细胞只有在人体内免疫功能降低和其所在局部环境适合生存的条件下才能分裂发展成肿瘤。其肿瘤发展的速度又取决于免疫功能状况。由一个癌细胞发展成原位癌一般需要2—10年时间。这时间长短差异主要取决于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好坏。肿瘤细胞发展形成肿瘤开始就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和进入淋巴、血液转移。转移癌细胞是否能够发展形成转移灶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好坏和转移局部环境条件好坏。早期病人免疫功能比较好转移的肿瘤细胞大部分分被消灭,少部分肿瘤细胞以G0期状态存在,不形成转移灶。只有病人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情况下癌细胞的增殖才能形成转移灶。一般在临床上先发现原发灶,转移灶在治疗后才出现。极少数病人首先发现转移灶,很难发现原发病灶,这种情况主要是转移肿瘤细胞生长环境利于生长。

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十分复杂。总起来可讲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机体肿瘤形成。肿瘤

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的发展引起病人体内内环境平衡失调,并因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临床上大多数肿瘤病人死亡的原因不是肿瘤本身引起的,而是因内环境紊乱,诱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死亡。

3、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治疗方法可以清除肿瘤病灶,消灭一定数量转移瘤细胞和病灶残余癌细胞,对改变体内肿瘤发展势力大于免疫功能恶性循环状况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这三种治疗方法不可能消灭干净全部分裂期癌细胞及大部份G0期癌细胞,剩余的细胞就要靠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去消灭。肿瘤痊愈的实质是自愈能力的恢复——如果病人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免疫力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具有比较好的癌细胞杀伤力(A TK),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病人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日本文献报导病人综合治疗后ATK指数>800,90%的病人都可治愈。肿瘤病人免疫功能比较差,手术、放疗,化疗对病人免疫功能都一定破坏作用,尤其化疗破坏作用更严重。综合治疗后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还保留多少自愈能力。故肿瘤病人早、中、晚期区分,不仅是提示病情、病程早晚,也提示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好坏,更预测治疗效果如何。

五、免疫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从上述免疫功能和肿瘤关系中可以看出:保护病人免疫功能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和提高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生物免疫治疗将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前所未有的决定性角色。肿瘤治疗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肿瘤病人经过治疗后五年不复发才算临床治愈。在这五年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肿瘤对抗期;第二阶段为肿瘤治疗的修复期;第三阶段为肿瘤治疗的康复期。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的三个时期作用的特点不同,分别有其独特的地位:

1、在肿瘤治疗的对抗期,生物免疫治疗是综合治疗的基础。

肿瘤治疗的对抗期一般是指病人确诊后入院开始到手术、放疗、化疗完成后半年左右这段时期。肿瘤综合治疗就是在对抗期内完成的。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消灭106以下的癌细胞。由癌细胞形成原位癌细胞数已到109,临床上诊断出的癌症病人其体内癌细胞数已远远超出109。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免疫治疗是不可能治愈病人的,必须借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才能消除肿瘤块及浸润和转移病灶。癌症病人免疫功能都比较低,抵抗力机体基础差,并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抗病例基础愈来愈差。所谓早中晚期病人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病人免疫力抗病基础状况。在这种条件下,不恰当地对病人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尽管能够祛除癌体、杀灭部份转移的癌细胞。但是这三种传统治疗方法都是除邪伤本的方法。其治疗的副作用使病人免疫力低下,甚至处于衰竭状况,病人常出现下列情况:病人痛苦增加,生活质量更差;肿瘤迅速复发、转移、扩散;加速病人的死亡。

此时病人进行比较好的免疫治疗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手术,放疗、化疗副作用,减少病人痛苦,使综合治疗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免疫治疗可使病人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和恢复,病人在综合治疗后有比较好的自愈能力为治愈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抗期生物免疫治疗进行得愈早愈好,对于每一个入院治疗病人无论早、中、晚期病人,先进行免疫治疗、然后根据病人情况恰当进行手术、放疗、化疗。这样一般都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肿瘤治疗的修复期,生物免疫治疗是预防肿瘤复发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把病人经过医院综合治疗出院后的三年时间定为肿瘤治疗的修复期。这一时期是决定病人治疗效果的关键时期,60—70%复发的病人都是在这几年发生。这是因为病人经过对抗期手术、放疗、化疗一系列创伤性治疗期免疫力更加低下甚至处于衰竭状态,同时病人体内还存有许多化疗,放疗不能杀灭的G0期癌细胞,这种细胞此时被激活分裂形成新的病灶。

再者被手术,放疗,化疗破坏的人体正常细胞修复过程中,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P53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又可产生新的癌细胞(二次致癌)。

因此迅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修复突变的抗癌基因,才能有效地预防癌症的复发。只有生物免疫治疗才能达到此目的,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治疗措施都是有害无益的。

目前国内病人大部分病人家属及相当一部分专职治疗肿瘤医生,没有认识到修复期生物免疫治疗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治疗过的病人,治疗就算结束,忽略修复期的进一步治疗和观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完全可以治愈的病人在修复期复发恶化死亡。

因此修复期有效的,正规的,足量的生物免疫治疗是预防复发唯一有效的方法。

3、肿瘤治疗的康复期,生物治疗是病菌维持正常免疫水平,疾病治愈的保障。

肿瘤治疗修复期以后的两年时间,我们称之为肿瘤治疗的康复期,这个时期病人免疫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在对抗期治疗中被破坏的的正常细胞大部分得到修复,少数无法修复的细胞也凋亡。

大多数G0期肿瘤细胞激活后被人体免疫功能消灭。病人已度过了肿瘤复发的高危期。但是这时病人体内仍残存少数G0期细胞,如果病人免疫力低下或者P53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这少数G0期细胞仍然是疾病复发的根源。

因此病人康复期定期进行生物免疫治疗,是病人免疫功能保持正常或较高水平,取得肿瘤的最终治愈。

2023年医学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2023年医学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2023年医学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讲座心得体会 201x年11月16日,正值中国药科大学78周年校庆,学校开展了“中国药科大学201x年学术周”活动,开幕式上请到了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院士进行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介绍,魏院士从宏观上讲解了当前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治疗的一些问题。魏院士的报告受到了全体人员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我们很清楚的了解到生物药物的市场环境与前景。 报告主要是围绕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展开,并针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两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1 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使命就是治疗人类正在面临的重大疾病问题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然后通过一些实际的数据证明了生物治疗的前景是光明的、有希望的,有利润的。目前生物治疗的分类:1、免疫治疗(细胞、细胞因子、抗体与疫苗等),2、基因治疗,3、调节血管生成治疗,4、调节细胞凋亡及分化诱导,5、小分子靶向药物,6、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再生医学。 1.1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被Science杂志评选为全球十大科学进展之一,国际上每年发表的有关基因治疗的论文数目在不断地增加。基因治疗是外源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导入到患病个体中,从而达到干预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体内基因治疗、“离体”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局部注射、超声导入,动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药物导入到疾病组织。“离体”基因治疗主要是将疾病组织细胞取出进行体外培养后进行基因修饰,最后回输到该患者体内。为

CLS生物免疫治疗

页眉内容 CLS生物免疫治疗 CLS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一种,也是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开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技术。CLS生物治疗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GMP超洁净实验室中进行诱导,激活和数量扩增成DC/CIK细胞,然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治疗过程。主要应用的是树突状细胞和CIK细胞,这两种细胞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能够广泛性识别各种肿瘤细胞,对病种没有区别。当DC与CIK细胞联合作用将恶性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或降低与稳定在一定水平时,即可达到肿瘤的临床治愈或肿瘤的控制。 CLS生物细胞疗法是分为DC与CIK两种细胞治疗,具有精确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是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最先研制的、具有高增殖能力和高细胞毒性杀伤肿瘤的免疫活性细胞。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采用独特的双养双输法,对DC、CIK细胞双培养、双回输,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工作室站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细胞,两者共培养,可互相促进,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两者再有序双回输,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机体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胞),它是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培养后所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强、杀瘤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可摄取肿瘤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诱导、激活、增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从而介导强大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即外周血中具有单个核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体外检测淋巴细胞首先要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是Ficoll-hypaque(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为血液中各有形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因此得以分离。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遇到Ficoll而凝集成串钱状而沉积于管底。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唯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取该层细胞递经洗涤高心重悬。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获得率可达80%以上,其高低与室温有关,超过25℃时会影响细胞获得率。 适应症 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 禁忌症 CLS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此外CLS细胞疗法的禁忌症还有: 1、怀孕或哺乳期妇女是生物治疗禁忌症;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简介

生物治疗 第一节、什么是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疗法是应用生物技术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杀伤肿瘤,有效清除病人体内残存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兴肿瘤治疗手段。 生物治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一切应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种类十分繁多.如果从操作模式上来分非细胞治疗和细胞治疗。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系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 ●肿瘤生物疗法包括哪些 肿瘤生物疗法有多种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划分。大致可分为细胞治疗与非细胞治疗(如抗体、基因疫苗等治疗技术)两大类。其中,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并已被卫生部批准进入我国临床应用。 “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己的病”,一种安全无痛苦的新型肿瘤生物疗法为身患“绝症”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绿色之门。 2009年3月,国家卫生部颁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通过审批的医疗机构可以开展临床应用。自此,这种被医学界称之为“最新的生物疗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将应用于我国癌症临床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第四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国内外肿瘤生物疗法技术的研究开展现状 肿瘤生物疗法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发展20多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委员会)于1992年通过生物免疫疗法为治疗癌症的基本疗法之一。日本称21世纪癌症治疗为“细胞治疗世纪”,生物免疫疗法代表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综合外科、基因学、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发布了“快速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清除癌细胞周围抑制免疫的活性物质;平衡癌细胞膜异常电位,撕破癌细胞的伪装保护层”的肿瘤治疗指导原则。 2009年3月,卫生部审核批准“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 2010年4月2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前列腺癌症树突状细胞疫苗Provenge(sipleucel-T)用于治疗晚期激素治疗不敏感性前列腺癌。 第二节、什么是细胞免疫治疗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 简介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届(悉尼)国际肿瘤控制大会总结的资料中统计,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至今我国还没有脑胶质瘤大宗病例的长期追踪随访资料。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在全球,每年恶性脑胶质瘤无情地夺去18~60万中青年人的宝贵生命。 病因 脑胶质瘤的病因至今都没有查出来。可能与遗传、损伤、放射性、化学毒物、病毒等因素有关。 症状 星形细胞瘤 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①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 ②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③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 ④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 ⑤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⑥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多数在3个月之内,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癫痫常为首发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侵犯运动、感觉区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高颅压症状出现较晚。 髓母细胞瘤 ①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 ②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步态蹒跚,走路不稳等。 ③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等。 ④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室管膜瘤 ①颅内压增高症状 ②脑干受压症状(呕吐、呛咳、各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小脑症状 (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等。 ③手术后复发率几乎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检查方法

腮腺肿瘤[5篇材料]

腮腺肿瘤[5篇材料] 第一篇: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临床常见,绝大多数为上皮肿瘤,而且发病率高于其它涎腺。由于病理分类较多,解剖特殊,若处理不当,肿瘤可能复发,面神经可能损伤。因而着重强调第一次彻底手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30年来共收治腮腺肿瘤152例,并进行研究,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腮腺肿瘤152例中发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为82岁,以30~50岁间为最多,性别近似1∶1,瘤体最小的如蚕豆,最大似儿头。 1.2 病理分类参照WHO1991年提出的肿瘤组织学分类特点,分为腺瘤和癌。腺瘤以多形性腺瘤多见,癌以混合瘤恶变居多,其次为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并略加补充。如增入造釉细胞瘤样腺瘤1例。瘤样病变亦按腮腺肿瘤收治。以上所指的肿瘤均为原发于腮腺的,不包括转移肿瘤。 1.3 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共5种,其中瘤体及腺体浅叶例数居多,占57.6%;单纯瘤体摘除18例,占19.6%,应用此法术前或术中诊为腮腺淋巴结炎性肿物或非上皮性肿瘤时采用。在这些病例中我们对一些较小的良性肿块如脂肪瘤病例采用了瘤体及部分腺体摘除术,切除正常腺体约1.0~1.5cm范围,然后褥式缝合腺体,不结扎腮腺导管,以保持腮腺的正常分泌功能。 1.4 腮腺肿瘤手术时寻找面神经的方式共采用5种方式,其中例数最多为寻找面神经颊支,占62%;其次为颈支、下颌缘支、面神经总干等。采用首先寻找解剖面神经其一支的方式,主要根据该手术的方便条件而定,如肿瘤位于尾叶部,便首先寻找颊支或下颌缘支,而不首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如肿瘤位于腺体上方可先找下颌缘支;如肿瘤位于腮腺前方,可考虑先寻找面神经总干。在实践中认为首先寻找面神经颊支最为方便,而且便于从周边向近心端分离,层次清楚,容易识别

免疫治疗要多久

免疫治疗要多久 文章目录*一、免疫治疗要多久*二、自体免疫治疗的原理 *三、封闭抗体的过程 免疫治疗要多久1、免疫治疗要多久 免疫治疗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是,免疫治疗针对的靶标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生物治疗一般需要一个疗程即四次,生物免疫治疗费用取决于瘤子生长的部位、形态、大小、病程等有关。因为不同部位的肿瘤,难度系数也是不一样的。 2、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胸腺,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胸腺素将骨髓干细胞训练成杀 灭病原、微生物、细菌的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治疗感染性疾病,其NK细胞专门杀死癌细胞。胸腺在胸骨下面,上连甲状腺下近心包,分左右两叶。 保健按摩方法,将右手掌压放胸骨端,掌根与指根加力顺时 针方向按揉100-300下,然后向下移掌同样按揉100-300下。最后攒空拳在胸骨上下移动轻捶l00-300下。 脾脏,脾脏能造血、贮血、滤血。脾脏在胸部左下方肋骨沿

内。脾内巨噬细胞可吞噬血液中的抗原、异物、细菌、病毒,并产生抗体参与人体免疫功能。 保健按摩方法,以双手手指置肋骨沿内向上拿挠脾下面体表200-500次,用右手掌、左手背按揉脾脏前后体表200-500次,并适度前拍后捶各l00-300次。 3、封闭抗体免疫治疗原理 对于封闭抗体和抗独特型抗体缺乏者,主要采用配偶白细胞免疫疗法,增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封闭抗体水平,等抗体上升,再安排怀孕,使妊娠得以成功。治疗时医务人员抽取丈夫体内一定量外周血进行离心沉淀机淋巴细胞分离、培养,再回输到妻子的前臂皮内。每4周一个循环,一直做到怀孕四五个月以后。 自体免疫治疗的原理目前在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上,大多采用的是CLS细胞疗法,也称CLS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其中DC-CIK 细胞就是这一技术的主导部分。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它是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培养后所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强、杀瘤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 ,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

新医大五附院张雨洁主任谈食道癌症状和治疗

新疆生物肿瘤治疗中心新医大五附院“关爱生命 远离食道癌”健康访谈 新医大五附院癌症张雨洁讲座食道癌系列讲师:张雨洁主任 食道癌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比较大的慢性肿瘤。临床研究发现:多数食道癌都是由于患者平时不良的习惯和食道疾病积累而来的。英国癌症研究会指出,英国每年每1万名男性中有15人患食道癌,而女性的这一比例约为万分之五。食道癌成为患病风险性别差异较大的一种癌症。我国虽然没有关于此类疾病的相关数据,但是临床食道癌患者不断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食道癌的预防和治疗刻不容缓。请中华医学会抗癌专家新医大五附院张雨洁主任为我们讲解下食道癌的防治知识。 新医大五附院张雨洁主任西北地区生物免疫治疗“领军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专家,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生物肿瘤治疗中心主任,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10余部肿瘤学科专著的撰写,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擅长恶性肿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肿瘤综合治疗;运用CLS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帮助2000余名肿瘤患者成功延长生命周期。 了解癌症关注食道癌症状 新医大五附院张雨洁主任指出:食道癌是一种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食管癌恶变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和治疗,但是要了解食管癌的症状,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常见食管癌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吞咽时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尤以咽下粗糙、过热或有刺激性食物时为明显。这种疼痛可间歇反复发作。 2、进食或饮水时,有胸骨后紧缩感或异物附在食管壁上的感觉,或有食物通过缓慢并滞留的感觉。 3、轻度咽下哽噎感,时轻时重,一般不影响进食,多在情绪波动时发生或加重。这种感觉可自行消失,但时常复发。 4、咽部有干燥和紧缩感,胸骨后闷胀,背部疼痛,不时嗳气等。 食管癌并发症:

结直肠癌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治疗 1诊断方法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性只体现为胃肠道不适等,其病灶部位多,这些都给早期的确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临床上一直都缺乏比较有效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 1.1基因芯片技术近年来由于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在临床上基因芯片技术由于其精确性已被广泛用于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面。基因芯片是一种DNA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已知的DNA片段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固定到固体载体上,形成DNA矩阵,同法将患者的DNA固定至固体载体上,通过体外转录等技术将荧光标记分子掺入至两份DNA当中分别做成DNA矩阵和样品DNA,使用扫描仪对样品DNA和DNA 矩阵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对两者分析两者各点阵间荧光强度的不同从而得到诊断所需的基因表达信息,其分析结果具有高效性和可靠性。 颜登国等在201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能够通过检测患者免疫基因的改变确定其病灶是否出现转移。这份报告为结直肠癌转移的确诊提供了理论依据。Melotte等利用此技术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DNA的检测,发现片段中NDRG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较正常DNA片段有特异性变

化,此项发现很可能在今后成为早期结直肠癌临床确诊的主要检测途径。 1.2粪便隐血试验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出现微量出血可能是唯一的明显症状。因此粪便隐血试验是早期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经济、患者无痛苦等优点。正常人试验结果为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呈阳性,阳性率为40%~70%且呈间断性,消化道癌症患者阳性率则高达95%。由此可见此种手段具有良好的在区分消化道癌症与普通消化道疾病时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此种手段不能完全确诊,建议结合其他手段如结肠镜、CT结肠成像进行联合确诊。对高危人建议1年至少进行一次此种检测,以提高临床检测率。 2治疗方法 目前手术治疗仍旧为直肠癌治疗的主要临床手段,其目的在于切除病灶部位,但由于结直肠癌病灶部位复杂,手术根除率低,且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为中晚期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仅为50%左右,复发率在60%~80%,且仅有10%~20%的患者具备二期手术的条件。目前结直肠癌治疗手段正向着生物免疫治疗的方向发展。 2.1 CLS多细胞免疫治疗CLS多细胞免疫治疗是在原有的生物免疫治疗手段的最新突破,此种技术已运用于临床,其具有杀伤肿瘤的细胞活性更大、靶向性更强等优点。多细胞治疗是在原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基础上增加NK细胞、γδT细胞、

这种调控新机制,开启了免疫治疗的一扇新的大门!

这种调控新机制,开启了免疫治疗的一扇新的大门!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免疫这个名词,它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人体的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达到维持人体的健康的目的。 免疫也是指抵抗或杜绝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人体所不接受的的生物体侵入,所产表现。生的一种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回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生命体的生存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今天我们重点讲的是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它是以以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主要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同时带有不同抗原的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也能引起体液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B细胞的免疫特性,并且探究了了经典共抑制分子PD-1如何调控T细胞被招募迁移进入滤泡区的过程,近日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教授课题组,在Immunit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PD-1 controls follicular T helper cell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的文章,深入研究了经典共抑制分子PD-1如何调控T细胞被招募迁移进入滤泡区,帮助B细胞建立生发中心反应,并产生高亲和力抗体的分子机制,将为免疫治疗的发展产生新的路径。 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史静雯博士,侯诗玥博士、刘欣博士和CLS博士生方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静雯认为外来病原体入侵人体时,本处于于淋巴组织T细胞区的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能够在活化后迁移至B细胞滤泡区,帮助B细胞建立生发中心。 在这个B细胞建立的中心,随着体细胞高频突变,B细胞大量增

生物治疗中心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计生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暨陕西省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肿瘤科室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为西北地区早开展肿瘤化疗的专业科室,并逐渐发展成为肿瘤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点,国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作为西北地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先后参加国内外40多项抗肿瘤新药的n、川、w期临床试验,现在成立省内一家开展多细胞免疫治疗中心医院,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送去健康。 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发展的重点为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多学科联合治疗,包括肿瘤化疗、生 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特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症、乳腺癌、淋 巴瘤及各种软组织肿瘤,科研方向目前集中在肿瘤耐药及其逆转,肿瘤标志物研究及其检测, 肿瘤相关基因,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及国内,国际肿瘤化疗协作项目等,先后中标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基金1项,省基金5项,卫生厅基金3项,校、院基金5项,获科研基金50多万元,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高等教育科技进步奖三项,撰写肿瘤学 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科室分为18和36两个病区,现有床位107张,每年门诊患者4000多人次,收住院患者达 3000人次,30多年治疗肿瘤患者达3万多人,是西北地区综合医院规模的肿瘤化疗科室。 现有临床医师20名,副高以上职称6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中博士研究生10人,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拥有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化疗专业护理队伍31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是我省早开展生物免疫治疗、并且开展得成功的肿瘤生物 免疫治疗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全省生物治肿瘤的样板和权威典范。 张梅主任医师,血液内科主任,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主任,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擅长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以及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生物免疫治疗。简介: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 任,陕西省血友病诊疗中心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陕西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 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白细胞疾病和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UCLI)委员。亚太骨髓移植协会科 学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持有中国医师学会举 办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解读暨第二期全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结业证 书。 学术研究:参编多部教材及血液学专著。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4篇论文被SCI

常见抗癌药物价格以及生物免疫治疗简介

常见抗癌中药价格以及生物免疫治疗简介 第一部分:常见抗癌药物价格 根据不同的病情所用药分类: 肝癌: 复生康胶囊、复方斑蝥胶囊、珍香胶囊、抗癌平丸、香参软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肝复乐胶囊、鸦胆子油口服乳液、金龙胶囊、多吉美、舒尼替尼(索坦) 肺癌: 复方斑蝥胶囊、参丹散结胶囊、香参软胶囊、复生康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华蟾素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清肺散结丸、参一胶囊、阿魏化皮膏、金复康口服液、印度易瑞沙(吉非替尼)、志苓胶囊、特罗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舒尼替尼(索坦) 肠癌: 复方斑蝥胶囊、抗癌平丸、参丹散结胶囊、华蟾素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希罗达(结肠癌化疗)、 恶性淋巴瘤: 复方斑蝥胶囊、抗癌平丸、食道平散、 胃癌: 珍香胶囊、抗癌平丸、参丹散结胶囊、香参软胶囊、复生康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华蟾素口服液、 贲门癌:食道平散、 食道癌:食道平散、珍香胶囊、抗癌平丸、香参软胶囊、复生康胶囊、华蟾素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乳液、 白血病:抗癌平丸、香参软胶囊、复生康胶囊、华蟾素口服液、 宫颈癌:抗癌平丸、香参软胶囊、鸦胆子油口服乳液、

乳腺癌:香参软胶囊、西黄丸、希罗达(单独化疗、联合化疗)、 鼻咽癌:香参软胶囊、 胰腺癌:华蟾素口服液、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康力欣胶囊、西黄丸、抗癌平丸、消癌平片、臌症丸、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华蟾素胶囊 膀胱癌:鸦胆子油口服乳液、 前列腺癌:鸦胆子油口服乳液、 肾癌:多吉美、舒尼替尼(索坦) 艾迪注射液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50~10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400~4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与放、化疗合用时,疗程与放、化疗同步;手术前后使用本品10天为一疗程:介入治疗10天为一疗程;单独使用15天为一周期,间隔3天,2周期为一疗程;晚期恶病质病人,连用30天为一个疗程,或视病情而定。 50ml _184元;100ml_368元; 一天需要368元, 十天需要1840元——3680元, 一个月需要5520元——11040元 安康欣胶囊 [主治]: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直肠癌、鼻咽癌、乳腺癌、骨癌、膀胱癌、子宫颈癌、恶性淋巴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颅内肿瘤等。 [服法及用量]:每日三次,每次4-6粒,饭后温开水送服。 [规格]:每瓶45粒,每粒0.5克。 安康欣胶囊市场价格:195元/瓶,10瓶/疗程 安康欣胶囊优惠价格:150元/瓶,1500元/疗程(30天) 康艾注射液 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减少症。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包装规格:10ml*6支

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 一■、概念 细胞免疫治疗疗法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 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 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细胞因子诱 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DC)疗法、CLS生物免疫治疗、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DC-T细胞疗法等。 二、步骤介绍 1、在GMP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 2、经过7〜14天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 3、采血后的第7〜14天,开始回输DC、CIK细胞。 4、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有效杀除患者体内月中瘤细胞,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适应人群及适应症 适应症:肿瘤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 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 腺癌、肝癌、胃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 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复发,对于大多数细胞免疫治疗的适应人群还可以用于上 述肿瘤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肿瘤恶化的目的。但 生物治疗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和正在使用

免疫抑制药物的自身免疫病的患者 1.早期月中瘤者:生物治疗能精准杀灭月中瘤细胞,提高康复成功率; 2.术后治疗者:生物治疗能消除残余月中瘤细胞,防转移,确保长久带瘤生存; 3.联合治疗者:生物治疗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减少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 果; 4.病情较重者:对不能承受手术、放疗、化疗者,生物治疗因其安全、高效, 成功率高; 5.晚期肿瘤者:生物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命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近一倍。 四、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 传统疗法分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做到杀伤月中瘤细胞,抑制月中瘤活性,导致月中瘤病人的转移复发率非常高,但各种治疗各具意义: ①手术治疗对月中瘤的有效时间是早期,并且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手术以及放疗只能去除肉眼看得见的月中瘤组织,无法对付那些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月中瘤组织,所以月中瘤病人做完手术后经常担心复发的问题; ②化疗是用化学药品进行治疗,说是药品,其实从另外一层含义讲也是毒药,既杀灭癌细胞,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因此很多病人无法耐受化疗的治疗方法,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 ③放疗是用射线消除病灶,是作为治疗恶性月中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放疗不能减轻化疗的毒性作用,化疗也不能减少放疗的损伤作用,如化疗抑制全身的 骨髓,放疗也产生局部的骨髓抑制,病人常常因骨髓抑制血相低而无法继续治疗。 在做胸部月中瘤放疗时,化疗后的病人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变、放射性心包炎的发生明显增多,有时不得不减少放疗剂量,增加了放疗的难度。 ④细胞免疫治疗,它是针对如何预防恶性月中瘤的复发而来,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把

早期肝癌

早期肝癌 早期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小于3cm或者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肝癌的典型症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其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是上腹部包块。 ∙1早期症状 ∙2发病原因 ∙3肝癌诊断 ∙4早期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 ∙cls生物细胞免疫疗法 ∙多细胞免疫治疗 ∙5早期饮食 ∙肝癌早期能活多久 ∙6饮食保健 ∙早期肝癌饮食注意 ∙7肝癌预防 ∙8专家观点 ∙9治疗效果 ∙10术后护理 1早期症状

肝癌的早期症状[1]的表现有以下五种: 1、肝区疼痛 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超过50%。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少数患者自发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现肝区剧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若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则说明癌结节破裂出血严重。遇此情况需紧急抢救。若无上述伴发症状,疼痛较为局限,则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疼痛可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位于左叶的肿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于右叶的肿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肿瘤累及横隔时,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误认为肩关节炎;肿瘤位于右叶后段时,有时可引起腰痛;肿瘤位于肝实质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2、消化道症状 肝癌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消化 不良、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3、发热 相当一部分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别,需结合血象并观察抗菌治疗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4、消瘦乏力

生物疗法有没有治愈成功的案例

生物疗法有没有治愈成功的案例 生物治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一切应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种类十分繁多。生物疗法有没有治愈成功的案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物治疗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乳腺癌患者生物治疗成功案例孙佳玉女31岁 2012年3月因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到医院检查确定为乳腺癌,检查报告如下: (右)乳腺浸润性导管性二级(评分6分2+2+2),乳头(-),浅筋膜(-),腋窝淋巴结(+)10/17,右锁骨下淋巴结(+)5/5,免疫组化:ER(+)PR(+++)E-cad(+)CerbB-2(-). 孙佳玉和丈夫小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工作,夫妻俩为在天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勤俭节省,还在和平区买了一套不错的房子。搬进新家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小两口正筹划下一步生一个漂亮的小宝宝让整个小家更加温情。 不料在一天清晨醒来的时候,小孙觉得乳房胀痛难忍,虽然以前也有过隐隐的感觉,但一会就过去了,也就没有在意,自检时发现不明肿块。在丈夫小郑的一再要求下夫妻俩到了和平区某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乳腺癌。小孙自觉得不太可能,这么年轻怎么会患上这个病呢?于是来到了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生物治疗科做了进一步的病理生理检查,结果如上,确诊为早期乳腺癌。

这让夫妻俩一时不知所措,小郑甚至吵着要将房子卖掉给小张治病。在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生物治疗科的大夫耐心劝道下,小郑和小孙的心情才开始平静。大夫说:小孙这个病情较轻,属于乳腺癌早期,是可以治愈的,我们会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请放心。 听到了大夫的话小夫妻俩开始平静下来。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生物治疗科采用的方案是,右乳房保守切除,为了巩固疗效,防治复发,在手术治疗期间同时使用自体免疫细胞生物治疗。 经过3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小孙基本康复,仅需每周到医院做一次生物治疗,定期检查。 时间转眼2年过去了,小孙完全康复,和常人无异。在2014年5月还有了自己的小宝宝,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生物治疗原发性肝癌成功案例患者马先生,男性,45岁,2011年5月马先生因肝区疼痛,乏力,发热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进行B 超检查,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肿块大小8.86*9.45cm,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症状未减,反而增重。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不适,饭后加剧乏力、消瘦,右上腹疼痛,呈刺痛,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到北京武总二院国际肿瘤中心斥巨资从美国引进肿瘤治疗最新技术CLS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经过2个疗程的生物免疫治疗,患者肝区疼痛减轻,精神有所好转,食欲增加,体重也增加了不少,各种症状基本上已经消失,之后又进行了2个疗程,肝内的肿块消失,病情稳定,精神好,皮肤红润,通过复查一切正常。 DC-CIK治疗的优点主要有:应用范围广,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