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00882

J-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00882
J-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18年4月考试复习题题型: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五、实验分析题(共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 0世纪的( C.80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 D.卢梭)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

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

..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分析

B.领会

C.评价

D.综合运用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

..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

A.知识的学习

B.动作技能的学习

C.创造性学习

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7.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A)

A.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8.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托尔曼)

A.魏特海墨

B.加涅

C.托尔曼

D.苛勒

9.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B)

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

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

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

10.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11.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

段理论中未提及

...的是(B)

A.动作定向训练

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

C.动作模仿训练

D.动作整合训练

12.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

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

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

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 A.感知错误)

A.感知错误

B.活跃的想象

C.受经验局限

D.错误的推理

1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D)

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

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A.前科学概念是错误的

B.前科学概念对掌握科学概念有重大影响

C.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是对立的

D.前科学概念对科学概念掌握只起消极作用

15.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C)

A.访谈法

B.对偶故事法

C.道德两难故事

D.观察法

16.在下列选项中,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没有

..密切关系的是(D)

A.依恋

B.移情(或同情)

C. 羞耻感

D.惊恐

27.导学是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模式(D)

A.信息加工

B.社会交往

C.个人发展

D.行为训练

1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测量与描述

B.理论与实践

C.预测与控制

D.理解和说明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伯尔三类意义学习的是( B )。

A.信号学习、连锁学习和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D.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问题解决

20.发展性教学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皮亚杰

B.詹姆士

C.考夫卡

D.维果茨基

21.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C.强化)。

A.动机

B.练习

C.强化

D.及时反馈

22.下列选项中对学习理论产生时期主要特征描述不正..

确.的是( A )。

A.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B.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C.均是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

1

D.只能解释直接经验的学习

2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二大类( B )。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B.缺失需要和高级需要

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D.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4.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对操作学习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分类的学习是( A )。

A.形成性操作学习

B.示范性操作学习

C.指导性操作学习

D.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

1.探究性操作学习;

2.形成性操作学习;

3.强化性操作学习;

4.模仿性操作学习;

5.创造性操作学习

25.关于操作和学习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D )。

A.操作中有学习

B.学习中有操作

C.操作和学习是二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D.操作本身不是一种学习

26.在长期幼教实践基础上,我国习惯于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二类,它们是( C )。

A.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B.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

C.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D.表演游戏与音乐游戏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D )。

A.说话

B.眨眼

C.婴儿吸吮动作

D.膝跳反射

28.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是( C )。

A.教师的讲解

B.教师的示范

C.练习和反馈

D.教师的鼓励

29.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是( D )。

A.认知理论

B.原型理论

C.中介理论

D.联结

30. 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原则的是(A.生活随时性原则)。

A.生活随时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个体社会化内部动因的是

( D )。

A.观察学习

B.认知加工

C.自我强化(4社会学习)

D.尝试错误

32.提出创造过程“三境界说”的我国著名学者是(B)。

A.梁启超

B.王国维

C.章太炎

D.陈寅恪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是B) A.递进式 B.平行式(网络式) C.放射式D.立体

34.个人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成绩适当等级的评价属于( C.个人内评价)。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人内评价

D.诊断性评价

35.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分为外显行为要素和内隐心理要素。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显行为要素的是( C )。外显行为要素:1. 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 2.内隐心理要素:1.场景界定,2.角色认知;3.行为期待

A.场景界定

B.角色认知

C.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

D.行为期待

36.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教养的四种类型是通过二个维度

二二组合而获得的。其中纵容的教养类型的组合是( B )。

A.温暖、接纳和过度限制、要求

B.温暖、接纳和放纵、不要求

C.敌意、拒绝和过度限制、要求

D.敌意、拒绝和放纵、不要求

37.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B )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38.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D )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39.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

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C.发展敏感期)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40.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认知与情感)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41.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A )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42.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A )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43.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44.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D )

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C.概念内容、概念形式、概念事例与概念特性

D.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45.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C )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46.柯尔伯格提出了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3水平是指( A )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47.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B )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48.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A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49.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 )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50.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

(B )

A.尝试错误、顿悟式、说服与诱导

B.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

C.群体模仿、小教师制、讲授与启发式

D.认知训练、行为训练、讲授法与发现法

51.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教材中未提及...的?( B )

A.系统的教师指导

B.听凭幼儿独立发现

C.幼儿的自我指导

D.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52.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D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53.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C )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

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54.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B )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5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 D )

A.拒绝型

B.支配型

C.过度保护型

D.放任自由型

56.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主要有( D )

A.接受理论与建构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主义理论

C.试误理论与顿悟理论

D.联结理论与假设理论

5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 )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58.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

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

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 B.符号互动论)。

A.人际互动论

B.符号互动论

C.团体互动论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 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 ------------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 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想参加教师资格证测试的伙伴们是不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 学的试题有点担忧呢?下面是收集的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 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 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 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

2017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 约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 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幼儿园学前班考试试题

智多星幼儿园2012年一2013年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学前班 一、请小朋友们写出26个大写字母(20分) 二、看看谁最棒,认读英语最多(40分) Mo nday Tuesday Wedn esday Thursday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Froday Saturday Sunday Weeke nd 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周末 riend sistre n brother mother father 朋友姐妹兄弟母亲父亲 un cle gran dma/gra ndmother gramdpa/gra ndfather 叔叔/舅舅(外)祖母(外)祖父 aunt teacher stude nt policema n 姑姑,舅母教师学生(男)警察onr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一二------- 三四五六三、看图对话(20 分)

1、Mag I speak to CiCi ?能找CiCi 接电话吗? Yes,This is CiCi speaking。嗯,我就是CiCi 。 2、May I speak to Leo? 能找Leo 接电话吗? This is Leo speaking。 我就是Leo。 3、Hello !May I speak to CoCo?你好!能找CoCo 接 电话吗? Hi ,CoCo,This is John。 This is CoCo speaking。Who' s that。 我是CoCo,你是哪位 4、Do you have a small bay?你有一个小书包吗? Yes,I do you。No,I don' t。 四、小朋友,你会唱歌吗?唱一首字母歌(10 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X Y Z I Can Now you see I Can see Mag A B C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2020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 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 ) A .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 ) A .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 .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D ) A .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C ) A .知识素养之一 B .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 .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D ) A .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D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B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D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C ) A.广度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D A .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 绪状态 A .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C ) A .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C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2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 育》 A .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其作者是( B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 ( )⒈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 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D成熟概念。 ( )⒉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 )⒊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 )⒋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 )⒌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 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 )⒍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 )⒎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 )⒏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解释。 A.驱力说; B.强化说; C.观念冲突论; D.归因论。 ( )⒐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 )⒑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 )⒒“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 )⒓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 )⒔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 )⒕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 )⒖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的现代翻版。 A.关系转换说; B.经验内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 )⒗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 )⒘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 )⒙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 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题: (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向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在家庭中实施, 另一种是由社会实施。 2、学前教育学的特点;年轻、综合性、不断发展和有很强的实践性。 3、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公共学前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古希腊的柏拉图。 4、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代表作是《母育学校》。 5、在我国,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长久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6、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有领先性、随意性、随机性以及单独性和长久性。 7、学前教育学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8、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 梭利。 9、学前社会教育大约产生于18 世纪。 10、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趋向于理论化和科学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美国心理学家安娜斯塔西在儿童发展问题上提出了(遗传与环境 相互作用理论) A: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 B: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C: 遗传与教育相互作用理论D: 教育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2、蒙台梭利的教育代表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法)

A: 《儿童的教育》B: 《儿童的发现》 C:《童年的秘密》D: 《蒙台梭利教育法》 3、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叫(表演 游戏) A: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戏剧游戏 D:表演游戏 4、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制约作用、渗透作 用和(中介作用) A:促进作用 B: 控制作用 C: 中介作用 D: 发展作用 5、1989 年 11 月,第 44 届联合国大会在巴黎举行大会,提出了“儿 童的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的观点,并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A: 《儿童权利公约》B: 《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 宣言》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 《儿童保护法案》三、名词解释: (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 学。 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 : 它是研究学前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 规律及其养成和教育的一门科学。 3、最近发展区 : 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4、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

教师进城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 A.教学课件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 E.教案 2.在皮亚杰看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具体逻辑推理 D.思维的可逆性 E.去自我中心 3.如果一名学生的生理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型 E.发散型 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E.公式学习 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E.知识 7.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 )。 A.无所用心游戏 B.单独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 8.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小组中的个人不能把个人兴趣服从于小组兴趣。这种游戏是( )。 A.无所用心游戏 B.联合游戏 C.旁观游戏 D.平行游戏 E.合作游戏 9.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再现 E.原型内化 10.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还具有不同的一些特点( )。 A.客观性 B.外显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E.简缩性 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稳定性 E.适应性 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 C.信念 D.道德认识 E.道德观 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E.内在的成分 1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指向性 E.复杂性 1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E.学生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

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驱力 B.附属驱力 C.欲望驱力 D.自我提高驱力 8.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和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A.120% B.130% C.140% D.150% 10.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1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 B.元认知 C.技能 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学前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湛江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学前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A)( A.《母育学校》 B.《世界图解》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2、(A)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福禄培尔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奇3、(C)是蒙特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全部课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A.日常生活练习 C.感官教育 4、提出“活教育”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C.陶行知 5、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的特性(D)( A.幼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完整个体C.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B.健康教育 D.劳动教育 B.卢梭 D.陈鹤琴 B.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D.幼儿的发展必须听从成人的安排

6、师幼互动的首要特征是( A )。 A. 教育性 B. 平等性 C.差异性 D.情感性 7、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 (B ) 。 A. 上课 B. 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8、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 A ) A. 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B. 开发智力 C. 培养创造力 D.发展幼儿情商 9、下面哪一部(A )是卢梭的著作。 A. 《爱弥儿》 B. 《林哈德和葛笃 德》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10、“儿童中心说”是(B )提出来的。 A. 蒙特梭利 B. 杜威 C. 卢梭 D.洛克 11、下面那个不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D )。 A. 基础性 B. 生活性 C.游戏性 D.安全性 12、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是( A )。 A. 童趣性 B. 动态性 C.育人性 D.创造性 13、幼儿体育的内容不包括( D )。 14、学前阶段美育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 美学的知识 C.表现美的技能 1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不包括( D )。 A.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B.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于安全教育 C.幼儿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治疗法 D.文明习惯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 B. 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D. 审美动机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题(带答案)

教育学练习一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