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 8.0级特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1. 施工前应组织各相关方参加图纸会审,重点检查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与上、下支墩中钢筋的关系。

2. 确定下支墩轴线、标高、顶面水平度测量方案。

3. 工长向相关工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重点交待下支墩预埋钢板固定、预埋钢板及支座的成品保护和支座的安装工艺。

4. 确定支座及配件(包括预埋钢板)的供应商,最好由一个专业生产商统一供应。

5.2.2 隔震支座及配件进场检验

隔震支座运到现场后,第一是核查产品型号、产品合格证,第二是外观检查,主要观察支座侧面有无裂纹及损坏,测量连接钢板厚度、上下表面平行度,产品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安装。

5.2.3 下部支墩钢筋固定

下支墩钢筋固定前,应确认钢筋位置不与下预埋钢板锚脚冲突,钢筋顶标高满足下部预埋钢板安装要求,固定方式如下:下支墩外侧纵向筋与顶部四道箍筋点焊,纵向筋4大角焊接定位支撑铁件,固定下支座筋以免位移。

5.2.4 安装下部连接钢板、校正、固定

连接钢板下部增设2道固定箍筋,与柱箍筋点焊连接,下部连接钢板表面标注中心定位十字线,安装时在下支墩四周模板上方架十字线控制,使预埋钢板十字线与控制线重合,用水平仪测量标高后,把下部连接钢板任一预埋螺栓点焊在定位箍筋上,用水平尺测平整度,满足要求就把下部连接钢板所有预埋螺栓同定位箍焊接。

5.3.4 安装模板

下部连接钢板安装完毕后,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侧模安装、固定。

5.3.5 浇筑下支墩砼

浇筑砼前应将预埋螺栓露出端进行包裹保护,在浇筑砼时,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预埋钢板,也不容许振动器接触预埋钢板,以免预埋钢板的平整度、标高、轴线发生移位。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测量预埋钢板标高、轴线、平整度。

5.3.6 安装隔震支座

1. 测量下支墩预埋钢板水平度偏差,测量隔震支座上、下表面平整度,附合要求后开始安装。

2. 用钢丝绳对称挂在隔震支座的对角螺栓洞口上,绳卡固定,吊起后保持平衡,慢慢移动,待隔震支座的连接钢板和下部连接钢板的四边全部对齐,并对齐四大角的预埋螺栓,然后放下,用水平尺测平整度,满足要求后拆除吊绳,分两次同步拧紧四角对称部位螺栓。如不满足要求,则对连接钢板进行局部打磨,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5.3.7 安装上部预埋板

安装上部预埋板和安装隔震支座的方法一样,先测量平整度,平整度偏差在允许围,就把螺栓上紧,再用扭力扳手拧紧。安装完毕以后,对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标高、轴线再次复核并记录。

5.3.8 螺栓外露部分涂防锈漆两遍。

5.3.9 劳动力计划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6.2、设备

设备用表表6.2

7、质量控制

7.1、检验规则

7.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7.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

7.1.3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

7.1.4 《叠合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

7.1.1、主控项目

1.核查产品型号、产品合格证

2.外观检查,主要观察支座侧面有无裂纹、气泡及损坏

3.测量连接钢板厚度、上下表面平行度1㎜。

7.1.2、一般项目

7.2、质量保证措施

7.2.1做好材料进场的检验工作:核对产品数量、规格型号等有无错误;检查每个产品有无贴“出厂合格证”;核对产品构件,如,螺杆等数量、型号有无错误。检查产品外观有无瑕疵,预埋件套筒与铁板焊接是否垂直、牢固。施工方材料员应按“产品清单”对照验收,确认无误后在“产品清单”上签字,并留存。

7.2.2 安装下部连接钢板

1. 技术负责人核查交底、工艺、质量要求。

2. 检查支座规格。

3. 检查定位措施。

4. 严格控制连接钢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偏差。

7.2.3 灌注砼

灌注砼前,应将预埋螺栓露出部分用塑料布包裹严密。灌注砼后,尽快清洁下部连接钢

板表面,解开塑料布并将螺栓上端清洗干净。

7.2.4安装隔震支座

1. 操作技工根据施工图检查核对隔震支座规格、型号有无放错。

2.上螺栓时应是同一支座四角对称部位螺栓同步旋紧。

3. 质检员检查测量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mm。

4. 质检员检查测量隔震支座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大于5mm。

7.2.5 安装上部连接钢板

1. 操作技工检查核对钢板规格是否放错。

2. 上螺栓前支座连接板螺孔与预埋件螺孔应对正后,再行上螺栓,上螺栓时应是同一支座四角对称螺栓同步旋紧。

7.2.6 检查螺栓

检查上、下预埋件连接螺栓是否漏装,每个螺栓是否旋紧上到位。

7.2.7 施工后期观测

在工程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应对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进行检查。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观测操作非常简单,可在隔震支座附近的上下连接部位四边分别弹一条水平线,量取这四组水平线之间的竖向距离并平均,观测从隔震支座的上部连接构件做完直至主体施工完成,每周观测一次,进行装修工程时,可每2~3周观测一次,直至工程完工,记录的竖向距离变化即为隔震支座的竖向变形。

7.2.8资料管理

做好以下资料的收集及存档管理,以利于竣工验收:

1. 隔震层部件供货企业的合法性证明;

2. 隔震层部件出厂合格证书;

3. 隔震层部件的产品性能出厂检验报告;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 预埋件及隔震层部件的施工安装记录;

6. 隔震结构施工全过程中隔震支座竖向变形观测记录;

7. 隔震结构施工安装记录;

8. 含上部结构与周围固定物脱开距离的检查记录。

8、安全措施

8.0.1 施工人员进场由项目安全工程师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8.0.2 施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

8.0.3 吊装时吊臂下严禁站人。

8.0.4 吊装应由专业指挥工指挥。

8.0.5 隔震支座附近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8.0.6 电焊工应持证上岗,电焊作业时应配备石棉被及ABC干粉灭火器,以防火灾。

9、环保措施

9.0.1 当日工作面完工后,应即时清扫施工时产生的垃圾及废料,并运至现场指定地点,统一清运处理,清扫时应将地面洒水防尘。

9.0.2 剩余材料应及时放回仓库,保持现场的干净卫生。

10、效益分析

10.0.1 经济效益

隔震技术是在不改变原建筑设计方案的同时,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实践证明,隔震体系一般可使结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下降60%左右,让上部结构设防裂度降低1-2度,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还可减小上部结构的部分土建造价。按设计经验,隔震结构一般比非隔震结构造价可降低5%-7%。

10.0.2 社会效益

使用隔震支座的建筑在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时,应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破坏和丧失使用功能,其社会效益巨大。

11、应用实例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工法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工法 1、前言 地震发生时,楼梯承担着逃生路线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震害调查中发现,楼梯间的震害较为严重。根据计算分析等,楼梯在收到外力(主要是水平地震力)产生的应力在刚性的楼梯间形成挤压产生梯段破坏。楼梯滑动支座只承受压力而不传递弯矩,可以使平台楼板和楼梯自由变形平移。减少地震破坏性。 2、工法特点 2.1通过与普通楼梯对比发现。楼梯滑动支座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普通板式楼梯的结构中,楼梯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空间刚度,地震作用明显增加了,说明楼梯的斜向梯板起到了支撑作用,地震作用有了明显提高。而带滑动支座楼梯的结构大大减小了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如果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不用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计算。 (2)在传统的框架结构楼梯设计中,板式楼梯的梯板一般仅按照单向受弯构件设计,但在地震作用中板作为斜向支撑构件承受轴力和剪力,因此梯板与梯梁连接处应力较大。而带滑动支座的楼梯将剪力和弯矩释放,大大减小了梯板的受力。 (3)滑动支座楼梯施工时需分梯段施工,楼梯施工周期长。 2.2混动支座的两种安装方式对比 楼梯滑动支座主要有两种施工工艺,一种是预埋钢板的方式,

钢板之间满铺石墨粉,另一种方式是设置聚四氟乙烯垫板,梯段浇筑时在垫板上铺塑料薄膜。 在实际施工时,满铺石墨粉的质量不易保证,同时,铺设的钢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潮或者遇明水造成钢板生锈,影响工程质量。而采用聚四氟乙烯板的施工工艺,不仅施工操作简单,而且因为乙烯板耐高低温(-192℃~260℃)、耐腐蚀(强酸、强碱、王水等)、耐气候、高绝缘、高润滑、不粘附、无毒害等优良特性,能较好的满足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设计要求 3、适用范围 房屋建筑楼梯施工。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民用公共建筑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框架结构。 4、工艺原理 4.1地震产生的剪力是按刚度和变形分配的。 说明: (1)刚度:楼梯相对框架结构来说,刚度比较大,分配的剪力大,地震时宜发生破坏。 (2)变形:变形大了,会耗散地震的能量。 4.2地震作用是一种能量:根据功能原理,能量可近似的认为是力(广义力)与位移(广义位移)的矢量的乘积。 所以得出防止的两个方法:(1)增加本身结构的抗力 (2)让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 滑动支座就是耗能的一种利用,增加抗力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隔震橡胶支座安装施工方案F

隔震橡胶支座安装施工方案 新疆西部银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六年三月

目录 1.绪论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检测标准 5.工程数量 6.施工准备 7.机具设备和施工人员准备 8.安装施工流程 9.安装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10.支座安装计划及顺序表 11.支座质量要求 12.入场检查及存放 13.支座保护措施 14.支座的检查和维护 15.附录——各工序控制记录表

一. 绪论 我国广泛使用隔震橡胶支座是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减隔震元件。因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解决了橡胶的老化等耐久问题,完全可以使隔震橡胶支座的寿命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模压硫化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其特点:首先,隔震橡胶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较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橡胶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形变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250%而不破坏;第三,隔震橡胶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采用隔震橡胶支座的建筑物,设防目标一般可以提高一个设防等级。传统建筑的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设计合理的基础隔震建筑通常能做到"小震不坏,中震不坏或轻度破坏,大震不丧失功能"。 建筑隔震的效果除了与厂家生产的隔震橡胶支座的内在性能有关外,还与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质量好坏有直接关系,它影响到隔震橡胶支座副的整体效果,必须严格控制隔震橡胶支座预埋件的预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隔震橡胶支座的标高、位置度和水平度,杜绝预埋件拔锚,杜绝隔震橡胶支座侧歪,确保各隔震橡胶支座受力和变形均匀。要安装好隔震橡胶支座,必须有切实可行周密细致的施工方案。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 、xxx 、xxx 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 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

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 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 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 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 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 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内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工法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级特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 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 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 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内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1. 施工前应组织各相关方参加图纸会审,重点检查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与上、下 支墩中钢筋的关系。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1 前言 1995年 1月 1 7日 ,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级地震 ,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值得庆幸的是 ,在这次地震中 ,一项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再次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距震中 35公里的日本西部邮政大楼 ,其所处场地的地震危害程度达到震度 7度 (相当于我国地震烈度的 9~ 1 0度 ),震后周围建筑物纷纷倒下,只有该大楼安然无恙耸立在一片废墟当中,大楼整体框架并无大的变形,只是一些装饰工程有所损坏。之所以该大楼能在如此破坏性地震中保存完好就是运用了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顾名思义,橡胶支座是建筑物基础支座,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的结构层,用橡胶支座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隔。在发生地震时,支座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变形,吸收缓冲大量的地震能量。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影响大幅降低。 2 工程概况 临沂市第三十三中学,由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地处临沂市河东区程梅线与G205交汇处往南方向,程梅线西,朝阳街道西重构村。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原始地

貌为冲洪积准平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教学综、实验楼5层局部3层;食堂、风雨操场2层;学生公寓楼5层。其中单位工程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采用了隔震技术。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属于重点设防(乙类),抗震设防烈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由于结构受的地震作用很大,在设计方案阶段本工程拟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根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3],考虑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第1层以下的部位。 隔震支座位置示意图 3 方案论证 由于该技术是新生事物,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新工艺。在我们拿到图纸之后就召开了项目部对“隔震支座施工安装的专题会议”。会议上成立了QC小组,QC小组的课题即隔震支座新技术的施工安装。研究并讨论的如何施工,经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初步总结制定出以下施工方案:

20121020-LRB铅芯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指南

桥梁标准构件系列产品 LRB 系列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设计指南 2012 年08 月

〖LRB 系列铅芯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指南 目录 1. 桥梁减隔震技术概述 (1) 1.1 减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1) 1.2 减隔震支座发展及现状 (1) 2. 支座结构设计 (2) 2.1 设计依据 (2) 2.2 支座分类 (3) 2.3 支座型号 (3) 2.4 支座结构 (3) 2.5 产品特点 (4) 3. 支座技术性能 (4) 3.1 规格系列 (4) 3.2 剪切模量 (5) 3.3 水平等效刚度 (5) 3.4 等效阻尼比 (5) 3.5 设计剪切位移 (5) 3.6 温度适用范围 (5) 4. 支座布置原则 (5) 5. 支座选用原则 (6) 6. 减隔震计算 (7) 7. 支座安装、更换、养护及尺寸 (8) 7.1 支座安装工艺细则 (8) 7.2 支座更换工艺 (14) 7.3 支座的养护与维修 (14) 7.4 支座安装尺寸 (16)

LRB 系列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1. 桥梁减隔震技术概述 1.1 减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我国是一个强震多发国家,地震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范围广、伤亡多、灾害严重,特别是近年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地震灾害,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与此同时,桥梁作为生命线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损毁、中断便等于切断了地震区的生命线, 同时,遭受破坏的大型桥梁修复往往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交通的抢通及恢复,从而影响救灾工作的 开展,继而引发更大的次生灾害。受到这些地震灾害的教训以后,基于桥梁抗震设计的结构控制技 术开始在我国桥梁工程界得到日益重视,国内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桥梁减隔震设计及研究工作。 对于地震作用,传统结构设计采用的对策是“抗震”,即主要考虑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作用 的能力。一般来说,通过正确的“抗震”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防止结构整体破坏或倒塌,然 而,结构构件的损伤却无法避免。在某些情况下,靠结构自身来抵抗地震作用显得非常困难,需要 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更为有效的抗震手段,如基于减隔震装置的结构控制技术等。 结构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可以节省造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解决实际结构抗震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对于桥梁或建筑结构,目前发展相对成熟、实际应用 较为广泛的是减隔震技术。减隔震技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先进、有效的工程抗震手段。 图 1 加速度反应谱图 2 位移反应谱通过地震时的加速度反应谱(图1)与位移反应谱(图2)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不同阻尼下,加速度和位移随着地震周期的变化规律,当延长结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可有效降低地震时的加速度和 位移响应。减隔震设计就是利用结构地震响应的这种性质,通过延长结构周期和提高阻尼达到减轻 地震作用的目的。 1.2 减隔震支座发展及现状 为了减小地震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各国学者对桥梁结构的减震、隔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对于桥梁结构比较容易实现和有效的减隔震方法主

山区地震断裂带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图文并茂)27659

山区地震断裂带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编制单位:XX有限公司主要执笔人:XX 1 前言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减轻地震灾害”已经成为一项世界关注的问题,橡胶垫隔震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国外经历了从理论探索、试验研究阶段发展到示范应用的推广阶段。其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近十余年开展了隔震理论、力学测设、生产技术及安装更换等研究,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推动隔震工程向高深层次发展。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前中心区设计为隔震减震体系,隔震支座总数1810个,其中LNRD-1000型无铅芯隔震支座1158个,LRBD-1000有铅芯隔震支座652个。隔震支座直径1000mm,单个隔震支座重分别为无芯的1.85t、有芯的1.95t,为当前世界隔震支座应用规模最大的工程。昆明新机场航站楼隔震支座的成功应用,在施工实践基础上,经过系统分析提炼,总结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隔震支座安装属新工艺、新技术,在我国还处在科研探索阶段,全国没有成熟施工经验,我局以前未应用过该项技术,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隔震支座安装过程复杂,施工过程需细致、精确,安装起来耗时耗工,工程存在以下难点:

(1)隔震支座中心精确定位; (2)隔震支座螺栓套筒及锚筋精确预埋及埋装牢固; (3)隔震支座标高偏差控制; (4)隔震支座水平度偏差控制; (5 图2-1 隔震支座设计示意图 本工法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工程特点用汽车车吊装作业,结合塔吊和叉车吊装运输多种灵活的安装手段,大大提高了工效,减小劳动强度; (2)根据隔震支座安装试验充分优化工法,隔震支座预埋件一次浇筑到位,使整个工序简单、易行;

隔震支座安装流程

隔震支座安装流程 第一步:定位测量 图一、弹出标高控制线图二、拉挂纵横轴线 注意点: 1.在施工现场对基础部位纵横轴挂线,找出标高控制线,正确给出隔震支座安装底标高;监理单位复核上述工作。 2、施工单位在隔震支座安装施工过程中对测量工作要做到专人专岗。 第二步:隔震支座预埋件就位 图三、连接件就位图四、调整钢板标高保持水平 注意:3、定位预埋板需画出中心线以便中线对中,如下图所示: 4、隔震支座连接件预埋时,要保证预埋钢筋垂直向地面,避免出现倾斜

现象;标高控制好之后将预埋连接件与主筋焊接固定住。 5、规范中要求,支撑隔震支座的支墩(或柱),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不宜大于5‰,;为施工方便,不失精确度;在现场可以采用水平尺复核平整度。 6、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7、隔震支座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 图五、复核平面位置及隔震支座间相对位置 注意点:8、同一个支墩上多个隔震支座之间顶标高差不宜大于5.0mm. 第三步:隔震支座下支墩混凝土浇灌 图六、混凝土浇筑图七、混凝土初凝时进行下支墩顶面找平注意点:9、隔震支座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不许站在定位预埋板上,以免钢板变形定位不精确。 10、混凝土初凝时,及时对隔震支座上支墩顶面进行找平工作。 第四步:隔震支座安装前准备工作

图八、支座安装前进行高度复核图九、支座安装前进行找平 注意点:11、规范中要求,支撑隔震支座的支墩(或柱),其顶面水平误差不宜大于5‰,为施工方便,不失精确度;在现场可以采用水平尺复核平整度。第五步:吊装隔震支座 图十、安装工作(一)图十一、安装工作(二) 注意点: 12、隔震支座吊装中注意安全,确定一个安装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13、隔震支座吊装过程中,注意隔震支座橡胶部分的保护工作;避免钢丝绳划破橡胶。 第六步:隔震支座上预埋件就位及模板支撑 图十二、安装工作(三)图十三、安装工作(四) 注意点:

楼梯滑动支座

楼梯滑动支座 集团工程管理部 徐红杰 2014.10.19

目录 一、板式楼梯震害的主要破坏类型 (1) 二、楼梯对于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4) 三、楼梯抗震设计中的两种基本思路 (5) 四、楼梯间设置滑动支座 (6) 五、楼梯滑动支座施工过程 (9) 六、滑动支座处地面处理注意事项 (14)

楼梯滑动支座 楼梯作为逃生通道,在地震来临时担任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震后进行的大量调查发现,担任这一逃生角色的楼梯,并未在自然灾害面前发挥其所应有的功能。以目前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为 例,震害表明,楼梯往往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前产生种种破坏,严重影 响了楼梯作为逃生路线的重要功能。 一、板式楼梯震害的主要破坏类型 5.12汶川大震后,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楼梯破坏是普遍现象。楼梯部位的横墙和楼板中断破坏较其他区域严重,而且楼梯破坏的同时,楼梯间墙体破坏也较严重。常见 板式楼梯在地震作用下主要震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梯板震害第一种情况(见图1)是沿板宽出现贯穿裂缝,梯板钢筋被压曲或拉断,特别是梯板采用延性较差的冷轧扭钢筋时,通缝处钢筋全部被拉断,导致梯板断裂垮塌。

2.梯板震害第二种情况(见图2)是板断裂并产生较大错动,钢筋与混凝土剥离。 3.梯板震害第三种情况(见图3)是在板施工缝位置产生剪切滑移 裂缝。在施工缝施工前泥沙并未清除干净,混凝土交界面未处理好, 接缝处极易形成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该处破坏较明显,甚至存 在上、下两块板错位分离如图3所示。

4.梯板震害第四种情况是垂直梯度方向产生剪切斜向裂缝,梯板也具有在垂直梯度方向的类似剪力墙的抗侧力作用。这种震害为顺梯段方向的破坏,在该方向梯板受力类似斜撑,地震时受到反复的拉、 压作用。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

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内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 摘要:地震发生时,楼梯承担着逃生路线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震害调查中发现,楼梯间的震害较为严重。根据计算分析,普通刚性楼梯间受到地震作用产生应力 形成破坏。楼梯滑动支座只承受压力而不传递弯矩,可以使平台楼板和楼梯自由 平移,减少地震破坏概率[1]。 关键词:楼梯;滑动支座;施工要点 1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参照 随着我国近些年地震频发,结构抗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最新的设计 规范和图集中,逐步增强了楼梯设计在整个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在《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6.1.15条,明确要求“对于框架结构,楼梯 间的设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 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 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在图集11G101-2和图集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中,都有楼梯滑动支座的构造详图。 规范的确立使得设计院逐渐在设计图纸中将楼梯滑动支座加入,尤其适用于 地震多发地区的民用公共建筑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框架结构。 2 楼梯滑动支座优点 (1)目前的框架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普通板式楼梯在地震作用下,实际受力的是斜向支撑,但设计中普遍采用的PKPM软件一般不考虑楼梯的斜向支撑作用, 仅考虑楼梯间的荷载传递。带滑动支座板式楼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 (2)带普通板式楼梯的结构中,楼梯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空间刚度,地震作用明显增加了,说明楼梯的斜向梯板起到了支撑作用,地震作用有了明显提高。而 带滑动支座楼梯的结构大大减小了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如果采用滑动支座的混凝 土框架结构,可以不用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计算。 (3)在传统的框架结构楼梯设计中,板式楼梯的梯板一般仅按照单向受弯构件设计,但在地震作用中板作为斜向支撑构件承受轴力和剪力,因此梯板与梯梁 连接处应力较大。而带滑动支座的楼梯将剪力和弯矩释放,大大减小了梯板的受力。 3 三种施工工艺对比 楼梯滑动支座主要有两种施工工艺:一是预埋钢板的方式,上下两块钢板之 间满铺石墨粉;二是设置两层聚四氟乙烯垫板(用胶粘于混凝土面上);三是设 置两层塑料片[2]。 预埋钢板施工工艺优点是钢材为工程常用材料、施工工艺较为常规、工艺普 及率高、工人认知度高;缺点是在实际施工时,满铺石墨粉的质量不易保证,同时,铺设的钢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潮或者遇明水造成钢板生锈, 影响工程质量。 聚四氟乙烯板和塑料片的施工工艺优点是结构简单无需锚抓及石墨粉,材料 耐腐蚀、高绝缘、高润滑;缺点是与混凝土粘结质量不易保证。 4 工艺流程 预埋钢板工艺:施工技术交底→预埋件制作→支撑构件钢筋绑扎完毕→预埋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8-26T10:25:46.2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杨艳阳王加张春明张英龙刘相涛 [导读] 为了提高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从监测仪器、标高基线、技术交底、施工场地狭小、下料设备落后、质量培训不到位、测量控制不到位、责任划分不到位等几方面开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都 610041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从监测仪器、标高基线、技术交底、施工场地狭小、下料设备落后、质量培训不到位、测量控制不到位、责任划分不到位等几方面开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该方法完全能够解决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质量合格率低的问题,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隔震支座;场地狭小;预埋钢板;水平微调器 1 工程概述 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信息服务研发中心工程(G61土建及机电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邻创新中路,南邻沙河西区八号路,东邻沙河西区十七号路,西邻沙河西区十四号路。总建设面积50700m2,地上九层裙房五层总建筑面积40200㎡,地下一层10200㎡。地下车库出入口1约为128㎡,地下车库出入口2约为128㎡。随着建筑业的极速发展,在追求短工期高效率的同时,仍然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为了提高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一次合格率,我们通过对标高基线、质量培训不到位、测量控制不到位等多方面的研究,解决此问题。 2 方案确定 根据现有的“预埋钢板表面平整度超差”和“预埋钢板标高偏差”两个主要问题,将监测仪器未校正、标高基线不统一、未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场地狭小、下料设备落后、质量培训不到位、测量控制不到位、责任划分不到位七个方面列为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3 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 3.1 针对一段预埋钢板标高进行复合: 1)对一段的预埋钢板标高进行复合。 2)二段隔震预埋钢板参照一段预埋钢板实际标高进行调整。调整后,小组对二段建筑橡胶隔震支座标高基线进行检查。 3)检查结果:将二段隔震预埋钢板标高,按一段进行布置,将一二段的标高基线统一。提高了建筑隔震支座施工质量。 3.2 完善培训制度,组织培训: 1)将项目质量技术培训制度,进行重新编制和完善; 2)邀请公司技术部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授课; 3)革新培训模式和手段,通过网络多媒体平台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中全部采用PPT进行授课,保证课件的图文并茂和新颖。培训后,对工人进行知识要点考核。 4)检查结果:通过实施措施,工人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较之前的82%提升到了100%。 3.3 利用手机精密的三轴陀螺仪技术,自行开发水平微调器: 1)在隔震预埋钢板四边对称放置4个安装水平仪APP的手机进行简易微调平; 2)在隔震预埋钢板上放置4根水平尺做粗平; 3)用水准仪配合平整器进行微调,偏差控制在2mm内。 4)检查结果:采取上述方式后对四层隔震预埋钢板安装的水平度测量控制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四层隔震预埋钢板的安装测量控制标高偏差全部<2mm,调查结果如下表: 3.4 经济效益分析 1)节约隔震支座安装工期30天、节约钢筋绑扎等施工工期20天、节约后期修补剔凿工期10天。合计节约60天。 2)隔震橡胶支座安装班主:10人,人工费200元/人/天;钢筋班组、木工班组:70人,人工费约:180元/人/天;杂工班组:5人,人工费150元/人/天。合计节约工期费用:31.95万元。 3)投入培训费用200元/次、投入设计手机微调平APP费用1000元、投入安装器材500元、投入其它费用1000元。合计投入费用2900元。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安装创造经济效益为31.95万元—0.29万元=31.66万元。 4 结语 通过对本次工程隔震支座施工质量低的多因素的研究,我们达到预定目标。比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组员的施工管理能力,使施工管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同时增强了全员质量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项目成员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问题分析的透彻性,为日后的团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增强了对建筑隔震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我们今后类似建筑隔震支座施工提供了借鉴。

框架结构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技术【摘要】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方法主要是以控制预埋钢板滑移面水平度、滑动空间 无约束为思路,利用水准仪控制预埋钢板的四角标高,同时在楼梯平台板预埋钢板上 表面的四周用海绵条做成边框,封堵严密,防止上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浆污染滑移 面,上层梯段板混凝土进行二次浇注,使平台板与上层梯段板进行隔离,以满足结构 的抗震性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滑动支座;预埋钢板;石墨粉; 1 工程概况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大连市承建的星海湾金融商务区XH-15地块项目,总建 筑面积约为28万㎡,其中8#、9#、10#、11#楼为三层商业裙房,结构形式为框架结 构,共计36部楼梯均采用一端固定支座,另一端为滑动支座的施工工艺。 2 工艺原理 在楼梯滑动支座施工过程中,采用控制预埋钢板滑移面水平度、滑动空间无约束 等特点,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要求。 滑动支座的设置方法:在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预埋一块钢板,在下端支承构件上 表面预埋一块钢板,钢板的宽度和长度等同于梯段板和平台板的接触面,上下钢板之 间满铺石墨粉,形成滑动位移面,两钢板之间空隙用海绵胶条粘贴牢固,防止混凝土 浆污染滑移面层。 图滑动支座构造-预埋钢板示意 图滑动支座构造-预埋钢板M-1制作尺寸要求 3.材料与设备 材料要求:预埋钢板(Q235)符合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 重量及允许偏差指标要求,石墨粉(无杂质),聚苯板。 工具、器具准备: 角磨机、水准仪、小毛刷、电弧焊机。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图工艺流程图 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 A、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文件齐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并组织一、二级技术交底; B、钢板、石墨粉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预埋钢板已按照图纸要求尺寸加工完成,所有物资、机具、人员准备完毕; C、上一道施工工序验收全部合格。 支承构件上表面预埋钢板 A、楼梯平台板钢筋绑扎完毕后,钢筋经监理验收合格; B、按图纸尺寸要求预埋平台钢板,预埋钢板放置后标高误差2mm内,平面位置误差3mm内。 3、利用水准仪检查其钢板四角标高,控制四角高差不得超过。 平台预埋钢板与支承构件进行点焊固定 A、复核无误后将平台预埋钢板的锚脚(锚脚采用三级钢φ8钢筋制作,间距<200mm)与支承构件钢筋点焊焊接,确保其位置准确牢固。 检查平台预埋钢板标高及水平位置 A、利用水准仪检查平台预埋钢板标高及四角标高。根据控制线检查平面位置。 校核后焊接加固 A、如平台预埋钢板标高超过设计2mm,四角标高相差超过,平面位置偏差3mm,需重新定位并加固,然后再次进行标高、平面位置校核,直至满足要求为准。 B、用电焊机对预埋钢板与平台板钢筋进行焊接加固 平台预埋钢板成品保护 A、在预埋钢板上表面铺设塑料薄膜,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污染钢板。 楼梯平台支承构件混凝土浇筑 A、浇筑平台板结构件混凝土,需注意混凝土振捣质量,钢板下混凝土密实。 B、混凝土标高控制准确。 C、浇筑混凝土时平台预埋钢板不得受到人为外力作用。 支设梯段模板 A、楼梯平台板混凝土可上人时,进行梯段模板搭设,模板拼缝需严密,防止漏浆。 平台预埋钢板表面混凝土浮浆清理

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规范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seismic isolation rubber bearings of buildings (征求意见稿) 二○一二年九月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由云南震安减震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编制组开展了专题调查和研究,总结了我国、我省近年来建筑工程应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实践经验并借鉴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和相关技术资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隔震支座安装施工;5.隔震层相邻构(配)件施工;6.隔震建筑工程验收;7.隔震建筑维护;8.附录。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于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748945.html,)。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收集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主编单位,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云南震安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昆明恒基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云南安泰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事务所有限公司、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 目录

1总则 (3) 2术语 (4) 3基本规定 (6) 3.1施工管理 (6) 3.2施工技术 (6) 3.3施工质量与安全 (6) 4隔震支座安装施工 (8) 4.1一般规定 (8) 4.2施工准备 (8) 4.3隔震支座及连接件进场 (8) 4.4下预埋件定位固定 (9) 4.5下支墩混凝土浇筑 (9) 4.6隔震支座安装 (10) 4.7上支墩混凝土浇筑 (10) 4.8隔震支座安装检验批验收 (10) 5 隔震层构(配)件施工 (12) 5.1一般规定 (12) 5.2穿越隔震层管线施工 (12) 5.3隔震层楼电梯施工 (13) 5.4隔震缝施工 (13) 5.5隔震层构(配)件检验批施工验收 (14) 6隔震建筑工程验收 (15) 6.1一般规定 (15) 6.2隔震支座安装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15) 6.3隔震层构(配)件分项工程施工验收 (15) 6.5隔震层子分部工程施工验收 (15) 6.6隔震建筑竣工验收 (16) 7隔震建筑标识与维护 (17) 7.1隔震建筑标识 (17) 7.2隔震建筑维护和检查 (17) 附表A隔震支座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9) 1总则 1.0.1为加强隔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建筑施工工法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8.0级特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资料讲解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 法

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1 前言 1995年1月1 7日,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地震中,一项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再次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距震中 35公里的日本西部邮政大楼,其所处场地的地震危害程度达到震度7度(相当于我国地震烈度的 9~ 1 0度 ),震后周围建筑物纷纷倒下,只有该大楼安然无恙耸立在一片废墟当中,大楼整体框架并无大的变形,只是一些装饰工程有所损坏。之所以该大楼能在如此破坏性地震中保存完好就是运用了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顾名思义,橡胶支座是建筑物基础支座,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设置的结构层,用橡胶支座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隔。在发生地震时,支座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变形,吸收缓冲大量的地震能量。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影响大幅降低。 2 工程概况 临沂市第三十三中学,由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地处临沂市河东区程梅线与G205交汇处往南方向,程梅线西,朝阳街道西重构村。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原始地貌为冲洪积准平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9863.2平方米,教学综、实验楼5层局部3层;食堂、风雨操场2层;学生公寓楼5

层。其中单位工程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采用了隔震技术。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属于重点设防(乙类),抗震设防烈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由于结构受的地震作用很大,在设计方案阶段本工程拟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根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3],考虑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第1层以下的部位。 隔震支座位置示意图 3 方案论证 由于该技术是新生事物,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新工艺。在我们拿到图纸之后就召开了项目部对“隔震支座施工安装的专题会议”。

框架结构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板式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技术 【摘要】楼梯滑动支座施工方法主要是以控制预埋钢板滑移面水平度、滑动空间无约束为思路,利用水准仪控制预埋钢板的四角标高,同时在楼梯平台板预埋钢板上表面的四周用海绵条做成边框,封堵严密,防止上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浆污染滑移面,上层梯段板混凝土进行二次浇注,使平台板与上层梯段板进行隔离,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要求。 【关键词】框架结构、滑动支座;预埋钢板;石墨粉; 1 工程概况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大连市承建的星海湾金融商务区XH-15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其中8#、9#、10#、11#楼为三层商业裙房,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共计36部楼梯均采用一端固定支座,另一端为滑动支座的施工工艺。 2 工艺原理 在楼梯滑动支座施工过程中,采用控制预埋钢板滑移面水平度、滑动空间无约束等特点,以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要求。 滑动支座的设置方法:在梯段板下端的下表面预埋一块钢板,在下端支承构件上表面预埋一块钢板,钢板的宽度和长度等同于梯段板和平台板的接触面,上下钢板之间满铺石墨粉,形成滑动位移面,两钢板之间空隙用海绵胶条粘贴牢固,防止混凝土浆污染滑移面层。 图滑动支座构造-预埋钢板示意

图滑动支座构造-预埋钢板M-1制作尺寸要求 3.材料与设备 材料要求:预埋钢板(Q235)符合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指标要求,石墨粉(无杂质),聚苯板。 工具、器具准备: 角磨机、水准仪、小毛刷、电弧焊机。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楼梯滑动支座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图工艺流程图 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 A、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文件齐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并组织一、二级技术交底; B、钢板、石墨粉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预埋钢板已按照图纸要求尺寸加工完成,所有物资、机具、人员准备完毕; C、上一道施工工序验收全部合格。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定稿版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工法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前言 2008年5月12日, 8.0级特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灾后重建,要求建筑既要满足抗震烈度需求,又要充分体现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因此大量工程基础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设计,既满足了抗震烈度需求,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含钢量,使整体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等工程均采用了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工法特点 2.0.1采用顺序施工法,支模、扎筋、预埋、浇筑、安装一气苛成。 2.0.2施工方法简单适用,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 2.0.3施工质量易控,下部连接钢板预埋准确及定位牢固是施工的关键。 2.0.4施工过程安全。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措施,使用与相应部位适用的安全措施即可满足要求。 2.0.5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施工。 4、工艺原理 4.0.1 隔震原理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可大大延长结构的水平基本周期,结构体系因“柔化”而隔离了地面的强烈震动,大幅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水平响应,使结构水平变形集中于隔震层,而结构从激烈的摆动变为缓慢的“平动”,使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种技术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护结构的装修以及内部的仪器设备免遭损坏。 4.0.2 连接原理 隔震支座置于上、下支墩之间,上支墩与上部结构相连,下支墩与下部结构相连,隔震支座通过上、下连接钢板用高强螺栓与上、下支墩的预埋钢板连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5.2.1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1. 施工前应组织各相关方参加图纸会审,重点检查支座上、下预埋钢板与上、下支墩中钢筋的关系。

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方案 1 前言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发展至今日,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即抗震技术与减隔震技术。抗震技术是提高结构的强度以达到抵抗地震的作用,讲究的是以“刚”治“刚”。而减隔震技术是通过消化吸收地震能量来减弱地震的影响,讲究的是以“柔”克“刚”。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隔震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很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100%而不破坏;第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 2 工法特点 2.1施工方法简单适用;只需对主体施工队工人进行初步培训即可完成施工,不需专业人员; 2.2施工质量可靠;本工程的橡胶支座施工质量完全达到了设计与规程要求; 2.3施工速度快; 2.4施工成本增加较小。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建工程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 4 施工工艺 4.1叠层橡胶支座构造原理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是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中的新兴技术。由于隔震结构系统的周期变长,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将大幅降低,从而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实现在同等抗震性能水准下(与非隔震结构相比),降低构件截面或降低

配筋率,节省工程造价。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重要或特殊的工程结构,隔震结构明显优于常规结构体系,可以处理后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室内重要设备或非结构构件的保护、地铁车辆段上部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此类问题共同之处在于降低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常规结构体系无法实现这一点) 橡胶支座上下各有一块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与 预埋钢板连接。预埋钢板焊有锚固筋,与结构相连。(见图1) 图178 13111210 9 1414 2 4365地下一层独立柱隔震层楼板 隔震层梁 下预埋板 下连接板910 121113橡胶隔震支座 上连接板隔震层下支墩5687预埋锚筋预埋螺栓套筒高强螺栓3 4 2 隔震层上支墩1 首层框架柱首层楼板 注:第14步“地下一层独立柱”根据不同设计可能不一定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