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计算书(绝对详细)

单向板计算书(绝对详细)
单向板计算书(绝对详细)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4-37。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其分项系数1.3。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

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4-37。

图14-37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14-38所示。

图14-38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0.65kN/

70mm水泥焦渣14kN/×0.07m=0.98 kN/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0.08m=2 kN/

20mm石灰砂浆17kN/×0.02m=0.34 kN/

恒载标准值

=3.97 kN/

活载标准值

=5.0 kN/

荷载设计值p=1.2×3.97+1.3×5.0=11.26 kN/

每米板宽p=11.26 kN/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h=80mm,次梁b×h=200mm×450mm

边跨=2600-100-120+=2420mm

中间跨=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2400)/2400=0.83<10%,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板的弯矩计算

截面位置

弯矩系数M =

边跨跨中

×

11.26×

=5.99

B支座

×11.26×=-4.67

中间跨跨中

×11.26×=4.05

中间C支座

×11.26×=-4.05

3.配筋计算

b=1000mm,h=80mm,=80-20=60mm,

=11.9,=1.27,=210

截面位置

M(kN·m)

==1-

()

实配钢筋

边跨跨中

5.99 0.140 0.151 513

10@140,

561

B支座-4.67 0.109 0.116 394

8/10@140460

中间

跨中

①-②

④-⑤轴

线间

4.05 0.095 0.1 340

8@140,

359

②-④轴

线间

4.05×0.8 0.076 0.079 269

6/8@140,

281

中间

C

支座

①-②

④-⑤轴

线间

-4.05 0.095 0.1 340

8@140,

359

②-④轴

线间

4.05×0.8

0.076 0.079 269

6/8@140,

281

其中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0.35%>=0.2%及45=45=0.27%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14-39(a)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图14-39(a)板的模版图、配筋图板的钢筋表

编号形状尺寸直径

(mm)

长度

(mm)

备注

(1)10 3440 168 弯起30

(2)10 2730 168

(3)8 4160 462

(4) 8 2700 420

(5) 6 4160 126

(6) 6 2680 168

(7) 6 1630 351

(8) 6 580 378

(9) 6 830 40

四、次梁计算

b=200mm,h=450mm。

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见图14-40。

图14-40 次梁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恒载 3.97×2.6m=10.32

次梁自重25×0.2m×(0.45-0.08)m=1.85

次梁抹灰17×0.02m×(0.45-0.08)m×2=0.25

恒载标准值=12.42

活载标准值=5×2.6m=13

荷载计算值p=1.2×12.42+1.3×13=31.8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主梁b×h=300mm×800mm

边跨净跨=5900-120-150=5630mm

计算跨度=5630+=5755mm

中间跨净跨=6000-300=5700mm

计算跨度==5700mm

跨度差(5755-5700)/5700=0.96%<10%

故次梁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的弯矩计算

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kN·m)

边跨跨中

×31.8×=95.75

B支座

--×31.8×=-95.75

中间跨

跨中×31.8×=64.57

中间C支座

--×31.8×=-64.57 次梁的剪力计算

截面位置剪力系数V=(kN)

边支座A 0.4 0.4×31.8×5.63=71.6

B支座(左)0.6 0.6×31.8×5.63=107.4

B支座(右)0.5 0.5×31.8×5.7=90.63

中间C支座0.5 0.4×31.8×5.7=90.63 3.配筋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

边跨? =×5755=1918mm

中跨

? =×5700=1900< b+=2600mm h=450mm ,=450-35=

415mm

=80mm

(-)=11.9×1900×80(415-)= 678kN·m>95.75kN·m

故次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

次梁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b=

200mm

=11.9N/,=300N/

M

(kN·m)

(mm)①

=1-

=①

()

实配钢筋

95.75 1918 0.025 0.025 782

416,

804

B

-95.75 200 0.234 0.271 892

216+2

8,

911中

64.57 1900 0.017 0.017 532

3,

603

C

-64.57 200 0.158 0.173 570

216+2

12,

628

其中? 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0.67%>=0.2%及45=45=0.19%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B=200mm,=415mm,=11.9N/,=1.27 N/,=210 N/,/b =2.075<4,0.25=0.25×11.9×200×415=247kN>V,截面合适。

0.7=0.7×1.27×200×415=73.6kN

实配钢箍

边支座A 71.6 6@150,73.8+41.1=114.9 6@150

B支座(左)107.4 6@150,73.8+41.1=114.9 6@150

B支座(右)90.63 6@190,73.8+32.5=106.3 6@190

C支座90.63 6@190,73.8+32.5=106.3 6@190

===0.149%>=0.24=0.24×=0.145%

为200mm,为6mm。

满足构造要求、

次梁钢筋布置图见图14-41。

图14-41次梁钢筋布置图

五、主梁计算

b=300mm,h=800mm。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主梁按线刚度=

柱线刚度??? =

考虑现浇楼板的作用,主梁的实际刚度为单独梁的刚度的2倍

∴=

故主梁视为铰支在柱顶上的连续梁,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见图14-42。

图14-42主梁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由次梁传来恒载

主梁自重

主梁侧抹灰

恒载标准值

活载标准值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净跨

计算跨度

中间跨净跨

计算跨度

,故按等跨连续梁计算,由附表12-12查得内力系数k见下表。

3.内力包络图

主梁内力包络图见图14-43。

图14-43主梁内力包络图

4.配筋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为

>432.3kN·m ∴主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

主梁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b=300mm ,=800-80=720mm

B支座边M=468.9-0.2×230.95=422.71kN·m。

=11.9,=300

M(kN·m)

(mm)

(或b)

(mm)

=1-

实配

钢筋

432.3 2600 760 0.024 0.024 1881

522,

1900

B

-422.71 300 720 0.228 0.262 2245

3

22+218

+220?

2277

418+

1017

20

628

均小于

==0.262%>

=0.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b=300mm,

=720mm,=11.9,=1.27 ,=210

0.25×11.9×300×720=642.6kN>V

∴截面合适

0.7b=0.7×1.27×300×720=

192kN

截面位置V(kN)

=0.7b +1.25

实配钢筋A支座166.3 8@230,199+85.5=284.5>V 8@230

B支座(左)268.6 8@230,192+82.7=274.7>V 8@230

B支座(右)230.96 8@230,192+82.7=274.7>V 8@230 为250,为6mm,用6@250

==

改用8@230,

5.附加箍筋计算

次梁传来的集中力F=1.2×74.52+1.3×78=190.82kN

用箍筋,双枝8,=2×50.3=100.6,=210

,取10个

如用吊筋,=300

附加箍,次梁两侧各5个8箍筋或吊筋,218。

6.抵抗弯矩图及钢筋布置

抵抗弯矩图及钢筋布置图见图14-44。

①弯起钢筋的弯起点距该钢筋强度的充分利用点最近的为450>/2,前一排的弯起点至后

一排的弯起点的距离<

②钢筋切断位置(B支座负弯矩钢筋)

由于切断处V全部大于,故应从该钢筋强度的充分利用点外伸,及以该钢筋的理论断点外伸不小于且不小于20d。

对22 取1600

对20 取1550

对18 取1450

③跨中正弯矩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12d

对22 12×22=264? 取270

对16 12×16=192? 取200

④支座A,构造要求负弯矩钢筋面积≥跨中钢筋,212+122,

=614>×1900=475,要求伸入支座边=33d,12,=33×12=396,伸至梁端340再下弯10022,=33×22=726,伸至梁端340再下弯400。

图14-44主梁抵抗弯矩图及钢筋布置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 m2 70mm水泥焦渣 14kN/ m3×0.07m= kN/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 m3×0.08m=2 kN/ m2 20mm石灰砂浆 17kN/ m3×0.02m= kN/ m2 恒载标准值g k= kN/ m2 活载标准值q k= kN/ m2

荷载设计值 p =×+×= kN/ m 2 每米板宽 p =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 N/mm 2, f t =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 其中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3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孔板流量计计算书

TAG : --- Timestamp:---Review number:--- Sales order number:Serial number :Person in charge : Sizing Sheet -data shee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us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wetted materials in view of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Endress+Hauser makes no guarantees and assumes no liability for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s selected here for the application described above. ** The PED category is an Endress+Hauser recommendation and depends on the fluid category, process data as well from the max. permissible pressure of the selected pressure rating.The fluids of the Applicator data base are classified to 67/548/EWG.

TAG : --- Timestamp:---Review number:--- Sales order number:Serial number :Person in charge : Sizing Sheet -installation / options Pipe Dimensions *The Endus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rrect selection of the piping. Applicator does not calculate necessary pipe wall thickness according to application data. Endress + Hauser takes no liability fo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ipe dimensions. Mounting Position Compact version / horizontal pipe Gas / pointing left in direction of flow Optimization criterion Optimized by Endress+Hauser

桥面板计算-规范法

1. 简支板 1.1. 恒载 铺装厚度为9cm ,桥面板厚度为23cm ,单位长度桥面板上恒载集度为:g=*23+*25=m 。 恒载下与计算跨径相同的简支板跨中弯矩: m kN gl M og ?=??==128.32.382.78 1812 1.2. 活载 1.2.1. 最不利荷载布置方式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节车辆荷载加载方式,结合前面的弯矩影响线,对桥面板进行车辆布载。 图 1-1跨中弯矩最不利加载方式 1.2.2. 荷载分布宽度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节计算车辆荷载分布宽度。 车轮着地尺寸: a1=,b1= 横桥向荷载分布宽度: b=b1+2h=+2*=

顺桥向荷载分布宽度: 单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a=a1+2h+l/3=+2*+3=>,按多个车轮计算,a=a1+2h+d+l/3=+2*++3=。 均布荷载大小:P1=2*(140/2)/*=m 2。 表 1.1加载点有效分布宽度 1.2.3. 活载弯矩 m kN M oq ?=??-?=431.412 39.039.0044.636.18907.28 2. 连续板 梁高h=,桥面板高度t=,t/h<1/4,根据《公预规》: 恒载支点弯矩M=*=·m ; 恒载跨中弯矩M=*=·m 。 活载支点弯矩M=*=·m ; 活载跨中弯矩M=*=·m 。 3. 效应组合 承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 冲击系数取 跨中:M ud =**+*(1+*=·m 支点:M ud =**+*(1+*=·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频遇组合 跨中:M fd =+*= kN ·m 支点:M fd =-+*= kN ·m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书 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 题号: 班级:水电0601 姓名:李海斌 学号:200690250127 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 日期:2009年6月8-14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 结构布置....................................................................................... .1 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 1.2.1板厚度的选定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 1.2.3主梁截面尺寸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板的荷载计算 (3) 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 2.2.1边跨的计算 2.2.2中间跨度计算 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 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 第三章次梁的设计 3.1次梁的荷载计算………………..………………… 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 (1) 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 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3.2.1次梁边跨计算………………..…………………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1) 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 第四章主梁设计………………..……………… 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

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 孔板流量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制药等行业中,各种液体、气体、天燃气以及蒸汽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连续测量。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孔板流量计是怎么计算出来,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孔板流量计的计算公式 简单来说差压值要开方输出才能对应流量 实际应用中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很少自己计算的这个都是用软件来计算的下面给你一个实际的例子看看吧 一.流量补偿概述 差压式孔板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流体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原理。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具有动压能和静压能(位能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能量总和不变。以体积流量公式为例: Q v = CεΑ/sqr(2ΔP/(1-β^4)/ρ1) 其中:C 流出系数; ε可膨胀系数 Α节流件开孔截面积,M^2 ΔP 节流装置输出的差压,Pa; β直径比 ρ1 被测流体在I-I处的密度,kg/m3; Qv 体积流量,m3/h 按照补偿要求,需要加入温度和压力的补偿,根据计算书,计算思路是以50度下的工艺参数为基准,计算出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的流量。其实重要是密度的转换。计算公式如下: Q = 0. *d^2*ε*@sqr(ΔP/ρ) Nm3/h 0C101.325kPa 也即是画面要求显示的0度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流量。 在根据密度公式: ρ= P*T50/(P50*T)* ρ50 其中:ρ、P、T表示任意温度、压力下的值 ρ50、P50、T50表示50度表压为0.04MPa下的工艺基准点 结合这两个公式即可在程序中完成编制。 二.程序分析 1.瞬时量 温度量:必须转换成绝对摄氏温度;即+273.15 压力量:必须转换成绝对压力进行计算。即表压+大气压力 补偿计算根据计算公式,数据保存在PLC的寄存器内。同时在画面上做监视。 2.累积量 采用2秒中一个扫描上升沿触发进行累积,即将补偿流量值(Nm3/h)比上1800单位转换成每2S的流量值,进行累积求和,画面带复位清零功能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单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2000 mm; Ly = 6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40=60 mm 六、配筋计算(ly/lx=6000/2000=3.000>2.000,所以选择多边支撑单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配筋 1) 确定X向底板弯距 Mx = (γG*qgk+γQ*qqk)*Lo2/24 = (1.200*4.100+1.400*2.000)*22/24 = 1.287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1.287×106/(1.00*11.9*1000*60*60) = 0.03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0) = 0.030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30/360 = 60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0/(1000*100) = 0.060%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6) 计算纵跨分布钢筋面积 不宜小于横跨板底钢筋面积的15%,所以面积为: As1 = As*0.015 = 200.00*0.15 = 30.00mm2 不宜小于该方向截面面积的0.15%,所以面积为: As1 = h*b*0.0015 = 100*1000*0.0015 = 150.00mm2 取二者中较大值,所以分布钢筋面积As = 150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2.X向左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左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桥面板及框架横向计算

桥面板及框架横向计算 1、计算理论及思路说明 桥面板框架横向计算取用单位宽度的跨中断面进行计算,框架支承加在腹板中心线下;计算工具为《桥梁博士V3.1》程序。 2、恒载 结构自重按26KN/m3 桥面铺装8cm沥青砼0.08x1x25=2KN/m,按均布荷载施加; 栏杆每米中2KN,按集中力施加;人行道重量折算为两个集中力,外侧为11.8KN内侧为5.9KN,分别施加在悬臂端和距离悬臂端2.4m。 3、人群荷载 5Kpa均布荷载或1.5KN集中力分别计算取不利者(前者控制本桥横向设计) 4、汽车 按城市桥梁荷载《标准》4.1.3.1,总重70t,车轮着地尺寸纵x横=a2xb2=0.25x0.6m。5、跨间板的有效分布宽度及车轴换算荷载计算 1)、计算跨径 车道:L=L0+t=3.65+0.26=3.91m 铺装层厚0.08m 2)、重车轮作用在顶板跨中最不利位置 单个车轮的纵桥向分宽度计算: a=(a1+2h)+L/3=(0.25+2x0.08)+3.91/3=1.71m<2L/3=2.6m 即a=2.6m,a>1.2m,说2X140车轴分布宽度有重叠,可以判断出200KN轴控制设计。 则: 200 138.5/ 2 2.62 r Q P KN m a === ?? 3)、重车轮作用在梁肋支承处 a=(a1+2h)+t=(0.25+2x0.08)+0.26=0.67m<1.2m 则P1=140/0.67=209KN/m 4)、重车轮作用在梁肋支承附近位置 单个车轮纵桥向分布宽度计算: a=(a1+2h)+t+2X 分别取X=0.1和X=0.5处进行计算 A、X=0.1时 a=(A=(0.25+2x0.08)+0.26+2x0.1=0.87<1.2m 则P1=140/0.87=161KN/m B、X=0.5时 a=(A=(0.25+2x0.08)+0.26+2x0.5=1.67m>1.2m 说2X140车轴分布宽度有重叠,可以判断出200KN轴控制设计。

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复习过程

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

0引言 孔板是典型的差压式流量计,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柳钢炼铁厂使用广泛,主要用于测量氧气、氮气、空气、蒸汽及煤气等流体流量。由于孔板的流入截面是突然变小的,而流出截面是突然扩张的,流体的流动速度( 情况) 在孔板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且在孔板前后形成了差压,通过测量差压可以反映流体流量大小[1]。但是流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厂以往仅仅是通过开方器对孔板前后差压进行开方,然后乘以设计最大流量从而获得实际流量值,如公式(1)所示。 (1) 其中Q ——体积流量,Nm3/h; Q max——设计最大流量,Nm3/h; ΔP ——实际差压,Pa; ΔP设——设计最大差压,Pa。 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准确流量,特别是在压力、温度波动( 变化) 较大的时候,测量出来的流量和真实流量相差较大。所以,流量的计算还需要增加温度、压力补偿。在孔板通用公式中,增加压力、温度补偿的流量计算公式关键是对介质在工况下的密度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孔板设计说明书上的流量系数、孔板开孔直径、膨胀系数、工况密度等参数,公式比较复杂;笔者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获得的简易公式则简单得多,只要有孔板的设计最大流量、设计差压和设计压力,即可准确获得实际流量值。

1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 1.1通用计算公式(2) (2) 其中Q——体积流量,Nm3/h; K——系数; d——工况下节流件开孔直径,mm; ε——膨胀系数; α——流量系数; ΔP——实际差压,Pa; ρ——介质工况密度,kg/m3。 公式(2)中的介质工况密度ρ和温度、压力有关,根据克拉珀龙方程,有 (3) P ——压力,单位Pa; V ——体积,单位m3; T ——绝对温度,K; n ——物质的量; R ——气体常数。 相同( 一定) 质量的气体在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有:

桥面板计算

248桥面板的计算 248.1主梁桥面板按单向板计算 根据《公桥规》4.1.1条规定,因长边与短边之比为60/6.6=9.09>2故按单向板计算。人行道及栏杆重量为 8.5kN/m. 1、恒载及其内力的计算每延米板的恒载g: 防水混凝土少:0.08 1 25 2.0kN /m 沥青混凝土磨耗层g2:0.02 1 25 0.5kN / m 将承托的面积平摊于桥面板上,则:t 30 30 60/660 32.7cm 桥面板g3:0.327 1.0 25=8.仃5k N / m 横载合计为:g g1 g2+g310.915kN /m (1)计算M og 计算跨径:丨min (I o t,l o b) l o+t=6.2+0.327=6.527 l°+b=6.2+0.4=6.6 取l=6.527m 1 21 2 M ag glo 10.915 6.2252.45kN m g 8 8 (2)计算Q支g l0=6.2m,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1 1 Q 支g=3gl°=3 10.915 6.2=33.84kN 2、活载内力 公路-II级车辆荷载后轮轴重P=140kN,由《桥规》查得,车辆荷载的后轮着地长度为0.20m,宽度为0.60m。 板上荷载分布为:心2+2H=0.2+2 0.1=0.4m b1=b2+2H=0.6+2 0.1=0.8m 有效分布宽度计算:a=a1+L 3=0.4+6.527 , 3=2.58 1.4m (两后轮轴距) 两后轮有效分布宽度发生重叠,应一起计算其有效分布宽度。纵向2个车轮对于单向板跨中与支点的有效分布宽度分别为: ap+d 1. 3 0.4 1.4 6.527 3 3.98mS2l 3+d 2l:3 d 2 6.527 3+1.4=5.75m 所以:a=5.75

孔板流量计简易计算公式应用

孔板流量计简易计算公式应用 介绍孔板流量计的计算公式,通过将简易公式和通用公式的对比,发现简易公式更直观,而且计量误差很小,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为维护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计量学;孔板;流量;公式;误差 孔板是典型的差压式流量计,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广泛,主要用于测量氧气、氮气、空气、蒸汽及煤气等流体流量。由于孔板的流入截面是突然变小的,而流出截面是突然扩张的,流体的流动速度(情况)在孔板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在孔板前后形成了差压,通过测量差压可以反映流体流量大小。但是流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厂以往仅仅是通过开方器对孔板前后差压进行开方,然后乘以设计最大流量从而获得实际流量值,如公式(1)所示。 其中Q ——体积流量,Nm3/h; Qmax——设计最大流量,Nm3/h;? P ——实际差压,Pa; ? P设——设计最大差压,Pa。 其实这种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准确流量,特别是在压力、温度波动(变化)较大的时候,测量出来的流量和真实流量相差较大。所以,流量的计算还需要增加温度、压力补偿。 在孔板通用公式中,增加压力、温度补偿的流量计算公式关键是对介质在工况下的密度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孔板设计说明书上的流

量系数、孔板开孔直径、膨胀系数、工况密度等参数,公式比较复杂;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获得的简易公式则简单得多,只要有孔板的设计最大流量、设计差压和设计压力,即可准确获得实际流量值。 1、孔板流量计计算公式; 1.1 通用计算公式: 其中Q----体积流量,Nm3/h; K----系数; d----工况下节流件开孔直径,mm;ε----膨胀系数;α----流量系数;? P----实际差压,Pa;ρ----介质工况密度,kg/m3。 公式(2)中的介质工况密度ρ和温度、压力有关,根据克拉珀龙方 程,有(3) P ----压力,单位Pa;V ----体积,单位m3;T ----绝对温度,K; n ----物质的量;R ----气体常数。 相同(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时,有: P1----某种状态下气体压强,Pa;V1----某种状态下气体体积,m3;T1----某种状态下气体绝对温度,K;又:

完整word版单向板计算书绝对详细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4-37。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 5kN/,其分项系数1.3。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准值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4-37。 图14-37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14-38所 示。 图14-38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0.65kN/30mm现制水磨石 0.98 kN/14kN/×0.07m=水泥焦渣70mm25kN/钢筋混凝土板80mm 2 kN/=0.08m×.

17kN/0.34 kN/×0.02m=20mm石灰砂浆 =3.97 kN/ 恒载标准值 5.0 kN/活载标准值=11.26 kN/ 5.0=1.2×3.97+1.3×=荷载设计值p11.26 kN/每米板宽p=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h200mm×450mm ,次梁h=80mm b×120+==边跨2600-100-2420mm =2400mm =2600中间跨-200 /2400 =0.83<10%,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跨度差(24202400)板的弯矩计算 截面位置弯矩系数M=边跨跨中=5.99 ×11.26× 支座B 4.67 -=×11.26× 中间跨跨中×11.26×=4.05 中间C支座×11.26×=-4.05 3.配筋计算,=60mm20=,,b=1000mmh=80mm80- ,=1.27=11.9,=210=1-==实配钢筋)kN·M(m 截面 位置 )(. 10@140,513 0.151 5.99 0.140 边跨跨中561 0.109 0.116 394 4.67 B支座-8/10@140460 ①-②8@140,340 0.1 4.05 0.095 轴④-⑤线间359 间中跨跨中6/8@140,轴④②-269 0.076 0.079 4.05×0.8 线间281 340 0.095 0.1 4.05 间①-②-中,8@140C 轴⑤④-支座线间359 0.076 0.079 269 ②-④轴-,6/8@140 4.05×0.8 线间

桥面板计算(2)

桥面板计算(2) 简支梁桥桥面板计算 , 桥面板作用: 直接承受车轮荷载,把荷载传递给主梁,同时,它又能构成主梁截面的组成部分, 并保证了主梁的整体作用。 , 桥面板分类: 单向板、双向板;悬臂板、铰接板。 , 车轮荷载的分布: 作用在桥面上的车轮压力,通过桥面铺装层扩散分布在钢筋混凝土板面上,荷载在 o铺装层内的扩散程度,对于混凝土或沥青面层,荷载可以偏安全地假定呈45角扩散。 , 有效工作宽度: 板在局部分布荷载p的作用下,不仅直接承压部分的板带参加工作,与其相邻的部 分板带也会分担一部分荷载共同参与工作。因此,在桥面板的计算中,就需要确定所谓 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 桥面板内力计算: 对于梁式单向板或悬臂板,只要借助板的有效工作宽度,就不难得到作用在每米宽 板条上的荷载和其引起的弯矩。

对于双向板,除可按弹性理论进行分析外,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简化的计算方法或现 成的图表来计算。 桥面板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肋梁桥的桥面板(也称行车 道板),是直接承受车辆轮压的承重结构,在构造上它通常 与主梁的梁肋和横隔梁(或横隔板)整体相连,这样既能将 车辆活载传给主梁,又能构成主梁截面的组成部分,并保证 了主梁的整体作用。桥面板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造,对于跨 度较大的桥面板也可施加横向预应力,做成预应力混凝土板。 从结构形式上看,对于具有主梁和横隔梁的简单梁格系 (图a)以及具有主梁、横梁和内纵梁的复杂梁格系(图b),桥面板实际上都是周边支承的板。 桥面板的分类 , 桥面板的受力特性:

ll/laab 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值愈大,向跨度方向传递的荷载就愈少。 , 单向板: 长宽比等于和大于2的周边支承板。 , 双向板: 长宽比小于2的周边支承板。 , 悬臂板: l/l,2ab 的T形梁桥,翼缘板的端边为自由边。 , 铰接悬臂板: l/l,2ab 的T形梁桥,相邻翼缘板在端部互相做成铰接接缝的构造。 车轮荷载的分布 作用在桥面上的车轮压力,通过桥面铺装层扩散分布在钢筋混凝土板面上,由于板的计算跨径相对于轮压的分布宽度来说不是相差很 大,故计算时应较精确地将轮压作为分布荷载 来处理,这样做既避免了较大的计算误差,并 且能节约桥面板的材料用量。 富于弹性的充气车轮与桥面的接触面实 际上接近于椭圆,而且荷载又要通过铺装层扩 散分布,可见车轮压力在桥面板上的实际分布

各种流量计计算公式

V锥流量计计算公式为: 其中: K为仪表系数; Y为测量介质压缩系数;对于瓦斯气Y=0.998; ΔP为差压,单位pa; ρ为介质工况密度,单位kg/m3。取0.96335 涡街流量计计算公式:

一、孔板流量计 1.1 工作原理 流体流经管道内的孔板,流速将在孔板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孔板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通过压差来衡量流量的大小。它是以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在已知有关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以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而求得流量。其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ε——被测介质可膨胀性系数,对于液体ε=1;对气体等可压缩流体ε<1(0.99192)Q工——流体的体积流量(单位:m3/min) d ——孔径(单位:m ) △P——差压(单位:Pa) ρ1——工作状况下,节流件(前)上游处流体的密度,[㎏/m3]; C ——流出系数 β——直径比 1.2 安装 孔板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对直管段的要求一般是前10D后5D,因此在安装孔板流量计时一定要满足这个直管段距离要求,否则测量的流量误差大。

1.3 测量误差分析 1.3.1 基本误差 孔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煤气的侵蚀而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而且流量计工作时间越长,流体对节流件的冲刷越严重,也会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 1.3.2 附件误差 孔板节流装置安装于现场严酷的工作场所,在长期运行后,无论管道或节流装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堵塞、结垢、磨损、腐蚀等等。检测件是依靠结构形状及尺寸保持信号的准确度,因此任何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变化都会带来附加误差。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x400mm。板伸入墙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 准值0. 65kN/m2) o 3、活荷载:标准值为7. 5 kN/m2 o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A=11.9N/〃”2, /=1.27N/〃m2) 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 =36ON/〃* ) x 其余采用HPB235级(人=210"/〃〃/) 三、设计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 (1)、结构平而布置图 (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 (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设计说明 (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要求图而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

最新单向板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专业年级:建筑*** 组别:第六组 组长: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计算书 目录 1、摘要 (3) 2、设计资料 (4) 3、板的设计 (4) 3.1、荷载 (5) 3.2、内力计算 (6) 3.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次梁的计算 (9) 4.1、荷载 (10) 4.2、内力计算 (10) 4.3、截面承载力计算 (12) 5、主梁的设计 (14) 5.1、荷载 (14) 5.2、内力计算 (15) 5.3、截面承载力计算 (21) 6、参考文献 (24)

1、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完成了板,次梁、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的配筋设计。 2、设计资料: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0kN/ 2、楼面面层为20 mm厚水泥砂浆地面面层,混凝土楼板,15mm厚混合砂浆天花板抹面。 3、材料选用: 板混凝土用C25,梁混凝土用C30。 钢筋:主梁、次梁的主筋用HRB335级,板及梁的箍筋用HPB300级。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3、板的设计: 某三层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图如图:

解:1、基本设计资料 (1)材料 板:C25混凝土:2/9.11mm N f c =,2 /27.1mm N f t =,2/78.1mm N f tk = 梁:C30混凝土:2 /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钢筋:HPB300级(2 /270mm N f y =,614.0=b ξ) HRB335级(2/300mm N f y =,55.0=b ξ) (2)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2/0.6m KN q k = 水泥砂浆地面面层:3 /18m KN 钢筋混凝土:3/25m KN 混合砂浆:3/17m KN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方法) (1)确定板厚及次梁截面

桥面板计算-规范法

1. 简支板 1.1. ? 载 铺装厚度为9cm,桥面板厚度为23cm ,单位长度桥面板上包载集度为: g=0.09*23+0.23*25=7.82kN / m。 包载下与计算跨径相同的简支板跨中弯矩: 1 21 M og gl 7. 82 3.2 3. 128kN m 8 8 1.2. 活载 1.2.1. 最不利荷载布置方式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 4.3.1节车辆荷载加载方式, 结合前面的弯矩影响线,对桥面板进行车辆布载。 P‘P2 160 130 --------------------- ------------------ 1*-, W W 320 ------------------------------ 图1-1跨中弯矩最不利加载方式 1.2.2. 荷载分布宽度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 4.1 节计算车辆荷载分布宽度。

车轮着地尺寸: a1=0.2 , b1=0.6 横桥向荷载分布宽度: b=b1+2h=0.6+2*0.09=0.78m 顺桥向荷载分布宽度: 单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 a=a1+2h+l/3=0.2+2*0.09+3.2/3=1.447m>1.4m ,按多个车轮计算,a=a1+2h+d+l/3=0.2+2*0.09+1.4+3.2/3=2.847m 。 均布荷载大小:P1=2*(140/2)/(0.78*2.847)=63.044kN/m 2。 1.2.3 .活载弯矩 0. 39 M O q28.8907 1. 6 63. 044 0.39 41. 431kN m 2. 连续板 梁高h=1.1m,桥面板高度t=0.23m , t/h<1/4,根据《公预规》4.1.2 : 包载支点弯矩M=-0.7*3.128=-2.190kN - m; 包载跨中弯矩M=0.5*3.128=1.564kN - m。

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 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如果你没有计算书,你只需要向制造厂提供下列数据:管道(法兰)尺寸,管道(法兰)材质,介质,流体的最大和常用流量,温度,压力和你现有的孔板外圆尺寸,生产厂会根据你的数据重新计算,然后你根据计算书重新调整你的差压变送器和流量积算仪引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 2009-05-10 17:11:29|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的 (1)差压式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是以伯努利方程和流体连续性方程为依据,根据节流原理,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如标准孔板、标准喷嘴、长径喷嘴、经典文丘利嘴、文丘利喷嘴等),在其前后产生压差,此差压值与该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差压式流量计中,因标准孔板节流装置差压流量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研究最充分、已标准化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孔板流量计理论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f为工况下的体积流量,m3/s;c为流出系数,无量钢;β=d/D,无量钢;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D为工况下上游管道内径,mm;ε为可膨胀系数,无量钢;Δp为孔板前后的差压值,Pa;ρ1为工况下流体的密度,kg/m3。 对于天然气而言,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积流量的实用计算公式为: 式中,qn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m3/s;As为秒计量系数,视采用计量单位而定,此式As=×10-6;c为流出系数;E为渐近速度系数;d为工况下孔板内径,mm;FG为相对密度系数,ε为可膨胀系数;FZ为超压缩因子;FT为流动湿度系数;p1为孔板上游侧取压孔气流绝对静压,MPa;Δp为气流流经孔板时产生的差压,Pa。 差压式流量计一般由节流装置(节流件、测量管、直管段、流动调整器、取压管路)和差压计组成,对工况变化、准确度要求高的场合则需配置压力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温度计(传感器或变送器)流量计算机,组分不稳定时还需要配置在线密度计(或色谱仪)等。 孔板流量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制药等行业中,各种液体、气体、天燃气以及蒸汽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连续测量。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孔板流量计是怎么计算出来,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孔板流量计的计算公式 简单来说差压值要开方输出才能对应流量 实际应用中计算比较复杂一般很少自己计算的这个都是用软件来计算的下面给你一个实际的例子看看吧 一.流量补偿概述 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流体的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原理。在水平管道中流动的流体,具有动压能和静压能(位能相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两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能量总和不变。以体积流量公式为例: Q v = CεΑ/sqr(2ΔP/(1-β^4)/ρ1)

单向板设计实用标准计算书实用模板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的跗属房屋。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5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力按弹性理论计算。L1×L2=31.2m×18.9m 1.设计资料 (1)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2)材料:混凝土C3O,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跨度为 6.3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3/3=2.1m,2o l/1o l=6.3/2.1=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连续板板厚h≥2100/30=7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往往要双向布置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8~o l/12=6300/18~6300/12=350~525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o l/15~o l/10=6300/15~6300/10=420~630mm。取h=600mm截面宽度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附件 3.板的设计 (1)荷载 恒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0.65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25KN/m3=2.0kN/㎡ 20㎜混合砂浆 0.02×17KN/m3=0.34kN/㎡ 小计 2.99k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5.0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等于4.0kN/2m,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x1.2=3.59kN/m 可变荷载设计值q=5x1.3=6.5kN/m g =10.09KN/m,近似取为g+q=10.0kN/m 荷载总设计值q (2)计算简图 按照塑性力重分布设计。次梁截面200mm×50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n l=2100-200∕2=2100 中间跨n l=2100-200=19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 ,可按等跨度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