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2013)分析解析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2013)分析解析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讲义(2013)分析解析

-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环境工程基础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是《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贯通和融化,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本课程的实验内容选用目前较常用的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Ⅰ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在废水中悬浮颗粒浓度较稀时,颗粒依靠重力作用而沉淀的基本规律。一般是通过沉淀柱静沉实验,获得颗粒沉淀曲线。本实验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为某些构筑物(如沉砂池)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对自由沉淀的概念、特点、规律的理解。

2. 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沉淀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悬浮物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其沉淀轨迹为直线。典型例子是砂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以及悬浮物浓度较低的废水在初沉池中的沉淀过程。自由沉淀过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其沉淀速度符合斯托克斯公式。悬浮颗粒在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Hazen 和Camp 提出了理想沉淀池的概念。

沉淀池能够去除的颗粒包括u > u 0 以及u < u 0 的两部分,故去除率η为:

00

000

1

(1)(1)

100%(2)p i

p udp u or

C C C ηη=-+

?????-=

???????

P 0为沉淀速度小于最小沉淀速度(u 0)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百分数(00

i

C p C =

,剩余量,);1-P 0(去除量)为沉淀速度大于最小沉淀速度(u 0)的颗粒去除百分数。式(1)是悬浮颗粒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法。

通过下式计算沉淀速率,即

01060i h u t ?=

?

式中u-----沉淀速率(mm/s ); h 0----取样口高度(cm ) t i ----沉淀时间(min )

三、[实验器具与设备]

1. 自由沉淀装置(沉淀拄,储水箱,水泵空压机);

2. 计时秒表;

3. 分析天平(1/10000 1台)

4. 恒温烘箱

5. 干燥器;

6. 旋塞称量瓶(40x70 10个);

7. 量筒(10个);

8. 烧杯、移液管、瓷盘等。 9. 定量滤纸; 10. 漏斗(10个)

11. 水样可以选用天然河水或人工配制。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装置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将废水注入水箱中,在水箱中充分搅拌,开启水泵将充分混合的废水注入沉

淀柱内。

2.开动秒表开始记时,当时间为0、1、5、10、15、20、25、30、60、100 min

时,在同一取样口取出100mL水样。

3.测定各水样的悬浮物浓度,0min所取水样的浊度为原水浊度。

5. 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现象。

6.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填入表1中。

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中一些较重颗粒沉淀,又要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柱内水体紊动,影响沉淀实验效果。2)取样前,记录管中水面至取样口距离H(以cm计)。

3)取样时,先排除管中积水后取水样,每次约取120mL。

五、实验结果整理

1. 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实验日期:水样性质及来源:

沉淀柱直径d= 柱高H=

水温:℃原水样悬浮颗粒浓度C0(mg/L):

绘制实验装置草图

2. 实验结果

1)计算悬浮物去除率、剩余率P及沉淀速度u,并将数据结果填入表2。

2)绘制η-T(去除率-沉淀历时)、η-u(去除率-沉淀速度)、P-u(剩余率-沉淀速度)曲线。

[思考题]

(1)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与絮凝沉淀中颗粒沉速有何区别?

(2)绘制自由沉淀曲线的方法及意义?

(3)自由沉淀的测定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实验II 过滤反冲洗实验

过滤是去除浓度比较低的悬浮液中微小颗粒的一种有效方法。过滤时含悬浮物的废水流过具有一定孔隙率的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流在介质表面或内部而除去,根据所采用的过滤介质不同,可将过滤分为多孔材料过滤和颗粒材料过滤两种。此外,使用的构筑物是普通快滤池。快滤池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池内有排水槽、滤料层、垫料层和配水系统;池外配有进水管、出水管、冲洗水管、冲洗水排出管等管道及附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型及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2、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3、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

4、掌握滤池中主要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过滤过程中,一般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流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过滤过程水利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厚度及水位已定时,如果空隙率减少,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则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量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一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则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中的污染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层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反冲洗效果通常由滤床膨胀率e 来控制,即:

100%L L e L

-=

?

式中,L-----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

L 0---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 )。

通过长期试验发现,e 为25%时的反冲洗效果最佳。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过滤反冲洗装置一套。

2、浊度计1台。

3、酸度计1台。

4、烧杯(200mL)。

水位计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药品]

硫酸铝(质量分数1g/L);TiO2(加热溶解).

五、[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中要控制滤料层上的工作水深保持基本不变,仔细观察绒粒进入滤料层深度及绒粒在滤料层中的分布情况。

1. 了解过滤实验装置及构造。

2. 测量并记录原始数据,填入表1中。

3. 配制原水,使其浑浊度大约在70 NTU范围内,以最佳投药量将混凝剂硫酸铝投入原水箱中,经过搅拌,启泵进行过滤试验。

4. 列表记录过滤进行不同时间出水浊度,填入表2中。

(2)不同滤柱采用相同流速平行试验,可评价滤料的过滤效果。

滤柱1:100mL/min;滤柱2:100mL/min。

6. 反冲实验:①了解反冲过程;②做膨胀率e =20%的反冲洗演示实验。NTU<5

六、[实验结果整理]

1. 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1)观察记录表

2)计算

根据过滤实验数据,归纳不同出口出水浊度随工作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绘制滤池工作曲线。

[思考题]

1、滤层内有空气泡时对过滤和冲洗有何影响?

实验III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水处理工艺,因为活性炭种类较多,可去除物质复杂,因此掌握“间歇式”与“连续式”确定活性炭吸附工艺设计参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活性炭吸附工艺及性能,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 掌握用“间歇式”和“连续式”确定活性炭处理废水的参数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多孔的活性炭固体表面对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与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此时的动态平衡为活性炭的吸附平衡,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为平衡浓度。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 (g/g )表示。

0()

q V C C X

q W

W

-=

=

(1) 其中,废水体积为V (L );C 0(g/L )和Cq (g/L )为吸附前和吸附平衡时废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W 为活性炭投加量(g );X 为被吸附污染物的重量(g )。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与吸附平衡时的质量浓度C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在水处理工艺中,通常用费兰德利希(Freundlich )吸附等温线来表示活性炭吸附性能。其数学表达式为:

1n

q KC

= (2)

1

log log log q K C n

=+ (3)

logq~logC 呈直线关系,斜率为1/n ,截距为logK 。一般“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较低。

采用“连续式”的活性炭动态吸附方法,用博哈特(Bohart )-亚当斯(Adam )提出的关系式来表示。

000ln[

1]ln[exp()1]e C KN h KC t C V

-=-- (4) 其中,C 0-进水吸附质浓度(mg/L );C e -出水吸附质允许浓度(mg/L );

K-速率常数(L/(mg.h ));N 0-吸附容量(达到饱和时吸附剂的吸附量(mg/L)); V-线速度,即空塔速度(m/h);h-炭层高度(m);t-工作时间(h)。

因为0exp(

)KN h

V

远大于1,上式等号右边括号内1可忽略,则工作时间t 得到: 00001

ln(1)e

N h C t C V C K C =

-- (5) 令t=0,得到保证出水中吸附质浓度不超过允许浓度C e 的炭层临界高度h 0的计算式为:

000ln(1)e

C V

h KN C =

- (6) 通过实验得到一定线速度下的t 和h 的实验数据,以t 对h 作图,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00N C V

;截距为00ln(1)/()e C

KC C -。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间歇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间歇式吸附用三角烧杯,在烧杯内放入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

(1) 振荡器(1台);

(2) 三角烧杯(500mL 12个); (3) 分光广度计; (4) 粉状活性炭; (5) 酸度计(1台); (6) 温度计(1只);

(7) 玻璃漏斗(6个)及漏斗等; (8) 定量滤纸; (9) 水样。

2.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实验在连续式活性炭吸附装置内进行,其他同前。

取样口

取样口取样口

活性炭柱串连工作图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亚甲基兰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0.1g亚甲基兰溶于1000mL 容量瓶,配置成0.1g/L的溶液。另配置0.001 , 0.003 0.005, 0.007, 0. 01 g/L的标准溶液,即分别取10, 30, 50, 70, 100 mL 0.1g/L的亚甲基兰溶液用容量瓶稀释至100mL。用分光广度测定五个浓度下的吸光度(吸收波长665nm),并作出标准工作曲线。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1)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24小时,然后在105度烘箱内烘24小时,再将烘干的活性炭研碎成能通过270目的筛子(0.053 mm孔眼)的粉状活性炭。

(2)在5个三角烧瓶中分别加入100mg粉状活性炭。

(3)配制的含亚甲基兰的废水:0.01 , 0.03 0.05, 0.07, 0. 1 g/L的亚甲基兰废水,体积为100mL,将它们加入到三角瓶中,放到摇床进行混合。转速为120rpm,时间1小时,直至吸附平衡。

(4)过滤各三角烧杯中废水,并测定剩余溶液吸光度。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1)配制废水,放水体积90L,使亚甲基兰浓度0.02g/L.

2)打开进水阀门,使原水样进入活性炭柱,并控制其流量使得床层上层有一稳定高度的水柱。

3)运行稳定10分后测定各活性炭柱的出水吸光度值。

4)连续运行2小时,每隔20分取水样测定各活性炭柱出水吸光度值,直至完全穿透。

五、[实验结果整理]

1. 实验基本参数整理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废水性质及来源: 废水样亚甲基兰值:

废水样水温: ℃ 废水样pH :

绘制实验装置草图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废水性质及来源: 废水样亚甲基兰浓度(mg/L ): 允许出水浓度C B (mg/L ): 废水样水温: ℃ 废水样pH : ; 进水流速q (m 3/m 2h ): 滤速(m/h ): 炭柱厚(m ): D 1= D 2= D 3=

绘制实验装置草图

2. 实验结果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1)记录表

2)计算

1、利用式(1)计算吸附量q 。

2、 以0lg C C

W

为纵坐标,lg C 为横坐标给出Freundlich 吸附等温线图,该

线的截距为K ,斜率为1/n 。

3、将K、n值代入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则

1

0n

C C

q KC

W

-

==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实验

1)记录表

[思考题]

等温线有何现实意义,做吸附等温线时为什么要用粉状活性炭?

实验IV臭氧脱色实验(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臭氧制备的工艺流程及装置;

2.测定染色废水用臭氧脱色的效果;

3.掌握臭氧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臭氧用于水处理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发展了生物活性炭(BAC)、臭氧一双氧水联用法(O3/H2O2 )、光催化臭氧化法(O3/UV)等几种先进的复合臭氧化处理工艺。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多种化合物,而且具有耗量小,反应速度快、不产生污泥等优点,因此被成功地应用于饮用水、工业废水及循环冷却水处理工艺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们发现氯消毒会产生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三氯甲烷(THMS),而臭氧杀灭活细菌和病毒的效率要远优于氯消毒,同时还可效地去除水中的色、臭、味、和铁、锰等无机物质,并能降低UV吸收值、TOC、COD及氨氮,所以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由此发展出多种更有效的复合处理工艺。

常温常压下,臭氧不稳定,1%的臭氧的半衰期是16hours,所以臭氧一般是边产边用。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率远远大于在空气中的分解速率。当臭氧在水中浓度达到3mg/L时, 其半衰期仅有5-30min。臭氧之所以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臭氧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很强的原子氧,此外原子氧还可以生成羟基自由基,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消毒效果。

当遇到有机物时,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会将有机物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H2R+ OH·=HR·+H2O

HR·+ O2 =HRO2·

HRO2·=R+HO2·

HRO2·=RO+OH·

本实验采用臭氧将染料进行氧化脱色。

三、[实验操作及步骤]

1.染料废液配置

0.1g苏枋固体染料颗粒溶于40L水槽中,搅拌至均匀。

2.利用循环泵将原料液输送到鼓泡塔中,通入产生的臭氧对其进行氧化脱色。

3.每隔10分钟用烧杯取样,比较各个烧杯眼色变化。

四、思考

1、是不是臭氧可将所有的有机染料氧化脱色。

2、臭氧氧化技术的缺点。

实验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仪器的使用说明

一、 WZS-180和WZS-185型浊度仪

浊度仪是精密测量仪器,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处理、石油化工、水处理以及医药卫生部门。WZS-180型浊度仪,主量程是0-10,0-25NTU量程自动切换,WZS-185型浊度仪,主量程是0-100,0-500NTU,0-1000 NTU量程自动切换。

1、使用方法

1)打开电源使仪器预热45min;

2)小心取出浊度玻璃标准,放入测量槽中,此时仪器应该显示浊度玻璃标准上的标准值,允许偏差±0.2NTU,±0.5NTU;

3)用蒸馏水多次清洗比色皿后,将摇匀的待测样倒入其中;

4)比色皿黑色一面对着操作者小心放入测量方槽中,使比色皿与测量底部完全吻合,不能任意转动,盖上圆盖,仪器显示值即为水样浊度。

2、注意事项

1)仪器校对、测量要使用同一比色皿,以保证测量精度;

2)不许用硬物或锐角的物体擦伤比色皿玻璃表面;

3)待测水样应该沿着比色皿内壁慢慢注入,防止产生气泡影响测量精度;

4)测量完毕比色皿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纸擦去水迹放置比色皿盒中。

二、COD的测试

1.COD

2.测试方法及各标准溶液

不同浓度的样品选用不同的专用试剂

对COD浓度为1500mg/l以上样品,可采用:减少取样量。用重蒸馏水补足2ml。稀释到1500mg/l再取2ml。

2.COD标准液配方:

准确称取预先在105~11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邻苯甲酸氢钾1.2754g溶于重蒸馏水,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COD值为1500mg/l。稀释十倍可得150mg/l。

3.专用氧化剂A或B的配方:

A:准确称取经120℃烘干2h再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的基准重铬酸钾2.6480g。溶于80ml含硫酸的重蒸馏水(50ml重蒸馏水中加入30ml98%的浓硫酸)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此浓度为0.09mol/L。此溶液与98%浓硫酸(溶有1%硫酸银)按体积

比1:2稀释成(测量0~1500 mg/L的COD值)专用消解液。

B: 同上,配制0.009mol/L重铬酸钾溶液,并稀释成(测量0~150mg/L的COD值)专用消解液。

4.重蒸馏水配制方法:

在蒸馏水重加入少许高锰酸钾进行重蒸馏而得。

5.COD测试仪使用方法

1)准备实验(COD测试仪开机预热1小时)

⑴ COD标准溶液配置(见附录一);

⑵专用氧化剂配置(见附录二);

⑶初次使用时, 反应管及管盖要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待用;

⑷取2ml样品置于反应管(如有Cl离子,预先加入0.05g硫酸汞);

⑸据待测样品,移入3ml氧化剂(旋紧盖子,充分混合)

注: 零点校准:重蒸馏水

满刻度校准:标准COD溶液

2). 消解实验

①开机, 设定消解时间(按时间键,再按▲或▲调节), 确定;

②设定消解温度(按温度键,再按▲或▲调节), 确定 (此时消解池加热,当温度达到设

定温度时报警);

③在消解孔放入反应管,盖好保护罩, 按动”消解”(仪器进入消解状态并计时,当时间显

示窗为零时,消解结束,仪器发出报警);

④消解结束, 20分(反应管温度低于120℃)后, 取出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按终止键(退出消解状态)。

3). 测试实验

低浓度COD测试

①打开仪器盖,放置好420nm滤光片(接入电源,开机);

②预热1小时后,按“载入”键,再按“确认”;

③按“确认”键(NO:0,按确认键继续);

④按“1”键,再按“确认”键(NO:1,确认吗?);

⑤按“确认”键,等待(需校准吗?);

⑥按“确认”键(仪器进行满刻度校准状态);

⑦放入标准溶液(150 mg/LCOD标准溶液待电位稳定),按“校准”键;(标准溶液的毫

伏值为***.*mV);

⑧按“确认”键(仪器进行零点校准状态);

⑨放入零标溶液,按“校零”键;(标样的毫伏值为***.*mV);

⑩放入待测溶液,按“确认”键,稳定后记录测量值(待测样品的浓度为***.*mg/L);⑾按“取消”键,终止测试。

高浓度COD测试

⑴打开仪器盖,放置好620nm滤光片(接入电源,开机);

⑵预热1小时后,按“载入”键,再按“确认”;

⑶按“确认”键(NO:0,按确认键继续);

⑷按“0”键,再按“确认”键(NO:0,确认吗?),

⑸按“确认”键,等待(需校准吗?);

⑹按“确认”键(仪器进行满刻度校准状态);

⑺放入标准溶液(1500 mg/LCOD标准溶液待电位稳定),

按“校准”键;(标准溶液的毫伏值为***.*mV);

⑻按“确认”键(仪器进行零点校准状态);

⑼放入零标溶液,按“校零”键;(标样的毫伏值为***.*mV);

⑽放入待测溶液,按“确认”键,稳定后记录测量值(待测样品的浓度为***.*mg/L);⑾按“取消”键,终止测试。

结束测试的注意事项

①反应管和管盖使用后,应用去离子水洗净,并在110℃下用烘箱烘干备用;

②及时检查和更换破损的密封圈(或膜);

③比色皿用去离子水洗净,自然晾干;

④清扫仪器卫生,盖好上盖;

⑤拔下电源线,盖好仪器罩;

仪器性能的再确认

1)校对低浓度时滤光片(420nm)显示的电压值为500mv+-50mv;高浓度时滤光片(620nm)显示的电压值为1500mv+-50mv(确定监测器的准确性);

2)每次做完消解实验后,需断电10分后再开启消解装置,以重新设定各项参数(此时消解温度应低于110℃)后,方可进行新的测试。

三、水中悬浮固体物质(SS)的测定

1.实验步骤

(1)将中性定量滤纸在103~105℃烘至恒重。

(2)剧烈震荡水样,迅速用量筒取100ml水样,并使之全部通过滤纸,如悬浮物质太少,可增加取样体积。

(3)将滤纸及悬浮物在103~105℃下至少烘1h,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并重复烘干,冷却,称量,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4mg)。

2.计算:

SS(mg/L) = [(A-B)×1000×1000]/V

式中:A—滤纸加残渣质量,g;

B—滤纸质量,g;

V—过滤水样的体积,mL。

四、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1.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溶解氧含量。反应式如下:

MnSO4 + 2NaOH = Na2SO4 + Mn(OH)2↓

2Mn(OH)2 + O2 = 2MnO(OH)2↓

(棕色沉淀)

MnO(OH)2 + 2H2SO4 = Mn(SO4)2 + 3H2O

Mn(SO4)2 + 2KI = MnSO4 + K2SO4 + I2

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2.仪器:具塞碘量瓶(250ml)

25ml酸式滴定管

移液管

3.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MnSO4?4H2O或364gMnSO4?H2O溶于水中,定容至1L。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 氢氧化钠溶于300—400ml水中,另称150g碘化钾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合并,混合,用水稀释至1L。储于塑料瓶中,避光保存。

(3)浓硫酸。

(4)1%淀粉溶液:称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刚煮沸的100ml水,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二氯化锌防腐。

(5)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7.3548g在105~110℃烘干2h的重铬酸钾,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25mol/L):称6.2g分析纯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无水硫酸钠,稀释至1000L,贮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使用前用0.025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方法如下:

在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1.0g碘化钾、5.00ml0.0250mol/L重铬酸钾溶液和5ml3mol/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1.0ml,继续滴定至兰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平行做3份。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为

c1= (6×c2×v2) / v1

式中:c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物质的良浓度;

v1—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v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4.实验步骤

(1)将洗净的250l碘量瓶用待测水样荡洗3次,用虹吸法取水样注满碘量瓶,迅速盖紧瓶盖,瓶中不能有气泡,平行做3份水样。

(2)取下瓶塞,分别加入1.0l硫酸锰溶液和2.0ml碱性碘化钾溶液(加溶液时,移液管顶端应插到液面下)。盖上瓶塞,注意瓶内不能留有气泡,然后将碘量瓶反复摇动几次,静置,当沉淀物下降至瓶高一半时,再颠倒摇动一次,继续静置,待沉淀物沉至瓶底时,轻启瓶盖,加入2.0ml硫酸(移液管插入液面以下)。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摇均。此时沉淀应溶解。若溶解不完全,可再加入少量浓硫酸至溶液澄清且呈黄色或棕色(因析出游离碘)。静置暗处5min。

(3)从每个碘量瓶内取出2份100.0ml水样,分别置于2个250ml碘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当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1%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兰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用量。

5.数据处理

c1/2 ×v1×16 ×1000

溶解氧浓度(mg/L)=

100.0

式中:c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1—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1)》(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卓越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0一六年 11月

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等有关。 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 指一定温度条件下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 q 与吸附质在流体相中的分压 p (气相吸附)或浓度 c (液相吸附)之间的关系曲线。 水中苯酚在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

水中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机理和吸附速率 吸附机理: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1)外扩散 (2)内扩散 (3)吸附 ①外扩散: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扩散传递到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因为流体与固体接触时,在紧贴固体表面处有一层滞流膜,所以这一步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质以分子扩散通过这一滞流膜的传递速率。 ②内扩散:吸附质从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上微孔扩散进入颗粒内部,到达颗粒的内部表面。 ③吸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在内表面上。 对于物理吸附,第三步通常是瞬间完成的,所以吸附过程的速率由前二步决定。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 e表示: ?qe=X/M=V(Co-C)/M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1、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效果就越好吗?为什么? 答:比表面积越大,不一定吸附容量就越好。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只能说明其吸附能力较大,并不代表吸附容量就越大。吸附容量的大小还与脱吸速度有关,如果脱吸速度很快,就算吸附能力再大,吸附容量也还是没多大提升。吸附容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吸附剂的良好吸附性能是由于它具有密集的细孔构造,与吸附有关的物理性能有:a.孔容(VP):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称为孔容,通常以单位重量吸附剂中吸附剂微孔的容积来表示(cm3/g);b.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是m2/g;c.孔径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4篇)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4篇)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第一篇: 人生在历练中成长,经历一次胜过千万次的彷徨。在这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知识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如果你整日守在闭塞的环境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你也许会满足于自己的所学,而并不知道当你跳出这狭小的圈子时,自己所掌握得都很苍白无力。初看整套工艺,原理似乎很简单,而真正面对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这给我的教训是学知识一定要融会贯通,达到知识体系系统化。同时要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每次都会有陌生感,观察不够仔细,容易浮于表面。比如说,自己想象中污泥管的管径应该是很大的,实际看到了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到做什么事都要以实践为基础,切勿凭空乱造;我感到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这是对于一个环保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 污水处理厂的方方面面问题都值得研究,不管是从运行,还是从管理,很多事情预想中的结果总和现实有偏差,这就提醒了我们工程设计者,考虑问题要全面、处理问题要细心。在工作中,方法的正确和便利非常重要,但却不能忽略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在实习期间,临安伍特环境工程公司各种管理体制、流程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上下层关系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这种系统可以

说是我们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缩影的充分体现,在公司的实习让我体验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以及社会交际的重要性。按照计划的安排,我和同学一起设计了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共同探讨,不仅培养了我们谨慎、耐心的工作作风,还培养了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互相支持与鼓励,一起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实习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这种精神的培养不仅给我的职业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让我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给了我学习很多在校园、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的机会,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感谢这次实习,感谢指导这次实习的教师,感谢为我们争取了这次实习机会的领导,同时也很感谢在实习期间,特别是给予我支持与鼓舞的的同学们!这次实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环境工程实习心得体会第二篇: 第一篇: 我在河间市的环境保护局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锻炼。开始还不是很适应,但后来经过自我调整和学习,慢慢就步入了正轨。在环保局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受益匪浅。整个实习期分2部分,前面2周在项目管理科和环境监测站实习,后两周做环境调查和宣传等工作。 项目管理科的职责职能是贯彻实施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制度等规定和政策,并负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 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 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 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 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 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 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 二、微生物的特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适用) 2014年至2015 年第 1 学期 班级11环境1班 姓名吴志鹏 学号1110431108 指导教师高林霞 同组者汤梦迪刘林峰吴渊田亚勇李茹茹 程德玺 2014年4月

目录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 1实验二静置沉淀实验 ----------------------------- 3实验三混凝实验 --------------------------------- 6实验四测定污泥比阻实验 ------------------------ 10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曝气叶轮的氧总传质系数和充氧性能测定方法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二、实验原理 曝气是指人为地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如鼓风机、表面曝气叶轮等,使空气中的氧从气相向液相转移的传质过程。氧转移的基本方程式为: dρ/dt=K La(ρs-ρ)(1)式中dρ/dt:氧转移速率,mg/(Lh); K La:氧的总传质系数,h-1; ρs:实验条件下自来水(或污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ρ: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曝气器性能主要由氧转移系数K La、充氧能力OC、氧利用率E A、动力效率Ep四个主要参数来衡量。下面介绍上述参数的求法。 (1)氧转移系数K La 将(1)式积分,可得 1n(ρs—ρ)=一K La t+ 常数(2)此式子表明,通过实验测定ρs和相应与每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后,绘制1n(ρs—ρ)与t 关系曲线,其斜率即为K La。另一种方法是先作ρ-t曲线,再作对应于不同ρ值的切线,得到相应的dρ/dt,最后作dρ/dt与ρ的关系曲线,也可以求出。 (2)充氧性能的指标 ①充氧能力(OC):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 表面曝气时:OC(kg/h)= K La t(20℃)ρs (标)V (3) K La t(20℃)= K La t ? 1.02420-T(T: 实验时的水温) ρs (标)=ρs (实验)?1.013?105/实验时的大气压(Pa) V:水样体积 ②充氧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能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该指标常被用以比较各种曝气设备的经济效率。 Ep(kg/kW·h)=OC/N (4)式中:理论功率,采用叶轮曝气时叶轮的输出功率(轴功率, kW)。 ③氧转移效率(利用率,E A):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液体中的氧量与供给的氧量之比。 E A= (OC/S)?100% (5)S—供给氧,kg/h。 三、实验步骤 在实验室用自来水进行实验。 (1)向模型曝气池注入自来水至曝气叶轮表面稍高处,测出模型池内水体积V(L),并记录。(2)启动曝气叶轮,使其缓慢转动(仅使水流流动),用溶解氧仪测定自来水温和水中溶解氧ρ',并记录。 (3)根据ρ'值计算实验所需要的消氧剂Na2SO3和催化剂CoCl2的量。

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1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目的】 (1) 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利用基准物质对其进行浓度标定的方法。 (2) 基本掌握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实验原理】 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而使配得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 2CO 3,配制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NaOH 饱和水溶液(120:100)配制。Na 2CO 3在NaOH 饱和水溶液中不溶解,待Na 2CO 3沉淀后,量取上层澄清液,再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得到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 作为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有很多,如:草酸、苯甲酸、氨基磺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等。本实验中,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作为基准物质,酚酞做指示剂,其滴定反应如下: COOH COOK NaOH COOK COONa H 2 O 设此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的质量为m (g),则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c (mol/L)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00022 .204NaOH KHP NaOH ??= V m c 【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 1.1仪器准备 25 mL 碱式滴定管;250 mL 锥形瓶;1000 mL 的容量瓶;250 mL 烧杯;10 mL 移液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 1.2试剂准备 (1) NaOH ;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试剂,于105 ℃ ~ 110℃干燥至恒重; (3) 酚酞指示剂(2 g/L 乙醇溶液)。

2实验步骤 2.1 NaOH饱和溶液的配制 称取120 g NaOH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搅拌。 2.2 0.10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量取5.6 mL NaOH饱和溶液的上清液,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 2.3 0.10 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4 g ~ 0.5 g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 ~ 30 mL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加1~2滴酚酞,用0.10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耗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平行标定3份。 3结果分析 表1-1 测定结果 【注意事项】 (1) 用来配制NaOH溶液的水应在使用前加热煮沸,放冷使用,以除去其中的CO2。 (2) NaOH溶液的配制时,一定要待Na2CO3沉淀后再取NaOH饱和溶液上清液。 【思考题】 (1) 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 响? (2) 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参考文献】

环境工程学(整理知识点)

一、水质指标 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的种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 固体、碱度、硬度、COD、BOD、TOC、TOD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103~105℃),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单位体积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 二、水中的杂质: 按颗粒大小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 三、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 四、沉淀的类型 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五、浅层理论及其斜板沉淀池 浅层理论: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时,就可以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 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难,所以一般将分层的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 六、混凝 1、胶体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原因 (1)胶体结构:胶体结构很复杂,是由胶核、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2)胶体颗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其原因有三: 首先,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质量很轻,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同时,胶体颗粒本身带电,同类胶体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彼此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从而不能相互靠近结成较大颗粒而下沉; 另外,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颗粒周围形成水化膜,阻止胶体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妨碍颗粒之间接触并凝聚下沉。 2、混凝的机理 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剂后,胶体因电动电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脱稳。脱稳的颗粒便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而下沉,此过程称为凝聚,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 但有些混凝剂可使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形成大的絮状物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此类混凝剂称为絮凝剂。 按机理不同,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搅拌的作用 促使混合阶段所形成的细小矾花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可见的矾花),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池内下沉。 七、离子交换 (1)实质:不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又称离子交换吸附。 (2) 结构:树脂本体、活性基团(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 (3) 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离子,并与水中的离子进行等量交换(4)物理性能指标:外观、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胀性、机械强度、耐热性

环境工程学实验讲义-2012

高等学校教材 环境工程学 实验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实验室

目录 实验室实验 实验一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混凝实验 (6) 实验三静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8) 实验四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11 实验五气浮实验.............................................. (12) 实验六逆流气浮实验................................................. . (14) 实验七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6) 实验八污泥脱水实验 (20)

实验一沉淀实验 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浓度大于某值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后两者研究的都是一个颗粒沉淀时的运动变化特点,(考虑的是悬浮物个体),而对成层沉淀的研究却是针对悬浮物整体,即整个浑液面的沉淀变化过程。成层沉淀时颗粒间相互位置保持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该速度与原水浓度、悬浮物性质等有关而与沉淀深度无关。但沉淀有效水深影响变浓区沉速和压缩区压实程度。为了研究浓缩,提供从浓缩角度设计澄清浓缩池所必需的参数,应考虑沉降柱的有效水深。此外,高浓度水沉淀过程中,器壁效应更为突出,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状态,沉淀柱直径一般要≥200mm,而且柱内还应装有慢速搅拌装置,以消除器壁效应和模拟沉淀池内刮泥机的作用。 三试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600mm,内设搅拌装置转速1rpm,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配水系统一套(每套系统为两套沉淀装置供水),包括小车、污泥泵、水箱等; 3.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4.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5.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环境工程实习报告模板

环境工程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是在实习的基础上完成的书面资料。下文是环境工程实习报告模板,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篇【1】:环境工程实习报告模板一、见习目的 通过这次的实习,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其实际应用。初步掌握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以及环境检测的相应仪器。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项目安排 20XX年10月29日红树林保护区(上午) 亚龙湾污水处理厂(下午) 20XX年10月30日红沙污水处理厂(上午) 鹿回头污水处理厂(下午) 20XX年11月 1 日环境检测站(上午) 小结 20XX年11月 2 日气象站(上午) 荔枝沟污水处理厂(下午) 20XX年11月 3 日固体废弃物填埋厂(上午)总结 三、见习内容

1、了解各单位概况、处理工艺; 2、了解常用处理设备、工作原理及主要构筑物构造、布局; 3、掌握处理工艺流程、处理技术。 四、见习内容详述 1、实地检测 10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红树林河滩进行实地检测,有三个项目,具体是硫化氢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水样色度的测定。 (1)硫化氢的测定: 我们先将装有硫化氢吸收液的采样管和CD1型大气采样器组装好,然后设定速率为每分一升,设定时间为60分钟。通过上述操作来固定空气中的硫化氢。固定好后的溶液导入具塞比色管,贴上标签。标签要写明采样时间、地点、项目、环境。然后待回到实验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氢的浓度。 (2)溶解氧的测定: 我们用采样瓶表层水采样,加入碱性碘化钾1毫升,硫酸锰2毫升。摇匀,盖塞,贴标签保存。待回到实验室进行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溶解氧的量。带队老师告诉我们取样时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实验 课程代码: 学 分 / 学 时:2/68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课程性质:此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类实践课程,是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各教学环节的贡献度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预习 实际操 作 实验报 告 综合设 计 考试 课堂整体 贡献度 知 识 知识体系 包括水处理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 弃物处理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 √√√ 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B4合作共事的能力 √√√√√√ √√√ √√√B10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 √√√√√ √√√ √√√ B11动手操作能力 √√√√√√ √√√ 能 力 B12总结归纳能力 √√√ √√√ √√√ √√√ C2刻苦务实、精勤进取 √√√ √√√√√ √√√ √√ √√√ 素 质 C4思维敏捷、乐于创新 √√√ √√√√√√ √√√ √√ √√√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 学时 实验教 学 讨论 实验报告 要求 自学及要 求 团组大作业及要求 自由沉淀实验 4学时 4学时 混凝实验 4学时 4学时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4学时 4学时 石英砂过滤实验 4学时 4学时 活性炭吸附实验 4学时 4学时 恒压膜过滤活性污泥的性能 4学时 4学时 实际烟气烟尘测定实验 4学时 4学时 吸收法净化SO2实验 2学时 2学时 静电除尘效率实验 2学时 2学时 旋风除尘器实验 2学时 2学时 催化氧化法处理甲苯废气 2学时 2学时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 2学时 2学时 电子废弃物处理实验 2学时 2学时 自学电子废弃物方面的知识 用声级计测量噪声 4学时 4学时 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 4学时 4学时 驻波管法吸声材料垂直入射 吸声系数的测量 4学时 4学时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2学 时 12学时 课堂 教学 中融 入小 组讨 论 每次实验 后根据实 验讲义要 求和老师 要求完成 实验报告 4-5人一组,结合 本课程基本知识以 及从事的研究项目 等,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结束后进行 PPT讲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 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镜和玻片之间加油。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低倍镜放大10倍,高倍镜放大40倍,油镜放大100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 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 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 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 4.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 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Over 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 什么?

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细菌大多可以按照革兰氏法划分,在杀菌方面自然管用, 还有实验方面, 比方说,实验需要G阳性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如果最后需要杀死细菌获取什么代谢产物,已知是G 阳性细菌,那就有目的地杀除了,摒除了盲目手段。 6.培养基是根据什么原理配制成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的不同成分各起什么作用 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其相互比例配制的。牛肉膏和蛋白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核酸和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琼脂只为培养基提供半固体的支撑结构,不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 有时,也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特殊需要配制培养基,如特别提供某种营养素,或专门缺乏某种营养素,使微生物得以鉴别、分离。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按配方计算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分离活性污泥为什么要稀释? 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如果不经稀释就直接做分离培养,则培 养基上的菌落会因为数量过多而互相连结,分不清楚了,就达不到分离目的。 用一根无菌移液管接种几种浓度的水样时,应从那个浓度开始,为什么? 答:应该从低浓度开始。从低浓度开始到高浓度是不会改变高浓度水样的浓度,如果从 高浓度开始则会影响低浓度水样 要使斜面的线条致密,清晰,接种时应注意哪几点? 不要在已划线的地方重复划线,不要太用力划破培养基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环境工程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班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分小组在学府大道六公里至五公里的一断面进行交通量、车速、交通噪音调查记录,以15s为一间隔,持续三小时。调查完毕后统计15s内的平均车速,平均噪音以及交通量,将调查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得到的720组调查数据如下: 时间14:30开始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1 3 57 79.6 5 61 71. 2 11 56 84.6 10 56 77.3 2 12 59 77.1 14 48 7 3 7 45 76.9 12 57 79.8 3 19 56 74.8 12 59 76. 4 4 46 76.7 9 52 76.5

5 9 57 75.1 13 4 6 71.3 19 45 75.4 13 48 69.7 6 4 51 69.3 6 4 7 72.5 5 51 71 1 8 41 78.5 7 3 50 73.2 8 51 75.6 2 49 70.6 11 47 76.3 8 15 59 75.3 10 56 78.6 1 48 84.1 4 49 71.2 9 14 57 80.1 12 57 71.8 1 52 76.3 6 60 73 10 17 46 75.3 7 61 75.3 19 58 70.2 3 58 76.4 11 14 42 76.3 5 57 69.9 15 51 85.7 13 47 79.7 12 6 44 74.7 2 51 72.5 11 49 76.7 2 44 71.3 13 4 47 68.5 18 48 74.3 7 41 68.9 9 49 72.5 14 10 65 79.4 9 51 77.6 5 49 84.6 9 41 75.6 15 18 57 68.7 7 54 79.7 2 51 76.9 5 53 73.1 16 12 54 76.5 3 54 69.6 18 44 76.7 8 57 69.7 17 11 49 78.6 18 62 72.5 3 46 78.3 13 59 78.5 18 2 44 74.7 15 59 71.8 3 49 75.4 12 56 76.3 19 13 54 79.7 11 51 75.3 13 56 71 11 47 71.2 20 9 51 84.1 7 49 69.9 11 57 70.6 16 57 73 21 14 57 70.5 4 60 72.5 11 52 84.1 7 51 76.4 22 11 43 73.4 2 52 74.3 2 59 80.4 6 50 79.7 23 11 45 79 19 54 77.6 3 48 70.2 3 59 71.3 24 13 54 77.8 5 56 79.7 9 41 85.7 12 57 72.5 25 10 49 72.7 2 59 69.6 15 47 76.7 19 46 75.6 26 11 60 70.6 1 48 72.5 11 49 68.9 10 42 78.6 27 11 43 84.1 1 56 79.6 6 60 79.6 9 44 71.8 28 1 41 76.3 19 54 77.1 3 58 77.1 4 47 75.3 29 1 42 70.2 15 51 74.8 4 47 74.8 3 65 69.9 30 16 51 85.7 11 41 79.2 10 44 79.2 15 57 72.5 31 10 49 76.7 7 43 75.1 12 49 75.1 14 54 74.3 32 14 65 68.9 5 42 69.3 7 41 69.3 17 49 77.6 33 9 59 84.6 2 41 73.2 8 53 73.2 14 44 79.7 34 5 48 76.9 18 41 75.3 8 57 75.3 6 54 69.6 35 4 50 76.7 3 36 80.1 7 59 80.1 4 51 72.5 36 2 56 78.3 3 63 75.3 12 56 75.3 10 57 71.8 37 4 58 75.4 13 54 76.3 9 47 76.3 18 43 75.3 38 18 41 71 11 46 74.7 11 57 74.7 12 45 69.9 39 19 60 80.9 11 55 68.5 12 51 68.5 11 54 72.5 40 7 52 77.7 2 56 79.4 8 50 79.4 2 49 74.3 41 3 54 81.2 3 57 68.7 10 59 68.7 13 60 77.6 42 17 56 77.3 9 45 76.5 4 57 76.5 9 43 79.7 43 10 59 79.8 15 46 78.6 18 46 78.6 14 41 69.6 44 16 48 76.5 11 51 74.7 12 42 74.7 11 42 72.5 45 14 56 77.8 6 53 79.7 10 44 79.7 11 51 79.6 46 6 54 69.7 3 49 84.1 7 47 84.1 13 49 77.1 47 14 51 78.5 4 39 70.5 9 65 70.5 10 65 74.8 48 11 41 76.3 10 61 73.4 10 57 73.4 11 59 79.2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修订版 王宝学杨同张磊编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 年3 月 3

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2005年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主要内容有:1、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2、岩石比重试验; 3、岩石密度试验; 4、岩石耐崩解试验 5、岩石膨胀试验; 6、岩石冻融试验; 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8、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9、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10、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法),11、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12、岩石弱面抗剪强度试验,13、岩石点载荷指数测定试验,14、岩石纵波速度测定试验,15、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16、岩石声发射试验。 本指导书的内容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电力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同时参考了国际岩石力学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试验方法标准》以及《露天采矿手册》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王宝学、杨同、张磊 2007年12月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1) 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 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5) 三、岩石密度试验 (10) 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17) 五、岩石膨胀试验 (20) 六、岩石冻融试验 (28)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33) 七、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33) 八、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39) 九、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 (46) 十、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切) (51) 十一、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56) 十二、岩石弱面剪切强度试验 (68) 十三、点载荷指数的测定 (75) 十四、岩石纵波速度测定 (78) 十五、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 (80) 十六、岩石声发射试验 (86)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水污染部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16 实验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实验(水污染部分) 英文名称:Experime nt of En vir onmen tai Engin eeri ng (Water Polluti on) 课程总学时:36 总学分:1分实验学时:36时(20学时)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实验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水质净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水质净化和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加强动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污水的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水处理指标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一整套的报告分析及实验结论。 基本要求:掌握水处理实验原理及应用;了解水处理实验模型的性能结构原理;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及实验方法;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自己动手操作大型实验设备,具备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与纪录,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的能力,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五、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从考勤、预习抽查、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报告等四方面考核, 各占比例5%、10%、20%、65%。 六、实验指导书 李燕城主编《水处理实验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七版次)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借助老师的讲解、操作指导下结合实地的参 观演练,让我们对小型污水处理池的方法掌握,对污水处理 的各种方式有所了解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从污水的 概括、污水源、以及各种污染物和污染指标的分析;掌握处理的原理及处理污水的各种指标,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各种分 析和讨论。 实习的内容和经过:学校的污水主要是食堂产生的废水, 主要是食堂的废水;比如洗碗筷后,带有一定的洗洁精的废 水;尤其是油污较多的废水要进行除油和生化处理,从而达 到亲固变成亲水的目的。 废水处理流程:隔油池——>后续处理——>洗菜——>污水井——>调节池——>排水管网——>总排水口——>总排水管网(市政)。 在北群楼实验室2楼,通过老师讲解原理,巩固和加深 对地下水赋存的场所和运移的通道的理解,了解地下水的分 布、埋藏和运动特征。通过本次实验使我们加深对孔隙度、 给水度和持水度的了解,掌握室内测定基本方法,在实验过 程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分析本次实验后面的相关问题,写出 实验报告,相见报告。 在主楼微生物实验室,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亲手制作民心 河水样中的浮游生物,就包括利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观察

微生物的个体形态,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中间夹杂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要求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 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加深对平板的制作和平板的划线法的 掌握。 在惠馨楼前林荫道,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整个专业学生组 织的关于第34届“世界环境日”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加深我们对世界环境的认识,也是加深广大师生 对现今世界地球环境的现状的认识。这次活动的主题定为 “节能减排关爱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旨在让大家通过身边的一些小事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我们通过挂出多幅关于 环境保护的图片,拉条幅,发传单,现场签名等形式的活动 来感召大家行动起来。由于活动准备不是很充分,在活动形 式上有袭旧的缺陷,新颖性不是太好。但是我想通过这次活 动的举行,将此次世界环境日的社会影响力更加扩展。我们 相信,环保警钟之声已响彻于师生之心,只要大家积极的参与,从身边小事做起,创建绿色家园不再是梦想,实现“节 能减排,关爱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的目标不再遥远,让我 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校园内,实习主要内容是岩土力学强度实验和轻型动 力初探实验。这两个实验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作 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过程,学会使 用点荷载仪和轻型动力初探装置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认真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时: 4学时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掌握混凝的净水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 的主要因素。 2. 针对某一废水,由学生在给出的三种混凝剂中任选两种,实 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混凝剂。 3. 确定每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它等三 种操作条件。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学会测试不同废水的浊度水质指标; 2、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类型;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实验前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提供的实验设备与试剂调整自己的方案并执行,得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为例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黑体,小4号字) 六联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 试纸 光电浊度计1台 温度计1支 250ml烧杯6个 ml烧杯1个,1000ml量筒1个 针管和移液管各1个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3.2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 2、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105℃下烘至恒重。 3、在五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100、200、300、400、500mg粉状活性炭,加入200ml水样。 4、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上震动1小时,静置10min。 5、吸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吸附量。 五、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